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張學良?

如何看待張學良?
10 個回答
手机用户50029821049
2017-05-15

張學良被稱做民族英雄還是有道理的,當初張作霖靠日本人的支持割據關東,和北洋政府爭衡,直奉多次惡戰,而日本人並不希望看到奉糸成為鐵板一塊,對東北軍政滲透得很厲害,東北軍上下充斥著親日派,張學良主政後力主易幟完成國家統一,但遭到來自日本人和東北軍政人員的重重阻撓,日期也被迫一再推遲,但還是完成了這個壯舉!我至今在想,假如張學良當初不易幟,而且徹底倒向日本,今天的東北會不會成為第二個外蒙古?日本贏了固然會,即便日本最終戰敗,張再投靠了蘇俄,中國同樣會失去東北,靠蔣介石?他這輩子敢惹誰?蘇俄?日本?還是美國?他只能像對待外蒙古一樣眼瞅著東北被割出去!正因為有了張少帥的易幟,國際上才認可東北是中華民國的土地,戰後才有了去收回的法律依據,別跟我扯什麼自古以來,外蒙古還自古以來是中國的,可誰認你?正因為蘇俄扶植了蘇赫巴託、喬巴山,蔣介石就認了,張學良的實力比那倆人大多了,也比溥儀更有利用價值,他要是投靠日蘇,靠蔣禿驢敢跟人家叫板嗎?別說美國會幫你,對美國來說中國分裂成八塊也不會為你真出頭!從這一點來說,張學良東北易幟完成國家統一有大功於民族,既然短暫收復外蒙古的徐樹錚可稱民族英雄,張學良憑什麼不能?

至於九一八東北淪陷,這不是張學良一個人的責任,當時他已經不是以前的奉糸軍閥了,而是蔣介石的把弟兼副司令,中華民國東北鎮守使,必定要遵從蔣禿驢“攘外必先安內”的既定國策,如果說九一八當晚遠在北平的張應對失策要負責的話,但請記住,東北不是一晚上丟的,而是四個月,這麼長時間作為十九日就得到消息的蔣介石是怎麼做的?和日本強硬交涉並下令張學良反攻,並派軍增援,拿不下瀋陽提頭來見?統統沒有,不但沒有,還發布了一篇荒唐的《告全國軍民民》,說“已將此事訴至國聯,期待公理解決,並嚴令全國軍隊,禁止和日軍衝突”。這不是屁話嗎?日本兵提刀來你“衝突”了,你卻不許“衝突”,而且範圍是“全國軍隊”,難道張學良的部隊不屬於“全國部隊"?還是蔣禿驢早和日本商量好了,東北不屬於中國,東北軍抵抗不抵抗自己決定?有些禿驢粉會說“啊,張學良和日本人有殺父之仇,他應該自己抵抗”,這更荒唐,蔣經國親媽也被日本人炸死了,蔣經國向鬼子開過一槍嗎?戰爭是國家的大戰,不能以東北一地去對抗日本之力,這是很清楚的,張作霖比張學良牛吧?可以郭松林起兵反奉,差點把老帥給掀了,老帥逃往日租界,還是日本自己出手才幫張作霖擺平,中東路事件,張學良想收回主權,和蘇俄血戰,也輸得很慘,但張學良好歹和蘇軍刀兵相見過,蔣介石敢嗎?張學良奉不抵抗命令撖回關內也是實力不濟,要知道日本人為什麼敢炸死張作霖?難道不怕東北軍上下報復?一旦炸不死他他會不會報復?由此可見日本人對東北軍滲透得太凶,戰鬥力也太瞭解,張學良自己難道不了解?在蔣禿驢裝聾作啞時讓自己的兄弟去白白送死?

蔣粉們恨張學良,無非是他和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逼蔣停止內戰,一致抗日,在民族危亡之際,此舉深得人心。蔣介石被釋放後出而反而送張學良上軍事法庭,但卻只敢追究他“劫持領袖”,卻不敢追究他“喪失東北",為什麼?審判人員都知道這沒法追究,他只是替蔣禿驢背鍋!法庭判張學良十年徒刑,剝奪公權五年,蔣介石卻幾乎關了人家一輩子,為什麼?無非是怕他出來說出什麼。韓復榘丟的地盤不及張學良百分之一,卻被處死了,張學良為什麼要好吃好喝養一輩子?韓被處死主因不是放棄濟南泰安,而是張楊西安事變通電全國時,韓復榘居然腦子進水發電報響應!這是蔣禿驢不能忍的,你丟失國土不算什麼,得罪我不行!所以楊虎城被滅了門,張學良好好的,不是認為罪不該死,而是張學良易幟幫他統一全國,中原大戰時入關幫他獲勝,他要殺張學良,國民黨上下都不好交待。

最後再加幾句,當禿驢粉們惡毒咒罵張學良時,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蔣經國、宋美齡、張治中等黨政軍要人和張學良一直交情深厚,當張學良最終獲釋在臺北圓山大酒店舉行生日宴時,酒店內冠蓋如雲,新聞記者雲集,臺灣黨政軍各界齊來祝壽,其中包括國民黨主席、“總桶”李登灰!作為一個果粉咬牙痛恨的罪人,何以受到如此待遇?大家都明白,張學良只是蔣介石的“罪人″,卻不是國家和民族的!

3217978050
2017-05-14

張就一軍閥,鼠目寸光,並且缺乏張大帥這一輩的胸襟,膽略和氣節。當然張對中國還是有功勞的,東北易幟,無論如何都使中國一統,從此再無軍閥大戰,生靈塗炭,這是主要功勞。至於西安事變,沒什麼好說的,無非是在當即將覆滅的關頭救了一命,這是新潮命運的轉折。這救命之恩是張在新朝得到高度評價的原因。當然,這種在謀逆的舉動

断念时光
2017-05-15

我要評說張學良先要從他即位之初開始說起,1928年4月國民政府開始第二次北伐,並迅速攻克京津及山東地區。東北王張作霖被迫乘火車返回東北,在途中遭遇日本關東軍襲擊,不治身亡,此時的北伐軍已經逼進東北,面對一個蔣介石為首的聯軍,年僅27歲的張學良在這種內憂外患的局面下即位,並與北伐軍議和,12月29日,張學良通電全國東北易幟,至此,國民政府終於完成了名義上的統一。(個人觀點,張學良無論在什麼背景什麼形勢下,他都站在全國統一的立場,在這一點上有功於國家,這是無可置疑的)1929年1月10日,東北發生了一樁令人震驚的事情,時任東北最高軍政長官的張學良以約談工作為名斬殺楊宇霆,常蔭槐。這兩位都是張作霖執政時期的重要人物(說得通俗一點,就是皇帝留下來的輔政大臣,我估計這兩位也是拿輔政大臣這種眼光看待自己的)一個官至東北軍總參議兵工廠督辦,另外一個就任黑龍江省省長,兼任京奉鐵路局局長。都是東北軍政的執牛耳者。這件事情表現出了張學良作為政治家的決斷能力和氣魄,但從側面反映出了他個人不自信的一面。雖然加強了他自身的威信,但從長遠角度看,東北軍損失了兩個不可多得的幹才。(個人觀點,楊常雖然張揚跋扈有致死之由,但無應殺之罪,而且更加劇了少壯派與老派之間的矛盾)半年之後,也就是1929年7月,張學良又做出了一件震驚中外的大事,為了收回蘇聯在東北地區的特權,與蘇聯開戰,史稱中東路事件。由於受到少壯派的一面之詞,錯誤的估計的蘇聯軍隊的實力,更在軍事指揮上優柔寡斷導致了兩個旅被全殲,數千人被俘。受到楊常事件所打擊的老派反撲少壯派,張學良的威望又重新受打擊。1931年9月18日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駐紮在東北地區的軍隊仍有165000人,奉天周邊的東大營,北大營駐紮兵力超過4萬。日本在第一時間應對的兵力不超過1.5萬。事件爆發的當晚,時任東北邊防軍司令長官公署中將參謀長榮臻根據張學良的命令讓所有下屬士兵禁止抵抗,次日,張學良在協和醫院接受大公報記者報道又一次重複了不抵抗命令,並且收繳東北軍士兵的軍械。這個命令直接導致了東大營跟北大營4萬守軍被300日軍擊潰。至9月19日上午10點奉天、四平、營口、鳳凰城等18座城鎮陷入敵手,次日長春失守,21日吉林失守。10月1日,東北軍黑龍江鎮洮南鎮守使張海鵬投敵,並根據日軍命令派出三個團進攻齊齊哈爾。10月26日,四洮、安奉、南滿等鐵路線沿線主要城鎮基本被日軍佔領,11月4日嫩江橋被攻破,19日齊齊哈爾失守,此時的東北軍盡皆退入錦州。看到這裡,大家都懷疑不抵抗命令到底是張學良還是蔣介石在堅持。雖然以往東北地區爆發與日本的衝突,國民政府都採取消極態度。但在當天晚上,蔣介石正在乘船前往江西南昌,到19日下午7點向張學良發報詢問詳細情況。(所謂不抵抗命令,至少在事件爆發當天,蔣介石沒有發佈這條命令)同一日,南京國民政府邀請蔣介石返回首都,應對當前局勢。9月21日下午2點蔣返回南京並召開緊急會議,並開始對日外交,同時抽調部隊北上,暫停對江西地區的攻擊。同時向國內各個勢力派出人員呼籲團結,並命令讓民眾剋制,等待英美調解。(個人觀點蔣介石對日態度雖然消極,但不至於下令不抵抗,同時我個人認為在21日的緊急會議中,對日本及國際形勢瞭解不夠,等待國外調解並不是最好方法,之後,日本退出國聯更是讓南京政府阻攔打水一場空)31年10月8日,日本開始轟炸錦州。這時候蔣介石也看見不對了,直接下達了命令,讓東北軍抵抗日軍進攻,但是張學良並未迴應。12月8號,蔣介石向張學良發報,下令禁止錦州軍隊撤退,但張學良還是沒有給出迴應。由於局勢持續惡化,12月15日,受到民眾壓力以及粵系勢力的逼迫,蔣下野。接替上任的孫科,分別在12月25號30號兩次相張學良致電,命令死守錦州,被張學良直接拒絕。1932年1月2號,張學良擅自命令部隊退出錦州,日軍隨即推進並佔領綏中一帶,至此東北三省全境失守。日本全盤接收了東北地區留下來的工業體系,以及大量貴重金屬,更兼東北地區資源豐富,使其快速走出了經濟困境。(不抵抗命令,到底是誰在堅持各位心中自有評斷,我也不想多說,要是還想為他洗白,在接下來的熱河事件中東北軍跑得更加快了)一年之後,也就是1933年2月21號,日本集結兩個師團一個旅團以及大量偽軍部隊共計10萬進攻熱河,守備熱河的東北軍將領湯玉麟對日軍侵犯不戰而退,上演了128騎取省會承德。4月21日,除豐寧縣城之外熱河全境失守,在此期間根本沒有打出像樣的戰鬥,甚至連抵抗也沒有。西安事變這個雷我就不去踩了,個人觀點,張學良對日態度上比蔣更加消極,在面對日本進攻東北、熱河,都是以逃跑為主。我不否認他有一定的功勞,我可以承認他愛國,但是英雄的話還是拉倒。民族英雄,他根本不夠資格(民族英雄,要對外抗戰有功勞,岳飛都評不上,他何德何能。三十萬軍齊卻甲,更無一人是男兒。

AK20161
2017-05-15

不管是有心,還是無意,張學良在近代史上的幾個關鍵節點都做出了重大的選擇,或者是有利於國民黨,或者是幫助了共產黨,或者是讓日本人佔了極大的便宜。應該說,獨霸一方,經天緯地,張可能不具備這樣的才能。順應時勢變化,力求保全自身,張還是很努力的;但是,實際情況是,這個方面他做的並不好,也根本就做不好!……張作霖之後,坐在這個位置上的,本來就不應該是這個小六子……一個公子哥兒,不幸生逢亂世,風花雪月的那一套,在那個年代是行不通的。他的人生的一大半時光是在幽禁中度過的,其實,這樣的生活也許最適於他,不傷害自己,沒妨礙別人,還給世人留一點想念,留一點話題。

一天一条
2017-05-14

如何看待張學良?看見有人在用很不好的形容詞描述張學良,我自己是理科生,歷史學得也只是一知半解,所以沒辦法斬釘截鐵的反駁他,不過心裡還是很難受看見他們這麼說他。  

以前初中、高中歷史課學習西安事變的時候總能看見他的照片,我覺得不管是尊重民族英雄還是尊重長輩的角度講,用賊眉鼠眼獐頭鼠目這樣的詞還形容他都是很不尊重人的表現,讓我覺得很氣憤。  

我對他本人的故事瞭解的不多也不詳細,但在我看來,西安事變不是每個將領都有勇氣做的。張學良在歷史上可能不能算是個斬釘截鐵的大英雄,他的成長經歷、性格以及所處的位置等很多因素都決定了他做的一些事情不得民心,比如九一八事變的不抵抗,我不認為他的做法是對的,但是他作為將領或許有他的權衡和考慮,比如東北軍的能力、比如不想滿足日本挑起戰端的藉口。  

我不知道大家是怎麼看待他的,但是小時候學習西安事變的時候我很尊重他和楊虎城。看到有人用那樣不好的詞彙來侮辱這樣一個歷史人物,我感到很心痛。

简单无所谓
2017-05-15

噴子們罵他一半是無知,一半是反共。只要共黨提倡的他們反對就是了。張學良為啥不放一槍,暫且認定不是蔣介石的命令。他是當時歸附蔣的地方軍閥之一,有一定能力。但是他十分清楚,蔣介石會利用戰場消除非嫡系部隊。拼完了,不給補充人槍,馬上消除番號。所以,保存實力才是一切是那時所有軍閥乃至各軍師長們的共識。也才會有救援不利,撤退不打招呼的國軍作戰常景。東北軍和韓復渠等人都和日軍硬碰硬打過,也體會到了蔣介石的伎倆。雖然落得個遭受唾棄的下場,但主因在蔣。

蔣介石始終把消除異己作為首要任務,所謂攘外安內之說。這是怕別派勢力奪他的權。對外始終痴妄國際調停。誠如濟南慘案。別說日本不會等你掃平後院,武裝好全部德械部隊再侵華。就憑他把國民黨利益放在民族利益之前,他就不配做國家領袖。後果就是戰前消耗國防力量打內戰對外妥協的何梅協定。對馬占山吉鴻昌和十九路軍下黑手,導致蔡廷鍇抗完日馬上反蔣。

而張學良雖然本人一般。丟失東北是他對形勢的誤判導致歷史汙點。但東北軍是保不住東北的。參見淞滬。況且打起來,蔣不會援助。而西安事變的結果是結束內戰,全國一致抗日。挽救了剩下的半個中國免遭蠶食。從這一點結果上看,值得一讚。

老王141313086
2017-05-15

就歷史而言,張談不上民族英雄,九一八不抵抗,至使大片國土淪喪,就當時來說,說他是賣國賊也不為過。而更為荒唐的是,蔣介石作為國民政府合法元首,採用兵諫,扣壓的方式就更不可寬恕。這要是在皇權時代是要滅門的,後來蔣對他還是網開一面,留其性命,應該說蔣還是有情義的。

腰腿酸痛gkzj120
2017-05-14

如何看待張學良?

  圖片為資料片

  1月11日,48集電視劇《少帥》登陸熒屏。在又一個“張學良”出現之時,我們也隨著時代的變遷完成了一個認識張學良的過程——歷史課本中的民族英雄、學者眼中或審時度勢或大節有虧的軍人、大眾心中的風流富家子……

  遼寧老鄉、臺灣作家齊邦媛在《巨流河》中提到,“張學良繼承名號、權勢和財富,但是沒有智慧和尊嚴,東北自主強盛的希望也永未實現。”而對於自己的人生與性格,晚年張學良這樣說,“東北人有優點,但毛病也很多,魯莽、好衝動、捅婁子。我正是這種性格,而且人家讓我捅一個婁子,我一定捅倆。”至於他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張學良最喜歡的,莫過於時任南京國民政府軍法會審審判長李烈鈞說的——“不愧為張作霖的兒子”。官方定論

  民族英雄與禁忌之談

  人們通常用兩件事評價張學良的一生,一件是“九一八事變”,一件是“西安事變”。

  前者一度讓他戴上了“不抵抗將軍”的帽子;後者則讓他以“民族英雄”的形象被高調定位。

  1946年在重慶召開的政治協商會議上,周恩來提到張學良“九年前拯救了國家民族一大危機”,此後又評價其為“千古功臣”、“民族英雄”。彼時的張學良,尚未蓋棺,便已有定論。1946年12月,西北民主聯軍三十八軍舉行“雙十二”紀念會,要求迅速釋放張學良、楊虎城兩位將軍。1947年3月,東北民主人士再次要求釋放張學良。1981年,西安電影製片廠製作了電影《西安事變》。影片中,張學良被打造成在危機時刻犧牲自己、拯救國家的英雄,而在此後的多部影視作品中,張學良的民族英雄形象也始終如一。

  與大陸的高調定位不同,在臺灣,“張學良”這個名字一度成為禁忌。上世紀50年代,臺灣的教科書裡,專門有篇課文講張學良和楊虎城是“歷史罪人”。張學良本人也在幾十年的幽禁生涯中,輾轉於臺灣各個處所。

學界爭議不抵抗之辯

  1993年,臺灣學者郭冠英與記者周玉蔻採訪了張學良,製作出紀錄片《世紀行過——張學良傳》。結束了長達半個多世紀的幽禁歲月後,張學良終於出現在鏡頭前。儘管年逾九十,但他反應敏捷,東北腔較年輕時褪去了不少。

  張學良一開口便顛覆了傳統觀點,談及“九一八事變”,他稱不抵抗的命令是自己下的,“與中央和蔣公無關。”

  “在‘九一八事變’前,針對東北,張學良是主張武力抵抗的,”研究者胡玉海認為,“但在和蔣介石溝通後,後者不同意武力抵抗。”張學良之所以把責任攬到自己身上,“在政治上保全了蔣介石,在人格上保全了他自己。他說這話時,蔣介石已經不在了,把責任推到蔣身上,不是太不厚道了嗎?”但胡玉海也認為,作為當時東北軍的最高首領,丟掉東三省,張學良難辭其咎。

  口述歷史時,張學良提及摯友郭鬆齡時說,“郭鬆齡跟我說他寧折不彎,我說我寧彎不折。”“他是一個大節有虧的人,”中國人民大學政治系教授張鳴這樣評價。

伯扬85195289
2017-05-15

張學良這個人很有意思,在近代史當中他是個比較鮮活的人物。

如何看待他,絕不是二三十歲的人,讀過幾篇時髦的文章,看過一些紀錄片和視頻,聽一聽這個百歲老人的訪談,就可以拿民族英雄和千古罪人來評判的,說這些話的人並沒有完全意識到,他們絕沒有這個資格下這樣的結論。

張家父子在東北做過很多好事,辦實業、興教育、做慈善,在東北的老人當中沒有太多人罵張學良,東北軍對他大多還是比較尊重的,儘管他年輕氣盛,但是還沒有人背叛他。那個一直追隨他,不求名利的女人,憑什麼甘願如此呢?顯然是有原因的,他身上具備不同於常人的魅力和精神,這是毋庸置疑的。

如果說給他一個評價的話,我覺得他是近代名人中比較真實的人。從他進入大家的視野,他幾乎就是透明的,不像他老爹那麼神祕,也不像老蔣那些政治人物被刻意去粉飾,也就是沒有被神化就推上了政治舞臺,在政治舞臺上一直是率真、任性,按照自己想法出牌,活生生就像生活在公眾身邊的人,不帶有強烈的政治邏輯,他的種種行為現在被記載的,通過各種方式被表達出來,出了想法和出發點以外,都是比較清楚沒有爭議的。最能引起大家強烈爭論的是“不抵抗”和“西安事變”,九一八事變的下達不抵抗命令的肯定是張學良,做出這個決定可以看出幾個張學良的特點,第一,土匪思維,保存實力可東山再起;第二,戰略思維,堅持蔣介石對於日本的不戰不和,攘外必先安內的主旨;第三,怯戰心理,日本軍隊的火力和軍事素質他是見識過的,他老爹也是死在日本人的炸彈下,他不是戰爭磨練出來的,不算是個硬漢將領,相反他是個花花公子紈絝子弟出身的將領,遇此重大決策難免失誤。實話實說,張學良不是東北人民的罪人,戰事一起生靈塗炭,但是東北是從他手裡丟掉的,這個帳跑不了時要記在他頭上的,於公於私選擇撤出東北都是戰略失誤,但只憑這說是千古罪人就言過其實了,從他內心還是抗日的,不是漢奸賣國賊那麼可憎。“西安事變”的政治意義無需反覆評說,國內外的評價都是以積極為主的,評價最低的是國民黨中的親日派和蘇聯。張學良最後演出的那場“捉放曹”也是他的性格使然,他與蔣介石政治上分歧很大,但是換過貼的兄弟情義不能丟,這是土匪的本質所在,民族大義等等在義氣面前不過是一場演給別人看的戲,最真實的還是情誼,所以你說他是民族英雄那是因為客觀上西安事變改變了共產黨被圍剿的狀況,作為執政黨應該把他視為有恩之人,樹碑立傳也好,歌頌宣揚也罷都不為過,演幾集電視劇更可以理解。私下裡大家是明白的,他為統一抗日戰線做出重大貢獻,說是民族英雄有些人是可以認可的,不認可也沒什麼錯。

以前我們把蔣介石罵得狗血噴頭,現在又有人把他捧成民族英雄奉為神明,其實還不如張學良這樣真實更好。做的壞事就是壞事,做的好事就是好事,這樣不但對得起那個年代的人,也對得起他本人。至少,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我們更傾向於多為張學良說幾句好話,他幫過我們很多忙,也沒殺過我們那麼多人,我們幹嘛要罵他呢!?奇怪!

风822
2017-05-15

擁重兵不抵抗私棄國土,違抗中央號令與反政府組織私通停戰,臨陣挾持國家元首發動兵變;上對不起國家民族,引日寇侵我中華,幾致我中華亡國亡種,下對不起轄內東三省百姓,害我炎黃子孫生靈塗炭,無寸守土職責之心!!!放眼歷朝歷代,此等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之賊,當為漢奸論處,殺無赦!!!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