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德國戰略眼光?

個人感覺二戰德國是非常強大的猶如兩千多年前秦國一樣(秦始皇前惠王后)。 換個角度看,如果當時德國使用遠交近攻,拉三打四,溫水煮青蛙等策略的話結果會不會不一樣
10 個回答
远辰近之
2017-02-28

先說一下,納粹德國的所有資料中並未記載德國是要對世界如何,這是很重要的一點,所以也就是沒有大戰略,只有小的地區戰略,而且希特勒是採用了遠交近攻的方略,這是基礎的國家外交,詳細可查閱納粹與美洲的外交歷史和世界各地的納粹組織活動。德國,日本,意大利為什麼能走到一起呢?首先要明白,他們又共同的弱點——領土小且好鬥。這是很重要的一個先決條件,那麼其次還有就是對蘇維埃的憎恨,特別是德國和日本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蘇聯的脅迫,利益衝突相當嚴重。那麼這三國雖然政權組織框架與先前國家有區別,意識形態發生了一定程度的變化,但是可以明顯看出,他們是屬於資產階級政權的獨裁形式,就如英國的伊麗莎白時代和西班牙的日不落時代,這是有過先例的,並未是無緣無故誕生的納粹。那麼他們對於二戰中的民主國家,如英法美等國是充滿鄙夷的,第一,他們剝削了自己,第二,他們沒有把蘇聯消滅,第三,他們很軟弱的無法有效處理國際問題。

其次一點,德國的亞非歐戰略意圖可以簡單的說一下,因為這是有最高統帥部記載的戰略事實,就如歐洲方面,希特勒希望得到北歐的資源,控制厄勒海峽以求圈禁波羅的海。在西歐,德國國防軍的進攻是意圖攻佔西歐沿海即可,對於法國內部地區是沒有多大的統治需要,畢竟法國是一個大國,滅掉是很艱難的,不要認為法國二戰真的滅國了,這只是戴高樂主義的解釋。在南歐方面,德國也希望得到一些地中海的港口,方便與北非來往,所以在東進時順便出兵巴爾幹,在剿滅了巴爾幹的反德勢力,穩定南歐局勢後才可向東進發。那麼在東歐就是不言而喻的生存空間了,其實這也是一個藉口,從我的奮鬥中可以理解為消滅低等種族,建立一個簡單的奴隸社會(就類似於蒙古人佔領的中國王朝一樣)。由於蘇聯的步步緊逼,貪婪的索要羅馬尼亞油田,損傷了德國的戰略利益,所以希特勒迅速的發動了東線作戰,那麼東歐的戰略佈局也是最為嚴謹的巴巴羅沙計劃,三路大軍從正面且寬的戰場直接進攻蘇聯本土,大規模的閃電戰以求速戰速決。那麼希特勒有個毛病,那就是在戰爭中會加入極其強的政治目標,當然特別是對於紅色國家來說,一旦攻克象徵性的城市,那跟打碎了王八心一樣,基本可以一命嗚呼,這一點他算的很準確。在經濟策略上就是,佔領糧倉基輔,南下高加索油田,然後繼續南進。在等待北非軍團攻克埃及,控制紅海後北上與南方集團軍匯合,進攻波斯地區,獲取更多的戰略資源,當然了這是主要的大戰略目標。其他戰略訴求,並未有更加詳盡記載。書籍可參考《第二次世界大戰史》《我的奮鬥》《德意日》等書。

毒刺剑客
2017-01-23

二戰期間德國的政治眼光很長遠,希特勒還是為了德意志民族考慮了很多,德國地處中歐平原,周圍列強環伺,一戰的敗北讓德國國土被割讓,而且揹負了鉅額的賠償款,希特勒橫掃歐洲,更多的原因應該是為了復仇,沒能打垮英國實在是因為德國海軍實力不足,至於進攻蘇聯,這是意識形態領域的差別,斯大林不是省油的燈,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對德國來說就是一張紙,對蘇聯同樣也是,即便德國不進攻蘇聯,蘇聯也會找準時機進攻德國,從根本上來講一戰就沒有所謂的正義和邪惡,參戰雙方都是為了殖民地劃分問題,二戰是一戰的延續,無所謂誰對誰錯,德國戰敗了而已。

协虎战争史
2017-06-06

二戰時德國的戰略有好的也有不行的,以下虎爺會為大家簡答通俗地分析分析:


首先德國在二戰開始時的戰略無疑是正確的。先是閃擊波蘭,奪回了一戰後被波蘭分割佔領的但澤地區,這一行動在國內其實還是受到平民的支持的,有種收復領土的意思。後來在和英法開打時,德軍先是在東線和蘇聯保持互不侵犯,避免了兩線作戰。而在西線則繞過了宏偉的馬奇諾防線,繞道北方的比利時直入法國,殺了英法聯軍一個措手不及。

二戰德國戰略眼光?

後來,在英法聯軍退回英國本土、西線暫時穩定了之後,德國又制定巴巴羅薩計劃閃擊蘇聯。雖然最終行動在時間上有所推後,但是有資料顯示當時蘇聯駐守在邊境的百萬大軍其實是想在德軍行動的一個月後那個時間點進攻德國的,所以德國的巴巴羅薩行動儘管延後,但還是比蘇聯的計劃提前了一個月,這使得德國在時間上佔據了主動。

二戰德國戰略眼光?

之後,德軍分三路進攻蘇聯,北方集團軍進攻蘇聯北方工業基地列寧格勒並搶佔波羅的海的控制權,並以此阻斷蘇聯的出海口;中央集團軍群則負責進攻莫斯科;南方集團軍群則進攻烏克蘭、克里米亞地區和油田,奪取戰略資源。無疑,這個戰略如果成功,對於蘇聯將是巨大的打擊。因為德軍一旦奪取出海口和莫斯科,佔領了南方的資源,蘇聯將失去西部最重要的三個地區,即使蘇聯往東部的西伯利亞地區遷都繼續抵抗,缺乏戰略縱深的蘇聯也只能束手待斃。


可惜的是,當南方集團軍群進攻烏克蘭受阻時,希特勒讓中央集團軍分兵南下協助作戰,雖然奪下了基輔這個產糧地,但中央軍團進攻莫斯科的時間卻延後了,給了蘇聯組織並增援後備軍的時間。所以這個分兵增援行動無疑是個敗筆。


最後,在進攻莫斯科受阻、冬季來臨時,希特勒讓部隊後撤200公里組織新防線固守是一步正確的棋。否則如若在冬季撤退,中央集團軍完全有可能重蹈當年拿破崙一退即潰、長潰千里的覆轍。

二戰德國戰略眼光?

南線方面,南方集團軍群確實在中央軍團的協助下拿下了烏克蘭,但後來在進軍高加索地區時分兵攻打斯大林格勒是很大的敗筆。其實當時南方集團軍應該長驅直入奪取高加索地區,這樣既能奪下克里米亞油田,又有了之前烏克蘭的產糧地,德軍在後來的拉鋸戰中肯定很難吃虧。可是這一分兵導致南方集團軍兩個進軍方向的兵力不足,最終哪一方向都沒有取得實質性的戰果。但是,如果南方集團軍順利拿下高加索地區,那麼他們還能支援隆美爾的北非戰場,或許他們會和隆美爾在開羅會師。


總而言之,德國在基本的戰略眼光上還是十分合理的,但最終的失敗,很大程度上是敗在了分兵上。

李广柱95810471
2017-01-23

正如普京所說,國際形勢的變化和發展,其基礎就是地緣政治。德國不論是一戰還是二戰,是註定要失敗的,不論它選擇什麼樣的戰略,只要它選擇戰爭就必然失敗,這是地緣格局決定的。它處於大英帝國和俄羅斯帝國之間,沒有戰略緩衝區,只要打仗必輸無疑。大英帝國是決定因素,它不可能放任德國坐大,二戰大英帝國寧可把自己的全球霸主毀了,也跟德國死磕到底,最後便宜了美國人,為什麼?英美關係特殊只是一方面原因,關鍵是德國離英國太近,可以直接威脅到它。俄羅斯雖然較弱,但是幅員遼闊,有廣闊的戰略縱深,也是難以征服的,另外,英美也不會坐視俄羅斯被德國征服。

德國只有和平崛起,才能真正成為歐洲的領導者,這既是二戰後歐洲發展的現實所證明的了,也是唯一可行解。

談論德國的教訓,主要是為我們中國的未來提供參考和借鑑。雖然現在中國逐漸強大了,但是如今中國處於美俄的戰略包圍之中,切不可輕易言戰,臺灣和南海都是如此。有人說,美國人不會為臺灣出兵,那就想一想薩拉熱窩事件吧,如果美國放棄臺灣,中國就輕而易舉地突破了第一島鏈,使得中國的戰略核潛艇隨意出入西太平洋,美國的西太平洋戰略蕩然無存,加之南海中國存在的優勢,進而威脅到美國的印度洋戰略,美國還是全球的霸主嗎?與其拱手相讓,不如拼死一搏,因此可以預見的是,如果我們沒有明顯站得住腳的理由,出兵臺灣,美國絕對會大打出手。

中國只有軍事實力超過美俄之和之後,才能輕易言戰。否則只能重蹈德國一戰二戰的覆轍。

奕288084
2017-02-16

二戰不是什麼擴張心裡也不是什麼戰略眼光促成了第二次世界打戰,二戰主要的原因是德國在歐洲國家中一枝獨秀,二戰前期德國的軍民融合達到百分之百的就業崗位,歐洲的英國和法國聯合起來對付德國,到處找德國人的毛病因為德國過上好日子,英國法國非常嫉妒,也害怕德國在歐洲做大,所以英國法國聯合起來打壓德國,類似於今天的中國崛起美國打壓一個形式,而德國人的情緒當時受德國政治影響沒有爆發出來民族情緒,後來希特勒上臺了一下子就點燃了德國民間受英國法國打壓而不滿的火焰了,所以德國就是一種單獨的報復英國法國的思想開始二戰,德國二戰實際準備時間很匆忙,並沒有完全準備好就打起來了,原因就是斯大林原來同意希特勒的二戰方案,瓜分歐洲可是後來斯大林又變卦了,導致希特勒自己打所以很匆忙,如果希特勒一切準備就緒(導彈火箭)都準備好根本沒有歐洲翻身機會,可以說二戰是在一種非常倉促的情況下發生的戰爭,所以說談不上什麼戰略眼光了。

鸢尾凌砾
2017-06-07

我們再來看一個,蒙哥馬利將軍,1940年5月10日德國發動了對法國,荷蘭,比利時的進攻,這時的蒙哥馬利為師長,在法國戰役中,整個英國軍隊,就是急勿勿的開到法國,然後又十萬火急的,執行發電機計劃,丟充了所有的重型裝備,把他的幾乎全部陸軍撤出了法國,做為一個國家,在法國戰役中,毫無可講之處,做為一個師長的,蒙哥馬利自然也沒什麼可建樹的地方,也只能是隨著大部隊急忙返回到英國。在1941年11月7日,他接到命令擔任東南軍區命令,如果這時算起的話那麼蒙哥馬利從師長生到元帥,用了一年半。

隆美爾和蒙哥馬利都是從師長開始算起,生到了集團軍司令一職,大約都用了一年半的時間,可是隆爾爾這個集團軍司令,這一年半的時間裡,參加了,波蘭戰役,法國戰役,荷 蘭戰爭,並在非洲,開始了他的隆美爾般的旋風,這樣他在一年半的時間裡,從第七師的師長,做到集團軍司令。

我們再來看一下,蒙哥馬利將軍,從1940年5月德國發動進攻法國的戰役,除了領著他的師回到了英國,再沒有參加任何的戰役,就更不要說什麼戰功了,雖然他和隆美爾從師長升到集團軍司令的時間差不多,但同樣在一年半的時間裡,二個人所立的戰功,根本不可同日可言。我除了說蒙哥馬利幸運之外,難道還有別的更好的解釋嗎?

說到蒙哥馬利的幸運,當然不僅僅是他以一年半的時間,沒有打過一仗而從一個師長升到集團軍司令,我們知道在整個二戰裡,蒙哥馬利做為英國的代表人物,是遠近聞名的,在二戰結束後也是聲名遠播。所以我就很想知道,是什麼讓這位英國的將軍有著如此高的聲譽。

劳尔冈萨雷斯布兰科
2017-02-16

二戰中德國一開始的戰略規劃其實是很合理的,首先利用自己手裡有限的石油儲備,儘可能快速的橫掃西歐,已經征服英國!穩定住西歐之後全力向東,拿下蘇聯,其中的關鍵是拿下蘇聯的高加索油田!但是英國的頑強抵抗,已經為了報復英國對德國本土的轟炸,而將空襲目標從工業區轉向了平民區,讓英國有了喘息之機,其次在全力向東的過程中,盲目改變戰略方向,導致未能在最佳時機拿下高加索油田!可以說德國是在一條正確的戰略道路上,被無數條次級戰略小路給拖垮的!因為戰爭一旦不能速戰速決,而是進入持久戰,那麼只能是一戰的翻版!資源已經限制了你的一切可能性!

小明道人
2017-06-14

我認為,一方面德國的戰略非常好,一方面德國的戰略非常糟糕。

德國戰略眼光好的方面是,德國是世界嗅覺最靈敏的國家,一戰後歌舞昇平,一派祥和,但暗潮湧動,同時德國被壓榨很慘,希特勒敏銳察覺到兩者的矛盾,並加緊備戰並陸續佔領周圍小國擴大緩衝區,並且在戰爭時六個星期戰敗法國,避免了兩線作戰,降低戰爭難度,眼光很好;

至於眼光不好,就是因為它選的隊友不行:意大利你懂的,軍隊戰意不足,日本戰意倒是很足,但離歐洲太遠只能在亞洲放幾個炮仗,各種僕從國軍隊支援力度一般,主力都是德國,而盟軍在東線主力是蘇聯,西線主力是美英,盟友日本隔著一個大洲還給了美國參戰藉口,所以可想而知~

花刺子模
2017-06-06

說到戰略,就不能只考慮軍事,是政治經濟、文化、民族心理的通盤考慮。德國佬考慮過嗎? 所以德國佬不是戰略眼光如何的問題,是有沒有戰略的問題。首先他打二戰的目的是什麼?是稱霸歐洲?還是統一歐洲?沒有明確目標,都是打到那算那裡,一波未平 一波又起。缺乏明確的規劃和長遠的打算。這跟一戰後德國恢復時間過短,準備不充分有很大關係。 從事後諸葛亮的觀念看,德國的宣傳上不適合宣傳“日耳曼最優、別人都賤”,這個宣傳從心裡上吧德國人從世界孤立了。戰線上,打敗法國後就該立即和英法講和,見好就收,利用西歐兄弟一體的觀念,取得諒解,一致對俄,也避免和美帝開展。 東線上,以解放者姿態進入蘇聯,解放烏克蘭、波羅的海國家的人民,讓他們去騷擾蘇聯。 整個過程,德國應該剋制自己的貪慾,軍事行動見好就收,以獲取政治、經濟利益為最大目標。不能武人干政,為了打仗而打仗。

东都有湘
2017-01-20

首先,二戰爆發前的德國政治生活已經完全不同於世界上除蘇聯、美國之外的其它任何國家政治生活。德國最高領導權力組成的機構要求上,發生了根本性的國家社會政治秩序調整。形成了以國家戰略層面合法為德國最高領導權力組成機構的要求秩序性,同時德國政治層面不再被繼續允許合法做為國家最高領導權力組成機構而存在有效,從而德國政治層面就成為了必須只能絕對完全服從於國家戰略層面的秩序要求領導,國家社會體的政治秩序權力屬性也就從範圍內的私有性質完全進步到了全範圍內的公有性質。

這是一個現代國家社會體明顯優秀的政治秩序意識先進標誌,無疑戰略本身就被直接提高至國家社會絕對最高領導權力層,國家利益要求相應也就從政治利益轉變為戰略利益,政治利益以及政治要求也都必須要無條件服務於戰略利益要求。因為政治利益只能代表階層政治利益,並不能完全代表國家社會整體利益,但戰略利益不但是完全代表國家社會整體利益,同時戰略利益使得國家社會必須形成共進共退的秩序組織守恆要求。

因此國家社會責任要求也就真正具有了敢於實施和勇於承擔的組織操手性,徹底杜絕了政治層面傳統不具備的承擔國家責任要求勇氣,同樣國家社會體也就完全告別了政治層面為了本階層政治利益而隨時致國家社會整體利益於根本不顧,更主要的是徹底規避了政治層面大多並不具有真實的競爭戰略意識,必將要帶給國家社會體在要求不斷取得發展國家強大性的激烈競爭道路上造成絕對災難風險性。

從國家社會的最高領導權力組織機構發生政治秩序調整來看,說明二戰德國已經完全具有戰略層面要求性,但在二戰爆發前這種具有先進政治意識要求的國家社會體,不僅僅只是德國,同時還包括蘇聯在列寧時期就已經初步定型,形成不但要遠遠早於德國,而且在戰略本身要求的穩定性上也要強於德國。當然能夠成為國家社會體戰略層面的人物,相信這些率先完成國家戰略層面做為最高領導權力組織機構的國家,在於的不是要求政治操作水平能動有多高,而是取決於競爭戰略意識具有多大思維邏輯層次。

做為近現代以來世界的國家社會思想理論就是以誕生西方社會的文化要求在完全領軍,事實已經勝於雄辯,沒有絕對先進於政治層面的實效競爭優勢性,那麼來自西方社會的歐洲國家怎麼可能會以戰略層面來做為整個領導國家社會的最高秩序要求?不過正因為二戰德國的最高領導權力組織機構戰略層面,在戰略穩定性要求上要弱勢於蘇聯,這就會造成二戰德國的競爭戰略意識形成多少會受到來自德國政治要求的負面干擾而出現意識取向問題。

相對應的二戰德國在國家競爭戰略要求預見的制定眼光上就要出現“漢之末造,必亡之勢也”來自中國古代的偉大戰略戰爭實踐大家評認,也就更加不可能理喻中國古代“而兵疆天下”的戰略戰爭空間哲理要求,因此二戰德國肯定無法能夠通過全局戰略氣場去徹底摧毀已經完全處於是“而兵疆天下”來自蘇聯的全局硬性競爭戰略優勢姿態,造成德國的主動戰略展開性根本不適用於蘇聯的被主動戰略擴展性。

德蘇戰爭在1941年12月5日蘇聯發起的更大規模要求的莫斯科反擊戰下,德國的全局戰略要求其實就已經完全徹底暴露出根本無法勝任針對蘇聯全面要求的競爭戰略意識,德國的戰略戰爭也就至此戰爭意識徹底失敗。似如引用新中國的偉人在評價二戰日本,其實說明日本二戰就是一個根本沒有國家戰略要求層面,只有為日本政治層面服務的一大群戰略智庫組織形成了“日本戰略不行,戰術可以”,來藉以對應二戰德國的競爭戰略意識“德國戰略一般,導致戰術浪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