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代山西,模範省的義務教育
三十年代山西,模範省的義務教育
三十年代山西,模範省的義務教育
三十年代山西,模範省的義務教育
三十年代山西,模範省的義務教育
三十年代山西,模範省的義務教育
三十年代山西,模範省的義務教育
三十年代山西,模範省的義務教育
三十年代山西,模範省的義務教育
三十年代山西,模範省的義務教育
三十年代山西,模範省的義務教育
舊影閣
1/10 【汾陽教會學校】汾陽市是山西省的一個縣級市,由呂梁市代管。位於山西中部,太原盆地西南緣。1912年(民國元年)汾州府建置取消。抗戰時期、解放戰爭時期,呂梁各縣均隸屬於晉綏邊區(行政公署)。
2/10 【汾陽街景】美部會(或音譯亞比斯喜美總會),又稱為美國公理會;在倫敦會、荷蘭傳教會(Netherlands Missionary Society)之後,第3個進入中國的(是首個來到中國之美國差會)。清朝光緒十六年(1890年),公理會已在我國山西、直隸、福建、廣東、山東五省,建立了十四座(傳教士)駐紮總堂。
3/10 【婦女紡線課程】清朝德宗光緒七年(1881年),​公理會開始在山西省進行傳教工作,得冕路德牧師(美國歐柏林大學)夫婦抵達山西;原方案是在太原創辦首座總堂,但因為各差會的協約限制,在太原南部的太谷縣建立了總堂。清朝光緒十三年(1887年),公理會的第二座總堂在汾州設立。
4/10 【婦女紡線課程】公理會在山西省的早期工作中,以開設戒菸局吸引信徒為主。清朝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7月底,在太谷的六名傳教士遇害;8月中旬,汾州的傳教士也有遇害。庚子事變發生後,全山西僅留有百餘名公理會信徒。清朝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歐柏林大學開始增派人員。公理會傳教士文阿德(唯一倖存者)返回太谷。
5/10 【汾陽學校】此後,信徒人數逐漸增長;民國八年(1919年),山西省駐有公理會外國職員二十四人,有五十一處佈道區,受聖餐信徒近一千五百人,居各省各差會次位。教會學校(公理會)在山西佔有重要的地位。民國八年(1919年),全省有七所教會中學,其中三所是公理會創辦的,為:汾陽銘義中學、崇德女中、太谷銘賢中學。
6/10 【汾陽學校】民國時期,山西以模範省稱譽全國。其引人注目的原因是經濟、社會治理、教育三個方面。1930年前,閻錫山實行“村政建設”,大搞“用民政治”,社會治安穩定,一年之間,山西全境很少發生刑事案件,可見其社會治理成績。
7/10 【汾陽學校】1919年,全國教育聯合會第五屆年會在太原召開,閻錫山發表演講,決心變精英教育為普及教育。他設計國民普及教育為:國民、職業、人才、社會教育。山西新編的國文中學教材,也是綜合知識的一種讀本。
8/10 【汾陽教會學校】民國四年(1915年),公理會在現(汾陽中學)校址上開辦了銘義中學,恆慕義(美國牧師)擔任校長。這所中學由恆慕義等人捐資(美國卡爾頓大學代管募捐基金,基金利息匯至汾陽。)創辦而成。民國十六年(1927年),學校設立女部,實現了男女合校。
9/10 【汾陽學校】國民學校的教科書為白話文,篇目有:自由、法律、兵役等國民知識;黃河、長城等地理知識;人體的生理知識;項羽、漢高祖、哥倫布等歷史知識;賬簿、郵務、儲蓄等生活知識。
10/10 【汾陽婦女】民國時期的國民義務教育,在山西得到重視;山西為學齡兒童們製作了數十萬張課桌,使學齡兒童接受義務教育的比例長期保持在百分之七十;閻錫山將受教育與納稅、當兵並列,稱為國民之三大義務,要求全體山西民眾遵守。【山西汾陽老照片,1936年。攝影資料:Yale University】
2019-06-08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