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名相,諸葛亮為何自比管仲不比蕭何?

10 個回答
小花花送给ni
2019-05-27

謝謝大師兄的邀請!

管仲和蕭何都是中國歷史上頗受大家喜談的名相。為什麼諸葛亮只自比管仲,而不去比時間更近一些的蕭何?

況且諸葛亮輔佐的劉備,與當年勢單力薄的劉邦可謂有過太多相同的處境。按理來說諸葛亮應該與蕭何相比豈不是更貼切一些嗎?

諸葛亮自比管仲有以下幾點原因!

1、時代背景

春秋戰國時期各路諸侯相互爭霸,但他們都有名義上的共同主子——周天子。

管仲輔佐齊桓公,齊桓公擁戴周天子。

東漢末年,漢室衰退,各地方勢力不聽皇權調遣。明面上各勢力都歸漢天子管治。

諸葛亮輔佐劉備,劉備維護漢室江山。

2、職位不同

春秋時期管仲的相國之職權利巨大。加之管仲有上戰場力敵之能,可朝堂出謀獻策之才。大權在握的管仲在當時無人敢真面反對他,這也是他改革能順利推行的主要原因。

蕭何的相國之職在秦始皇執政時進行了改制,稱呼上改為丞相,權利上也削弱了很多,已經沒有多少實質上的權利。從事的工作是一些出謀獻策,更寫文書之類的工作。

3、命運

管仲從始至終一直受到齊桓公的重用,所作所為倍受不計前嫌的齊桓公信任。再管仲的精心輔佐下,齊桓公成為稱霸一方的諸侯。

蕭何卻不如管仲安順,一直受到多疑的劉邦猜疑,有苦勞沒功勞。

從以上就可以看出諸葛亮為什麼自比管仲,不比蕭何。

然而諸葛亮的遭遇卻偏向蕭何而非管仲,對他來說真的很無奈!


都是名相,諸葛亮為何自比管仲不比蕭何?
都是名相,諸葛亮為何自比管仲不比蕭何?
都是名相,諸葛亮為何自比管仲不比蕭何?
都是名相,諸葛亮為何自比管仲不比蕭何?
长城品史
2019-05-29

都是名相,諸葛亮為何自比管仲不比蕭何?

都是名相,諸葛亮為何自比管仲不比蕭何?

(諸葛亮畫像)

其主要原因是:功績不同,受重用的程度不同,為人處事不同,名聲不同。

一:功績不同

管仲在齊國所立下的功績,應該算是比較多的。蕭何雖說是初漢三傑之一,可是給漢朝立下汗馬功勞的有蕭何、韓信、張良。從這裡都可以看出,蕭何沒有管仲的功績大。當時齊國在眾多國家之中,也算是比較厲害的,這和管仲有著很大的關係。

二:受重用的程度不同

都是名相,諸葛亮為何自比管仲不比蕭何?

(蕭何畫像)

蕭何起初劉邦十分重用他,經過了一些事情,劉邦慢慢的轉移重用程度。後面出現了韓信、張良,韓信在軍事上劉邦十分重用他,張良在謀略上面,劉邦十分重用他。以及後來的陳平,都把蕭何的重用程度降低了。齊桓公十分重用他,讓他展現了自己的能力,九合諸侯,應該算是一個全能型人才。

三:為人處事不同

管仲能輔佐齊桓公九合諸侯,從這可以看出,其為人處事有多厲害了。雖說蕭何當時在漢朝為人處事也是比較厲害,相比管仲就差遠了。畢竟能把九個諸侯,能讓他們效忠於一個齊桓公,就憑這點蕭何就達不到,管仲從軍事、經濟、政治、哲學都有很好成就,蕭何政治、經濟可以,其餘就沒有管仲厲害了,這些把他的為人處事限制了。

四:名聲不同

都是名相,諸葛亮為何自比管仲不比蕭何?

(管仲畫像)

管仲來說,歷史稱讚的人,比比皆是,一個全能型的人才,輔佐齊桓公成就宏圖霸業。蕭何在歷史,大多被稱為自汙保命,甚至有點沒有張良和韓信的名聲好,在加上設計殺害韓信,造成了對自己的名聲損害。在歷史上,歷朝歷代都有人稱頌管仲,很多史書都有記載。所以管仲比蕭何名聲好。

品史公曰:從上述這些可以看出,管仲的從名聲,為人處事,立下功績,受重用程度,都比較蕭何要好;因此諸葛亮選擇管仲,不會選擇蕭何,我們可以來看諸葛亮,從他的一切都和管仲有些相似。

文:長城品史

圖:來源網絡

本文系頭條原創首發,請勿轉載,瞭解更多歷史,請多多關注。

少校柳下惠
2019-05-26

謝謝邀請。

諸葛亮在隆中隱居時,經常幹兩件事:

1.以管仲,樂毅自比

2.經常吟誦梁父吟。

都是名相,諸葛亮為何自比管仲不比蕭何?
那諸葛亮為什麼自比管仲樂毅而不自比蕭何?我們試著從下面四個方面來分析這個問題

第一:管仲,樂毅的權力比蕭何要大。

管仲是戰國時齊國的丞相,樂毅是戰國時燕國的丞相,這兩人都屬於開衙建府,起居八座的實權丞相。上馬管軍,下馬管民,權力極大。而蕭何是開國時的丞相,主要負責內政。與前兩位相比蕭何的權利小的多,

第二:管仲,樂毅的功勞比蕭何要大

管仲在齊國時,推出了尊王攘夷,華夷之辨等流傳千年的思想,並通過變法讓齊國富庶起來;而樂毅更是通過變法讓燕國強大,同時願意還帶領五國聯軍差點將齊國滅國。與前二位相比,蕭何的功勞小多了,蕭何只是劉邦的一個書辦聽劉邦命令做事。
都是名相,諸葛亮為何自比管仲不比蕭何?

第三:管仲,樂毅是諸侯國的丞相,蕭何是大一統後國家的丞相。

管仲,樂毅兩個人是戰國時諸侯國的丞相,那時候無論是齊國還是燕國上面都有一個老大——周朝。而蕭何是漢朝的開國丞相。諸葛亮所處的時代,漢獻帝還活著呢,漢朝還沒滅亡,國家成立的丞相,先是董卓,然後是曹操。諸葛亮在隱居的時候,可不敢把自己比作本國的丞相。

除了上述三條原因之外,我們再從梁父吟上找找第四條原因

步出齊城門,遙望蕩陰裡。

裡中有三墓,累累正相似。

問是誰家墓,田疆古冶子

力能排南山,文能絕地紀。

一朝被讒言,二桃殺三士。

誰能為此謀,國相齊晏子。

這裡面隱藏著一個二桃殺三士的典故。
都是名相,諸葛亮為何自比管仲不比蕭何?

戰國時齊國有三位勇士: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事景公,以勇力搏虎聞。

有一天,齊國的丞相晏子從他們身旁經過時,三個人對晏子非常失禮。晏子便通過三個人只分給兩個桃子來確定功勳這個辦法,讓三人自相殘殺的故事。

說明作為丞相對於手下大將要有制約制衡能力。諸葛亮常年讀這首詩的目的是希望自己當成丞相後,也能大權獨攬,對手下的文臣武將擁有生殺的權利。(說到這裡,我們可以想想諸葛亮剛出山時差點把關羽給殺了,白帝城託孤後,又收了李嚴的軍權,雪葬了趙雲,這些措施的目的都是為了樹立威信,大權獨攬)

管仲樂毅手中都有實權,有生殺的權力,所以諸葛亮以他們自比。蕭何卻只是相當於劉邦的祕書。手中沒有實權。都是名相,諸葛亮為何自比管仲不比蕭何?

上述4條的原因就是諸葛亮為什麼自比管樂而不自比蕭何。

穿越再现彼岸
2019-05-27

步出齊東門,遙望蕩陰裡。

裡中有三墳,累累正相似。

問是誰家冢?田疆古冶子。

力能排南山,文能絕地理。

一朝被諂言,二桃殺三士。

誰能為此謀?國相齊晏子。

諸葛亮在沒有追隨劉備之前,整天誦讀這首詩,本來不太出名的詩卻因為諸葛亮經常唸叨就流傳後世了,後人都認為是諸葛亮所做。

諸葛亮三歲喪母,八歲喪父,只好跟著叔叔諸葛玄生活,諸葛玄被袁術任命為豫章太守(江西南昌)。諸葛玄因袁術的敗亡而投奔荊州劉表,沒幾年也病故了,諸葛亮結交了司馬徽、徐庶等一批名士。他經常自比管仲、樂毅,很多人都對他不屑一顧,一個破落子弟吹牛吧,只有好友認為他的才幹突出。(齊桓公和管仲對飲,暢談國家大事圖)都是名相,諸葛亮為何自比管仲不比蕭何?

諸葛亮為啥不自比蕭何?

諸葛亮所處的時代是漢代,我們現在分東漢、西漢,那時是不分開的,都是漢朝。蕭何是漢朝開國宰相,幫助劉邦定鼎天下。諸葛亮要是自比蕭何,那麼他的明主是要開創新的朝代,就是要滅亡漢朝國祚,就是背叛。這與諸葛亮的的初衷相違背的,他要匡扶漢室,自比蕭何就是自己搬石頭砸自己的腳,非常簡單的道理。

稍微聰明一點的人在漢朝就不會自比蕭何,蕭何還有後代,在東漢末期封侯才斷絕,自比蕭何,蕭何後人也不願意,更為當時的朝代所不容,這是非常淺顯的道理,和其他沒有什麼關係。蕭何的版權在漢朝不可侵犯!(諸葛亮和劉備隆中對劇照)都是名相,諸葛亮為何自比管仲不比蕭何?

諸葛亮為何自比管仲?

管仲是著名的經濟學家、政治家、軍事家。他作為齊國的宰相,幫助齊桓公九合諸侯,匡扶天下,成為春秋第一霸。

諸葛亮既然是自比管仲,兩個人肯定有相似之處。管仲家道中落,祖上做官,到管仲時已經沒有什麼職位,雖然有才能也只能在世間混日子,這和諸葛亮的人生際遇是差不多的。

諸葛亮自比管仲這是諸葛亮人生的一個小目標,管仲是諸侯國齊國的宰相,諸葛亮也想自己成為割據諸侯的的得力助手,然後幫助割據勢力的諸侯成為霸主,至於以後的發展看形勢再決定了。

管仲和自己的好友鮑叔牙分別輔佐齊國的一位公子,兩哥們這是要分擔風險,肯定有一人成功,一人成功後另外一人自然會幫助倒黴的一人。鮑叔牙輔佐公子小白(齊桓公);管仲輔佐另一位公子糾,因不聽管仲的建議被消滅。管仲得到好友鮑叔牙的推薦才使他走向春秋齊國的大舞臺,成為一代明相。(管仲和鮑叔牙蠟像)都是名相,諸葛亮為何自比管仲不比蕭何?

諸葛亮自比管仲是因為東漢割據時代,和春秋時代非常相似。他這樣自比,也傳達了另外一條信息,希望自己的好友們在做了官職以後推薦自己給割據諸侯,成就一番事業。

諸葛亮的好友徐庶等果然是鐵桿,時刻推薦諸葛亮。讓諸葛亮真正動了心的是劉備,劉備三顧茅廬。這期間諸葛亮並不是拒絕見劉備,而是在分析劉備稱霸的可能和東漢末年各個割據勢力的情況,諸葛亮覺得劉備起碼是一個諸侯材料後才決定見劉備,才有了後來的《隆中對》。(諸葛亮和徐庶劇照)都是名相,諸葛亮為何自比管仲不比蕭何?

諸葛亮的成就超過了管仲,三國之一蜀漢的宰相,而齊國只是一個諸侯國,諸葛亮忠義的名聲也超過了管仲。

至於做宰相有沒有實際權力,諸葛亮考慮不了那麼多,以後的事以後再說。

上将嗳福斯
2019-05-27

有一種宿命論的說法,諸葛亮神機妙算,未出茅廬,已知天下三分。所以,不敢以蕭何自比,只好以管仲樂毅自比。

因為蕭何輔佐劉邦統一了天下。而管仲輔佐齊桓公成為春秋時期第一個霸主。樂毅輔佐燕昭王報仇雪恨,攻滅齊國。
都是名相,諸葛亮為何自比管仲不比蕭何?

很顯然,諸葛亮並沒有輔佐劉備統一天下,只是三分天下居其一。他在臥龍崗的時候就知道這個結果。所以自比管仲樂毅。

其實這種說法很不靠譜。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其實是自視極高。如果自比蕭何,反而是看低了自己。為什麼這樣講呢?

因為在諸葛亮看來,管仲比蕭何厲害多了。

蕭何只是漢初三傑之一,與張良韓信相比,蕭何的作用並不是特別突出。
都是名相,諸葛亮為何自比管仲不比蕭何?

管仲卻是齊桓公的首席輔臣,是主導齊國改革的決定性人物,還是齊桓公的仲父。這才是諸葛亮追求的崇高地位。

管仲比蕭何更有才幹。

蕭何屬於道家。主張與民休息,無為而治。蕭何頂多是一個合格的管家。而管仲才是不世出的行政天才。
都是名相,諸葛亮為何自比管仲不比蕭何?

管仲內儒外法,在齊國推行了一系列切實可行的改革舉措,使齊國內政、軍事煥然一新,國力迅速上升。這是諸葛亮對自己的期許。

搬讲历史
2019-05-27

諸葛亮經常把自己比作管仲,樂毅。而管仲出力幫助齊國,使齊國成為春秋五霸之首;諸葛亮出山幫助劉備,使劉備與曹操,孫權三分天下。

而管仲幫助齊國成為春秋五霸之首自然是能力強大者,管仲所著書《管子》包含道、儒、名、法、兵、陰陽等家的思想以及天文、輿地、經濟和農業等方面的知識,其中《輕重》等篇,是古代典籍中不多見的經濟文作,對生產、分配、交易、消費、財政、貨幣等均有論述。而諸葛亮早期在臥龍崗隱居自然最是喜歡這類問題。

蕭何作為“漢初三傑”之一能與韓信、張良並稱自然也非等閒之輩。輔佐劉邦建立漢朝,制定《九章律》。也是功不可沒,但是主張無為,喜好黃老之學。而且最後幫助劉邦殺韓信、英布等異姓諸侯王。所以流傳出:“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而諸葛亮自然也不想“成也諸葛亮敗也諸葛亮”。而當時群雄逐鹿,各勢力盤踞也符合春秋時期。而諸葛亮也想輔助一人成為當時的霸主。自然自比管仲了


都是名相,諸葛亮為何自比管仲不比蕭何?
都是名相,諸葛亮為何自比管仲不比蕭何?
沧海拾遗录
2019-05-27

這個問題要從兩個方面來分析。第一個方面分析一下同樣是相國,管仲和蕭何的權力地位歷史貢獻情況。第二個方面分析一下諸葛亮立下的出仕目標和志向。

都是名相,諸葛亮為何自比管仲不比蕭何?

先看看第一個方面。從總體情況看,蕭何遠不如管仲的權力地位和歷史貢獻高。一是管仲得到齊桓公的充分信任,權力遠大於蕭何。同樣是相國(丞相),管仲在齊國可謂是真正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不論是內政外交都是一把抓,而且得到了老闆齊桓公的充分授權,可謂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反觀蕭何同志,權力可就差了不是一點點。作為“漢初三傑”之一,蕭何輔佐劉邦早期長期從事後勤保障工作,在楚漢戰爭時期和征討陳郗英布等異姓王侯時期,坐鎮後方,保障兵員物資供應,至於前方戰事出謀劃策,調兵遣將都沒有蕭何的份。畢竟“漢初三傑”還是有分工的。

都是名相,諸葛亮為何自比管仲不比蕭何?

二是管仲在齊國的地位遠高於蕭何在西漢王朝。齊桓公在鮑叔牙的鼎力推薦下,對管仲非常推崇,在管仲從魯國返回齊國後,就舉行隆重的儀式拜管仲為相國,尊其為“仲父”,也就是不但把齊國託付給管仲,還超越君臣之義,認同其為像父親一樣指引自己方向的長輩,這就使得管仲在齊國獲得了無可爭議的崇高地位,即使是管仲生活奢侈,終極一生都沒有動搖。再看看蕭何,就沒那麼地位穩固。儘管蕭何與劉邦早年相識,儘管蕭何功勳卓著,獲封“酇侯”,位次第一,食邑八千戶。但是,蕭何的忠心耿耿並沒有逃脫劉邦的猜忌,迫使蕭何貪腐自汙,謹畏自保,但仍被投入大牢,險些把命丟在牢獄裡。

都是名相,諸葛亮為何自比管仲不比蕭何?

三是管仲的歷史貢獻遠非蕭何可比擬。管仲一生功勳千古傳誦,被稱為“華夏第一相”。經過近30年的苦心經營,管仲輔佐齊桓公,先後主持了三次武裝會盟,六次和平會盟;還輔助王室一次,史稱“九合諸侯,一匡天下”,齊桓公成為公認的霸主。管仲重視工商業發展,率先提出“官山海”即“鹽鐵公營”政策,大大充實了齊國國力。管仲還提出“尊王攘夷”的政策,多次出兵擊退山戎對燕國衛國等國的進攻,孔子對此推崇備至,他說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蕭何在秦漢交際為恢復民生穩定社會秩序,與民休養生息做出了很大貢獻,也為劉邦推薦了韓信這樣的名將,對西漢建立立下汗馬功勞。但沒有立下像管仲這樣的曠世奇功。

再看看第二個方面。隱居於隆中山林的諸葛亮,同弟弟諸葛均讀書多年,與他人讀書不同,諸葛亮讀數“獨觀其大略”,這表明諸葛亮對的大局觀很強,也具備了掌控大局的能力。借諸葛亮的才華,如果要想出仕,早就可以在曹操或者就近在江東孫氏帳下謀得一席之地。但是諸葛亮的志向不僅僅是獲得出仕的機會,而是希望得到一個全面充分展現才華的舞臺,希望能夠自己輔佐的主公充分信任自己,希望自己能夠獨自掌控發展方向。這也就是為什麼諸葛亮最終選擇出山輔佐劉備的緣故。因為劉備素以仁義著稱,性格寬厚,加上年齡比諸葛亮大20歲以上,對人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可以使得諸葛亮放手一搏,再加上劉備帳下沒有特別得力的謀士,自己可以脫穎而出。很顯然,只有管仲這樣權力足夠大地位足夠高歷史功績足夠大的名相才是諸葛亮的榜樣。而蕭何偏重於後勤還得不到君主充分信任的名相併不是諸葛亮效仿的合適對象。

用户5861741武占忠
2019-05-27

諸葛亮之所以獨重管仲和樂毅,那是因為他從小生活在山東,歷史上的英雄人物他最佩服這二人,人的志向都是從小建立的,並從小開始學習和積累的,不然人的才能從那兒來?諸葛亮小時時侯熟悉的歷史人物,也就這倆個了,那個時侯又沒有書,大多知識都是口舌相傳,所以歷史上管仲輔佐桓公,興辦商業工業,建立各級政府,為民謀利,興齊富齊,功勳卓著,又聯合諸侯,共抗北狄,捍衛中原文明,成為侯伯,領袖諸侯,皆為創舉。

不僅如此,管仲還提出”尊王攘夷“的口號,帶領各諸侯國,反對楚國,九合諸侯,維護了周王的尊嚴。齊桓公尊他為“仲父“他是齊國真正的靈魂,沒有聰明的管仲,恐怕齊桓公什麼都不是。離開管仲以後,齊桓公就腐化墮落了。有人拿蕭何比之於管仲,管仲是創造之才,體制的設計師,而蕭何只是輔弼之才,靈魂人物是劉邦,他只能在劉邦劃定的範圍之內施展。

少時的諸葛亮除了崇拜管仲,下來就是樂毅了,雖然樂毅是山東人的敵人,險些把齊國給滅掉,但山東是個出聖人不出武將的地方,從古到三國時,諸葛亮知道的武將也就樂毅,因為樂毅率領燕軍橫掃齊國,每個山東人都聽說過他的大名,通過口舌相傳,這樣在諸葛亮幼小時就把樂毅當作自己的偶像,後來長大,諸葛亮讀過些竹書,那時侯又有多少書可讀?後來到了襄陽,躬耕隴畝,條件好了些,主要是可以借些書來讀,學習和思考,知道了天下很大,英雄和賢人很多,管仲樂毅,未必是最強的,但是因為世界觀已經形成,所以管仲樂毅,牢牢地佔據了他的心底。

這倆個偶像,一個代表文治,一個代表武功。說明諸葛亮文要比管仲,武要比樂毅,後來的事實證明,諸葛亮確實文武兼修,他在蜀國的治理上還是成功的,經濟發展的比軍事要好,以四川一省之地,竟然能支撐得起連年的北伐與南征,尤其是與北方大國較量,成都平原的富庶實在離不開諸葛亮的功勞,興修都江堰,養蠶織布,只可惜一心要恢復漢朝,不顧力量與條件,自從劉備死後,沒有一年不打仗,他的軍事才能,過於保守,獲得小勝無數,從未取過大勝,這一點上,也頗象樂毅。總之,管仲,樂毅,諸葛亮,只能治小邦,不能興大國。

帕里斯国际
2019-05-29

1.首先諸葛亮有為自己造勢和包裝的嫌疑,說白了諸葛亮無論從家庭出身各方面來講並非士族階層。大家都知道在秦漢事情。真正的政治決策者主要還是來自於士族階層。因為只要他們掌握了稀缺的教育資源以及人脈資源。這一點上諸葛亮並沒有優勢, 諸葛亮只是出身於草根階層,只是他有足夠的人格魅力和才學,而且懂得取捨。這一點有點類似於如今的網紅。

2.蕭何作為漢朝開國的宰相,且不論功績如何。如果諸葛亮自比蕭何一定會給自己帶來招黑體質。輿論會自認為諸葛亮以扶漢之名,做盜漢之實。而且這也與諸葛亮的劉備說創立的企業口號想違背。在三國那個時代,任何一個有才華和有志向的人還是很在意自己的名聲的。

都是名相,諸葛亮為何自比管仲不比蕭何?

都是名相,諸葛亮為何自比管仲不比蕭何?

都是名相,諸葛亮為何自比管仲不比蕭何?

都是名相,諸葛亮為何自比管仲不比蕭何?

花开花落缓行客
2019-05-27

個人觀點如下,僅供參考。

首先,管仲是輔佐齊桓公,成為第一位春秋五霸,在管仲的輔佐下,齊國國力強盛,成為諸侯中的霸主;蕭何是輔佐漢高祖劉邦建立大漢王朝,一統天下。諸葛亮自比管仲不比蕭何,可能是諸葛亮一種謙虛的自我定位,覺得自己的才能只能夠輔佐一方霸主,建功立業。

都是名相,諸葛亮為何自比管仲不比蕭何?其次,三國烽煙四起,北方曹操雄才大略,英明神武;東吳孫氏一門豪傑,才氣逼人;劉備以仁義著稱,跟隨者眾;諸葛亮可能未出草廬,已知天下三分,諸葛亮可能已經看出來,天下將會三足鼎立,短時間內難以歸於一統,所以諸葛亮自比管仲,能夠輔佐明主成一方霸業,而不比蕭何能夠輔佐明主一統天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