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子分封的最大諸侯國宋國,為何有人說在春秋戰國時活成了一個笑話?

10 個回答
历史哨声
2019-03-08

春秋五霸之一、80年進行40多次戰爭評平均2年一次 這也叫笑話?

春秋合計242年,36個國君被殺,52個諸侯國被滅,小小戰事480次,朝聘會盟450次。從公元前632年晉文公救宋的城濮之戰,到公元前546年晉楚弭兵,這86年裡,宋國遭遇了40多次戰爭,平均2年1次,戰爭頻率很高,但宋國依然能夠存在,能夠稱呼為笑話嗎?

周天子分封的最大諸侯國宋國,為何有人說在春秋戰國時活成了一個笑話?

春秋戰國時期宋國四大功績:

1、幫助周平王重建周禮。周平王遷都洛陽時,由於豐鎬早已經成為廢墟,周禮已經被遺失,重建周禮是周平王最大的事情。孔子的先祖正考父整理殷商的祭祀制度,編成13篇,送給周平王作為東周祭祀之用。

《魯語》:

”閔馬父謂正考父校商之名頌十二篇於周大師,以《那》為首“

這就是為什麼《詩經》有《商頌》的原因。

2、宋襄公唯一一個不用武力而成為霸主的人。從公元前642年宋襄公以宋、衛、曹、邾四國聯軍擊敗齊國五公子、擁立公子昭為齊孝公,到公元前638年宋楚泓水之戰戰敗,宋襄公成為霸主也有5年時間。

宋襄公在宋朝之前都是以良好形象出現,宋朝之後宋襄公才被譏諷和嘲笑。

3、召開結束晉楚爭霸、實現40年和平的弭兵之盟。在楚秦、晉齊兩大集團之間,存在著中立國——宋國。公元前549年,在宋國大夫華元的調解下,晉國卿士燮與楚國公子罷、許偃在宋國西門之外會盟。雙方約定:

”凡晉、楚無相加戎,好惡同之,同恤災危,備救凶患。若有害楚,則晉伐之;在晉,楚亦如之。交贄往來,道路無壅;謀其不協,而討不庭。有渝此盟,明神殛之,俾墜其師,無克胙國。“

這是第一次弭兵之盟。

但因為晉楚之間半個世紀的戰爭,雙方信任度很低,會盟不久就破裂了。

公元前546年,在宋國大夫向戌的條件下,晉、楚、齊、秦、魯、衛、陳、蔡、鄭、許、宋、邾、滕等13國在宋國西門之外進行會盟

簽訂的盟約是:

”晉、楚之從,交相見也。“

即:晉國的僕從國要朝楚國,楚國的僕從國要朝拜晉國,齊、秦被豁免。

4、宋國變法,宋康王稱霸。宋康王即位後,實行王政改革(具體措施不明)但很受百姓歡迎。齊、楚、韓、魏稱呼他為”桀宋“以洩憤,但孟子稱呼他為宋王。

宋康王:

《史記 宋微子世家》:

”東伐齊,取五城。南敗楚,拓地三百餘里,西敗魏軍,取二城,滅滕(山東省滕州市),有其地。“,號稱”五千乘之勁宋“

齊國能夠滅宋,主要原因是宋國內亂而非齊強宋弱:

《戰國策 趙策四》:

”宋置太子以為王,下親其上而守堅……今太子走,諸善太子者皆有死心。若復攻之,其國必亂。而太子在外,此亦舉宋之時也。“

周天子分封的最大諸侯國宋國,為何有人說在春秋戰國時活成了一個笑話?

宋國的名人有:

1、孔子是宋國貴族孔父嘉之後;

2、莊周——大名鼎鼎的莊子;

3、惠施——名家,張儀的對手,莊子的好友,合同異學說創始人;

4、宋鈃——道、墨、名三家都有份,不能確定派系,疑似著有《宋子》13篇,主張上層貴族反戰、下層百姓無私都而天下太平,是荀子的老師;

5、墨翟——大名鼎鼎的墨家創始人;

6、子韋——陰陽家,著有《宋司星子韋》3篇,著名的占星官和史官;

7、兒說——名家,白馬非馬論創始人,比公孫龍更早;是孟嘗君田文父親靖郭君的門客,曾在靖郭君被齊宣王罷黜後,勸說齊宣王重新起用靖郭君為相。


綜述

宋國作為殷商之後,成功在東周開始時以恢復周禮為由加入殷商禮儀,因此而在春秋戰國之中發揮重要作用,完全不是西周時期默默無聞的樣子。

宋襄公稱霸、兩次弭兵之盟、宋康王強國,都是宋國在春秋戰功中的重要表現。尤其是宋國在春秋中精彩的外交發揮,鑄就了歷經兩大軍事集團半個世紀的戰爭後的和平休養。

從宋國的名人中可以看出,宋國是道家、墨家、陰陽家、名家四家思想的重要發源地。作為宋國故地的沛縣人劉邦、蕭何、曹參等在漢初實行道家的無為而治,並非巧合!


每天原創,給你有價值的觀點!
隨手關注,你的支持才是動力!

脑洞历史观
2019-03-05

因為宋國是商人的後代,那跟周體系是天然不共存的。還有一個說法,就是商人其實是白人,是歐羅巴人,周武王伐紂其實是種族戰爭,是黃種人打敗了外遷的白人,重新奪了統治權。

而商人跟周人的價值觀,信仰都有很大的區別。商人好鬼,周人則崇禮。在文化的衝突厥下,宋國自然在周天子體系下不受待見。

在春秋,有專門的諷宋現象。比如大家都知道這個成語: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

周天子分封的最大諸侯國宋國,為何有人說在春秋戰國時活成了一個笑話?

這是大家都知道的守株待兔,故事就不翻譯了,但有意思的是,開頭就說明了這個很傻很天真的人是宋國人。

那宋國是哪裡人呢?

宋國是周朝的諸侯國,國都在商丘,商丘就在今天的河南商丘市。所以宋國的國土大多位於現在的河南,宋國人當然就是河南人。

所以,我們河南同胞被黑有一段歷史了。

再看一篇文章:宋人次章甫而適越,越人斷髮文身,無所用之。

這是講宋國人到越國去賣帽子,結果越國人斷髮文身,不戴帽子,結果搞得一頂都賣不出去,黑小越越的同時,又黑我們宋國人不懂做生意。


周天子分封的最大諸侯國宋國,為何有人說在春秋戰國時活成了一個笑話?

再看一篇文章: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

這是著名的拔苗助長的故事,開頭就是宋國人。……十足十的地域歧黑。

除了這些,專門黑宋國人的故事還有很多,比如宋人掘井,講宋國人喜歡以訛傳訛,謠傳鄰居家挖井挖出了一個人。還有智子疑鄰,說宋國人疑神疑鬼,自家不見了東西,反而懷疑以前好心提醒他的鄰居。

可見,宋國人早在春秋就被黑出了翔。

而被當成笑話的還有宋國的國君,不擊半渡之兵的宋襄公。關於宋襄公,我出過一本書,叫讀懂春秋,就懂了當下,下面就把宋襄公的這一段發上來請大家閱讀:

宋襄公,子姓,名茲甫,是宋桓公之子,母親是衛國宣姜之女宋桓夫人,按輩份他要叫齊桓公一聲舅姥爺。論排位,他是宋國第十九任國君,論地位,是春秋五霸之一(非公認)。

在葵丘大會上,齊桓公正式將自己選定的世子昭託付給宋襄公照顧,一般來說,齊國只將不能繼任的兒子託付給他國國君照顧,比如宋穆公將公子馮託付給姬寤生,姬寤生將鄭厲公託付給宋國。而齊桓公做出這個比較突兀的決定,不是因為他是宋襄公的舅姥爺,而是他為宋襄公的一個舉動感化了。

在宋桓公病重之時,宋襄公當時還是公子茲甫,他主動找到父親,提了一個建議。

“目夷比我年紀大,還仁愛,父親還是選他繼任國君吧。”

目夷是宋桓公的長子,宋襄公的哥哥,卻不是嫡子。身為嫡子的宋襄公要把君位讓給兄長,這種行為比孔融讓個梨要大氣多了。

當然,據後人推測,這是宋襄公為博出位,賺名氣而使的計策,在他們看來,君主之位是世界上最大的誘惑,無數人為這個爭得頭破血流,兄弟相殘,父子相殺。宋襄公風格怎麼就這麼高,竟然要把本屬於自己的君位讓出去呢?

有這樣的質疑是正常的,因為質疑的這些人都是這個世界上的大多數,大多數人自然無法難以理解少數人的行為。宋襄公用他的行動對這些世人的質疑作出了迴應。

宋桓公大概是病昏了,明知道兒子提的這個建議有悖常理,不合禮法,卻馬上宣來目夷,表示立他為國君。

質疑的各位,你們還是質疑孔融去吧,因為孔融家的梨很多,宋國的君位只能坐一個人,孔融讓個梨,自己還能得小梨,下回更有可能吃回更大的梨。可宋襄公同志讓出了君位,就沒有機會補救了。要真是為了博出位,那有這麼下血本的?

幸虧目夷先生也是一個明白事理的人,表示弟弟茲甫能夠把國家辭讓給別人,這就是最大的仁愛,我自問做不到這一點,在這上面,我不如他,而且這也不符合立君的禮制。說完,目夷不等宋桓公相勸,就一溜煙跑了,一跑還跑到外國躲了起來。

看著兄長目夷跑了,宋襄公也撒腿就跑,逃跑能力不遑多讓,竟然跑到了衛國。據一些野史記載,這時候他的母親宋桓夫人已經跟宋桓公離婚。宋襄公不想當國君,就是想以後無君一身輕,可以隨時到衛國探望母親。

兩個兒子都不想當,可宋桓公的崗還是要人頂的。在逝世前,宋桓公召回了宋襄公,正式將君位傳給他。

可能有的質疑派並不服氣,認為宋襄公就是抓住了兄長目夷好禮的特點,吃準了就是讓給他他也不會要。這個質疑也並非沒有道理,但還是讓宋襄公用行動來回應吧。

當上國君之後,宋襄公馬上起用目夷,將國政交到他的手上。

在宋殤公迫害公子馮,魯桓公擊殺魯隱公,高渠彌獵殺鄭昭公,姜小白逼殺公子糾的時代,面對有可能挑戰自己地位的目夷,宋襄公非但沒有猜忌,沒有打壓排擠陷害,反而給予充分的信任與重用。這實在不是一個偽善的人可以做到的事情。

齊桓公正是看到了宋襄公身上特有的謙讓,才把自己的兒子託付給他,希望這位宋國的國君能給自己的兒子們起一個榜樣帶頭作用。

齊桓公並沒有看錯人。

當齊國的世子昭站到他面前時,宋襄公還是很激動的,九年前,他許下那個諾言,那是來自前輩的信任。

無論如何也要把這件事情辦好!

十有八年春王正月,宋公、曹伯、衛人、邾人伐齊。夏,師救齊。五月戊寅,宋師及齊師戰於甗,齊師敗績。狄救齊。秋八月丁亥,葬齊桓公。(《春秋》魯僖公十八年)

齊桓公死後的第二年春天,世子昭抵達宋國沒多久,宋襄公就拔刀相助,召集四國聯軍進攻齊國。宋國以前就是一個小盟主,春秋開場時曾聯合衛陳蔡等國進攻過鄭國。時過境遷,宋國看上去號召力還有所下降,比如衛國是亡國復活過來的,已經從中國二流變成中原末流了,而曹邾更是連蔡國都比不上。而其它鄭陳魯這些大國根本就沒有響應宋襄公的號召。這無疑給宋襄公提了一個醒。

前路漫漫,齊桓公號令諸侯,天下響應,宋襄公離前輩還有很大的差距。

雖然領的是蝦兵蟹將,但氣勢還是很嚇人的。齊國連忙殺了公子無虧,將世子昭迎了回去。可世子昭回去之後,其餘的齊桓公四個兒子合著夥做亂,反對世子昭繼位,還請來了魯國人幫忙。本著幫人幫到底的精神,宋襄公再次出發,跟四公子及魯國在甗地打了一仗,將世子昭扶上國君之位後才回去,世子昭史稱宋孝公。

孔老師在描寫甗地之戰時用了及這個字,這是一個反常現象,因為宋國是主動發起攻擊的,主動發起攻擊的一方一般不用及,而之所以用及,是因為孔老師認為宋襄公用武力干涉齊國內政是不對的。但有的人認為,宋襄公這樣做是正確的,因為易牙跟豎貂聯同宋國眾公子作亂爭奪君位,連死去的齊桓公都不管不顧任其發臭,宋襄公本著江湖大義特地發兵,是正義之師。到底是以不干涉他國內政為準,還是維護正義,主持公道重要,這個問題到了今天依然是爭議不休,大家也就見仁見智吧。

八月的時候,齊孝公登上了國君之位,這才將齊桓公下葬。齊桓公是去年的十月七日去世的,到今天過去快一年。

齊桓公同志一生開大會小會無數,主要就是宣講大家要注意接班人問題,可他自己最後還是栽在這個問題上,說明要求別人總是容易的,要求自己總是困難的。好在齊桓公找到了一個靠譜的託付人,要是像姬寤生一樣,把兒子託付給公子馮(宋莊公)那樣薄恩寡義的人,只怕會輸得更慘。但齊桓公也並非火眼真晴,他看到了宋襄公謙讓重諾的一面,卻沒有看到宋襄公的另一面。

宋襄公是一個有野心的人。

九年春王三月丁丑,宋公御說卒。夏,公會宰周公、齊侯、宋子、衛侯、鄭伯、許男、曹伯於葵丘。(《春秋》僖公九年)

這一年,是葵丘大會召開的一年,也是宋襄公登上宋國國君之位的第一年,在這一年宋襄公就參加了葵丘大會。大家應該注意到了,孔老師在寫宋襄公時,用了宋子兩個字。宋國是公級諸侯國,其國君一般稱為宋公,但因為這一年宋桓公剛去世,而且還沒有下葬。宋襄公等於是穿著喪服參加的會盟,對這樣的狀況,左丘明介紹道,剛繼位的天子稱小童,剛繼位的諸侯稱子。

這是一個隱諱的批評,因為宋桓公先生躺在棺材裡還沒有埋,新的國君就急巔巔地跑到外地去開會見各國諸侯了,而且到了會場,少不得開兩瓶茅臺之類的好酒,弄點鮑魚燕窩來吃,更有可能安排跳舞這樣的娛樂節目。宋襄公不留在家裡守喪,跑去參加這樣的大會,就太不守哀悼亡父的禮儀了。

宋襄公應該是明白這個道理的,但他依然在服喪期間跑到葵丘去,那是他明白這次大會的重要性,作為中原大國,不能不參加。二來他實在太崇拜齊桓公了。

宋襄公是齊桓公的鐵桿粉絲。他幾乎是看著齊桓公的霸業長大的,齊桓公九合諸侯,尊王攘夷,一匡天下的往事深深植根於他的心中。

於是,冒著被天下批評的風險,宋襄公跑來葵丘參會,事後證明,這是一個十分正確的決定。在這個會議上,他見證了齊桓公的巔峰時刻,也收穫了自己的政治資本,他第一次以國君身份與眾諸侯把酒言歡,站在會盟場上,與諸侯達成盟約。更重要的是,他獲得齊桓公的認可,被交予託孤的重用。

在齊桓公的眼裡,這個年輕人懂禮儀知謙讓,聽招呼識大體,是個諸侯優等生,這樣的人借得託付,有一些學者據此認為,齊桓公將宋襄公做為自己霸業的接班人。這應該屬於一個美好的揣測。齊桓公還沒有這種霸主國際主義的高尚情懷。

但宋襄公卻感覺到了這個事件中若有若無的暗示,並立下了跟偶像看齊的宏偉目標。說起來,齊桓公的粉絲應該遍佈天下,在他們的心中齊桓公就是一個傳說,只可仰望,不可迷戀,當然更無法模仿,而宋襄公顯然跟一般的粉絲不同。

霸主輪流做,今年到我家。前年不還是鄭國嘛。齊侯之後,為什麼不能是宋公呢?但要注意的是,宋襄公的霸主思想跟齊桓公尊王攘夷的思想有著很大的不同。

什麼尊王,什麼攘夷,這都不是宋襄公關心的,宋襄公的理想隱藏在他們祖先古老的傳說中。

在很久的古代,天上的玄鳥受天命降臨人間,他手執天帝之令,征服天下,安定四方。

這就是有關商人的發源傳說。

五百年前,殷商被周室所滅。成王敗寇,周室成為天下共主,商朝做為失敗者,似乎只有被打倒在地,然後狠狠踩上兩腳。好在當時還是講禮的,滅了人家的天下,卻不能滅絕人家的宗祀。所以,殷商遺民被封在了宋國。

宋國的國都商丘是商朝的發祥地,而且宋國地處中原,經濟發達,交通便利,是一塊風水寶地。宋國也不需要向周王室交份子錢(免納粟),還可以繼續使用商朝的禮儀,以及擁有其它諸侯沒有的特權,比如周王室的胙肉,宋國就有資格吃。

周王室的這個做法不可謂不厚道。但這樣的安撫並不能完全治療殷人的亡國之痛。

從天下的主人變成一方諸侯,殷人的心情是很不好的,而且殷人一直沒有融入到周朝以禮治國的大集團當中。

在春秋時,有兩個地方的人常常成為中原人調笑的對象,一個大家都知道了,是南方的楚人,刻舟求劍的是楚國的劍士,買櫝還珠的是楚國的商人,沐猴而冠的是楚國的士人,畫蛇添足的是楚國繪畫啟蒙班的學員。

另一個被中原人嘲笑的是宋國人。

守株待兔,拔苗助長說的是宋國的農民,什襲而藏說的是宋國的愚人把普通的石頭當寶貝。爾詐我虞說的是宋國的外交官,吮癰舐痔這個成語口味有點重,說的是宋國的使者跑到秦國拍秦王的馬屁,莊子認為他拍馬屁行為就是幫秦王舐痔瘡。智子疑鄰說的是宋國的土豪不聽鄰居的勸告失了竊反而懷疑鄰居。鄭昭宋聾說的是鄭國人聰明宋國人是聾子。除此之外,還有不龜手之藥、朝三暮四、民不堪命、杞宋無徵、重帶自束等等。

這些成語組成了中國成語裡一個奇怪的諷宋現象,值得各位成語課代表仔細研究。

也就是說,要是先秦時代有十個笨蛋,楚國大概可以佔四個,剩下六個就是宋國人了。

楚國地處中原城鄉接合部,索來被視作文化落後的荊蠻子,被嘲笑不足為奇。可宋國地處中原腹心,經常跟中原人打交道。怎麼還會遭受這樣的文化歧視呢?

造成這樣的文化現象也不能怪別人,因為主要的原因是宋國人一直真正沒有融入到中原的周文化圈。

宋國人傳承著自己的殷商文化,他們信仰鬼神,崇尚武力,就連君位繼承都常常採用兄終弟及而不是嫡長子制。

楚國是中原外圍的另類,宋國就是中原腹心的另類。楚國因為地理位置的原因,沒趕上週禮的火車,但一直試圖中途補票上車,而宋國就在中原的腹心,卻一直不跟周禮並軌,執著而孤獨地行走在殷禮狹窄的軌道上。

中原人不認可他們,認為他們是客,是威脅,是另類,而宋人依舊特立獨行,那是他們對自己的文化充滿著自信。

別看你周王室現在鬧著歡,五百年前,還是我們殷商的天下。

宋襄公不會忘記有關他們的創始傳說,在遙遠的古代,殷商的祖先玄王由玄鳥降生,開拓茫茫的殷土。齊襄公不會忘記,地處東夷的族人在商湯的帶領上,結束夏桀的暴政,建立了延續六百年的商朝。齊襄公也不會忘記武丁中興商朝的往事。

一千多年過去了,商朝從天下的統治者成為了一方諸侯,但商人依然相信,總會有一天,會有另一隻九天玄鳥出現,重新光復殷商的榮耀。

幸運與不幸的是,宋襄公認為自己就是那隻將降臨中原的玄鳥。


下面的內容太多了,下次再跟大家介紹。

阿斗不傻
2019-11-24

楚軍包圍宋國,宋國堅決抵抗,並派人向晉國求救,晉國因害怕楚國,就忽悠宋國說“頂住哥們,我們馬上到”。一般說馬上到,要麼沒出門,要麼沒上馬,於是宋國這傻缺一等就等了足足八個月。

這八個月等待,讓宋國受盡苦難,悲慘到什麼程度,簡單說開始人吃人,城中沒糧,樹皮也吃完了,觀音土也不夠,可悲的老百姓只能互相吃孩子,你吃我家我吃你家,也因此一個成語“易子而食”被髮明,宋國慘成這樣,馬上就到的晉軍還在路上,沒辦法的宋國只能投降,“城下之盟”這個成語也是這次戰鬥發明的。
周天子分封的最大諸侯國宋國,為何有人說在春秋戰國時活成了一個笑話?

簡單說:春秋戰國時期的宋國,成為笑話,根本原因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最後往往是面子掉地上被人當手紙都嫌臭,裡子還丟的一乾二淨,最終成為笑柄。

春秋戰國時期,其實就和現在國際社會差不多,有超級大國如楚國,晉國,有一流強國,也有無數中等國家比如鄭,魯,宋,還有就是袖珍小國,那就更多了。

國與國之間關係也和現在類似,只是現在沒有生死存亡問題,滅國問題。

大國和小國的區別無非是弄清不同道路而已,大國有大國爭霸術,小國有小國生存之道,當今世界也如此,除少數大國,多數都是小國,如何生存,如何有尊嚴生存,都是學問。
周天子分封的最大諸侯國宋國,為何有人說在春秋戰國時活成了一個笑話?

而宋國就是一個不懂生存之道國家。

我們先看宋國淵源,宋國是春秋時期一個不大不小國家,原是商朝原住民,周朝將商朝拆遷後,為了安撫商朝遺民,就給宋國分了不少安置房,還給很高拆遷費,位列公侯伯子男五級爵位第一等公爵。不僅如此還免除他們進貢。

因為拆遷安置房位置好,拆遷費高,待遇也高,就給宋國錯覺。那就是“我是周朝客人。我是一等公爵,我最牛逼,我爵位最高。

簡單說:我比你高貴。

其實嗎,這自娛自樂精神一開始還沒什麼,在西周時期大家都比較守規矩,有事都聽老大周朝招呼,打架一起上,搶劫一起上,有老大在邊上,你嘚瑟哈也沒啥問題。

可時間來到東周時期,國際形勢就發生了很大變化。

大家都開始不守規矩也不尊重啥爵位了,你看隔壁楚國就是這樣,什麼鳥公爵伯爵,我就稱王你能把我咋地?

可宋國道好,一點沒有感覺到國際形勢變化,還是擺出一副我是客人,我家爵位最高,我比你高貴態度,那就是自取滅亡了。
周天子分封的最大諸侯國宋國,為何有人說在春秋戰國時活成了一個笑話?

當時宋國口號是:獨立自主,永不結盟,四處出擊,小而霸道。

不結盟主義在現代世界是潮流,在當時亂世就是逗比行為。因為沒有盟友的小國是難以活下去的。這宋國如果僅僅只不結盟,還好想點,可他還喜歡到處亂串,沒事就打架。

據史書記載:不太強大的宋國,居然是春秋時期打仗最多國家之一,左邊沒事打打鄭國,右邊沒事打打魯國。

這二個國家其實都不好惹,鄭國曾經是小霸王,鄭莊公小霸的故事很多人知道。魯國也不是小國家,作為孔子老家的魯國也是春秋時期二等強國。和他們打宋國根本佔不了便宜。

左右都佔不到便宜,換個正常國家應該消停一下吧,可宋國這傻缺偏不消停,他開始上下看,上面北方是晉國,也是公爵國家,爵位跟我一樣,國家還強大,貌似惹不起,下面南方是楚國,啥楚王不就是個子爵嗎,(楚爵位子爵)又是南蠻子,那就惹你把,可是宋國國力不行又打不贏楚國,於是就經常派人打嘴巴官司,打架打不贏你,我會罵人啊,南蠻子,南蠻子,南蠻子。
周天子分封的最大諸侯國宋國,為何有人說在春秋戰國時活成了一個笑話?

這嘴巴罵人罵多了,是會出事的,楚國很生氣,後果很嚴重。直接結果是,被罵的楚國沒事就喜歡打豆豆,哦,不對,不對,打宋國。

可是宋國人會守城,就是不投降。

春秋時期幾次著名圍城戰,主角都是楚國和宋國,劇情也差不多,楚國包圍宋國首都睢陽。宋國像晉國求援。晉國有時候馬比較快,來了,有時候馬很慢就沒來。

這樣事情發生過很多輪,下面說幾個

楚成王時期:楚國曾經率軍隊包圍宋國數月,宋國頂不住,向晉國求援。晉國出兵,引發城濮之戰,揭開晉楚爭霸序幕。   

楚莊王時期:楚國成霸主,當時楚國比晉國還強大,連晉國都不敢與楚國交鋒,可宋國敢啊

事情是這樣,當時楚莊王派兩個大夫出使晉國,齊國,要路過鄭國和宋國。按當時規矩,應開具“介紹信”借路,楚莊王估計是嫌麻煩,省了這程序。結果路過鄭國大夫順利通過,而路過宋國大夫被宋國給殺了,理由是“楚國不開介紹信,就是不把我們當一個國家”。 (還是要面子)後來楚國報復,派軍包圍宋國,宋國又一次向晉國求救,晉國這次鬱悶啊,你惹誰不好,惹南蠻子,只能派人忽悠宋國。

之後就是我在本文一開始寫的故事,宋國被圍8個月,發明二個成語“易子而食”和“城下之盟”。

宋國就這樣不停作死,最後結果就是,老百姓日子沒法過,原本是發達國家的宋國,因為死要面子活受罪,硬是把自己掰扯成了發展中國家,直到滅亡。

不知道那高傲的心態還有高人一等的爵位,在滅亡後有沒有讓宋國君主有優待。所以說啊,面子還有自尊心啊,這樣虛無的東西真害人,不僅害人還害國家。

凤凰花儿开
2019-04-08

那是被當時的人黑出來的,後人不明是非,接著黑。

宋國是唯一的大國中的公國。就是國主被分封為公爵,本身又是大國。周朝分封的公爵很少,宋國是最有影響力的。其它,像齊國、魯國都是侯爵,秦國是伯爵,楚國是子爵。

宋國是子姓國家,就是殷商的後裔,其它大部分國家是姬姓諸侯或跟姬姓諸侯關係密切的國家,自然跟宋國不對付。

個人認為宋襄公被尊無春秋五霸之一,是說得通的。為什麼?

被尊為霸主,基本的一條,就是要把打敗強大的蠻夷。當時的楚國是被看做蠻夷的。因此要稱霸,就要打敗楚國。齊桓公之後,實力最強的就是楚國,當時楚國當政的是楚成王。如果按照實力來劃分,齊桓公之後,春秋霸主該是楚成王。楚國也有這樣的想法,而且無人可以阻擋。但為什麼最後五本哪個版本,春秋霸主裡都沒有楚成王呢?這就是宋襄公的功勞。宋襄公以自身和宋國為代價,把各種黑施加到楚成王身上:背信棄義、不講道理、不尊禮法……不錯,超過打仗打贏了,卻失了道義。相當霸主,那就要講道義,至少要口頭上講道義。不然如何服眾。所以,是宋襄公把楚成王拉下了霸主的寶座。既然他能把最具爭霸實力的人拉下霸主寶座,尊其為一聲霸主,並不過分。

凉州七里
2019-02-27

關注已久,抽空回答。

首先,宋國並非周天子分封的最大諸侯國,而是西周初年爵位最高的八個公爵國之一。基本上都是上古帝王后裔和姬姓叔伯輩諸侯,宋國作為前朝後裔自然位列其中

第二,宋國並非什麼笑話,而是地緣和民族特性帶來的不良後果。

至於為什麼,且聽筆者慢慢道來。

一、宋國的由來

西周分封紂王子武庚殷商故地安陽管理殷商遺民,並安排自己的弟弟管叔、蔡叔、霍叔駐守在殷都周圍的衛、鄘、邶三國,監督殷商遺民以防其造反,史稱“三監”。

周天子分封的最大諸侯國宋國,為何有人說在春秋戰國時活成了一個笑話?▲周公東征

周武王於第二年去世,管、蔡以及武庚與東夷地區的叛亂,嚴重地威脅了周王朝的安全。周公團結召公奭,採取果斷措施,親率大軍東征。

“周公居東二年則罪人斯得。”--《尚書·金縢》

周公首先鎮壓“三監”,制止了流言,殺了管叔放逐了蔡叔,並誅殺武庚,以紂王庶兄微子繼承殷祀,在宋(今河南商丘)建國,史稱宋國。

這次遷移待遇如何不可考證,但我們用的俗語“解手”就來自於此,因為大家都是綁著去的,上廁所需要報告守衛解開繩子,因而得名。想必經歷過一次艱難平叛過程的西周還心有餘悸而不得不採取防範措施吧!

周天子分封的最大諸侯國宋國,為何有人說在春秋戰國時活成了一個笑話?▲“解手”背後的辛酸

殷商遺民的數量是龐大的,而商人善於經商也聚集了大量的財富,因此說他們當時的實力在眾諸侯中首屈一指也說得過去,但被塞進一個地小人多的彈丸之地,也就慢慢地沒落了下來。

二、惡劣的地緣格局

鑑於殷商遺民數量龐大和造反的前車之鑑,宋國被打發到靠近安徽的亳地,也就是商部落的發源地去了。這一帶屬於泗水流域,大約在豫、魯、蘇三省交界處,土地肥沃而經濟發達,缺點就是地勢平坦自古且屬於中原腹地。

周天子分封的最大諸侯國宋國,為何有人說在春秋戰國時活成了一個笑話?▲宋國位置

宋國在西周時期必然是低調的,因為特殊的身份和無刻不在的監控讓他們謹小慎微,沒有齊國的征伐之權,也沒有表裡山河的地緣優勢,只有周天子當做貴客的禮節性優待,他們如同猶太人一般只能操祖業經商。宋國的陶邑(今菏澤)是當時天下最富裕的商業城市,當然這也是引起強國覬覦和交保護費的一個理由。

泗水流域諸侯國星羅棋佈,歷經春秋和戰國初年的大規模兼併之後依然有十二個小國在苟延殘喘,史稱泗上十二諸侯(宋、魯、衛、邾、薛、郳、滕、莒、任、郯、費、邳),你可以叫他們群演天團。而宋國自始至終都沒有向外發展的空間。

自齊桓公去世之後齊國退出爭霸行列,春秋的主角變成了晉楚兩國,而爭霸的主戰場就在中原與江漢流域交接之處,也就是鄭國和宋國。

晉楚兩國一個腦瓜子靈活,一個霸蠻不服輸,就這樣爭鬥了一百多年,宋國開始了他朝秦暮楚的悲催經歷,倒向楚國則晉國發來嚴厲的外交照會,倒向晉國則楚國兵臨城下,哪怕在春秋初年號稱“小霸”的鄭國也在瑟瑟發抖,更何況沒有強兵傳統的宋國呢?

宋國帶著泗上十二諸侯交保護費,但這並不好笑反而可悲。

三、宋襄公的野望和落幕

如果說宋國是個笑話,那宋襄公自然是當仁不讓的主角。

不自量力參與爭霸戰爭,鹿上會盟被楚國綁票,泓水之戰講究“仁義”而大敗虧輸,最後身受重傷而於第二年病故。

周天子分封的最大諸侯國宋國,為何有人說在春秋戰國時活成了一個笑話?▲這張圖是筆者頭條號的配圖

但這也不怎麼好笑,生在大爭之世,凡有血氣,皆有爭心,稱霸是各諸侯國的共同心態,欲霸神州,是雄心壯志的表現,這樣的人多如過江之鯽,數不勝數,但成就霸業者寥寥無幾,能夠統一中國者僅秦始皇嬴政一人而已,為什麼要嘲笑這麼一個耿直boy?

公曰:“君子不重傷,不禽二毛。古之為軍也,不以阻隘也。寡人雖亡國之餘,不鼓不成列。”--《左傳· 僖公二十二年》

這是一句讓人心生敬畏的話,作為一句恪守戰場禮儀的君子,我們似乎可以原諒他的“不合時宜”,一句“雖亡國之餘,不鼓不成列”,可見宋襄公的錚錚風骨。

他曾經不顧病體以國禮招待流亡十九年的姬重耳,可見其眼光之毒辣,也曾經協助公子昭回齊國坐穩國君位置,足以說明感恩。

如果覺得可笑的話,那就是關於不合時宜的“仁義”吧,然而筆者的解讀是“禮崩樂壞”背後的人心不古,這難道不是苦澀的笑嗎?

四、弭兵會盟

被晉楚爭霸搞得疲憊不堪的宋國終於決定想點辦法。

周天子分封的最大諸侯國宋國,為何有人說在春秋戰國時活成了一個笑話?▲弭兵會盟

周靈王二十六年(公元前546年),宋國大夫向戌約晉、楚兩國在宋國都城商丘(今河南省商丘市)開會,調停兩國間的戰爭。這次弭兵會盟卻由各國有勢力的大夫參加。晉、楚、宋、魯、衛、陳、鄭、曹、許、蔡等十四國的有勢力的大夫參加了會議。會議約定各國間停止戰爭,奉晉、楚兩國為共同霸主,平分霸權,除齊、秦外,各國須向晉、楚同樣納貢,誰破壞協議,各國共討之。這次大會史稱“弭兵會盟”。

春秋逐漸變得殘酷,宋、魯、衛、陳、鄭、曹、許、蔡這些晉楚之間的夾心餅乾誰都得罪不起,所以宋國作為最大的苦主和金主,索性召集兩位聖鬥士來籤合同休戰。你們不是都要當霸主嗎?行,那你們都是霸主吧,我們兩邊都進貢行不行?

這是宋國在春秋舞臺上最後的兩點

五、宋康王失國

“東伐齊,取五城。南敗楚,拓地三百餘里,西敗魏軍,取二城,滅滕(山東滕州),有其地。”--《史記.宋世家》

“苟行王政,四海之內皆舉首而望之,欲以為君,齊、楚雖大,何畏焉?”--《孟子·滕文公下》

史書上宋康王是一個有爭議的人物,有人把他比作夏桀,有人則視為王道楷模,真相已經不可考證。但他曾經拓地千里卻是都有的記載,此時已然是戰國中後期,最後的迴光返照之後,宋國為齊魏楚三大強國所滅。

戰國本就是亂世,沒有隻準你打我不准我打你的道理,亂世也即將落下帷幕,死於戰火也算是得其所吧。

漩涡鸣人yy
2019-04-01

宋國確實當時的諸侯地位無人可及,這件事情怎麼證明呢?宋襄公當初之所以敢召集楚國,齊國等一系列諸侯國家,在齊桓公死了以後要求自己當霸主,就是因為自己的頭銜兒比他們高!可是就是這樣一個宋國,卻一直成為戰國時期人們恥笑的銷量,當然更多的恥笑是來自於宋襄公這個人,而不是宋國這個國家,但宋國這個國家也確實是挺尷尬。

關於宋襄公制造的那些笑料,那我也不至於多說了,那當然大家耳朵都快聽出老繭來了,一個好好的國家,不去追求強軍富國,反而追求那些華而不實的名譽,最後導致自己招來強敵,自己成為別人的階下囚,受到別人恥笑,還不思悔改,反而愈發變本加厲,最後被人直接活活玩死,宋襄公承擔了宋國將近60%的笑料,但是我說了宋國本身的存在也是一個問題。

宋國是有實力的,從何以見證,當初楚國,尤其是楚威王時期,想要率軍攻打宋國,結果抓了人家的國君還不算完,宋國自己抱成一個團,把楚國的軍隊牢牢的阻擊在成像處過軍隊,最後是沒有辦法才去找齊國過來打一個圓場,由此可見,宋國還是有一定的實力的。

中國的首都在商丘,也就是現在的河南,商丘位於整個中原大地的中心,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商賈之地,不說著名的春秋時期的一個商人范蠡,就是在宋國的陶邑做生意,號稱陶九公。

這樣一個國家是一塊實實在在的肥肉!國家很富有,整個國家富得都流油了,(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但是這個國家的實力不咋地,相比較於那些諸侯大國來講,根本上不了任何檯面這樣一個國家,對於很多國家來講,都是放在自己嘴邊的肥肉,但是不敢去吃!

這是一塊肥肉,大家公認的肥肉,誰如果先動手,誰就會成為眾矢之的!直到齊國吃了宋國以後,齊國遭到五國圍攻,但是等到大家把齊國給擊敗以後,只是把送過的土地給瓜分了,宋國就這樣當了一個替死鬼,說好的替宋國報仇,最後成為了諸侯的一次分贓大會,諸侯與諸侯之間的那種噁心的嘴臉可見一斑。

但是誰都願意去管宋國的死活呢?你富有,但是你並不強大,匹夫無罪,懷璧有罪,本身並沒有任何罪過,但是等到你一個不是很強悍的人,擁有著天價的財富,周圍又是一幫虎視眈眈的強盜的時候,你不被搶奪,難道還是別人被搶奪嗎?

宋國是一個很奇怪的國家,國家追求富足,但是並不追求強軍富國在亂世之中,那當然,宋國是別人眼中的肥肉,在盛世之中,他又成為了治國的典範,這樣的國家很矛盾,這樣的國家同時也值得別人生死,身處於什麼樣的環境,就必須得做相應的事情,如果不做,那你就是別人眼中的笑料!

钱多多读文史
2019-02-28

確切地講,宋國在周朝的諸侯國中,並不是疆域最大、地位最高、實力最強的一個。但它時常被嘲笑卻是事實。
周天子分封的最大諸侯國宋國,為何有人說在春秋戰國時活成了一個笑話?

為什麼人們愛嘲笑宋國呢?
周天子分封的最大諸侯國宋國,為何有人說在春秋戰國時活成了一個笑話?

我想這裡面有打地圖炮的嫌疑。宋國首位君主是微子啟,是前朝殷紂王的庶兄,周成王雖給了這個前朝宗室一塊地盤,但畢竟和其他諸侯國有著出身上的差異,可以說,算不得嫡系。因此,其他地方的人常常調笑它,也是在“政治正確”的範圍內。再加上宋國實力不強,既非春秋五霸,也不是戰國七強。其他諸侯將它拿來調侃,也是可以顯一顯自身的優越性的,和今天東南沿海發達地區黑河南、東北人差不多吧。故而,當時流傳的拔苗助長、守株待免等故事,其主角都是安在宋國人身上的。
周天子分封的最大諸侯國宋國,為何有人說在春秋戰國時活成了一個笑話?

再者,宋襄公同志的某些迂腐的舉動也給人增加了一個笑料。這位先生很是君子,守規矩得很,在與齊、楚會盟時,人家都防著對手,帶齊人馬,結果他一味相信以德服人,沒帶什麼人馬與兩國元首會面,結果人家卻以武服人,將他抓了。魯國在中間斡旋的,宋襄公得以回家。回去後發恨帶著人馬與楚國交戰,屬下讓他待楚軍半渡而擊之,襄公同志又發寶氣了:不可趁人之危,得等人家擺明車馬,咱們再堂堂正正打一場。結果人家過河後,卻不打招呼直撲宋軍。唉,宋軍又敗了。

有段時間,因為停戰協定的緣故,宋國得到一段喘息之機,但宋國上下都沒有趁此良機改革弊政,增強實力 ,幾十年間無所作為。又和鄭國一起獲得“宋聾鄭啞”的殊榮。

所以,宋國憑著出身不好、實力不強,以及某些君主的不合時宜,在某些時刻成為了某些人的笑料。

历史与人像
2019-12-01

宋國之所以奇葩,本人做過研究,已發表過。

宋國的來歷。武王伐紂後,雖然商被滅了國,武王分封諸侯時,仍然封紂王的兒子武庚於殷。武王死後,武庚和管蔡叛亂,被周公平叛殺死,另封紂王的庶兄微子啟於商丘,國號宋,以奉商朝宗祀。雖然是前朝後代,仍被周天子封為公爵,為武王滅傷貢獻最大的姜子牙的齊國,也僅僅被封為侯爵,低宋國一等。楚國最可憐,只是個子爵。

宋在周代爵位最高,尊為公爵,地位尊貴,到周天子那裡去都是周王室的客人,而非臣子。而且宋國也算是大國,有自己一套一直特立獨行。連太史公說宋地“其俗猶有先王遺風,重厚多君子”。但後來因國力微弱而任人欺負,遂逐漸成為春秋時期的笑柄。

為何總被黑。最容易被黑的宋國之所以屢次在《韓非子》、《列子》等諸子書裡被作為活靶子,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一是宋國在戰國時代從大國之列淪為二流小國,國小實力弱,常常被人攻打。最後一位宋君偃又步紂王后塵,為所欲為,以至於最後被齊魏楚三國瓜分。二是春秋戰國之際,許多思想家和言論者喜歡講故事說語言,時間長了大家都形成一定的故事藍本或者說故事庫,彼此相傳。而宋國地處中原交通商貿要道,商人眾多文化發達,因此也促進了關於他們糗事的傳播。

被黑的故事。所以揠苗助長、守株待兔、 野人獻曝等故事的主角都是宋國,那位“不擊半渡,不重傷,不禽二毛”的宋襄公,更是極品。被黑的最噁心的是事宋人舐痔。秦王得了病,召醫看病,能使秦王膿瘡破頭的得車一乘;能給秦王舔痔瘡的得車五乘。宋人曹商願意為其舐痔,則賞車五輛。治病的部位愈下,所得的賞賜愈多。莊子為這種行為所不齒。 雖然總被黑,但宋國是華夏聖賢文化的源頭,處於中國傳統文化核心地位的儒家、墨家、道家和名家四大思想之發源地,但諸子百家裡,儒家的孔子祖籍宋國,墨子是宋國人,名家的惠施是宋國人,道家的莊子也是宋國人。

沧海拾遗录
2019-02-25

第一個問題的描述有些含糊不清。首先,何為周天子分封的最大諸侯國?根據宋國建國的前因後果,個人猜測,應該理解為因宋國是殷商後裔,周天子給予特別優待,將宋國分封為第一等的公爵諸侯國,與姬姓虢國和虞國並列,從爵位等級上,宋國無疑是周朝時期最尊貴的諸侯國,要知道呂尚的齊國,周武王之子叔虞的晉國也僅是侯爵國,燕國僅是伯爵國。

接下來,第二個問題圍繞宋國在春秋戰國時期成為一個笑話,個人猜測分析一下。宋國被分封於今天的河南商丘及其周邊地區,位於中原交通要道,屬於四戰之地,歷來是各大諸侯國爭奪拉攏的重要目標。雖然宋國爵位最高,但國家實力一般,在春秋時期特別是晉楚爭霸時期經常在兩國陣營之間徘徊站隊。

如果要說關於宋國的笑柄,估計要數宋襄公的故事。公元前643年,春秋時代第一位霸主齊桓公逝世後,齊國因君位繼承而引發內亂。次年,宋襄公出兵協助齊孝公取得君位。同時,楚成王借齊國中衰、中原無霸的機會將勢力滲入中原地區。宋襄公不顧宋國國力尚弱,希望能以宋國的公爵地位壓制各諸侯國,與楚國爭奪中原霸主的位置。

宋襄公雄心勃勃,但畢竟國力有限,只能以“仁義”為政治號召,召集諸侯舉行盟會,藉以抬高自己的聲望。可是他的這套把戲,不僅遭到諸多小國的冷遇,更受到楚國君臣的算計。在盂地盟會時因不聽勸告輕車簡從,被“不講信義”的楚成王活捉。

後來,在魯僖公的調停之下,楚成王才將宋襄公釋放回國。宋襄公遭此奇恥大辱,執意伐鄭出氣。楚成王因是鄭國盟友,就伐宋救鄭。宋襄公得到這個消息,急忙從鄭國撤軍。周襄王十四年(公元前638年)十月底,宋軍返抵宋境。 宋襄公屯軍泓水等待楚軍的到來。楚軍進至泓水南岸,並開始渡河,這時宋軍已佈列好陣勢。宋大司馬公孫固鑑於楚宋兩軍眾寡懸殊,但宋軍已佔有先機之利的情況,建議宋襄公把握戰機,乘楚軍渡到河中間時予以打擊。 但是卻為宋襄公所斷然拒絕,從而使楚軍得以全部順利渡過泓水。楚軍渡河後開始佈列陣勢,這時公孫固又奉勸宋襄公乘楚軍列陣未畢、行列未定之際發動攻擊,但宋襄公仍然不予接受。一直等到楚軍佈陣完畢,一切準備就緒之後,宋襄公這才擊鼓向楚軍進攻。可是,宋弱楚強,宋軍大敗,宋襄公的大腿也受了重傷,在公孫固等人的拼死掩護下,才得以突出重圍,狼狽逃回宋國。泓水之戰就這樣以楚勝宋敗降下帷幕。

宋襄公不自量力,在對陣時又不肯靈活應變,策略僵化,無法有效適應春秋時期的爭霸趨勢,再加上自詡仁義,在泓水之戰慘敗,被毛主席稱為“蠢豬一般的仁義之師”,這使得宋襄公和宋國成為東周時期不自量力和愚蠢的代名詞,成為各諸侯國的笑柄。

君山话史
2019-12-10

題主所問,有兩個明顯的錯誤:第一,宋並不是最大的諸侯國。第二,宋在春秋戰國時,表現並不差。

宋國的歷史非常悠久,是殷商的延續。當初周武王推翻商紂的統治後,把紂王的庶兄微子封於商丘,國號為“宋”。宋國是殷商文化的繼承者,在當時天下諸侯中,文明程度最高的,便是宋國與魯國。墨家鼻祖墨子,道家鉅子莊子,名家宗師惠施等人,都是宋國人。出了這麼多思想大師的國度,怎麼會是個笑話呢?

說宋是春秋戰國的一個笑話,恐怕是跟宋襄公聯繫在一起吧。

宋襄公被認為是“春秋五霸”之一,其實最名不符實。特別是在泓水一戰中,更是成為千古笑柄。

周天子分封的最大諸侯國宋國,為何有人說在春秋戰國時活成了一個笑話?

當時宋、楚兩軍對峙於泓水兩岸,宋襄公派人向楚軍向戰書,約定在泓水北岸進行決戰,楚軍同意了,大批楚軍開始渡過泓水。宋軍已經排好陣勢,做好戰鬥準備。目夷說:“楚軍人多勢眾,趁他們還未全部上岸,我們趕緊出擊,先下手為強。”

宋襄公居然打起“仁義”的旗幟,他說:“不行。我聽說君子不乘人之危,雖然我是險些喪失了國家的人,但還是不忍心這樣做。”

一會兒功夫,楚軍全部渡過泓水,但還沒來得及排好陣列。目夷又提醒說:“敵人陣形混亂,我們得趕快出擊。”宋襄公又搖搖頭說:“不行,進攻沒有擺好陣勢的軍隊,非君子所為。”以德服人是沒錯的,但不是在兩軍對壘之際。兵者,詭道也,憑著所謂的“仁義”能打垮對手嗎?

楚軍渡過泓水,擺好了陣勢,宋襄公這才下令擊鼓進攻。結果不出人意料,在兵力與戰鬥力都佔上風的楚軍面前,宋軍一敗塗地。宋襄公的近身侍衛全部戰死,他本人大腿捱了一箭,落荒而逃,好歹撿回一條性命。

周天子分封的最大諸侯國宋國,為何有人說在春秋戰國時活成了一個笑話?

這當然是宋國在春秋時代鬧的一次笑話。但是倘若因此低估宋國,是不對的。

在春秋後期,宋國興起“和平主義”新的政治思潮,對後世產生很大的影響。在宋國人的策劃下,諸侯之間兩度弭兵。特別是第二次弭兵,即向戌弭兵,對春秋政治影響極大。向戌弭兵結束了晉楚長達百年的爭霸戰爭,使中小諸侯獲得了一個相對和平的國際環境,這是一次偉大的政治嘗試。雖然弭兵並不能完全終結戰爭,但我們不能苛求古人,因為即使是現代的聯合國,也沒辦法做到這一點。

宋國主持下的弭兵運動是一次順應民心的和平運動,也是中國政治文明的見證。我認為這是非常偉大的政治嘗試,這種大規模的弭兵運動,在中國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可以說,宋國是最具有現代和平觀念的古代諸侯國。

即便到了戰國時代,宋國的實力仍然不可低估,號稱“五千乘之勁宋”。在《孟子》一書中,把宋國列為九個最重要的國家之一,這九個國家包括七雄、宋及中山。

根據《史記》所記,在戰國時代,宋國也曾經武功赫赫:“東敗齊,取五城;南敗楚,取地三百里;西敗魏軍,取二城。”約在公元前298年到296年之間,宋國滅了滕國(從錢穆說)。

直到宋康王無道,宋被齊國所滅,其歷史才告終結,這時已經是戰國後期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