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後為什麼不殺了李淵?

10 個回答
苍茫大地顾炜斌
2018-12-13

一、玄武門之變中,李世民幹掉老大、老四,又派尉遲恭這個門神挾持了父皇李淵!

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後為什麼不殺了李淵?

玄武門之變中,李世民親手射死李建成,尉遲恭射死李元吉,建成的干將馮翊、馮立,齊王府的薛萬徹帶著二千多人,正在攻打大門。大力士張公瑾一個人用身子頂著門,外面的人沒能攻進來。守衛玄武門的敬君弘、呂世衡戰死。東宮、齊王的士兵又要去攻打秦王府,形勢火燒眉毛時,尉遲恭拎出了建成、元吉腦袋,大喊:奉旨討伐二賊,這是他們的人頭,你們還為誰賣命?兩府官兵一見就一鬨而散。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後為什麼不殺了李淵?

李家三兄弟肉搏時,李淵正帶著大臣、妃子在海池中乘船遊玩。尉遲恭全身披掛從岸邊趕去,自報家門,直言:太子、齊王叛亂。已被秦王殺死了。秦王恐驚動陛下,特地派臣來護駕。

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後為什麼不殺了李淵?

歷史上的尉遲恭可不是老大粗,他舉重若輕又舉輕若重,論武的他馬槊縱橫天下,論文的他政治上極為敏感、下手極為老辣。他這番話話中有話,秦王沒接到你的旨意,已自作主張殺掉了太子建成、齊王元吉。我通報給陛下,只不過給您點面子,你要不老實,您老就會步建成、元吉後塵,您老是明白人,您老看著辦吧!您老如果不老實,我護駕立馬變成綁架,您老的皇宮包括您老的這把骨頭都捏在秦王和我手中!

二、李淵識時務,主動交權,秦王無需下殺手。

皇帝李淵和大臣裴寂、蕭瑀、陳叔達等都已成最高級人質,他們都心照不宣,很識時務。尤其是李淵,三個成年兒子建成、元吉已死,何況世民功高蓋世,不如交權,安度晚年吧!李淵和近臣們緊急磋商,決定立世民為太子。尉遲恭有條不紊:外面還沒有完全平靜,請陛下降旨,要各路軍隊接受秦王指揮。高祖乖乖照辦。三天後,世民為太子,國家大事一律由太子處理。當年八月,李淵又被迫讓位,自稱太上皇。徹底完成皇權交接。

三、在李淵服軟情況下,世民再個殺手,就會使他的上位缺少合法性。

世民狠下殺手,已幹掉哥哥、弟弟、十幾個侄子。如無必要,他再弒父弒君,輿論對他不利。

世民殺太子、殺齊王,可以假借父皇的名義。父皇服軟,成了自己的“提線木偶",正好使自己殺兄殺弟的惡行合法化,何必再弒君父?君父已在自己掌控之中,再弒君,就會使自己登基無法合法化!作為一個成熟的政治家,又有房謀杜斷,怎會下次蠢招,授人話柄呢?

四、毋庸置疑:如李淵不識事務,世民定會送他去見兒子建成、元吉。

如果李淵硬扛到底,世民已然兩手沾滿兄弟、侄子的鮮血,決不會手軟少沾父親一人的鮮血!在皇冠皇權面前,什麼父子之情、兄弟之誼還不如一張擦屁股紙啊!當然,李世民決不會用寶劍,軟禁幾天,再弄個什麼沉船事件之類的,讓李淵不見血,成個失足老頭就功德圓滿!

您瞧!父親李淵撫摸著世民的頭,世民重回哺乳期,吮吸父皇的乳頭,一組假的不能再假的噁心父子情深鏡頭!唯一真實的鏡頭是世民禁不住嚎啕大哭,他才暗自慶幸自己下手狠、下手快,終於先射死了建成、元吉,他在為殺死兄、弟、十幾個侄子緩解心裡壓力!

历史杂货铺
2018-12-16

玄武門之變是李世民的一場豪賭,如果贏了的話他就能奪取大權,如果敗了的話,那他就不僅和皇位無緣,還會丟了自己的小命。很多人可能以為李世民奪得皇位很正常,實際上大家這個觀點都是錯誤的,因為按理來說皇位是人家李建成的。

在正史之中李建成可沒那麼荒唐,正相反的是,李建成是非常有才能的,深得人心,李淵自從起事就將李建成定位了繼承人,李淵登基之後李建成當上了太子,所有的大臣都選擇站在太子這邊,李世民被逼無奈選擇了造反。

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後為什麼不殺了李淵?

李世民突然發動政變,李建成毫無防備,在李世民取得勝利之後,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先去控制李淵,李世民派尉遲恭去告訴李世民這件事,尉遲恭去見李淵的時候,其實李淵還矇在鼓裡壓根不知道這件事,尉遲恭身穿盔甲,手拿武器告訴李淵,李建成等人政變被李世民直接給誅殺了。

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後為什麼不殺了李淵?

這個時候李淵就是個傻子也知道咋回事了,再看看尉遲恭的一身打扮,其實說白了假如這個時候李淵不識時務的話,尉遲恭肯定毫不猶豫直接殺了李淵,到時候李世民直接昭告天下,太子李建成造反,將李淵給殺了,自己拼死也沒能救下父親的命等等就可以了。這一點我們能想到李淵自然也是能想到的。

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後為什麼不殺了李淵?

李淵非常的識時務,啥也沒說,他知道李建成已死,這個江山也只能給李世民了,而且如果他這個時候有異動毫無疑問還會丟了小命,所以他選擇配合李世民,李世民想做什麼他配合就行了,李世民想要皇位,他給就是了。

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後為什麼不殺了李淵?

李淵如此的配合李世民,李世民又何必要殺了李淵呢?畢竟李淵還是他的父親,古代君王是非常在乎歷史對自己的評價的,李世民在史書之中將自己洗的非常乾淨,根本沒有必要主動去背上弒父的罪名。當然,如果李淵不識時務的話,李世民還是會毫不猶豫舉起屠刀的,帝王家中無親情,這話可不是說說而已。

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後為什麼不殺了李淵?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 喜歡歷史的讀者們不妨關注歷史雜貨鋪,如果有不對的地方歡迎指出,請多包涵。

希望星晨58298869
2018-12-13

眾所周知,玄武門之變以秦王的徹底勝利而告終,李世民殺了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那麼為什麼留下了自己的老子李淵呢?主要是為政權的平穩過渡,為自己被立為太子與登上九五至尊留個好名聲。
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後為什麼不殺了李淵?

1.李淵現場妥協,穩定了局勢,否則,一定會死在亂軍之中了

玄武門喋血後,凶神惡煞般的尉遲恭(後來做了門神就是這爺)披甲執銳,帶領武裝力量闖進後宮來見李淵,在陳述了事變經過後,李淵深知四個兒子已去了三個(三兒子玄霸早走了),精神已經跨了下去,而凶神尉遲能進後宮,說明抵抗已經無望,因而作了妥協,主動讓步.如果下令頑抗到底肯定是另一番情形。
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後為什麼不殺了李淵?

2.李淵見風使舵的本領起了作用.

政治高手李淵主動提出立李世民為太子,而這就是李世民政變要達到的目的.願望實現了,沒有必要讓天下恐惶, 殺李淵會引起社會動盪,流血成河也是秦王不願意看到的.
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後為什麼不殺了李淵?

3.最大的和根本原因,在於李世民是傑出的政治家,政治頭腦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李淵態度作了轉變後,李世民的隨機應變能力突出地表現了出來,他含淚"吮上乳"以表示親暱,把自己的被逼無奈表現得淋漓盡致,還有另一層意義,讓天下人都知道我秦王如果是太子的話,一定會孝順老爸,這一箭雙鵰之舉,有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如此高超的政治手段已經預示,秦王不同凡響,以後親手開創了"貞觀之治"就是證明.
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後為什麼不殺了李淵?

所以李世民不殺李淵實為彰顯自己孝順的形象以網羅天下人心,對今後政權的平穩過渡有積極重要的意義!
逻辑文史游
2018-12-16

李世民之所以在玄武門之變沒有殺了李淵,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李淵有極強的自知之明。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後為什麼不殺了李淵?

李淵這幾個兒子彼此矛盾很深,臣子們也各自選好了自己的陣營。值得注意的是在李建成over前魏徵可是一直在太子門下做事的,倘若真相人們潛意識裡那樣李建成是個暴戾好色之輩的話,那魏徵顯然並沒有識人的本事,所以顯然李建成還是有一定能力的。所以首先我們要注意人物間的矛盾究竟是主觀還是客觀的。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後為什麼不殺了李淵?

玄武門之變爆發後,秦王大軍裡應外合,李世民彎弓搭箭,眼都不眨的射殺了親哥李建成,尉遲恭喝住李元吉,強其滅口,李淵老頭一下子就死了兩個兒子。在把主要威脅消滅後,首先去宮內安撫李淵的人並不是李世民,而是尉遲恭。當尉遲恭領著士兵全副武裝拿著兵器站在李淵面前,不知道老頭子是什麼心情。從史書記載來看,尉遲恭進去向李淵闡述的是太子夥同齊王謀反,秦王為了李唐大義滅親,接著好一陣子,李世民才進宮,見了父親下跪大哭。《資治通鑑》中的記載更誇張,說李世民為表孝道“跪而吮其乳”…

接著李淵就宣佈自己要當太上皇,秦王今後就是太子了,也是以後的皇上。要知道當時六十歲的李淵精神不錯,腦子也不糊塗,怎麼能甘心就當太上皇呢。所以可能有這麼一種可能,就是李淵的生命收到了威脅!我們試想,為什麼政變之後率先進入宮內的是尉遲恭,有沒有可能是李世民讓敬德去探探老爺子的口風,說老頭讓位咱們還是父子,老頭不讓你就做了他吧,我都殺兄弟了,再殺父親不太合適。尉遲恭心領神會,以試探的姿態去見李淵。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後為什麼不殺了李淵?

當李淵看到尉遲恭進來時,也知道是怎麼回事了,於是乖乖讓位,自己推舉幕後想清福去了。

所以說,並不是李世民不殺李淵,而是李淵很有自知之明瞭保全了自己。


文/邏輯文史游

一切都是猜測,大家也可以暢所欲言。

微史春秋
2018-12-12

首先,通過玄武門之變,李世民已經剷除了成為儲君的障礙。

李淵在稱帝前有有五個兒子,其中老三李元霸早夭,老五李智雲在李淵太原起兵被朝廷所殺,年僅14歲。

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後為什麼不殺了李淵?

剩餘的三個嫡子便是長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和四子李元吉。

玄武門之變後,太子李建成被殺,李世民成為太子已經順理成章,而且四弟李元吉也一併被殺,也沒有了潛在的危險。

這個時候他完全沒有必要再殺死李淵。

其次,殺死李淵等同弒父篡位,他的皇位將失去合法性面臨譴責甚至是討伐。

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後為什麼不殺了李淵?

在古代弒君弒父都是滅絕人倫的大罪,這不僅將成為他不可抹去的人生汙點,更將給不服者以口實,李氏家族其他人甚至是原本臣服大唐的人都有可能以此位藉口興兵討伐李世民,大唐將陷入分裂甚至是滅亡,得不償失。

以李世民的精明以及手下那些名臣的才智,弒父的事情是萬萬不能做的。

最後、李世民羽翼已經豐滿,掌握了實權,李淵已經被架空。

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後為什麼不殺了李淵?

在和李建成爭鬥的過程中,李世民的身邊就聚集了一批文臣武將,實力足以和太子集團相抗衡。現在太子被殺,李世民集團基本上掌控了朝堂,李淵失去了實權。這也是李淵為什麼很快宣佈退位的原因。這時再殺老爸,除非李世民瘋了。

一点点历史
2018-12-13

李淵對於李世民來說不僅是父親也是皇帝,弒君和弒父在古代都是大逆不道之罪,李世民雖然有膽量殺了兄弟全家但是弒父他恐怕沒這個膽子,更重要的是李世民完全沒必要殺了李淵。


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後為什麼不殺了李淵?

我們先來看看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和李淵有著怎樣的人生軌跡。

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在長安玄武門發動政變殺死了太子李建成和支持李建成的齊王李元吉,李世民本著斬草不留根的想法又殘忍的殺害了他們的十一個子嗣,不得不說李世民確實有作為帝王的果斷。

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後為什麼不殺了李淵?

歷史上記載當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時,李淵正在宮內泛舟,當身披鎧甲手握長矛的尉遲恭上前稟告“秦王以太子、齊王作亂,舉兵誅之”李淵竟然無動於衷,當眾臣推薦李世民為太子時李淵竟然說“善!此吾之夙心也。”,這完全不是一個父親在喪子之後的正常表現。

眾所周知李世民篡改歷史已經不是什麼新聞了,所以我們幾乎可以斷言,李世民在這段歷史上做了手腳。

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後為什麼不殺了李淵?

玄武門之變後本來已經大權在握的李世民徹底掃清了障礙,毫無懸念的被立為太子,政變發生僅十天後李淵就表示“朕當加尊號為太上皇。”兩個月後李淵退位李世民登基為帝,李淵退位後當了九年的太上皇因病去世,終年七十歲。

李淵的太上皇生活從歷史上看還是不錯的,六十多歲高齡又生育了幾個子女,但是李淵的行動還是受到了限制,在歷史記載中李淵除了偶爾出席一些宴會之外幾乎從未離開皇宮,雖然尊為太上皇但是等同於被軟禁。

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後為什麼不殺了李淵?

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大權在握,年逾花甲的李淵雖然貴為帝王但是已經沒有東山再起的資本,只能任人擺佈,對於李世民來說李淵不但不是威脅,反而可以為自己在玄武門之變中的所作所為進行開脫,所以根本沒必要將李淵除掉。

学问发明家
2018-12-12

這個問題實在問得好笑,正確的提問應該是李淵為什麼不殺李世民。

李世民是一個被當代無限高估的偶像,實際在他有生之年,一直是以弱者形象出現的。

尉遲恭敢在宴會上出拳打魏徵,完全不把他放在眼裡;魏徵敢於在朝堂上公開頂撞他,從不把他放在眼裡,他只敢回去在皇后面前發脾氣;袁天罡和李淳風,敢公開詛咒李唐即將失去江山,不把他放在眼裡……

他是皇上時,別人不怕他殺人;他是皇子時,他爹反而怕他殺爹?

玄武門之變,李世民殺了兄弟後,根本不敢當面見爹。你知道窩囊的他去了哪裡嗎?他闖進李元吉寢宮,把弟婦睡了,矇頭呼呼大睡等死。李淵欲哭無淚,只是後繼無人,只得讓他胡鬧了

逛一逛3
2018-12-12

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後為什麼不殺了李淵?

首要原因:是政權合法性的需要,即正統論。……不能弒君弒父篡位……

李世民是通過玄武門之變,弒兄殺弟,又逼父禪讓,繼位為唐太宗。

唐太宗李世民,作為一位傑出的帝王,富有韜略,精於權術,並且開創了二十多年的我國帝制時代少有的治世局面——“貞觀之治”,為唐朝繁盛奠定了基礎。

作為雄才大略,審時度勢的一代明君,唐太宗李世民如何能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殺掉已經內禪,讓位於他的父王呢,弒君弒父與弒兄殺弟,那可是有本質區別的嘛!

當然,如果需要,相信唐太宗李世民也會毫不手軟地弒君弒父滴!

其次,唐太宗李世民,文有房玄齡、杜如晦等號稱十八學士,武有尉遲敬德、秦叔寶、程咬金等著名勇將……

既有能力發動玄武門兵變,在掌握最高統治權力之後,更自然有能力防止其父李淵東山再起……這是李世民沒有殺掉其父李淵的最重要的原因……

同時,李淵在禪讓於李世民之後,更是不得不識時務者為俊傑,盡情地享受當太上皇的樂趣……上演了父慈子孝,跪而上乳,嚎慟戚天的場面……

因此,唐太宗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後,已經繼承皇位,完全掌控全局的情況之下,根本就沒有必要殺掉其父李淵……


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後為什麼不殺了李淵?
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後為什麼不殺了李淵?
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後為什麼不殺了李淵?
喜欢历史的学生
2018-12-13

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真正的意圖是李淵,而非李建成,只不過如果要逼李淵禪讓,必先除掉李建成,李世民真正的意圖是逼李淵退位,傳位於他,所以他不願背一個弒君殺父的罵名這是一,李淵在位期間,多施仁德,民心是歸附的,大臣是支持的,李世民若弒君,必將為天下所不容,這是二,李淵也是聰明之人,知道李世民殺了李建成玩,又帶著尉遲恭來逼宮,意圖已經很明顯,不讓位又能怎麼樣,而且當時李淵很可能已經被尉遲恭軟禁,已經沒有話語權了,這是三,李世民在唐朝統一戰爭中功勳卓著,很有威望,李淵估計也有傳位於他的想法,雖然一開始沒有立他為太子,在這群,李建成和李元吉伊斯特,他就只剩李世民一個兒子,事已至此,不給他難道還給外人麼?這是四,所以李世民無論是基於情理,還是基於當時的情況,沒有殺李淵的必要,而且,我想如果李淵不同意禪位於李世民,也只會被李世民軟禁,然後假傳聖旨,不會殺他的。

南窗问秋
2018-12-12

感謝邀請。我是小秋!

李世民的皇位是通過玄武門之變得來的,李淵也成為了唐朝第一個太上皇,第二個太上皇是唐玄宗李隆基,唐明皇的龍椅是直接被“扔掉”的。不過唐肅宗曾經想殺過唐明皇,但最終沒得逞。

李世民是個雄才大略的君主,我相信在他兵變之時是不會有想殺過李淵的想法。李世民的確是逼宮才能得到皇位的,但是那時的唐皇子中我想也就李世民能夠坐得穩這個皇位。

李淵是被逼的 ,他也懂得退步,禪讓給李世民。李世民識時務且知謀略。

一方面他是自己的父親,已經殺了自己哥哥了,豈還有弒君殺父之理,他也能夠想到若是這樣,後人的口誅筆伐恐怕要把自己罵死;

二來李淵並沒有和李世民有過過節,說好聽點父子情深嘛;

第三就是有李淵在,他能夠震住一些開國功臣。而且當時政權剛安定,不易有太多的騷動;

最後就是李淵已經禪位了,李世民是不會做背信棄義的小人的;

李世民深謀遠慮是不會做些愚蠢的事情來的,而且咱們在看演義小說中李世民竟然也是被逼的。雖然真正來看,從當時來說他的確是篡位奪權的。幸好從整個歷史來看,李世民是個明君,奠定了唐朝盛世的基礎。

如若真的沒有他的兵變,大唐盛世不知會不會出現呢?

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後為什麼不殺了李淵?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