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旅遊的沒有農民,或很少看到農民?

10 個回答
乡村关中
2019-03-17

關注【鄉村關中】分享新銳思想,解答實事求是,評論有理有據。洞察社會萬象,打開腦洞天窗,開啟新生思維。

“讀書萬卷不如行百里路”,說明人是需要出遊才能增長見識的。春暖花開,鳥語花香,大地復甦的美好時節,讓很多人不由得產生一種想要出去走一走的想法,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是無數人心中的夢想,奈何生活工作節奏感較強,經濟壓力大等諸多原因,有些人的計劃一拖再拖,好幾年才會外出旅遊一次。我是【鄉村關中】,職業農民,農技從業者,“三農”問題民間觀察員。城市生活的市民,往往會為在百忙之中每年或者幾年抽出一小部分時間去旅遊以充實自己的生活,對於題主提出旅遊的人當中很少看到農民這個話題,作為“三農”問題民間觀察員的【鄉村關中】對此問題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為什麼旅遊的沒有農民,或很少看到農民?

一,多數農民既沒錢又沒閒。

農民這個群體一直處於收入金字塔最底端,以體力勞動換取勞動價值,收入微薄,朝不保夕,還處於溫飽線上。所謂飽暖思淫慾,外出旅遊需要具備既要有錢又要有閒。農民是一個經常囊中羞澀的群體,年少的農民需要買房娶媳婦為自己奮鬥,年老的農民需要為自己的養老錢奮鬥或者幫助子女帶孩子減輕生活負擔。所以,農民這個既沒錢又沒閒的群體很難有旅遊的機會。

為什麼旅遊的沒有農民,或很少看到農民?

二,農民旅遊意識弱。

“錢要花在刀刃上”是大多數農民消費觀念的概括和總結。對於農民而言,掙錢相當辛苦,所以花每一分錢的時候都是慎之又慎。兜裡的錢首先要以滿足正常的日常生活開銷為主,如買食物,衣服,房子等,其次就是存銀行攢著以備不時之需,幾乎沒有人會想到旅遊這個事情。旅遊觀念在農民這個群體之中還沒有形成。

為什麼旅遊的沒有農民,或很少看到農民?

三,農民不適應城市現代化交通。

農民旅遊一般選擇基本是城市,城市中現代化的交通方式會讓經常生活在農村的農民難以適應,一會坐地鐵,一會做高鐵,一會又要做飛機,對於經常不出門的老年農民而言,沒有人帶領著一起出行只會讓出行計劃擱淺,即使有人帶領著他們出行,對於不經常出行的他們而言,旅行中的疲憊和勞累也會讓旅遊大打折扣。所以,面對現代化的城市交通,會在一定層面上阻礙農民外出旅遊。

為什麼旅遊的沒有農民,或很少看到農民?

四,旅遊業向鄉村轉移。

據調查顯示,2012至2017年中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營業收入增長十分迅速,隨著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著重發展“三農”,實施振興鄉村戰略,旅遊業有向鄉村轉移的趨勢,據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鄉村旅遊超28億人次,鄉村旅遊業呈現“井噴式”增長。

為什麼旅遊的沒有農民,或很少看到農民?

五,農村風景如畫。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在鄉村生活的農民自然也是深深熱愛養育自己的土地。鄉村景色和城市景色也有極大的差異化。鄉村四季風景變化明顯,在鄉村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麗和神奇,生活在鄉村的人都懂得和欣賞著鄉村的四季如歌,風景如畫。對於農民而言,既然在家門口都能感受到四季的美景,那為何又要花錢外出找罪受呢?

為什麼旅遊的沒有農民,或很少看到農民?

總之,在農村建設不斷加快的情況下,農民如果在自己門口發展旅遊業,鼓了腰包,解決了溫飽問題,沒有太大的經濟負擔,才會考慮旅遊的事情,也才能讓農民形成旅遊的意識和觀念。如果農民一直為了生活而奔波,旅遊只能想想而已。

條友們,對這個問題有何高見?我們留言評論區恭候。


喜歡【鄉村關中】請點擊右上角紅色【關注】,在下方評論區評論+點贊+關注+收藏+轉發,我創作更多優質“三農”資訊分享朋友,敬請關注。(文字原創,圖源網絡,侵權必刪)

本問答權屬【鄉村關中】,未經允許,嚴禁轉載。

本題作答:職業農民、農技培訓師“三農”問題民間觀察員基哥。

本題責編:【鄉村關中】團隊小湯圓。

竹窗听雨5
2019-03-17

這個問題好有意思,讓我給你講一講發生在我家的事情,兒子工作了而且是在美麗的江南,那可是有山有水風景秀麗的地方,他幾次邀請我們去住段時間,玩一玩,都未能成行。我的親戚也邀請我前往,弟弟說,你們以後每年至少要出去旅遊一到兩次,辛辛苦苦把兒子培養成才也該享受生活了,我只有笑笑,不語。我的兒子還在拼搏,事業剛有起色,他面臨的壓力是買房買車結婚,我們給不了他城裡孩子所擁有的東西,那只有少拖他後腿,少佔用他寶貴的時間(最好也少花他的錢),讓他全力以赴地去做好當下的事情。雖然不喜歡熱鬧的場所,但並不代表我不喜歡遊山玩水,可實力和時間不允許啊,儘管花不了多少錢,但跟我們農村人均收入比起來已經超支了,何況家裡還有雙方的父母還需要我們贍養,每一筆錢都有它的用處。有人說,農民不懂得享受生活不懂浪漫,甚至還有人說農民傻,我還是笑笑不說話;高質量的精神生活是以殷實的物質保障做基礎的,不是所有的農民兄弟都奔進了小康。真正地瞭解一下農民兄弟的生活現狀,然後再發言才是對農民的最大尊重!


為什麼旅遊的沒有農民,或很少看到農民?
大理笑天
2019-03-19

這是個偽命題

先說說農民的定義,你所謂的農民,指的是什麼樣的人呢?面朝黃土背朝天,在田地裡苦一日三餐的人?我不否認確實還有些地方很窮很苦,但那一般是非常偏僻,土地貧瘠,交通不便的地方。

說說我得經歷和理解。

我出生於1985年的山東萊蕪,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村人,88年的時候添了個弟弟,被計劃生育罰款5000,那時候的5000可是一家人還有親戚們砸鍋賣鐵湊出來的,我印象中當時家裡的房門都被貼了封條,我媽抱著我弟弟一直在哭。扯遠了,收回來。欠的錢一直到我上完小學才還清,那時候我媽照顧我和我弟,還種著家裡的一點薄田,我爸外出打工,幹建築。家裡條件很苦,一個月也吃不了幾回肉,但是童年依舊很開心,每天放了學不是去田裡幫忙幹活,就是去野地裡逮螞蚱,逮蠍子,還有知了啊採野果子啊,回家就可以給我爸做下酒菜。

靠著我媽的節儉持家和我爸的辛苦打工,我上初中的時候家裡蓋起了一棟新房子,我也順利的上了高中,上了大學,我弟弟也高中畢業。

講我個人的經歷是為了說明什麼呢

大學畢業後我去過很多地方,包括藏區,見過很多各地的人,他們都過的很幸福。

事實證明,只要你能安安穩穩的種地,打工,正兒八經的操持家務,不要吃喝嫖賭,達到小康還是不難的,不說家裡有房有車,那起碼衣食無憂,足夠生活了。

可能有人說出門打工就不算是農民了?回到最先開始的問題,什麼是農民?農民是怎麼定義的?

我們家,山東萊蕪的一個小村莊,三面是山,丘陵地貌,土地可以稱的上貧瘠,每家也分不了幾塊地,起日常種點莊稼收成能夠自家吃的就不錯了,村裡男人都會在周邊打工,做點建築啊裝修啊之類的活。但是你能說他們不是農民了嗎?

我們村裡的父老鄉親們,現在小日子過的都不錯,誰家一年還不出門旅遊個一兩次,去國外旅遊的不多,但在國內到處去逛逛的還真不少。

最後我想說,只要你勤勞能幹,不好吃懶做,大家都能過上小康生活。出門旅遊根本不在話下。

在這裡,還是要心疼一下那些因為交通不便土地貧瘠又捨不得離開自家一畝三分地的人,窮,不是常態,不要怕辛苦,幹就完了。

雖然我不從事農業,但是我一直覺得我是農民的兒子,我也還是個農民。

祝我們農民們都開開心心,快快樂樂的過好每一天。


為什麼旅遊的沒有農民,或很少看到農民?
為什麼旅遊的沒有農民,或很少看到農民?
為什麼旅遊的沒有農民,或很少看到農民?
為什麼旅遊的沒有農民,或很少看到農民?
為什麼旅遊的沒有農民,或很少看到農民?
為什麼旅遊的沒有農民,或很少看到農民?
為什麼旅遊的沒有農民,或很少看到農民?
cx1944
2019-03-18

我從小生長在農村,我當過十五年農民,我現在是退休教師。我住在農村,我周圍的鄰居都是農民。農民為什麼不去旅遊。。。因為農民老了沒有退休金,一百多元一個月不值一個零頭,農民少錢,有一點錢都是辛苦錢,要把有限的錢用在刀刃上。建房要很多線,取新婦要錢,如果生病要用很多錢。。。農村青壯年外出打工去了,他們走南趟北,風風雨雨,什麼世面都見過,比旅遊有過之而不及。他們來來去去就是旅遊。剩下的農村老人要帶小孩要看家脫不了身。。。旅遊對農民來說毫無意義。農村就是風景秀麗的地方。他們周圍都是小森林,青山綠水,鳥語花香,何必出去花錢,買辛苦。。。我這裡的農村周圍有西山,大平山國家森林公園,龍譚,北迴歸線標誌公園,白石山,羅叢巖,太平天國農民起義遺趾,大藤峽,農民可以隨便去觀光,沒有必要外出旅遊。

崔广志665
2019-04-07

我爺爺1954年生的,1972年初中畢業,參加生產隊勞動,打下的優質糧食送給國家,自己留下七八兩糧食,勉強夠自己喝糊塗。冬季還要參加關活,累死累活的,一直到改革開放後,才吃上了白饃白飯,這得多虧偉人鄧老人家對農民關愛,永遠不忘他老人家的恩典。農民都不容易啊,沒錢花,更沒錢去旅遊,相信老農民們都有這種感受,我爺爺奶奶當了一輩子農民,經歷過太多,一時半會是說不完的。

苦行僧哥
2019-03-21

我是在農村長大,並且是從農村出來的。父母都是標準的農民,一輩子沒有出過遠門,甚至於縣城都很少涉足。

小時候,家裡窮,父母只能天天面朝黃土背朝天地土裡刨食,含辛茹苦地養育我們幾個孩子,根本就沒有多餘的財力支撐他們走出大山去看外面世界的渴望。

後來,我走出了大山,在外面成家立業後,就想到在老人的有生之年,儘可能地帶他們看看外面的世界。

其實無論如何,老一輩的人養一個孩子到大非常的不容易,自己有能力了,就應該帶他們出遠門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曾經看到一輛自駕遊的車,車後貼了一句標語:"帶父母旅遊全國,請保持距離,謝謝!"

那一刻我好感動,因為看到也有人像我一樣,帶著當了一輩子農民的父母,去看他們一輩子都渴望看到的風景!

盡孝要趁早,如果你是農民的孩子,就多帶父母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吧!


為什麼旅遊的沒有農民,或很少看到農民?
草根小闫
2019-03-19

很少能能看到農民出去旅遊,最根本的原因是實力不允許,家裡也沒有那個條件,再有就是農民很少有心思出去旅遊,一般願意出去旅遊的時候多是夏季和秋季,而這時正是農民農忙的時候,再說農民一年到頭能掙幾個錢,除了必要的花銷外,哪還有餘錢呢,就像我家這邊村子裡的人家,基本上都把種地賣糧的錢給了兒女還房貸車貸了,都補貼兒女了,怎麼可能把錢用在遊玩上呢!

旅遊多是針對有閒暇時間,收入穩定的並且家裡條件優越的人來說的

我有個同學家裡是賣建材的,家裡在城市裡兩套全款房,兩輛全款的奔馳車,每年都要找我們幾個玩的好的同學出去旅遊,他老家也是農村的,但是在城市做買賣掙著大錢了,基本上年年都會和父母去海南住一段時間。

為什麼旅遊的沒有農民,或很少看到農民?

而和我們幾個同學出去玩也都是自駕遊,去過查幹湖、丹東看斷橋、還專門去看了瀋陽的怪坡鳳凰山,每次出去雖說都是他花錢解決吃住行的問題,到了景點東西是真不便宜,尤其像我們收入一般的人很少會買東西,也就是跟著湊湊熱鬧而已!

旅遊不但要涉及到你有空閒時間的問題,還涉及到你得有一定的餘錢才行,沒聽說過誰為了旅遊而到處借錢的,完全沒有必要這樣做,想想現在農民的收入,再想想自己家孩子還有各種貸款要償還,那還有心思出去旅遊呢!

所以,你家條件一般的,並且還有很多支出的話,那就更不可能出去旅遊了,像城市很多的單位都會組織員工出去旅遊,這樣確實可以放鬆心情,緩解壓力,但是農民不行,不但時間不允許,更是經濟條件上沒有這個實力啊!

烈马弯刀牛肉干
2019-03-28

很高興能夠來回答你的這個問題,對於這個問題,我說一下自己的想法。

我不知道親是怎麼定義農民工的?我索性就憑自己的理解來回答你的問題了。我個人觀點認為少的原因有倆方面。

第一方面,就是金錢方面,佔主要部分。

就拿我公公來說吧,日子過的真的是拮据。自從我進了老公的門,就聽人們說,我公公從年輕到老,一直都在不停的受苦,但受了一輩子,到最好,還是啥也沒有,什麼都沒拋鬧下。我進到這個家門也親眼見證公公換了不少活做:澆樹、澡堂燒鍋爐、冷庫給人打掃車間、拆遷房之後打鐵撿鋼筋,都是又累又髒還工資不多的活,伸出倆雙手都是厚厚的老繭,看著就讓人心疼。他這麼辛苦賺來的這麼點錢,生活用還怕不夠,怎麼可能捨得拿去旅遊?
為什麼旅遊的沒有農民,或很少看到農民?

有次公公推著自行車去接我兒子,看著他黝黑的皮膚和佝僂的背影我溼了眼睛。

為什麼旅遊的沒有農民,或很少看到農民?

第二方面,就是精神方面,貧窮限制了想象力。

婆婆在家沒工作,天天就是伺候這一大家子人。得空了就去撿撿塑料瓶子,紙片子賣倆個錢兒,所以平日裡也是省吃儉用。記得有一次,院裡的人們閒嘮嗑,說起吃自助餐的事兒,我婆婆接過話茬就說:“花那麼多錢,吃是吃不回來,稀罕吃它呢!只賠不賺。”這天還用聊下去嗎?

就像冬天黑天早,吃晚飯本來就會覺得有點黑,老公一開燈婆婆就會用很重的口氣說:“唉呀!天黑呢?看不見?早早就把燈開開,不費電?”老人家倒是夠直接!!你說像這樣的思想,她可能出去旅遊嗎?

為什麼旅遊的沒有農民,或很少看到農民?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當然了,我僅代表我個人的看法,說說我自己身邊的情況。如有其他想法,或者有其他觀點的歡迎在評論區進行討論。

民宿雪强
2019-03-27

當然最主要的就是經濟條件啦,可能真的好多農民這一輩子一次旅遊都沒有過。

我爸媽前些年第一次來北京的時候我帶他們到出玩了玩,算是第一次旅遊了,村裡的人都羨慕不已,去年又送他們去泰國玩一次,更是整個村子裡的人都知道老兩口出國了。

但是他們已經60歲了,能旅遊一方面是因為兒子在北京生活,來一趟是順便旅遊了。出國旅遊也是因為我是做旅遊的,能拿到合適的價格,也算是一個便利了。

我個人覺得,像我爸媽在農村,至少在我們村算不錯了,我可以偶爾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他們出去玩一玩。

但是在我們村裡真的真的很少有人能出去旅遊一次,像我大伯就和我說過“哎,我什麼時候能去北京玩一趟”姑姑阿姨也會說“等過兩年條件好了,我們也去你那兒玩玩”

其實他們不去旅遊最主要的是經濟條件不允許。

還有另一方面其實也是觀念的問題,他們以為出去旅遊一趟需要花很多錢,捨不得。

但現在旅遊其實真的並不是很貴,也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在做農民旅遊這一塊兒了。

我是在北京的一個村子做民宿的,所以我在村民的群裡面,今天我竟然看到有一個村民竟然發去黃山旅遊的廣告,而且竟然還真的好多村民諮詢。

我覺得未來,旅遊可能會像穿衣,住房一樣,成為人們生活中的必需品。旅遊對農民來說也會是可以實現的小願望。


為什麼旅遊的沒有農民,或很少看到農民?
為什麼旅遊的沒有農民,或很少看到農民?
為什麼旅遊的沒有農民,或很少看到農民?
為什麼旅遊的沒有農民,或很少看到農民?
光头张弓
2019-03-18

這個問題我以為很有發言權!我從事建築裝修裝潢工作,整天和裝修工人打交道,很多工人的家庭情況我都非常瞭解,我認為現在的裝修工人本質上還是農民出身,他們基本上也是60後,都是父輩或者有了第三代,儘管他們的年收入不低於一般的城市白領,一年去掉開銷至少有8-10萬進賬,但考慮出去旅遊一次的真的沒有,我也問過他們的原因,歸納下來大概有以下幾點;

1、他們的第二代一般都不從事農業生產,主要在城市打工,父輩賺的錢要考慮在老家城鎮或者大城市買房。

2、由於現在農村養老政策還不及城市,考慮到上面有老人要贍養,自身做不動後要養老,所以憂患意識還是很強的。

3、貼補第三代的需要,現在他們的第三代不管從何種角度上來看,都和城市裡面的小孩有的一拼,吃飯穿衣就學,等各方面都和過去的農村人不一樣,靠自身的努力又達不到,所以每年賺來的錢貼補在第三代身上的也不少見。

4、消費觀念不同,對自身的幸福感要求不高,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這種意思不是非常強烈。

綜上所述,我周邊的農民工朋友,真的出去旅遊的不多,我想主要的原因大概就這些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