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雪原》中有哪些人物原型?

和曲波本人的生活經歷有哪些關聯?
《林海雪原》中有哪些人物原型?
4 個回答
呆弟42005191
2017-07-18

小說《林海雪原》是曲波寫的。因為曲波曾親身參加剿匪,所以書中很多描寫與歷史具有很高重合度,主要人物也大多存在原型,如代號“203”的團參謀長少劍波的原型正是曲波本人,而在現代中國成為英雄代名詞的楊子榮更是原名原姓登場。

《林海雪原》的小說原作者曲波就是團參謀長少劍波的原型。

《林海雪原》開篇就以少劍波為視角描述土匪對膠東百姓的蹂躪,所以很多人,包括曲波的戰友,都認為少劍波就是以作者曲波本人自己的經歷塑造的。曲波是山東黃縣人,比楊子榮小6歲,但投身革命要早,他1938年參加八路軍,當時15歲。後進入膠東抗日軍政大學,畢業後在膠東軍區任報社記者。1945年初,曲波擔任牡丹江軍區二團副政委,一年後,曲波帶領一支小分隊,深入東北林海雪原,與國民黨在牡丹江一帶的殘匪周旋。經過近半年的艱苦鬥爭,終於殲滅了這些頑匪。這也成為他日後創作《林海雪原》的重要素材。

很多人覺得,既然少劍波的原型是曲波本人,那麼書中和少劍波保持朦朧情感的白茹自然就是曲波的夫人劉波了。這種推斷確實有一定根據:白茹是女衛生員,劉波也是;白茹和少劍波在衛生隊相識後在艱苦戰鬥中建立了情誼,曲波和劉波也是在醫院相識後幾經曲折走到一起。至少,曲波在創造白茹這個形象時,年輕時和劉波相識相戀的經歷當不止一次浮現在眼前。

熟悉行幫黑話的楊子榮

《智取威虎山》裡楊子榮有勇有謀的形象深入人心,這和現實中的楊子榮相吻合。楊子榮1917年出生在山東省牟平縣,13歲時隨父母闖關東,在鴨綠江上當過船工,在鞍山、遼陽一帶當過礦工,原就是個“江湖”人物,東北的三教九流、風俗人情、行幫黑話等再熟悉不過。1945年楊子榮參加八路軍後,這些知識、技能開始發揮作用,他在戰鬥中表現突出,曾榮立特等功,並被團裡評為戰鬥英雄,後提升為偵察排排長。

1947年1月下旬,楊子榮所在部隊得到號稱“座山雕”的匪首張樂山在海林縣境內活動的線索。當時張樂山等已經是殘匪,深隱山林,不宜大規模清繳,於是,部隊派楊子榮帶領5名戰士,化裝成土匪吳三虎的殘部,前去偵察。楊子榮等人到達夾皮溝的山林中,與“座山雕”的幾番試探接觸,經過用黑話聯絡,取得了土匪的信任,打入其隱居地。2月7日,一舉將“座山雕”及其聯絡部長劉兆成、祕書官李義堂等25個土匪全部活捉,創造了深入匪巢以少勝多的戰鬥範例。但僅在十幾天後,楊子榮在追殲頑匪鄭三炮、丁煥章等人之時,不幸中彈犧牲,時年31歲。為表彰楊子榮的英雄事蹟,東北軍區司令部授予他“特級偵察英雄”的光榮稱號,其生前所在的排更名為“楊子榮排”。

被特意安排與楊子榮智斗的欒平

欒平,欒警尉,小爐匠,是《林海雪原》中非常出彩的一個反面人物,特別是他被俘後逃上威虎山,與楊子榮鬥智的一幕,更是膾炙人口。

欒平的確是偽滿警察出身,而且在作偽警察時就以陰險奸詐著稱。欒平在土匪之間的扮演著“聯絡官”的角色。1946 年,由於剿匪的初期勝利,各路土匪的公開聯絡已經被切斷,土匪之間的聯絡,就是依靠欒平等少數幾個“聯絡官”構成的地下交通網,暗中進行了。於是,這些土匪的 “聯絡官”,也就成為剿匪分隊重點打擊的對象。

經過一年的艱苦工作,到1947年初,土匪之間的這種地下交通網都基本上被破壞了,土匪的組織分崩離析。欒平就是在這段鬥爭中被俘的。被俘後,欒平也曾經逃跑,但和威虎山沒有關係。《林海雪原》裡面,讓楊子榮和欒平有一場智鬥,其原因大概也是曲波下意識地覺得雙方都是各自陣營中的佼佼者吧。欒平被曲波所部剿匪小分隊活捉後,被執行槍決。

孫大德綽號“一撮毛”被用到土匪上

《林海雪原》中“大長腿”孫達德的原型叫孫大德,是楊子榮、曲波生前的戰友,他也親歷了當年發生在林海雪原的剿匪戰鬥。其實孫大德並沒有兩條大長腿,但是有意思的是,他當時的綽號叫做“一撮毛”,曲波在小說中把這個綽號安在了一個悍匪頭上,開了戰友一個玩笑。

孫大德在智擒“座山雕”的過程中,不僅協助楊子榮一同偽裝成土匪,還及時送出了情報,發揮了重要作用。1958年7月,孫大德到首都劇場看人民藝術劇院演出的話劇《智取威虎山》,他越看越覺得像當年剿匪小分隊的事情,於是在散戲後來到後臺,打聽此劇的作者,方知是曲波。

劉勳蒼的原型叫劉蘊蒼,他是在汪偽海軍劉公島起義中參加八路軍的,這支部隊後來改編為八路軍海軍支隊。劉蘊蒼的特點是單兵作戰能力特別強,所以剿匪小分隊出發時,他常常打尖兵。以他的作戰素養,三個五個土匪和他打起來,總是他佔上風。他也是曲波的得意愛將,槍斃“坐山雕”張樂山的時候,曲波還特意把他從綏芬河調回牡丹江,擔任執行任務(也有說張樂山病死獄中)。劉蘊蒼離休時的職務是南海艦隊搜救處處長,於1989年去世。

座山雕,原名張樂山,威虎山上的匪首。《林海雪原》中的角色,後被楊子榮活捉。
據史料記載,座山雕出生於清朝末年,是其堂兄將其帶入東北伐木為生,後加入土匪,後因其有三絕,被推為匪首。1947年2月7日被活捉,1947年2月7日,東北解放軍牡丹江軍分區戰鬥英雄楊子榮深入匪巢,憑著自己的機智和勇敢,克服重重困難,及時配合剿匪部隊消滅了土匪,並活捉國民黨東北第二縱隊第二支隊司令“座山雕”崔樂山。當月11日召開公審大會,之後在牡丹江監獄服刑。最後病死於監獄。[
民国年间那些事
2017-07-25

《林海雪原》是曲波根據自己和戰友的經歷創作的長篇革命歷史題材小說,不論是書中的正面人物,還是反面人物,都有歷史上真實人物的影子。

一、 少劍波的原型曲波。

《林海雪原》中有哪些人物原型?

抗戰期間,曲波在山東膠東軍區工作,抗戰勝利後,根據中央軍委“東北方面主要靠山東出兵,羅榮桓同志率領輕便指揮機關,日內去東北”的電示,山東軍區政委羅榮桓率部從膠東半島的黃縣(今山東龍口)乘船渡海去東北,就任東北人民自治軍副政委,當時的司令員和政委分別是林彪和彭真。

曲波就是此間隨羅榮桓從山東到東北的,曲波1923年生於山東黃縣,15歲時參加八路軍。到東北後,22歲的曲波擔任了牡丹江軍區二團副政委,率領一支小分隊進山剿匪。曲波的經歷與小說中203首長少劍波極為相似,可以說曲波就是少劍波這個文學形象的主要原型。

二、楊子榮的原型楊宗貴。

《林海雪原》中有哪些人物原型?

楊子榮是《林海雪原》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他的原型就是曲波的戰友、牡丹江軍區二團偵察排長楊宗貴(參軍後改名楊子榮),曲波在小說開篇即這樣寫道:“以最深的敬意,獻給我英雄的戰友楊子榮、高波等同志!”

 楊子榮是曲波地膠東老鄉,不過曲波是黃縣人,而楊子榮是牟平人。楊子榮從小隨父闖關東,在鴨綠江上順水放排,逆水拉縴,接觸了三教九流各色人等,社會底層的生活讓楊子榮熟悉了東北地區的人情世故,鄉風民俗,野史軼聞,行幫黑話,這一切都為他後來成為一名偵察員提供了許多便利。1943年,楊子榮回山東老家成親,隨後參加了共產黨領導的抗日遊擊隊。抗戰勝利後,楊子榮從縣大隊抽調入伍,隨即去東北,被編入牡丹江軍區第二團,成為曲波的部下。據曲波和楊子榮的戰友劉波回憶:“部隊去東北前,從地方武裝補充了不少力量,大都從縣大隊來的。曲波一直懷念的英雄楊子榮就是那時到了主力部隊。楊子榮年紀大,打過遊擊。曲波覺得楊子榮經歷多一些,性格穩當,善於與人講各種故事,就讓他當偵察排長。”

  正如小說中所描寫的那樣,楊子榮在剿匪期間與戰友一道生擒匪首“座山雕”。在消滅“座山雕”幾天後,楊子榮隨剿匪小分隊追擊頑匪鄭三炮,楊子榮率眾將鄭三炮等匪徒堵在了窩棚,槍戰中楊子榮匣槍的撞針被凍住了,土匪孟老三一槍打在楊子榮胸口,這位偵察英雄壯烈犧牲。

  解放後,楊子榮的一個老鄉從東北歸來,說在牡丹江一帶見過楊宗貴,一身土匪打扮,八成是開小差當了土匪,當地政府於是取消了楊家的軍屬待遇。《林海雪原》被改編成電影和京劇後,楊子榮名聲大噪,這時他的母親還在世,但她萬萬沒有料到銀幕上的這位英雄就是自己兒子。有關部門找曲波瞭解楊子榮的家庭情況,但曲波只知道楊是膠東人,當年是從地方武裝編進來的,坐帆船經龍口到東北,其他情況也說不清楚。1974年,曲波給外文版《林海雪原》配插圖時,偶然發現了一張楊子榮接受表彰時的合影,有關部門通過這張照片找到了他的家人,楊子榮的身世這才水落石出。

三、“小白鴿”原型劉波。

《林海雪原》中有哪些人物原型?

曲波和妻子劉波

劉波是曲波的黃縣老鄉,但參加革命前並不認識。抗戰爆發後,劉波參軍入伍,後擔任了膠東軍區後方醫院護士長,1945年秋,隨羅榮桓到東北。1946年,正在牡丹江剿匪的曲波因病住院,兩人在此間戀愛、結婚。

剿匪戰鬥非常艱苦,曲波每次回家身上都長滿了凍瘡和疥瘡,劉波便從醫院找來藥膏,為曲波全身擦抹,這個細節後來被曲波寫進了小說,演變成白茹為傷員擦身子的情節。小說出版後,人們都知道劉波就是“小白鴿”的原型,都把劉波稱作白茹,有一次賀龍遇到曲波,問他:“白茹呢?白茹怎麼沒和一起?”曲波解釋說:“賀老總,我愛人叫劉波,不叫白茹。”賀龍幽默地說:“不行,改過來,叫白茹!”

四、座山雕的原型張樂山。

《林海雪原》中有哪些人物原型? 電影中的座山雕形象

“座山雕”本名張樂山,據說原籍也是山東人,早年隨堂兄到東北深山老林伐木放排為生,後來當了土匪。張部在東北土匪中,規模並不大,但其為匪幾十年,老奸巨猾,張作霖和關東軍都對他無可奈何,抗戰勝利後,國民黨政府委任其為東北先遣軍二縱二支隊司令,與共產黨為敵。“座山雕”一向深居簡出,從不大股活動,其巢穴只有少數幾個親信知道,在這種情況下,牡丹江軍區派出以曲波、楊子榮為首的剿匪小分隊,承擔“撈針”的任務。

幾天後,楊子榮等人在一個伐木工人留下的窩棚裡發現了土匪的蹤跡,楊子榮自稱是另一幫土匪的副官,被共產黨打散了,急於找“座山雕”投靠。這幫土匪正是“座山雕”的手下,他們見楊子榮對答如流,毫無破綻,便答應帶他們上山。但狡猾的“座山雕”三番兩次想出招考驗他們,直到十幾天後才由一夥土匪帶路進山。

  繞過幾十里山路,越過三四道崗哨,楊子榮他們才來到“座山雕”的老巢。屋子裡地炕上橫七豎八躺著7名土匪,其中有個70多歲的老頭,黑臉膛,白頭髮,鷹鉤鼻,山羊鬍,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座山雕”。“座山雕”睡覺很靈醒,一聽有人進來,急忙摸槍,但為時已晚,楊子榮一個箭步衝上去,踩住他的手,下了他的槍,在小分隊隊員的槍口下,其他幾個土匪也都乖乖舉起了手,“座山雕”匪夥就此覆滅。

因為張樂山抗戰期間曾打過日本鬼子,所以民主政權沒有殺他。張樂山在獄中很受優待,每天都能吃上一頓肉,後來因大煙癮引發其他疾病,一年後死於獄中。










 

徐新春159
2017-07-19

文革第三年,我十四歲。我就開始看大書,就是看小說,那是相對小人書而言的。《林海雪原》是我看的第二部大書,因為在此之前,我早就在書攤上花每本二分錢看了小人書《林海雪原》,共六集。記得第一節集叫《奇襲奶頭山》,講的是楊子榮和孫達德活捉小爐匠,小分隊消滅殘匪許大馬棒的故事。第五集叫《將計就計》,講的是小分隊在消滅座山雕後,消滅殘匪李德林和徐九彪的故事。第六集叫《大破四方臺》,講的是小分隊消滅殘匪馬希山和鄭三炮,最終活捉司令謝文東和國民黨黨務專員侯殿坤,全殲國民黨濱綏圖佳先遣軍殘部的故事。本來這六集小人書就使我著迷,在這之後看了大書《林海雪原》,那真是過癮,使我廢寢忘食,手不釋卷,看了三天就看完了。這部小說真是寫得太好了,至今給我留下了深刻印像。所以在文革後,這部小說重版時,那時我正在技校唸書,助學金是十三元,我就毫不猶豫地花了一元多錢買了這部小說 ,一直珍藏到現在。書中那些人物一直留在我的記憶裡,尤其是我於1990年代在牡丹江、雞西地區搞銷售工作,到過濱綏圖佳不少地方,對《林海雪原》描寫的人物和地方更加了解了,有了立體感了。像我多次到過海林市瞻仰楊子榮墓,使楊子榮的形像在我的腦海裡更加栩栩如生。在牡丹江五合樓飯店吃過飯,據說座山雕就在這裡接受了日本人所贈的好馬快刀。在柴河溝裡坐過小火車,人們告訴我楊子榮就在這裡被慣匪鄭三炮打死了,用小火車運出來的,當然小說裡並沒有寫楊子榮是怎樣死的。在海林林業局夾皮溝林場,他們告訴我,這就是小說《林海雪原》和京劇《智取威虎山》裡所描寫的夾皮溝和威虎山。等等。這些都使我對小說《林海雪原》不能釋懷,書中那些人物都像活的一樣不時蹦出來。不光楊子榮、少劍波、孫達德、高波、李勇奇、張大山、蘑菇老人等是真實的,是鮮活存在的人物,就連那些反派人物都是真實存在的,絕對不是虛構的。像在抗日戰爭勝利後,在東北的北滿地區的確存在著以黨務專員侯殿坤和司令謝文東為首的國民黨濱綏圖佳先遣軍,當時有五個旅。一旅旅長馬希山、二旅旅長李德林、三旅旅長許大馬棒、四旅旅長徐九彪和五旅旅長座山雕張樂山。他們活動在東至綏芬河西至哈爾濱南至圖們北至佳木斯的廣大區域內,與東北民主聯軍對抗,破壞解放區和民主政權。後來他們大部分被剿匪的東北民主聯軍即解放軍消滅了,殘餘部分逃到了深山老林。但是這些殘匪最終還是被解放軍小分隊消滅了,小說《林海雪原》真實的記敘了這些驚天動地的事情。所以書裡的很多正反面人物與事情都是真的,都有原型。除了上面提到的人物,諸如白茹、蝴蝶迷、小爐匠及老婆、山河廟老道、一撮毛及老婆等都是真的,都有原型。地名更不用說了,都是真實存在的,我就不例舉了。

爱看爱思考
2017-07-18

主要人物,如紹建波(曲波)就是203首長,座山雕,楊子榮和許大馬棒都是本名出現的。這是一部紀實文學,一樣的文藝作品,當然了有一些藝術上的誇張。比如所謂的威虎山和威虎廳等情節。威虎山沒有影視作品中表現出來那麼誇張!就是東北地區常見老林子而已。而威虎廳?就是普通的馬廄,東北地區叫馬架子。惶惶不可終日的土匪,那裡能有那麼好條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