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居老王拆遷賠了200萬,給女兒20萬,給小兒子180萬,現在兒女都不贍養你怎麼看?

10 個回答
懒懒推文
2019-07-17

我老公的姥姥,今年80多歲了。老爺年輕的時候是煤礦工人,退休後在門口塔了個棚子修理自行車....老人有4子2女。

今年母親節的時候,姥姥就把幾個兒女都聚集在一起。說了下她手裡還有幾十萬存款,還有現住的一套房子。說她跟老爺年紀都大了。真遇到花很多錢的大病,也不需要看了,因為年齡就在這,看了也沒有啥意思,還浪費錢。如果之後生小病需要錢,他們就自己出,如果不生病直接老死了,這錢幾個孩子就可以分了...

老爺身體挺好,但是姥姥身體不好,有腦梗。還血糖高經常住院充水。之前都是我婆婆跟老公的大姨兩個人輪流照顧。母親節過後,有次又因為需要充水住院,這下熱鬧了,幾個從來不愛露面的兒媳,爭搶著去醫院送飯,照顧,這下我婆婆跟大姨,到落得清閒....我婆婆當時就說,人老了,看來還得有點錢,而且一定要讓子女知道自己有錢,不然,真的沒人願意搭理。

我覺得,這樣挺好的,多存錢,老了能用到就用,看病住院,也用不著兒女的,如果用不到最後還是自己孩子的,還能給他們留點,多好。幹嘛要把自己的一切都提前給孩子呢?多傻。兒子覺得你有女兒,女兒覺得,兒子拿的錢多,更該他養,最主要的是老人沒有了任何的經濟價值...可悲嗎?有拆遷款不如拿在手裡,保證兒女都孝順的不得了。

我喜欢的大苹果没有了
2019-08-14

這個錢的不能分完,留手裡就比較好,因為現在人們都很現實,當然啦,我都想開了,我丈母孃一個人,也是拆房子,現在要分,可能會三套房,就有人給他說了,你可千萬不能把房子都給孩子分了,到時候你可不好辦了。他家三個女兒,我的是老二,我給丈母孃說,你給他倆一人分一套,另外一套你留著,等百年之後,啊,想給誰給誰,老大家是兩個兒子,我這是個姑娘,不行給他,我不要了,丈母孃一直跟著我,有 10 多年了,我覺得,這都不是事兒

九月蛩虫
2019-07-18

我孃家拆遷我和姐姐都沒要拆遷款,父母都給弟弟了,這裡本來就是家產給兒子,以後養老也都是兒子的責任,女兒不分家產但是也不用贍養父母,自願看望父母買禮品也隨自己心意還有父母生病自願照顧。如果兒女一樣分家產最好平分,贍養父母也一樣平攤,最怕父母分不公平都有意見。老人應該自己留一些養老錢,誰有不如自己有,有個鄰居把房子賣了錢分給三個兒子,老兩口到兒子家輪流住,當時都很高興孝敬老人,過了幾年都嫌棄不願管了。不要高估人性。

阳光丽女
2019-07-20

我家錢地都給兒子,父母老了兒子不說不管,天天在外打工不回家,回家也不看父母一眼,父母躺下後都是女兒伺候,女兒們看到父母躺下了,在去提錢可能嗎?多狠心才能看著父母自己不管呀,?家家有本難唸的經,不管怎樣伺候完父母就行了,以上說的是我孃家,我婆婆是有名婦科醫生,內退後在家開門診,九零年的時候計劃生育特別嚴,我婆婆掙錢沒數,後來都叫我小姑子偷走了,小姑子賭博,我婆婆一氣之下癱瘓在床,我婆婆癱瘓十五六年了,姐弟們也替一個月養,從打架爭吵到現在都沒脾氣了,婆婆把他們磨的沒脾氣了,想想我這輩子啥都趕上了,無奈,我現在練就好心態,如果我心態不好早自殺了,我是靠山山倒,靠水水流,我兩個孩子大學畢業,我覺得挺好,我退休了,孝敬父母給自己子孫惜福,不要計較太多,人欠你天會還,擺正心態,伺候父母,完成任務就行了,家家有本難唸的經

飞燕说人生
2019-07-17

關於拆遷這件事,我曾寫過一篇文章《八十歲老母租房獨居,我喜歡這裡的煙火氣》。(就發在頭條,想了解的可以看一下)。

每個老人對待折遷款都有各自的分法,但無疑,更多老人會偏向兒子一些。

因為在國人固有的觀念裡,兒子是自家的,生了孫兒還在這個家裡。女兒嫁給別家了,生的孫兒是外姓人。自然在財產分配上會有偏頗。

這一點都不奇怪,因為我親眼所見的事例就有很多,事實面前確實如此。說男女平等不錯 ,但真正的事情發生之後,父母的處理方式往往會讓人大跌眼鏡。

我在《八十歲老母租房獨居,我喜歡這裡的煙火氣》這篇文章裡,寫了4個子女為折遷款鬧得不可開交,文中的老母親還算拎得清,並沒有太偏向哪一個,但真實的事情是,老兩口確實更偏兒子一些,最終老人孤獨地死在出租屋裡,更是金錢背後的悲哀。

人遇暴財不能有貪慾,不能讓金錢泯滅了良知。

老人把180萬給了兒子,20萬給了女兒確實不妥,應該給自己留些養老錢,或是在百年之後做為遺產,兒女或許還不至於如此不孝。

歸根結底,還是老人沒把兒女教育好,自己又不會處理事情,才導致如此可悲結局。

什麼都不用講了,一紙訴狀,讓政府為你做主,兒女都如此不孝,留著臉面也沒什麼用,妥善安置自己的老年生活才是正事。


關於拆遷這件事,我曾寫過一篇文章《八十歲老母租房獨居,我喜歡這裡的煙火氣》。(就發在頭條,想了解的可以看一下)。

每個老人對待折遷款都有各自的分法,但無疑,更多老人會偏向兒子一些。

因為在國人固有的觀念裡,兒子是自家的,生了孫兒還在這個家裡。女兒嫁給別家了,生的孫兒是外姓人。自然在財產分配上會有偏頗。

這一點都不奇怪,因為我親眼所見的事例就有很多,事實面前確實如此。說男女平等不錯 ,但真正的事情發生之後,父母的處理方式往往會讓人大跌眼鏡。

我在《八十歲老母租房獨居,我喜歡這裡的煙火氣》這篇文章裡,寫了4個子女為折遷款鬧得不可開交,文中的老母親還算拎得清,並沒有太偏向哪一個,但真實的事情是,老兩口確實更偏兒子一些,最終老人孤獨地死在出租屋裡,更是金錢背後的悲哀。

人遇暴財不能有貪慾,不能讓金錢泯滅了良知。

老人把180萬給了兒子,20萬給了女兒確實不妥,應該給自己留些養老錢,或是在百年之後做為遺產,兒女或許還不至於如此不孝。

歸根結底,還是老人沒把兒女教育好,自己又不會處理事情,才導致如此可悲結局。

什麼都不用講了,一紙訴狀,讓政府為你做主,兒女都如此不孝,留著臉面也沒什麼用,妥善安置自己的老年生活才是正事。



關於拆遷這件事,我曾寫過一篇文章《八十歲老母租房獨居,我喜歡這裡的煙火氣》。(就發在頭條,想了解的可以看一下)。

每個老人對待折遷款都有各自的分法,但無疑,更多老人會偏向兒子一些。

因為在國人固有的觀念裡,兒子是自家的,生了孫兒還在這個家裡。女兒嫁給別家了,生的孫兒是外姓人。自然在財產分配上會有偏頗。

這一點都不奇怪,因為我親眼所見的事例就有很多,事實面前確實如此。說男女平等不錯 ,但真正的事情發生之後,父母的處理方式往往會讓人大跌眼鏡。

我在《八十歲老母租房獨居,我喜歡這裡的煙火氣》這篇文章裡,寫了4個子女為折遷款鬧得不可開交,文中的老母親還算拎得清,並沒有太偏向哪一個,但真實的事情是,老兩口確實更偏兒子一些,最終老人孤獨地死在出租屋裡,更是金錢背後的悲哀。

人遇暴財不能有貪慾,不能讓金錢泯滅了良知。

老人把180萬給了兒子,20萬給了女兒確實不妥,應該給自己留些養老錢,或是在百年之後做為遺產,兒女或許還不至於如此不孝。

歸根結底,還是老人沒把兒女教育好,自己又不會處理事情,才導致如此可悲結局。

什麼都不用講了,一紙訴狀,讓政府為你做主,兒女都如此不孝,留著臉面也沒什麼用,妥善安置自己的老年生活才是正事。




關於拆遷這件事,我曾寫過一篇文章《八十歲老母租房獨居,我喜歡這裡的煙火氣》。(就發在頭條,想了解的可以看一下)。

每個老人對待折遷款都有各自的分法,但無疑,更多老人會偏向兒子一些。

因為在國人固有的觀念裡,兒子是自家的,生了孫兒還在這個家裡。女兒嫁給別家了,生的孫兒是外姓人。自然在財產分配上會有偏頗。

這一點都不奇怪,因為我親眼所見的事例就有很多,事實面前確實如此。說男女平等不錯 ,但真正的事情發生之後,父母的處理方式往往會讓人大跌眼鏡。

我在《八十歲老母租房獨居,我喜歡這裡的煙火氣》這篇文章裡,寫了4個子女為折遷款鬧得不可開交,文中的老母親還算拎得清,並沒有太偏向哪一個,但真實的事情是,老兩口確實更偏兒子一些,最終老人孤獨地死在出租屋裡,更是金錢背後的悲哀。

人遇暴財不能有貪慾,不能讓金錢泯滅了良知。

老人把180萬給了兒子,20萬給了女兒確實不妥,應該給自己留些養老錢,或是在百年之後做為遺產,兒女或許還不至於如此不孝。

歸根結底,還是老人沒把兒女教育好,自己又不會處理事情,才導致如此可悲結局。

什麼都不用講了,一紙訴狀,讓政府為你做主,兒女都如此不孝,留著臉面也沒什麼用,妥善安置自己的老年生活才是正事。




法重情深
2019-07-19

這就是老王的不對了,房子拆遷的賠償款200萬。給女兒20萬,給小兒子180萬,自己沒有留一分,這明顯不妥啊。

首先,給女兒20萬,給小兒子180萬,這是很不公平的。作為女兒,一定會有意見的。

“手心手背都是肉”,為什麼給小兒子180萬,只給女兒20萬?

這不是明顯偏心嗎?女兒一生氣,以後不會再養活你的。

其次,兒子雖然得了大部分,但是畢竟沒有得全。還有那20萬給了女兒,那麼以後就讓女兒養活你好了。

這叫“人心不足蛇吞象。”

這就是老王的不對了,房子拆遷的賠償款200萬。給女兒20萬,給小兒子180萬,自己沒有留一分,這明顯不妥啊。

首先,給女兒20萬,給小兒子180萬,這是很不公平的。作為女兒,一定會有意見的。

“手心手背都是肉”,為什麼給小兒子180萬,只給女兒20萬?

這不是明顯偏心嗎?女兒一生氣,以後不會再養活你的。

其次,兒子雖然得了大部分,但是畢竟沒有得全。還有那20萬給了女兒,那麼以後就讓女兒養活你好了。

這叫“人心不足蛇吞象。”



再次,老王把拆遷款全給了兒女,自己沒有留一點,這是給自己沒留一點後路啊。

一旦以後生病,需要用錢,就得向兒女們另要。你給他們錢容易,但是向他們要錢卻難啊。

其實老王有更好的辦法,就是得到200萬的拆遷款後,給女兒和兒子每人10萬元,剩餘的180萬自己留著。以後哪個孩子對自己好,剩餘的錢就給誰。

如果都沒有人養活,有100多萬元錢到養老院也是夠花的了。

所以都不要像隔壁老王這樣,花光了錢也沒得到好處。

最後,按照法律規定,子女都有贍養父母的義務。不論父母給不給子女錢?也不論父母有沒有錢?子女都應當贍養自己的父母。

如果子女拒絕履行義務的話,父母都可以到法院依法起訴。

玄真子桑
2019-07-17

首先,這慘景是老王自己“作”的。好多處理過若干贍養糾紛的資深律師苦口婆心告誡老人,“千萬看好自己養老本錢,生前切勿處置自有資產。”如果老王不輕率分配200萬拆遷款,遇上子女不孝,手中有錢,請人照顧也行,找個檔次高點的養老院也好,無論怎樣都有一個衣食無憂的夕陽紅。況且,有了200萬,子女哪裡能棄他不顧?兒孫繞膝的天倫之樂原本於他並非奢望,卻因提前散盡錢財,致使這歡樂成了水中月鏡中花,實在可嘆。

老王過早處分財產,而且明顯重男輕女,又是一對不孝兒女,晚年淒涼可以想像。

其次,兒女不孝應受撻伐。贍養父母法定義務,與財產分配無關,這是對父母曾經撫養自己的回報,就如羔羊跪乳、烏鴉反哺,人總不能禽獸不如吧?

為老王支招:

其一,訴訟,要求兒女依法履行贍養義務。

其二,如果當初分配拆遷款時附有養老約定,要求受益者依約履行;如果受益者違約不履行贍養義務,可訴訟申請撤銷贈予行為。

小六的暖拥抱
2019-07-17

老人落得兒女都不贍養,除了兒女不知感恩以外,有兩個地方做得不妥。

首先,不該把180萬全都分了。其次,不該兒女差別這麼大。

父母總是太相信兒女的孝心,兒女總是挑戰父母的認知。

試想如果老人拿出40萬,女兒兒子各20萬,剩下的140萬自己揣著,兒女哪個會不孝順?

第一,不會造成女兒心裡不平衡。第二,也不會讓兒子有沒有了忌憚。

親情一般來說是可靠的,但是凡事都不是絕對的。

給自己做好打算,讓自己掌握主動權,才能過得舒服啊。

我一個遠房的親戚,她有兩個兒子,老伴去世得早,大兒子和她在一個院子裡住,二兒子自己單住。

後來房子拆遷,她覺得拆遷款裡也有大兒子的份,就多給了大兒子50萬,結果二兒子為此和她大鬧一場,還揚言萬起訴大兒子。

後來雖然沒起訴,但兄弟之間就此生了嫌隙。

我這個親戚還算聰明,自己手裡留了點錢,買了一樓的樓房。

後來她得了尿毒症,需要每個星期透析兩次。

剛開始,還有人管,後來就沒人管了,都是她自己去,偶爾發燒,給大兒子打電話,大兒子出差在外回不來。

給二兒子打電話,二兒子推推拖拖不願意來。

我有一次去看她,她刷起胳膊上的淤青給我看,和我說誰都指望不上,還好自己留了點錢。

至於這位老人,既然兒女不孝順,身邊又無錢傍身,那就讓法律來解決吧。

兒女做的過分了,自有法律來制裁。他們不考慮你的死活,你也不必在意他們的臉面。


老人落得兒女都不贍養,除了兒女不知感恩以外,有兩個地方做得不妥。

首先,不該把180萬全都分了。其次,不該兒女差別這麼大。

父母總是太相信兒女的孝心,兒女總是挑戰父母的認知。

試想如果老人拿出40萬,女兒兒子各20萬,剩下的140萬自己揣著,兒女哪個會不孝順?

第一,不會造成女兒心裡不平衡。第二,也不會讓兒子有沒有了忌憚。

親情一般來說是可靠的,但是凡事都不是絕對的。

給自己做好打算,讓自己掌握主動權,才能過得舒服啊。

我一個遠房的親戚,她有兩個兒子,老伴去世得早,大兒子和她在一個院子裡住,二兒子自己單住。

後來房子拆遷,她覺得拆遷款裡也有大兒子的份,就多給了大兒子50萬,結果二兒子為此和她大鬧一場,還揚言萬起訴大兒子。

後來雖然沒起訴,但兄弟之間就此生了嫌隙。

我這個親戚還算聰明,自己手裡留了點錢,買了一樓的樓房。

後來她得了尿毒症,需要每個星期透析兩次。

剛開始,還有人管,後來就沒人管了,都是她自己去,偶爾發燒,給大兒子打電話,大兒子出差在外回不來。

給二兒子打電話,二兒子推推拖拖不願意來。

我有一次去看她,她刷起胳膊上的淤青給我看,和我說誰都指望不上,還好自己留了點錢。

至於這位老人,既然兒女不孝順,身邊又無錢傍身,那就讓法律來解決吧。

兒女做的過分了,自有法律來制裁。他們不考慮你的死活,你也不必在意他們的臉面。



老人落得兒女都不贍養,除了兒女不知感恩以外,有兩個地方做得不妥。

首先,不該把180萬全都分了。其次,不該兒女差別這麼大。

父母總是太相信兒女的孝心,兒女總是挑戰父母的認知。

試想如果老人拿出40萬,女兒兒子各20萬,剩下的140萬自己揣著,兒女哪個會不孝順?

第一,不會造成女兒心裡不平衡。第二,也不會讓兒子有沒有了忌憚。

親情一般來說是可靠的,但是凡事都不是絕對的。

給自己做好打算,讓自己掌握主動權,才能過得舒服啊。

我一個遠房的親戚,她有兩個兒子,老伴去世得早,大兒子和她在一個院子裡住,二兒子自己單住。

後來房子拆遷,她覺得拆遷款裡也有大兒子的份,就多給了大兒子50萬,結果二兒子為此和她大鬧一場,還揚言萬起訴大兒子。

後來雖然沒起訴,但兄弟之間就此生了嫌隙。

我這個親戚還算聰明,自己手裡留了點錢,買了一樓的樓房。

後來她得了尿毒症,需要每個星期透析兩次。

剛開始,還有人管,後來就沒人管了,都是她自己去,偶爾發燒,給大兒子打電話,大兒子出差在外回不來。

給二兒子打電話,二兒子推推拖拖不願意來。

我有一次去看她,她刷起胳膊上的淤青給我看,和我說誰都指望不上,還好自己留了點錢。

至於這位老人,既然兒女不孝順,身邊又無錢傍身,那就讓法律來解決吧。

兒女做的過分了,自有法律來制裁。他們不考慮你的死活,你也不必在意他們的臉面。




老人落得兒女都不贍養,除了兒女不知感恩以外,有兩個地方做得不妥。

首先,不該把180萬全都分了。其次,不該兒女差別這麼大。

父母總是太相信兒女的孝心,兒女總是挑戰父母的認知。

試想如果老人拿出40萬,女兒兒子各20萬,剩下的140萬自己揣著,兒女哪個會不孝順?

第一,不會造成女兒心裡不平衡。第二,也不會讓兒子有沒有了忌憚。

親情一般來說是可靠的,但是凡事都不是絕對的。

給自己做好打算,讓自己掌握主動權,才能過得舒服啊。

我一個遠房的親戚,她有兩個兒子,老伴去世得早,大兒子和她在一個院子裡住,二兒子自己單住。

後來房子拆遷,她覺得拆遷款裡也有大兒子的份,就多給了大兒子50萬,結果二兒子為此和她大鬧一場,還揚言萬起訴大兒子。

後來雖然沒起訴,但兄弟之間就此生了嫌隙。

我這個親戚還算聰明,自己手裡留了點錢,買了一樓的樓房。

後來她得了尿毒症,需要每個星期透析兩次。

剛開始,還有人管,後來就沒人管了,都是她自己去,偶爾發燒,給大兒子打電話,大兒子出差在外回不來。

給二兒子打電話,二兒子推推拖拖不願意來。

我有一次去看她,她刷起胳膊上的淤青給我看,和我說誰都指望不上,還好自己留了點錢。

至於這位老人,既然兒女不孝順,身邊又無錢傍身,那就讓法律來解決吧。

兒女做的過分了,自有法律來制裁。他們不考慮你的死活,你也不必在意他們的臉面。




金宝57896129
2019-08-14

首先做老人的就有許多問題,今天都什麼時代了還重男輕女,在一個是偏疼兒女不得濟,在有錢兒女也不可能花一輩子,老人無方傾囊而出,最後自己難了,女兒你給了二十萬,你就是給了八十萬,她也得說,為什麼憑什麼一樣的兒女不一樣的對待,養你老她心裡不平衡,怨氣變成了孽,老人不公必招兒女嫌,老人不慈兒女怎能孝怎能養你老,老人黑了心腸,兒女怎能不怨聲載道,錢財散盡也是自絕後路,做老人的首先得會做人,在兒女面前行得正,給兒女更多的是關愛,精神上的鼓勵!金錢上的給予往往讓兒女產生了墮性和貪婪,至於給兒女金錢上的幫助需要智慧,不然兒女不感恩不領情,他們都覺得這是天經地義的,老子的錢不給兒女花給誰花,人的私慾就是錢和利,錢可以暖身,但無法暖心。

中国厚道一百姓
2019-07-18

現在的這種事還真是屢見不鮮,做為父母偏心,做為兒女不孝。

事出必有因,有因就有果。身為長輩,對子女光去實施高壓政策,必然會導致孩子的逆反。

現在的這種事還真是屢見不鮮,做為父母偏心,做為兒女不孝。

事出必有因,有因就有果。身為長輩,對子女光去實施高壓政策,必然會導致孩子的逆反。

社會現象上,雖然有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一說,但這種說辭卻代替不了法律。

拆遷款下來的時候,能給女兒一小部分,說明還知道自己有這麼個女兒。但卻忽略了一個家庭公平原則。老王把寶都壓到了兒子身上,但兒子卻並不認可他的分配。

現在的這種事還真是屢見不鮮,做為父母偏心,做為兒女不孝。

事出必有因,有因就有果。身為長輩,對子女光去實施高壓政策,必然會導致孩子的逆反。

社會現象上,雖然有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一說,但這種說辭卻代替不了法律。

拆遷款下來的時候,能給女兒一小部分,說明還知道自己有這麼個女兒。但卻忽略了一個家庭公平原則。老王把寶都壓到了兒子身上,但兒子卻並不認可他的分配。

兒子心裡會想,姐是外人,憑啥給她。閨女嘴裡卻會說,都是你孩子,既然不能公平相待,給我這麼小份額,就別指望我給你養老。

這就是做為一個老人不會教育孩子,不會處理家庭問題的失敗之處。這就是想象豐滿和現實骨感的事實一面。

現在的這種事還真是屢見不鮮,做為父母偏心,做為兒女不孝。

事出必有因,有因就有果。身為長輩,對子女光去實施高壓政策,必然會導致孩子的逆反。

社會現象上,雖然有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一說,但這種說辭卻代替不了法律。

拆遷款下來的時候,能給女兒一小部分,說明還知道自己有這麼個女兒。但卻忽略了一個家庭公平原則。老王把寶都壓到了兒子身上,但兒子卻並不認可他的分配。

兒子心裡會想,姐是外人,憑啥給她。閨女嘴裡卻會說,都是你孩子,既然不能公平相待,給我這麼小份額,就別指望我給你養老。

這就是做為一個老人不會教育孩子,不會處理家庭問題的失敗之處。這就是想象豐滿和現實骨感的事實一面。

說一千道一萬,老王的痛楚都值得大家深思。雖然有法律途徑可以幫助、解決和兒女之間的糾紛,但親情還能回到以往的無間無隙嗎?

最後想告訴所有能看到我這篇回答的朋友們,養兒養女都一樣,但做好早期教育卻非一日之功,務必讓孩子明白人世間親情才是最為重要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