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賢權傾朝野的時候,明熹宗真是一心在做木匠活嗎?

10 個回答
华墨show
2019-03-11

對於這個問題,只能這麼說。沒有任何一個皇帝不管朝政和政治的情況下,能讓自己的腦袋長期穩定的安在自己的脖子上。

明代在天啟帝之前是有先例的,嘉靖皇帝幾十年不上朝,天天求仙問道,但是活的挺好,各種事情處理的其實也不錯。 這兩個皇帝在我個人眼裡其實是明代最聰明的兩個皇帝。

其實回答這個問題前,要介紹下明朝機構設置的規則。明代分前朝和內廷,有個辦公集散地,皇帝和大臣們集合在一起,商議朝政,這就是前朝。前朝設置了百官,六部什麼的。 內廷是皇帝辦事機構,有奏摺來了就由宦官按照皇帝意思批字並蓋好章以及由為皇宮服務的一系列機構組成,另有一批官僚。

皇帝不上朝很多時候是不去前朝,類似於不去公司辦公室辦公。但是其實在內廷,就是在家裡,還是會關注前朝事情的發展的,並且最終決策權其實牢牢在手裡抓著。 他們只是不去前朝,就不會直面了瑣事包括黨爭的纏繞,讓其他人去處理了很多事務性的工作,騰出手來做一些自己願意做的事情。比如天啟抽出空來做木工。其實天啟朝政局算是平穩,在他接手時的基本盤下,帝國總體在朝好的方向變化,從某種程度上看,反而顯示出天啟帝用人很有自己的一套。

魏忠賢權傾朝野的時候,明熹宗真是一心在做木匠活嗎?


純屬個人觀點和思考,請多多指教,謝謝點贊。如果有不同看法,歡迎關注私信我。

沉墨9527
2019-02-28

如果一個一心做木工活兒的人能當皇帝,而且還面臨那麼嚴峻的局面而大廈不傾,那這個人一定是神仙。

魏忠賢權傾朝野的時候,明熹宗真是一心在做木匠活嗎?

明熹宗天啟帝不是神仙,他是一個被後世文人和清朝史官抹黑了的皇帝。天啟帝不能算是一個合格的皇帝,但絕對不一個野史和各種演義小說裡寫的那樣只是一個醉心於木工的荒唐帝王,因為在大明後期,日益嚴峻的國內外形式下,天啟要有一天不把控朝局,大明這個店就有可能隨時關門大吉。

魏忠賢權傾朝野的時候,明熹宗真是一心在做木匠活嗎?

在天啟年間,大明遇到的最大危機來自於遼東努爾哈赤對大明的不斷入侵和騷擾,並且還有兩廣地區的農民起義等等。當然,更為嚴峻的卻是宦官集團和東林黨你死我活的政治鬥爭。

天啟帝當朝期間有個最大的特點就是宦官當權,說明白點就是魏忠賢掌權,幾乎整個朝野都被魏忠賢的人把控,大家會覺得這是天啟昏庸,任由奸人當朝,殘害忠良。

魏忠賢權傾朝野的時候,明熹宗真是一心在做木匠活嗎?

真的是這樣嗎?其實有一點我們可以看出天啟帝的帝王之術,天啟帝期間,無論宦官怎麼亂政,幾任內閣首輔始終是東林黨的人在擔任。

天啟帝玩的制衡之術,他知道東林黨只能算是清流,在那個大廈將傾的局面下,清流是幹不了活兒,弄不出來的。所以他重用了魏忠賢,雖然魏忠賢既貪又奸,不折不扣的奸臣,但他好用,而且他對皇帝是絕對的忠誠的,至於其他野史上的那些抹黑的故事,大多數是經不起推敲的。

魏忠賢權傾朝野的時候,明熹宗真是一心在做木匠活嗎?

天啟帝通過閹黨和東林黨的互相鬥爭,又互相制衡來把控整個朝局的穩定,其實說簡單點就是通過魏忠賢來弄錢,通過東林黨來給震懾閹黨不要太過份,當然魏忠賢還有個更大的作用——為天啟帝背鍋。

那麼後世的正史也好,野史也罷為何把明熹宗天啟帝和魏忠賢都刻畫得那麼不堪,直接定義為昏君奸臣呢!那是因為在天啟一朝裡,東林黨人受到的打擊最大,在政治上幾乎被閹黨團滅,而且很多人都是通過天啟御筆親批給殺了的,比如楊漣。

魏忠賢權傾朝野的時候,明熹宗真是一心在做木匠活嗎?

中國歷史的文人是非常特別的,說不過,打不過,陰不過,但他們寫得過!能把手中一隻筆運用得爐火純青,可以用筆把某些歷史的真相進行掩蓋甚至修改。比如大明的武宗,英宗是被後世史官修飾過的。

明熹宗天啟帝不是一個合格的皇帝,但絕對不是一個昏庸的皇帝。

謝寒冰台灣
2019-02-28

其實大家都搞錯了,明熹宗當時面對滿洲入侵的壓力,所以打算應用他天賦的工藝才能,製造出先進的人形機器人來打敗後金,可惜天不永年,功敗垂成,遺稿藏於深宮,明朝終於失去江山。

一直到1937日本佔領北京,搜得遺稿,但稿中所繪科技太過先進,日本人無法按圖製造。二戰後索性成立公司,逐步將其製作成模型,最終的成果就是鋼彈系列,而這家公司就是名聞遐邇的日本笨呆⋯⋯

冬眠要趁早
2019-03-18

當然不是了!

沒看過書的人才會人云亦云,才會汙衊熹宗只愛做木匠活呢。其實熹宗的生活豐富多彩極了!

熹宗喜歡射擊,時常用鳥銃在大內進行射擊練習。由於當時的鳥銃普遍加工工藝不過關,所以鳥銃經常有炸膛的危險。可是熹宗不懼危險,對於熱愛的運動絕對是全身心的投入。

熹宗還超級熱愛賽馬運動,經常在皇城大內體驗速度與激情。

還喜歡看武戲,看一幫訓練有素的武行宦官各持兵器表演對戰的戲。

還喜歡划船,經常找兩三個小太監陪著在海子裡划船玩,有一會船翻了差點淹死。

還喜歡打獵,時不時的就會去內教場圍獵,體驗親手射兔刺狐的快感。

還喜歡玩水戲,也就是用水驅動一些機械運轉,當然了這都是他自己尋摸發明的。這一點,真是不服不行,整個大明朝論起動手能力來,熹宗絕對是最強的。放到現在絕對能評上一個“手工藝大師”的稱號。

當然了,熹宗最狂熱的活動確實是木匠活,不過說是木匠活也不太貼切,那叫好土木,好蓋房,好油漆匠。他對這個是絕對的狂熱,屬於發燒粉。

【先帝與親暱近臣如塗文輔、葛九思、杜永明、王秉恭、胡明佐、齊良臣、李本忠、張應詔、高永壽等,朝夕營造,成而喜,喜不久而棄,棄而又成,不厭倦也。且不愛成器,不惜天物,任暴殄改毀,惟快聖意片時之適。當其斤斫刀削,解服磐礴,非素暱近者不得窺視,或有緊切本章,體乾等奏文書,一邊經管鄙事,一邊傾耳注聽。奏請畢,玉音即曰:爾們用心行去,我知道了。所以太阿之柄下移南樂、薊州東光輩……先帝每營造得意,即膳飲可忘,寒暑罔覺,可惜玉體之心思精力,盡費於此。】

看了沒,熹宗最大的樂趣就是帶著這幫寵信的太監沒日沒夜的幹木匠活,成了扔,扔了再做,要的不是結果,而是體驗這個創造的過程。

反正是對治國沒興趣,所以僅僅七年時間,大明就一槽爛了。

魏忠賢權傾朝野的時候,明熹宗真是一心在做木匠活嗎?

晃天下
2019-02-28

假的!

從《明熹宗實錄》看,根本不是那麼回事,明熹宗對奏摺的批覆有時候很是切中實質問題,根本不是魏忠賢那樣的文盲能有的水平!

《明史》中,這類謊話太多。而明熹宗是專業木匠的傳說,源頭是劉若愚的《酌中志》,後世文人以訛傳訛,還有清朝為正統名義的邪惡宣傳!

以明熹宗夭折的嫡子為例!前段時間與一朋友討論《明史》中關於魏忠賢謀害嫡子。

《明史•后妃傳》:性嚴正,數於帝前言客氏、魏忠賢過失。嘗召客氏至,欲繩以法。客、魏交恨,遂誣後非國紀女,幾惑帝聽。三年,後有娠,客、魏盡逐宮人異己者,而以其私人承奉,竟損元子。帝嘗至後宮,後方讀書。帝問何書。對曰:「《趙高傳》也。」帝默然。

最終關於此事,我翻了《明熹宗實錄》和《兩朝從信錄》:

去年南郊傳聞,宮中貴人貞靜荷寵,忠賢恐其露已驕橫之,私託言急病立刻掩死,大罪八;裕妃以有喜傳封,忠賢捏偽旨勒令自盡,大罪九;中宮有慶,已經成男,乃繞電流虹之祥化為飛星墮月之慘,忠賢實有謀焉,大罪十……《明熹宗實錄四十三》,天啟四年六月

上年皇上南郊之日,傳聞宮中有一舊貴人,以德性貞靜荷上寵注。忠賢恐其露己驕橫狀,謀之私比,託言急病,立刻掩殺。是皇上且不能保其貴幸矣,大罪八也,猶曰無名封也。 裕妃以有喜得封,中外欣欣相告矣。忠賢以抗不附己,囑其私比,捏稱無喜,矯旨勒令自盡,不令一見皇上之面。昔堯以十四月而生,假令當日裕妃喜在,安知不為堯母?是皇上又不能保其妃嬪矣,大罪九也,猶曰在妃嬪也。 中宮有慶,已經成男,凡在內廷,當如何保護?乃繞電流虹之祥,忽化為飛星落月之慘,傳聞忠賢與奉聖夫人實有謀焉。以皇上麟趾開祥,何妨斯男則百,而忠賢包藏禍心若此,是皇上亦不能自保第一子矣,大罪十也……《兩朝從信錄》,卷二十二

所謂謀害皇嗣、禍亂後宮,不過是楊鏈為黨爭作死誣陷魏忠賢,沒有過硬的證據卻風聞言事、牽強附會。根據其他網友挖掘的資料看,不僅葉向高對楊鏈的奏疏都看不對眼,甚至連黃尊素都覺得不妥,但應該都低估了該奏摺所引發的後果——最終惹毛了明熹宗!

明熹宗下旨:楊漣本內妄論諸款,俱系無根蔓詞。內論中宮、皇貴妃並裕妃事情,乃宮壼嚴密,況無指實,外庭何以透知?逞意猜忖,屢屢屏逐左右,使朕孤立於上《兩朝從信錄》

理所當然的,東林黨被血洗!這場血洗中,《東林點將錄》的“天魁星及時雨大學士葉向高”,相比之下卻倖免無事僅僅是退休,天啟七年才病逝,這很有意思——不是說魏忠賢很殘忍嗎?!大概是葉向高想挽救同僚說和(及時雨的稱號,正表明了葉向高經常調和矛盾)成了礙眼的絆腳石,或者這場血洗已無法避免,可以說的是葉向高和魏忠賢的關係並不是水深火熱反而比較和諧。

再說說明熹宗的經歷,少年孤苦!這少年孤苦是什麼意思?明熹宗年幼時其生母被李選侍下令活活打死,而天意弄人——李選侍後來成了明熹宗的養母,這就可知明熹宗的幼年過得如何孤苦!而作為其養母的伺候太監魏忠賢自然也就經常接觸照顧明熹宗,同樣的明熹宗的乳母客氏也就成了明熹宗不多的親近者。要說明熹宗和客氏有什麼性關係,估計年幼時可能會,但在成年後應該沒有,兩人更可能是類似母子的關係!客氏和魏忠賢如果是對食的話,豈不是明熹宗和魏忠賢是老挑?還是說明熹宗和客氏“辦事”時,魏忠賢負責望風把門?後世文人更是添油加醋,妄加揣測,狠狠得踩了明熹宗、客氏和魏忠賢。

再回頭說說劉若愚的《酌中志》,劉若愚著書時還在大牢中,靠著這本書最終和魏忠賢撇清關係而出獄,該書自然對魏忠賢存在一定偏頗的描述。

先帝(按:即明熹宗,下同)……凡自操斧鋸鑿削,即巧工不能及也,又好油漆匠,凡手使器具皆御用監、內官監辦用……當其斤斫刀削,解服磐礴,非素暱近者不得窺視,或有緊切本章,體乾等奏文書,(先帝)一邊經管鄙事,一邊傾耳注聽。奏請畢,玉音即曰:‘爾們用心行去,我知道了……

注意,是“一邊經管鄙事,一邊傾耳注聽”,後人以訛傳訛,而清編《明史》對這些負面一律挪用!

灵迅风水出谋划策
2019-03-01

如果說,明熹宗真的沉迷於“木工製作”,應該說抱有這種觀點的人,一是看不懂,二是無知。

中國的帝王之術,在明朝已經發展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明朝皇帝多不臨朝。但是國家秩序井然。甚至出現中興。

虛化外在,精深內裡,善制衡,以巧撥千斤。是中國最高的領導藝術。明朝皇帝的家學精髓只怕也就在此吧。只不過是不為外人所知。被無知之人所詬病。明朝大臣,巧獰宦官尚且看不懂,何況普通百姓。

這種權術的好處是真正的權利牢牢的掌握在皇帝自己的手裡,榨乾皇帝所能調動的一切力量與才智。宛如方向盤,軸心微動,帶動邊緣巨動。壞處是皇帝必須要技術絕倫,心細如髮。成與敗決定於皇帝一人。皇帝更替不能斷檔。明朝滅亡恰恰是因為斷檔。

萬曆皇帝的以少勝多打敗豐臣秀吉,皇帝往往是親自調兵遣將,運籌帷幄。從中可見一斑。

朱由校沉迷於木工手藝之所以在民間越傳越離譜,是清朝有意抹黑明朝皇帝。

另一個清朝皇帝常常說自己吸取明朝滅亡的經驗,限制宦官干政,限制外戚干政,限制親王干政。實際上是沒有看懂明朝皇帝的縱橫捭闔之術。

清朝皇帝善標榜自己勤政,實際是笨到家的嘔心瀝血。所謂康乾盛世是自吹自擂。龐大的帝國一天天的走向衰弱才是真相。

如果說做木匠活是朱由校一大愛好的話,應該說他在掩人耳目,用韜晦之術。仿效楚莊王等待一鳴驚人的時刻更確切。

否則崇禎也不會輕輕鬆鬆一舉拿下魏忠賢。真相只有一個,那就是權利還是在皇帝手裡。集權制度在當時就是所向披靡。絕不是崇禎有多英明果敢。

所以朱由校囑咐崇禎重用魏忠賢就是這個道理。想除掉魏忠賢容易,利用魏忠賢進行制衡才是硬道理。利用魏忠賢籌款,利用魏忠賢壓榨大臣,利用魏忠賢牽制武將。最後再把所有的罪責推到魏忠賢身上……可惜崇禎熱血沸騰,昏頭脹腦。斷送萬里江山。

朱由校既然能將韜晦之術運用嫻熟,矇蔽了所有人。就可以看出他雖然年紀輕輕,但作風老辣。

與袁崇煥對話中可以看出他老成持重,精明內斂。

在澳門問題上態度強硬,兩次澎湖交戰節節勝利。可見他繼承了皇帝家學。外交能力和軍事才能都不弱。

可惜,壽命太短。

壯志未酬身先死,常使英雄滿襟。

值得一提的是,在清朝皇帝也講制衡,但那是殘餘的奴隸專制之下,層層重壓的制衡。缺少了生機勃勃。

而明朝皇帝的制衡是,皇帝退居幕後,無為而治的權術。皇帝以低姿態進行高屋建瓴的制衡。利於開明,利於繁榮。

還有一個值得史學家注意的是,明朝建國之初,朱元璋取消了宰相制,增加了皇帝的工作量。累吐血也很難完成全部工作。

那麼表面遠離政治,進行獨思就非常重要。

應該說是嘉靖皇帝找到了幾者兼顧又很奇妙的辦法,就是不臨朝。利用宦官作為特務。進行情報收集。最後由皇帝裁奪。當然情報一定是縱橫交錯,主線副線全有。

遠離才能不受干擾。獨思才能清明。局外觀棋,政策精妙。

可嘆,崇禎不懂。勤勤懇懇地斷送了大明江山。

朱由校死得太早,太急。沒有來得及傳受這帝王之術的密中之密--不臨朝。

神是的念着倒
2019-02-28

(本文原創)這個問題可以從以下幾點加以分析:

第一,天啟皇帝朱由校有木工方面的天賦,並且熱愛木作創作,這點應該是沒有爭議的。也真是因為此,他才被冠以“木工皇帝”的稱號。

第二,天啟皇帝登基的時候已經是個16歲的人了,皇家的教育肯定是良好的,所以天啟登基的時候已經是個生理髮育成熟,智力和學識都沒問題的人,這點對於回答本問題很重要。

第三,著名的“明末三大案”就發生在天啟登基前不久,也就是說天啟是親身體會到明末政局的複雜性。正因為對當時複雜局勢的耳濡目染,才決定了天啟登基後獨特的治理朝政的方式。

第四,這條是重點。以我個人的觀點來看,天啟皇帝之所以沉迷於木工創造而“荒廢朝政”,並不只是因為他對木作的熱愛,更重要的是這其實是他選擇的“無為而治”的理政治方式。就他自身的能力和素質是不足以統領整個朝廷的,他能做的似乎也只有制衡而已。當時的朝局主要存在以魏忠賢為首的閹黨和以清流自居的東林黨之間的矛盾,天啟皇帝正是基於這個矛盾來制衡朝局。一個智商正常的成年皇帝是沒有什麼理由真的讓別人把控朝政的,所以說當魏忠賢權傾朝野的時候,天啟皇帝朱由校是不可能真正在做“木工”而視而不見的。唯一合理的解釋就是:天啟需要藉助魏忠賢來幫助自己鞏固帝治。

第五,這條屬於補充。所謂東林黨只不過是標榜清流而已,他們本身代表的只是江南一帶財團的利益,也可說是其“代言人”。所以雖然明末清流黨裡也出現過像孫承宗這樣的愛國名將,但總體來說東林黨代表的不是國家和百姓的利益。至於魏忠賢為首的閹黨,用現代的話說他們就是一群沒啥文化,但有手段的鷹犬。皇帝親近他們,他們便可以為皇帝做各種實質性的事,比如從貪官那裡取得錢財,打擊東林黨文官集團等,而這些手段是東林黨人辦不到的。加上明末萬曆朝以來文官集團對皇權的極大制約,我認為正是出於以上兩方面的因素,天啟皇帝才選擇更重用魏忠賢領導的閹黨。


魏忠賢權傾朝野的時候,明熹宗真是一心在做木匠活嗎?
魏忠賢權傾朝野的時候,明熹宗真是一心在做木匠活嗎?
魏忠賢權傾朝野的時候,明熹宗真是一心在做木匠活嗎?
PSP11
2019-02-28

皇帝是需要魏忠賢這樣的人物的,不要拿普通的老百姓的觀點來猜度皇帝的心思。天啟比崇禎牛的地方就在於,他做到了平衡,以魏忠賢來壓制文官集團,這樣就能保證皇權制衡與裁判的權力。而崇禎是個白痴,這貨就是一個被圈養王爺的料。他幹掉魏忠賢無所謂對錯,但是他沒有扶植起自己的宦官來接收魏忠賢留下閹黨勢力,這就是最大的錯誤。為什麼天啟能一心一意做木匠活而大明不亂,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從來就掌握著最高裁決權。而這個權力,天啟有,崇禎沒有。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文官集團沒有被很好的遏制,皇權在崇禎手裡不頂用了。一個帝王在號召官員捐款的時候,只募得區區七千兩白銀。簡直滑天下之大稽,如果換了有自己閹黨勢力的天啟,根本用不著自己出面,宦官會把一切安排的好好。期間的過程絕對是有理,有據,有節。畢竟錦衣衛,東廠,西廠,這些機構他們是吃素的嗎?那些官員的腐敗證據,就是最好的催款通知書啊。

小山村的狼哥
2019-02-28

明熹宗在位的時候,其實利用閹黨和東林黨相互制衡,使朝堂達到了微妙的平衡,邊關野豬皮也不敢輕舉妄動!

明朝皇帝很多不上朝,如嘉靖萬曆等,但朝局依然被他們牢牢控制在手中!而天啟也是如此!為什麼他偏向於閹黨?因為閹黨聽話,可以不打折扣的執行!天啟顧名思義,是受到了老天爺的啟發,比如牛頓,被蘋果砸了想到了萬有引力!而天啟作為一個皇帝,為毛愛好木匠這個職業?其實是野豬皮集團誤解了!他們把一切工業都稱為木匠!實際上,天啟很可能在研究祕密武器!當然在那個年代生產天啟坦克是不可能的!但是!天啟肯定發現了啥,而且嘔心瀝血的研究,活活累死,英年早逝!臨終時他來不及交代,只能告訴崇禎要重用魏忠賢?為毛?因為魏忠賢可以執行批量製造天啟的發明!只可惜崇禎置若罔聞,秒殺了魏忠賢!斷送了大明!

清峰徐来89
2019-02-28

明熹宗朱由校是大智若愚,表面上看起來不問政事,而實際上,朱由校心裡清楚的明鏡似的。朱由校並不是不能理政,他只是不想管理這些瑣碎的政事。

朱由校的愛好是幹木匠,但大明真正的大權還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雖然那時候,魏忠賢呼風喚雨,不可一世,但朱由校亦是看在眼裡的。他也不過是在放任魏忠賢,讓魏忠賢為其鞍前馬後,魏忠賢也不過是朱由校的一根指揮棒而已。

朱由校也看出了魏忠賢有這個獨擋一面的能力,也能為自己處理好這些複雜微妙的關係,事實證明,魏忠賢做到了,也做的不錯。雖說魏忠賢民怨沸騰,但魏忠賢也是為保江山社稷,做出了不可缺少的貢獻。

在這一點上,朱由校也是看到了魏忠賢的功大於過,能力大於錯誤,魏忠賢留著有用處,朱由校捨不得殺魏忠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