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詩》之後,曹植的結局是什麼?

《七步詩》之後,曹植的結局是什麼?《七步詩》之後,曹植的結局是什麼?
10 個回答
最后的人生106467846
2017-07-20

曹丕繼承王位後,不久又稱帝,建立魏朝。...,...。嫉恨曹植的念頭卻依然沒有改變。有人告發曹植經常飲酒罵人,還把曹丕派去的使者扣押了起來,但並沒有招兵買馬、陰謀反叛的跡象與徵兆。這算不上犯罪,殺了他怕不能服眾,於是曹丕便想出了一個"七步成詩"的辦法,想治罪於曹植。當時,曹植略一思索便在七步之內將詩作出:"煮豆燃豆萁,喜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另一種說法是:煮豆持作羹,漉豉以為汁。萁向釜下燃,豆在釜中注。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這首"七步詩"取譬之妙,用語之巧,在剎那間脫口而出,實在令人歎為觀止。然而,"七步詩"便成為了曹植的救命詩,曹丕不得不收回成命,只以降低曹植的官爵作罷。(我的文化水平低,才疏學淺,只能盡力而為說這些了。讓人見笑了。)

红色收藏家姜小平
2017-02-28

《七步詩》之後,曹植的結局是什麼?

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東漢豫州刺史部譙 (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出生於東武陽(今山東莘縣),是曹操與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為陳王,去世後諡號“思”,因此又稱陳思王。南朝詩人謝靈運說過“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獨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雖然說天下的才,曹植一人就佔了八成,未免贊植才華譽太過,但連謝靈運這樣一個桀驁不遜的飄逸之人都對曹植如此推崇,可見曹植確實是才華蓋世。

  曹植才華橫溢,在曹操諸子中是最有才氣的一個,曹操十分喜歡這個兒子,曾對左右說曹植是"最能頂大事者

莫轻心
2017-07-16

曹植七步成詩之後,得以保全性命,這個結局大部分人都是知道的,也不用多做講解,今天著重談一下這首被奉為神作的《七步詩》,它真的就是曹植在七步之內就一吟而就的嗎?

曹植是個文才,這點不用置疑。但在政治上,他被排擠打壓,未有作為。一個文才很高,而又沒有從事什麼正經工作的人,應該是曹植當時的基本生活狀態。

在這種狀態下,被人敬贊文才絕倫,應該是曹植心靈上的重要慰藉。種種史料表明,曹植對文學詩賦幾乎是沉溺的,因為在這上面他才能找到與之身份地位相匹配的存在感。我們不難想像,曹植平時鬱郁不得志,幾杯酒下肚,想起自己的處境,感慨之餘,肯定也會借詩賦抒發一下自己的心情。

於是魏晉某年某月某日,當曹丕召見曹植時,從外地趕往魏都的曹植自知凶多吉少,一路上惶恐難過,車馬顛簸中,預想著和自己兄弟見面後,骨肉相殘時的情景,心裡苦悶無依,於渾渾噩噩中在腹內賦詩一首,以消解忐忑不安的焦慮心情:“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至於有沒有這種可能,我們來看《七步詩》這段典故的描述,曹丕令曹植七步之內做詩一首,否則性命不保。在如此生死攸關的超強重壓之下,曹植幾乎是不假思索,於七步內脫口誦出這首立意深刻的詩篇,這情景,像不像是考場上那些事先知道了標準答案的作弊考生?

當然,曹植沒有作弊,他是《七步詩》的原創作者,他這首詩做的這麼快這麼絕,只因他早就做好了放在心裡。而曹丕,只是碰巧讓他讀出來的那個人罷了。

曹植才高八斗,這個讚譽有點過了。他父親曹操權傾天下,他的地位也隨著尊崇不凡,說這話的人有點巴結他的嫌疑。一石獨佔八斗,在古人中能擔此稱讚的只有一個,那人不叫曹植,叫蘇東坡。

個人之見,貽笑大方。謝謝邀答!

徽风ai皖韵
2017-03-01

曹操去世後,曹丕繼承了曹操的王位。但是,曹丕非常不放心他那三個兄弟,怕他們一旦時機成熟奪了他的王位。二弟曹彰手握重兵,擁有十萬大軍,虎視眈眈。三弟曹植很有才華,一向被曹操器重。只有小弟曹熊,生性膽小怕事。

《七步詩》之後,曹植的結局是什麼?
聽說曹丕繼位,二弟曹彰歸順了曹丕。小弟曹因害怕而自殺。此時只有三弟曹植成為了曹丕的心腹之患,怎樣降服或治他於死地是個大問題。

曹丕借曹植沒有即時前來為父王奔喪之固,可治他蔑視禮法,不為先主奔喪之罪。但後來又因念及兄弟情義給他一次機會,看他能否把握好。如果失敗,便治他死罪。

故事是這樣的:曹丕限曹植在七步之內做詩一首,一定要有兄弟之情,但不能有兄弟二字。

因為曹植很有才華,便馬上在七步之內做詩一首: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此七步詩可以說做得非常完美,也確實打動了曹丕,讓曹丕無話可說,結果只好放了曹植。

《七步詩》之後,曹植的結局是什麼?
曹植在七步之內成詩並且是脫口而出,而且內容十分深刻,把曹丕的內心描繪得淋漓盡致。

《七步詩》之後,曹植的結局是什麼?
曹植的這首七步詩不但救了他的性命,而且使他名垂青史,世人皆知。

直到今天的人們也常使用曹植的“七步詩”來諷刺威逼利誘之人,更是具有現實意義和時代意義!

悠然南山
2017-09-30

七步詩相傳為曹操之子曹植所作,但就其傳世的版本而言就有多個,所以說歷來對此詩的來歷及其真偽性存在一定的爭議:或言此詩是假借別人之口,來控訴曹丕的陰險狠毒;或言此詩確為曹植所作,但就其真實的歷史背景而言,並非發生在《三國演義》中描述的、在眾目睽睽的朝堂之上。但這裡,我們不想再浪費精力去考證這首詩篇的來源(畢竟曹植的部分詩篇原集至北宋末已散佚),那麼讓我們來探究一下,曹植的結局是什麼,為什麼一個才高八斗的人,竟然會落得如此結局。

《七步詩》之後,曹植的結局是什麼?

一、曹植的結局是什麼。

答案是肯定的,死……

當然,這是一種略帶調侃的說法,可能讓有些本著嚴肅認真的態度來看待歷史的人很有意見(不喜勿噴,謝謝)。但死也有很多種,既有成仁取義、馬革裹屍,也有終日寡歡、鬱鬱而終,很明顯,從曹植的種種經歷來看,他應該屬於後者,先是在奪嫡之爭中,將滿手的好牌打的稀爛,最終無緣帝位,再後來,曹操病逝,曹丕繼位,曹植的生活狀態立馬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從之前養尊處優的公子哥,立馬變成了處處被防範、處處受限制、處處受打擊的對象:先是被奏以“醉酒悖慢,劫脅使者”,被貶為安鄉侯,後改封鄄城侯,再立為鄄城王,本以為曹丕死後,其子曹叡繼位,終可以施展自己的報國之志,但天不遂人願,曹植仍然是過著一種被實時被監視、處處被提防的生活,甚至其封地也被遷至東阿,再後來被改封陳王,卒諡思,故後人稱之為“陳王”或“陳思王”。所以說,終曹植一生,或者說是後半生,很明顯是生活在一種壓抑、抑鬱的氛圍中,對於一個被讚譽為“才高八斗”的人來說,是一件令人何等悲憤與不平的事情。

二、曹植為何會落得如此結局

究曹植一生,其落敗的原因,也完全可以歸結為一個字:才。曹植也正是為其才情所累,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讓後人每每論及此事,都不禁為其唏噓不已。

1.和曹丕的帝位之爭:在曹操喜愛並有意讓其繼承大位的兩個兒子,曹昂和曹衝,相繼離世後,曹操起初對曹植寄予厚望,建安十五年(210年),曹操在鄴城所建造的銅雀臺落成後,曾召集一批文人墨客登臺為賦,就在眾人矚目之中,曹植揮筆而就,第一個完成,其文曰《登臺賦》,深得曹操讚賞,後來甚至贏得了曹操“兒中最可定大事”的讚譽,乃至於幾次都有機會榮登儲君之位,此舉不能不引起同為候選人的曹丕的忌憚與憎惡。因此,在最終曹丕登位後,一是為了報自己當年的奪嫡之仇,二是出於對曹丕不世才華的防範,對曹植嚴加提防。

2.失去了對世情的準確判斷,無法擺正自己的位置:如果說曹丕在不斷的防範自己,對於曹植來說尚可以理解和接受的話,但曹丕之子曹叡繼位後,對自己仍然抱有“不可放虎歸山”的態度,就著實令曹植無法坦然面對了。黃初七年(226年),曹丕病逝,曹叡繼位,是為魏明帝。已處於烈士暮年的曹植,竟然為了施展自己心中被壓抑多年的才華和抱負,多次上書曹叡,慷慨陳詞,要求在獲得一定的政治地位,甚至於主動請纓,希望領兵去西進滅蜀,東出剿吳,這就不得不引起曹叡的警覺和疑心。試想,無論曹植的目的和動機多麼單純,但其首先曾與自己的父親曹丕爭奪過帝位,再者,他的才名天下皆知,加之自己初登大寶,此時曹植動作頻頻甚至試圖執掌兵權又是意欲何為。曹植空負一身才情,但卻沒有參透這最基本的進退之理,著實可悲可嘆。後來果然不其然,曹植滿腔熱血的報國之志、日月可鑑的肺腑之言也只是加重了曹叡的猜忌與打壓,在這種境遇之下,曹植更加的鬱鬱寡歡,不就便抑鬱悲憤而亡,時年四十一歲。

运河陶山
2017-04-30

《七步詩》之後,曹植的結局是什麼?

  “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佔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是謝靈運對曹植的最高評價,王世貞也說“子建天才流麗,雖譽冠千古,而實避父兄,何以故?才太高,辭太華。”前人都認為曹植才華出眾,最能體現其才華的就是《七步詩》。
  曹植是曹操的小兒子,從小就才華出眾,很受到父親的疼愛。曹操死後,他的哥哥曹丕當上了魏國的皇帝。因為曹植和曹熊(第四兒子)在曹操亡故時沒來看望,曹丕便再追問他們倆。曹熊因為害怕,自殺了。而曹植則被押進朝廷。曹丕四兄弟的母親卞氏開口求情,曹丕便給了曹植一個機會,讓他在七步之內脫口一首詩,曹植就念了這首七步詩。
  七步詩
  【作者】:曹植
  【年代】:魏晉
  【 體裁】:五古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賞析】:
  據《世說新語.文學》中說,曹丕做了皇帝以後, 對才華橫溢的胞弟曹植一直心懷忌恨,有一次,他命曹植在七步之內作詩一首,如做不到就將行以大法,而曹植不等其話音落下,便應聲而說出六句詩來,就是上面的這首膾炙人口的詩。因為限止在七步之中作成,故後人稱之為《七步詩》。
  此詩純以比興的手法出之,語言淺顯,寓意明暢。第二句中的“漉豉”是指過濾煮熟後發酵過的豆子,用以製成調味的汁液。“萁”是指豆莖,晒乾後用來作為柴火燒,萁燃燒而煮熟的正是與自己同根而生的豆子,比喻兄弟逼迫太緊,自相殘害,實有違天理,為常情所不容。詩人取譬之妙,用語之巧,而且在剎那間脫口而出,實在令人歎為觀止。“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二語,千百年來已成為人們勸戒避免兄弟鬩牆、自相殘殺的普遍用語。
  當然,此詩的風格與曹植集中的其他詩作不盡一致,因是急就而成,所以談不上語言的錘鍊和意象的精巧,只是以其貼切而生動的比喻,明白而深刻的寓意贏得了千百年來的讀者的稱賞。據說曹丕聽了以後“深有慚色"不僅因為曹植在詠詩中體現了非凡的才華, 具有出口成章的本領,使得文帝自覺不如。由於詩中以淺顯生動的比喻說明兄弟本為手足,不應互相猜忌與怨恨,曉之以大義,自然令文帝羞愧萬分,無地自容。
  所以七步詩的意思就是,曹植希望和平,哥哥曹丕能放過自己,兄弟不要相互殘殺。曹丕明白了曹植這首詩的道理:如果自己殺了曹植便會被世人恥笑,於是便放了曹植。

十项全能斜杠青年
2017-07-14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操病逝洛陽,曹丕繼王位,曹植時年29歲,作《上慶文帝受禪表》、《魏德論》。曹丕稱帝之後,對曹植嚴加防範。後來,曹丕礙於母后卞氏的壓力,只好將曹植數次徙封。曹植的生活從此發生了變化。他從一個過著優遊宴樂生活的貴族王子,變成處處受限制和打擊的對象。

黃初二年(221年),30歲的曹植被徙封安鄉侯(今河北晉州侯城),邑八百戶;當年七月又改封鄄城侯(今山東鄄城縣),是年作《野田黃雀行》,這次改封成為曹植一生重要的轉折點。

黃初三年(222年)四月,31歲的曹植被封為鄄城王,邑二千五百戶,也就是在這次被封王之後回鄄城的途中,他寫下了著名的《洛神賦》。在《洛神賦》中,詩人描摹了一位美麗多情的女神形象,把她作為自己美好理想的象徵,寄託了自己對美好理想的傾心仰慕和熱愛;又虛構了向洛神求愛的故事,象徵了自己對美好理想夢寐不輟的熱烈追求;最後通過戀愛失敗的描寫,以此表現自己對理想的追求歸於破滅。

黃初四年(223年),32歲的曹植徙封雍丘王。

黃初六年(公元225年),曹丕南征歸來,路過雍丘,與曹植見面,增其戶五百。

黃初七年(226年),曹丕病逝,曹叡繼位,即魏明帝。壯心不已的曹植急切地渴望自己的才能得以施展,他曾多次慷慨激昂地上書曹叡,要求給予政治上的任用,拳拳之心可以使鐵石心腸之人動容。但過於冷靜理智的曹叡卻心如古井,不起微瀾,對於曹植的種種表白和要求,只是口頭上給予嘉許而已。曹叡對他仍嚴加防範和限制,處境並沒有根本好轉。曹植在文、明二世的12年中,曾被遷封過多次,最後的封地在陳郡。

太和三年(229年),38歲的曹植徙封東阿,其間潛心著作,研究儒典。

太和六年(232年),曹植改封陳王,11月曹植在憂鬱中病逝,時年41歲,遵照遺願,將其葬於東阿魚山。後人稱之為“陳王”或“陳思王”。

郭郎才俊秀名振八方城
2017-03-01

先說說曹丕為什麼沒殺曹植,有些人會認為,曹丕被感動了唄!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這四句詩,體現出了濃厚的兄弟情義和骨肉相殘之痛。同時,曹植也將了曹丕一軍。這四句詩的潛臺詞是——你要想清楚。
《七步詩》之後,曹植的結局是什麼?

試想一下,當時曹家的精英都在現場。如果沒有這四句詩,如果曹丕真的把曹植殺了,眾人也無可厚非,因為兄弟倆有仇,有積怨。但是,曹植的那首詩卻提醒了那些在場的精英和謀士,如果因為我的才華比他(曹丕)強,他就要殺我,那你們還有活路嗎?我可是他親兄弟啊,一個連親兄弟都敢殺的人,他是何其狠辣的人啊!而曹丕也聽懂了曹植的言外之意,所以才放過曹植。不是曹丕不想殺他,而是殺不了,他是為了戰略大局著想。
《七步詩》之後,曹植的結局是什麼?

之後,曹丕就把曹植軟禁了起來。

煮酒君谈史
2017-09-21

《七步詩》之後,曹植的結局是什麼?


我是煮酒君,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七步詩》之後,曹植的結局是什麼?

曹植,字子建,生母武宣卞皇后,是曹操的第四子。曹植作為三國時期魏國著名文學家,著有《洛神賦》、《白馬篇》、《七哀詩》等,並與其父曹操、兄長曹丕,被後人合稱“三曹”。

曹植詩以筆力雄健、詞采畫眉見長,我們今天看到的《曹子建集》,為宋代人編撰,其所留三十卷詩文今已佚失。

曹植最為人所知的,是他所作《七步詩》: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七步詩》以豆、萁喻兄弟,以萁燃煎豆比喻曹丕與曹植二人相爭的形勢。據《世說新語•文學》記載,“文帝(曹丕)嘗令東阿王(曹植)七步中作詩,不成者行大法(殺),應聲便為詩……帝深有慚色。”《七步詩》說是曹植所作,但一來常理不合,二則史料殘缺,並無明證,因此,學界對其是否出自曹植之手尚有疑慮。本文僅討論曹植在爭位世子之後所帶來的影響和其最終的結局,姑且認為這首詩出自曹植之手。

從《七步詩》中,我們已經能夠感受到兄弟二人在爭奪世子之位時的慘烈血腥,所謂“相煎”,恐怕也不足以概括,那麼奪位失敗的曹植將面臨曹丕怎樣的報復?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但又總有些新的問題留給後人懸念,曹丕、曹植兄弟二人就是如此:曹丕在黃初七年(公元226年)即病逝,而曹植則是在太和六年(公元232年)改封陳王后,於當年十一月病逝。曹丕既然對曹植行報復之事,至於“豆在釜中泣”的“相煎”之言,然則為何曹植能夠得離四十一歲的壽數,還在曹丕之後離世?

因為打擊並非致命。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曹操建成銅雀臺,召集文士登臺為賦,曹植便身處其中。

史載曹植略加思索,便是一篇《登臺賦》,一揮而就,由此得曹操寄予厚望,認為這樣的才氣,是可以拿來當繼承人的。建安十六年,曹植隨父征戰沙場,至建安十九年,改遷臨淄侯,手下也得丁儀、丁廙、楊修等人輔佐。曹操數次欲以曹植為繼承人,但由於其短於政治、軍事家所有的鐵血、敏銳,終於放棄。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曹操欲以曹植掛帥解救曹仁,但曹植卻於戰時喝得酩酊大醉,為曹操所惡,失去了爭奪太子的資格。

曹植與曹丕爭位時間雖短,但勢力委實不小,曹丕雖稱帝,對這個弟弟自然不放心,遂先剪除曹植的勢力,如丁儀、丁廙兄弟等,再外遷曹植。曹丕對曹植嚴加監視,本待一勞永逸,無奈其母卞氏力保,終只是將曹植數次外徙。

黃初三年(公元222年),曹植受封鄄城王,食邑二千五百戶,但他明白自己的尷尬處境,在封王回鄄城途中寫下《洛神賦》,向洛神傾訴其理想的最終破滅。曹丕在登基後,就著力解決王朝穩定問題,藩王也在其列,他收取藩王的行政等權力,使藩王手中只有一些老弱病殘的兵士以備不虞——曹植也在此列。

曹丕死後,曹叡繼位,是為魏明帝,曹植以為黑暗時期過去,上書陳詞,以期才學得到施展,但不料仍為魏明帝所忌,防範、限制猶甚於曹丕在世。太和三年(公元229年),曹植遷東阿王,終於對朝政死心,轉而潛心研究儒典,於公元232年11月,在憂憤之中病逝,史稱“陳思王”。

笑谈百家
2017-08-08

《七步詩》: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七步詩之後,植與諸侯並就國。文帝黃初二年,監國謁者灌均希指,奏"植醉酒悖慢,劫脅使者"。有司請治罪,帝以太后故,貶爵安鄉侯。其年改封鄄城侯。

黃初三年,立為鄄城王,邑二千五百戶。

黃初四年,徙封雍丘王。 黃初六年,帝東征,還過雍丘,幸植宮,增戶五百。

《七步詩》之後,曹植的結局是什麼?

明帝太和元年,徙封浚儀。二年,復還雍丘。三年,徙封東阿。六年正月。其二月,以陳四縣封植為陳王,邑三千五百戶。植每欲求別見獨談,論及時政,幸冀試用,終不能得。既還,悵然絕望。時法制,待藩國既自峻迫,寮屬皆賈豎下才,兵人給其殘老,大數不過二百人。又植以前過,事事復減半,十一年中而三徙都,常汲汲無歡,遂發疾薨,時年四十一。諡號,思,後人稱為,陳思王。

大家看看,曹植七步詩之後的日子相當不好過,曹植每次想單獨求見文帝,明帝談論時政都得不到批准,又因為以前犯過錯誤,所以封賞方面都比其他諸侯王少一半,又上疏,上存問親戚表,陳審舉之義表,求自試曰表,等等:終不得用,所以氣憤發病而死,

曹植求自試表說,若使陛下出不世之詔,效臣錐刀之用,使得西屬大將軍,當一校之隊,若東屬大司馬,統偏舟之任,必乘危蹈險,騁舟奮驪,突刃觸鋒,為士卒先。

魏國當時以曹真為大將軍,主要是總西事,主要工作是防守蜀國。曹休為大司馬,主要是總東事,主要工作是防守吳國,所以曹植這麼說,他是想取代曹真和曹休的工作,想上陣殺敵立功,但是明帝不許,反而更懷疑他。

再說一下魏文帝,魏氏王公,既徒有國土之名,而無社稷之實,又禁防壅隔,同於囹圄;位號靡定,大小歲易;骨肉之恩乖,常棣之義廢。為法之弊,一至於此乎!【袁子曰:魏興,承大亂之後,民人損減,不可則以古始。於是封建侯王,皆使寄地空名,而無其實。王國使有老兵百餘人,以衛其國。雖有王侯之號,而乃儕為匹夫。縣隔千里之外,無朝聘之儀,鄰國無會同之制。諸侯遊獵不得過三十里,又為設防輔監國之官以伺察之。王侯皆思為布衣而不能得。既違宗國藩屏之義,又虧親戚骨肉之恩。】

封地大小歲易,一兩年搬一次家,當然這不是曹植一個人這樣,魏國諸侯王都是這樣。魏文帝對諸侯王相當嚴厲,寄地空名,而無其實,王國只有老兵一百多人來守衛其國,遊獵不得過三十里,過三十里就違法了,無朝聘之儀《禮記·王制》:“諸侯之於天子也,比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五年一朝。” 鄭玄 注:“比年,每歲也。王國還設監察官伺察,稍有不慎違法就會受到嚴厲的懲罰。搞得諸侯各王想反回來做老百姓而不能得,魏國諸侯王過的是相當苦,魏宗室曹冏曾上書說分封的事,從東周說到當時的魏國,說的在情在理,可惜當時是曹爽輔政曹爽不能用。

這就是魏國亡國的原因之一,秦始皇是看到東周天下八百諸侯,相互兼併天下大亂的弊端,所以子弟無尺寸之封,魏文帝在封分方面學秦始皇,怕諸侯王造反,所以諸侯王手上都沒有兵,到了晉代晉武帝看到魏國的這一弊端,加強諸侯王的勢力,又搞出了八王之亂,但不管怎麼亂江山還在自己子孫的手上,總比被外姓人奪走的好。魏亡國原因之二,就是九品中正制,我大概給大家講一下,兩漢當時選官制度是,舉孝廉,察孝廉,舉茂才等制度,注重德才,而次門第。曹操也多次頒佈唯才是舉今,所以在品第人物上,雖然家世是不能忽略,但更重才學。而中正制一出,廢除了察舉制度,州郡設大小中正,中正品第唯以血統為準,門第高即獲高品,寒庶人士要麼上不了品當不了官,要麼就是下品,所謂“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公門有公,卿門有卿”者也。搞得朝政全部被大勢族把持。而寒庶人士基本上當不了官,就算當上了也是小官。這就是司馬宣王當年搞政變成功的原因之一。魏文帝這一制度是違背了曹操的初衷,沒有簫規曹隨,這二點直接導致魏國亡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