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歲孩子有什麼好吃的都與小朋友分享,可在家卻什麼東西都自己佔著,該怎麼引導?

5 個回答
玉岚说
2019-06-11

孩子在外面願意和別人分享,說明他有分享的意識。

而孩子不願意與家人分享,原因可能是在家裡,大人們都把好吃的讓給孩子吃,自己卻不吃,以致讓孩子覺得家裡的大人們都不吃,孩子自然不會分享給家裡的大人。

想改變這種情況,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每次買到孩子喜歡的東西,就對孩子說,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也想吃哦,爺爺奶奶年紀最大,先給他們一人一個,然後給爸爸媽媽,讓孩子知道,有東西要和家人分享,因為家人照顧他很辛苦。慢慢的,孩子就願意和家人分享,同時也讓他知道家人對他的好,慢慢學會感恩。

第二,父母需要以身作則,無論好吃的東西多少,一定要分享給長輩,孩子。不要覺得東西少就只給孩子吃,這樣會養成孩子自私的性格,理所當然覺得家裡人就應該圍著他轉,滿足他的需求,白眼狼就是從父母的私心開始,父母選擇怎麼樣的育兒方式,就會決定孩子成長的結果。

父母希望孩子長大後願意和自己分享他的所得,小時候就要教他和家人分享。

父母希望孩子長大後能感恩自己對他的養育之恩,那麼你應該從小陪伴他成長,分享他的悲傷無助與快樂榮譽,長大後他才願意和你分享他的成功喜悅與失落悲傷。

父母希望孩子能夠認真讀書學習,那麼從孩子小時開始,父母自己要多看書,少看電視,給孩子讀書講故事,引導孩子看書閱讀,養成愛閱讀的良好習慣,這將是孩子受益一生的習慣。

世界上最諷刺的事是,父母在客廳看電視刷手機,卻要求孩子在房間裡認真學習,自覺讀書,考個好成績。做父母的大人都不能控制自己的行為,卻要求智力情商還沒發育完全的孩子要控制自己自覺學習,孩子就差回一句:臣妾做不到。

記住一句話,父母希望孩子成為怎麼樣的人,父母先成為怎麼樣的人。父母不要把自己的夢想強加給孩子,給孩子之前先問問孩子的意願。

父母不易做,希望父母能拿出升級打怪的熱情來養育我們的孩子,不斷學習。因為是父母把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他們只能被動接受父母給予的一切。


四歲孩子有什麼好吃的都與小朋友分享,可在家卻什麼東西都自己佔著,該怎麼引導?
四歲孩子有什麼好吃的都與小朋友分享,可在家卻什麼東西都自己佔著,該怎麼引導?
乐活悠悠
2019-06-11

感謝邀請

能在外分享說明他有分享的意識,在家霸道要考慮是否家長在家裡對他過於寵溺,什麼都以他為主。我家娃一歲多隻會跟家裡人吃東西,外面的一概不給。在外面得到的好吃的會第一時間分享給爸爸媽媽,然後她自己才吃,而我們也不拒絕她給我們就吃,在家裡也不是什麼都讓她一個人吃或是第一個吃的。比如在我媽家,有好吃的,我先給我媽媽,然後可能我自己吃或是第二個給她吃。耳濡目染言傳身教嘛。她九個多月開始會投餵食物分享給我和她爸爸。

闲看庭前话
2019-06-11

你好,謝謝邀請。

為什麼孩子在外和在家裡對物體的分配持不同態度呢?

先說說我們班的孩子們吧。在班上孩子們很乖,知道垃圾的家是垃圾桶,垃圾都會丟到桶裡。如果有孩子不小心碰到地上了,馬上都會有孩子撿起來丟進桶,他們知道會得馬上到老師的讚揚的眼神或者一個擁抱。而放學後的樓梯口卻經常會有一些垃圾,是一些家長接孩子時買來的零食,孩子們邊吃邊丟。同樣的孩子為什麼有不同的表現呢?這就是不同的規則下不同的結果。

孩子很聰明,知道在家裡可以任性。家中只有他一個或者兩個孩子,是最小的,大家都會讓著他。在外或幼兒園有那麼多和他一樣的同伴,要按照既定的規則才能受到重視,他會自動調節自己的行為。

怎麼去引導呢?

1、榜樣。父母要做孩子的榜樣,尊敬長輩。有好東西,先拿給長輩。帶動孩子學習與人分享自己喜歡的東西。

2、讚揚。當孩子有進步時,一定要加以讚揚和鼓勵,並對孩子的分享表示感謝,表達自己的歡樂之情,讓他知道共同分享能把快樂傳遞給每一個人。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归
2019-06-11

你自己吃好吃的,他去向你要,你不給他,就說你的好吃的也不給媽媽爸爸吃,我的好東西也不給你吃。看他作何反應。

幕席圣光
2019-06-11

在家裡以身作則慢慢引導孩子!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