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菜有哪些名菜?

魯菜有哪些名菜?魯菜有哪些名菜?
4 個回答
居家全攻略
2017-08-22

1.德州扒雞

山東德州的五香脫骨扒雞,即“德州扒雞”,是傳統的風味菜餚。它選料上乘,製作精細,外形完整,品嚐時將雞身一抖,頃刻間肉骨分離,故得此名。

“德州扒雞”歷史悠久,名噪海內外。20世紀初,德州經營燒雞者如雨後春筍,名店眾多,相互競爭,皆在質量上下功夫。始有“寶蘭齋”店主侯寶慶,悉心研究,在燒雞、滷雞和醬雞的基礎上,根據扒肘子、扒牛肉的烹調方法,開創了扒雞的生產工藝。至1911年,老字號“德順齋”的燒雞鋪掌櫃韓世功等人,對傳統的工藝與配方進行改進,加入了健脾開胃的幾味中藥,且總結了侯寶慶製作燒雞、扒雞的經驗,揉進炸、薰、滷、燒雞的方法,結合當地口味,又兼顧南甜、北鹹、東酸的習俗,經過多次試製,終於生產出“五香脫骨扒雞”。他們製作的扒雞炸得勻,燜得爛,香氣足,且能久存不變質,故很快在市場上打開銷路,使這一名食風行大江南北。

魯菜有哪些名菜?

2.紅燒大蝦

“紅燒大蝦”是山東膠東風味名菜。膠東半島海岸線長,海味珍饈眾多,對蝦就是其中之一。據郝懿行《海錯》一書中記載,渤海“海中有蝦,長尺許,大如小兒臂,漁者網得之,兩兩而合,日干或醃漬,貨之謂對蝦”。對蝦每年春秋兩季往返於渤海和黃海之間。對蝦以其肉厚、味鮮、色美、營養豐富而馳名中外。據分析,每百克對蝦,含蛋白質20.6克,脂肪0.7克,鈣35毫克,磷150毫克,還含有維生素A等營養成分。“紅燒大蝦”歷來是魯菜中膾灸人口的名菜佳餚,其色澤之美、口味之佳,久為人們所稱道。

魯菜有哪些名菜?

3.九轉大腸

“九轉大腸”是山東濟南的傳統名菜。在清光緒年間,濟南九華林酒樓店主,把豬大腸(直腸)經洗刷後,加香料用開水煮至硬酥,取出切段,加醬油、糖、香料等調味,首先製成了香肥可口的“紅燒大腸”,贏得顧客的歡迎,逐漸聞名於市。後來在製作方法上又有所改進,即將洗淨大腸入開水鍋中煮熟後,先入油鍋中炸,然後再加調料和香料烹製,使“紅燒大腸”的味道更為鮮美。許多著名人士在該店設宴時均備“紅燒大腸”一菜。一些文人雅士食後,感到此菜確實與眾不同,別有滋味,為取悅店家喜“九”之癖,並稱贊廚師製作此菜像道家“九鍊金丹”一樣精工細作,便將其更名為“九轉大腸”。從此“九轉大腸”一菜便馳名全省,成為山東最著名的菜餚之一。

魯菜有哪些名菜?

4.清湯柳葉燕菜

燕菜,又名燕窩,是一種金絲燕銜食海中小魚、海藻等生物後,經胃消化腺分泌出粘液與絨羽在海島的懸崖峭壁上營造的窩巢,大小僅及陸地燕窩巢的1/7左右。大致可分為三種,一種是白色燕窩,為產卵前初次以粘液膠質凝結而成,色潔白,品質最佳,稱為“白燕”;第二種是毛燕窩,即第一次所築巢窩被採取後,再次營造者,多帶有羽絨,色較暗,含許多雜物,品質次之;第三種是二次所築之巢被採後,因金絲燕即將產蛋,應急築建,所吐膠質常帶血絲,稱為“血燕”,質量較差。燕窩在我國明代已用以入饌,成為宮廷御用珍饈,至清代成為高級宴席的當頭菜和滋補佳品。燕窩含有蛋白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等成分,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和滋補功效。

據《本草綱目拾遺》記載:燕窩“味甘淡平,大養肺陰,化痰止嗽,補而能清,為調理虛勞瘵之聖藥”。 清湯柳葉燕菜,選用“白燕”、鴿蛋和清湯調製而成,用於高級宴席中的頭菜登席。燕菜色白如雪;鴿蛋形似柳葉;湯清澈晶瑩,口味鮮醇,沁人心脾

魯菜有哪些名菜?

5.四喜丸子

“四喜丸子”即四個色、香、味俱佳的肉丸所構成,寓人生四件喜事“福、祿、壽、喜”。常用於喜壽宴席中的壓桌菜,以取其吉祥之意。此菜須經炸、蒸等技法制作而成。成菜四丸成盤,色澤紅潤,鮮香糯嫩,入口即散,老幼咸宜。

魯菜有哪些名菜?

6.罈子肉

“罈子肉”是濟南名菜,始於清代。據傳首先創制該菜的是濟南鳳集樓飯店,大約在一百多年前,該店廚師用豬肋條肉加調味和香料,放人磁壇中慢火煨煮而成,色澤紅潤,湯濃肉爛,肥而不膩,口味清香,人們食後,感到非常適口,該菜由此著名。因肉用磁壇燉成,故名“罈子肉”,山東地區使用磁壇制肉在清代就很盛行。清代袁枚所著《隨園食單》中就有“磁壇裝肉,放礱糠中慢煨,方法與前同(指幹鍋蒸肉),總須封口”的記載。30年代時濟南鳳集樓飯店關閉後,該店廚師轉到文升園飯店繼續製售此菜並流傳開來,是濟南著名的一款傳統名菜。

魯菜有哪些名菜?


魯菜有哪些名菜?

远洋图说乡村
2017-08-22

說起吃的 我有又來了,不僅告訴你魯菜的種類,還告訴你幾種魯菜的做法

魯菜 歷史:魯菜發端於春秋戰國時的齊國和魯國(今山東省),形成於秦漢。宋代後,魯菜就成為"北食"的代表,是我國八大菜系之一。魯菜是我國覆蓋面最廣的地方風味菜系,遍及京津塘及東北三省。 派別:沿海的膠東菜(以海鮮為主)和內陸的濟南菜以及自成體系的孔府菜。 特色:魯菜講究調味純正,口味偏於鹹鮮,具有鮮、嫩、香、脆的特色。十分講究清湯和奶湯的調製,清湯色清而鮮,奶湯色白而醇。 絕活:魯菜常用的烹調技法有30種以上,尤以爆、扒技法獨特而專長.爆法講究急火快炒;扒技法為魯菜獨創,原料醃漬粘粉,油煎黃兩面,慢火盡收汁;扒法成品整齊成型,味濃質爛,汁緊稠濃。 八大菜系之首當推魯菜。魯菜的形成和發展與由山東地區的文化歷史、地理環境、經濟條件和習俗尚好有關。山東是我國古文化發祥地之一。地處黃河下游,氣候溫和,膠東半島突出於渤海和黃海之間。境內山川縱橫,河湖交錯,沃野千里,物產豐富,交通便利,文化發達。其糧食產量居全國第三位;蔬菜種類繁多,品質優良,是號稱“世界三大菜園”之一。如膠州大白菜、章邱大蔥、蒼山大蒜、萊蕪生薑都蜚聲海內外。 炸雞扇烹調類別: 炸制烹調時間: 普通食材類別: 禽蛋味道: 香辣適宜季節: 無關菜系: 魯菜炸雞扇材料: 雛雞脯7個(帶翅骨1節) 、雞蛋清2個炸雞扇做法: 將雞脯翅骨上的肉刮淨,修成扇形,在雞脯上切十字花刀,加料酒、精鹽醃漬3分鐘。 倒入蛋清拌勻,再蘸上饃饃渣,將雞扇入5成熱油鍋炸熟撈出,待油8成熟時,再炸至金黃色撈出瀝油,裝盤,撒上花椒麵即成。 蜜汁梨球烹調類別: 炒菜烹調時間: 普通食材類別: 水果味道: 甜香適宜季節: 無關菜系: 魯菜蜜汁梨球材料: 黃梨500克;蜂蜜100克;白糖200克蜜汁梨球做法: 梨去皮去核,切成絲;加雞蛋清、澱粉、麵粉調勻,製成丸子;將梨丸放入5成熱油鍋中炸至金黃色撈出,瀝油;炒糖色,加清水、白糖、梨球慢火收汁,濃稠時放入蜂蜜;澆明油裝盤即成。葫蘆大吉翅子烹調類別: 蒸燉烹調時間: 普通食材類別: 海鮮河鮮味道: 鮮香適宜季節: 無關菜系: 魯菜葫蘆大吉翅子材料: 水發魚翅500克、母雞脯肉250克、豬肥肉膘50克、水發大金鉤海米40克、雞蛋清3個。葫蘆大吉翅子做法: 雞脯肉與肥肉膘制泥,加蛋清、高湯攪勻成雞料子,水發魚翅洗淨,加高湯、蔥段、薑片、花椒蒸2小時取出。 將大平盤上抹油,把雞料子在盤內製成12個葫蘆形狀,海米安在葫蘆頂端,蒸10分鐘取出。炒勺內放入花椒油,三套湯、調料及雞料子製成的葫蘆,慢火燒5分鐘後撈出裝碗,再將魚翅放勺內燒開,勾芡,盛入盤中央,葫蘆擺四周即成。 清湯全家福【特點】 選料精細,品種多樣,集於一饌,色彩繽紛,軟爛清香,湯鮮味美,營養豐富。 【原料】 雞脯肉250克。 雞蛋清20克、水發海蔘20克、蹄筋25克、魚肚25克。鴨肝20克、雞腰20克、鴨腰25克、豬黃管20克、水發魚翅20克、火腿20克、水發玉蘭片20克、冬菇25克。精鹽5克、味精3克、澱粉50克、清湯150克、紹酒15克。 【製作過程】 將生雞脯肉片切成薄片,用雞蛋清、精鹽、味精、溼澱粉拌勻,入沸水內氽過。水發海蔘片為長片。發好蹄筋一片兩半,發好魚肚、鴨肝均切成片。雞、鴨腰煮熟撕去外薄膜,用刀片為兩瓣。雞肫切十字花刀。豬黃管劃成蜈蚣狀。水發魚翅順理整齊。均放入清湯內氽過。取一隻大碗,把上面各種原料的剩氽碎料放入碗底,然後將豬黃管和魚翅以外的各種原料均勻相間地擺入碗內,最後將火腿、水發玉蘭片、冬菇、菜心相間地擺在上面封面,湯鍋內放入清湯、精鹽、紹酒燒開,將碗內擺好的形狀原樣推入漏勺內,將漏勺放入清湯內燙透。取出後,用手勺輕輕擠幹水分,保持原樣,再推入瓷盤內。另再將魚翅、豬黃管放入湯鍋燙透撈出,魚翅順絲放在瓷盤中央,上面再放置黃管,湯鍋內的原湯加入味精後澆在上面即成。

手机用户1味觉世家
2017-08-22

魯菜體系,中華第一大菜系,席捲大半個中國,歷史悠久,源遠流長,以味鮮形美,脆嫩聞名。其用料之廣,選材和刀工之精到,調味和火候恰到而聞世。以爆、炒、燒、炸、塌、溜、蒸、扒而見長。其風味以鹹鮮、清香、脆嫩聞名且湯精味醇。

餘認為魯菜中,蔥燒海蔘、鍋燒肘子、九轉大腸、脫骨扒雞、烤鴨、蔥爆羊肉、糖醋黃河鯉、芫爆魚條、鍋榻三鮮等最喜愛且受吃。至於魯菜以前所擅長的山珍海味,如熊掌,駝峰,肚,鮑,翅,等因曲高而和寡,這就不列舉了。山東菜之鮮鹹,與其它菜系確有獨到之處。

姗姗15253383927
2017-08-22

魯菜,又叫山東菜。歷史悠久,影響廣泛。是中國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中國四大菜系之一,以其味鮮鹹脆嫩,風味獨特,製作精細享譽海內外。魯菜發端於春秋戰國時的齊國和魯國(今山東省),形成於秦漢。宋代後,魯菜就成為"北食"的代表。從齊魯而京畿,從關內到關外,影響已達黃河流域、東北地帶,有著廣闊的飲食群眾基礎。魯菜是我國覆蓋面最廣的地方風味菜系,遍及京津塘及東北三省。 山東省內地理差異大,因而形成了沿海的膠東菜(以海鮮為主)和內陸的濟南菜以及自成體系的孔府菜三大體系。 魯菜講究調味純正,口味偏於鹹鮮,具有鮮、嫩、香、脆的特色。十分講究清湯和奶湯的調製,清湯色清而鮮,奶湯色白而醇。 魯菜常用的烹調技法有30種以上,尤以爆、扒技法獨特而專長。爆法講究急火快炒;扒技法為魯菜獨創,原料醃漬粘粉,油煎黃兩面,慢火盡收汁;扒法成品整齊成型,味濃質爛,汁緊稠濃。

九轉大腸以下為民間傳說: “九轉大腸”出於清光緒初年,“紅燒大腸”(九轉大腸的前名)就很出名,做法也別具一格:下料狠,用料全,五味俱有,製作時先煮、再炸、後燒,出勺入鍋反覆數次,直到燒煨至熟。所用調料有名貴的中藥砂仁、肉桂、豆蔻,還有山東的辛辣品:大蔥、大姜、大蒜以及料酒、清湯、香油等。口味甜、酸、苦、辣、鹹兼有,燒成後再撒上芫荽(香菜)末,增添了清香之味,盛入盤中紅潤透亮,肥而不膩。有一次杜氏宴客,酒席上了此菜,眾人品嚐這個佳餚都讚不絕口。有一文士說,如此佳餚當取美名,杜表示歡迎。這個客人一方面為迎合杜氏喜“九”之癖,另外,也是讚美高廚的手藝,當即取名“九轉大腸”,同座都問何典?他說道家善煉丹,有“九轉仙丹”之名,吃此美餚,如服“九轉”,可與仙丹媲美,舉桌都為之叫絕。從此,“九轉大腸”之名聲譽日盛,流傳至今。濟南九華樓飯莊於清朝光緒年間,將豬大腸做成了香肥的紅燒大腸,聞名於市。做法簡單地說是大腸完全洗淨後,加香料用開水煮至軟酥,切成段加糖、醬油、香料等。後來在烹飪方法上又有改進,水煮熟後要送油鍋炸,更加鮮美。有人據其製作方法精細如道家“九鍊金丹”般,取名“九轉大腸”。

三字鍋的營養快餐,就是以魯菜砂鍋菜為主,把經典的魯菜都標準化流程化數字化,實現了不需要廚師就能做出美味的經典魯菜!

有意向想了解的頭像微信
魯菜有哪些名菜?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