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因何九月初三日時沒有祭奠林如海?

如題
林黛玉因何九月初三日時沒有祭奠林如海?
2 個回答
夜舞风花雪夜
2017-03-22

九月初二日,既是鳳姐的生日,也是海棠社頭一社正經的社日。這天一早,寶玉穿上素服,帶上茗煙出城,到了水仙庵井口,奠祭金釧。寶玉回來時,林黛玉之言如下。

原文:林黛玉因看到“男祭”這出上,便和寶釵說道:“這王石朋也不通的很,不管在哪裡祭一祭罷了,必定跑到江邊子上來做什麼!俗語說‘睹物思人’,天下水總歸一泉,不拘哪裡的水舀一碗,看著哭去,也就盡情了。”

原文:昭兒道:“二爺打發回來的。林姑老爺是九月初三日巳時沒的。二爺帶了林姑娘同送林姑老爺靈到蘇州,大約趕年底就回來。……”

林黛玉九月初二日才說王石朋祭奠之事,絕不可能忘記九月初三日是什麼日子。林如海假如真的死於九月初三日,林黛玉至少定會舀上一碗水祭奠一下。

九月初二日與九月初三日發生的事,作品在敘事的時間上是連慣的,寫得特別清晰。九月初三日發生的事件如下:鮑二媳婦上吊死了;鳳姐安慰受屈的平兒;眾姊妹到鳳姐處請他作監社御史;賴嬤嬤向諸姊妹哭訴賴尚榮捐官的事;賴大家的到鳳姐屋裡請捐官客宴;周瑞家的兒子被鳳姐責罰四十棍;等等。可是,作品連一個字也沒提及林黛玉。

九月初三日,是最特殊的日子。

張友士進京為兒子捐官,經馮紫英介紹,九月初三日午間,到寧國府論病細求源。作品設置這一時間非常細,如果不細讀細算,就很難發現。九月初三日午間與九月初三日巳時,兩個時間點吻合。

作者遊戲筆墨,以“能斷人生死”的張友士之言,實已道出秦可卿的死期。張友士開出祕方之後,寧國府主子便吩咐來升安排兩日的筵席。接著,便是慶壽辰寧府排家宴。張友士的名字,出現一次就消失。

作品三次特寫九月初三日,第一次和第三次,寫了“捐官”之人,第二次寫了“捐館”之人。作者以九月初三日為接點,將張友士、賈敬、林如海之名同聚一點。

第十四回的回題裡“林如海捐館揚州城”之句,“捐館”二字,按字面理解即可,林如海將館邸捐了,將官職捐了,人卻沒死。作者編述一集以告天下,天下百姓有多少人知道“捐館”是死亡的婉辭?

作者費盡心思三次寫九月初三日,就是將張友士、賈敬、林如海連到一個點上,隱寫順治皇帝。作者讓張友士出現一次便消失,誰也不能給張友士作出已死的定論。作者這樣做的目的,旨在寫賈敬的葬禮。原因:賈教的葬禮,隱寫的是順治皇帝的假死葬禮,順治皇帝不願被世人當成已死之人。

從賈瑞死到秦可卿死,作品所敘之事在不同時期,無法算出時間。但是,從這年冬底,賈璉帶著林黛玉出發,至昭兒返回見王熙鳳,作品敘事是具有連慣性的。作者刻意遊戲筆墨與時間,不論怎麼讀,不論怎麼算,林如海死於九月初三日,均無法成立。

《紅樓夢》與江寧織造曹寅家族沒有半毛錢關係。林董鄂妃的夭逝,福臨的出家,成就了絕世情僧識通靈,一字化一淚著書《情僧錄》。

第二十二回批語:【庚辰雙行夾批:問的卻極是,但未必心應。若能如此,將來淚盡夭亡已化烏有,世間亦無此一部《紅樓夢》矣。】。【庚辰雙行夾批:先及寶釵,後及眾人,皆一顰之禍流毒於眾人。】。

《紅樓夢》裡面的人物以及事件,在這三言兩語說不清楚。小編在《紅樓話題》發了不少貼子,擺出了無數的證據,有疑義者不妨可以看一下諸多證據。

海山149453081
2017-03-22

這個問題在我看來就覺得十分的奇怪,為什麼不祭奠他爹呢?我要是告訴你,他不是她爹,九月初三也是不是林如海的忌日,你們信嗎?其中關節遠不是作者呈現的那麼簡單,作者不可 不能說也。但是也同樣憋不住,什麼才能稱上龍象之力?固有此書,看看頭回,作者寫法,那裡說的很清楚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