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越文成公主入藏和親經由之路的埡口,海拔4824米的巴顏喀拉山口
翻越文成公主入藏和親經由之路的埡口,海拔4824米的巴顏喀拉山口
翻越文成公主入藏和親經由之路的埡口,海拔4824米的巴顏喀拉山口
翻越文成公主入藏和親經由之路的埡口,海拔4824米的巴顏喀拉山口
翻越文成公主入藏和親經由之路的埡口,海拔4824米的巴顏喀拉山口
翻越文成公主入藏和親經由之路的埡口,海拔4824米的巴顏喀拉山口
翻越文成公主入藏和親經由之路的埡口,海拔4824米的巴顏喀拉山口
翻越文成公主入藏和親經由之路的埡口,海拔4824米的巴顏喀拉山口
翻越文成公主入藏和親經由之路的埡口,海拔4824米的巴顏喀拉山口
翻越文成公主入藏和親經由之路的埡口,海拔4824米的巴顏喀拉山口
翻越文成公主入藏和親經由之路的埡口,海拔4824米的巴顏喀拉山口
翻越文成公主入藏和親經由之路的埡口,海拔4824米的巴顏喀拉山口
翻越文成公主入藏和親經由之路的埡口,海拔4824米的巴顏喀拉山口
翻越文成公主入藏和親經由之路的埡口,海拔4824米的巴顏喀拉山口
翻越文成公主入藏和親經由之路的埡口,海拔4824米的巴顏喀拉山口
翻越文成公主入藏和親經由之路的埡口,海拔4824米的巴顏喀拉山口
翻越文成公主入藏和親經由之路的埡口,海拔4824米的巴顏喀拉山口
翻越文成公主入藏和親經由之路的埡口,海拔4824米的巴顏喀拉山口
翻越文成公主入藏和親經由之路的埡口,海拔4824米的巴顏喀拉山口
翻越文成公主入藏和親經由之路的埡口,海拔4824米的巴顏喀拉山口
翻越文成公主入藏和親經由之路的埡口,海拔4824米的巴顏喀拉山口
翻越文成公主入藏和親經由之路的埡口,海拔4824米的巴顏喀拉山口
農村那些事兒
1/21 一路欣賞了鄂陵湖藍色長湖的美,也欣賞了小野馬嶺和野馬灘(大自然用他金黃色在調色板上畫出的美景),我們一行繼續前行.
2/21 太陽出來了,路上的冰雪也融化了,我們加速奔向巴顏喀拉山山口.
3/21 過了小野馬嶺,這路一直就是在上坡,這裡已到了巴顏喀拉山埡口了.看前面的公路盤山而上映在白雪覆蓋的大地上形成之字形.
4/21 呵,巴顏喀拉山埡口,我們來了.巴顏喀拉山脈位於中國青海省中部偏南,舊稱巴顏喀喇山。巴顏喀拉(喇)在蒙古語的意思,是“富饒青(黑)色的山”。藏語叫“職權瑪尼木佔木鬆”,即祖山的意思。
5/21 泊好了車,我們下車體驗巴顏喀拉山埡口的風和冷還有大自然的美.圖為我們一行的劉總和王么妹拍攝留影.山口風大刺骨的冷啊.
6/21 我們的張哥也拿著手機在拍攝.巴顏喀拉山脈屬褶皺山,西北一東南走向。西接可可西里山,東接松潘高原和邛崍山。全長780千米。海拔5000米左右。主峰(藏名勒那冬則)海拔5267米,雅拉達澤山海拔5202(一說5442)米。為黃河與長江河源段的分水嶺,也是黃河源地。北坡平緩,南坡深切,多峽谷。
7/21 埡口的經幡隨風飄飄.我們從小野馬嶺的海拔4302米到巴顏喀拉山埡口海拔4824米,在五十公里內上升了522米的高度呦.
8/21 巴顏喀拉山海拔五六千公尺,北坡平緩,南坡深切,多峽谷。山區地勢高,氣候寒冷,屬高寒荒漠草原,人煙稀少,只有藏人在此從事畜牧。山間谷地上,犛牛、綿羊遠近成群。向陽的緩坡上一塊塊草灘,像翠綠的絨毯鋪蓋大地,偶見零星牧包士房點綴其間。
9/21 巴顏喀拉山脈是青海省境內長江與黃河的分水嶺,主峰位於瑪多縣西南、巴顏喀拉山口西北,藏語名為勒那冬日,海拔5266米。
10/21 巴顏喀拉山埡口上的廣告牌.黃河發源于山脈西段海拔5202米的雅拉達澤山以東的約古宗列盆地。
11/21 這裡有許多終年積雪的高山,處處冰河垂懸。每年春天以後,在強烈的日光照耀下,高山冰雪漸漸消融,融水匯成一股股溪流,滋潤乾燥的沃土,更為長江與黃河供給水源。
12/21 圖為我們一行的劉總、王么妹、高妹子、楊老師在埡口.埡口的風真大,一會兒吹的人就透心涼.巴顏喀拉山口,是唐代唐蕃古道的必經之地。有絲綢南路之稱。
13/21 公元7世紀初,吐蕃贊普松贊干布統一了青藏高原,與當時的唐王朝建立了友好關係,並多次向唐王朝請婚。唐太宗於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派李道宗護送文成公主入藏和親,經日月山口、巴顏喀拉山口前往吐蕃首都。
14/21 貞觀十五年從以後,唐朝又遣金城公主入藏,嫁與尺帶珠丹。公主入藏及唐蕃通使都是經由這條線路。古道沿途尚存有唐蕃交往的遺蹟,流傳著美妙的傳說。圖為迎風的山上覆蓋著的冰雪.
15/21 巴顏喀拉山口位於山脈中部,自古以來是由西寧至玉樹的交通要道,現在有國道214和高速青康公路通過。今天的214國道,就是1300年前的進藏之路唐蕃古道就是唐朝和吐蕃之間的交通大道,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條非常著名的道路,也是唐代以來中原內地去往青海、西藏乃至尼泊爾、印度等國的必經之路。著名的文成公主遠嫁吐蕃王松贊干布走的就是這條大道。
16/21 我們在欣賞埡口風光的時候,我們的右上方的高速公路上來了一輛旅遊大巴也停了下來.
17/21 車上有不少遊客下來拍照,由於風大氣溫低很冷,下來的人都很快的上到車上去了.
18/21 據說這裡的風從11月至次年4月最為頻繁,約佔年大風日數的70~85%。大風的年際變化大,最多的1966年達110天,最少的年份僅出現12天。
19/21 大風的連續日數最長達8~10天。最大風速34米\/秒。各月大風風向大部在西北—北西北之間,這類大風最為普遍,風速大、持續時間長。
20/21 我們感受了巴顏喀拉山埡口的風和冷後,也開始下山了.214國道起點是唐王朝的國都長安(今陝西西安),終點是吐蕃都城邏些(今西藏拉薩),跨越今陝西、甘肅、青海、四川和西藏5個省區,全長約3000公里,其中一半以上路段在青海境內。
21/21 下山的路是迎著太陽的,路面上的冰雪都融化了.下一站:玉樹.
2019-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