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為什麼喜歡民謠?最喜歡的民謠是什麼?

2 個回答
张晓伟哦
2019-05-20

從趙雷到陳粒,從宋冬野刀好妹妹樂隊,似乎民謠一夜中就火了,是因為歌詞特別打動你嗎?還是有什麼故事?

以前是聽民謠的都有故事,現在是聽民謠的都養生!

老狼,李志、馬條、宋冬野、鍾立風、周雲蓬、張瑋瑋和郭龍,這些平均年齡40+的“老男人”,大多有20年以上的交情,這也是中國民謠起起伏伏的20年。

步入中年之後,他們紛紛退出“酒精俱樂部”,保溫杯枸杞子已經是標配,可以說非常養生了。

唱民謠的就是一個字:浪!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啟的這股民謠熱潮,最外化的表現就是:外地的來北京浪,北京的去蘭州、麗江、南京、西藏各個地方浪。

《董小姐》在《快樂男聲》裡出現,宋冬野因此爆紅。《南山南》成了爛大街的口水歌,馬頔也火了。趙雷上了《歌手》,也成一線了。高曉鬆也開始熬雞湯了,“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連朴樹都開始《平凡之路》了,硬糖君才驀然發現:他們真的是老了。

他們不浪了,開始娶妻生子戀家了!

民謠從開始到現在,一直都充滿著窮和睡姑娘。太多人吐槽過民謠的窮,走哪兒都是火車,抽菸得管人借,離不開北京四環,度假頂多去個北戴河,追到手的姑娘總是跟別人跑了,很多人也根本就沒追到。

像萬總這樣的大仙兒一般的人看著,充滿“朝氣”的宋冬野和李志也開始著急了,下一張專輯正在籌備中,他越來越不像一個迷,開始接地氣了。

可有意思的是,這幫唱歌的人越來越快樂,聽歌的我們反倒越來越憂傷。

中國的當代民謠大概經歷了三個階段:一是以高曉鬆、老狼、小柯、沈慶等為代表的上世紀 90 年代的校園民謠。

他們是學院派和唱片工業的精英;二是以小河、萬曉利、周雲蓬、野孩子為代表的新民謠,他們是清苦的都市異鄉客;三就是以宋冬野、馬頔,程璧、陳粒、程璧等為代表更新的都市民謠。

他們自由創作,音樂和現場只是他們展現人生觀和價值觀的一部分,認同這種價值觀,期待這樣的人生與渴望,那麼你就是他們的粉絲。也許音樂只是一種工具和途徑,連接著他們內心的核與整個外部的世界。

有人說民謠有一種“為賦新詞強說愁”的矯情感和充滿生殖器的惡臭味。對現在的民謠風氣頗為反感,那真正的民謠是什麼?

有人這樣分了等級:

丙級民謠:約不到炮的苦悶。

乙級民謠:平庸生活的挫敗與迷茫。

甲級民謠:關懷、憐憫、銘記與博愛。

我理解的真正的民謠大概是能引起共鳴,能唱到你心裡的歌。

網友們很說這樣說的:

歌詞非南即北,除了女孩就是遠方,大多數都唱這些,還有人唱理想,這是一個只看歌詞所蘊含故事的樂種,對唱功要求也不高,基本就是一把木吉他。

但我很好奇因為總是有很多人說"唱出了自己的心聲",個人感覺挺滑稽的,上到名氣很大的李志趙雷萬曉利等下到一些小有名氣的小闖、夏小虎等,也沒少聽,聽的是他人的故事感慨,而所謂的唱出了自己的心聲,實在不能理解,論思量過去吧,相比而言鋼琴曲或者一些純音樂更能表達一些東西吧,僅是個人觀點.

最近愛上聽民謠,不敢說我真的特別瞭解民謠,但是我喜歡民謠的孤獨自由奔放和淡淡的憂鬱感。

民謠,存在於每一段故事中,存在於每一段刻骨銘心的回憶,存在於內心最隱蔽的角落裡。

或許我們的生命中都曾存在過想得而不可得的人,於是就有了《關憶北》中悲痛莫名的惆悵

當宋冬野略帶滄桑的聲音響起,歌詞中“青春時的故事”也就為整首歌鋪墊出已經過往的青蔥歲月,而我們大多數人對於過往的歲月,留存在心中的回憶裡,往往會帶有或多或少的遺憾。

也造就了整首歌充滿離別況味的傷感,從而帶著每個人都回到他們所以為的青春時代裡。

說到這裡,你是否想起了誰,蠢蠢欲動的心裡是否想坐在某個小酒館聽著滿是回憶的民謠?

如果要你給民謠列幾個關鍵詞,你覺得會是什麼?

一座城市,兩個姑娘,三個和絃,幾縷憂愁。

民謠歌手腳下的土地,常常被注入深情濃郁的情感,他們把這些情感通過音樂的詞曲傳達出來,讓我們忍不住對一個陌生的城市開始心馳神往。這些城市有的溫柔,有的暴烈,有的平和......

在記錄青春歲月這件事上,民謠不像搖滾那麼激烈,也不像流行歌曲那樣隨波逐流,因而總是能切中都市年輕人的心絃。

不過在從地下到地上的蛻變過程中,民謠裡的青春開始讓我們著迷,現在去聽聽那些青春忘懷,曲終人散...

民謠的門檻和切合點對於大眾相對正確。絕大多數人對於新的形式的接受度,文化寬容度非常低。基本上對音樂可以用,好安靜,真吵來形容音樂。還處於絕對感性的聽歌,對於其他的音樂形式,從不追究其來歷和影響。民謠以其俏皮的歌詞,創作門檻相對低。

民謠不是主食,也不是大菜,而是一桌子豐盛酒菜的角落上,一碟子耐人咀嚼的小食,是大魚大肉之後令人爽口的時蔬。沒有起伏分明的旋律結構,沒有蕩氣迴腸的高潮,沒有讓人血脈僨張的嗓音。

那有什麼?簡簡單單的故事,平平淡淡的陳述,安安靜靜的展開,乾乾淨淨的嗓音,一杯酒,一首詩,一支菸,天南地北的遠方,曾幾何時的理想,回不去的青春,遠得要命的愛情,插科打諢的嬉笑怒罵,浪跡天涯的灑脫不羈。

所有的失意,落寞,孤獨,都在這了。

但負能量本身所帶來的不止有消沉。就像悲劇所帶來的不止有失落和憐憫,更有對於悲劇產生緣由的思考一樣,民謠中的落寞,在無數共鳴的背後,是一顆顆永不休止、毫不妥協的心。

許多歌詞,細細咀嚼下來,越發覺得有味道。

有許多的歌,拋開旋律看歌詞本身,屁都不是。但是配上旋律之後從民謠歌手口中唱出來,那就是故事,就有成年男人身上的菸酒味兒了。

“總有人說,民謠簡單,一把吉他會幾個和絃,彈彈5323就能說自己是唱民謠的,民謠總是在唱姑娘,南方的姑娘北方的姑娘,民謠聽起來很窮,民謠裡唱的愛情讓人感覺連杜蕾斯都用不起,做愛的環境裡也不會有空調。”

但是,民謠在我心裡就是世外桃源,只要有民謠的地方,我才會感到快樂,才會覺得自己是存在的。

我喜歡聽民謠,不是因為想顯得我有逼格,也不是因為我的生活充斥著不如意。

每一個像我這樣的年輕人,面對未來,總會感到一絲迷茫。我們既想要融入這個社會,又隨時準備好逃離這可怕的壓抑感。

聽民謠,可以讓我聽出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故事,而不僅僅是因為,它歌詞簡單,旋律輕鬆,琅琅上口。喜歡聽民謠,更多的和自己的心境有關。

當你自己有了故事之後,便會愛上這講故事的歌了。民謠唱的是生活,是經歷,是自嘲,是情懷。那些青春,是我所經歷過的,那些有夢有馬的生活,是我所向往的。

當我看到一個人,抱著把木吉他,向我娓娓道來他的故事,生活的苟且,理想的遠方,我又怎麼能不聯想到自己呢?

聽民謠就像是在聽故事,當然大部分都是悲傷的故事,最近這兩年,隨著各大選秀節目的熱播,民謠迅速躥紅,同時也捧出了幾位大火的民謠歌手,如馬頔、宋冬野、趙雷等等。

簡單的歌詞,略帶滄桑的煙嗓以及木吉他溫暖獨特的音色,以及經過包裝之後鮮活靚麗的民謠歌手,這些因素的融合,在資本的巨大作用下,簡直像是劇毒催化劑,在一個資本爆炸的年代給中產階級的青年們造出一場虛幻華麗的集體迷醉。

因為民謠有故事不覺間把我心中的故事給唱了出來,我喜歡聽趙雷的民謠比如南方姑娘 三十歲的女人 成都 無法長大 八十年代的歌等等……


你是為什麼喜歡民謠?最喜歡的民謠是什麼?
你是為什麼喜歡民謠?最喜歡的民謠是什麼?
你是為什麼喜歡民謠?最喜歡的民謠是什麼?
你是為什麼喜歡民謠?最喜歡的民謠是什麼?
你是為什麼喜歡民謠?最喜歡的民謠是什麼?
午夜经典老歌
2019-05-20

你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我覺得民謠最接地氣,也最讓人陷入回憶。

最早我接觸的民謠是校園民謠,老狼、葉蓓、李曉東、沈慶……,每當我聽到他們的歌,就會想起在校門口的小酒館說過的胡話,想起睡在我上鋪的兄弟,想起那天黃昏和她看過的電影、許過的誓言。有一天我加班打車回家,電臺裡放著老狼的那首《昨天今天》,我頓時熱淚盈眶,“當愛過的人又在出現,你是否會回到我身邊……”,這是畢業時我給她彈的歌曲,也是最後一首。有時候想想如果真的像《夏洛特煩惱》裡那樣回到以前該多好,可惜沒有如果。

上了班我很少聽民謠,因為工作壓力太大,聽了後容易失眠,有人說民謠很費煙和酒,其實在我看來民謠容易引起人們的共鳴,聽趙雷的《理想》,你會發現一個人在外打拼,生活真tm不容易,自己離理想差了十萬八千里。聽郝雲的《活著》,你又會覺得生活不應該這樣碌碌無為。你也期許自己能早點遇見心中的“董小姐”,帶她去煙雨飄搖的南方撐起葡萄枝嫩葉般的家。

當然民謠也帶火了一些城市和旅遊景點,例如《成都》、《蘭州蘭州》、《定西》、《鼓樓》、《安河橋》……,很多人因為一首歌而慕名前往。

這就是我對民謠的理解,總之,在我來看,民謠不是無病呻吟,而是貼合群眾,貼近心聲的旋律。


你是為什麼喜歡民謠?最喜歡的民謠是什麼?
你是為什麼喜歡民謠?最喜歡的民謠是什麼?
你是為什麼喜歡民謠?最喜歡的民謠是什麼?
你是為什麼喜歡民謠?最喜歡的民謠是什麼?
你是為什麼喜歡民謠?最喜歡的民謠是什麼?
你是為什麼喜歡民謠?最喜歡的民謠是什麼?
你是為什麼喜歡民謠?最喜歡的民謠是什麼?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