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宋欽宗被俘前,他們為什麼不向南撤退?

難道軍事中樞對形勢判斷錯到這種地步嗎?宋徽宗、宋欽宗被俘前,他們為什麼不向南撤退?
4 個回答
帝国的脸谱
2019-01-28

被金兵俘虜之前,宋徽宗、宋欽宗父子並不是沒有向南撤,至少,宋徽宗是逃跑了的,而後來之所以沒向南撤退,那是已經肉上砧板,騎虎難下,哪都撤不了了。

宋徽宗、宋欽宗被俘前,他們為什麼不向南撤退?

金兵南侵,是宋徽宗簽訂“海上之盟”直接促成的結果。北宋的外敵,一介西北的西夏,二是北方的遼國。西夏勢力不強,戰鬥的規模也不算太大,宋朝與西夏間或有摩擦,也是打打停停,並未造成大面積國土的流失。而北方的遼國,地域廣闊,勢力強大,一直是北宋面臨的勁敵,尤其是在五代時,後晉皇帝石敬瑭將燕雲十六州割讓給遼國後,中原的北方門戶大開,北宋建國後,北方一直不安全,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後來,宋真宗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同遼國簽訂了“澶淵之盟”,與遼國才實現了和平,此後百多年時間,宋遼間並無戰爭。

1120年,宋徽宗在童貫、王黼的鼓動下,想收回燕雲十六州,恰好金兵在攻打遼國,宋徽宗讓人聯繫金國,提出聯金滅遼,雙方商定,宋軍與金南北夾擊遼國,遼滅亡後,燕雲之地歸宋朝,宋朝將原來獻給遼國的賠款轉獻於金國。因為宋、金接洽要繞道渤海,因此盟約又稱“海上之盟”。

後來遼國果然為宋金聯軍滅亡,但在滅遼過程中,宋朝軍隊沒有按照承諾打下燕京,同時,金兵也看到了宋朝軍隊不堪一擊,因此,隨後便撕毀盟約,南下侵入了宋朝。

宋徽宗、宋欽宗被俘前,他們為什麼不向南撤退?

1125年10月,金人兵分兩路,西路進攻太原,東路進攻燕京,約定在開封會師。太原一時沒打下,燕京卻很快就淪陷了,東路軍一路南下,即將到達開封,在此國難當頭之際,宋徽宗作為一國之君,卻慌作一團,在他43歲還年富力強的年紀,將皇位傳給兒子趙桓,自己當太上皇,並帶著蔡攸、童貫等隨從人員,以敬香還願的藉口,向南逃跑。後來,開封被圍,宋軍在宰相李綱的組織下,進行了頑強反抗,沒有被金兵攻破,通過賠錢割地,開封保住了。隨後,宋徽宗帶領他的隨從們,溜回了京城開封。

然而,金兵一退,宋徽宗、宋欽宗父子和北宋的大臣們,又開始紙醉金迷,貪圖享樂,不作備戰。1126年8月,本已退兵的金人見宋朝軟弱可欺,再次舉兵南下,殺向開封,十一月,殺到開封城下,開始瘋狂攻城。這時候,無論是宋徽宗還是宋欽宗,都無處可逃了,不久,開封就被金兵攻陷了。

宋徽宗、宋欽宗被俘前,他們為什麼不向南撤退?

金兵攻下開封后,對這座曾經輝煌一時的皇都進行了瘋狂洗劫。1127年4月,金兵搶足撈足了後,便將宋徽宗、宋欽宗和后妃、宗戚、大臣、工匠等三千餘人俘虜北去,同時帶去的,還有宋徽宗從全國搜刮而來的無數金銀珠寶。

历史深度解密
2019-02-11

因為1127年汴京被圍時,他們已無路可退,而且1126年1月金軍第一次圍城剛撤圍不久就南下,宋朝措手不及,宋軍戰力不濟,太原失守後金軍再無阻礙,東西路兩軍合圍。  1126年12月金軍南下第二次圍攻汴京時,15萬金軍兩路合攻,四面合圍,陷汴京於徹底孤立,金軍比第一次多一倍,而之前解圍的宋朝軍隊大多散去,留守僅僅7萬餘眾,北部的宋軍基本被擊潰,投降。此前宋將王稟守衛的太原在被完顏婁室的五萬金軍圍困二百五十多天後終於失守,完顏婁室的這部分軍隊南渡黃河,西趨洛陽,封鎖了潼關,把宋朝最精銳的西軍關在潼關以內,斷絕了其東來的勤王之路。太原之戰耗盡了北宋北部的大部分兵力。各路勤王軍都受唐恪、耿南仲解散(說說沒錢),唯南道總管張叔夜抗命勤王(不愧是歷史上殲滅宋江起義軍的主),張叔夜部突破完顏宗翰防線,是唯一進城勤王的隊伍,然而只是杯水車薪。宋徽宗、宋欽宗被俘前,他們為什麼不向南撤退?  而京城丞相李綱之前因為第一次金軍圍城時的姚平仲劫寨失敗一事和种師道一起被剝奪軍權,此時名將种師道已死,李綱被貶江西,朝中投降派一片倒。皇帝聽信跳大神的士兵郭京有六甲神兵退敵(果然2B),金軍攻城時郭京的兵直接被滅導致外城被破,而後內城被圍。  最關鍵的是宋徽宗趙佶、宋欽宗趙恆都是很傻很天真的主,簡單說就是昏君。宋金同盟攻遼,宋軍被遼國殘兵擊敗,金軍看不下去了豬一般的隊友,送了幾座人財都沒的空城給宋軍,宋徽宗君臣樂壞了說是不世之功,自吹自擂。宋朝又有錢,所以金軍很快攻宋。宋徽宗他們聽信蔡京、王黼、童貫、樑師成、李邦彥等奸臣,聽信小兵郭京這種江湖騙子,而且相信金人是講道理的。宋欽宗去談判直接被軟禁、凌辱,經受降儀式後屈辱回朝,然後被金軍恐嚇索要財寶,瘋狂搜刮百姓,金人根本不可能滿足,最後俘虜徽欽二帝,靖康之恥使大宋被遺笑百年。  宋高宗趙構是鐵桿求和派,他曾短期當過人質,而且有人保他,所以比較安全。  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春,金兵第一次包圍開封府時,趙構曾以親王身分在金營中短期為人質。當年冬,金兵再次南侵,他奉命出使金營求和,在河北磁州(今屬河北)被守臣宗澤勸阻留下,得以免遭金兵俘虜。 金兵再次包圍開封時,受命為河北兵馬大元帥(《宋史·本紀》稱趙構為天下兵馬大元帥),宋廷令其率河北兵馬救援京師,但他移屯北京大名府(今河北大名),繼又轉移到東平府(今屬山東),以避敵鋒。  宋徽宗和欽宗為金兵俘虜北去,於次年五月初一在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改元建炎,成為南宋第一位皇帝。宋高宗是南宋初年投降派的首腦。南宋政權初建,他迫於形勢起用抗戰派李綱為宰相,但不久趕走李綱,同寵臣汪伯彥、黃潛善等奸佞小人放棄中原,從南京應天府逃到揚州,一意享樂。  公元1129年(建炎三年)舊曆二月,金兵奔襲揚州,他狼狽渡江,經鎮江府到杭州。迫於輿論壓力,他不得不罷免汪伯彥、黃潛善等人。  苗傅和劉正彥利用軍士對朝政的不滿,發動兵變,殺了宋高宗信任的同籤書樞密院事王淵和一批宦官,逼迫宋高宗退位,史稱苗劉兵變。宋徽宗、宋欽宗被俘前,他們為什麼不向南撤退?  文臣呂頤浩、張浚和武將韓世忠、劉光世、張俊起兵“勤王”,宋高宗得以“復辟”。他繼續派使臣向金朝乞降,哀訴自已逃到南方後,“所行益窮,所投日狹”,“以守則無人,以奔則無地”,要求金朝統治者“見哀而赦己”,不要再向南進軍。對於抗金戰爭卻不作任何有力的部署。九月,金兵渡江南侵,宋高宗即率臣僚南逃。  十月到越州(今浙江紹興),隨後又逃到明州(今浙江寧波),並自明州到定海(今浙江舟山),漂泊海上,逃到溫州(今屬浙江)。  直到建炎四年夏金兵撤離江南後,他才又回到紹興府(今浙江紹興)、臨安府(今浙江杭州)等地,後將臨安府定為南宋的行在。  金兵暫停南侵,宋高宗便抽調精兵鎮壓荊湖 、江西、福建等路的農民起義軍和盜匪,鞏固了自己的統治。他雖然在防禦金兵方面作了一些部署,任命岳飛、韓世忠、吳玠、劉光世、張俊等人分區負責江、淮防務,但只把軍事部署作為乞降的籌碼,始終沒有收復失地的打算。他把金朝派到南宋進行誘降活動的秦檜予以重用,任為宰相,同秦檜加緊進行投降活動,竭力壓制岳飛等將領的抗金要求。  當紹興十年(1140)各路宋軍在對金戰爭中節節取勝時,宋高宗擔心將領功大勢重、尾大不掉,又怕迎回欽宗後自己必須退位,於是下令各路宋軍班師,斷送了抗金斗爭的大好形勢。之後就是大家熟悉的莫須有殺岳飛,宋金簽訂紹興和議。宋徽宗、宋欽宗被俘前,他們為什麼不向南撤退?

好了寫了這麼多字,最後厚著臉皮打一個廣告哈! 大家喜歡的話可以關注我的公眾號歷史深度解密{yqhlssdjm}

此文由本人原創,抄襲必究!公眾號歷史深度解密{yqhlssdjm},想和我討論歷史內容或者有什麼想看或者瞭解的知識的朋友們,歡迎關注,你們想看什麼,請評論,我會寫的,謝謝你。

03qvb
2019-02-14

根據歷史記載,金朝滅遼後,隨即侵犯北宋。直至兵臨城下,完顏宗翰和完顏宗望使計,以“和議”之名,向宋王朝勒索,並且要求宋欽宗親自到金營商議割地賠款之事。由於當時大局已定,宋欽宗身處劣勢,不得不進營求降。表面上是向金朝表誠意,實則一切行跡已被控制。在靖康二年(1127)正月,金軍先後把宋徽宗、宋欽宗拘留在金營,隨後金主下詔廢宋徽宗、宋欽宗為庶人,另立同金朝勾結的原宋朝宰相張邦昌為偽楚皇帝。同年四月初一金軍俘虜徽、欽二帝和后妃、皇子、宗室、貴戚等3000多人北撤。因當時事發于靖康之年,史稱為“靖康之變”。所以,按照當時的情形,兩位皇兄已被金人軟禁,而且周圍遍佈金兵,根本無處可逃,不要說南下,跳河自盡也不可能。宋徽宗、宋欽宗被俘前,他們為什麼不向南撤退?

造成這種結局,是相當可惜的。北宋由趙匡胤封國號起延續唐朝盛世一路發展,到宋徽宗時期發展的極盛,疆土佔據相當於如今中國的五分之一。雖然後有趙構南下建立南宋,但是“泥菩薩過河”,盛世不及從前,疆土也只有北宋的三分之二。北宋北宋原本是兵強馬壯的強國,國富而民強。深知“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道理。故有“杯酒釋兵權”的典故,還有科舉制度,相當於今天的高考,通過數十年的過渡消化,從武管轉為文管。社會的農業、產業、文化、科技等等得以噴井式的發展。所以,在軍事上積貧積弱,但在其他領域上卻“野蠻生長”。出現這種轉變是很難用幾句話就說得清楚的,只能說基本上任何一個朝代在經歷了戰亂,休養生息,到棄械從農,然後踏上安逸生活的套路。沒考究過宋朝歷史,只要看過《水滸傳》、《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等小說、連續劇的吃瓜群眾就知道,都是個人英雄主義拯救世界,最後過上隱世埋名的歸隱生活。這種故事路線圖,就算在今天,大家看復仇者聯盟依然看味十足。

根據歷史數據顯示,宋朝是中國歷史上商品經濟、文化教育、科學創新高度繁榮的時代 。在當時,中國GDP總量為265.5億美元 ,佔世界經濟總量的22.7%,人均GDP為450美元,也超過當時西歐的400美元。大家雖認為宋朝“積貧積弱”,但宋朝民間的富庶與社會經濟的繁榮實遠超過盛唐。比作今天的中國,人均GDP預計可達9100美元,但這個跟CPI有很大關係,是有水份的。但從經濟總量來看,當時佔了世界的五分之一,比作現在的中國,遠達不到這個水平,只有美國佬大才有這種實力。所謂以銅為鑑,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鑑,可以知得失;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年輕人,活在當下,應該把握機會,奮發有為,永遠要記住落後就要捱打的道理,砥礪奮進。宋徽宗、宋欽宗被俘前,他們為什麼不向南撤退?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醉眼看书
2019-02-11

總結一下就是二帝為何不跑的問題。可以類比到明朝崇禎皇帝,也是同樣情況,為何不跑等待城破身敗。

事實上,已經退位的宋徽宗不但沒跑,而且在金兵圍城的時候,還從鎮江跑了回來一同抗敵。從政治謀略來看,徽欽二帝顯然不夠合格,在抵禦外敵方略甚至可以稱的上混亂。之所以沒跑,理由其實非常簡單,他們是皇帝,他們接受了最傳統的帝王教育,他們做到了君王守社稷。他們的被浮是有條件的和金國交換,那就是換回了汴梁城百姓的性命。作為漢族的傳統君主,和元清朝這樣的遊牧民族還是有很大不同的,他們對宗廟的概念更強。歷史上絕大多數的皇帝都是這樣,也有例外,比如比較著名的唐玄宗,安史之亂在城破之前就離開了長安,也正於此,他的帝王的正統性被大多數民眾懷疑甚至否決,很快太子繼位大統。古代講的是天授君權,皇帝是上天的代表,老百姓對皇帝的要求是要有底線的,一旦突破了這個底線,就會被士大夫集團拋棄。皇帝出逃必須要城破玉碎,或者少主危局,這樣才能被百姓認可其正當性。

我們今天現代人來看待古人的做法往往會以利益得失的角度,其實更應該從人格善惡,否則所有的傳統價值觀都將會被扭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