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的邊關重鎮張家口,是蒙古族皮毛集散地
1937年的邊關重鎮張家口,是蒙古族皮毛集散地
1937年的邊關重鎮張家口,是蒙古族皮毛集散地
1937年的邊關重鎮張家口,是蒙古族皮毛集散地
1937年的邊關重鎮張家口,是蒙古族皮毛集散地
1937年的邊關重鎮張家口,是蒙古族皮毛集散地
1937年的邊關重鎮張家口,是蒙古族皮毛集散地
1937年的邊關重鎮張家口,是蒙古族皮毛集散地
1937年的邊關重鎮張家口,是蒙古族皮毛集散地
1937年的邊關重鎮張家口,是蒙古族皮毛集散地
1937年的邊關重鎮張家口,是蒙古族皮毛集散地
直鉤釣史
1/10 張家口大境門,建於清順治元年(公元1644年),是扼守塞外的重要關口,1931年918事變後,愛國將領吉鴻昌就在此門處宣誓,率領抗日同盟軍出征。門楣處著名的“大好河山”四字是察哈爾都統高維嶽於1927年書寫。\n
2/10 張家口全景,作為連通晉蒙的交通要地,明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當時的守備張珍在城牆北端開設小門,形如口,因此稱為“張家口”。山上俯拍,全城被白雪覆蓋,一條大道穿城而過。
3/10 張家口街道上,一座牌樓立在路中,上有“邊關重鎮”四個大字,冬日的人們,身上包裹著厚厚的棉衣,為生活奔波。
4/10 張家口位於河灘上的集市,駱駝隊從遠方拉來皮毛,其它地方運來的生活用品在這裡交易,歷史上的北方遊牧民族和漢人互市便是此般場景。
5/10 街道上的皮毛店鋪,掛滿了皮毛褥子和袍子,當時的張家口是蒙古族所產的皮毛主要集散地。
6/10 張家口永定河上的鐵橋,建於1925年,1943年4月,日本裕仁天皇之弟北白川宮因飛機失事,在鐵橋附加摔死,後1999年被拆。
7/10 張家口賜兒山雪景,片中寺廟為雲泉寺,建於明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因“白雲深處有清泉”之得名,雲泉寺佛道合建,上為道觀,下為佛寺,歷史上信眾們求子甚為靈驗,久而久之,山名便成了賜兒山了,康有為遊此曾賦詩一首:山縣關城早,天寒日暮愁。夕暉千白雪,吾愛雲泉寺。日出松石上,詩清情復幽。後人今不見,應共憶斯遊。
8/10 雲泉寺內景,兩處洞穴,左側的為水洞,右邊的是冰洞,水洞中泉水甘冽,四季不結冰,而冰洞中夏日仍有冰塊。
9/10 家口城外的長城,山峰積雪,長城如龍,一座烽火臺立在最高處,張家口戰國屬趙國,歷經幾千年,境內各個歷史時期的長城均有遺存,如今被稱為長城博物館。
10/10 長城上的烽火臺,見證著中華文明的烽火連天。
2019-04-03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