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也能跑骨折?

有個女性朋友為了減肥,在1個月前開始跑步,每天跑步五公里,這樣連續跑了2周之後,膝關節開始疼痛,而且在逐漸加重,跑步也不敢跑了,後來連走路都困難。到醫院檢查結果核磁顯示:脛骨1/2面積骨挫傷。這到底是什麼情況,跑步真能跑骨折?
3 個回答

明明運動過程中並沒有崴腳或摔跤,為什麼會出現骨折現象呢?

這種損傷叫疲勞性骨折,又稱應力性骨折,是超負荷超長時間跑步、跑步姿勢不正確、地面太硬或跑步鞋減震性能低等所致。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鄭州院區運動醫學關節鏡科、膝關節微創外科副主任高萬旭說,疲勞性骨折是慢性損傷反覆累積造成的,其中半數以上是跖骨疲勞骨折,患者長時間或者劇烈運動後通常出現前足疼痛,休息幾分鐘後可逐漸消失,但在隨後的運動中疼痛會越來越重,直至骨折發生。

據高萬旭介紹,疲勞性骨折常見於長距離行軍的軍人、長距離高強度的騎行者、狂熱的登山愛好者、經常大運動量鍛鍊的中老年人,也見於球類、體操運動員及芭蕾舞演員。近年來,隨著騎行、暴走等戶外運動的火熱,疲勞性骨折越來越常見。

如何預防疲勞性骨折?

疲勞性骨折發生發展是一種由量變到質變的累積性損傷過程,預防疲勞性骨折的關鍵是避免骨骼疲勞損傷,以及遇到脛骨骨膜炎等其它傷病時的正確處理。

1、訓練要循序漸進

訓練掌握好運動量和強度,避免超負荷運動而導致骨骼損傷。首先,要從基礎訓練抓起。比如在長時間低強度的有氧訓練中,肌肉、骨骼及其它組織對跑步的適應性和承受力會逐漸增強,而太多短時高強度訓練造成太大沖擊的同時、形成的適應性卻不穩定。

如果提高訓練量和強度,一定是在100%能適應前期訓練的基礎上,否則容易發生過度訓練,使得機體的破壞大於恢復(包括骨組織的修復)。身體感覺特別疲勞時應適當進行減量、調整,否則容易引起應激反應,皮質醇增加,抑制了合成代謝,減緩骨骼修復,增加疲勞性骨折的機率。

2、解決跑步技術或力量問題

過度向前邁(落地點超前)和著地時間太長是非常不利的,首先會產生剎車效應、增加衝擊,還會使小腿肌肉繃緊的時間和幅度都大大增加、對骨膜的牽扯增加。此外,動作彈性差、落地重、身體上下起伏大,也會增加來自地面的衝擊力。

肌肉力量也很重要,因為肌肉可吸收運動時大部份的衝擊和壓力,其餘的壓力再傳到骨骼。當肌肉力量不足或疲勞時,就會有較多的衝擊和壓力傳到骨骼上,增加疲勞性骨折發生的概率。

3、選擇合適的場地與跑鞋

一般來說運動水平越低、技術和力量越差、體重越大的跑友,對地面和跑鞋的緩衝要求就越高。如果他們在經常太硬的路面上跑步或穿薄底、硬底跑鞋,由於缺乏緩衝,帶來的衝擊就很大。建議這類跑友選擇緩震功能較好的跑鞋(至於競速鞋,因為鞋底薄而硬,適合發力和出成績,但缺乏緩衝,所以最好待自身能力加強、水平提高後再使用)。

4、保證營養

應適當增加鈣和維生素D的攝入,美國克雷頓大學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即使短期性地補充鈣和維生素D都能夠顯著降低運動員的應力性骨折發生率。

此外,還要攝入足夠蛋白質(多吃海鮮、牛肉等),因為蛋白質也是合成骨組織的原料。攝入足夠維生素C(多吃新鮮蔬果),有助於加快骨組織合成。

那是因為你沒有掌握跑步的正確技巧

跑步是人們最常見的運動方式。眾所周知,跑步能鍛鍊心肺功能,增強肌肉力量,持續有效的慢跑還可以起到消脂瘦身的作用。但跑步姿勢不正確,或者方法不對,會起到相反的效果哦,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跑步減肥的正確方法吧!跑步也能跑骨折?常見錯誤跑步姿勢1、全腳掌著地跑步時全腳掌著地,會很容易“蹲腳”,易引發脛骨骨膜炎,長期衝擊還易跑成O型腿。2、腳尖著地跑步時,前腳掌著地會強烈刺激小腿肌肉,時間長了會造成小腿變粗,形成“蘿蔔腿”。3、內外八字腳容易造成膝關節等部位損傷,還易造成X、O型腿。4、過分前傾後仰前傾跑會造成背部緊張,後仰會導致胸腹部肌肉過分緊張,時間長了會引發肩頸背異常。正確的跑步方法1、身體挺直從脖頸到腹部的身體軀幹應保持自然直立,不要彎腰駝背或刻意挺直,左右搖晃幅度不宜過大。這一姿勢有助於保持呼吸順暢、身體平衡和步幅協調。跑步也能跑骨折?2、前後擺臂跑步時候,自然擺臂十分重要,手的左右擺動幅度不應超過身體正中線,上下襬動不能高過胸部。擺臂過程中,手指、手腕和手臂都應保持放鬆,肘關節彎曲90度左右,靠近身體兩側。3、頭肩穩定跑步過程中,頭部和肩部應保持穩定,切忌搖頭晃腦。兩眼應注視前方,肩部適當放鬆。4、輕輕握拳跑步時,雙手應自然輕握。握拳過緊會造成前臂肌肉緊繃,進而阻礙肩部正常動作。跑步時,手上千萬別握著手機、MP3或飲料瓶,否則會導致身體搖擺,無法保持正確的直立姿勢,增加損傷機率。5、邁向正前方跑步時,最好避免腿部側向動作。側面擺動腿部不僅多餘,而且還容易導致膝關節受傷。正確姿勢應該是大腿邁向正前方。跑步也能跑骨折?6、步伐短小步伐一旦過大,跑步時就會有伸腳向前夠的感覺,這樣會產生破壞性的壓力,極易造成運動傷。日常跑步過程中,步伐不必太大,每次落腳點位於身體前方33釐米左右為宜。突然加大步伐容易導致跟腱受傷。落地後腳趾應有“抓地感”,身體同時前傾,以減緩腳部與地面的衝擊力。衝擊力越小,腳踝及其關節受傷的危險就越小。7、小幅度扭胯跑步過程中,胯部扭動幅度約為5度至7度。扭胯幅度超過10度則容易導致髂脛帶綜合徵(膝外側痛)或大腿後群肌拉傷等問題。

跑步也能跑骨折?

小提示:減肥要循序漸進◆不要急於求成一口氣吃不出個胖子,同樣一口氣也減不成個瘦子。所以大家不要急於求成,剛一開始就跑1小時,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逐漸加量。切記,當跑步過程中身體出現不適時,一定要停下來,讓身體做個必要的休息,然後再去鍛鍊。◆三餐注意事項早飯:以清淡為主,最好吃個雞蛋,喝些牛奶。也可以喝點紅小豆粥或綠豆粥。午飯:以蔬菜和低熱量的肉為主,要吃飽。吃完午飯後,要原地走或者去戶外散步30分鐘以上。晚飯:以清淡為主,要控制攝入量,可以吃木耳豆腐湯。吃完晚飯後先去散步,然後過兩三個小時就可以在家原地跑步了。原地跑步1小時後,注意要多喝水。

微信搜索公眾號:face299,分享更多免費瘦臉、髮型美容、減脂等方法技巧!

確實是。究其原因就在於,這位姑娘她原本是從來不跑步的,也就是說沒有任何的跑步基礎,因為減肥才開始跑步,而且敢於對自己“下狠心”,在從來都不跑步的基礎上一下子每天猛跑5公里。

骨折是指骨結構的連續性完全或部分斷裂。多見於兒童及老年人,中青年人也時有發生。發生骨折原因有:直接暴力、間接暴力、積累性勞損。骨折病人的典型表現是傷後出現局部變形、肢體等出現異常運動、移動肢體時可聽到骨擦音。傷口劇痛,局部腫脹、淤血,傷後出現運動障礙。治療骨折的最終目的是使受傷肢體最大限度的恢復功能。因此,必須在醫生的指導下,骨折治療三個基本原則,即復位(閉合或手術)、固定(外固定如小夾板、石膏繃帶、外固定支架、牽引制動固定等,手術切開用內固定如鋼板、鋼針、髓內針、螺絲釘等)、功能鍛鍊十分重要。

骨折康復的目的是通過針對性的訓練,促進骨折後機體功能的恢復,預防併發症、繼發症的發生。康復實施原則是循序漸進,主動為主,補動為輔。循序漸進指每次活動的量及幅度逐漸由小到大,由弱到強;主動為主、被動為輔指各關節肌肉活動訓練以患者自己伸屈為主,他人幫助為輔。骨折後的康復訓練一般可分為三期進行:

一期:康復訓練的早期,即傷後1~2周,此時傷肢腫脹、疼痛、骨折斷端不穩定,容易再移位。因此,功能鍛鍊的主要目的是促進患肢的血液循環,以利消腫和穩定骨折。患者可進行傷肢股四頭肌肌肉的等長收縮,即在關節不動的前提下,肌肉做有節奏的收縮和放鬆,即肌肉繃勁和鬆勁,通過肌肉的等長收縮可以預防肌肉萎縮或粘連。每日4~5次,每次5分鐘左右,以不使患者感到腿累為原則。並結合患肢踝關節的主動背伸及跖屈運動,家屬可給予患側足底按摩。以上運動不能干擾骨折的固定,更不能做不利於骨折癒合的活動,尤其不能做下肢的內外旋運動。此期的康復訓練,原則上除了骨折外上下關節不運動外,身體的其他部位均應進行正常的活動。力量要循序漸進,不能使用暴力。此外,患者及家屬要特別注意觀察患肢的腫脹情況、患肢末梢的血液循環情況,如出現小腿持續腫脹、疼痛、足趾發麻、發涼、蒼白,被動活動足趾疼痛劇烈等情況,要及時找醫生進行適當的處置,千萬不能馬虎大意。

二期,康復訓練的中期,即傷後2~4周,此期除繼續做上述的功能鍛鍊外,還要到醫院複查,根據複查結果逐漸恢復骨折近端、遠端未固定的關節的活動和骨折處上下關節的活動,以防鄰近關節的關節活動度下降。有條件的患者可定期到醫院在康復師的指導下配合理療進行功能鍛鍊。此期的康復訓練,前提是必須到醫院複查,根據主治醫師的意見適時拆除外固定(石膏或支具)進行下一步的康復訓練。如為嚴重粉碎性不穩定性骨折或多發性骨折,根據臨床X線攝片情況,要適當處長非負重期的康復訓練時間。

三期,即傷後5~6周,此期必須複查X線片,根據X線結果,可進一步擴大活動的範圍和力量,由一個關節到多個關節逐漸增加主動的關節屈伸活動,防止肌肉萎縮,避免關節僵硬。根據骨折的情況,可扶雙柺下床活動,尤其是活動患側膝關節及髖關節,但是傷肢嚴禁負重。

四期,康復訓練的後期,此時骨折已達到臨床癒合或已經去除外固定,此時骨性骨痂已形成,X線檢查已顯影,骨骼有了一定的支挖撐力,但大多存在鄰近關節的關節活動度下降、肌肉萎縮等功能障礙。此期康復的目的是恢復受累關節的關節活動度、增強肌肉的力量,使肢體功能恢復。康復訓練主要開工是傷肢關節的主動活動和負重練習,使各關節迅速恢復到正常活動範圍和肢體的正常力量。恢復期進行康復的同時可配合理療及步態訓練等。

骨折病人食療:促進骨折癒合,骨折病人還應根據骨折癒合的早、中、晚三個階段,根據病情的發展,配以不同的食物,以促進血腫吸收或骨痂生成。①早期(1~2周)消腫散瘀為骨折癒合之首要。飲食配合原則上以為主,如蔬菜、蛋類、豆製品、水果、魚湯、瘦肉等,忌食酸辣、燥熱、油膩,尤不可過早施以肥膩滋補之品,如骨頭湯、肥雞、燉水魚等,否則瘀血積滯,難以消散,必致拖延病程,使骨痂生長遲緩,影響日後關節功能的恢復。

②中期(2~4周)瘀腫大部分吸收,飲食上由清淡補充,以滿足骨痂生長的需要,可在初期的食譜上加以骨頭湯、煲雞、動物肝臟、新鮮豬排或牛排骨之類,以補給更多的維生素A、D,鈣及蛋白質。

③後期(5周以上)受傷5周以後,骨折部瘀腫基本吸收,已經開始有骨痂生長,此為骨折後期。飲食上可以解除禁忌,食譜可再配以老母雞湯、豬骨湯、羊骨湯、鹿筋湯、燉水魚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