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獨處的人是一種怎樣的心態?

放棄無效社交,修煉自我修養,過度社交只會讓自越來越自卑,獨處卻越來越讓自己更自信。
10 個回答
老陈乐山
2019-01-15

謝謝邀請。

我認為大部分喜歡獨處的人都是性格上喜歡而已。

人的關係網、人脈、朋友圈再怎麼樣都得去處,只有在這錯綜複雜的關係網中不斷磨鍊,這樣才能成長。我想很多人的心是獨處的、也就是孤獨的。心需要靜,不是說一個人獨處或者在一個安靜的環境裡,心就能靜下來。大隱隱於市,只有經歷過了才能體會人生百味,才能處亂不驚,心才能靜下來。我想這是最高的人生追求吧。

獨處的人中也有的是因為喜歡心靜的吧,能這樣做也算是不錯了!

职场火锅
2019-02-10

我以前在一家山東企業做辦公室主任,那時候應酬很多,好像24小時都是公家的,每天似乎過得都很熱鬧,但這並不是我喜歡的生活工作狀態。相比熱鬧,我更喜歡獨處。後來我跳槽到北京脫離了辦公室這類熱線崗位,獨處的機會多了,感覺自己處理一個比較舒服的狀態,終於找到了工作與生活的平衡點。

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喜歡安安靜靜地呆著,不再喜歡那種熱鬧喧譁的場面。儘管酒場還是不少,但基本能推就推了,因為感覺一群人似乎熱鬧熱鬧,但只是杯盞交流,而缺乏心內的交流。而且在酒桌上超過兩小時就忍受不了,我就很奇怪為何有些人從中午能喝到晚上半夜。即使是公務酒場,我也會早早退場,或回家,或回辦公室,靜靜地獨處,感覺很適應,也很舒服。

這是心態呢?

第一,首先是內心的喜歡。有些人天生喜歡獨處,有些人後天受到打擊後喜歡獨處,有些人是看透了看淡了才喜歡獨處。喜歡獨處的人,首先是內心喜歡這種狀態,就像喜歡熱鬧的人一樣,自己呆著渾身沒勁,就喜歡找一群狐朋狗友瞎鬧騰才有意思。內心喜歡獨處的人,要麼是內心強大的人,要麼是看透人生的人,要麼是思想深邃的人。

第二,其次是自我的選擇。獨處,有的人是被動的,比如,一個人沒有什麼社交,什麼什麼朋友,不得不獨處。也有些人是主動選擇,有朋友,也有社交,更有職場,但他更喜歡獨處的狀態。明明可以熱鬧,但他喜歡安靜獨處。比如,某位喜劇明星,他喜歡下臺後就躲開那些熱鬧,獨處、安靜、平靜,相比熱鬧,他更喜歡獨處,更喜歡讓自己自由自在。

第三,再次是思想的深刻。孤獨包括了獨處,但獨處並不完全是孤獨。獨處是一種狀態,孤獨是一種心態。獨處的人,內心並不孤獨,什麼非常熱鬧,思想很活躍,也只有在獨處時思想火花漫天綻放。有一句話說的好,孤獨是一個人的狂歡,狂歡是一群人的寂寞。比如,我不願意那些熱鬧非凡、杯盞交錯的場合,我喜歡坐在窗邊,望著萬家燈火,讓自己的思緒萬千。但那些喜歡熱鬧的人,一個人回到家,內心的寂寞充滿整個房間。獨處,讓人安靜,給思考一個空間,可以想的更深更遠。

總之,獨處雖然是一個自我選擇的生活方式,但是這並不是所有人願意選擇的。那些內心充實、內心強大,不需要別人眼光別人評價而活得很自信的人,他們更喜歡獨處,更喜歡思考,更喜歡這種安靜的狀態。

无言喽
2019-02-10

喜歡獨處的人不是他的天性,是因為被傷害太多太過,又無以對之,長此以往,性格就形成孤僻,就只能以獨處來防護再遭傷害。

誰不喜歡熱切的歡快,誰不喜歡受寵的親愛?只是客觀的現實要你承受,只是處境的逼迫只能苟且偷安,因為你的存在生不逢時,所以,你要替人承受苦難,還要遭受因討厭你的人隨意的傷害。

當委屈後不能求全,忍讓後還是變本的遭難,徒勞的辯之只是招來更多的不白,所以,就只能規避,選擇孤處的無奈。

人,當你不能有所利用,沒有價值存在,沒有背景依賴,那你就等著被勢利淘汰。

所以,求生還是要靠自身的努力,創造出超乎常人的成就來體現你的價值和強大,你潛心孤處的刻苦發奮才能把你的處境改變,才能讓勢利者汗顏。

心理咨询师方荣林
2019-01-17

不同人,有不同原因和方式。

有自己真正感到孤獨,如獨孤求敗,他打遍天下無敵手,感覺武林已經沒有對手了,就感到孤獨。

有的感覺天下沒有知音,高山流水,知音難覓,感到孤獨,其實可以調節,人與人互相瞭解,增加感情,在專業上,境界上,生活中,畢生事業中,還會遇到很多知音的,陳寅恪和吳宓就是知音。我們還可以擴大這個概念的外延,比如胡適,“我的朋友胡適之”,可見胡適的朋友還是很多,很多人也願意做胡適的朋友。

有的女生一個人,琵琶女就是,嫁給商人,聚少離多,獨守空房,會感到孤獨。在今天現實社會也多,很多女生出軌。不過這種,可以理解,但是還是比較世俗的孤獨。

哈有感到人生無意義,有孤獨感。

有外界認為的,比如我們認為哲學家尼采可能孤獨,他自己未必感到孤獨。我記得大學有一節課,老師組織分組討論,我感覺很多分組都是形式,我和他們討論沒有任何意義,就自己看書,老師過來問我為什麼不參加,我說我喜歡孤獨,你知道尼采嗎?老師說尼采最後都瘋了,你知道嗎?我默默不語。

尼采曾參加好友瓦格拉的音樂會,看到臺下觀眾無知的鼓掌,他逃離了,去尋找生命的意義。孤獨有孤獨的價值,他可以享受這份孤獨,成為生命的哲學家,為很多人找到心靈的出路。

有的讀書,如王國維先生在《人間詞話》裡說:"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讀書人可能會感到孤獨,也可能不感到孤獨,因為在這個過程中遇到他未見的東西。

人生也得有伴,在有的境界中也需要孤獨。


喜歡獨處的人是一種怎樣的心態?
山水电信189
2019-02-10

先談無效社交、有效社交、社交問題:

社交最大的暗傷就是功利二字,空有二俱非,私的極端化就是最大的公,公的極端化就是最大的私,如果能夠悟透這個原理,無功利的社交就是最大的功利,極端功利的社交就是無功利,也就成立了,想著功利去社交,肯定是滿眼無功利所獲,去功利社交偶爾收穫一點點都會是意外都會是滿心感恩。所以對於社交本來就是不應該用有效無效概念去判斷的,只能從合得來合不來去選擇(全是實踐體會)。

再談談關於獨處和享受孤獨。

人生還有一種最高級的活法就是在無憂無慮無欠無掛無怨無悔無愧無憾這“八無”中融入一切照舊的周圍世界。不逃避,不迴避,不封閉自己,而是實現真正的坦然的面對生活,真正的在自己的境界裡生活。

看著八九十歲的老母開心而愉悅,可以抱抱,可以親親,即便你走了,相信老母也會知足這麼長久的共處了,因為真的是沒想到可以有這麼長久的形影不離的陪伴;

看著妻兒的無憂,即便你走了,他們也能繼續的無憂下去,當然離別是痛苦的,但也是短暫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命限,感覺你沒有遺憾就可以,不會因為沒你而憂就行;

每一個遇見繼續著你的不欠,即便你走了當然還是不欠;

然而,你卻實實在在的健康著,每一天繼續在積澱著無憂無慮無欠無掛無怨無悔無愧無憾的“八無”,這真的才是一種最高級的活法,活著的每一天對每一個遇見繼續在想著還能做點什麼,然後是坦然的融入在茶酒談笑之中,為什麼一定要是獨處或孤獨了生活才高級呢?

湘怀唐人神
2019-01-15

首先“不能獨立完成一件事情的人,做什麼事情都做不好”這是劉少奇同志說過的一句話

所以說獨處的人,往往是有獨立人格,獨立思考,能靜下心來平靜的完成某些事情的這麼一個人,這樣的人往往走入社會都能有做一番作為。

當然獨處,不能是孤僻。

打個比方。好男兒志在四方。我們每一個好男兒。都會都會離開家鄉離開爸媽離開身邊的親人去闖蕩。都要面臨著獨處。如果一個人連這一點都做不到。如何去成長?

玻璃心141363031
2019-01-15

獨處的人有幾種情況,一種是性格原因,不太善於社交,喜歡安靜的環境,另一種人是比較清高的,周圍的人群和他的喜好有出入,也就是世界觀不同,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還一種就是沉迷遊戲類,或懶得出門,對外界事物懶得看,也不想關心,只想活在自己的世界裡。總之,生活是一種態度,自己覺得舒服就好。

艳阳情感说
2019-01-15

首先,肯定的說喜歡獨處的人一定是一個理性的人,在這個紛擾不斷的世界,保留一份自我的靜謐,更多的在於能清楚的以一個覺醒者狀態觀察自身以外的世界,而不至於隨波逐流,丟掉了自我!

其次喜歡獨處的人,一定是一個有主見,遇事低調的人,在他的世界,遇事不慌,靜觀其變,以靜制動都有可能成為他行事的準則,更在並不為喧囂所惑的低調處事之後,贏得許多曾經的所求!

獨處,但並不狐立於世,謙遜而良性的互動,才是與整個世界擁抱的最佳角度!


喜歡獨處的人是一種怎樣的心態?
喜歡獨處的人是一種怎樣的心態?
808017240084
2019-04-04

以我個人而言沒什麼心理,一個人還好過些,現在的人都說著陰逢陽違的話,聽著反而不舒服,現在勢力眼的人挺多,特麼的看不慣。

春天93632
2019-01-16

喜歡獨處的人!一般都是比較有個性的,有一定的修為,有自己獨特的觀念和過人的思維。另外一種,就是經歷了風風雨雨,把事情看透,看開,看淡~~但求無過,難得清靜無為!還有一種,就是過於自悲,對生活失去了信心和期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