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維為何最終會功敗垂成?

我計不成,乃天命也。姜維為何最終會功敗垂成?
7 個回答
傅斯鸿
2017-09-21

姜維最終功敗垂成這裡面的原因其實很複雜,既有軍事的因素,也有政治的因素。

首先,姜維是降將,在蜀漢的政權裡,對於降將一般而言不會給多高的地位。姜維一方面高舉他是諸葛亮的傳人,在蜀漢的政權裡勉強混得了一席之地。另一方面,姜維要想把諸葛亮的傳人坐實,就必須高舉諸葛丞相北伐的大旗。

我們知道,諸葛亮北伐徒勞無功不說,還搞得整個蜀漢政權民怨沸騰,尤其是益州本土集團遭到了重大的打擊。因此,諸葛亮死後,無論是蔣琬也好,費禕也罷,都停止了對魏國的進攻,轉而進行防禦。期間並未和魏國有什麼直接的衝突。

當然,姜維在這一個時期實際上也沒閒著,由於諸葛亮對蜀地少數民族長期採取壓制政策,導致蜀國後院經常起火。姜維在這一時期的主要工作是抵禦川西的羌人作亂。蔣琬死後,費禕當政,姜維與費禕同錄尚書事。姜維自以為熟知西羌風俗,又文武雙全,所以想拉攏羌、胡為蜀漢所用,這樣就可以控制隴西,每當姜維想興兵前往,卻遭費禕制裁,使姜維率領的軍隊不超過萬人。

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姜維利用魏國降將郭循刺殺了費禕,從而成為蜀漢的大將軍,掌握蜀漢的兵權。當上大將軍之後的姜維終於可以高舉北伐的大旗,完成諸葛亮的遺願了。連諸葛亮都徒勞無功的北伐,比諸葛亮差得遠的姜維甚至剛一出兵就遭到慘敗。

姜維與鎮西將軍胡濟兩路出兵,約定在上邽會合,但胡濟卻沒有來,導致姜維在段谷被鄧艾擊敗,死傷甚多,百姓因此埋怨姜維,而隴西也躁動不安。姜維於是請求自貶為後將軍,行大將軍事。

其實不單單是百姓埋怨姜維,益州本土集團更是利用一切手段把姜維趕出成都朝廷,使得他只能在漢中的軍營裡行使大將軍的職權,而成都朝廷姜維則絲毫無法染指。而這個時候姜維竟然放棄了四川的門戶漢中,去沓中種麥,讓魏國伐蜀看到了時機。

當然,就在魏軍五路伐蜀的時候,姜維只想到了在劍閣防禦魏軍主力,卻沒有想到鄧艾竟然從陰平小道直插江油關。姜維更加沒有想到的是他不敢染指的成都朝廷早已被益州本土集團控制,而益州本土集團不僅不給他任何物資,反而在鄧艾一進四川盆地之後,就紛紛倒戈投降,從江油到綿竹沒有遇到任何抵抗。

因此,總體來看姜維功敗垂成只能說明兩點:一、姜維的個人能力,不管是軍事能力還是政治能力都遠不如諸葛亮,也就是一般水平。二、在當時蜀漢政權裡,姜維以降將的身份居大將軍的高位,樹敵太多,益州本土集團根本不服他。

叶公好龙177224125
2017-09-21

在胡淵等部來進攻時,鍾會派姜維領兵去殺眾魏將,姜維方欲行動,忽然一陣心疼,昏倒在地;作戰時,不幸心疼加轉,仰天大叫:“吾計不成,乃天命也。”遂自刎而死。而據《三國志·鍾會傳》記載:姜維和鍾會都是在作戰中寡不敵眾被殺;姜維還親手殺死了五、六人,既沒有“心疼”,也沒有“自刎”。《三國演義》在這裡特別強調他的“心疼”,無非是告訴讀者:姜維的敗亡,不是因為鬥志不高,武藝不強,而是命中註定,命該如此,魏國將官們也是命不該絕,這些都是命中註定的,就是說“人定不能天”,你人有千算,天教一算。天意就是如此的,隨便你好厲害,都是沒有辦法的。就像五十回“諸葛亮智算華容道”中,說“夜觀天象,曹賊未合身亡”;及一百三回“上方谷司馬受困”中,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都是如出一轍。《三國演義》中這一類迷信觀念還不少。

此外,《三國演義》說姜維亡年五十九歲,顯然是不正確的。《三國志·姜維傳》記載:姜維是在魏太和二年(公元228年)降蜀,時年是二十七歲;死於魏咸寧元年(公元264年),屈指算來,姜維亡年應為六十三歲。

那麼,姜維的復國計劃究竟是不是異想天開呢?古往今來人們有許多不同的看法。但是客觀的看,姜維的復國計劃是不現實的。因為,跟隨鍾會入蜀的十幾萬將士都是中原人,家小都在中原,既然平定蜀漢,大功告成,就想回到中原去,不會再來跟你鍾會造反,何況司馬昭自領大軍抵達長安地區,就是專門用來對付鍾會反叛的;而蜀中原來將士見國家破亡,震懾於魏軍之強大,鬥志已經喪失,大多不願作無為的犧牲再跟姜維造反。正如司馬昭說:“夫蜀已破亡,遺民震恐,不足與共圖事;中國(原)將士各自思歸,不肯與同也。會若作惡,只自滅族耳。”(《資治通鑑》卷七十八魏紀十元皇帝下鹹熙元年)蜀國的滅亡是大勢所趨,從當時情形看,不是任何奇計能夠從根本上扭轉的。不用說姜維的計謀難度太大,成功率很小;即使暫時僥倖取得成功,也難以長久支撐下去的。任何奇謀巧計都應以實力為後盾,否則便會像泡沫一樣,很快便破滅了。

姜維的連年北伐,亦遭到許多朝臣和將領的非議。如散中大夫譙周寫過一篇《仇國論》,中說:當今形勢,“可為文王(像周文王休養民生),難為漢祖(漢高祖劉邦)”“如果極力窮兵黷武,便會出現土崩瓦解之勢。”車騎將軍廖化說:“‘兵不戢,必自焚。’(不能休兵息戰,必將引火自焚)這說的就是姜維啊!智不出敵而力小於寇,而用兵無厭,將何以存?”後世之人,對姜維的北伐也多持否定貶斥態度。《三國志》作者陳壽評論說:“姜維粗有文武,立志功名,而濫用兵力窮兵黷武,不能周密明斷形勢,終致敗亡。”為《資治通鑑》作注的元人胡三省說姜維北伐“屢敗而不止,為亡蜀張本”。胡氏把蜀國的滅亡,幾乎完全歸咎於姜維了。

以上的說法,都是不通達時變的人說的話。首先,姜維的北伐是繼承了諸葛亮的既定方針。如果說,北伐的戰略是錯誤的,那麼首先是錯在諸葛亮,而不是姜維。儘管諸葛亮北伐無功而廢,而古往今來人們是抱以理解的態度待之,為什麼就如此苛責姜維?這難道算公正嗎?古今人多認為蜀國國小民寡,當閒關息民,而不應該捲入戰爭,但要知道“樹欲靜而風不止”,強敵魏國的既定政策就是要消滅吳、蜀的武裝力量,統一天下,所以說你閉得了關、息得了民嗎?如果說諸葛亮的北伐取得了“以攻為守”的效果,那麼姜維的北伐不也取得了同樣的效果嗎?從諸葛亮去逝到蜀國滅亡,其間相隔三十年,蜀國作為蕞爾小國,能夠在風雷激盪的環境中維持三十年,不得不說這全靠姜維在軍事上自強不息、頑強拼搏的革命精神,要不然魏國早就下手了,強大的魏國大軍早就打進來了。還想“閉關”、“息民”,你閉得了關、息得了民嗎!

而從姜維歷次北伐的戰績來看,打過勝仗,也打過敗仗,總體說打了個平手,還不算佔下風,幾十年來一直在魏國西部領土上作戰。強大的魏國始終沒有能打進蜀國來,而是在自己西部領土上疲於奔命,被動挨打。蜀國的土地、戰士、人民,只有魏國的十分之一,而姜維不畏強敵,敢於提馬步兵兩、三萬人,長驅魏國西部地區,在千槍萬刃之中,矢石交攻之際,匹馬縱橫,慨然有飲馬河、洛之志,不亦壯哉!

當然,姜維的多次北伐,不可避免會帶來消及影響,消耗了國家人力物力,加重了人民負擔,激化了各種社會矛盾,但是戰爭總是伴隨這些東西的,不單姜維如此,諸葛亮難道也不是如此嗎? 至於蜀國的滅亡,客觀上是由於魏國過於強大而蜀國過於弱小,國家一定是要統一的,這也是大勢所趨。然而主觀上則是由於蜀國後主無能,宦官黃皓干政,蜀國政治一團糟。唐朝詩人劉禹錫詩中說“得相能開國,生兒不象賢。”指的就是後主劉禪。俗話說:“虎父無犬子。”虎父偏生犬子。蜀國的滅亡,如果真要追究什麼人主觀上的責任的話,那就應該首先歸咎於以後主劉禪和宦官黃皓為首的那些花天酒地、醉生夢死、置國計民生於不顧的那些腐敗分子們;沒有必要過多責備戎馬倥傯、生活儉樸,為國家的生存而戰鬥到生命最後一息的姜維!

《諸葛亮》

不停37
2017-09-21

實際上姜維北伐勝多財少,甚至打出了蜀漢北伐以來的最大勝利:洮西大捷(復與車騎將軍夏侯霸等俱出狄道,大破魏雍州刺史王經於洮西,經眾死者數萬人。)

這次北伐的影響是(會值洮西之役,官兵失利,刺史王經困於圍城之中。當爾之時,二州危懼,隴右懍懍,幾非國家之有也。)

可惜後來由於胡濟失約,姜維兵敗段谷,功敗垂成。

然而實際上在洮西之戰,姜維部殺了好幾萬魏人。而段谷之戰,據記載也就是損失了大概1w人。而洮西戰後,魏國依舊能夠迅速組建新的部隊對抗姜維。段谷戰後,卻給蜀漢重大打擊。這是因為魏國和蜀漢國力差距太大了啊!

要知道,當初陽溪之戰,魏延擊潰郭淮,可是魏國還是魏國。當初興勢之戰,王平擊潰曹爽。可是魏國還是魏國。可見除非蜀漢能夠取得連續性的重大勝利,否則無法動搖魏國國本。

魏國實力是蜀漢的幾倍,姜維盡力了。

珍爱惜缘16
2017-09-22

比姜維繼承了孔明遺志,幾次北伐勞民傷財建樹不大,幾次戰役沒有實質上的進展。詐降鍾會後,施離間計,姜維欲先殺眾魏將,然後殺鍾會,然後重立蜀漢帝劉禪。其計劃可謂非常周全,其心可謂良苦。姜維先借鍾會之手除去鄧艾,除去衛瓘,藉手於鄧艾;所以說謀殺魏眾將、鄧艾、鍾會、衛瓘的是幕後是姜維。姜維的計劃看似天衣無縫,可實際行使起來事實並不象他預料的進展那麼順利,我們做一分析,如果鍾會死了眾魏將不死,鄧艾死了衛瓘不死的話,計劃最終還是難以成功。可嘆計劃最終敗露,姜維被殺以至於功敗垂成。看起來天意不可強,孔明不死還有漢,姜維不死尚有劉。一切都是天意。

qzuser82966171
2017-09-21

國力差距太大,加上諸葛亮死後蜀國內部士族對蜀漢更不看好人才都不出仕。諸葛亮原本給劉備設計好的三分天下擁荊川兩州待天下有變在做爭奪,因吳國背盟關羽失荊州而破滅。姜維只是繼承諸葛亮的遺志,都是螳臂當車明知失敗但又不得不做而已。

賀灏
2017-09-21

答:263年司馬昭命鈡會與鄧艾分途滅蜀,鄧艾奇襲陰平古道,迫降劉禪,奪得滅蜀首功。而鈡會卻被姜維阻於劍閣,至降書至姜維才降於鈡會。從此兩人爭功,彼此讎恨。姜維想借鈡會的力量復國,鈡會亦想在蜀中割據,二人一拍即合。鈡會先是仿鄧艾筆跡美上書激怒司馬昭,降罪於鄧艾除去兵權,為造反鋪路。無奈魏兵皆是北方人蜀漢即平人人都思歸故鄉,鈡會造反沒有群眾基礎,又事機不密,引發士兵嘩變,導至姜維與鈡會皆死於亂兵之中。

姜維欲借鈡會之力復國只是他的一廂情願,毫無勝算可言,最後死於亂兵之中也是天意絕漢,談不上功敗垂成。姜維自已也説,吾計不成,乃天命也。還是認命吧。

刘中元字立虎
2017-09-23

劉邦自囚漢中,項羽可是放心得很。誰知明修棧道,暗渡陳倉脫籠而出得了天下,魏人可是清楚得很,當年與吳聯手關了荊州大門,還會讓你從陳倉及斜谷棧道逃出?蜀地可不像現代人概念中的西南,聚集地只有少數盆地,往來交通艱難,人力,物力,運輸全無優勢,拼力北伐也只不過想逃出囚籠!.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