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農村大學生回老家後和村民們甚至父母用普通話交流,你怎麼看?

有些農村大學生回老家後和村民們甚至父母用普通話交流,你怎麼看?有些農村大學生回老家後和村民們甚至父母用普通話交流,你怎麼看?有些農村大學生回老家後和村民們甚至父母用普通話交流,你怎麼看?
10 個回答
小幸福的萌萌雷
2018-12-06

我現在回家就是說普通話,因為我不知道家裡話是怎麼說的了。

我從上高中,就開始離開家,那個時候,和家裡人接觸的就很少了,另外我家裡就兩人,我和我爸。高中上四年,大學上四年,八年時間吧,我現在回家基本上不會說家裡話了,我也很想變過來,但我變不過來,還經常說出一些比較奇怪的話,也不是普通話,也不是家鄉話,搞得我自己都笑了。

另外,我家裡人也不介意我這樣說,反正他們能聽懂,至於村裡人是怎麼看我的,我也不在乎,因為我也不算是故意的。

還有,我知道家裡人會經常說俺這個字,我回到家後,竟然不知道怎麼說出這個字,叫我爸,也只是說,爸,老爸,我爸,反正喊俺爸就覺得怪怪的了。

最後,我希望下次回家,我能改正過來,免得讓他們覺得我是故意的,其實就是想說家裡話,但舌頭繞不過來了。


有些農村大學生回老家後和村民們甚至父母用普通話交流,你怎麼看?
在水一方Q小姐
2018-06-24

上大學三年,期間講普通話,剛畢業就去上海 11年底到18年,六七年時間都是在上海,平時也是說普通話,因為老公與我不是一個地方人,所以我們倆都說普通話,也就是說我講了九到十年時間都是說普通話的,每年回家一兩次,在我家呆不到一個星期,在老公家說普通話,在這種背景前提下,我確實有少部分方言說不好,但是基本上是會說的。就好比現在打這段文字,內心的唸白也是普通話啊。我回家跟父母都說方言的,只有很少很少的詞彙方言講不好會說普通話。但是有一個奇怪的現象是,因為我的幾個堂姐都是嫁外地人所以平時日常用語是普通話,我們幾個姐妹和姐夫們一起聚會時,默認語言是普通話。記得去年過年時,家裡來了三個堂姐,一個堂哥 一個堂嫂,兩個堂姐夫,加上我老公,所以有外來的(堂嫂,堂姐夫)都不是本地人,所以但是我們都說普通話的,然後我爸爸默默的出去遛彎了,一方面大家聊的話題可能他不感興趣,另一方面家裡人太多了比較嘈雜,再也可能因為大家都說普通話 ,他雖然聽得懂,也能憋著說點,但是不如方言說的溜。

剑圣喵大师
2018-12-04

有些農村大學生回老家後和村民們甚至父母用普通話交流,你怎麼看?

看到這個提問讓我想起一個熟人,剛認識他的時候我一直以為他是雲南某地的“外地人”,怕人家聽不懂他的話,所以就操一口雲南本地普通話。有一次他找我辦點事,可能是那半生不熟的普通話說來說去沒有把內心要表達的內容說出來,情急之下他就說起了方言。我一聽,這明明就是我們當地的人唄,而且他說方言比說普通話好聽多了。一問才知他的家就在我們當地農村並且是高寒山區。自從他到省城上大專後,回家就不說本地方言了,開口就是正宗的“本地普通話”。我小心地問為什麼不說方言非得說普通話?他回答因為在學校說普通話習慣了,回到老家就改不過來了。

看著他馬上又恢復了普通話回答我,我心裡不知道要做何感想。但我相信,他是故意不說方言的,根本不是習慣了改不過來。說了近二十年的方言可以改說普通話,憑什麼才說了三年的普通話就再也改不回方言?

雖然說不說普通話這種小事,實在不必上綱上線,並且國家一直在推廣普通話,但不是讓大家徹底改掉鄉音,這不是推廣普通話的全部意義。推廣普通話是為了方便全國各地、各行各業的人更好地交流和溝通,在語音上為大家提供一個共同的平臺。

有些人顯然把說普通話當作一種時尚來顯擺了,覺得自己操一口普通話就是見過世面,顯得那麼與眾不同。更有甚者,非但遠門都沒有出過,而且都沒有讀過幾年書,卻總操一口別人也聽不懂的普通話,或是乾脆自創一種口音,既不土又不洋,一聽那口音,讓人搞不懂他是何方人士。

當你在生養了自己,甚至都要在那生活一輩子的地方說一口不倫不類的普通話會不會讓鄉鄰鄉親們覺得好笑?明明是自己的家鄉,自己的親人,卻拼要說普通話,讓別人把自己當作外鄉人?難道非要因為那點放不下的自尊心而疏遠了曾經溫馨生活的故土?

其實,如果沒有那個語音環境,沒有那個必要的話,還是說方言為好。中國人歷來討厭忘本的人,而忘本這檔子事,當然也包含著忘記那一口濃濃的鄉音。

心如莲花173349538
2018-08-24

一般大學生們,在外用普通話交流,回到家裡就會用家鄉話交流!特別是農村農民家庭的孩子,大學幾年不可能將生活了十幾年的家鄉語言忘記的。只是有個別男孩女孩不願意改變在學校說話的語言習慣,回家後仍然用普通話交談!在農村不難聽到鄉親們的議論:“孩子們大了,有出息了,上大學了,只會打官腔了!” “只有xxx這孩子真與我們帖心,上了幾年大學回來,還是說著和我們一樣的話。他(她)怎麼就沒有忘掉我們的土話呢?” “xx孩子真行,上幾年大學了一點架子也沒有,也不打官腔,說著和我們一樣的話!”聽到農民伯伯們的議論便知家鄉話的重要。家鄉父老都不希望大學生們回家後講普通話,一則他們有時聽不懂。二則答話時尷尬,究竟我該怎麼答話才好呢?用普通話農村老人不會,用土話與普道話交談有點南腔北調,氣氛不太隨和!所以,大學生們回到農村特別是偏遠山區,還是說家鄉話好,便於溝通,感覺親近!


有些農村大學生回老家後和村民們甚至父母用普通話交流,你怎麼看?
有些農村大學生回老家後和村民們甚至父母用普通話交流,你怎麼看?
有些農村大學生回老家後和村民們甚至父母用普通話交流,你怎麼看?
風語28128077
2018-08-04

我是江西的一個小縣城裡出來的,方言這個東西,是血液裡的。現在很多小孩子已經不會方言了。偶然遇到一個會方言的小孩,感覺跟周邊說普通話的小朋友們格格不入,但又感到親切。記得到西安上大學時,宿舍都是北方地區的,到了宿舍都在打電話給家裡報平安,除了音調不一樣之外,我感覺跟普通話也沒多大區別,我一打電話,整個宿舍鴉雀無聲,等我掛掉電話時,他們都詫異地問“你是中國人嗎?!”哈哈,自帶密碼的方言。第一次回家剛好是春節,一路上就感覺是要到家了,進了江西,沒感覺到回家的感覺,到了小縣城,剛好是半夜,車站工作人員可能是怕大家下錯車,用大喇叭直接用方言說“大家夥兒,玉山站到了,過年不要錯過站啊”,我不自覺地就流淚了,那次第一次被自己的方言感動。在外面,也經常遇見認跟我說“那個也是江西的,你們老鄉啊。”過會兒又問,你倆為啥不說方言啊,我擦,我們一個縣都好幾種方言,何況他是離我家好幾百公里的城市。出門在外,遇見跟自己一個縣城的才叫老鄉,而且一個縣城也就那麼幾萬人。在國外留學也是,回到上海,感覺是回國了,但是就是少了種回國的感覺,直到列車快到玉山站的時候,準備下車的人都站在門口,聽見他們說的玉山話,我居然tm又一次鼻子發酸了。方言,也許會慢慢消亡,我回到老家是堅決說方言的,很多人之前會的,現在回家遇到時,都跟我說普通話,我覺得很奇怪,他們說,在外面久了,方言都忘了好多了,還是習慣普通話。你在外面也就才幾年,你說了20多年的方言就忘了?!好吧。也許人就是這樣吧。

游戏大咖王
2018-09-25

首先,對於我來說,在學校工作是普通話,回到家和老婆孩子一起就家鄉話,回老家和父母聊天也是家鄉話,遇到熟人也是家鄉話;

其次,看看網友們的此事的看法:

1 出來二十多年了,回老家還是家鄉話,而且很溜。可以前一分鐘和兒子普通話,轉身繼續家鄉話聊天,這東西已經入了骨血了,不懂那些出來兩三年就不會說家鄉話的人;

2 反正我討厭那些出門幾年回家就洋不詳,土不土的人,還說不習慣家鄉話;

3 我覺得大家也太過分了吧,我現在就是不會說方言了,在家鄉還容易被當成外地的,還容易被小販宰,就因為以為我不是本市的,想鼓起勇氣說方言,發現人家壓根聽不懂,因為我的方言已經不標準了。而且我們那老年人都聽得懂普通話的,說裝逼的真的是太齷齪了。

4 一女孩去師範讀書,才去了三個月母親病重走了,回來用普通話哭喪,成了全村的笑柄;

5 這號人典型的裝逼,看到就噁心,我們村就有幾個這樣的人。我鄰居家的孩子出門幾個月,回到家以後就這個德行,最搞笑的是他父母看到兒子這樣還挺自豪,一家子真讓人無語;

6 我有兩個堂弟堂妹就這樣,出外打了幾年工回了,就一口的普通話——而且還是方言版的普通話。淪為村裡人的笑柄。

7 我不鄙視,卻也不喜。 但我知道,我的一個堂爺爺解放前去了臺灣,隔了幾十年回來後,人家依然一口我們家鄉話,雖然免不了帶了一點點不同的口音,但至少人家並沒有自己說國語、沒有說閩南語啊。 兩者對比,高下立判。

柚子话家常
2018-07-28

我來說說吧。

在上大學之前,我都是說家鄉話。即使是老師讓站起來念課文,也是帶著家鄉味的普通話。

上大學以後,花了很長很長時間,才終於學會了說普通話。

ok,過程很感人。

由於學校離家遠,只有暑假寒假回去。

我第一學期寒假回家的時候,也是一時間切不過來家鄉話。

過年互相問候,高中同學聚會的時候。

我才發現:原來很多人都切不過來家鄉話!

不是不想說家鄉話,而是一時間變不過來!

據我所知,有個男同學上了一年大學,無論走到哪裡都是說普通話,讓他變過來,他壓根變不過來。

so,不能怪他啊!!!

最典型的例子是我弟。

去外地上大學的第一年,回家全部普通話,我媽還笑話他連家鄉話都不會說了,普通話說的怪地道。

其實我很理解那種心情,變又變不過來。。。

後來我就能自由切換了,現在我弟也能自由切換了。

不要對大學生帶有色眼鏡,沒人嫌棄自己的村。

別多想啊。

——補充以下:

普通話:膝蓋。

家鄉話:閣勒敗子。

普通話:你有空嗎?

家鄉話:你dei【第三聲】閒嗎?

普通話:硬幣。

家鄉話:分殼。

普通話:你怎麼那麼慢?

家鄉話:你咋那麼肉呢?

普通話:你真有趣。

家鄉話:你真是味兒。

請你們仔細的讀一遍,就知道多麼拗口。。。一時間改不過來很正常。

曾少贤
2018-11-21

雖然我是一個從農村出來的大學生,但我每次回到老家,都是用老家的方言,幾乎很少說普通話和粵語。

因為我知道,家裡面的親戚,很多都是不會講普通話,甚至連聽都聽不懂的。

如果強行和他們用普通話進行溝通,只會讓他們覺得非常不舒服,因為他們心裡面會認為,我這種行為,是在裝逼。

但我周圍很多人,每次回到自己的家裡,都只會用普通話和自己的親戚溝通,更有些人,和自己的爺爺奶奶,都是用普通話進行說話,他們是長輩,很多時候,連普通話都聽不懂的,更不要說交流了。

那問題來了,為什麼有些人會做出這樣的一種行為?

我覺得很大的一個原因,是因為這些人回到家裡之後,想要找到一種優越感,一種覺得自己會講普通話,就能高人一等的優越感。

十幾年的教育,其實並沒有教會他們要學會「入鄉隨俗」,學會需要從別人的角度出發,來考慮遇到的問題,而是每次都是從自己本身出發,只為了讓自己感到爽快。

所以,不管你是進省城,還是出國深造,當你回到老家的時候,請用老家的方言和親戚們聊天吧!

你是多麼幸運,能夠走出窮山僻壤,進入到大學裡面唸書,他們沒有那麼好運,請多多照顧一下他們的感受。

這樣不僅能讓他們感受到溫暖和親切,還能時刻地提醒你,你雖然走出去了,但根,還是在老家的。

不要忘了呀!

lw651021
2018-12-06

一河南在臺老兵,十五歲離家,九十一了,去年回大陸,滿口家鄉話。

這樣的例證很多很多,出國幾十年的老華人,一張口就來粵語閩南語。前一段電視裡播放流落緬甸的遠征軍老兵多大年齡了?川話粵語云南話溜溜的。

請出門幾年就不會說家鄉話的解釋一下!

無非顯擺一下唄!

骏景农业
2018-06-22

小編首先要表達一個態度:“入鄉隨俗”是對家鄉人最基本的尊重!

有些地方的農村交通較為閉塞,與外界的交流也不多,又或是地域、民族色彩較為濃厚,有自己的方言,考出去的大學生們為了和同學們更好的交流,更快的融入新的環境,改說普通話很正常,因為這是對同學、對老師們的尊重,畢竟語言的發明就是為了更好的交流。但是一旦回到家鄉,還要刻意的用說普通話(語言的不同)彰顯自己的與眾不同,那就顯得非常的不恰當了,也十分的沒有禮貌!有些家裡的年長的爺爺奶奶甚至從小到大都沒學說過普通話,不會說普通話,和這樣的家人們說他們聽不懂的話,您認為合適嗎?

小編是出生土長的北方人,也承認北方的方言很有趣,也非常的有特色,但還好,因為普通話就是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官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的現代標準漢語。(網上查到的普通話的定義)因為北方話是普通話的基礎方言,所以,小編說的就是東北口音的普通話,只不過是黑龍江鶴崗和遼寧瀋陽的細微差別。最近幾年(98年離開黑龍江來到瀋陽上大學)回黑龍江父母家,總會被家人們“嘲笑”:說話太垮!小編只是笑笑,“幸虧”沒留在大連,否則說“天黑”就只能是“天,mohemohe了”^_^,玩笑話,絕對沒有嘲笑的意思,只是感嘆中國地域廣、歷史悠久,就連語言也是多種多樣、如此的變化萬千,博大精深啊!

厲害了,我大中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