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當下有許多農產品是農民賣不掉,市民吃不起的,問題到底出在了哪裡?

10 個回答
坏男人说小龙虾
2019-08-06

有人說,當下有許多農產品是農民賣不掉,市民吃不起的,問題到底出在了哪裡?當農民的肯定說商販賺了錢,商販又會叫苦連天,自己只賺了點勞務費,零售商也叫苦,自己只賺點工錢,那麼歸根到底,大家都不賺錢到底哪出了問題?

有人說,當下有許多農產品是農民賣不掉,市民吃不起的,問題到底出在了哪裡?當農民的肯定說商販賺了錢,商販又會叫苦連天,自己只賺了點勞務費,零售商也叫苦,自己只賺點工錢,那麼歸根到底,大家都不賺錢到底哪出了問題?

其實,說白了,還是中間環節太多。既然知道是中間環節較多,那麼直接斬斷不就可以了。其實那是大家想的太輕鬆?

第一個城市不讓農民隨地進城擺攤,再說農民也沒有那麼大的精力。農民辛苦種植出一批菜出來,拉去城市裡,被城管追的東躲西逃的,可能根本就賣不了二個錢,加上新鮮蔬菜保鮮期短,短時間賣不掉就會爛掉,那就一文不值了,所以無奈只能賣給商販或批發商。

有人說,當下有許多農產品是農民賣不掉,市民吃不起的,問題到底出在了哪裡?當農民的肯定說商販賺了錢,商販又會叫苦連天,自己只賺了點勞務費,零售商也叫苦,自己只賺點工錢,那麼歸根到底,大家都不賺錢到底哪出了問題?

其實,說白了,還是中間環節太多。既然知道是中間環節較多,那麼直接斬斷不就可以了。其實那是大家想的太輕鬆?

第一個城市不讓農民隨地進城擺攤,再說農民也沒有那麼大的精力。農民辛苦種植出一批菜出來,拉去城市裡,被城管追的東躲西逃的,可能根本就賣不了二個錢,加上新鮮蔬菜保鮮期短,短時間賣不掉就會爛掉,那就一文不值了,所以無奈只能賣給商販或批發商。

批發商或商販也是不會做虧本生意的,裝卸蔬菜的人工成本,車輛的損耗費、油錢加上自己的工錢,統統會算到這個批發價裡面。這個也確實是人家付出勞動應得的。

最後到零售商這裡,人家早上3~4點就要去市場批發菜回來,要賣到晚上8~9點才收工,幹一天,要鋪租、要人工成本、要運輸成本,還有爛菜的成本,也全部要在菜價上體現出來,要不零售商也會虧本無疑,那這生意就沒有人做了。

有人說,當下有許多農產品是農民賣不掉,市民吃不起的,問題到底出在了哪裡?當農民的肯定說商販賺了錢,商販又會叫苦連天,自己只賺了點勞務費,零售商也叫苦,自己只賺點工錢,那麼歸根到底,大家都不賺錢到底哪出了問題?

其實,說白了,還是中間環節太多。既然知道是中間環節較多,那麼直接斬斷不就可以了。其實那是大家想的太輕鬆?

第一個城市不讓農民隨地進城擺攤,再說農民也沒有那麼大的精力。農民辛苦種植出一批菜出來,拉去城市裡,被城管追的東躲西逃的,可能根本就賣不了二個錢,加上新鮮蔬菜保鮮期短,短時間賣不掉就會爛掉,那就一文不值了,所以無奈只能賣給商販或批發商。

批發商或商販也是不會做虧本生意的,裝卸蔬菜的人工成本,車輛的損耗費、油錢加上自己的工錢,統統會算到這個批發價裡面。這個也確實是人家付出勞動應得的。

最後到零售商這裡,人家早上3~4點就要去市場批發菜回來,要賣到晚上8~9點才收工,幹一天,要鋪租、要人工成本、要運輸成本,還有爛菜的成本,也全部要在菜價上體現出來,要不零售商也會虧本無疑,那這生意就沒有人做了。

以大家熟知的冬瓜為例,一般農民地頭價也就2~3毛一斤,商販收購後,算上油錢、人工開支、自己的各種進場費用,往外批1塊錢一斤不算貴吧。零售商過來批發,還會挑三撿四,還會留下一堆傷瓜、壞瓜,這些就只能低於成本價處理或虧本了。而零售商同樣也會遇到類似的問題,一個大冬瓜,只能切開賣,再說買的人也是喜歡一斤二斤的賣,工錢加上成本,還有些損耗,零售商賣2塊一斤,也不算貴了。

有人說,當下有許多農產品是農民賣不掉,市民吃不起的,問題到底出在了哪裡?當農民的肯定說商販賺了錢,商販又會叫苦連天,自己只賺了點勞務費,零售商也叫苦,自己只賺點工錢,那麼歸根到底,大家都不賺錢到底哪出了問題?

其實,說白了,還是中間環節太多。既然知道是中間環節較多,那麼直接斬斷不就可以了。其實那是大家想的太輕鬆?

第一個城市不讓農民隨地進城擺攤,再說農民也沒有那麼大的精力。農民辛苦種植出一批菜出來,拉去城市裡,被城管追的東躲西逃的,可能根本就賣不了二個錢,加上新鮮蔬菜保鮮期短,短時間賣不掉就會爛掉,那就一文不值了,所以無奈只能賣給商販或批發商。

批發商或商販也是不會做虧本生意的,裝卸蔬菜的人工成本,車輛的損耗費、油錢加上自己的工錢,統統會算到這個批發價裡面。這個也確實是人家付出勞動應得的。

最後到零售商這裡,人家早上3~4點就要去市場批發菜回來,要賣到晚上8~9點才收工,幹一天,要鋪租、要人工成本、要運輸成本,還有爛菜的成本,也全部要在菜價上體現出來,要不零售商也會虧本無疑,那這生意就沒有人做了。

以大家熟知的冬瓜為例,一般農民地頭價也就2~3毛一斤,商販收購後,算上油錢、人工開支、自己的各種進場費用,往外批1塊錢一斤不算貴吧。零售商過來批發,還會挑三撿四,還會留下一堆傷瓜、壞瓜,這些就只能低於成本價處理或虧本了。而零售商同樣也會遇到類似的問題,一個大冬瓜,只能切開賣,再說買的人也是喜歡一斤二斤的賣,工錢加上成本,還有些損耗,零售商賣2塊一斤,也不算貴了。

這個問題就出來了,哪個環節都要生存,沒有這些環節,又都生存不下去,這就好比一條生物鏈,只是各司其職而已,大家賺的都是應得的那一份,但是這也正是農民賣不掉,市民吃不起的主因。因為農民他們沒有渠道直接和市場聯繫,再說也沒有那麼多的人和精力來做這個事,所有的這些又只能由批發商和零售商來完成。

一起葡萄
2019-01-02

不得不提渠道費用問題。以今年的白蘿蔔為例,都扔在地裡,爛在地裡,

地頭的蘿蔔,旋耕打碎40--50,人工收穫400一畝還不管裝車。裝車12/噸,就得50元左右,如果到城裡賣需要裝箱,一個箱子4元左右,裝40斤蘿蔔。這就是地頭的費用。收購價格低到根本不能抵消地頭收穫費用,所以農民寧可旋耕打到地裡,也不願意收穫賣掉。這只是收穫成本,還沒算生產成本。水靈靈的大白蘿蔔,不要錢但得全部拿走,可以嗎?

不得不提渠道費用問題。以今年的白蘿蔔為例,都扔在地裡,爛在地裡,

地頭的蘿蔔,旋耕打碎40--50,人工收穫400一畝還不管裝車。裝車12/噸,就得50元左右,如果到城裡賣需要裝箱,一個箱子4元左右,裝40斤蘿蔔。這就是地頭的費用。收購價格低到根本不能抵消地頭收穫費用,所以農民寧可旋耕打到地裡,也不願意收穫賣掉。這只是收穫成本,還沒算生產成本。水靈靈的大白蘿蔔,不要錢但得全部拿走,可以嗎?

販子發財了嗎?也是一肚子苦水,收購的人和車是一筆不小的費用,拉到城裡也有費用。批發市場的小販都有固定的進貨攤點,他們需要穩定而且多樣化的產品供應,極少因為你賣的便宜而選擇你,這就註定貨拉到城裡的風險很大,賠了可都是自己的所以必須走批發市場,必須選擇穩妥的銷售渠道,寧可利潤低點。想不進批發市場?先問問城管吧!一毛錢成本的大白蘿蔔,賣一毛五不算貴吧?

不得不提渠道費用問題。以今年的白蘿蔔為例,都扔在地裡,爛在地裡,

地頭的蘿蔔,旋耕打碎40--50,人工收穫400一畝還不管裝車。裝車12/噸,就得50元左右,如果到城裡賣需要裝箱,一個箱子4元左右,裝40斤蘿蔔。這就是地頭的費用。收購價格低到根本不能抵消地頭收穫費用,所以農民寧可旋耕打到地裡,也不願意收穫賣掉。這只是收穫成本,還沒算生產成本。水靈靈的大白蘿蔔,不要錢但得全部拿走,可以嗎?

販子發財了嗎?也是一肚子苦水,收購的人和車是一筆不小的費用,拉到城裡也有費用。批發市場的小販都有固定的進貨攤點,他們需要穩定而且多樣化的產品供應,極少因為你賣的便宜而選擇你,這就註定貨拉到城裡的風險很大,賠了可都是自己的所以必須走批發市場,必須選擇穩妥的銷售渠道,寧可利潤低點。想不進批發市場?先問問城管吧!一毛錢成本的大白蘿蔔,賣一毛五不算貴吧?

到了批發市場,那裡的商戶每天下半夜就得起來做生意,攤位費可不是小數目,城裡的房價這麼高,租金自然不會低,十塊錢一斤的草莓,賺一塊很正常,一毛五一斤的白蘿蔔,翻一番也賺不了多少,小販不會因為便宜而多進貨,他們只進最好賣的貨。一箱40斤,六塊錢接貨,賣10塊錢不貴吧?

不得不提渠道費用問題。以今年的白蘿蔔為例,都扔在地裡,爛在地裡,

地頭的蘿蔔,旋耕打碎40--50,人工收穫400一畝還不管裝車。裝車12/噸,就得50元左右,如果到城裡賣需要裝箱,一個箱子4元左右,裝40斤蘿蔔。這就是地頭的費用。收購價格低到根本不能抵消地頭收穫費用,所以農民寧可旋耕打到地裡,也不願意收穫賣掉。這只是收穫成本,還沒算生產成本。水靈靈的大白蘿蔔,不要錢但得全部拿走,可以嗎?

販子發財了嗎?也是一肚子苦水,收購的人和車是一筆不小的費用,拉到城裡也有費用。批發市場的小販都有固定的進貨攤點,他們需要穩定而且多樣化的產品供應,極少因為你賣的便宜而選擇你,這就註定貨拉到城裡的風險很大,賠了可都是自己的所以必須走批發市場,必須選擇穩妥的銷售渠道,寧可利潤低點。想不進批發市場?先問問城管吧!一毛錢成本的大白蘿蔔,賣一毛五不算貴吧?

到了批發市場,那裡的商戶每天下半夜就得起來做生意,攤位費可不是小數目,城裡的房價這麼高,租金自然不會低,十塊錢一斤的草莓,賺一塊很正常,一毛五一斤的白蘿蔔,翻一番也賺不了多少,小販不會因為便宜而多進貨,他們只進最好賣的貨。一箱40斤,六塊錢接貨,賣10塊錢不貴吧?

小販批了一車菜,得抓緊到早市賣掉,當天賣不掉就不新鮮了,市民就不願意要了,剩下的都得自己賠上。大白蘿本想接兩箱,可老王又給塞了一箱,三箱可賣不了,好在不貴,賣五毛一斤吧,一天能賣100斤,收50塊錢,剩下二三十斤就算虧秤了。主顧就那麼幾個,吃了白蘿蔔就不吃別的,其他菜少賣了怎麼辦?

不得不提渠道費用問題。以今年的白蘿蔔為例,都扔在地裡,爛在地裡,

地頭的蘿蔔,旋耕打碎40--50,人工收穫400一畝還不管裝車。裝車12/噸,就得50元左右,如果到城裡賣需要裝箱,一個箱子4元左右,裝40斤蘿蔔。這就是地頭的費用。收購價格低到根本不能抵消地頭收穫費用,所以農民寧可旋耕打到地裡,也不願意收穫賣掉。這只是收穫成本,還沒算生產成本。水靈靈的大白蘿蔔,不要錢但得全部拿走,可以嗎?

販子發財了嗎?也是一肚子苦水,收購的人和車是一筆不小的費用,拉到城裡也有費用。批發市場的小販都有固定的進貨攤點,他們需要穩定而且多樣化的產品供應,極少因為你賣的便宜而選擇你,這就註定貨拉到城裡的風險很大,賠了可都是自己的所以必須走批發市場,必須選擇穩妥的銷售渠道,寧可利潤低點。想不進批發市場?先問問城管吧!一毛錢成本的大白蘿蔔,賣一毛五不算貴吧?

到了批發市場,那裡的商戶每天下半夜就得起來做生意,攤位費可不是小數目,城裡的房價這麼高,租金自然不會低,十塊錢一斤的草莓,賺一塊很正常,一毛五一斤的白蘿蔔,翻一番也賺不了多少,小販不會因為便宜而多進貨,他們只進最好賣的貨。一箱40斤,六塊錢接貨,賣10塊錢不貴吧?

小販批了一車菜,得抓緊到早市賣掉,當天賣不掉就不新鮮了,市民就不願意要了,剩下的都得自己賠上。大白蘿本想接兩箱,可老王又給塞了一箱,三箱可賣不了,好在不貴,賣五毛一斤吧,一天能賣100斤,收50塊錢,剩下二三十斤就算虧秤了。主顧就那麼幾個,吃了白蘿蔔就不吃別的,其他菜少賣了怎麼辦?

大媽買菜發現,新聞不是說白蘿蔔扔在地裡嗎?怎麼還要錢?五毛?不算便宜!

山上住了个月亮
2019-04-23

有人說,當下有許多農產品是農民賣不掉,市民吃不起,那麼問題是出在哪裡呢?今天我來給大家講講這個事情。

去年我自己開了一個農特產品的門店,主要是針對高端客戶和特色的農產品,在我去尋找貨源的時候,經常會有種植戶來找我,讓我幫他賣賣貨。在這個過程中我是體會到不是買不到好東西,而是好東西都賣不出來的。拿西紅柿來說吧,種植戶的成本包括是種苗,化肥,管理,時間,勞動力等來進行計算的,以一個大棚為例在採摘的時候僱傭一個勞工來說成本是200元一天這是最低的,但是我們去拿貨是需要給市場管理的費用,還有中間商的一個費用,最後才是貨款,這樣就增加了好幾個成本。有一天我直接去種植戶那裡拿貨是一斤一塊八,我去批發拿貨是3.2一斤,賣到市民手裡是6.5甚至到了7塊一斤,這就是一個問題。如果零售沒有一半的利潤那就是賠錢賣了,成本,損耗都是要計算在成本中的,所以說市民買到的價格肯定是貴不少的。

最主要的問題還是在與從農民手裡到市民手裡這中間的環節,打個比方說如果直接是從農民手裡購買是1.8買的,市民就需要自己開車去,自己動手摘,關鍵是單個的市民還要不了很多,農民不願意賣,這就誕生在中間商的存在。批發商直接從農民手裡拿貨,然後到批發市場賣給水果店或者超市等終端的市場,每個人都從中賺了一部分,到了市民手裡價格也就高了很多,甚至是吃不起的局面了。

回村歇歇
2019-12-29

農民賣不掉是真,農民賣不掉的蔬菜品種,市民肯定吃得起。

多數人認為蔬菜價格過高是因為運輸環境,批發等層層加價所致。這是錯誤的認識。

先說長途運輸,比如廣西青椒批發3元一斤,到北京不會超過3.5,有時候甚至也是3塊。這是因為運蔬菜過高速不收費,明白了麼?

再說批發商加利潤,這要看是什麼蔬菜了,如果是土豆大量批發加價在每斤5分左右,不會超過一毛。茄果類蔬菜加利潤1毛到2毛。葉菜類加價高點,因為葉菜損耗大。但是白菜甘藍雖然也是葉菜加價就少。

最後再說零售商,零售價2元左右到蔬菜加價三分之一左右,5塊錢左右到蔬菜加價四分之一左右,土豆蘿蔔等損耗少的加價少。

因為零售損耗大,毛錢又不能要,如果稱是足斤稱沒做手腳,就得多加利潤。

我這裡說的是北方。所以現在零售商多是10元幾斤,低於10元,就不賣了。

現在蔬菜等農產品多數時期是供大於求,現在很多人沒活幹,從事蔬菜生意的就人多了,誰也不敢貪圖大利潤。除非有黑勢力霸佔的農貿市場,那就非正常了。

方登建
2019-01-24

流通環節

去年9月份回了一趟老家,家戶屋簷下堆的南瓜啊,冬瓜啊堆的跟小山似的!問種這麼多幹嘛,回答說餵豬。一想也是,地頭岸邊的種一粒種子下去,起碼能收上十幾個大南瓜,比較起來確實比用糧食或者紅薯餵豬划算多了。還有絲瓜啊,茄子啊,西紅柿啊等等,自己家吃不了的都餵了豬了。

你看超市裡的南瓜冬瓜便宜的時候也得1.5元,貴的時候2.98元。其他的菜狠不得五六塊了。可路途遙遠的沒農民去城市裡賣,也沒商人下鄉去收。

养龙虾的小哥哥
2019-12-29

我們拿蘋果來進行說明:

普通的蘋果產地收購價便宜的時候幾毛錢一斤,行情好一兩塊錢。但相比吃蘋果的人購買的價格,相差似乎都不大。那這個蘋果是如何賣到七八塊十幾塊一斤的?


如蘋果樹上收購價是0.5元/斤。水果販子在產地收購了30噸蘋果,並僱了一輛掛車,運輸距離為1000公里,運費為9000元(農產品走綠色通道,減免路橋費),加上收購產生的開支約3000元,合計每斤成本增加2毛,合計7毛每斤。


從收購蘋果到拉到地區性水果市場到分銷完成,中間產生了損耗,約8%,即6萬斤損耗8000斤。每斤增加成本1毛。合計8毛/斤。


算上水果市場攤位費、管理費等等,每斤增加1毛錢,合計9毛。


如果是當應季水果賣:老闆一斤賺5毛,以1.4元批發給周邊各類小型水果批發市場的老闆。


假如周邊水果市場離地區性水果市場200公里,一次拉水果2噸。運費合計800元。每斤增毛2毛。合計1.6元。


損耗6%,每斤增加1毛錢。合計1.7元。


算上店鋪、人工及其他成本,每計合計1毛錢,合計1.8元。然後以4元每斤的價格銷售。沒毛病。


如果按錯季水果賣,還要增加冷庫冷藏存儲費用,視時間長短、損耗多少,價格則會水漲船高。一斤蘋果賣到七八元很正常。


由於水果屬於生鮮,運輸保鮮保全比較困難。在網購的時候,要增加包裝費用。按五公斤為最小發貨量,一斤蘋果的包裝成本分攤下來約5毛左右,加上快遞的費用每斤約合1.5元。合計2元。要想營利,一斤蘋果最少也要賣到4元以上,否則高昂的推廣費用及人工成本,很可能不賺錢甚至虧本。


我曾經在河北往家裡發黃杏。樹上搞2元一斤。黃杏不能久放,發普通快遞寄到幾本全熟透壓壞了。最後發的是順豐生鮮。10公斤黃杏,加上包裝11.5公斤,首重20元/公斤,續重8元/500克,杏子本身40塊,運費就花了188元。合計每斤杏子11.4元,這可還什麼都算,要是開網店這麼幹,一斤杏子賣15-20也不算黑!

农科小孙说
2019-01-15

看到一篇報道,說廣西沙糖桔的,說目前銷售量不足三成,又一篇報道,說為什麼人們不願意去廣西收購沙糖桔,綜合來看,多方面問題導致農民賣不掉,市民高價吃的問題。

農民自身問題賣不掉

我以沙糖桔為例,有人說收購商去收購,農民談好價格,3.5元,來了個人說抬高五分錢,農民賣給價高者,毫無契約精神。傷了收購商的心,收購商不來,賣不掉正常。

看到一篇報道,說廣西沙糖桔的,說目前銷售量不足三成,又一篇報道,說為什麼人們不願意去廣西收購沙糖桔,綜合來看,多方面問題導致農民賣不掉,市民高價吃的問題。

農民自身問題賣不掉

我以沙糖桔為例,有人說收購商去收購,農民談好價格,3.5元,來了個人說抬高五分錢,農民賣給價高者,毫無契約精神。傷了收購商的心,收購商不來,賣不掉正常。

又有人想等價格再高點栽賣,掛在樹上不採,賣不掉也正常,收購商收不到,又傷一批人的心。

供大於求賣不掉

像2018年的青花菜,我聽說江蘇響水一個縣,10萬畝西蘭花一個播期,一個品種種了10萬畝地,市場怎麼可能在幾天時間裡消化掉這麼多菜,況且還是一個東西。這也就是供大於求,農民賣不掉。這樣的情況多的是啊,陝西的甜瓜,幾乎同時上市二十幾萬畝,不說賣不賣的掉的問題,賣掉了價格也不太高,好在那個時候其它地方的瓜沒有上市,也是量大的問題。

看到一篇報道,說廣西沙糖桔的,說目前銷售量不足三成,又一篇報道,說為什麼人們不願意去廣西收購沙糖桔,綜合來看,多方面問題導致農民賣不掉,市民高價吃的問題。

農民自身問題賣不掉

我以沙糖桔為例,有人說收購商去收購,農民談好價格,3.5元,來了個人說抬高五分錢,農民賣給價高者,毫無契約精神。傷了收購商的心,收購商不來,賣不掉正常。

又有人想等價格再高點栽賣,掛在樹上不採,賣不掉也正常,收購商收不到,又傷一批人的心。

供大於求賣不掉

像2018年的青花菜,我聽說江蘇響水一個縣,10萬畝西蘭花一個播期,一個品種種了10萬畝地,市場怎麼可能在幾天時間裡消化掉這麼多菜,況且還是一個東西。這也就是供大於求,農民賣不掉。這樣的情況多的是啊,陝西的甜瓜,幾乎同時上市二十幾萬畝,不說賣不賣的掉的問題,賣掉了價格也不太高,好在那個時候其它地方的瓜沒有上市,也是量大的問題。

市民高價吃

農民出手的價格低的很,但是市民確吃高價東西,這就流通環節層層剝皮的原因。收購商要賺,運輸過程要出運費和司機賺的錢,分銷商要賺錢,最終的銷售終端還要賺一次錢,每個環節加上30%的利潤,一塊錢收的,最終就要三四塊吃。畢竟中間這麼多人靠這些東西吃飯,最終都是老百姓買單。

這個東西無可厚非,也很容易理解,雁過撥毛,老祖宗早就把這事看透並總結了。想吃低價菜低價水果也可以,自己去產地買,比如說我們去雲南買芒果,6公斤,36塊錢,想快遞回來,說運費要接近50,想想太貴,揹回來的。我們在自己的城市吃到世界各地的東西,付出的費用比較合理,畢竟每個人都要吃飯,利潤得給人家。

看到一篇報道,說廣西沙糖桔的,說目前銷售量不足三成,又一篇報道,說為什麼人們不願意去廣西收購沙糖桔,綜合來看,多方面問題導致農民賣不掉,市民高價吃的問題。

農民自身問題賣不掉

我以沙糖桔為例,有人說收購商去收購,農民談好價格,3.5元,來了個人說抬高五分錢,農民賣給價高者,毫無契約精神。傷了收購商的心,收購商不來,賣不掉正常。

又有人想等價格再高點栽賣,掛在樹上不採,賣不掉也正常,收購商收不到,又傷一批人的心。

供大於求賣不掉

像2018年的青花菜,我聽說江蘇響水一個縣,10萬畝西蘭花一個播期,一個品種種了10萬畝地,市場怎麼可能在幾天時間裡消化掉這麼多菜,況且還是一個東西。這也就是供大於求,農民賣不掉。這樣的情況多的是啊,陝西的甜瓜,幾乎同時上市二十幾萬畝,不說賣不賣的掉的問題,賣掉了價格也不太高,好在那個時候其它地方的瓜沒有上市,也是量大的問題。

市民高價吃

農民出手的價格低的很,但是市民確吃高價東西,這就流通環節層層剝皮的原因。收購商要賺,運輸過程要出運費和司機賺的錢,分銷商要賺錢,最終的銷售終端還要賺一次錢,每個環節加上30%的利潤,一塊錢收的,最終就要三四塊吃。畢竟中間這麼多人靠這些東西吃飯,最終都是老百姓買單。

這個東西無可厚非,也很容易理解,雁過撥毛,老祖宗早就把這事看透並總結了。想吃低價菜低價水果也可以,自己去產地買,比如說我們去雲南買芒果,6公斤,36塊錢,想快遞回來,說運費要接近50,想想太貴,揹回來的。我們在自己的城市吃到世界各地的東西,付出的費用比較合理,畢竟每個人都要吃飯,利潤得給人家。

就算再便宜的東西,經過層層拔毛,到我們手裡也是高價了。

小鱼游三农
2019-05-11

我是小魚,我來回答。

從古至今,都說是農民難農民難,難在何處呢?以前是靠天吃飯,現在雖說是可以靠機井灌溉了,但是往往是辛辛苦苦一整年,仔細一數還賠錢!就舉點我身邊的例子吧,拿千年來說洋蔥8分錢,雖說產量很高畝產萬斤,但是一畝地在不拋卻任何花銷的情況下才能掙到800-1000元,除去種肥藥百分之二百賠錢。

我是小魚,我來回答。

從古至今,都說是農民難農民難,難在何處呢?以前是靠天吃飯,現在雖說是可以靠機井灌溉了,但是往往是辛辛苦苦一整年,仔細一數還賠錢!就舉點我身邊的例子吧,拿千年來說洋蔥8分錢,雖說產量很高畝產萬斤,但是一畝地在不拋卻任何花銷的情況下才能掙到800-1000元,除去種肥藥百分之二百賠錢。

去年的花菜也是一樣,也是幾分錢一斤,直接導致很多農戶選擇直接打碎在地裡當肥料。

我是小魚,我來回答。

從古至今,都說是農民難農民難,難在何處呢?以前是靠天吃飯,現在雖說是可以靠機井灌溉了,但是往往是辛辛苦苦一整年,仔細一數還賠錢!就舉點我身邊的例子吧,拿千年來說洋蔥8分錢,雖說產量很高畝產萬斤,但是一畝地在不拋卻任何花銷的情況下才能掙到800-1000元,除去種肥藥百分之二百賠錢。

去年的花菜也是一樣,也是幾分錢一斤,直接導致很多農戶選擇直接打碎在地裡當肥料。

還有去年南方的砂糖桔,很多果農都是銷售不出去,導致直接爛地裡,甚至說倒在河溝裡還不行,因為影響環境。。。

我是小魚,我來回答。

從古至今,都說是農民難農民難,難在何處呢?以前是靠天吃飯,現在雖說是可以靠機井灌溉了,但是往往是辛辛苦苦一整年,仔細一數還賠錢!就舉點我身邊的例子吧,拿千年來說洋蔥8分錢,雖說產量很高畝產萬斤,但是一畝地在不拋卻任何花銷的情況下才能掙到800-1000元,除去種肥藥百分之二百賠錢。

去年的花菜也是一樣,也是幾分錢一斤,直接導致很多農戶選擇直接打碎在地裡當肥料。

還有去年南方的砂糖桔,很多果農都是銷售不出去,導致直接爛地裡,甚至說倒在河溝裡還不行,因為影響環境。。。

這時候就有人問了,是不是因為供大於求沒有市場呢?在全國範圍內我不敢說,但是在我們這裡絕對不是!!!因為我們這裡的砂糖桔成色不好的也要賣到3.5-4元直接,品相好的起碼在6-8元左右。為什麼在原產地賤如土,在外地貴如油呢?這就引出了題主提出的題目。

當下有許多農產品是農民賣不掉,市民吃不起的,問題到底出在了哪裡?

我個人認為有以下幾點:

1.運輸成本

大家都知道大部分農產品都是時令蔬菜瓜果,都是要以新鮮為主的。如果說在路途上耽擱的時間過長,等運送到目的地之後就會壞掉,只能扔了。所以說有些產品運輸的時候需要用到冷鏈運輸,在加上運輸費、過路費等一干費用,到達城市會貴上好幾倍不足為奇。

我是小魚,我來回答。

從古至今,都說是農民難農民難,難在何處呢?以前是靠天吃飯,現在雖說是可以靠機井灌溉了,但是往往是辛辛苦苦一整年,仔細一數還賠錢!就舉點我身邊的例子吧,拿千年來說洋蔥8分錢,雖說產量很高畝產萬斤,但是一畝地在不拋卻任何花銷的情況下才能掙到800-1000元,除去種肥藥百分之二百賠錢。

去年的花菜也是一樣,也是幾分錢一斤,直接導致很多農戶選擇直接打碎在地裡當肥料。

還有去年南方的砂糖桔,很多果農都是銷售不出去,導致直接爛地裡,甚至說倒在河溝裡還不行,因為影響環境。。。

這時候就有人問了,是不是因為供大於求沒有市場呢?在全國範圍內我不敢說,但是在我們這裡絕對不是!!!因為我們這裡的砂糖桔成色不好的也要賣到3.5-4元直接,品相好的起碼在6-8元左右。為什麼在原產地賤如土,在外地貴如油呢?這就引出了題主提出的題目。

當下有許多農產品是農民賣不掉,市民吃不起的,問題到底出在了哪裡?

我個人認為有以下幾點:

1.運輸成本

大家都知道大部分農產品都是時令蔬菜瓜果,都是要以新鮮為主的。如果說在路途上耽擱的時間過長,等運送到目的地之後就會壞掉,只能扔了。所以說有些產品運輸的時候需要用到冷鏈運輸,在加上運輸費、過路費等一干費用,到達城市會貴上好幾倍不足為奇。

2.各種二道販子

俗話說雁過拔毛,每個二道販子都是猴精猴精的,不然怎麼靠這個掙錢來養家餬口呢???就那大蒜來說,09年出現的一個新詞彙“蒜你狠”,個別大城市已經達到將近20元一斤,但是作為大蒜主產地河南開封杞縣的收購價最最高峰期也不過剛剛達到7元左右,但是進了超市就翻了番,就是這麼的恐怖。

我是小魚,我來回答。

從古至今,都說是農民難農民難,難在何處呢?以前是靠天吃飯,現在雖說是可以靠機井灌溉了,但是往往是辛辛苦苦一整年,仔細一數還賠錢!就舉點我身邊的例子吧,拿千年來說洋蔥8分錢,雖說產量很高畝產萬斤,但是一畝地在不拋卻任何花銷的情況下才能掙到800-1000元,除去種肥藥百分之二百賠錢。

去年的花菜也是一樣,也是幾分錢一斤,直接導致很多農戶選擇直接打碎在地裡當肥料。

還有去年南方的砂糖桔,很多果農都是銷售不出去,導致直接爛地裡,甚至說倒在河溝裡還不行,因為影響環境。。。

這時候就有人問了,是不是因為供大於求沒有市場呢?在全國範圍內我不敢說,但是在我們這裡絕對不是!!!因為我們這裡的砂糖桔成色不好的也要賣到3.5-4元直接,品相好的起碼在6-8元左右。為什麼在原產地賤如土,在外地貴如油呢?這就引出了題主提出的題目。

當下有許多農產品是農民賣不掉,市民吃不起的,問題到底出在了哪裡?

我個人認為有以下幾點:

1.運輸成本

大家都知道大部分農產品都是時令蔬菜瓜果,都是要以新鮮為主的。如果說在路途上耽擱的時間過長,等運送到目的地之後就會壞掉,只能扔了。所以說有些產品運輸的時候需要用到冷鏈運輸,在加上運輸費、過路費等一干費用,到達城市會貴上好幾倍不足為奇。

2.各種二道販子

俗話說雁過拔毛,每個二道販子都是猴精猴精的,不然怎麼靠這個掙錢來養家餬口呢???就那大蒜來說,09年出現的一個新詞彙“蒜你狠”,個別大城市已經達到將近20元一斤,但是作為大蒜主產地河南開封杞縣的收購價最最高峰期也不過剛剛達到7元左右,但是進了超市就翻了番,就是這麼的恐怖。至於農民賣不掉就有以下原因:

1.供大於求

市場大環境不好,例如我前面說的花菜就是這個原因,由於前一年市場行情還可以,直接導致下一年種植面積鬥增,但是周邊的市場份額就這麼大,不容易賣不出也是情有可原。

2.銷售途徑

現在的農民的銷售途徑還在以原始的線下交易這種方式存在,比如說如果沒有收購商來上門收購或者說農貿市場上兌換不出去的話,就會賣不出去。導致想要的人買不到,想賣的人賣不掉。

解決方案:

現在作為一個網絡信息化的時代,如果說你不瞭解新零售那你就OUT了。020線上+線下的銷售方式確實是小部分解決了農民賣貨難、買家難買貨的這一難題。農產品電商既自己掙到了錢, 也幫助農民銷售出去了很多農產品。而大城市裡的人可以用低於超市的價格就能買到原本中意的商品,這種雙贏的賣貨方式確實是需要得到推廣的。

我是小魚,如果感覺我的回答還可以,歡迎大家回覆討論,我也更希望得到您的一個關注!!!

乡村刘肉段
2019-05-23

有人說,當下有許多農產品是農民賣不掉,市民吃不起的,問題到底出在了哪裡?

出現這樣的問題很多人都會想到是銷售問題,其實這其中還有一些其他很重要的原因在裡面

就拿我們東北的大白菜來說吧,每年東北必不可少的秋儲大白菜。我在重慶工作的時候超市裡的大白菜一塊錢的時候都感覺實在是太便宜了,平常都是2塊到3塊的。而我們東北的大白菜都是2毛3毛錢一斤。但是光靠我們這當地每家每戶消耗幾百斤的遠遠還是不夠的,每年爛在地裡的大白菜多的是。

有人說,當下有許多農產品是農民賣不掉,市民吃不起的,問題到底出在了哪裡?

出現這樣的問題很多人都會想到是銷售問題,其實這其中還有一些其他很重要的原因在裡面

就拿我們東北的大白菜來說吧,每年東北必不可少的秋儲大白菜。我在重慶工作的時候超市裡的大白菜一塊錢的時候都感覺實在是太便宜了,平常都是2塊到3塊的。而我們東北的大白菜都是2毛3毛錢一斤。但是光靠我們這當地每家每戶消耗幾百斤的遠遠還是不夠的,每年爛在地裡的大白菜多的是。

這大白菜也不是沒人收,只是這價格壓的太低,老百姓寧可爛在地裡也不願意賣。我同學家就種過幾年的大白菜,東北大家都集中買秋儲大白菜的時候2毛3毛的價格已經很低了,可是那些來收購的菜販子還拼了命的往下壓價,我那個同學說他自己家的白菜都被收菜的菜販子壓到了1毛以下這簡直是趁火打劫啊,這價格很多人都寧願讓菜爛在地裡不賣了。

有人說,當下有許多農產品是農民賣不掉,市民吃不起的,問題到底出在了哪裡?

出現這樣的問題很多人都會想到是銷售問題,其實這其中還有一些其他很重要的原因在裡面

就拿我們東北的大白菜來說吧,每年東北必不可少的秋儲大白菜。我在重慶工作的時候超市裡的大白菜一塊錢的時候都感覺實在是太便宜了,平常都是2塊到3塊的。而我們東北的大白菜都是2毛3毛錢一斤。但是光靠我們這當地每家每戶消耗幾百斤的遠遠還是不夠的,每年爛在地裡的大白菜多的是。

這大白菜也不是沒人收,只是這價格壓的太低,老百姓寧可爛在地裡也不願意賣。我同學家就種過幾年的大白菜,東北大家都集中買秋儲大白菜的時候2毛3毛的價格已經很低了,可是那些來收購的菜販子還拼了命的往下壓價,我那個同學說他自己家的白菜都被收菜的菜販子壓到了1毛以下這簡直是趁火打劫啊,這價格很多人都寧願讓菜爛在地裡不賣了。

還有我們當地的水稻,每年也有不少出高價過來收的,可是最後大家都還是以低價賣掉了。因為我們當地形成了壟斷,只要有人過來高價收就會有一些地痞流氓過來找麻煩,總之就是讓你收不成。這種情況存在很多年了,現在也就越來越少有人過來收了。

有人說,當下有許多農產品是農民賣不掉,市民吃不起的,問題到底出在了哪裡?

出現這樣的問題很多人都會想到是銷售問題,其實這其中還有一些其他很重要的原因在裡面

就拿我們東北的大白菜來說吧,每年東北必不可少的秋儲大白菜。我在重慶工作的時候超市裡的大白菜一塊錢的時候都感覺實在是太便宜了,平常都是2塊到3塊的。而我們東北的大白菜都是2毛3毛錢一斤。但是光靠我們這當地每家每戶消耗幾百斤的遠遠還是不夠的,每年爛在地裡的大白菜多的是。

這大白菜也不是沒人收,只是這價格壓的太低,老百姓寧可爛在地裡也不願意賣。我同學家就種過幾年的大白菜,東北大家都集中買秋儲大白菜的時候2毛3毛的價格已經很低了,可是那些來收購的菜販子還拼了命的往下壓價,我那個同學說他自己家的白菜都被收菜的菜販子壓到了1毛以下這簡直是趁火打劫啊,這價格很多人都寧願讓菜爛在地裡不賣了。

還有我們當地的水稻,每年也有不少出高價過來收的,可是最後大家都還是以低價賣掉了。因為我們當地形成了壟斷,只要有人過來高價收就會有一些地痞流氓過來找麻煩,總之就是讓你收不成。這種情況存在很多年了,現在也就越來越少有人過來收了。

所以說,現在農村的農產品不是說真的賣不掉而是價太低而不捨得賣,到最後要麼賠錢賣要麼爛在手裡。

国槐法桐金银花
2019-12-29

農產品發展要走集中化,規模化,工業化的方向發展,

現在的農產品生產方式都是農民自己地種植,分散,沒有規模,標準化低,這樣的作為售賣主體的農民在市場上如散兵遊勇,勢單力薄,對信息把握,市場定價能力,市場銷售能力很薄弱,處於被動地位,商人想賣,一兩戶的產量都不夠量,只能散收,增加了流通成本,只能壓低收購價,農戶根本賣不上價,

城市居民買的貴,是水果銷售邊際成本太高,銷售主體步步需要費用,攤位費,損耗,進超市的堆頭費,廣告費,促銷費,不貴賺不了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