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十年代明信片上的彩色廣州,這樣的廣州我還是第一次見
三四十年代明信片上的彩色廣州,這樣的廣州我還是第一次見
三四十年代明信片上的彩色廣州,這樣的廣州我還是第一次見
三四十年代明信片上的彩色廣州,這樣的廣州我還是第一次見
三四十年代明信片上的彩色廣州,這樣的廣州我還是第一次見
三四十年代明信片上的彩色廣州,這樣的廣州我還是第一次見
三四十年代明信片上的彩色廣州,這樣的廣州我還是第一次見
三四十年代明信片上的彩色廣州,這樣的廣州我還是第一次見
三四十年代明信片上的彩色廣州,這樣的廣州我還是第一次見
三四十年代明信片上的彩色廣州,這樣的廣州我還是第一次見
靜靜時光
1/9 圖為廣州大沙頭廣九鐵路火車站,車站門口正對的是鄧仲元銅像。1922年3月21日,粵軍總參謀長兼第一師師長鄧仲元在到達廣九車站準備離開時被殺。1936年,雕塑家李金髮為其塑像並立於鄧仲元在廣九車站廣場被刺犧牲處。
2/9 圖為當時的惠愛路街景,當時這裡是店鋪雲集,放眼望去,兩旁店鋪招牌密密麻麻,一派繁華商都的氣象。1948年,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惠愛路改名為中山路,路名一直沿用至今。
3/9 圖為沙面西橋。沙面西橋是1861年清朝與英國簽訂《沙面租界條約》後英國人建的,當時英國人曾一度佔有沙面五分之四的地盤,但最初都是通過東橋與廣州陸地連接在一起,後來隨著入住人口及與外界交往的增多,才又興建了這一座,不過只是人行橋,不通車。
4/9 圖為沙面英租界的中央大道。沙面,因為是珠江沖積而成的沙洲,故名沙面。鴉片戰爭後,在清咸豐十一年(1861年)後淪為英、法租界。
5/9 圖為當時廣州市政府大樓。該大樓坐北向南,為鋼筋混凝土結構,雅黃琉璃瓦綠脊,紅柱黃牆白花崗石基座,外觀古樸典雅,蔚為壯觀。1931年7月奠基,1934年10月落成。
6/9 圖為在越秀山上遠眺廣州市區。越秀山也叫粵秀山,是白雲山的餘脈。明朝永樂年間,山上曾建有觀音閣,又稱觀音山。
7/9 圖為遠望白雲山。白雲山自古就有“羊城第一秀”之稱,由30多座山峰組成,為廣東最高峰九連山的支脈。面積20.98平方公里,主峰摩星嶺高382米。\n
8/9 圖為珠江周邊景色。珠江,又名粵江,是我國第二大河流。珠江包括東江、西江和北江等支流,匯合至廣州河段,景色十分秀麗。\n
9/9 圖為廣州鎮海樓。鎮海樓,又名望海樓,位於廣州市越秀山的小蟠龍岡上,是廣州市標誌性建築之一。因樓高5層,故又俗稱“五層樓”,全樓高25米,呈長方形,闊31米,深16米。鎮海樓一開始是永嘉侯朱亮祖在明朝洪武十三年(1380年)修建的,但是鎮海樓在歷史上曾五毀五建,現存的建築為1928年重修的,結構也由原來的木構架改建成鋼筋混凝土結構。\n
2019-06-01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