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美國《國家地理》全球攝影大賽中國區圖片故事類一等獎
2017美國《國家地理》全球攝影大賽中國區圖片故事類一等獎
2017美國《國家地理》全球攝影大賽中國區圖片故事類一等獎
2017美國《國家地理》全球攝影大賽中國區圖片故事類一等獎
2017美國《國家地理》全球攝影大賽中國區圖片故事類一等獎
2017美國《國家地理》全球攝影大賽中國區圖片故事類一等獎
2017美國《國家地理》全球攝影大賽中國區圖片故事類一等獎
2017美國《國家地理》全球攝影大賽中國區圖片故事類一等獎
2017美國《國家地理》全球攝影大賽中國區圖片故事類一等獎
2017美國《國家地理》全球攝影大賽中國區圖片故事類一等獎
2017美國《國家地理》全球攝影大賽中國區圖片故事類一等獎
2017美國《國家地理》全球攝影大賽中國區圖片故事類一等獎
2017美國《國家地理》全球攝影大賽中國區圖片故事類一等獎
華夏地理
1/12 中醫學以陰陽五行作為理論基礎,將人體看成是氣、形、神的統一體,通過“望聞問切”四診合參的方法探求病因,以辨證論治原則,使用中藥、鍼灸、跌打、推拿、按摩、拔罐、氣功、食療等多種治療手段,使人體達到陰陽調和而康復,其方式方法之奇,令人稱歎。圖:通過中醫手法刺激乳房和相關經絡穴位,以達到自然豐胸、美胸的效果。攝影:劉嵩
2/12 頭上著火了?放心,這並不會傷著皮膚。戴上頭巾後,醫生點燃藥酒,在頭頂上來回熨燙,片刻之後,戴著手套的左手猛地將火束整個蓋在頭巾上,火苗熄滅的同時,藥物熱力也透過頭巾滲透到皮膚中。這可是巴渝大地世代相傳的民間醫術絕活之一,更是國家級非遺項目。攝影:劉嵩
3/12 不要被這半臉針嚇到,這也是在做鍼灸治療面癱。隨著時代進步,專家們發明了一種電針療法,依靠電力進行鍼灸治病。攝影:劉嵩
4/12 艾灸起初主要是用於治療風寒、寒溼,如今不少市民選擇用這種療法調養體質,防病於未然,讓自己不生病、少生病。醫生點燃用艾葉製成的艾炷,通過艾熱刺激人體表穴位,激發經氣活動,在熱力燻烤下,老人又有了精氣神兒。攝影:劉嵩
5/12 這麼大一團火,不會燒傷嗎?別緊張,火併不會直接接觸到皮膚。酒精棉球燃燒後,罐子內的空氣被抽光,在壓力作用下,罐子會緊緊吸附在皮膚上,造成局部瘀血,可以通經活絡、行氣活血、消腫止痛、祛風散寒。這種治療方式名為拔罐。攝影:劉嵩
6/12 中醫館內,這名女子腹部放了兩個艾灸盒,這是在用艾熱刺激腹部。這種方式可治療脾胃腸病,祛除體內溼氣與寒氣,還能強身健體。攝影:劉嵩
7/12 鼓鼓的小肚子好不舒服,讓醫生做做腹部推拿,不用打針吃藥,就可以快速緩解腹痛。攝影:劉嵩
8/12 中醫認為,痛則不通,通則不痛,如果某個部位疼痛,就說明那個部位氣血不通。先在患者頭部穴位用針輕輕戳破皮膚,然後用罐子覆蓋在穴位上,抽出空氣,放出少量血液,能達到氣血通暢的治療目的。這種在頭上進行的治療,一定得由專業醫師操作。攝影:劉嵩
9/12 中國傳統醫學的放血療法又稱“針刺放血療法”。是用三稜針、粗毫針或小尖刀刺破或劃破人體特定的穴位淺表脈絡,放出少量血液,以外洩內蘊之熱毒,達到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具有消腫止痛,祛風止癢、開竅洩熱、鎮吐止瀉、通經活絡之功效。攝影:劉嵩
10/12 重慶石柱黃水鎮,街頭的特效風溼骨痛藥酒,據介紹,藥酒採用黃水狼、野生毒蠍、風溼拔毒草等中藥材製成,主治風溼骨病,跌打腫痛,四肢麻木等疾病。攝影:劉嵩
11/12 在中老年群體中,中醫貼膏是一種熱門的養生方法。使用膏藥也有講究,尤其在冬天,有些膏藥需熱敷,以便讓藥物更好吸收。攝影:劉嵩
12/12 不少愛美的市民喜歡敷面膜,中藥成分的面膜或許更能讓人安心。不同種類的面膜可以改善不同的皮膚問題,如美白、去斑、去皺、保溼、消炎等。在重慶市中醫院,來做中藥面膜的市民不少。攝影:劉嵩 (投稿來自企鵝媒體平臺)
2017-10-28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