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組老照片很少人看過,天安門不同時期的八個歷史瞬間 ​​​​
這組老照片很少人看過,天安門不同時期的八個歷史瞬間 ​​​​
這組老照片很少人看過,天安門不同時期的八個歷史瞬間 ​​​​
這組老照片很少人看過,天安門不同時期的八個歷史瞬間 ​​​​
這組老照片很少人看過,天安門不同時期的八個歷史瞬間 ​​​​
這組老照片很少人看過,天安門不同時期的八個歷史瞬間 ​​​​
這組老照片很少人看過,天安門不同時期的八個歷史瞬間 ​​​​
這組老照片很少人看過,天安門不同時期的八個歷史瞬間 ​​​​
這組老照片很少人看過,天安門不同時期的八個歷史瞬間 ​​​​
老豬的碎碎念
1/8 天安門是明清兩代北京皇城的正門,始建於明朝永樂十五年(1417年),最初名“承天門”,寓“承天啟運、受命於天”之意。設計者為明代御用建築匠師蒯祥。
2/8 清朝順治八年(1651年)更名為天安門。由城臺和城樓兩部分組成,有漢白玉石的須彌座,總高34.7米。天安門城樓長66米、寬37米。城臺下有券門五闕,中間的券門最大,位於北京皇城中軸線上,過去只有皇帝才可以由此出入。
3/8 天安門位於北京城的傳統的中軸線上,由城臺和城樓兩部分組成,造型威嚴莊重,氣勢宏大。 明清時,天安門是皇城的正門,城門五闕,重樓九楹,高為33.87米;1970年翻建後高達34.7米。
4/8 天安門城樓為中國傳統的重簷歇山頂建築,即由四個傾斜的頂面、一條正脊、四條垂脊、四條戧脊(垂脊下端折向的一條)和兩側傾斜層面上部轉折成垂直的三角形牆面組成,形成兩坡和四坡屋頂的混合形式。故有“八簷九脊”之稱。
5/8 城樓為木結構建築,大殿飛簷下是排列有序的斗拱和樑枋。斗拱為中國傳統木構架體系中獨有,是鬥形木弓形橫木組成的具有翹、昂、拱特點的木製構件。
6/8 清順治八年(1651年),清世祖福臨下令在原址廢墟上大規模改建,並更名為“天安門”,取“受命於天,安邦治國”之意。康熙年間又經過兩次大規模的修繕。\n
7/8 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軍攻入北京,洗劫並炮轟天安門。
8/8 1949年8月9日至14日,第一屆北平市各界代表會議一致決定:整修天安門和天安門廣場。 當時的北平市政府動員全市人民對市區進行一次徹底的大清理,以嶄新的面貌迎接新中國誕生。
2019-08-19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