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69歲老木匠憑一張照片做出消失的老建築模型,重現歷史記憶
廣東69歲老木匠憑一張照片做出消失的老建築模型,重現歷史記憶
廣東69歲老木匠憑一張照片做出消失的老建築模型,重現歷史記憶
廣東69歲老木匠憑一張照片做出消失的老建築模型,重現歷史記憶
廣東69歲老木匠憑一張照片做出消失的老建築模型,重現歷史記憶
廣東69歲老木匠憑一張照片做出消失的老建築模型,重現歷史記憶
廣東69歲老木匠憑一張照片做出消失的老建築模型,重現歷史記憶
廣東69歲老木匠憑一張照片做出消失的老建築模型,重現歷史記憶
廣東69歲老木匠憑一張照片做出消失的老建築模型,重現歷史記憶
廣東69歲老木匠憑一張照片做出消失的老建築模型,重現歷史記憶
廣東69歲老木匠憑一張照片做出消失的老建築模型,重現歷史記憶
廣東69歲老木匠憑一張照片做出消失的老建築模型,重現歷史記憶
彩蝶圖說
1/11 2019年3月4日,廣東佛山,順德老木匠何均統用舊照片和記憶,製作古建築和農耕用具模型公開展覽。 順德祠堂南海廟,其中順德祠堂又以北滘碧江為甚,但是經過歲月的洗禮,如今碧江完整保存下來的祠堂越來越少了,很多也已經變換了樣貌。(圖片來自東方IC)
2/11 為了留住鄉愁,今年69歲的老木匠何均統退休後,憑藉舊時照片和記憶,慢慢“復原”了他舊時讀書和記憶深刻的古建築,並製作了已近乎退出歷史的農耕用具。他的作品被同樣有著本土情懷的碧江蓬萊書院院長周志鋒看中,被陳列在蓬萊書院內供市民觀賞。圖為碧江燕翼樓木製模型。(圖片來自東方IC)
3/11 退休後,閒不住的何均統經常會用一些舊木頭或邊角料做一些小物件,起初,他做的只是傳統的農耕用具,這些農耕用具以前他下鄉時都做過,現在只是按照10:1的比例進行微縮。(圖片來自東方IC)
4/11 只見眼前的桌面上,有水車、風櫃、五一犁、冬耕犁、禾桶、魚桶、射桶、秧船、腳釗、沙梆、鋤頭、磅秤、噴霧器等農耕用具共計40餘件,一架小小的打禾機,有踏板和齒輪,可以轉動,何均統還細心地將這些農耕用具的名稱寫在一艘農艇的底部。他說,這些老式農具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許多農具對於年輕人來說恐怕連見都沒有見過,做這些只為讓後輩有個留念,讓年輕人瞭解順德傳統的農耕文化。(圖片來自東方IC)
5/11 有著“碧江天安門”之稱的燕翼樓,門樓上一扇扇一指大小的門窗皆可開關,後面還有窄窄的樓梯可通二樓,旁邊是社洲蘇公祠,門口的一對“石鼓”也依原樣重現,還有旁邊氣勢恢宏的碧江蘇家大祠堂(又名種德堂)以及當鋪民宅等,北滘碧江一位老木匠,不想它們就此消失,便用自己熟練、精巧的木工手藝將他們一件件“復活”。(圖片來自東方IC)
6/11 他最先“復活”的古建築便是從燕翼樓開始的,其次是社洲蘇公祠,這兩個地方正是如今碧江小學的舊址。他從小在那讀書,裡面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記憶猶新。由於燕翼樓的外觀有點像天安門的樣子,所以村民們都喜歡將燕翼樓稱為“碧江天安門”,緊挨著的是社洲蘇公祠,何均統記得他讀書那會,社洲蘇公祠是一至四年級低級部,燕翼樓是五至六年級高級部,後來社洲蘇公祠改為工人子弟學校,燕翼樓則改為農民子弟學校。(圖片來自東方IC)
7/11 “社洲蘇公祠前面的兩個石鼓有一人多高,小時候讀書時我們經常爬到石鼓上面玩”,近50歲的陳汝釗被眼前的微縮建築勾起滿滿的回憶,他還記得社洲蘇公祠和燕翼樓前面有兩個水塘,上體育課時,學生們就繞著池塘邊的青石板路跑步。老照片,趙氏大公祠(流光堂)(花祠堂),歷史感十足。(圖片來自東方IC)
8/11 何均統只做了社洲蘇公祠和燕翼樓的頭座,他和陳汝釗兩人就在微縮建築旁一起回憶,哪裡是禮堂,哪裡種的是白玉蘭,陳汝釗還記得上世紀八十年代拆毀時,將繩子綁在幾條石柱上,用拖拉機來拉,古建築頃刻之間轟然倒塌。圖為碧江燕翼樓木製模型。(圖片來自東方IC)
9/11 如今很多古建築已蕩然無存,何均統只是根據幾張模糊的老照片來“復原”,由於照片只照到一個面,而大多是平面的,而古建築裡面的結構以及空間感,他完全憑記憶來製作。比如七開間的碧江蘇家大祠堂(種德堂),建制形制很高,據悉,“種德堂”建成後,輝煌了五百多年,一直是廣東祠堂的翹楚,20世紀七十年代中期被毀。(圖片來自東方IC)
10/11 問及為何對蘇家大祠堂如此熟悉,何均統說從小就在這幾間祠堂裡玩,甚至爬上過房樑捉鳥雀,因此對於樑上的雕花都很熟悉。縱觀這些微縮古建築,每個建築的零件都是用“榫卯”技術連接起來的,所以門窗都是活動的,有些地方則用膠水黏住,非常牢固。(圖片來自東方IC)
11/11 不過一年多前,家裡開始做私房菜,他要幫忙傳菜打下手便沒有那麼多空餘時間了,幾個月前,他一時興起,便將自己做的“社洲蘇公祠”和“燕翼樓”擺在院子門口,前來吃飯的客人見了讚不絕口,後來被蓬萊書院創始人周志鋒所見,便說服他移至蓬萊書院長期展出,可以讓更多人看到,從而瞭解碧江燦爛的古建築文化。這是一位老藝人以匠人之心傳承中國傳統文化,更是一個普通老百姓的家國情懷!(圖片來自東方IC)
2019-03-17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