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河南大饑荒:一代人的悲慘童年,人吃人的“野獸世界”
1942河南大饑荒:一代人的悲慘童年,人吃人的“野獸世界”
1942河南大饑荒:一代人的悲慘童年,人吃人的“野獸世界”
1942河南大饑荒:一代人的悲慘童年,人吃人的“野獸世界”
1942河南大饑荒:一代人的悲慘童年,人吃人的“野獸世界”
1942河南大饑荒:一代人的悲慘童年,人吃人的“野獸世界”
1942河南大饑荒:一代人的悲慘童年,人吃人的“野獸世界”
1942河南大饑荒:一代人的悲慘童年,人吃人的“野獸世界”
1942河南大饑荒:一代人的悲慘童年,人吃人的“野獸世界”
1942河南大饑荒:一代人的悲慘童年,人吃人的“野獸世界”
1942河南大饑荒:一代人的悲慘童年,人吃人的“野獸世界”
1942河南大饑荒:一代人的悲慘童年,人吃人的“野獸世界”
1942河南大饑荒:一代人的悲慘童年,人吃人的“野獸世界”
1942河南大饑荒:一代人的悲慘童年,人吃人的“野獸世界”
1942河南大饑荒:一代人的悲慘童年,人吃人的“野獸世界”
1942河南大饑荒:一代人的悲慘童年,人吃人的“野獸世界”
1942河南大饑荒:一代人的悲慘童年,人吃人的“野獸世界”
1942河南大饑荒:一代人的悲慘童年,人吃人的“野獸世界”
1942河南大饑荒:一代人的悲慘童年,人吃人的“野獸世界”
1942河南大饑荒:一代人的悲慘童年,人吃人的“野獸世界”
1942河南大饑荒:一代人的悲慘童年,人吃人的“野獸世界”
1942河南大饑荒:一代人的悲慘童年,人吃人的“野獸世界”
1942河南大饑荒:一代人的悲慘童年,人吃人的“野獸世界”
1942河南大饑荒:一代人的悲慘童年,人吃人的“野獸世界”
1942河南大饑荒:一代人的悲慘童年,人吃人的“野獸世界”
1942河南大饑荒:一代人的悲慘童年,人吃人的“野獸世界”
1942河南大饑荒:一代人的悲慘童年,人吃人的“野獸世界”
1942河南大饑荒:一代人的悲慘童年,人吃人的“野獸世界”
1942河南大饑荒:一代人的悲慘童年,人吃人的“野獸世界”
1942河南大饑荒:一代人的悲慘童年,人吃人的“野獸世界”
1942河南大饑荒:一代人的悲慘童年,人吃人的“野獸世界”
1942河南大饑荒:一代人的悲慘童年,人吃人的“野獸世界”
1942河南大饑荒:一代人的悲慘童年,人吃人的“野獸世界”
1942河南大饑荒:一代人的悲慘童年,人吃人的“野獸世界”
1942河南大饑荒:一代人的悲慘童年,人吃人的“野獸世界”
1942河南大饑荒:一代人的悲慘童年,人吃人的“野獸世界”
1942河南大饑荒:一代人的悲慘童年,人吃人的“野獸世界”
1942河南大饑荒:一代人的悲慘童年,人吃人的“野獸世界”
1942河南大饑荒:一代人的悲慘童年,人吃人的“野獸世界”
1942河南大饑荒:一代人的悲慘童年,人吃人的“野獸世界”
1942河南大饑荒:一代人的悲慘童年,人吃人的“野獸世界”
知乎公元
1/40 人吃人的鏡頭,只會呈現在恐怖劇中,\n誰也不會想到這種事會發生在現實生活中。\n然而1942年的河南就真真切切的發生了。\n那年,上天在河南輕輕的打了一個響指,就讓千萬百姓一時間流離失所,哀鴻遍野。\n這段歷史對於80後、90後、00後來說是模糊的,畢竟離我們太太太太遠。\n但1942年那段歷史,卻是我們無法忘卻的。\n正所謂,\n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n以人為鑑,可以明得失。
2/40 1942年,吃飽肚子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樹皮、荒草、草根這些東西都被吃光了,甚至連大雁的屎,都成了處於饑荒中河南人眼中的香餑餑。
3/40 據《河南省志》記載,1942年全省各地普遍“大旱”、“秋絕收”:“安陽苦旱,二麥未收,秋禾盈尺又未結實;淇縣山丘顆粒未收;洛寧二麥收成不佳,早秋旱死,晚秋未出土。”\n據《偃師縣誌》記載:“民國三十一年(1942)春夏,大旱,二麥歉收。7月,蝗災、風災,糧食收穫僅一至二成,人多以樹皮、草根、觀音土、雁屎充飢。災民19萬,外逃及死者難以數計。這次災荒為60年間所罕見。”
4/40 據河南《鞏縣縣誌》也有這樣的記載:“民國三十一年,大旱,幾近絕收,加之日軍侵略釀成大災,農民多以樹皮、雁屎、觀音土充飢。”據當時河南賑災會統計,當時鞏縣餓死19100人,逃荒至少達8萬多人。
5/40 據《河南省志·人口志》中也記載,1940年,河南全省人口是3067萬;到1942年,只剩下2798萬人;1943年,剩下2595萬人;到1944年,人口更是降至2471萬人。短短四年間,全省人口減少了596萬,除去正常的人口增減和戰亂影響,估算1942年餓死人數,應在300萬人以上。
6/40 據《河南省志·人口志》中也記載,1940年,河南全省人口是3067萬;到1942年,只剩下2798萬人;1943年,剩下2595萬人;到1944年,人口更是降至2471萬人。短短四年間,全省人口減少了596萬,除去正常的人口增減和戰亂影響,估算1942年餓死人數,應在300萬人以上。
7/40 人禍:\n1938年,日軍節節推進,開封淪陷,為保衛鄭州、武漢和西安,為阻止日軍南下、西進,國民政府選擇以水代兵,扒開黃河大堤,這一慘烈的行為,最終導致了“花園口決堤”,造成河南、安徽、江蘇三省44縣近90萬人死亡,390萬人流亡、1250萬人受災。\n
8/40 當時日軍每到一處,就會大規模的破壞農田莊家,再加上連年戰爭的影響,大量農田被毀或者被迫拋荒,而1938年的黃河改造,造成長達400多公里的黃泛區,致使河南萬頃良田,變為沙灘無法耕種。\n
9/40 外加以上人禍,黃河連年氾濫,決口已是頻繁之事。1942年開始的大旱,致使黃泛區土地炙晒後蝗蟲大量滋生。\n當時採訪河南大饑荒的美國《時代》週刊駐華記者白修德,這樣寫道:“這次黃河改道影響了河南的生態,後來的大旱與蝗蟲都與此有關。”當然對於這些原因,也有專家教授予以肯定。
10/40 據《河南災情實況》記載,1942年,全省起初是連續三個月大旱無雨,致使麥收不足二成;持續的乾旱,使得紅薯、高粱、蕎麥也幾乎絕收;到了秋天,遮天蔽日的蝗蟲飛撲而來,對此當時採訪旱災的河南《前鋒報》記者李蕤寫道:\n“旱災燒死了他們的麥子,蝗蟲吃光了他們的高粱,冰雹打死了他們的蕎麥,到秋天,最後的希望,又隨著一棵棵的垂斃的秋苗枯焦。”
11/40 1942年,大饑荒來了,河南境內成千上萬的老百姓險入飢餓的困境中,不,這應該是絕境。\n老百姓吃掉平日愛如生命的雞犬,耕牛,賣掉他們的農具,棉襖,賣出土地,最終還是無法抵抗飢餓,他們不惜賣掉自己兒女和老婆,可最後還是被死神殘忍的帶走。
12/40 大公報主筆王芸生在1943年2月2日的一篇《看重慶,念中原》的社論中寫道:“餓死的暴骨失肉,逃亡的扶老攜幼,妻離子散,擠人叢,挨棍打,未必能夠得到賑濟委員會的登記證。吃雜草的毒發而死,吃幹樹皮的忍不住刺喉絞腸之苦。把妻女馱運到遙遠的人肉市場,未必能夠換到幾鬥糧食。這慘絕人寰的描寫,實在令人唏噓不已不忍卒讀。”\n
13/40 看到這裡你肯定會問,如此規模之大的饑荒難道國民政府不知道嗎?\n如此巨大的輿論,國民政府怎能不知?\n而當時國民政府的回覆是\調查不實,擾亂民心,停刊三天,閉門思過。\
14/40 同時對災情消息嚴密封鎖,進行新聞管制,而這一消息傳到了美國《時代》週刊駐華記者白修德的耳中,他不相信在國民政府管轄下的河南居然會發生如此嚴重的災情,白修德想河南一定是有事情發生,河南的災情是否如此嚴重?大公報的報道是否屬實?\n白修德決定親自趕往河南,一查究竟。
15/40 白修德先是搭上軍用飛機從霧都重慶飛往寶雞,然後再乘火車從寶雞到西安,在從西安而到陝西之東,五天之後他來到了陝西與河南的交界處潼關,白修德準備在潼關中轉休息一夜再出發,很多難民像潮水一般湧向這裡,看著眼前的一切,白修德舉起相機留下了這些影像。\n離開潼關,白修德一路向東,冒著日軍的炮火,白修德一路上目睹著眼前的一幕幕,逃荒的路上死人無數,哭泣的孩子,空洞無助的看著天空。
16/40 人吃人這種事情是白修德無法想象的,一路上他聽到了無數的人吃人的事件,慘烈的死亡現場隨處可見,粉碎流血的斷肢殘臂,散落在鐵軌旁,那是沒有扒住火車而不慎墜落者留下的痕跡。
17/40 白修德費勁腦力也無法想象是什麼原因造成的?\n接連兩年的水災已經給當時的河南造成了巨大的災難,可誰又能想到後面的一場災難更是雪上加霜。
18/40 據河南檔案局1942年河南省各縣旱災調查表,表中記載了河南所有的縣份當年收成沒有超過兩成的,有的勉強算作一成,河南政府官員為了邀功,上報收成四成,導致後來河南省政府官員和國民政府糧食部部長商討減少軍糧配額時,並沒有得到重視,徵收的軍令仍然是335萬石,糧食自己吃都不夠,農民又怎能承擔起如此重的軍糧稅啊。
19/40 白修德不斷的幫助難民轉移到難民營,在那裡,他聽到了“水旱蝗湯,河南四荒”的諺語,而其中的“湯”指的竟然是一個人。
20/40 1942的中國正處於抗戰的非常時期,為了抵抗侵華日軍的進攻,國民黨湯恩伯指揮的第三十一集團軍,幾十萬軍隊駐紮在河南,與侵華日軍隔岸對峙,當時侵華日軍對豫中,豫西進行頻繁的轟炸,為了節約軍需物資運輸的損耗,第三十一集團軍的軍事後勤補充,包括軍糧馬草,人員補充,大部分由軍隊駐紮的省份補給,也就是“就地取材。”
21/40 儘管抗戰有功,但湯恩伯的部隊在河南省內,卻強迫河南省內的百姓,向駐豫的部隊供應數額巨大的軍糧和馬料,有的甚至沿用北洋軍閥“吃地面”的做法公開搶劫——以湯恩伯的13軍為例,當時,13軍的士兵到處搶掠農民,抓了人家一隻母雞,還要勒索20個雞蛋,農民惶恐,當兵的還要呵斥說:“母雞能不下蛋,雞蛋哪裡去了?”
22/40 當時,13軍還到處派發賦稅,隨便抓壯丁,不管這家人是否只有一個男人,而有的士兵缺錢了,甚至在路上隨便抓人,然後向家屬索要贖金。在此情況下,當時河南百姓流傳民謠說:“寧可日軍來燒殺,不要國軍來駐紮”。
23/40 在離開鄭州時,當地官員設宴招待白修德他們,白修德記下了當時的菜單:兩個湯,有辣藕片、胡椒雞、荸薺炒牛肉,還有春捲、熱蒸饃、米飯、豆腐、雞和魚,最後,“我們還吃了3個霜糖餅”。
24/40 後來,白修德在著作《中國的驚雷》中再次回憶起了這頓飯:“這是我平生吃到的最漂亮和最不忍吃的一席菜。”
25/40 官偽雙方武裝力量以鑑於糧食缺乏與民爭食,勒索強收,民間之糧盡人絕,高利貸糧利至五倍,(每畝15斤收入,收稅13斤)。\n這就是當時的真實社會,官員腐敗,棄百姓生命於不顧。
26/40 在返程途中,白修德安奈不住自己心中的衝動,在洛陽電報局就將自己寫好的新聞稿發往美國《時代》週刊總部,1943年3月22日,這篇名為《等待收成》的報道最終刊發,引起國際輿論一片譁然。使當時的國民政府國際形象受損。
27/40 當時,宋美齡剛好正在美國四處演說、求取援助,白修德的報道使宋美齡惱羞成怒,她強烈要求《時代》週刊老闆亨利·盧斯解僱白修德,但最終被盧斯拒絕。
28/40 1943年3月底,一心希望面陳災情的白修德經過重重努力,通過宋慶齡的關係,獲得了蔣介石的接見,在安排好接見後,宋慶齡給白修德寫了張紙條,囑咐白修德說:
29/40 “此事關係到幾百萬人的生命···我建議你毫無保留、毫無顧忌地如實對他報告。如果因此會讓有些人被治罪,甚至掉腦袋,也請不要過於忐忑不安····舍此一舉,形勢就再沒有可能扭轉了。”
30/40 後來,白修德與蔣介石見面了,白修德將自己在河南的見聞講述給蔣介石聽,當他講到“人吃人,狗吃人”時,蔣介石堅決的說不可能,完全不相信,隨後白修德將一張狗吃人的照片,重重的摔在蔣介石的桌子上。
31/40 之後蔣介石的態度發生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拿出筆認真的記錄起來,一面誇獎白修德比他的任何一個調查員都稱職,一面開始他高調的救災。\n兩天以後,國民政府就頒發了一系列救災措施。
32/40 無論如何國民政府的救濟行動總算是展開了,就在河南幾百萬張嘴等著糧食的是時候,國民政府決定撥出兩億的救濟款,1944年3月這筆救濟款才到達河南,此時的河南大地早已一片蕭條。
33/40 這筆兩億的救濟款實際上只有8000萬到達河南,最終發放救濟款的時候,當地的官員早就從所剩無幾的錢中再次扣除農民所欠稅款,這筆救濟款的下發採用的全是面值100元的鈔票,而當地囤積糧食的糧行卻拒絕災民用100元面值的鈔票,災民只能去銀行換取小面值的鈔票,而當地的銀行卻要收取17%的手續費,這樣錢又被銀行抽取了五分之一。
34/40 經過層層的剋扣,到災民手中的錢也就夠換取一頓飯的糧食,這場災難從當初的天災一步步演變成人禍。\n正如後來一位神甫寫信告訴白修德,自他們離開河南後,糧食就不斷湧進來,省政府在鄉間各地設立了粥站,軍隊拿出的糧食也幫助了許多人,“同時也證實了我以前的判斷:這場災難就是人為的,如果當局有這樣的願望和意志,任何時候他們都有控制局面的能力。”
35/40 1949年後,白修德在《河南大災:最為刻骨銘心的記憶》一文中寫道:\n“從我的筆記裡很容易勾畫出一個野獸般的世界,但他們不是獸類,他們說創造了世界最偉大文化之一的民族的後代,即使是大多數的文盲,也都在珍視傳統節日和倫常禮儀的文化背景中薰陶和成長。”
36/40 這種文化是把社會秩序看得高於一切的,如果他們不能從自己這裡獲得秩序,就會接受不論什麼人提供的秩序。如果我是一個河南農民,我也會被迫像他們在一年後所做的那樣,站在日本人一邊,並且幫助日本人對付他們自己的中國軍隊,我也會向他們在1948年所做的那樣,站在不斷獲勝的共產黨一邊......”
37/40 1942年,那場災難已經過去,塵封在歷史的印跡中。
38/40 正所謂,讀史,讓人明智,讓我們頭腦清醒,1942年大饑荒,造成三百萬人死亡,最大的原因是人禍,天災只是極為不重要的一部分。
39/40 今日,歷史重提,不為別的,只願我們的民族,永遠不要再陷入,如白修德所說的“野獸般的世界”。
40/40 本文轉載於三言先生
2018-12-13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