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明知漢獻帝早晚會被廢,為何還堅持將多個女兒嫁給漢獻帝呢?

10 個回答
一点点历史
2019-02-21

根據歷史記載曹操有名有姓的兒子就有25位,而歷史上能查到女兒僅有六位,其中有三個女兒在同一年入宮嫁給了漢獻帝,曹節入宮後先是被封為貴人,後來伏皇后被廢,曹節又被立為皇后,也就是東漢的末代皇后。

曹操明知漢獻帝早晚會被廢,為何還堅持將多個女兒嫁給漢獻帝呢?

自從曹操迎漢獻帝遷都許昌以來,曹操逐漸控制了漢獻帝,並且在平定關中地區後曹操已經獲得“參拜不名、劍履上殿”的特權,早已凌駕於皇權之上。

不可否認曹操確實利用漢獻帝劉協“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便利條件四處征戰,逐漸統一了北方地區。漢獻帝劉協早晚被廢確實是可以預見的,但是曹操恐怕沒有想取而代之的意思。

曹操明知漢獻帝早晚會被廢,為何還堅持將多個女兒嫁給漢獻帝呢?

在北方政權逐漸穩固,曹操謀求統一全國之際,各種非議也大量湧現,孫權劉備等人就抨擊曹操“託名漢相,實為漢賊”,“欲廢漢自立”,為此在曹操在《述志令》中曾表明自己的本志“齊桓、晉文所以垂稱至今日者,以其兵勢廣大,猶能奉事周室也。“

東漢末年皇室衰微,何進、董卓等人輪流把持朝政,但都不敢貿然稱帝,當時群雄並立曹操只是基本統一了北方地區,如果貿然稱帝必然背上漢賊的罵名,在政治上很可能陷入被動。

不管是稱帝時機不成熟也好,還是曹操確實真心侍奉漢室,漢獻帝劉協這張底牌是不能丟的,那麼控制劉協同時向天下人表明自己無心稱帝的野心,就成了曹操必須要做的。

曹操明知漢獻帝早晚會被廢,為何還堅持將多個女兒嫁給漢獻帝呢?

在朝堂上,曹操以丞相之名實際上已經完全把持了朝政,漢獻帝劉協唯一能夠依靠的只有一股力量—外戚。

早在建安五年,不甘為傀儡的漢獻帝就曾祕下”衣帶詔“命令董貴人之父董承誅殺曹操,雖然事情敗露,董承、王子服、吳子蘭等人悉數被殺,董貴人懷有身孕也未能逃脫被誅的厄運。

目睹此情此景,皇后伏氏也是戰戰兢兢,他也曾給自己的父親寫信希望父親能夠剷除曹操,最終密謀被曹操識破,伏皇后被廢后幽閉致死,伏氏被誅殺百餘人。

曹操明知漢獻帝早晚會被廢,為何還堅持將多個女兒嫁給漢獻帝呢?

兩次外戚的威脅讓曹操不得不提防,所以在建安十八年曹操連嫁三女給漢獻帝,自己搖身一變成為了外戚,之前也有王莽外戚奪權的成功案例,所以曹操這麼做一方面消除威脅,同時也有可能想通過”外戚“身份獲得正統權力。

另外曹操連嫁三女就如同《述志令》一般,安天下人之心,向他們表明自己絕無篡漢之心。

曹操明知漢獻帝早晚會被廢,為何還堅持將多個女兒嫁給漢獻帝呢?

這裡有一點需要提一下,在伏皇后被廢后曹節稱為了東漢皇后,此女性情剛烈在曹丕逼迫漢獻帝禪位時曾擲玉璽並痛罵之,在漢獻帝被貶為山陽公後曹節仍始終伴隨其左右。

历史中简堂竹林第八闲
2019-03-01

誠謝不邀。

首先這個問題問的好。

歷代都有權臣之女嫁與帝王做妃當後得事情,但很少如曹操這樣子一下子就給了三個,前朝有權臣霍光,也只嫁了一個女兒霍成君給漢宣帝呀!那麼曹操為什麼一口氣嫁了三個?

《國語》裡面記載了這樣子一個故事,一般被後世稱為三女成粲。

下面原文貼下:

恭王遊於涇上密康公從,有三女奔之。

其母曰:"必致之於王.夫獸三為辜,入三為眾,女三為粲。王田不取辜公行下眾,王御不參一族.夫粲,美之物也。眾以美物歸女,而何德以堪之?王猶不堪況爾小丑乎?小丑備物,終必亡。"康公不獻。一年,王滅密。

三個女子共同嫁給你是件美好的事情呀!但是你有什麼德行可配?看看國亡了吧。

這是曹操對漢獻帝最後最美好的祝願,他一直在遠方含情脈脈的看著劉協屁股底下的椅子。

另外《三國志》又有記載為證:

天子聘公三女為貴人,少者待年於國。

看,曹操為了湊夠這個三,不惜把幼女也許給漢獻帝,可謂是用心良苦了。就是不知道漢獻帝收到曹操的三個女兒是何種心情了,這個老丈人未免太過於厚道了。

後面漢獻帝把皇位“讓”給了曹丕,也獻給過閨女,一口氣給了兩,這沒點權勢都不敢一口氣給三個。

另外把閨女給了漢獻帝也可以更好的監視漢獻帝,以後哪怕漢獻帝命短掛了,也可以扶立自己年幼的外孫,更有利於自己掌控權勢。


曹操明知漢獻帝早晚會被廢,為何還堅持將多個女兒嫁給漢獻帝呢?
曹操明知漢獻帝早晚會被廢,為何還堅持將多個女兒嫁給漢獻帝呢?
曹操明知漢獻帝早晚會被廢,為何還堅持將多個女兒嫁給漢獻帝呢?
方圆论坛
2019-02-21

方圓論壇觀點!

曹操一共把三個女兒許配給了漢獻帝。分別是曹憲,曹節和曹華。曹操把女兒許配給漢獻帝的初衷就是想要自己的女兒在宮內監視漢獻帝,這樣的話曹操對漢獻帝的監視也就無死角了。雖然漢獻帝一直被曹操握在手心裡也翻不出什麼浪花。但之前不是發生過“衣帶詔”的事情嘛。所以曹操對於漢獻帝還是十分重視的。一言一行曹操都必須要知道。至於曹操的女兒願不願意這就由不得她們了。古代封建社會帝王的女兒大多數都是用來籠絡臣子的。再受寵愛的女兒和曹操的王霸之業比起來都不值一提。
曹操明知漢獻帝早晚會被廢,為何還堅持將多個女兒嫁給漢獻帝呢?

之前還有一個猜測就是,曹操一直內心裡都還是對漢室保留著一絲情感的。所以想在另一方面彌補一下漢獻帝。而彌補的方式就是把自己的女兒許配給漢獻帝。因為雖然當時的漢獻帝被曹操所制,但是帝王納妃子必須得是一定階層。隨便給漢獻帝納其他妃子曹操也怕橫生枝節。雖然天下人誰都知道曹操是“挾天子以令諸侯”,但畢竟沒有撕破臉皮,如果橫生枝節撕破臉皮對於曹操的名望來說也是一個打擊。而且曹操把自己的女兒許給漢獻帝,這也是對那些忠於漢室分子的一劑迷幻藥,告訴他們自己會善待漢獻帝來換取他們的效忠。
曹操明知漢獻帝早晚會被廢,為何還堅持將多個女兒嫁給漢獻帝呢?

歷史上對於曹操嫁個漢獻帝的三個女兒中,對於曹憲和曹華的記載不多。曹憲只記載了她是曹操大女兒。死後和漢獻帝合葬,追封為孝獻曹皇后。對於曹節的記載也不過短短几句話,曹操三女兒,母親是卞夫人,和兩個姐姐一起嫁個漢獻帝。在無其他記載。
曹操明知漢獻帝早晚會被廢,為何還堅持將多個女兒嫁給漢獻帝呢?

史書上側重講了一下曹節,曹節和曹丕,曹植,曹彰是一母所生。曹節為人比較正派,不屑於和父親兄弟沆瀣一氣。嫁個了漢獻帝之後竭盡自己的全力保護漢獻帝的安全,曹操去世後曹丕繼位,曹丕多次逼迫漢獻帝禪讓皇位,並且和皇帝索要玉璽,曹節一直竭力阻止曹丕。後來終於沒有辦法才把玉璽交給了曹丕,並且曹節還詛咒曹丕不會有好下場的。而漢獻帝之所以能終老一生,曹節功不可沒。曹丕那可是極度的陰險毒辣。他能允許漢獻帝繼續當山陽公,很大程度上是曹節的功勞。能娶上曹節這也可以算漢獻帝不幸中的萬幸了。

我是方圓論壇!喜歡的朋友請關注一下吧!

昆仑之柏
2019-02-20

巜三國演義》中曹操被人們評價並不好,主要是作家羅貫中對他不看好,抑曹揚劉,因此有人就評價曹操是:“亂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其實曹操對當時的紛亂的局面控制和統一還是起了很大的作用的,那麼曹操為什麼要將自己的三個女兒都送進宮,婚配漢獻帝呢?挾天子以令諸侯這是肯定的,但是他並沒有計劃奪取漢朝的天下的。

自從董卓被殺後,各路諸侯都想控制皇帝漢獻帝劉協,爭執不休,這時候有人提出由曹操來保護漢獻帝,這正中曹操的下懷,十分順利地接管了漢獻帝。這樣曹操就以正統的面貌出現,就以皇帝的名義號令各諸侯,不聽使喚的便以武力討伐,迅速消滅了大部分割住勢力統一了北方。這時候曹操的勢力最大,東吳和蜀國的力量跟曹操沒法比。

那麼曹操為什麼要將三個女兒送給漢獻帝,三女共一夫呢?

公元213年曹操將自己的三個女兒:曹憲、曹節、曹華同時送進宮中做了漢獻帝的夫人。曹操共有6個女兒,一下子就送去三個女兒,肯定是有一定的目的的。老大跟老三的記錄不多,第二個女兒曹節先去是封的貴人,後來封的皇后,這個曹節對漢獻帝的感情很深,曹操去世後,曹丕要奪走獻帝的玉璽,多次遭到曹節的阻止,最後實在是阻止不了才丟出去了,同時詛咒曹丕:天不祚爾(老天有眼,你會遭報應的。)曹節要維護漢獻帝的合法權益,如果不是曹節的保護,恐怕曹丕早就把漢獻帝殺了。

由此看來,曹操將三個女兒嫁給漢獻帝主要還是與皇帝保持親密的關係,同時也便於控制,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為了保護好漢獻帝,因為國家的大權已經控制在曹操家族手,漢獻帝沒有實際權力,他恐他身後曹家有人加害漢獻帝而落下歷史罵名,這種可能性是比較大的。

通鉴小历史
2019-02-22

謝邀~

我覺得這個問題問得很有深度。想弄懂這個問題,需要先深究三個問題。

曹操在不在乎別人對他的評價?

不在乎。曹操當年刺殺董卓失敗出逃,途中錯殺呂伯奢全家後,喊出“寧教我負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負我!”的話。足以說明曹操極度的實用主義。名聲對於他來說只是虛無,他鄙視那些把名聲看得比自己生命還重要的人。

官渡之戰袁紹大敗,緊接著病死。夷陵之戰劉備大敗,也吐血而亡。而赤壁之戰吃了敗仗的曹操卻能東山再起。也從側面說明,名聲對於曹操來說,並非什麼必需品。如果曹操有心稱帝,他不會在乎自己是否揹負世人的罵名。

曹操明知漢獻帝早晚會被廢,為何還堅持將多個女兒嫁給漢獻帝呢?

曹操到底忠於誰?

  • 曹操忠於漢獻帝嗎?

並不,當年漢獻帝衣帶詔案,曹操殺了懷有漢獻帝骨肉的董貴人。從此能看出,曹操並非忠於漢室,一個漢室忠臣是不會謀殺漢室血肉的。

  • 曹操是隻忠於自己嗎?

晚年的曹操,在銅雀臺大宴群臣。酒酣時說了一句心裡話:“設使國家無有孤,不知幾人稱帝,幾人稱王。”意思是:“假如這個國家沒有我,不知道有多少小人站出來稱王稱帝呢。”這句話可見,曹操是從一個王朝捍衛者的角度出發,說的這句話。曹操沒有稱帝,天下便沒人敢造反,他十分驕傲於自己的成就。對於現狀,曹操是滿足的,所以他並沒有稱帝的打算,他給自己的定位是一個沒落王朝的看門人。

  • 曹操效忠的是天下

許劭當年評價曹操: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我比較傾向於這麼解釋:“如果曹操想要當能臣,那麼世界就會安定,國家就會圖治;如果曹操想當奸雄,那國家就會紛亂,兵戈不息。”從董卓之亂時的諸侯割據,到曹操晚年的三國鼎立。漢天子的天下在他手裡是逐漸趨於統一的。曹操心中懷有的,可能一直就是一個簡單的“治世能臣”的夢,他效忠的,是“天下太平”的初衷。

曹操明知漢獻帝早晚會被廢,為何還堅持將多個女兒嫁給漢獻帝呢?

父愛如山

前面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曹操並不想廢了漢獻帝,他只想實現他統一天下的“能臣”夢。那麼問題來了,一個權勢滔天,又極度自我的父親,會希望自己女兒怎麼樣?

  • 當然是幸福。

曹操沒有把女兒作為工具,與孫、劉政權聯姻結盟,因為他知道三國必將統一,戰亂開始之日,就是女兒受難之時。

曹操也沒有把女兒許配給當時朝廷的世家子弟。因為他知道當時的朝廷,一個個腐儒當道,尸位素餐,皆是無能之輩。他也不需要與世家聯姻來鞏固自己的權利。軍權在手,軍權就是權利。

他的女兒當然要嫁給世界上最尊貴的人,雖然他可能徒有其名。但不要緊,只要他曹操在一日,漢家王朝就不會滅亡,他的女婿仍舊是這個世界最至高無上的王,他的女兒們也就是全世界地位最高的女人。

专业杭州落户咨询
2019-02-20

第一點,漢代最牛的三種人:宦官 名仕 外戚

曹操本身就是宦官養子的兒子,所以他有宦官方面的勢力加持,但是後期宦官基本失勢,所以沒啥作用。

名仕,曹操的詩詞,估計整個東漢首屈一指,天下能比的上他的寥寥無幾,他也可以算一方名仕了。

那麼就剩下外戚了,一般漢代可以名正言順專權的就只有宦官和外戚,至少在它現在的制度下那些官員百姓都是習慣了他們這麼搞,你看整個東漢王朝除了前三個皇帝,其他各代都是宦官與外戚輪流坐莊,現在曹操這幾種身份於一身。😄
曹操明知漢獻帝早晚會被廢,為何還堅持將多個女兒嫁給漢獻帝呢?

第二點,為他兒子鋪路,自從王莽篡漢之後就留了一整套的禪讓的流程,其中有一條就是和皇帝有親戚關係,這樣在法理上也能接受。
曹操明知漢獻帝早晚會被廢,為何還堅持將多個女兒嫁給漢獻帝呢?

第三點,給那些漢臣安心,比如荀彧,在他曹孟德有生之年不會改朝換代的,畢竟他的女兒都已經嫁給皇帝了。

第四點,保住皇帝的命,在之後他兒子也會看在自己姐妹的面子上,放過皇帝一馬。

曹操明知漢獻帝早晚會被廢,為何還堅持將多個女兒嫁給漢獻帝呢?

change8184
2019-02-20

change回答:

更多應該是考慮到政治利益。
曹操明知漢獻帝早晚會被廢,為何還堅持將多個女兒嫁給漢獻帝呢?

在曹操老巢許昌曾經發生過兩次政變事件,雖然都是失敗而終但是這無疑也讓曹操反思權衡其中的緣由。雖然劉協沒有任何勢力但是他皇帝這個旗號足以得到世家大族的支持。並且這兩次政變的背後都是外戚,而外戚背後則是世家大族。他明白瞭如果他強行取代漢室,會意味著什麼,沒有這些數百年大族的支持,只會一敗塗地。
曹操明知漢獻帝早晚會被廢,為何還堅持將多個女兒嫁給漢獻帝呢?

曹操明知漢獻帝早晚會被廢,為何還堅持將多個女兒嫁給漢獻帝呢?所以他嫁女給漢獻帝,其真實目的應該是先將自己變成外戚,與世家大族實現和解,然後再伺機代漢。從攝政權臣而加上一層外戚色彩,形式上遵循於兩漢外戚攝政的傳統。這在當時曹操看來是最好的結果。

TCV新闻频道
2019-02-21

【首先要說曹操這個人心狠手辣】

1.大家都要知道曹操這個人,疑心太重,做事心狠手辣不擇手段。想要得到他想要的。特別是對別人的老婆,得不到就殺了自己手下搶別人老婆。

2.曹家族可以就是被曹操害死的?這裡就有人好奇為什麼這麼說。大家可以看下曹操為了贏,為了逃命,馬超棄袍割鬍鬚。華容道下馬。

3.這裡就可以看出來曹操為了自己的一切。可以不擇手段。結果打仗時候只要能打贏。什麼樣的人都敢用。比如司馬懿。蜀國就不一樣。

4.從什面情況可以看出曹操為什麼要把自己的女兒嫁給漢獻帝了。

5.首先曹操怕漢獻帝聯絡一些朝臣一起推翻他,所以要把自己女兒嫁到漢獻帝身邊。那樣要可以提下那個虛榮的身份。曹操女兒到了漢獻帝身邊就可以監視漢獻帝的一指一動了。說多還是不放心漢獻帝。

6.這裡要說明了。曹操的狠心。為了自己的事業可以犧牲自己的女兒的幸福。


曹操明知漢獻帝早晚會被廢,為何還堅持將多個女兒嫁給漢獻帝呢?
小卓聊三国
2019-02-22

這個問題應從下面幾個方面進行考量:

第一、政治目的。在政治舞臺上,政治人物的言行都有其目的,他的所作所為首先考慮的就是其政治目的。如果離開政治目的泛泛而談其言行,是毫無意義的。不論是漢初的漢匈和親,還是東漢末年的孫劉聯姻,還有這個問題所提到的曹操把女兒嫁給漢獻帝等都是處於政治目的的考慮。漢初採取對匈奴的和親政策是為了緩和與匈奴的矛盾,休養生息;東漢末年的孫劉聯姻是為了更好地加強孫劉聯盟以對抗曹操;曹操把女兒嫁給漢獻帝是為了加強對漢獻帝的控制,防止再出現衣帶詔事件的發生,同時也是為了拉攏那些依然效忠漢室的大臣。

第二、懷柔政策。曹操在處理衣帶詔事件時,採用的是鐵血政策,以雷厲風行的手段迅速處死了相關人員,有的被滿門抄斬,就連皇后也不免於死,一時間鬧得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為了緩和血腥暴力造成的陰影和惡劣影響,曹操此時把女兒嫁給漢獻帝正是他採用的一種懷柔政策,讓人們多少可以放鬆下一直繃緊的神經和心態。

第三、皇權至上。皇帝一直是至高無上的權力代表,如果說曹操心裡沒有皇帝夢那絕對是假的,但他又明白他不能把漢獻帝取而代之,否則就真的被放火爐上烤了,曹操雖然不把漢獻帝放在眼裡,但漢獻帝畢竟還是大漢皇帝,而把他的女兒嫁給皇帝,也算是上了高位,因為女兒畢竟是要嫁人的,嫁給漢獻帝也體現了曹操心中皇權至上的理念。

我是小卓聊三國,敬請關注,期待留言評論,下期更精彩。

秦时张子房
2019-02-20

第一,古人都講究出身,出身低了不好辦事,名正才能言順。把女兒嫁給皇帝,自己就是國丈,很多事情就合情合理了。

第二,欺騙漢朝舊勢力的歸附,安撫漢朝舊臣的心。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我把女兒都嫁給皇帝了,說明我是真心扶持皇帝的了,你們為我做事就是為皇帝分憂。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