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玉被凌遲滅族,常遇春後代怎樣?

2 個回答
狐史首丘
2019-04-01

鄂國公常遇春死得較早,在洪武二年(1369年)就病逝了,朱元璋下詔“靈車之至,朕親臨奠”。

至於凌遲藍玉的“藍玉案”,則是發生在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和常遇春去世隔了二十多年。
藍玉被凌遲滅族,常遇春後代怎樣?

朱元璋大清洗功臣,常遇春後代也被牽連進去

早在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燕王朱棣和晉王朱棡出兵蒙古,並大獲而勝。朱元璋看著這一幾個兒子已經成長了起來,可以作為帝國的守護神了。也就是在這時候,朱元璋開始了大清洗計劃。

首先開始的是“封績事件”,封績是元臣,被藍玉在捕魚兒海戰役中俘獲,在大明牢獄中,他告發了之前的丞相胡惟庸謀反事宜。朱元璋開始羅織大網,把十年前已死的胡惟庸,從“心懷不軌”的罪名升級為勾結蒙古、串通李善長等人謀反。

這場大案,被殺戮和死後追究的公侯達二十二個:韓國公李善長、吉安侯陸仲亨、延安侯唐勝宗等。共牽連誅殺三萬多人,還不包括那些被貶職、被驅逐,最後死於獄中、流放路途的。可惜的是,朱元璋雖然打一放一(殺了功臣,也放了不少功臣)。此舉是為了給他長子朱標清路,可朱標卻在此事兩年後去世,大明帝國一場空前大屠殺即將來臨。
藍玉被凌遲滅族,常遇春後代怎樣?
朱元璋為朱標傾注了一生的心血,朱標之死是除了馬皇后去世之外,朱元璋一生最重大的打擊。太子去世,朱元璋執意立他的兒子,也就是自己的孫子——朱允炆為皇太孫。那既然為了朱標尚且需要殺三萬多人,那為了年僅十六歲的朱允炆,朱元璋又得殺多少人呢?何況朱元璋現在已經六十五歲了,再一次清洗功臣是急不可待、勢在必行的了。

這一場大案也就是“藍玉案”了,據朱元璋後來公佈的罪狀來看:藍玉被捕殺的理由還是謀反。這倒是一個不錯的理由,時時刻刻都能拿來一用。關於“藍玉案”的始末,暫不贅言,藍玉最後是被剝皮實草。藍玉皮一直存放在四川,後被張獻忠入川所得。

牽扯到此案的官員,大多數都是被凌遲而死。整個藍玉案大約殺了兩萬人,人數雖比不上“胡惟庸案”,但所殺老將及其子弟之多,基本把為朱標配置的朝廷班子全部清洗個乾淨。這也是後面靖難之時,朱允炆無力阻止朱棣南下的重要原因。

最後回到問題中的“常遇春後代”,常遇春雖然死得早,他的兒子卻也被牽連進“藍玉案”。

長子常茂早在洪武二十年,在軍中獲罪被流放龍州,四年後去世,有四子隱居鄉下,不入官場。

次子常升則在“藍玉案”中被殺,有子常繼祖,“藍玉案”時還小,永樂初年被安置在雲南。

三子常森史無記載,大抵也是早逝或是未入官場吧!
藍玉被凌遲滅族,常遇春後代怎樣?

本文作者/狐史首丘:主寫三國,次寫明清,其餘百度,然後亂編,喜歡點贊!

大飞熊骑士
2019-04-01

常遇春是明朝開國數一數二的大將,藍玉是朱元璋後期倚重的名將。然而,藍玉驕橫,朱元璋敏感多疑,又要為朱允炆執政鋪路,大殺功臣,於是藍玉案爆發。藍玉被剝皮實草,滅三族,涉案者達到一萬五千多人,那麼常遇春呢?“常十萬”因為過早的去世(1369年),自然沒有趕上朱元璋清理功臣的時代。而且,當時常遇春去世時,朱元璋心情十分悲痛,追封開平王,還以龍袍覆蓋,以示恩寵。相關文章,大飛熊已經發過,這裡不贅述。那麼,恩寵無比的常遇春,他的後代際遇會如何?會和藍玉一樣嗎?

藍玉被凌遲滅族,常遇春後代怎樣?

根據《明史.常遇春傳》記載的兒子有兩個,一個是常茂,一個是常升。先說說常茂,此人大有來頭,在單田芳先生評書《明英烈》裡,可是第一猛將,人稱“無敵大將雌雄眼”,使一把大禹王槊,打遍天下,難逢敵手。其實歷史上的常茂是標準的“官二代”,繼承了朱元璋鄭國公的爵位,在岳父馮勝手下任職,應該有一定的能力。後來,因為常茂在處理北元降將上不當,和馮勝鬧矛盾,被朱元璋貶去西南的龍州,四年後去世。

藍玉被凌遲滅族,常遇春後代怎樣?

沒想到去世的常茂還能惹得朱元璋大怒,原來常茂還娶個當地土司趙貼堅的女兒為“小老婆”。趙去世後,常茂的岳母,黃氏就利用去世的常茂為幌子,掌握龍州的大權,引起了趙貼堅侄子宗壽的不滿,鬧到了朱元璋那。結果,朱元璋以為常茂假死,氣得不行,出兵征伐,後來得知真相才罷兵。所以,常茂去世時(1391年),和藍玉案(1393)沒有關係,屬於是自己沒有混好。

常茂去世後,沒有兒子,由弟弟常升繼嗣,轉為開國公。常升的下落就比較撲朔迷離,因為《明實錄》沒有明確記載,所以有關常升的結局有兩個說法,《明史》記載了下來。一個說法是,常升坐“藍玉案”而死,另一個是常升死於後面的“靖難之役”。總之,這兩個說法資料缺失而存疑,但是常升之子常繼祖永樂年間遷雲南的臨安衛,是明載的。所以,常升一支看起來要凋零下去了,好在弘治年間,又把常繼祖召回,授予世襲錦衣衛指揮使。

藍玉被凌遲滅族,常遇春後代怎樣?

到了嘉靖時,又封常繼祖之孫常玄振為懷遠侯,常遇春的後代算是復振了。到了崇禎時,懷遠侯傳至常遇春十二世孫,常玄振的曾孫常延齡,此君是個忠義能幹之士,當時勳貴多不法驕縱,只有常延齡能忠於職守。1643年,明朝滅亡前夕,楚地淪陷,常延齡自請統兵入九江協防,又打算練江都雄兵為親兵為崇禎所用,可惜還沒成功,明朝已經滅亡了。天下局勢如此,已非一二人可以改變,常延齡乾脆解甲歸田,以布衣終老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