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硅谷和以前的硅谷什麼不同?

硅谷房價大漲,獨角獸公司一夜之間轟然倒塌,現在硅谷還是孕育了眾多名企的硅谷嗎?現在的硅谷和以前的硅谷什麼不同?
1 個回答
动点科技
2017-10-11

點點為大家分享一篇關於硅谷的文章吧,看一看現在的硅谷是什麼樣子的。

硅谷你變了

現在的硅谷和以前的硅谷什麼不同?

本文為動點科技/TechCrunch 中國獨家稿件。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親愛的硅谷:

你曾經是全世界爭相模仿的楷模,在過去的幾十年裡,東西南北無數的城市 希望成為你 。

現在的硅谷和以前的硅谷什麼不同?

美國“硅谷”,中國“郭杜” ——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郭杜鎮的口號

2016 年,在斯坦福校園裡舉辦的全球創業峰會吸引了全球各地的創業者,很難想象蒙古和南蘇丹的創業者可以在同一屋簷下聆聽奧巴馬和扎克伯格的演講,憧憬著屬於自己的美國夢。硅谷,我尊敬你的創新、開放、創意,以及在車庫和後院裡振興的美國夢。

可是,不知你有沒有注意到,你已經從英雄變成了他的反面:那些曾孕育了惠普和 Google 的後院和車庫,房價已經不是普通人能負擔的起了。你可能也沒有注意到,你的大名已經成為 HBO 一檔諷刺喜劇的標題,劇中的內容也都是源於硅谷真實的生活。

在你的地界上,越來越多的公司成為獨角獸,然後一夜之間轟然倒下成為笑柄:市值 7 億美元的血液檢測創業公司 Theranos 最後被證明是騙子;從投資人那裡拿到 1.2 億美元研發的榨汁機 Juicero,用他們數百美元榨汁機榨出的果汁和徒手擠的沒有任何區別。

《快公司》發文稱,硅谷和大眾的熱戀期已經結束了 :無論是極右翼分子班農還是社會主義者伯尼·桑德斯都堅持監管你們那裡的大公司;你正在慢慢步著華爾街的後塵,從全美國人的驕傲變成資本主義的邪惡象徵。

到底哪裡出了問題呢?

現在的硅谷和以前的硅谷什麼不同?

你不再對大眾敞開大門,越來越剛愎自用。

最近,有一個名為 Bodega(單詞意思是美國移民開的餬口小賣部)的無人售貨機公司 被人罵得狗血淋頭 ,它的創始人和投資者竟然搞不懂這名字到底怎麼就惹到網民了。在充滿泡沫的硅谷,你並不是每次都可以完美處理好這些公關事務,因為他們看不到的地方太多了。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事實是,硅谷的投資人並沒有太多不同的視角來審視新的點子,因為風險投資行業的決策者中有超過 90%是白人男性。

這個問題已經出現了很長時間,現在還沒有解決:硅谷獲得投資的項目裡只有不到 5%是女性發起的,拉丁裔和非洲裔美國人獲得的風投則連總投資額的 1%都佔不到 。

決定把錢投給誰、投在哪的只有少數白人男性,他們擁有龐大的資本和無上的權力,他們往往(也有可能是無意中)忽略了和自己不同的人的點子,讓這個國家在性別、種族和地域上更加分裂。更糟糕的是,這種財務上的權力也引發了各種醜聞,從 Bodega 事件裡創始人對文化的無知和蔑視 ,到 著名投資人對創業圈女性身心上的侮辱 ,如此種種,罄竹難書。

現在的硅谷和以前的硅谷什麼不同?

你的創新生態雨林已經變成了血汗工廠。

硅谷,你最大的貢獻就是建立了一個社區,在這裡面小不點也可以變成大公司來改變世界。惠普、英特爾、蘋果、Google、Facebook……這些硅谷的標誌性企業都是白手起家,在當時面對更強大的競爭對手,激發出了創新的能量。這就是硅谷的創新源頭。

現在一切都變了,彼得·泰爾在他的《從 0 到 1》裡寫道:“失敗者才競爭,想成功必須壟斷。”這句話已經成為一句箴言。當下一個標準的硅谷風投基金,假如有 20 個投資案例,其中有 19 個都是失敗,只有剩下的一個獲得巨大成功。按照這個算法,在硅谷,每出現一個彼得·泰爾這樣的億萬富翁,背後都有 19 個(甚至更多)的創業者破產。難怪現在的貧富差距是 100 年來最大的,創業活動是 40 年來最少的,全世界一半的財富被 8 個人控制。

在硅谷過去的十五年裡,下克上的戲碼鮮有出現,像蘋果和 Google 這樣的巨人殺手已經搖身一變成為那些巨人,他們要麼大肆收購,要麼乾脆把小公司掐死在萌芽狀態。

最糟糕的是,硅谷巨人們已經開始鉗制言論自由。就在前不久,智庫“新美國基金會”的員工發文批評 Google 壟斷,Alphabet 執行主席埃裡克·施密特竟然施壓導致 這名員工連帶他的整個團隊被智庫開除 。

簡而言之,現在的硅谷領袖正在扼殺硅谷的未來。如今的創業公司,在融資的談判階段都會被問到同樣的問題:“你們的退出策略是什麼?”換句話說就是:“你覺得你的公司能被 Google 還是 Facebook 還是其他巨頭收購?”只有少數巨頭才有權指揮團隊解決人們的需求。

其結果就是,自 Facebook 成立的 2003 年之後,沒有一家新成立的硅谷公司能達到世界 200 強。

現在的硅谷和以前的硅谷什麼不同?

一個隔絕於世的硅谷無法解決面臨的挑戰。

翻看現在這批硅谷領袖的履歷,他們往往都是來自那幾所著名大學,和那幾家著名公司,他們的家庭也有著同樣的社會階級。當下的硅谷新創往往注重於解決“我的痛點”(比如有機食物快送、健康鮮榨果汁),而不是過去硅谷人致力於解決的“真實世界痛點”(比如普及互聯網、讓更多人方便使用的電腦)。去看美劇硅谷吧,裡面全都是充滿諷刺意味的項目 。

因為得不到新的思維視角,所以硅谷解決社會不平等的辦法是:提供普遍基本收入。也就是說,草民們不用擔心,你們不用工作了,給你們發錢,讓有錢人繼續賺大錢吧。

在硅谷投資人眼裡,這似乎是“唯一符合邏輯的結論”。在普通人眼裡,這就是有錢人的高傲。人們為什麼對普遍基本收入不爽,就是因為這個政策在本質上貶低了人們的勞動價值。硅谷,你明白了嗎?!

現在的硅谷和以前的硅谷什麼不同?

那麼硅谷,你能做些什麼呢?

  1. 像建立 deal flow 那樣對待創業者 。投資多元化公司聽上去容易,其實並不簡單,硅谷需要一整套創業者搜索系統。為了培養頂尖職業運動員,國家花費幾十億美元來建設高中和大學運動培養體系。為什麼我們不為企業家做同樣的事情呢?不要再依賴人脈了,投資人應該經常主動尋找創業者,用技術手段支持 cold call,這樣才可以幫助他們。
  2. 給小公司留出成長空間 。硅谷的股權投資模式單一,這是個問題。應該探索其他投資模式,比如可以鼓勵公司建立穩定收入的收益分紅,調動員工積極性,不要讓他們為了被收購而創業。美國有一些獨角獸公司,他們的員工持有公司股份屬於企業文化的一部分,這能讓公司上下團結一心共同創造財富。
  3. 生意和生活是一體的 。硅谷不缺慷慨的慈善家,但是 Google 和 Facebook 這兩家公司的市值遠遠超過世界上所有慈善基金會的總和。硅谷應該把幫助社會融入日常的工作,不要只是在大災大難的時候才開始籌款,意見領袖的大會也沒有太大的必要,別忘了當 ProPublica 試圖向反猶群體投放針對性廣告的時候,Facebook 除了收錢並沒有其他任何表示。“改變世界”不能只是耍嘴皮子。

硅谷的平臺熟悉消費者的行為,大數據知道人們何時退休,何時戀愛,何時下決定。硅谷需要時刻問自己“這麼做對嗎?”,至少要和問“這麼做掙錢嗎?”一樣頻繁。硅谷如何才能幫助像四十年前一樣幫助中小企業蓬勃發展?硅谷如何幫助記者行使公民的知情權和對政府的監督權?硅谷如何幫助我們在氣候急劇變化的情況下可持續性發展?

還好,我也看到了一些進步,例如,Facebook 推出了一個幫助本地記者的項目(其實我希望他們能幫助更多的本地工作)。PayPal 利用它的平臺和數據優勢,在過去兩年為小企業提供了超過 20 億美元的貸款,這個數額超過了大多數美國銀行。但這只是硅谷人才和資源正確利用的一小部分。

讓硅谷再次偉大,還得看硅谷自己。

編者按:羅斯·貝爾德(Ross Baird)是 Village Capital 的創始人兼執行董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