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關羽不丟荊州,劉備能統一嗎?

10 個回答
MrDn619
2018-12-14

不能絕對不能!

魏蜀吳三國中蜀國是最弱,而且蜀國在魏吳倆國中間。就看地理位置蜀國命運其實早已註定。

就算不看這方面,蜀國國力也比不上其他倆家,為什麼蜀國不停的北伐。原因不只是光復漢室還有國家只能戰 因為諸葛亮知道越熬越沒機會打敗魏國。

關羽要是沒有失荊州,也不能改變局勢。只是可以讓蜀國多活幾年罷了。

以上都還個人看法有撒不對歡迎評論區反駁


如果關羽不丟荊州,劉備能統一嗎?
古事今説
2018-12-14

謝謝邀請。

歷史不存在假設但是可以在一定條件下做一些有意思的猜想這也是談論歷史問題的魅力所在。

如果關羽不丟荊州,劉備能不能統一全國。個人認為這種可能性是有的,當然這種可能性也是理論上的。
如果關羽不丟荊州,劉備能統一嗎?

為什麼這麼說,我的觀點有四個方面:

第一,劉備集團的勢力雖然在經濟、人口等各方面要弱於曹魏,但是實際上在三國後期劉備集團的戰鬥力相當強,特別是在曹操去世之後,曹劉的軍事對比呈現出劉強曹弱的局面。

以諸葛亮的北伐為例,雖然諸葛亮的北伐所取得的戰果並不多(佔據魏國兩郡還是魏國主動放棄的,大敗司馬懿一次),但是諸葛亮的北伐未嘗大敗。

第一次,馬謖失街亭,進無所據,撤軍。

第二次,圍攻陳倉不下,運糧出問題,撤軍。

第三次,佔據武都、陰平兩城。

第四次,大敗司馬懿,伏擊張郃。後因運糧問題退軍罷免李嚴。

第五次,屯田應對司馬懿避而不戰,後因諸葛亮病逝五丈原而退兵。
如果關羽不丟荊州,劉備能統一嗎?

在諸葛亮五次北伐的時間裡,曹魏只進行了一次反擊而且半途而廢沒有取得任何戰果。

由此可見,雖然在字面數據上蜀漢屬於劣勢但戰爭並不是人數的加減法,誰人多就一定獲勝。

另外一例,可以再看關羽的襄樊之戰,雖然最後因為呂蒙偷襲導致君心渙散兵敗被俘,但是在正面進攻期間關羽不僅已經破樊城而且水淹曹操第一外姓大將於禁(張遼還在刷經驗)的七軍,擒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

這也說明在軍事力量的對比上劉備集團確實佔據了一定的優勢;
如果關羽不丟荊州,劉備能統一嗎?

第二,無論是魯肅的“榻前密議”還是諸葛亮的“隆中對”都闡述了具有荊州與益州可以具備圖取中原的能力(魯肅版多一個東吳),由此可見擁有荊州益州大道劉備確實具備統一天下的可能性;而且按照“隆中對”的戰略規劃,一旦天下有變可以兩路進攻消滅曹操。

這個戰略規劃的可執行性通過諸葛亮的北伐以及關羽的襄樊之戰已經驗證。

第三,曹魏死後內部、外部問題曾持續相當長的時間,曹操死後曹丕繼位但是不久也因病而死,曹睿繼位。最高領導的頻繁更替導致國家政局不穩,魏國內部黨爭不斷,外部少數民族地堆勢力一直威脅河北,西南有蜀漢,東南有孫權。這些問題導致曹魏地堆力量很難集中,也給予了劉備統一的理論可行性。
如果關羽不丟荊州,劉備能統一嗎?

第四,孫權死磕合肥而不取,一方面吸引了魏軍力量另一個方面暴露出東吳軍隊的弊端,擅守而不擅攻。

在赤壁之戰之後,孫權即開始了先後五次北伐曹魏的作戰,但可惜五次北伐作戰都未能打通第一關BOSS合肥,五次北伐之戰打成了五次合肥之戰還都輸了。東吳軍隊的戰鬥力可見一斑(偷襲關羽並沒有與關羽大軍正面作戰而是招降了劉備軍的博士仁、糜芳導致關羽軍心渙散士兵逃散導致被俘)。

由此可見,只要關羽不丟荊州,孫吳也是打不過劉備的南郡的,這樣按照隆中對的戰略規劃,荊州、益州兩路出發擊敗曹魏在回過頭來收拾孫吳最後統一天下,這種可能性確實是存在的,但是這只是理論上的其中變數太多,而且孫權在那種情況一定會偷襲關羽的。因此這只是一個有趣分猜想罷了。

天谷寻兰
2018-12-15

關羽不失荊州,劉備能統一嗎?

這是歷史演變的必然結果,即是不失荊州也劉備很難取得統一。

現在從提這一史實,也只能以理論推演一下;作飯後談資逗君一樂罷了。

縱觀《三國演義》諸葛亮七出祁山皆功虧一潰;失街亭用人不當,馬謖不聽王平之言;空城計退司馬,白帝城劉備託孤等,都表現出諸葛愚忠。

再分析一下三國時的軍實力;魏國最為強大,曹操善於用人,後來司馬老謀深算,人材齊齊。

東吳實力也不容小虛,前有周瑜,後有呂蒙、鄧艾等諸將本身國力與實力也超蜀很多。

再看劉備盡有漢中、荊州二地,其荊州本是東吳之戰略要地備有借無還;派雲長把守方保萬無一失。

關羽大義失荊州,兵敗白帝;後張飛又被呂蒙所殺,趙雲年事已高,關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本身人材凋零,再加上劉禪無能忠奸不辮軍心動搖。諸葛、姜維再怎樣忠心也於事無補;最終必然走向滅亡。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濤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

謝謝邀請!

文水有限評的粗糙,望看客海函博一笑耶。

嬉皮笑脸的谈经论道
2018-12-14

關羽不丟荊州,這肯定是一個無數人假設過無數次的想法。個人以為,不丟荊州從而北伐一統天下,是個大概率事件。

分析如下:

當時,離火燒赤壁不久,曹營一下損失了數十萬軍隊,早就元氣大傷。

假設,呂蒙未能渡江成功,或者關羽留了一手,將計就計,直接將呂蒙幾萬兵馬滅了,那麼,劉備將有時間加強荊州的防守以應對東吳,從此關羽將再無後顧之憂,可以全力北伐。史書記載,關羽破樊城困襄陽,斬龐德擒于禁圍曹仁,已經使曹營心驚膽戰,甚至開始議論遷都事宜。如果在關羽北伐時,以劉備拿下四川后的實力,肯定有能力派張飛、馬超同時北伐漢中而後東進長安、洛陽,讓曹操首尾不能相顧。

那麼,曹操必定遷都,同時連鎖反應。要知道,當時曹營內,連曹操自己都知道有不少人是忠於漢室而非自己的。劉備只要打著"清君側,扶漢室”的名義,說不定漢獻帝會再下一次"衣帶詔"之類的血詔,再加上兵鋒所指曹營一敗再敗,相信曹營倒戈的人不會少。由此,曹操將一敗塗地。

曹操敗了,東吳也不會有什麼大的問題。由此可見,關羽若沒有大意失荊州,則漢室天下將再次得到延續。

14885143955
2018-12-15

如果,只能說是一種假設,主要問題出在隆中決策上的錯誤,加上用人不當所致,智者千慮,必有一失,蜀漢文丞武將太少了,沒有像劉邦那樣聽取正確意見與採納意見,發揮團隊戰鬥力的作用,也無領兵元帥,是蜀漢的弱勢?不失荊州,情況當然穩步向前發展,至少三國鼎立局面會延續多年。

微尘6373273040166
2018-12-14

不丟荊州也統一不了。關羽雖勇,缺少全局觀。守則有餘,攻則進退失據。諸葛亮不是能統籌全局核心人物。雖然自己清廉,智慧名氣很大,實際治國用兵用人有很大問題。國小力疲,應與民休息,以養國力。諸葛亮窮兵瀆武,六出祁山無一成功,耗盡了國力。用人上識人不明,用人時不能避其短,用其長,如馬謖。任人唯親,用無帥才的楊儀。妒賢忌能,殺先主皇帝信任的魏延,自毀長城。劉備雖有識人之明,無奈未遇韓信張良簫何之英傑人才,故而不丟荊州也統一不了全國。

江山笑Lyz
2018-12-14

關羽不丟荊州,劉備想匡扶漢室、奪取天下也是痴人說夢!第一、頂層不和,蜀漢政權中荊州派、益州派內鬥不止,沒有真正形成“統一戰線”;第二、人才不足,文臣武將選拔培養機制不順,以至於“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諸葛亮不累死在五丈原才怪;第三、儲君不力,劉禪就一扶不起的玩主,諸葛亮還去勉強幫扶,實乃愚忠,保全了名節,卻置天下和百姓於不顧;第四、君王不智,劉備只重劉關張兄弟之小情小義,不顧國家安危之大局大義,感情用兵,丟了千萬將士性命,還自毀了興復漢室的最後一線生機。

petetr100967281
2018-12-14

首先蜀魏倆國國力相差懸殊,雖說劉備佔據著荊州和漢中這倆個重要的戰略地點,但佔領漢中前曹操已將周圍軍民全部遷走,如同空城,還要駐軍防守,而荊州諸郡被三國分割,周圍強敵林立,東吳絕對不會容忍荊州長期被劉備佔據,勢必聯魏攻蜀,本身實力就遠不如中原,再加上東吳這個後顧之憂,成功概率是非常渺茫的

汪晓宸
2018-12-14

不能。歷史沒有假如。

關羽丟失荊州,兵敗麥城,然後張飛也死了,然後夷陵之戰,白帝城託孤了,蜀國從此由盛轉衰。這不得不給我們一個這樣的假設。但是請看看實力,魏蜀吳三國中蜀國是最弱的,蜀國為什麼北伐,不僅僅是因為匡扶漢室還有“進攻是最好的防守”。三國之所以鼎力,就在於相互制衡,如果那一國快要被滅亡,另一個國家必定準備好自己的刀了。其次,這是逆天啊,漢朝不得人心了,就算你得了天下,救了漢獻帝,請問是劉禪當皇帝還是漢獻帝呢?

日日旺旺
2018-12-15

根本不可能統一。

孫劉聯盟只有聯合才可以對抗曹魏,脣亡齒寒的厲害關係魏蜀吳三家都心知肚明,任一家被滅,餘下的一家必然也會滅亡;按諸葛亮的撲街戰略,待中原有變,劉備分兵出擊滅魏就是一個天字第一號笑話,劉滅曹, 孫必會步曹的後塵;孫權必會從後捅刀子,甚至聯合曹合擊劉;所以荊州必失,夷陵大戰勝而退兵修好,道理是一樣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