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視劇《亮劍》中,李雲龍獨立團的一個連阻擋日軍一個聯隊八個小時的進攻,在實戰中可能嗎?

10 個回答
花木童说史
2019-08-12

結合兩個抗戰英雄連的實際案例,看看李雲龍的六連有沒有可能阻擋日軍一個聯隊8小時。

結合兩個抗戰英雄連的實際案例,看看李雲龍的六連有沒有可能阻擋日軍一個聯隊8小時。

白刃格鬥英雄連

1940年8月,129師1縱25團在破襲正太路的大戰中,負責攻擊馬首車站。其所屬的8連作為預備隊駐紮在團部指揮所。

8月21晚,50多個鬼子趁著夜色,直奔大洛坡準備突襲25團團部。不過幸好被炊事員張生旺發現,連長任尚琮隨即安排部隊展開阻擊。

一排、二排被佈置在村東頭,二排負責阻擊東南方向的鬼子。可二排還沒趕到制定位置,就迎面碰到了20個左右的日軍。

雙方相距太近,來不及開槍,所以只能白刃格鬥。小鬼子的刺殺術很厲害,二排阻止有點吃力,連長趕忙帶著一排增援。

雙方激戰了大半個小時,鬼子小隊長一看形勢不妙,就率部到村東頭和其他鬼子匯合。

一排、二排一路追擊,最後在村東頭形成了對鬼子的包圍。一番激戰最終擊斃40多名日軍。

戰後129師授了8連一面錦旗,八路軍總政治部主任羅瑞卿,親自到八連看望士兵,並代表巴樂宮總部授予八連“白刃格鬥英雄連”。

從8連獲得的榮譽來看,一個連對戰50多名日軍並獲得勝利,在當時是一個不錯的戰績。

結合兩個抗戰英雄連的實際案例,看看李雲龍的六連有沒有可能阻擋日軍一個聯隊8小時。

白刃格鬥英雄連

1940年8月,129師1縱25團在破襲正太路的大戰中,負責攻擊馬首車站。其所屬的8連作為預備隊駐紮在團部指揮所。

8月21晚,50多個鬼子趁著夜色,直奔大洛坡準備突襲25團團部。不過幸好被炊事員張生旺發現,連長任尚琮隨即安排部隊展開阻擊。

一排、二排被佈置在村東頭,二排負責阻擊東南方向的鬼子。可二排還沒趕到制定位置,就迎面碰到了20個左右的日軍。

雙方相距太近,來不及開槍,所以只能白刃格鬥。小鬼子的刺殺術很厲害,二排阻止有點吃力,連長趕忙帶著一排增援。

雙方激戰了大半個小時,鬼子小隊長一看形勢不妙,就率部到村東頭和其他鬼子匯合。

一排、二排一路追擊,最後在村東頭形成了對鬼子的包圍。一番激戰最終擊斃40多名日軍。

戰後129師授了8連一面錦旗,八路軍總政治部主任羅瑞卿,親自到八連看望士兵,並代表巴樂宮總部授予八連“白刃格鬥英雄連”。

從8連獲得的榮譽來看,一個連對戰50多名日軍並獲得勝利,在當時是一個不錯的戰績。

劉老莊英雄連

1943年3月16日,一箇中隊的日軍帶著一個聯隊的偽軍,總計1300人分11路合圍蘇北淮海區黨政領導機關。

新四軍3師19團4連負責斷後,掩護黨政機關撤離。4連完成任務後好不容易跳出了包圍圈,可在第二天傍晚在劉老莊附近,又遭遇上了一隊參與掃蕩的日偽軍。

戰士們已經兩天沒有休息了,連長白思決定先在劉老莊休息一晚,明天早上再和鬼子搏鬥。

可令他沒想到的是,晚上四處趕來的日偽軍已完成了對劉老莊的包圍。

第二天一早,白思發現四周都是日偽軍,而4連現在僅剩82名戰士,突圍已無望,大家一致決定和小鬼子血戰到底。

這場戰鬥打得很慘烈,至下午5點左右,消滅了100多日偽軍,而4連82名戰士全部壯烈殉國。

結合兩個抗戰英雄連的實際案例,看看李雲龍的六連有沒有可能阻擋日軍一個聯隊8小時。

白刃格鬥英雄連

1940年8月,129師1縱25團在破襲正太路的大戰中,負責攻擊馬首車站。其所屬的8連作為預備隊駐紮在團部指揮所。

8月21晚,50多個鬼子趁著夜色,直奔大洛坡準備突襲25團團部。不過幸好被炊事員張生旺發現,連長任尚琮隨即安排部隊展開阻擊。

一排、二排被佈置在村東頭,二排負責阻擊東南方向的鬼子。可二排還沒趕到制定位置,就迎面碰到了20個左右的日軍。

雙方相距太近,來不及開槍,所以只能白刃格鬥。小鬼子的刺殺術很厲害,二排阻止有點吃力,連長趕忙帶著一排增援。

雙方激戰了大半個小時,鬼子小隊長一看形勢不妙,就率部到村東頭和其他鬼子匯合。

一排、二排一路追擊,最後在村東頭形成了對鬼子的包圍。一番激戰最終擊斃40多名日軍。

戰後129師授了8連一面錦旗,八路軍總政治部主任羅瑞卿,親自到八連看望士兵,並代表巴樂宮總部授予八連“白刃格鬥英雄連”。

從8連獲得的榮譽來看,一個連對戰50多名日軍並獲得勝利,在當時是一個不錯的戰績。

劉老莊英雄連

1943年3月16日,一箇中隊的日軍帶著一個聯隊的偽軍,總計1300人分11路合圍蘇北淮海區黨政領導機關。

新四軍3師19團4連負責斷後,掩護黨政機關撤離。4連完成任務後好不容易跳出了包圍圈,可在第二天傍晚在劉老莊附近,又遭遇上了一隊參與掃蕩的日偽軍。

戰士們已經兩天沒有休息了,連長白思決定先在劉老莊休息一晚,明天早上再和鬼子搏鬥。

可令他沒想到的是,晚上四處趕來的日偽軍已完成了對劉老莊的包圍。

第二天一早,白思發現四周都是日偽軍,而4連現在僅剩82名戰士,突圍已無望,大家一致決定和小鬼子血戰到底。

這場戰鬥打得很慘烈,至下午5點左右,消滅了100多日偽軍,而4連82名戰士全部壯烈殉國。

獨立團6連

《亮劍》中,6連隸屬於獨立團2營,據2營長講他的營有小2000人,按下轄四個連計算,6連大概400多人左右。

楚雲飛在劇中也說過“幾百人可惜了”的話,所以6連這個兵力是比較靠譜的,大概相當於八路軍標準連的3倍兵力左右。

而6連阻擊的是日軍吉野聯隊,在日軍編制中,一個聯隊大概3800人,下轄3個步兵聯隊,一個炮兵中隊。

武器裝備按最低配製來算,其中重武器有36挺重機槍、108挺輕機槍、108具擲彈筒、3門九二式步兵炮。

我們對比一下劉老莊戰鬥,8連在突圍之後還剩82名戰士。日偽軍數目不詳,但日軍最多一箇中隊,而日軍中隊及偽軍基本沒啥重武器。

就算上所有參與掃蕩的日偽軍,有大殺傷力的武器大概36挺輕機槍、36具擲彈筒。

數據擺在上面,具體細節就不好再分析了,參考一下兩個實戰案例。大家評論一下李大腦袋的6連有沒有可能阻擊日軍一個聯隊8小時?

結合兩個抗戰英雄連的實際案例,看看李雲龍的六連有沒有可能阻擋日軍一個聯隊8小時。

白刃格鬥英雄連

1940年8月,129師1縱25團在破襲正太路的大戰中,負責攻擊馬首車站。其所屬的8連作為預備隊駐紮在團部指揮所。

8月21晚,50多個鬼子趁著夜色,直奔大洛坡準備突襲25團團部。不過幸好被炊事員張生旺發現,連長任尚琮隨即安排部隊展開阻擊。

一排、二排被佈置在村東頭,二排負責阻擊東南方向的鬼子。可二排還沒趕到制定位置,就迎面碰到了20個左右的日軍。

雙方相距太近,來不及開槍,所以只能白刃格鬥。小鬼子的刺殺術很厲害,二排阻止有點吃力,連長趕忙帶著一排增援。

雙方激戰了大半個小時,鬼子小隊長一看形勢不妙,就率部到村東頭和其他鬼子匯合。

一排、二排一路追擊,最後在村東頭形成了對鬼子的包圍。一番激戰最終擊斃40多名日軍。

戰後129師授了8連一面錦旗,八路軍總政治部主任羅瑞卿,親自到八連看望士兵,並代表巴樂宮總部授予八連“白刃格鬥英雄連”。

從8連獲得的榮譽來看,一個連對戰50多名日軍並獲得勝利,在當時是一個不錯的戰績。

劉老莊英雄連

1943年3月16日,一箇中隊的日軍帶著一個聯隊的偽軍,總計1300人分11路合圍蘇北淮海區黨政領導機關。

新四軍3師19團4連負責斷後,掩護黨政機關撤離。4連完成任務後好不容易跳出了包圍圈,可在第二天傍晚在劉老莊附近,又遭遇上了一隊參與掃蕩的日偽軍。

戰士們已經兩天沒有休息了,連長白思決定先在劉老莊休息一晚,明天早上再和鬼子搏鬥。

可令他沒想到的是,晚上四處趕來的日偽軍已完成了對劉老莊的包圍。

第二天一早,白思發現四周都是日偽軍,而4連現在僅剩82名戰士,突圍已無望,大家一致決定和小鬼子血戰到底。

這場戰鬥打得很慘烈,至下午5點左右,消滅了100多日偽軍,而4連82名戰士全部壯烈殉國。

獨立團6連

《亮劍》中,6連隸屬於獨立團2營,據2營長講他的營有小2000人,按下轄四個連計算,6連大概400多人左右。

楚雲飛在劇中也說過“幾百人可惜了”的話,所以6連這個兵力是比較靠譜的,大概相當於八路軍標準連的3倍兵力左右。

而6連阻擊的是日軍吉野聯隊,在日軍編制中,一個聯隊大概3800人,下轄3個步兵聯隊,一個炮兵中隊。

武器裝備按最低配製來算,其中重武器有36挺重機槍、108挺輕機槍、108具擲彈筒、3門九二式步兵炮。

我們對比一下劉老莊戰鬥,8連在突圍之後還剩82名戰士。日偽軍數目不詳,但日軍最多一箇中隊,而日軍中隊及偽軍基本沒啥重武器。

就算上所有參與掃蕩的日偽軍,有大殺傷力的武器大概36挺輕機槍、36具擲彈筒。

數據擺在上面,具體細節就不好再分析了,參考一下兩個實戰案例。大家評論一下李大腦袋的6連有沒有可能阻擊日軍一個聯隊8小時?

有不同觀點,歡迎留言區分享。瞭解更多歷史,請關注花木童說史!

这些历史要读
2019-02-18

現實中壓根就不可能,以當時中日雙方的戰力差距,我軍別說是一個連,就是一個營,也根本擋不住日軍一個聯隊整整八小時的進攻,除非對方不想拿下我軍的阻擊陣地。

現實中壓根就不可能,以當時中日雙方的戰力差距,我軍別說是一個連,就是一個營,也根本擋不住日軍一個聯隊整整八小時的進攻,除非對方不想拿下我軍的阻擊陣地。



其實,《亮劍》中這段阻擊劇情,據說也是可以找到相似的歷史原型,那就是著名的劉老莊狙擊戰。

1943年3月中,日軍第17師團駐江蘇的3000餘人,兵分十一路掃蕩淮海抗日根據地黨政領導機關。危急之際,新四軍第7旅第3師第19團第2營第4連82名烈士為掩護機關轉移,在劉老莊依託有利地形,頑強阻擊進犯日軍。最終以全連壯烈犧牲的代價,阻擊日軍長達八小時。

乍看之下,似乎一個連隊還真的能阻擊一個日軍聯隊?其實並非如此,因為劉老莊狙擊戰和《亮劍》中的劇情背景是不一樣的。

現實中壓根就不可能,以當時中日雙方的戰力差距,我軍別說是一個連,就是一個營,也根本擋不住日軍一個聯隊整整八小時的進攻,除非對方不想拿下我軍的阻擊陣地。



其實,《亮劍》中這段阻擊劇情,據說也是可以找到相似的歷史原型,那就是著名的劉老莊狙擊戰。

1943年3月中,日軍第17師團駐江蘇的3000餘人,兵分十一路掃蕩淮海抗日根據地黨政領導機關。危急之際,新四軍第7旅第3師第19團第2營第4連82名烈士為掩護機關轉移,在劉老莊依託有利地形,頑強阻擊進犯日軍。最終以全連壯烈犧牲的代價,阻擊日軍長達八小時。

乍看之下,似乎一個連隊還真的能阻擊一個日軍聯隊?其實並非如此,因為劉老莊狙擊戰和《亮劍》中的劇情背景是不一樣的。



首先,劉老莊狙擊戰,日軍是被伏擊的,一開始只是一隊30多人日軍的尖兵進入伏擊圈,在我軍的突襲下被擊退。之後,日軍指揮官川島才開始集結附近的日軍,合圍4連的陣地。而且,當時日軍最終集結的,並非掃蕩行動的全數兵力,而是總共才集結了1000人左右的兵力,充其量就是一個大隊而已。

而《亮劍》中,獨立團的6連所面對的,是一個整編日軍聯隊的直接衝擊。要知道,日軍一個聯隊整整有3000人之眾,而且還配備野戰炮和迫擊炮的重武器。依託火力優勢,要撕破防線是輕而易舉的事。

現實中壓根就不可能,以當時中日雙方的戰力差距,我軍別說是一個連,就是一個營,也根本擋不住日軍一個聯隊整整八小時的進攻,除非對方不想拿下我軍的阻擊陣地。



其實,《亮劍》中這段阻擊劇情,據說也是可以找到相似的歷史原型,那就是著名的劉老莊狙擊戰。

1943年3月中,日軍第17師團駐江蘇的3000餘人,兵分十一路掃蕩淮海抗日根據地黨政領導機關。危急之際,新四軍第7旅第3師第19團第2營第4連82名烈士為掩護機關轉移,在劉老莊依託有利地形,頑強阻擊進犯日軍。最終以全連壯烈犧牲的代價,阻擊日軍長達八小時。

乍看之下,似乎一個連隊還真的能阻擊一個日軍聯隊?其實並非如此,因為劉老莊狙擊戰和《亮劍》中的劇情背景是不一樣的。



首先,劉老莊狙擊戰,日軍是被伏擊的,一開始只是一隊30多人日軍的尖兵進入伏擊圈,在我軍的突襲下被擊退。之後,日軍指揮官川島才開始集結附近的日軍,合圍4連的陣地。而且,當時日軍最終集結的,並非掃蕩行動的全數兵力,而是總共才集結了1000人左右的兵力,充其量就是一個大隊而已。

而《亮劍》中,獨立團的6連所面對的,是一個整編日軍聯隊的直接衝擊。要知道,日軍一個聯隊整整有3000人之眾,而且還配備野戰炮和迫擊炮的重武器。依託火力優勢,要撕破防線是輕而易舉的事。



其次,就是作戰的目的不同。劉老莊狙擊戰,日軍的戰略目的是掃蕩。因此,投入的只是後方的守備部隊,裝備和訓練水平有限。而且掃蕩跟援救本身就是不同的。因此,劉老莊一戰,日軍沒必要拼死快速突破陣地。

而劇中,進攻的日軍可是一線的野戰部隊,而且人家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要不惜代價儘快通過獨立團的阻擊陣地,向平安縣靠攏,以便援救被圍困的平安縣守軍。因此,這些日軍一定會全力衝擊獨立團的阻擊陣地,絕對不會拖拖拉拉。

現實中壓根就不可能,以當時中日雙方的戰力差距,我軍別說是一個連,就是一個營,也根本擋不住日軍一個聯隊整整八小時的進攻,除非對方不想拿下我軍的阻擊陣地。



其實,《亮劍》中這段阻擊劇情,據說也是可以找到相似的歷史原型,那就是著名的劉老莊狙擊戰。

1943年3月中,日軍第17師團駐江蘇的3000餘人,兵分十一路掃蕩淮海抗日根據地黨政領導機關。危急之際,新四軍第7旅第3師第19團第2營第4連82名烈士為掩護機關轉移,在劉老莊依託有利地形,頑強阻擊進犯日軍。最終以全連壯烈犧牲的代價,阻擊日軍長達八小時。

乍看之下,似乎一個連隊還真的能阻擊一個日軍聯隊?其實並非如此,因為劉老莊狙擊戰和《亮劍》中的劇情背景是不一樣的。



首先,劉老莊狙擊戰,日軍是被伏擊的,一開始只是一隊30多人日軍的尖兵進入伏擊圈,在我軍的突襲下被擊退。之後,日軍指揮官川島才開始集結附近的日軍,合圍4連的陣地。而且,當時日軍最終集結的,並非掃蕩行動的全數兵力,而是總共才集結了1000人左右的兵力,充其量就是一個大隊而已。

而《亮劍》中,獨立團的6連所面對的,是一個整編日軍聯隊的直接衝擊。要知道,日軍一個聯隊整整有3000人之眾,而且還配備野戰炮和迫擊炮的重武器。依託火力優勢,要撕破防線是輕而易舉的事。



其次,就是作戰的目的不同。劉老莊狙擊戰,日軍的戰略目的是掃蕩。因此,投入的只是後方的守備部隊,裝備和訓練水平有限。而且掃蕩跟援救本身就是不同的。因此,劉老莊一戰,日軍沒必要拼死快速突破陣地。

而劇中,進攻的日軍可是一線的野戰部隊,而且人家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要不惜代價儘快通過獨立團的阻擊陣地,向平安縣靠攏,以便援救被圍困的平安縣守軍。因此,這些日軍一定會全力衝擊獨立團的阻擊陣地,絕對不會拖拖拉拉。



所以,綜合來說,《亮劍》劇中的情節壓根就不合理。以獨立團百幾十號人,即便加上湊數的地方縣大隊,區小隊,就那幾百人就想擋住日軍一個整編聯隊3000多人的進攻八小時,實在是有點扯了。

在真實的抗戰,一個日軍聯隊如果玩命的進攻,完全有能力在幾小時之內突破我軍一個營,甚至一個團的阻擊陣地。

度度狼gg
2019-02-16

2015年舉辦了“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週年大閱兵”,分列式上七面鮮紅的軍旗引領著掛槍步兵方隊威武雄壯通過檢閱臺,其中一面旗幟上赫然是“新四軍劉老莊連”。1943年春天,新四軍3師7旅19團的一個步兵連,在蘇北淮安的劉老莊鄉英勇奮戰,抗擊侵華日軍3000之眾,從拂曉戰至黃昏整整八小時,在斃傷500餘名敵人之後,全連82名幹部戰士全部壯烈犧牲。無論是戰鬥時間還是敵軍數量,都與《亮劍》獨立團的事蹟基本相同。

2015年舉辦了“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週年大閱兵”,分列式上七面鮮紅的軍旗引領著掛槍步兵方隊威武雄壯通過檢閱臺,其中一面旗幟上赫然是“新四軍劉老莊連”。1943年春天,新四軍3師7旅19團的一個步兵連,在蘇北淮安的劉老莊鄉英勇奮戰,抗擊侵華日軍3000之眾,從拂曉戰至黃昏整整八小時,在斃傷500餘名敵人之後,全連82名幹部戰士全部壯烈犧牲。無論是戰鬥時間還是敵軍數量,都與《亮劍》獨立團的事蹟基本相同。



(連長白思才劇照)

借評亮劍實說軍史,筆者已經寫過不少於50篇的文章,一直認為《亮劍》的這一橋段稍有神劇之嫌,但通過辛莊戰鬥和其他戰場故事一一挖掘出戰史原型,愈發相信《亮劍》的每一個故事都是有歷史痕跡的,濃縮的均為我軍歷史上最具代表性的戰例。

突然憶起曾經看過的電影《劉老莊八十二壯士》,並不滿編的新四軍一個連隊,整整阻擊了日軍3000餘人一個白天的瘋狂進攻,最後全連與敵同歸於盡,其情其景,完全與獨立團六連的阻擊作戰對得上號,看來,不能小瞧《亮劍》原著作者都樑的軍史素材整理水平。

2015年舉辦了“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週年大閱兵”,分列式上七面鮮紅的軍旗引領著掛槍步兵方隊威武雄壯通過檢閱臺,其中一面旗幟上赫然是“新四軍劉老莊連”。1943年春天,新四軍3師7旅19團的一個步兵連,在蘇北淮安的劉老莊鄉英勇奮戰,抗擊侵華日軍3000之眾,從拂曉戰至黃昏整整八小時,在斃傷500餘名敵人之後,全連82名幹部戰士全部壯烈犧牲。無論是戰鬥時間還是敵軍數量,都與《亮劍》獨立團的事蹟基本相同。



(連長白思才劇照)

借評亮劍實說軍史,筆者已經寫過不少於50篇的文章,一直認為《亮劍》的這一橋段稍有神劇之嫌,但通過辛莊戰鬥和其他戰場故事一一挖掘出戰史原型,愈發相信《亮劍》的每一個故事都是有歷史痕跡的,濃縮的均為我軍歷史上最具代表性的戰例。

突然憶起曾經看過的電影《劉老莊八十二壯士》,並不滿編的新四軍一個連隊,整整阻擊了日軍3000餘人一個白天的瘋狂進攻,最後全連與敵同歸於盡,其情其景,完全與獨立團六連的阻擊作戰對得上號,看來,不能小瞧《亮劍》原著作者都樑的軍史素材整理水平。



李雲龍為消滅山本特工隊,集結全團發起進攻平安縣城的戰鬥,為了阻敵增援他向晉綏軍防區方向派出了一個連隊,由連長黃志勇率領在地方武裝區小隊的配合下,拼死頂住日軍一個野戰聯隊八小時的瘋狂進攻,倖存的幾名戰士唱著八路軍軍歌與衝上來的敵人同歸於盡,堪稱悲壯。

其實,華北日軍的警備師團都是三聯隊編制,聯隊實際兵力遠不如一流的甲種師團,通常在2600到2800人左右,而不是網文流傳動則就3800人滿編狀態。

2015年舉辦了“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週年大閱兵”,分列式上七面鮮紅的軍旗引領著掛槍步兵方隊威武雄壯通過檢閱臺,其中一面旗幟上赫然是“新四軍劉老莊連”。1943年春天,新四軍3師7旅19團的一個步兵連,在蘇北淮安的劉老莊鄉英勇奮戰,抗擊侵華日軍3000之眾,從拂曉戰至黃昏整整八小時,在斃傷500餘名敵人之後,全連82名幹部戰士全部壯烈犧牲。無論是戰鬥時間還是敵軍數量,都與《亮劍》獨立團的事蹟基本相同。



(連長白思才劇照)

借評亮劍實說軍史,筆者已經寫過不少於50篇的文章,一直認為《亮劍》的這一橋段稍有神劇之嫌,但通過辛莊戰鬥和其他戰場故事一一挖掘出戰史原型,愈發相信《亮劍》的每一個故事都是有歷史痕跡的,濃縮的均為我軍歷史上最具代表性的戰例。

突然憶起曾經看過的電影《劉老莊八十二壯士》,並不滿編的新四軍一個連隊,整整阻擊了日軍3000餘人一個白天的瘋狂進攻,最後全連與敵同歸於盡,其情其景,完全與獨立團六連的阻擊作戰對得上號,看來,不能小瞧《亮劍》原著作者都樑的軍史素材整理水平。



李雲龍為消滅山本特工隊,集結全團發起進攻平安縣城的戰鬥,為了阻敵增援他向晉綏軍防區方向派出了一個連隊,由連長黃志勇率領在地方武裝區小隊的配合下,拼死頂住日軍一個野戰聯隊八小時的瘋狂進攻,倖存的幾名戰士唱著八路軍軍歌與衝上來的敵人同歸於盡,堪稱悲壯。

其實,華北日軍的警備師團都是三聯隊編制,聯隊實際兵力遠不如一流的甲種師團,通常在2600到2800人左右,而不是網文流傳動則就3800人滿編狀態。



劉老莊戰鬥發生在1943年3月,華中日軍第17師團大規模掃蕩蘇北地區的淮海抗日根據地,該師團編成於日本姬路,亦為三單位警備師團(第51、第58和第81聯隊),隸屬於日寇“華中派遣軍”,師團司令部駐于徐州,時任師團長酒井康中將。

3月17日,日偽軍3000餘人奔襲合圍六塘河北岸的淮海區黨政機關,新四軍3師7旅19團4連奉命掩護機關轉移,激戰經日後,完成掩護任務的連隊於夜間開始轉移,不料在劉老莊與日軍主力再次遭遇,一場血戰不可避免。

2015年舉辦了“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週年大閱兵”,分列式上七面鮮紅的軍旗引領著掛槍步兵方隊威武雄壯通過檢閱臺,其中一面旗幟上赫然是“新四軍劉老莊連”。1943年春天,新四軍3師7旅19團的一個步兵連,在蘇北淮安的劉老莊鄉英勇奮戰,抗擊侵華日軍3000之眾,從拂曉戰至黃昏整整八小時,在斃傷500餘名敵人之後,全連82名幹部戰士全部壯烈犧牲。無論是戰鬥時間還是敵軍數量,都與《亮劍》獨立團的事蹟基本相同。



(連長白思才劇照)

借評亮劍實說軍史,筆者已經寫過不少於50篇的文章,一直認為《亮劍》的這一橋段稍有神劇之嫌,但通過辛莊戰鬥和其他戰場故事一一挖掘出戰史原型,愈發相信《亮劍》的每一個故事都是有歷史痕跡的,濃縮的均為我軍歷史上最具代表性的戰例。

突然憶起曾經看過的電影《劉老莊八十二壯士》,並不滿編的新四軍一個連隊,整整阻擊了日軍3000餘人一個白天的瘋狂進攻,最後全連與敵同歸於盡,其情其景,完全與獨立團六連的阻擊作戰對得上號,看來,不能小瞧《亮劍》原著作者都樑的軍史素材整理水平。



李雲龍為消滅山本特工隊,集結全團發起進攻平安縣城的戰鬥,為了阻敵增援他向晉綏軍防區方向派出了一個連隊,由連長黃志勇率領在地方武裝區小隊的配合下,拼死頂住日軍一個野戰聯隊八小時的瘋狂進攻,倖存的幾名戰士唱著八路軍軍歌與衝上來的敵人同歸於盡,堪稱悲壯。

其實,華北日軍的警備師團都是三聯隊編制,聯隊實際兵力遠不如一流的甲種師團,通常在2600到2800人左右,而不是網文流傳動則就3800人滿編狀態。



劉老莊戰鬥發生在1943年3月,華中日軍第17師團大規模掃蕩蘇北地區的淮海抗日根據地,該師團編成於日本姬路,亦為三單位警備師團(第51、第58和第81聯隊),隸屬於日寇“華中派遣軍”,師團司令部駐于徐州,時任師團長酒井康中將。

3月17日,日偽軍3000餘人奔襲合圍六塘河北岸的淮海區黨政機關,新四軍3師7旅19團4連奉命掩護機關轉移,激戰經日後,完成掩護任務的連隊於夜間開始轉移,不料在劉老莊與日軍主力再次遭遇,一場血戰不可避免。

(劉老莊連的連長和指導員)

四連連長白思才是江西人,16歲入伍的老紅軍,參加過長征和平型關戰役(115師出來的,新四軍3師是八路軍南下支隊改編的),某種意義上也註定了這支連隊的強悍。連隊前身是江蘇豐縣的一支抗日遊擊隊,1939年改編為八路軍蘇魯豫支隊第1大隊第10連,1941年編入新四軍3師,師長為開國大將黃克誠。

從3月18日拂曉開始,四連全體幹部戰士依託數百米的交通溝,壘起沙包作為工事,頑強阻擊不斷衝上來的日軍,期間給敵予嚴重殺傷。惱羞成怒的日軍以猛烈的炮火覆蓋四連陣地,輔以大隊騎兵衝鋒,但五次進攻均被四連沉著冷靜的擊退,當然,新四軍戰士們也是傷亡慘重。

2015年舉辦了“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週年大閱兵”,分列式上七面鮮紅的軍旗引領著掛槍步兵方隊威武雄壯通過檢閱臺,其中一面旗幟上赫然是“新四軍劉老莊連”。1943年春天,新四軍3師7旅19團的一個步兵連,在蘇北淮安的劉老莊鄉英勇奮戰,抗擊侵華日軍3000之眾,從拂曉戰至黃昏整整八小時,在斃傷500餘名敵人之後,全連82名幹部戰士全部壯烈犧牲。無論是戰鬥時間還是敵軍數量,都與《亮劍》獨立團的事蹟基本相同。



(連長白思才劇照)

借評亮劍實說軍史,筆者已經寫過不少於50篇的文章,一直認為《亮劍》的這一橋段稍有神劇之嫌,但通過辛莊戰鬥和其他戰場故事一一挖掘出戰史原型,愈發相信《亮劍》的每一個故事都是有歷史痕跡的,濃縮的均為我軍歷史上最具代表性的戰例。

突然憶起曾經看過的電影《劉老莊八十二壯士》,並不滿編的新四軍一個連隊,整整阻擊了日軍3000餘人一個白天的瘋狂進攻,最後全連與敵同歸於盡,其情其景,完全與獨立團六連的阻擊作戰對得上號,看來,不能小瞧《亮劍》原著作者都樑的軍史素材整理水平。



李雲龍為消滅山本特工隊,集結全團發起進攻平安縣城的戰鬥,為了阻敵增援他向晉綏軍防區方向派出了一個連隊,由連長黃志勇率領在地方武裝區小隊的配合下,拼死頂住日軍一個野戰聯隊八小時的瘋狂進攻,倖存的幾名戰士唱著八路軍軍歌與衝上來的敵人同歸於盡,堪稱悲壯。

其實,華北日軍的警備師團都是三聯隊編制,聯隊實際兵力遠不如一流的甲種師團,通常在2600到2800人左右,而不是網文流傳動則就3800人滿編狀態。



劉老莊戰鬥發生在1943年3月,華中日軍第17師團大規模掃蕩蘇北地區的淮海抗日根據地,該師團編成於日本姬路,亦為三單位警備師團(第51、第58和第81聯隊),隸屬於日寇“華中派遣軍”,師團司令部駐于徐州,時任師團長酒井康中將。

3月17日,日偽軍3000餘人奔襲合圍六塘河北岸的淮海區黨政機關,新四軍3師7旅19團4連奉命掩護機關轉移,激戰經日後,完成掩護任務的連隊於夜間開始轉移,不料在劉老莊與日軍主力再次遭遇,一場血戰不可避免。

(劉老莊連的連長和指導員)

四連連長白思才是江西人,16歲入伍的老紅軍,參加過長征和平型關戰役(115師出來的,新四軍3師是八路軍南下支隊改編的),某種意義上也註定了這支連隊的強悍。連隊前身是江蘇豐縣的一支抗日遊擊隊,1939年改編為八路軍蘇魯豫支隊第1大隊第10連,1941年編入新四軍3師,師長為開國大將黃克誠。

從3月18日拂曉開始,四連全體幹部戰士依託數百米的交通溝,壘起沙包作為工事,頑強阻擊不斷衝上來的日軍,期間給敵予嚴重殺傷。惱羞成怒的日軍以猛烈的炮火覆蓋四連陣地,輔以大隊騎兵衝鋒,但五次進攻均被四連沉著冷靜的擊退,當然,新四軍戰士們也是傷亡慘重。



苦戰至黃昏時分,已經身負重傷的白思才、指導員李雲鵬率領全連僅存的20餘名戰士,掩埋好烈士遺體,燒燬所有文件,砸壞多餘槍支,端起刺刀向敵人發起決死反衝擊,最終全部光榮戰死。全連戰前包括炊事員、衛生員在內共計82人,僅有17人留下了姓名,其他幹部戰士身份至今尚不完全,抗日戰爭中,裝備低劣的新四軍在淮北平原上能取得這樣的戰績,殊為難得。

反掃蕩戰鬥結束後,新四軍3師7旅重建第四連,並命名為“劉老莊連”,當地群眾為82名烈士舉行公葬同時修建“新四軍抗戰82烈士之墓”的墓碑,新中國成立後擴建為烈士陵園。朱總司令在《八路軍新四軍的英雄主義》一文中,稱讚他們為:“我軍指戰員英雄主義的最高表現”,代軍長陳毅也特別撰文表彰。電影《劉老莊八十二壯士》戰士們犧牲前最後的定格,與《亮劍》中獨立團六連是何等的相像。

2015年舉辦了“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週年大閱兵”,分列式上七面鮮紅的軍旗引領著掛槍步兵方隊威武雄壯通過檢閱臺,其中一面旗幟上赫然是“新四軍劉老莊連”。1943年春天,新四軍3師7旅19團的一個步兵連,在蘇北淮安的劉老莊鄉英勇奮戰,抗擊侵華日軍3000之眾,從拂曉戰至黃昏整整八小時,在斃傷500餘名敵人之後,全連82名幹部戰士全部壯烈犧牲。無論是戰鬥時間還是敵軍數量,都與《亮劍》獨立團的事蹟基本相同。



(連長白思才劇照)

借評亮劍實說軍史,筆者已經寫過不少於50篇的文章,一直認為《亮劍》的這一橋段稍有神劇之嫌,但通過辛莊戰鬥和其他戰場故事一一挖掘出戰史原型,愈發相信《亮劍》的每一個故事都是有歷史痕跡的,濃縮的均為我軍歷史上最具代表性的戰例。

突然憶起曾經看過的電影《劉老莊八十二壯士》,並不滿編的新四軍一個連隊,整整阻擊了日軍3000餘人一個白天的瘋狂進攻,最後全連與敵同歸於盡,其情其景,完全與獨立團六連的阻擊作戰對得上號,看來,不能小瞧《亮劍》原著作者都樑的軍史素材整理水平。



李雲龍為消滅山本特工隊,集結全團發起進攻平安縣城的戰鬥,為了阻敵增援他向晉綏軍防區方向派出了一個連隊,由連長黃志勇率領在地方武裝區小隊的配合下,拼死頂住日軍一個野戰聯隊八小時的瘋狂進攻,倖存的幾名戰士唱著八路軍軍歌與衝上來的敵人同歸於盡,堪稱悲壯。

其實,華北日軍的警備師團都是三聯隊編制,聯隊實際兵力遠不如一流的甲種師團,通常在2600到2800人左右,而不是網文流傳動則就3800人滿編狀態。



劉老莊戰鬥發生在1943年3月,華中日軍第17師團大規模掃蕩蘇北地區的淮海抗日根據地,該師團編成於日本姬路,亦為三單位警備師團(第51、第58和第81聯隊),隸屬於日寇“華中派遣軍”,師團司令部駐于徐州,時任師團長酒井康中將。

3月17日,日偽軍3000餘人奔襲合圍六塘河北岸的淮海區黨政機關,新四軍3師7旅19團4連奉命掩護機關轉移,激戰經日後,完成掩護任務的連隊於夜間開始轉移,不料在劉老莊與日軍主力再次遭遇,一場血戰不可避免。

(劉老莊連的連長和指導員)

四連連長白思才是江西人,16歲入伍的老紅軍,參加過長征和平型關戰役(115師出來的,新四軍3師是八路軍南下支隊改編的),某種意義上也註定了這支連隊的強悍。連隊前身是江蘇豐縣的一支抗日遊擊隊,1939年改編為八路軍蘇魯豫支隊第1大隊第10連,1941年編入新四軍3師,師長為開國大將黃克誠。

從3月18日拂曉開始,四連全體幹部戰士依託數百米的交通溝,壘起沙包作為工事,頑強阻擊不斷衝上來的日軍,期間給敵予嚴重殺傷。惱羞成怒的日軍以猛烈的炮火覆蓋四連陣地,輔以大隊騎兵衝鋒,但五次進攻均被四連沉著冷靜的擊退,當然,新四軍戰士們也是傷亡慘重。



苦戰至黃昏時分,已經身負重傷的白思才、指導員李雲鵬率領全連僅存的20餘名戰士,掩埋好烈士遺體,燒燬所有文件,砸壞多餘槍支,端起刺刀向敵人發起決死反衝擊,最終全部光榮戰死。全連戰前包括炊事員、衛生員在內共計82人,僅有17人留下了姓名,其他幹部戰士身份至今尚不完全,抗日戰爭中,裝備低劣的新四軍在淮北平原上能取得這樣的戰績,殊為難得。

反掃蕩戰鬥結束後,新四軍3師7旅重建第四連,並命名為“劉老莊連”,當地群眾為82名烈士舉行公葬同時修建“新四軍抗戰82烈士之墓”的墓碑,新中國成立後擴建為烈士陵園。朱總司令在《八路軍新四軍的英雄主義》一文中,稱讚他們為:“我軍指戰員英雄主義的最高表現”,代軍長陳毅也特別撰文表彰。電影《劉老莊八十二壯士》戰士們犧牲前最後的定格,與《亮劍》中獨立團六連是何等的相像。



在軍改之前,“劉老莊連”的番號是人民解放軍第54集團軍第127師379團四連,令人淚奔的是,當年四連指導員李雲鵬的妹妹,一直堅持在劉老莊為哥哥和其他81名烈士守墓,並去學校中巡講劉老莊的戰鬥故事,讓這支英雄連隊的光輝事蹟,得以流傳下去。

而劉老莊的82名新四軍勇士,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亮劍》所弘揚的亮劍精神:縱然是敵眾我寡,縱然是身陷重圍,但是我們敢於亮劍,我們敢於戰鬥到最後一人!

2015年舉辦了“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週年大閱兵”,分列式上七面鮮紅的軍旗引領著掛槍步兵方隊威武雄壯通過檢閱臺,其中一面旗幟上赫然是“新四軍劉老莊連”。1943年春天,新四軍3師7旅19團的一個步兵連,在蘇北淮安的劉老莊鄉英勇奮戰,抗擊侵華日軍3000之眾,從拂曉戰至黃昏整整八小時,在斃傷500餘名敵人之後,全連82名幹部戰士全部壯烈犧牲。無論是戰鬥時間還是敵軍數量,都與《亮劍》獨立團的事蹟基本相同。



(連長白思才劇照)

借評亮劍實說軍史,筆者已經寫過不少於50篇的文章,一直認為《亮劍》的這一橋段稍有神劇之嫌,但通過辛莊戰鬥和其他戰場故事一一挖掘出戰史原型,愈發相信《亮劍》的每一個故事都是有歷史痕跡的,濃縮的均為我軍歷史上最具代表性的戰例。

突然憶起曾經看過的電影《劉老莊八十二壯士》,並不滿編的新四軍一個連隊,整整阻擊了日軍3000餘人一個白天的瘋狂進攻,最後全連與敵同歸於盡,其情其景,完全與獨立團六連的阻擊作戰對得上號,看來,不能小瞧《亮劍》原著作者都樑的軍史素材整理水平。



李雲龍為消滅山本特工隊,集結全團發起進攻平安縣城的戰鬥,為了阻敵增援他向晉綏軍防區方向派出了一個連隊,由連長黃志勇率領在地方武裝區小隊的配合下,拼死頂住日軍一個野戰聯隊八小時的瘋狂進攻,倖存的幾名戰士唱著八路軍軍歌與衝上來的敵人同歸於盡,堪稱悲壯。

其實,華北日軍的警備師團都是三聯隊編制,聯隊實際兵力遠不如一流的甲種師團,通常在2600到2800人左右,而不是網文流傳動則就3800人滿編狀態。



劉老莊戰鬥發生在1943年3月,華中日軍第17師團大規模掃蕩蘇北地區的淮海抗日根據地,該師團編成於日本姬路,亦為三單位警備師團(第51、第58和第81聯隊),隸屬於日寇“華中派遣軍”,師團司令部駐于徐州,時任師團長酒井康中將。

3月17日,日偽軍3000餘人奔襲合圍六塘河北岸的淮海區黨政機關,新四軍3師7旅19團4連奉命掩護機關轉移,激戰經日後,完成掩護任務的連隊於夜間開始轉移,不料在劉老莊與日軍主力再次遭遇,一場血戰不可避免。

(劉老莊連的連長和指導員)

四連連長白思才是江西人,16歲入伍的老紅軍,參加過長征和平型關戰役(115師出來的,新四軍3師是八路軍南下支隊改編的),某種意義上也註定了這支連隊的強悍。連隊前身是江蘇豐縣的一支抗日遊擊隊,1939年改編為八路軍蘇魯豫支隊第1大隊第10連,1941年編入新四軍3師,師長為開國大將黃克誠。

從3月18日拂曉開始,四連全體幹部戰士依託數百米的交通溝,壘起沙包作為工事,頑強阻擊不斷衝上來的日軍,期間給敵予嚴重殺傷。惱羞成怒的日軍以猛烈的炮火覆蓋四連陣地,輔以大隊騎兵衝鋒,但五次進攻均被四連沉著冷靜的擊退,當然,新四軍戰士們也是傷亡慘重。



苦戰至黃昏時分,已經身負重傷的白思才、指導員李雲鵬率領全連僅存的20餘名戰士,掩埋好烈士遺體,燒燬所有文件,砸壞多餘槍支,端起刺刀向敵人發起決死反衝擊,最終全部光榮戰死。全連戰前包括炊事員、衛生員在內共計82人,僅有17人留下了姓名,其他幹部戰士身份至今尚不完全,抗日戰爭中,裝備低劣的新四軍在淮北平原上能取得這樣的戰績,殊為難得。

反掃蕩戰鬥結束後,新四軍3師7旅重建第四連,並命名為“劉老莊連”,當地群眾為82名烈士舉行公葬同時修建“新四軍抗戰82烈士之墓”的墓碑,新中國成立後擴建為烈士陵園。朱總司令在《八路軍新四軍的英雄主義》一文中,稱讚他們為:“我軍指戰員英雄主義的最高表現”,代軍長陳毅也特別撰文表彰。電影《劉老莊八十二壯士》戰士們犧牲前最後的定格,與《亮劍》中獨立團六連是何等的相像。



在軍改之前,“劉老莊連”的番號是人民解放軍第54集團軍第127師379團四連,令人淚奔的是,當年四連指導員李雲鵬的妹妹,一直堅持在劉老莊為哥哥和其他81名烈士守墓,並去學校中巡講劉老莊的戰鬥故事,讓這支英雄連隊的光輝事蹟,得以流傳下去。

而劉老莊的82名新四軍勇士,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亮劍》所弘揚的亮劍精神:縱然是敵眾我寡,縱然是身陷重圍,但是我們敢於亮劍,我們敢於戰鬥到最後一人!

(劉老莊八十二壯士劇照)

疯魔窟守夜人
2019-03-05

我們講事實。根據日本厚生省在上世紀60年代公佈的數據,從47年到45年,被擊斃在中國戰場的日寇一共44萬人(不含入緬作戰時擊斃日寇以及蘇聯出兵東北擊斃日寇)。根據國府國防部在45年公佈的數據,八年抗戰共擊斃日寇48萬人。這個數據是差不多的。而我軍犧牲1974797人。我們是差不多五條人命換日寇一條狗命,而且我國的對日作戰幾乎總是保證人數優勢。可見中日兵力差距何其大也。

日本一個普通步兵聯隊有3747人,各種炮14門,擲彈筒76具,馬526匹。而我八路軍的一個連,只有128人,步槍以漢陽造為主,37年,八路軍120師只有4門迫擊炮。截止到1945年春,人民的軍隊有近110萬人,有槍130萬支,輕武器如此,重武器怎麼可能充足。武器裝備如此巨大的差距,一百多人的八路軍一個連如何阻擊日寇三千多人的聯隊?

北洋423
2019-07-14

這個問題問的好,因為絕大多數人會覺得這純屬劇情需要?一個連阻擊日軍一個聯隊,作者懂點兒軍事常識嗎?雖然明知自己的觀點可能不受歡迎,但我還想說:是,正常情況下絕無可能;但是八路軍可能,李雲龍手下的連,可能性更大。為什麼這麼說呢?理由如下: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八路軍的一個連與日軍一個連隊的軍事力量對比。抗戰中,八路軍的編制不是很固定,因為兵源和編制的問題,有時多的離譜,有時少的可憐。正常情況下,一個連也就100多人。裝備基本上就是步槍、手榴彈。炮在連隊就不要想了,能有一挺重機槍就不錯了。

這個問題問的好,因為絕大多數人會覺得這純屬劇情需要?一個連阻擊日軍一個聯隊,作者懂點兒軍事常識嗎?雖然明知自己的觀點可能不受歡迎,但我還想說:是,正常情況下絕無可能;但是八路軍可能,李雲龍手下的連,可能性更大。為什麼這麼說呢?理由如下: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八路軍的一個連與日軍一個連隊的軍事力量對比。抗戰中,八路軍的編制不是很固定,因為兵源和編制的問題,有時多的離譜,有時少的可憐。正常情況下,一個連也就100多人。裝備基本上就是步槍、手榴彈。炮在連隊就不要想了,能有一挺重機槍就不錯了。

那日軍的聯隊呢?通常情況下,日軍一個聯隊有3800人左右,即使有差異,也在3000人以上。包括一個54人的指揮部,一個121人的運輸隊,一個81人的彈藥小隊,三個步兵大隊(裝備108挺輕機槍、36挺重機槍),一個122人的炮兵中隊(裝備6門70毫米九二步兵炮)及一個通信中隊。在那個年代,可以算得上是武裝到了牙齒。

這個問題問的好,因為絕大多數人會覺得這純屬劇情需要?一個連阻擊日軍一個聯隊,作者懂點兒軍事常識嗎?雖然明知自己的觀點可能不受歡迎,但我還想說:是,正常情況下絕無可能;但是八路軍可能,李雲龍手下的連,可能性更大。為什麼這麼說呢?理由如下: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八路軍的一個連與日軍一個連隊的軍事力量對比。抗戰中,八路軍的編制不是很固定,因為兵源和編制的問題,有時多的離譜,有時少的可憐。正常情況下,一個連也就100多人。裝備基本上就是步槍、手榴彈。炮在連隊就不要想了,能有一挺重機槍就不錯了。

那日軍的聯隊呢?通常情況下,日軍一個聯隊有3800人左右,即使有差異,也在3000人以上。包括一個54人的指揮部,一個121人的運輸隊,一個81人的彈藥小隊,三個步兵大隊(裝備108挺輕機槍、36挺重機槍),一個122人的炮兵中隊(裝備6門70毫米九二步兵炮)及一個通信中隊。在那個年代,可以算得上是武裝到了牙齒。

從上面的數據可以看出,八路軍的一個連無論是人數還是裝備都顯得寒酸,與日軍的聯隊根本沒有可比性!所以,我說正常情況下,別說是阻擊8小時,可能日軍的一個衝鋒都頂不住。但為什麼又說八路軍可能,而李雲龍的連隊可能性更大呢?理由如下:

首先,我軍的連隊在戰鬥中創造過阻擊日軍一個聯隊8小時以上的戰鬥記錄,而且不止一次。1938年2月20日,朱德和左權率領八路軍總部機關與日軍第108師團104旅團6000餘人遭遇,八路軍副參謀長左權就創造過指揮一個連阻擊日軍步騎兵3000餘人馬一晝夜的記錄。1943年3月18日,劉老莊連(共82人)為掩護領導機關和主力部隊轉移,主動阻擊日軍第17師團步騎兵3000餘人,先後打退敵人5次衝鋒,斃傷敵500餘人,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與敵肉搏,全部壯烈犧牲。以上兩個戰例,用事實證明了八路軍一個連阻擊日軍一個聯隊8小時的可能性。

這個問題問的好,因為絕大多數人會覺得這純屬劇情需要?一個連阻擊日軍一個聯隊,作者懂點兒軍事常識嗎?雖然明知自己的觀點可能不受歡迎,但我還想說:是,正常情況下絕無可能;但是八路軍可能,李雲龍手下的連,可能性更大。為什麼這麼說呢?理由如下: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八路軍的一個連與日軍一個連隊的軍事力量對比。抗戰中,八路軍的編制不是很固定,因為兵源和編制的問題,有時多的離譜,有時少的可憐。正常情況下,一個連也就100多人。裝備基本上就是步槍、手榴彈。炮在連隊就不要想了,能有一挺重機槍就不錯了。

那日軍的聯隊呢?通常情況下,日軍一個聯隊有3800人左右,即使有差異,也在3000人以上。包括一個54人的指揮部,一個121人的運輸隊,一個81人的彈藥小隊,三個步兵大隊(裝備108挺輕機槍、36挺重機槍),一個122人的炮兵中隊(裝備6門70毫米九二步兵炮)及一個通信中隊。在那個年代,可以算得上是武裝到了牙齒。

從上面的數據可以看出,八路軍的一個連無論是人數還是裝備都顯得寒酸,與日軍的聯隊根本沒有可比性!所以,我說正常情況下,別說是阻擊8小時,可能日軍的一個衝鋒都頂不住。但為什麼又說八路軍可能,而李雲龍的連隊可能性更大呢?理由如下:

首先,我軍的連隊在戰鬥中創造過阻擊日軍一個聯隊8小時以上的戰鬥記錄,而且不止一次。1938年2月20日,朱德和左權率領八路軍總部機關與日軍第108師團104旅團6000餘人遭遇,八路軍副參謀長左權就創造過指揮一個連阻擊日軍步騎兵3000餘人馬一晝夜的記錄。1943年3月18日,劉老莊連(共82人)為掩護領導機關和主力部隊轉移,主動阻擊日軍第17師團步騎兵3000餘人,先後打退敵人5次衝鋒,斃傷敵500餘人,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與敵肉搏,全部壯烈犧牲。以上兩個戰例,用事實證明了八路軍一個連阻擊日軍一個聯隊8小時的可能性。

第二,我軍創建之後就一直在用事實證明我們的部隊從不缺乏創造戰鬥奇蹟的能力!紅軍時期的“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等戰役堪稱傳奇;抗日戰爭時期林彪指揮的“平型關大捷”打破了日軍的不敗神話;解放戰爭時期粟裕以蛇吞象,取得了“蘇中七戰七捷”的輝煌勝利;抗美援朝時期的“上甘嶺戰役”等等,很多勝利都是我軍在絕對劣勢、甚至是幾乎沒有取勝機會的情況下贏得的。所以,我想說,我軍既然可以在大渡河以18名勇士進攻川軍一個營取勝;我軍既然可以在瀘定橋以22名勇士進攻國民黨兩個團取勝;那麼,以八路軍一個連阻擊日軍一個聯隊8小時亦有可能吧?而李雲龍的獨立團是主力中的主力,全團都具備著亮劍精神,可能性無疑會更大!

這個問題問的好,因為絕大多數人會覺得這純屬劇情需要?一個連阻擊日軍一個聯隊,作者懂點兒軍事常識嗎?雖然明知自己的觀點可能不受歡迎,但我還想說:是,正常情況下絕無可能;但是八路軍可能,李雲龍手下的連,可能性更大。為什麼這麼說呢?理由如下: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八路軍的一個連與日軍一個連隊的軍事力量對比。抗戰中,八路軍的編制不是很固定,因為兵源和編制的問題,有時多的離譜,有時少的可憐。正常情況下,一個連也就100多人。裝備基本上就是步槍、手榴彈。炮在連隊就不要想了,能有一挺重機槍就不錯了。

那日軍的聯隊呢?通常情況下,日軍一個聯隊有3800人左右,即使有差異,也在3000人以上。包括一個54人的指揮部,一個121人的運輸隊,一個81人的彈藥小隊,三個步兵大隊(裝備108挺輕機槍、36挺重機槍),一個122人的炮兵中隊(裝備6門70毫米九二步兵炮)及一個通信中隊。在那個年代,可以算得上是武裝到了牙齒。

從上面的數據可以看出,八路軍的一個連無論是人數還是裝備都顯得寒酸,與日軍的聯隊根本沒有可比性!所以,我說正常情況下,別說是阻擊8小時,可能日軍的一個衝鋒都頂不住。但為什麼又說八路軍可能,而李雲龍的連隊可能性更大呢?理由如下:

首先,我軍的連隊在戰鬥中創造過阻擊日軍一個聯隊8小時以上的戰鬥記錄,而且不止一次。1938年2月20日,朱德和左權率領八路軍總部機關與日軍第108師團104旅團6000餘人遭遇,八路軍副參謀長左權就創造過指揮一個連阻擊日軍步騎兵3000餘人馬一晝夜的記錄。1943年3月18日,劉老莊連(共82人)為掩護領導機關和主力部隊轉移,主動阻擊日軍第17師團步騎兵3000餘人,先後打退敵人5次衝鋒,斃傷敵500餘人,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與敵肉搏,全部壯烈犧牲。以上兩個戰例,用事實證明了八路軍一個連阻擊日軍一個聯隊8小時的可能性。

第二,我軍創建之後就一直在用事實證明我們的部隊從不缺乏創造戰鬥奇蹟的能力!紅軍時期的“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等戰役堪稱傳奇;抗日戰爭時期林彪指揮的“平型關大捷”打破了日軍的不敗神話;解放戰爭時期粟裕以蛇吞象,取得了“蘇中七戰七捷”的輝煌勝利;抗美援朝時期的“上甘嶺戰役”等等,很多勝利都是我軍在絕對劣勢、甚至是幾乎沒有取勝機會的情況下贏得的。所以,我想說,我軍既然可以在大渡河以18名勇士進攻川軍一個營取勝;我軍既然可以在瀘定橋以22名勇士進攻國民黨兩個團取勝;那麼,以八路軍一個連阻擊日軍一個聯隊8小時亦有可能吧?而李雲龍的獨立團是主力中的主力,全團都具備著亮劍精神,可能性無疑會更大!

第三,我軍有著任何其他部隊所不具備的精神-有信仰的戰鬥意志,劇中歸結為亮劍精神,我認為,這是我軍取得一切勝利最關鍵的法寶。為什麼這麼說?我軍從創建初期直到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在人員、裝備方面一直處於絕對劣勢,可我們不僅取得了戰爭勝利,甚至打出了很多戰鬥奇蹟,靠的是什麼?我認為,靠的就是全體指戰員都具備的那種有信仰的戰鬥意志!它能令敵膽寒、讓我軍不可戰勝!下面,就通過一組圖片,讓我們來感受一下在那烽火連天的歲月裡,我人民軍隊為心中的信仰而樹立的不可戰勝的戰鬥意志吧!

這個問題問的好,因為絕大多數人會覺得這純屬劇情需要?一個連阻擊日軍一個聯隊,作者懂點兒軍事常識嗎?雖然明知自己的觀點可能不受歡迎,但我還想說:是,正常情況下絕無可能;但是八路軍可能,李雲龍手下的連,可能性更大。為什麼這麼說呢?理由如下: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八路軍的一個連與日軍一個連隊的軍事力量對比。抗戰中,八路軍的編制不是很固定,因為兵源和編制的問題,有時多的離譜,有時少的可憐。正常情況下,一個連也就100多人。裝備基本上就是步槍、手榴彈。炮在連隊就不要想了,能有一挺重機槍就不錯了。

那日軍的聯隊呢?通常情況下,日軍一個聯隊有3800人左右,即使有差異,也在3000人以上。包括一個54人的指揮部,一個121人的運輸隊,一個81人的彈藥小隊,三個步兵大隊(裝備108挺輕機槍、36挺重機槍),一個122人的炮兵中隊(裝備6門70毫米九二步兵炮)及一個通信中隊。在那個年代,可以算得上是武裝到了牙齒。

從上面的數據可以看出,八路軍的一個連無論是人數還是裝備都顯得寒酸,與日軍的聯隊根本沒有可比性!所以,我說正常情況下,別說是阻擊8小時,可能日軍的一個衝鋒都頂不住。但為什麼又說八路軍可能,而李雲龍的連隊可能性更大呢?理由如下:

首先,我軍的連隊在戰鬥中創造過阻擊日軍一個聯隊8小時以上的戰鬥記錄,而且不止一次。1938年2月20日,朱德和左權率領八路軍總部機關與日軍第108師團104旅團6000餘人遭遇,八路軍副參謀長左權就創造過指揮一個連阻擊日軍步騎兵3000餘人馬一晝夜的記錄。1943年3月18日,劉老莊連(共82人)為掩護領導機關和主力部隊轉移,主動阻擊日軍第17師團步騎兵3000餘人,先後打退敵人5次衝鋒,斃傷敵500餘人,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與敵肉搏,全部壯烈犧牲。以上兩個戰例,用事實證明了八路軍一個連阻擊日軍一個聯隊8小時的可能性。

第二,我軍創建之後就一直在用事實證明我們的部隊從不缺乏創造戰鬥奇蹟的能力!紅軍時期的“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等戰役堪稱傳奇;抗日戰爭時期林彪指揮的“平型關大捷”打破了日軍的不敗神話;解放戰爭時期粟裕以蛇吞象,取得了“蘇中七戰七捷”的輝煌勝利;抗美援朝時期的“上甘嶺戰役”等等,很多勝利都是我軍在絕對劣勢、甚至是幾乎沒有取勝機會的情況下贏得的。所以,我想說,我軍既然可以在大渡河以18名勇士進攻川軍一個營取勝;我軍既然可以在瀘定橋以22名勇士進攻國民黨兩個團取勝;那麼,以八路軍一個連阻擊日軍一個聯隊8小時亦有可能吧?而李雲龍的獨立團是主力中的主力,全團都具備著亮劍精神,可能性無疑會更大!

第三,我軍有著任何其他部隊所不具備的精神-有信仰的戰鬥意志,劇中歸結為亮劍精神,我認為,這是我軍取得一切勝利最關鍵的法寶。為什麼這麼說?我軍從創建初期直到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在人員、裝備方面一直處於絕對劣勢,可我們不僅取得了戰爭勝利,甚至打出了很多戰鬥奇蹟,靠的是什麼?我認為,靠的就是全體指戰員都具備的那種有信仰的戰鬥意志!它能令敵膽寒、讓我軍不可戰勝!下面,就通過一組圖片,讓我們來感受一下在那烽火連天的歲月裡,我人民軍隊為心中的信仰而樹立的不可戰勝的戰鬥意志吧!

這個問題問的好,因為絕大多數人會覺得這純屬劇情需要?一個連阻擊日軍一個聯隊,作者懂點兒軍事常識嗎?雖然明知自己的觀點可能不受歡迎,但我還想說:是,正常情況下絕無可能;但是八路軍可能,李雲龍手下的連,可能性更大。為什麼這麼說呢?理由如下: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八路軍的一個連與日軍一個連隊的軍事力量對比。抗戰中,八路軍的編制不是很固定,因為兵源和編制的問題,有時多的離譜,有時少的可憐。正常情況下,一個連也就100多人。裝備基本上就是步槍、手榴彈。炮在連隊就不要想了,能有一挺重機槍就不錯了。

那日軍的聯隊呢?通常情況下,日軍一個聯隊有3800人左右,即使有差異,也在3000人以上。包括一個54人的指揮部,一個121人的運輸隊,一個81人的彈藥小隊,三個步兵大隊(裝備108挺輕機槍、36挺重機槍),一個122人的炮兵中隊(裝備6門70毫米九二步兵炮)及一個通信中隊。在那個年代,可以算得上是武裝到了牙齒。

從上面的數據可以看出,八路軍的一個連無論是人數還是裝備都顯得寒酸,與日軍的聯隊根本沒有可比性!所以,我說正常情況下,別說是阻擊8小時,可能日軍的一個衝鋒都頂不住。但為什麼又說八路軍可能,而李雲龍的連隊可能性更大呢?理由如下:

首先,我軍的連隊在戰鬥中創造過阻擊日軍一個聯隊8小時以上的戰鬥記錄,而且不止一次。1938年2月20日,朱德和左權率領八路軍總部機關與日軍第108師團104旅團6000餘人遭遇,八路軍副參謀長左權就創造過指揮一個連阻擊日軍步騎兵3000餘人馬一晝夜的記錄。1943年3月18日,劉老莊連(共82人)為掩護領導機關和主力部隊轉移,主動阻擊日軍第17師團步騎兵3000餘人,先後打退敵人5次衝鋒,斃傷敵500餘人,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與敵肉搏,全部壯烈犧牲。以上兩個戰例,用事實證明了八路軍一個連阻擊日軍一個聯隊8小時的可能性。

第二,我軍創建之後就一直在用事實證明我們的部隊從不缺乏創造戰鬥奇蹟的能力!紅軍時期的“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等戰役堪稱傳奇;抗日戰爭時期林彪指揮的“平型關大捷”打破了日軍的不敗神話;解放戰爭時期粟裕以蛇吞象,取得了“蘇中七戰七捷”的輝煌勝利;抗美援朝時期的“上甘嶺戰役”等等,很多勝利都是我軍在絕對劣勢、甚至是幾乎沒有取勝機會的情況下贏得的。所以,我想說,我軍既然可以在大渡河以18名勇士進攻川軍一個營取勝;我軍既然可以在瀘定橋以22名勇士進攻國民黨兩個團取勝;那麼,以八路軍一個連阻擊日軍一個聯隊8小時亦有可能吧?而李雲龍的獨立團是主力中的主力,全團都具備著亮劍精神,可能性無疑會更大!

第三,我軍有著任何其他部隊所不具備的精神-有信仰的戰鬥意志,劇中歸結為亮劍精神,我認為,這是我軍取得一切勝利最關鍵的法寶。為什麼這麼說?我軍從創建初期直到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在人員、裝備方面一直處於絕對劣勢,可我們不僅取得了戰爭勝利,甚至打出了很多戰鬥奇蹟,靠的是什麼?我認為,靠的就是全體指戰員都具備的那種有信仰的戰鬥意志!它能令敵膽寒、讓我軍不可戰勝!下面,就通過一組圖片,讓我們來感受一下在那烽火連天的歲月裡,我人民軍隊為心中的信仰而樹立的不可戰勝的戰鬥意志吧!

這個問題問的好,因為絕大多數人會覺得這純屬劇情需要?一個連阻擊日軍一個聯隊,作者懂點兒軍事常識嗎?雖然明知自己的觀點可能不受歡迎,但我還想說:是,正常情況下絕無可能;但是八路軍可能,李雲龍手下的連,可能性更大。為什麼這麼說呢?理由如下: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八路軍的一個連與日軍一個連隊的軍事力量對比。抗戰中,八路軍的編制不是很固定,因為兵源和編制的問題,有時多的離譜,有時少的可憐。正常情況下,一個連也就100多人。裝備基本上就是步槍、手榴彈。炮在連隊就不要想了,能有一挺重機槍就不錯了。

那日軍的聯隊呢?通常情況下,日軍一個聯隊有3800人左右,即使有差異,也在3000人以上。包括一個54人的指揮部,一個121人的運輸隊,一個81人的彈藥小隊,三個步兵大隊(裝備108挺輕機槍、36挺重機槍),一個122人的炮兵中隊(裝備6門70毫米九二步兵炮)及一個通信中隊。在那個年代,可以算得上是武裝到了牙齒。

從上面的數據可以看出,八路軍的一個連無論是人數還是裝備都顯得寒酸,與日軍的聯隊根本沒有可比性!所以,我說正常情況下,別說是阻擊8小時,可能日軍的一個衝鋒都頂不住。但為什麼又說八路軍可能,而李雲龍的連隊可能性更大呢?理由如下:

首先,我軍的連隊在戰鬥中創造過阻擊日軍一個聯隊8小時以上的戰鬥記錄,而且不止一次。1938年2月20日,朱德和左權率領八路軍總部機關與日軍第108師團104旅團6000餘人遭遇,八路軍副參謀長左權就創造過指揮一個連阻擊日軍步騎兵3000餘人馬一晝夜的記錄。1943年3月18日,劉老莊連(共82人)為掩護領導機關和主力部隊轉移,主動阻擊日軍第17師團步騎兵3000餘人,先後打退敵人5次衝鋒,斃傷敵500餘人,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與敵肉搏,全部壯烈犧牲。以上兩個戰例,用事實證明了八路軍一個連阻擊日軍一個聯隊8小時的可能性。

第二,我軍創建之後就一直在用事實證明我們的部隊從不缺乏創造戰鬥奇蹟的能力!紅軍時期的“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等戰役堪稱傳奇;抗日戰爭時期林彪指揮的“平型關大捷”打破了日軍的不敗神話;解放戰爭時期粟裕以蛇吞象,取得了“蘇中七戰七捷”的輝煌勝利;抗美援朝時期的“上甘嶺戰役”等等,很多勝利都是我軍在絕對劣勢、甚至是幾乎沒有取勝機會的情況下贏得的。所以,我想說,我軍既然可以在大渡河以18名勇士進攻川軍一個營取勝;我軍既然可以在瀘定橋以22名勇士進攻國民黨兩個團取勝;那麼,以八路軍一個連阻擊日軍一個聯隊8小時亦有可能吧?而李雲龍的獨立團是主力中的主力,全團都具備著亮劍精神,可能性無疑會更大!

第三,我軍有著任何其他部隊所不具備的精神-有信仰的戰鬥意志,劇中歸結為亮劍精神,我認為,這是我軍取得一切勝利最關鍵的法寶。為什麼這麼說?我軍從創建初期直到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在人員、裝備方面一直處於絕對劣勢,可我們不僅取得了戰爭勝利,甚至打出了很多戰鬥奇蹟,靠的是什麼?我認為,靠的就是全體指戰員都具備的那種有信仰的戰鬥意志!它能令敵膽寒、讓我軍不可戰勝!下面,就通過一組圖片,讓我們來感受一下在那烽火連天的歲月裡,我人民軍隊為心中的信仰而樹立的不可戰勝的戰鬥意志吧!

這個問題問的好,因為絕大多數人會覺得這純屬劇情需要?一個連阻擊日軍一個聯隊,作者懂點兒軍事常識嗎?雖然明知自己的觀點可能不受歡迎,但我還想說:是,正常情況下絕無可能;但是八路軍可能,李雲龍手下的連,可能性更大。為什麼這麼說呢?理由如下: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八路軍的一個連與日軍一個連隊的軍事力量對比。抗戰中,八路軍的編制不是很固定,因為兵源和編制的問題,有時多的離譜,有時少的可憐。正常情況下,一個連也就100多人。裝備基本上就是步槍、手榴彈。炮在連隊就不要想了,能有一挺重機槍就不錯了。

那日軍的聯隊呢?通常情況下,日軍一個聯隊有3800人左右,即使有差異,也在3000人以上。包括一個54人的指揮部,一個121人的運輸隊,一個81人的彈藥小隊,三個步兵大隊(裝備108挺輕機槍、36挺重機槍),一個122人的炮兵中隊(裝備6門70毫米九二步兵炮)及一個通信中隊。在那個年代,可以算得上是武裝到了牙齒。

從上面的數據可以看出,八路軍的一個連無論是人數還是裝備都顯得寒酸,與日軍的聯隊根本沒有可比性!所以,我說正常情況下,別說是阻擊8小時,可能日軍的一個衝鋒都頂不住。但為什麼又說八路軍可能,而李雲龍的連隊可能性更大呢?理由如下:

首先,我軍的連隊在戰鬥中創造過阻擊日軍一個聯隊8小時以上的戰鬥記錄,而且不止一次。1938年2月20日,朱德和左權率領八路軍總部機關與日軍第108師團104旅團6000餘人遭遇,八路軍副參謀長左權就創造過指揮一個連阻擊日軍步騎兵3000餘人馬一晝夜的記錄。1943年3月18日,劉老莊連(共82人)為掩護領導機關和主力部隊轉移,主動阻擊日軍第17師團步騎兵3000餘人,先後打退敵人5次衝鋒,斃傷敵500餘人,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與敵肉搏,全部壯烈犧牲。以上兩個戰例,用事實證明了八路軍一個連阻擊日軍一個聯隊8小時的可能性。

第二,我軍創建之後就一直在用事實證明我們的部隊從不缺乏創造戰鬥奇蹟的能力!紅軍時期的“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等戰役堪稱傳奇;抗日戰爭時期林彪指揮的“平型關大捷”打破了日軍的不敗神話;解放戰爭時期粟裕以蛇吞象,取得了“蘇中七戰七捷”的輝煌勝利;抗美援朝時期的“上甘嶺戰役”等等,很多勝利都是我軍在絕對劣勢、甚至是幾乎沒有取勝機會的情況下贏得的。所以,我想說,我軍既然可以在大渡河以18名勇士進攻川軍一個營取勝;我軍既然可以在瀘定橋以22名勇士進攻國民黨兩個團取勝;那麼,以八路軍一個連阻擊日軍一個聯隊8小時亦有可能吧?而李雲龍的獨立團是主力中的主力,全團都具備著亮劍精神,可能性無疑會更大!

第三,我軍有著任何其他部隊所不具備的精神-有信仰的戰鬥意志,劇中歸結為亮劍精神,我認為,這是我軍取得一切勝利最關鍵的法寶。為什麼這麼說?我軍從創建初期直到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在人員、裝備方面一直處於絕對劣勢,可我們不僅取得了戰爭勝利,甚至打出了很多戰鬥奇蹟,靠的是什麼?我認為,靠的就是全體指戰員都具備的那種有信仰的戰鬥意志!它能令敵膽寒、讓我軍不可戰勝!下面,就通過一組圖片,讓我們來感受一下在那烽火連天的歲月裡,我人民軍隊為心中的信仰而樹立的不可戰勝的戰鬥意志吧!






這個問題問的好,因為絕大多數人會覺得這純屬劇情需要?一個連阻擊日軍一個聯隊,作者懂點兒軍事常識嗎?雖然明知自己的觀點可能不受歡迎,但我還想說:是,正常情況下絕無可能;但是八路軍可能,李雲龍手下的連,可能性更大。為什麼這麼說呢?理由如下: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八路軍的一個連與日軍一個連隊的軍事力量對比。抗戰中,八路軍的編制不是很固定,因為兵源和編制的問題,有時多的離譜,有時少的可憐。正常情況下,一個連也就100多人。裝備基本上就是步槍、手榴彈。炮在連隊就不要想了,能有一挺重機槍就不錯了。

那日軍的聯隊呢?通常情況下,日軍一個聯隊有3800人左右,即使有差異,也在3000人以上。包括一個54人的指揮部,一個121人的運輸隊,一個81人的彈藥小隊,三個步兵大隊(裝備108挺輕機槍、36挺重機槍),一個122人的炮兵中隊(裝備6門70毫米九二步兵炮)及一個通信中隊。在那個年代,可以算得上是武裝到了牙齒。

從上面的數據可以看出,八路軍的一個連無論是人數還是裝備都顯得寒酸,與日軍的聯隊根本沒有可比性!所以,我說正常情況下,別說是阻擊8小時,可能日軍的一個衝鋒都頂不住。但為什麼又說八路軍可能,而李雲龍的連隊可能性更大呢?理由如下:

首先,我軍的連隊在戰鬥中創造過阻擊日軍一個聯隊8小時以上的戰鬥記錄,而且不止一次。1938年2月20日,朱德和左權率領八路軍總部機關與日軍第108師團104旅團6000餘人遭遇,八路軍副參謀長左權就創造過指揮一個連阻擊日軍步騎兵3000餘人馬一晝夜的記錄。1943年3月18日,劉老莊連(共82人)為掩護領導機關和主力部隊轉移,主動阻擊日軍第17師團步騎兵3000餘人,先後打退敵人5次衝鋒,斃傷敵500餘人,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與敵肉搏,全部壯烈犧牲。以上兩個戰例,用事實證明了八路軍一個連阻擊日軍一個聯隊8小時的可能性。

第二,我軍創建之後就一直在用事實證明我們的部隊從不缺乏創造戰鬥奇蹟的能力!紅軍時期的“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等戰役堪稱傳奇;抗日戰爭時期林彪指揮的“平型關大捷”打破了日軍的不敗神話;解放戰爭時期粟裕以蛇吞象,取得了“蘇中七戰七捷”的輝煌勝利;抗美援朝時期的“上甘嶺戰役”等等,很多勝利都是我軍在絕對劣勢、甚至是幾乎沒有取勝機會的情況下贏得的。所以,我想說,我軍既然可以在大渡河以18名勇士進攻川軍一個營取勝;我軍既然可以在瀘定橋以22名勇士進攻國民黨兩個團取勝;那麼,以八路軍一個連阻擊日軍一個聯隊8小時亦有可能吧?而李雲龍的獨立團是主力中的主力,全團都具備著亮劍精神,可能性無疑會更大!

第三,我軍有著任何其他部隊所不具備的精神-有信仰的戰鬥意志,劇中歸結為亮劍精神,我認為,這是我軍取得一切勝利最關鍵的法寶。為什麼這麼說?我軍從創建初期直到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在人員、裝備方面一直處於絕對劣勢,可我們不僅取得了戰爭勝利,甚至打出了很多戰鬥奇蹟,靠的是什麼?我認為,靠的就是全體指戰員都具備的那種有信仰的戰鬥意志!它能令敵膽寒、讓我軍不可戰勝!下面,就通過一組圖片,讓我們來感受一下在那烽火連天的歲月裡,我人民軍隊為心中的信仰而樹立的不可戰勝的戰鬥意志吧!






漩涡鸣人yy
2019-02-20

具體情況並不清楚,但是可以通過楚雲飛後期的一些談話,分析一下具體的戰場情況。

首先阻擊部隊絕對不只一個連隊。楚雲飛在形容李雲龍的這一隻小部隊的時候,特意用了三個字加強連,加強連是什麼意思?李雲龍的部隊長期的在外面過著地主老財一般的生活,可以說軍隊的整體的數量已經不能夠用傳統的編制來進行形容了,比如說張大彪,他一個贏2000多人,這已經超過了當時八路軍一個甲種團了,所以說這個連隊人數應該有幾百人,而不是其他人所行,那只有100多人。楚雲飛也說過,從我的部隊裡面抽出兩三個連隊,給他們相同的武器配置相同的條件,他們是否能夠阻止敵人八個小時的進攻,證明這一支部隊人數有幾百人,至少是超過三百人的,再加上一些區小隊,縣大隊,民兵等等,人數達到500人,這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所以軍隊數量上來講,一個日本的滿編連隊3800人對上當時這一隻500人的部隊,想要殺500多頭豬也得廢一段時間,又不是淮海戰役裡面那些國民黨部隊,這支軍隊已經算得上是知道自己必死無疑了,所以每個人臨死的時候都是那種必死的信心在那拖著敵人下水。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楚雲飛在邀請八路軍進入自己的陣地進行阻擊的時候,此時八路軍陣地上雖然有炮火,但是並不是完全的炮火覆蓋證明日本的滿莊蓮對這一隻部隊的炮兵仍然還在半路上,而她問了一下副官的時間是七小時零十分鐘,證明在這個時候,日本的重炮部隊還是沒有到達指定的作戰地點。

知道楚雲飛派出聯絡官回來以後,炮火才覆蓋八路軍陣地,這就證明了這一隻日本部隊,是輕裝前進,輜重部隊在後面等到日本部隊前線跟八路軍接上火以後,這個時候日本的重炮聯隊才堪堪地到達戰場,前面七個小時都是八路軍的部隊在和日本的輕裝步兵再打,那是否也就證明日本前線的部隊並不多?

等到日本的火炮部隊到達指定位置,並且炮火覆蓋八路軍陣地的時候,那個時候八路軍就已經完全沒有辦法守下去了,但是在這個時候,八路軍部隊已經組建了七個多鐘頭,剩餘的一個多鐘頭就是拿人命往裡面堆,就是為什麼最後黃連長會自己引爆炸藥,和日本人同歸於盡,他是在拖時間。

當然,對於八路軍來講,或者說在這之後,抗美援朝時期,志願軍士兵利用土工作業可以說活活的將世界第一強軍部隊美國往死裡拖就可以看得出。土工作業在人類武力還沒有達到s級別的時候,仍然還是有著強悍的作戰能力的,當然,這個時候的八路軍的土工作業可能還沒有達到頂級,但是從李雲龍土工作業進攻山崎大隊,然後在站前的一番佈置上來看,八路軍這個時候還是對土工作業有一定概念的。利用地形的上的優勢是鬼子疲於奔命,風扇鬼子的兵力,使得鬼子不能夠集中兵力實行重點突破,打的認定死在這塊土地上那,這也不是什麼做不到的事情。

當然,最重要的一個就是拿人命去堆,很簡單是不是,但是每個人都是有求生慾望的病,不可能說白白的替你去送死。能夠做到這一點,也確實證明李雲龍的部隊戰鬥意志的強悍。聯儲雲飛最後都感到感嘆,八路軍有這樣的不對,如果是朋友還好,如果是敵人,那是真的頭疼。

在解放戰爭期間,邱清泉的美械師面對我解放軍部隊可以說只有十公里就可以推進到黃百韜兵團就是打不穿這一層防禦線,當時的邱清泉也是被逼的沒有辦法,我解放軍部隊靠什麼去阻擋美械師的進攻,(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還不是靠著自己無上的戰鬥意志?不能夠圍殲黃百韜兵團,淮海戰役之後的步數,全部都是空談。

這是一支有傳承的部隊,他的部隊從什麼時候開始傳承,從兩萬5000里長徵走下來那一隻千錘百煉的3萬多人的精銳的就開始傳承了這一股精神,當然,很多經歷過國民黨和國外勢力洗腦的人就完全不懂這些東西,因為對於他們來講,打仗就是簡單的比人數,比裝備,但是戰場如果真那麼簡單的話,那麼多以弱勝強的戰例就不可能誕生,別忘了,當初只有幾萬小米加步槍的紅軍,硬生生逆襲了整個中國。這種戰鬥力就不是說簡單的比人數,比裝備就能夠說得出來的。

baby爱科学
2019-02-19

首先需要明確的一點是,《亮劍》雖然不同於後來“風靡一時”的抗日神劇,但其也僅僅是提現了軍人血性的一部毫無軍事常識的藝術作品而已。

其中最能體現作者軍事白痴的,就是戴著主角光環的李雲龍指揮的歷次戰鬥。電視劇中最“合理”的一次戰鬥就是開篇時的“蒼雲嶺戰鬥”,但這是電視劇加的,原著根本沒有。

而《亮劍》中最能體現作者軍事白痴的,就是“李家坡之戰”和這次以一個連阻擊一個聯隊的阻擊戰了。

當然,阻擊戰白痴程度略遜。下面我們就來簡單的分析一下這場阻擊戰。

戰前的集結過程中,表現出了獨立團迅速發展壯大,張大彪在向邢副團長彙報時提及兵力,不無炫耀的說“寒顫寒顫,才帶來2000人。”參考再往前,張大彪接到緊急集結命令後當即下令“繳獲全部放棄,俘虜全部釋放。”,當時張大彪的一營幾乎是傾巢而出。

再參考另外一段對話“剛才部隊進村的時候我以為是二營來了呢!”

由此我們可以分析出,當時獨立團可能會有兵員超過300人的連存在,但不會超過400人。

再加上縣大隊、區小隊,參加阻擊戰的兵力至多在500人上下。

那麼日軍呢?一個聯隊3800人,當然不可能全部出動,即便不能留守一個大隊,至少也會有兩個中隊及部分後勤部隊留守,也就是說日軍至多能出動3000人。參考楚雲飛戰後總結中提及“雙方曾經進行過一場勢均力敵的炮戰”,吉野聯隊也是把壓箱子底的傢伙都帶出來了。

雙方兵力對比,至少為1:6,地形上,防守一方其實也沒什麼優勢,戰前佈置的對話中,地形為兩山夾一谷的形態已經基本交代清楚了,而且,防守一方基本沒有什麼退路,背後是楚雲飛的358團。

在這種情況下,加上裝備至少一代的差距,防守一方想堅持八個小時,基本屬於痴人說夢。

骁勇34
2019-05-13

常言道:

橫的怕硬的,硬的怕不要命的。

這人要是連命都不要了,還怕什麼?

常言道:

橫的怕硬的,硬的怕不要命的。

這人要是連命都不要了,還怕什麼?



抗日戰爭中,一個日軍聯隊在2000——3000人左右,我八路軍一個連的兵力雖說有些不固定,但至少也在100——150人左右。

按巜亮劍》中雙方作戰的比例計算,平均一個八路軍戰士就要和三十名日軍死磕,這在實戰中“有”可能會發生,但一定是一件可怕的事兒。而且,在武器裝備上,優與劣大家自然心知肚明。能堅持八小時,主觀上應該不叫人信服。

常言道:

橫的怕硬的,硬的怕不要命的。

這人要是連命都不要了,還怕什麼?



抗日戰爭中,一個日軍聯隊在2000——3000人左右,我八路軍一個連的兵力雖說有些不固定,但至少也在100——150人左右。

按巜亮劍》中雙方作戰的比例計算,平均一個八路軍戰士就要和三十名日軍死磕,這在實戰中“有”可能會發生,但一定是一件可怕的事兒。而且,在武器裝備上,優與劣大家自然心知肚明。能堅持八小時,主觀上應該不叫人信服。



不過,凡事在客觀上都有不確定性。若是平原作戰,這個連要是面對一個裝備精良的日軍聯隊的攻擊,那結果只有一個:一錘子買賣。

常言道:

橫的怕硬的,硬的怕不要命的。

這人要是連命都不要了,還怕什麼?



抗日戰爭中,一個日軍聯隊在2000——3000人左右,我八路軍一個連的兵力雖說有些不固定,但至少也在100——150人左右。

按巜亮劍》中雙方作戰的比例計算,平均一個八路軍戰士就要和三十名日軍死磕,這在實戰中“有”可能會發生,但一定是一件可怕的事兒。而且,在武器裝備上,優與劣大家自然心知肚明。能堅持八小時,主觀上應該不叫人信服。



不過,凡事在客觀上都有不確定性。若是平原作戰,這個連要是面對一個裝備精良的日軍聯隊的攻擊,那結果只有一個:一錘子買賣。



若是山地伏擊戰就不好說了。

《亮劍》中,這個連隊是依據山地發動的阻擊戰,也就是說,不用進攻,“貓起來”以牽制為主。為了盡最大努力發揮有效作用,戰前肯定做一些前期準備。比如備足彈藥武器、埋設地雷、詭雷,安全掩體、火力配製、死角射擊等等,做到儘量減少傷亡,將日軍最佳、有限的救援時間消耗掉。所以,這樣的仗,在時間上就有了不確定性。

常言道:

橫的怕硬的,硬的怕不要命的。

這人要是連命都不要了,還怕什麼?



抗日戰爭中,一個日軍聯隊在2000——3000人左右,我八路軍一個連的兵力雖說有些不固定,但至少也在100——150人左右。

按巜亮劍》中雙方作戰的比例計算,平均一個八路軍戰士就要和三十名日軍死磕,這在實戰中“有”可能會發生,但一定是一件可怕的事兒。而且,在武器裝備上,優與劣大家自然心知肚明。能堅持八小時,主觀上應該不叫人信服。



不過,凡事在客觀上都有不確定性。若是平原作戰,這個連要是面對一個裝備精良的日軍聯隊的攻擊,那結果只有一個:一錘子買賣。



若是山地伏擊戰就不好說了。

《亮劍》中,這個連隊是依據山地發動的阻擊戰,也就是說,不用進攻,“貓起來”以牽制為主。為了盡最大努力發揮有效作用,戰前肯定做一些前期準備。比如備足彈藥武器、埋設地雷、詭雷,安全掩體、火力配製、死角射擊等等,做到儘量減少傷亡,將日軍最佳、有限的救援時間消耗掉。所以,這樣的仗,在時間上就有了不確定性。



而日軍先期遭伏擊後,傷亡在所難免,重新部署攻擊也需要時間,不可能一下子就像無頭蒼蠅般瞎撞。通俗來講,得排真雷、詭雷,摸清地形、對方人數,武器配備情況等等,然後確定目標進行第一次試探性攻擊。若第一次沒有成功,肯定再次調整。這時的八路軍不會暴露自己的弱勢,會在第一次防守中依據有力地形,傾盡全力給日軍一個下馬威,以起到震懾的作用。這樣的的話,日軍下一場攻擊波就會有所忌憚,不會那麼順暢。

常言道:

橫的怕硬的,硬的怕不要命的。

這人要是連命都不要了,還怕什麼?



抗日戰爭中,一個日軍聯隊在2000——3000人左右,我八路軍一個連的兵力雖說有些不固定,但至少也在100——150人左右。

按巜亮劍》中雙方作戰的比例計算,平均一個八路軍戰士就要和三十名日軍死磕,這在實戰中“有”可能會發生,但一定是一件可怕的事兒。而且,在武器裝備上,優與劣大家自然心知肚明。能堅持八小時,主觀上應該不叫人信服。



不過,凡事在客觀上都有不確定性。若是平原作戰,這個連要是面對一個裝備精良的日軍聯隊的攻擊,那結果只有一個:一錘子買賣。



若是山地伏擊戰就不好說了。

《亮劍》中,這個連隊是依據山地發動的阻擊戰,也就是說,不用進攻,“貓起來”以牽制為主。為了盡最大努力發揮有效作用,戰前肯定做一些前期準備。比如備足彈藥武器、埋設地雷、詭雷,安全掩體、火力配製、死角射擊等等,做到儘量減少傷亡,將日軍最佳、有限的救援時間消耗掉。所以,這樣的仗,在時間上就有了不確定性。



而日軍先期遭伏擊後,傷亡在所難免,重新部署攻擊也需要時間,不可能一下子就像無頭蒼蠅般瞎撞。通俗來講,得排真雷、詭雷,摸清地形、對方人數,武器配備情況等等,然後確定目標進行第一次試探性攻擊。若第一次沒有成功,肯定再次調整。這時的八路軍不會暴露自己的弱勢,會在第一次防守中依據有力地形,傾盡全力給日軍一個下馬威,以起到震懾的作用。這樣的的話,日軍下一場攻擊波就會有所忌憚,不會那麼順暢。



再者,山地不同於平原,哪有火力點,哪個包里人多,哪個石崖後人少都無法一目瞭然。是人都怕死,日軍也不是刀槍不入,也不可能拿身體當肉墊,也不是百發百中。況且,仰攻作戰累眼睛、耗體力,還得防子彈、手榴彈、地雷、土炮等等,很難一擊湊效。所以,致命一擊只能在時間消耗後的最後關頭顯現,也就是在雙方死傷比例“凸顯優劣”的情況下。

就像那位連長說的:“我接到的命令是釘在這八小時,敵人就算用牙咬,我也要嘣掉他幾顆門牙”!

常言道:

橫的怕硬的,硬的怕不要命的。

這人要是連命都不要了,還怕什麼?



抗日戰爭中,一個日軍聯隊在2000——3000人左右,我八路軍一個連的兵力雖說有些不固定,但至少也在100——150人左右。

按巜亮劍》中雙方作戰的比例計算,平均一個八路軍戰士就要和三十名日軍死磕,這在實戰中“有”可能會發生,但一定是一件可怕的事兒。而且,在武器裝備上,優與劣大家自然心知肚明。能堅持八小時,主觀上應該不叫人信服。



不過,凡事在客觀上都有不確定性。若是平原作戰,這個連要是面對一個裝備精良的日軍聯隊的攻擊,那結果只有一個:一錘子買賣。



若是山地伏擊戰就不好說了。

《亮劍》中,這個連隊是依據山地發動的阻擊戰,也就是說,不用進攻,“貓起來”以牽制為主。為了盡最大努力發揮有效作用,戰前肯定做一些前期準備。比如備足彈藥武器、埋設地雷、詭雷,安全掩體、火力配製、死角射擊等等,做到儘量減少傷亡,將日軍最佳、有限的救援時間消耗掉。所以,這樣的仗,在時間上就有了不確定性。



而日軍先期遭伏擊後,傷亡在所難免,重新部署攻擊也需要時間,不可能一下子就像無頭蒼蠅般瞎撞。通俗來講,得排真雷、詭雷,摸清地形、對方人數,武器配備情況等等,然後確定目標進行第一次試探性攻擊。若第一次沒有成功,肯定再次調整。這時的八路軍不會暴露自己的弱勢,會在第一次防守中依據有力地形,傾盡全力給日軍一個下馬威,以起到震懾的作用。這樣的的話,日軍下一場攻擊波就會有所忌憚,不會那麼順暢。



再者,山地不同於平原,哪有火力點,哪個包里人多,哪個石崖後人少都無法一目瞭然。是人都怕死,日軍也不是刀槍不入,也不可能拿身體當肉墊,也不是百發百中。況且,仰攻作戰累眼睛、耗體力,還得防子彈、手榴彈、地雷、土炮等等,很難一擊湊效。所以,致命一擊只能在時間消耗後的最後關頭顯現,也就是在雙方死傷比例“凸顯優劣”的情況下。

就像那位連長說的:“我接到的命令是釘在這八小時,敵人就算用牙咬,我也要嘣掉他幾顆門牙”!



言外之意,哪怕剩一個人,也要拖,能拖多久是多久。若真把自己當成個死人,十幾個人集中火力,對方還真需要時間去“躲”。

當然了,百十來人的兵力是“死不過”3000人的,戰勝的希望也不可能發生,能堅持八小時再同歸於盡,就算是奇蹟了。

唉!

這樣的仗沒法打。

常言道:

橫的怕硬的,硬的怕不要命的。

這人要是連命都不要了,還怕什麼?



抗日戰爭中,一個日軍聯隊在2000——3000人左右,我八路軍一個連的兵力雖說有些不固定,但至少也在100——150人左右。

按巜亮劍》中雙方作戰的比例計算,平均一個八路軍戰士就要和三十名日軍死磕,這在實戰中“有”可能會發生,但一定是一件可怕的事兒。而且,在武器裝備上,優與劣大家自然心知肚明。能堅持八小時,主觀上應該不叫人信服。



不過,凡事在客觀上都有不確定性。若是平原作戰,這個連要是面對一個裝備精良的日軍聯隊的攻擊,那結果只有一個:一錘子買賣。



若是山地伏擊戰就不好說了。

《亮劍》中,這個連隊是依據山地發動的阻擊戰,也就是說,不用進攻,“貓起來”以牽制為主。為了盡最大努力發揮有效作用,戰前肯定做一些前期準備。比如備足彈藥武器、埋設地雷、詭雷,安全掩體、火力配製、死角射擊等等,做到儘量減少傷亡,將日軍最佳、有限的救援時間消耗掉。所以,這樣的仗,在時間上就有了不確定性。



而日軍先期遭伏擊後,傷亡在所難免,重新部署攻擊也需要時間,不可能一下子就像無頭蒼蠅般瞎撞。通俗來講,得排真雷、詭雷,摸清地形、對方人數,武器配備情況等等,然後確定目標進行第一次試探性攻擊。若第一次沒有成功,肯定再次調整。這時的八路軍不會暴露自己的弱勢,會在第一次防守中依據有力地形,傾盡全力給日軍一個下馬威,以起到震懾的作用。這樣的的話,日軍下一場攻擊波就會有所忌憚,不會那麼順暢。



再者,山地不同於平原,哪有火力點,哪個包里人多,哪個石崖後人少都無法一目瞭然。是人都怕死,日軍也不是刀槍不入,也不可能拿身體當肉墊,也不是百發百中。況且,仰攻作戰累眼睛、耗體力,還得防子彈、手榴彈、地雷、土炮等等,很難一擊湊效。所以,致命一擊只能在時間消耗後的最後關頭顯現,也就是在雙方死傷比例“凸顯優劣”的情況下。

就像那位連長說的:“我接到的命令是釘在這八小時,敵人就算用牙咬,我也要嘣掉他幾顆門牙”!



言外之意,哪怕剩一個人,也要拖,能拖多久是多久。若真把自己當成個死人,十幾個人集中火力,對方還真需要時間去“躲”。

當然了,百十來人的兵力是“死不過”3000人的,戰勝的希望也不可能發生,能堅持八小時再同歸於盡,就算是奇蹟了。

唉!

這樣的仗沒法打。



抗日戰爭中,我八路軍這樣的戰例數不勝數,狼牙山五壯士就是其中之一,幾個人拖得幾百日偽軍舉步維艱。

最後,借《亮劍》這部劇,向英勇無畏的先烈們致敬!向那個全連犧牲的戰士致敬!

常言道:

橫的怕硬的,硬的怕不要命的。

這人要是連命都不要了,還怕什麼?



抗日戰爭中,一個日軍聯隊在2000——3000人左右,我八路軍一個連的兵力雖說有些不固定,但至少也在100——150人左右。

按巜亮劍》中雙方作戰的比例計算,平均一個八路軍戰士就要和三十名日軍死磕,這在實戰中“有”可能會發生,但一定是一件可怕的事兒。而且,在武器裝備上,優與劣大家自然心知肚明。能堅持八小時,主觀上應該不叫人信服。



不過,凡事在客觀上都有不確定性。若是平原作戰,這個連要是面對一個裝備精良的日軍聯隊的攻擊,那結果只有一個:一錘子買賣。



若是山地伏擊戰就不好說了。

《亮劍》中,這個連隊是依據山地發動的阻擊戰,也就是說,不用進攻,“貓起來”以牽制為主。為了盡最大努力發揮有效作用,戰前肯定做一些前期準備。比如備足彈藥武器、埋設地雷、詭雷,安全掩體、火力配製、死角射擊等等,做到儘量減少傷亡,將日軍最佳、有限的救援時間消耗掉。所以,這樣的仗,在時間上就有了不確定性。



而日軍先期遭伏擊後,傷亡在所難免,重新部署攻擊也需要時間,不可能一下子就像無頭蒼蠅般瞎撞。通俗來講,得排真雷、詭雷,摸清地形、對方人數,武器配備情況等等,然後確定目標進行第一次試探性攻擊。若第一次沒有成功,肯定再次調整。這時的八路軍不會暴露自己的弱勢,會在第一次防守中依據有力地形,傾盡全力給日軍一個下馬威,以起到震懾的作用。這樣的的話,日軍下一場攻擊波就會有所忌憚,不會那麼順暢。



再者,山地不同於平原,哪有火力點,哪個包里人多,哪個石崖後人少都無法一目瞭然。是人都怕死,日軍也不是刀槍不入,也不可能拿身體當肉墊,也不是百發百中。況且,仰攻作戰累眼睛、耗體力,還得防子彈、手榴彈、地雷、土炮等等,很難一擊湊效。所以,致命一擊只能在時間消耗後的最後關頭顯現,也就是在雙方死傷比例“凸顯優劣”的情況下。

就像那位連長說的:“我接到的命令是釘在這八小時,敵人就算用牙咬,我也要嘣掉他幾顆門牙”!



言外之意,哪怕剩一個人,也要拖,能拖多久是多久。若真把自己當成個死人,十幾個人集中火力,對方還真需要時間去“躲”。

當然了,百十來人的兵力是“死不過”3000人的,戰勝的希望也不可能發生,能堅持八小時再同歸於盡,就算是奇蹟了。

唉!

這樣的仗沒法打。



抗日戰爭中,我八路軍這樣的戰例數不勝數,狼牙山五壯士就是其中之一,幾個人拖得幾百日偽軍舉步維艱。

最後,借《亮劍》這部劇,向英勇無畏的先烈們致敬!向那個全連犧牲的戰士致敬!



奮發圖強,勿忘國恥。

兵说
2019-03-24

分享專業知識,奉獻原創精品,我是兵說,歡迎關注。

抗日戰爭中,日軍一個聯隊至少有3000人之多,而八路軍一個連隊,最多不超過150人。以區區一個連的兵力抵擋日軍一個聯隊?這純屬瞎胡鬧。

分享專業知識,奉獻原創精品,我是兵說,歡迎關注。

抗日戰爭中,日軍一個聯隊至少有3000人之多,而八路軍一個連隊,最多不超過150人。以區區一個連的兵力抵擋日軍一個聯隊?這純屬瞎胡鬧。

當然,凡事皆有例外。在特殊時間、特殊地形下,事先做好充分的阻擊準備,以逸擊勞對付日軍,憑藉天時、地利、人和之優勢,確實也有以小勝多的可能。在《亮劍》中,獨立團6連為了給大部隊進攻平安城爭取時間,在褐陽溝方向阻擊日軍吉野聯隊。這裡要特別說明的是,6連不是一般的連隊。獨立團經過幾年的分兵發展,各個營、連的兵力翻了好幾倍,也繳獲了不少日軍裝備,就連李雲龍後來也鬧不清自己究竟有多少兵,當聽到手下營長連長報告兵力情況時,老李大吃了一驚。

六連除了兵強馬壯,他們還有縣大隊、區小隊的友軍在另一山頭構築陣地助戰。這就讓日軍多面受敵,不得不分兵對付。所以,六連佔據有利地形,阻擊吉野聯隊進攻整整8小時,不是完全沒有可能,但六連恐怕也得付出全連覆沒的代價。

分享專業知識,奉獻原創精品,我是兵說,歡迎關注。

抗日戰爭中,日軍一個聯隊至少有3000人之多,而八路軍一個連隊,最多不超過150人。以區區一個連的兵力抵擋日軍一個聯隊?這純屬瞎胡鬧。

當然,凡事皆有例外。在特殊時間、特殊地形下,事先做好充分的阻擊準備,以逸擊勞對付日軍,憑藉天時、地利、人和之優勢,確實也有以小勝多的可能。在《亮劍》中,獨立團6連為了給大部隊進攻平安城爭取時間,在褐陽溝方向阻擊日軍吉野聯隊。這裡要特別說明的是,6連不是一般的連隊。獨立團經過幾年的分兵發展,各個營、連的兵力翻了好幾倍,也繳獲了不少日軍裝備,就連李雲龍後來也鬧不清自己究竟有多少兵,當聽到手下營長連長報告兵力情況時,老李大吃了一驚。

六連除了兵強馬壯,他們還有縣大隊、區小隊的友軍在另一山頭構築陣地助戰。這就讓日軍多面受敵,不得不分兵對付。所以,六連佔據有利地形,阻擊吉野聯隊進攻整整8小時,不是完全沒有可能,但六連恐怕也得付出全連覆沒的代價。

這樣的戰鬥在抗日戰爭中確有實例,左權將軍犧牲之戰就很說明問題。1938年2月20日,八路軍總部機關在轉移時,突然遇到日軍6000人的部隊,而此時護衛總部兵力只有一個營。為掩護總部機關和群眾撤離,左權帶著這個營擺下兩道防線,苦戰阻擊日軍。其中有個連在正面阻擊日軍時,依託有利地形打了一晝夜,最後還全身而退。日軍萬萬沒想到,他們當面的對手只有一個連。

分享專業知識,奉獻原創精品,我是兵說,歡迎關注。

抗日戰爭中,日軍一個聯隊至少有3000人之多,而八路軍一個連隊,最多不超過150人。以區區一個連的兵力抵擋日軍一個聯隊?這純屬瞎胡鬧。

當然,凡事皆有例外。在特殊時間、特殊地形下,事先做好充分的阻擊準備,以逸擊勞對付日軍,憑藉天時、地利、人和之優勢,確實也有以小勝多的可能。在《亮劍》中,獨立團6連為了給大部隊進攻平安城爭取時間,在褐陽溝方向阻擊日軍吉野聯隊。這裡要特別說明的是,6連不是一般的連隊。獨立團經過幾年的分兵發展,各個營、連的兵力翻了好幾倍,也繳獲了不少日軍裝備,就連李雲龍後來也鬧不清自己究竟有多少兵,當聽到手下營長連長報告兵力情況時,老李大吃了一驚。

六連除了兵強馬壯,他們還有縣大隊、區小隊的友軍在另一山頭構築陣地助戰。這就讓日軍多面受敵,不得不分兵對付。所以,六連佔據有利地形,阻擊吉野聯隊進攻整整8小時,不是完全沒有可能,但六連恐怕也得付出全連覆沒的代價。

這樣的戰鬥在抗日戰爭中確有實例,左權將軍犧牲之戰就很說明問題。1938年2月20日,八路軍總部機關在轉移時,突然遇到日軍6000人的部隊,而此時護衛總部兵力只有一個營。為掩護總部機關和群眾撤離,左權帶著這個營擺下兩道防線,苦戰阻擊日軍。其中有個連在正面阻擊日軍時,依託有利地形打了一晝夜,最後還全身而退。日軍萬萬沒想到,他們當面的對手只有一個連。

回到《亮劍》,吉野聯隊隸屬華北日軍的41旅團,屬於野戰部隊,不是普通的警戒部隊,連楚雲飛的358團才能和它打個平手。而6連不過是八路軍一支普通的連隊,居然敢與日軍野戰聯隊抗衡,他們用勇敢的犧牲詮釋了什麼叫亮劍精神!

兵器知识谱
2019-02-17

獨立團在攻擊平安城時分配給六連的任務是在城外阻擊日軍的增援部隊八個小時,六連在黃連長的帶領下以全連陣亡的代價守住了阻擊陣地,八小時內日軍吉野連隊未能前進一步。

獨立團在攻擊平安城時分配給六連的任務是在城外阻擊日軍的增援部隊八個小時,六連在黃連長的帶領下以全連陣亡的代價守住了阻擊陣地,八小時內日軍吉野連隊未能前進一步。



現實中一個連的兵力是否具有阻擋一個聯隊八小時進攻的能力呢?我們先來看看雙方兵力對比:

獨立團二營六連是一個兵力100多人的步兵連,裝備主要是步槍和輕、重機槍;另外還有人數不詳的縣大隊和區小隊,主要裝備是步槍和輕機槍。由於地方武裝沒有編制,我們姑且按縣大隊70人、區小隊30人來計算,那麼阻擊方的八路軍兵力就有200多人。

獨立團在攻擊平安城時分配給六連的任務是在城外阻擊日軍的增援部隊八個小時,六連在黃連長的帶領下以全連陣亡的代價守住了阻擊陣地,八小時內日軍吉野連隊未能前進一步。



現實中一個連的兵力是否具有阻擋一個聯隊八小時進攻的能力呢?我們先來看看雙方兵力對比:

獨立團二營六連是一個兵力100多人的步兵連,裝備主要是步槍和輕、重機槍;另外還有人數不詳的縣大隊和區小隊,主要裝備是步槍和輕機槍。由於地方武裝沒有編制,我們姑且按縣大隊70人、區小隊30人來計算,那麼阻擊方的八路軍兵力就有200多人。



進攻方是日軍吉野連隊,日軍滿編野戰聯隊一般是3800人,武器裝備有步兵炮、迫擊炮、輕重機槍、擲彈筒等,人數及裝備與八路軍相比有壓倒性的優勢。

獨立團在攻擊平安城時分配給六連的任務是在城外阻擊日軍的增援部隊八個小時,六連在黃連長的帶領下以全連陣亡的代價守住了阻擊陣地,八小時內日軍吉野連隊未能前進一步。



現實中一個連的兵力是否具有阻擋一個聯隊八小時進攻的能力呢?我們先來看看雙方兵力對比:

獨立團二營六連是一個兵力100多人的步兵連,裝備主要是步槍和輕、重機槍;另外還有人數不詳的縣大隊和區小隊,主要裝備是步槍和輕機槍。由於地方武裝沒有編制,我們姑且按縣大隊70人、區小隊30人來計算,那麼阻擊方的八路軍兵力就有200多人。



進攻方是日軍吉野連隊,日軍滿編野戰聯隊一般是3800人,武器裝備有步兵炮、迫擊炮、輕重機槍、擲彈筒等,人數及裝備與八路軍相比有壓倒性的優勢。



再來看看戰場態勢:李雲龍組織近萬人展開對平安城的攻擊,日軍隨即調集各路部隊前來增援,但各路增援部隊在途中均遭到丁偉部、孔捷部、晉綏軍甚至中央軍的阻擊。以平安城為爆發點的整個晉西北都陷入了“各自為戰”的態勢。

獨立團在攻擊平安城時分配給六連的任務是在城外阻擊日軍的增援部隊八個小時,六連在黃連長的帶領下以全連陣亡的代價守住了阻擊陣地,八小時內日軍吉野連隊未能前進一步。



現實中一個連的兵力是否具有阻擋一個聯隊八小時進攻的能力呢?我們先來看看雙方兵力對比:

獨立團二營六連是一個兵力100多人的步兵連,裝備主要是步槍和輕、重機槍;另外還有人數不詳的縣大隊和區小隊,主要裝備是步槍和輕機槍。由於地方武裝沒有編制,我們姑且按縣大隊70人、區小隊30人來計算,那麼阻擊方的八路軍兵力就有200多人。



進攻方是日軍吉野連隊,日軍滿編野戰聯隊一般是3800人,武器裝備有步兵炮、迫擊炮、輕重機槍、擲彈筒等,人數及裝備與八路軍相比有壓倒性的優勢。



再來看看戰場態勢:李雲龍組織近萬人展開對平安城的攻擊,日軍隨即調集各路部隊前來增援,但各路增援部隊在途中均遭到丁偉部、孔捷部、晉綏軍甚至中央軍的阻擊。以平安城為爆發點的整個晉西北都陷入了“各自為戰”的態勢。



此時的八路軍六連接到的命令是阻止日軍吉野聯隊向平安城靠攏,阻擊時間為八個小時。六連選擇的阻擊陣地是四面環山中的一個隘口,頗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主要陣地之外是區小隊和縣大隊配合防守;在八路軍的防守陣地之外是晉綏軍楚雲飛的358團佈置的“梯次配置”陣地。因此,六連雖然在兵力和裝備不及日軍,但是卻扼守在險要地形上且旁邊還有358團助威。

獨立團在攻擊平安城時分配給六連的任務是在城外阻擊日軍的增援部隊八個小時,六連在黃連長的帶領下以全連陣亡的代價守住了阻擊陣地,八小時內日軍吉野連隊未能前進一步。



現實中一個連的兵力是否具有阻擋一個聯隊八小時進攻的能力呢?我們先來看看雙方兵力對比:

獨立團二營六連是一個兵力100多人的步兵連,裝備主要是步槍和輕、重機槍;另外還有人數不詳的縣大隊和區小隊,主要裝備是步槍和輕機槍。由於地方武裝沒有編制,我們姑且按縣大隊70人、區小隊30人來計算,那麼阻擊方的八路軍兵力就有200多人。



進攻方是日軍吉野連隊,日軍滿編野戰聯隊一般是3800人,武器裝備有步兵炮、迫擊炮、輕重機槍、擲彈筒等,人數及裝備與八路軍相比有壓倒性的優勢。



再來看看戰場態勢:李雲龍組織近萬人展開對平安城的攻擊,日軍隨即調集各路部隊前來增援,但各路增援部隊在途中均遭到丁偉部、孔捷部、晉綏軍甚至中央軍的阻擊。以平安城為爆發點的整個晉西北都陷入了“各自為戰”的態勢。



此時的八路軍六連接到的命令是阻止日軍吉野聯隊向平安城靠攏,阻擊時間為八個小時。六連選擇的阻擊陣地是四面環山中的一個隘口,頗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主要陣地之外是區小隊和縣大隊配合防守;在八路軍的防守陣地之外是晉綏軍楚雲飛的358團佈置的“梯次配置”陣地。因此,六連雖然在兵力和裝備不及日軍,但是卻扼守在險要地形上且旁邊還有358團助威。



日軍吉野聯隊接到的命令是三小時內幹到平安城增援。這支數千人的部隊長途急行軍,途中還不斷遭到地方小股部隊和土匪的襲擾,當趕到六年扼守的隘口時士兵早已疲憊不堪,戰鬥力肯定有所下降的。而且受到地形限制以及358團的鉗制,吉野連隊很難發揮出兵力和火力優勢。

獨立團在攻擊平安城時分配給六連的任務是在城外阻擊日軍的增援部隊八個小時,六連在黃連長的帶領下以全連陣亡的代價守住了阻擊陣地,八小時內日軍吉野連隊未能前進一步。



現實中一個連的兵力是否具有阻擋一個聯隊八小時進攻的能力呢?我們先來看看雙方兵力對比:

獨立團二營六連是一個兵力100多人的步兵連,裝備主要是步槍和輕、重機槍;另外還有人數不詳的縣大隊和區小隊,主要裝備是步槍和輕機槍。由於地方武裝沒有編制,我們姑且按縣大隊70人、區小隊30人來計算,那麼阻擊方的八路軍兵力就有200多人。



進攻方是日軍吉野連隊,日軍滿編野戰聯隊一般是3800人,武器裝備有步兵炮、迫擊炮、輕重機槍、擲彈筒等,人數及裝備與八路軍相比有壓倒性的優勢。



再來看看戰場態勢:李雲龍組織近萬人展開對平安城的攻擊,日軍隨即調集各路部隊前來增援,但各路增援部隊在途中均遭到丁偉部、孔捷部、晉綏軍甚至中央軍的阻擊。以平安城為爆發點的整個晉西北都陷入了“各自為戰”的態勢。



此時的八路軍六連接到的命令是阻止日軍吉野聯隊向平安城靠攏,阻擊時間為八個小時。六連選擇的阻擊陣地是四面環山中的一個隘口,頗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主要陣地之外是區小隊和縣大隊配合防守;在八路軍的防守陣地之外是晉綏軍楚雲飛的358團佈置的“梯次配置”陣地。因此,六連雖然在兵力和裝備不及日軍,但是卻扼守在險要地形上且旁邊還有358團助威。



日軍吉野聯隊接到的命令是三小時內幹到平安城增援。這支數千人的部隊長途急行軍,途中還不斷遭到地方小股部隊和土匪的襲擾,當趕到六年扼守的隘口時士兵早已疲憊不堪,戰鬥力肯定有所下降的。而且受到地形限制以及358團的鉗制,吉野連隊很難發揮出兵力和火力優勢。



值得一提的是平安城攻堅戰是發生在1943冬,此時的日軍正在疲於應對太平洋美軍攻勢,正從侵華日軍當中抽調大量精銳前往太平洋戰場。這支吉野聯隊想必也是被抽調的對象,在編的士兵恐怕大部分是方參謀長所說“十五六歲的孩子和老弱病殘”,昔日“不可戰勝”的日軍通過這次戰鬥暴露出明顯的頹勢,這是符合當時的實際情況的。

獨立團在攻擊平安城時分配給六連的任務是在城外阻擊日軍的增援部隊八個小時,六連在黃連長的帶領下以全連陣亡的代價守住了阻擊陣地,八小時內日軍吉野連隊未能前進一步。



現實中一個連的兵力是否具有阻擋一個聯隊八小時進攻的能力呢?我們先來看看雙方兵力對比:

獨立團二營六連是一個兵力100多人的步兵連,裝備主要是步槍和輕、重機槍;另外還有人數不詳的縣大隊和區小隊,主要裝備是步槍和輕機槍。由於地方武裝沒有編制,我們姑且按縣大隊70人、區小隊30人來計算,那麼阻擊方的八路軍兵力就有200多人。



進攻方是日軍吉野連隊,日軍滿編野戰聯隊一般是3800人,武器裝備有步兵炮、迫擊炮、輕重機槍、擲彈筒等,人數及裝備與八路軍相比有壓倒性的優勢。



再來看看戰場態勢:李雲龍組織近萬人展開對平安城的攻擊,日軍隨即調集各路部隊前來增援,但各路增援部隊在途中均遭到丁偉部、孔捷部、晉綏軍甚至中央軍的阻擊。以平安城為爆發點的整個晉西北都陷入了“各自為戰”的態勢。



此時的八路軍六連接到的命令是阻止日軍吉野聯隊向平安城靠攏,阻擊時間為八個小時。六連選擇的阻擊陣地是四面環山中的一個隘口,頗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主要陣地之外是區小隊和縣大隊配合防守;在八路軍的防守陣地之外是晉綏軍楚雲飛的358團佈置的“梯次配置”陣地。因此,六連雖然在兵力和裝備不及日軍,但是卻扼守在險要地形上且旁邊還有358團助威。



日軍吉野聯隊接到的命令是三小時內幹到平安城增援。這支數千人的部隊長途急行軍,途中還不斷遭到地方小股部隊和土匪的襲擾,當趕到六年扼守的隘口時士兵早已疲憊不堪,戰鬥力肯定有所下降的。而且受到地形限制以及358團的鉗制,吉野連隊很難發揮出兵力和火力優勢。



值得一提的是平安城攻堅戰是發生在1943冬,此時的日軍正在疲於應對太平洋美軍攻勢,正從侵華日軍當中抽調大量精銳前往太平洋戰場。這支吉野聯隊想必也是被抽調的對象,在編的士兵恐怕大部分是方參謀長所說“十五六歲的孩子和老弱病殘”,昔日“不可戰勝”的日軍通過這次戰鬥暴露出明顯的頹勢,這是符合當時的實際情況的。



我軍以劣勢兵力固守陣地的戰例不勝枚舉,“攻如猛虎,守若泰山”正是從老一輩革命戰士一代一代傳承下來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