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為何被稱為唐詩的巔峰之作?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為何被稱為唐詩的巔峰之作?
10 個回答
刀墓手札
2019-01-30

唐代詩星璀璨,即使說詩仙李白是唐詩第一人,也有人有不同意見。但是在千百年後,有一個不知名的詩人的一首詩,竟然被讚譽為“孤篇壓全唐”,著名學者聞一多稱讚她是“詩中的詩,頂峰中的頂峰”。

這是怎樣的一首詩,我們先來欣賞一下。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為何被稱為唐詩的巔峰之作?

唐代的某個春夜,百花盛開,明月高照,詩人獨步江邊,看到一幅壯麗畫面: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清明澄澈的天地宇宙,引起了詩人的遐思冥想: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為何被稱為唐詩的巔峰之作?

江月有恨,流水無情,人間也處處有離愁別恨: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不眠的思婦想念那遠處的離人: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為何被稱為唐詩的巔峰之作?

而那漂泊的遊子做夢也念念歸家:

昨夜閒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月在一夜之間升起—高懸—西斜—落下,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灘、天空、原野、楓樹、花林、飛霜、白沙、扁舟、高樓、鏡臺、砧石、長飛的鴻雁、潛躍的魚龍,不眠的思婦以及漂泊的遊子,組成了完整的詩歌形象,展現出一幅充滿人生哲理與生活情趣的畫卷。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為何被稱為唐詩的巔峰之作?

自有詩歌以來,從來沒人能把一輪江月描繪的如此悽美多情,江月依舊,詩篇不朽,這首《春江花月夜》就是詩壇一輪光耀千古的高天朗月。

作者張若虛,主要活動在公元七世紀中期至公元八世紀前期,曾任兗州兵曹。事蹟略見於《舊唐書·賀知章傳》,中宗神龍(705~707)年間與賀知章、賀朝、萬齊融、邢巨、包融俱以文詞俊秀馳名於京都。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為何被稱為唐詩的巔峰之作?

從唐至元,他的《春江》詩幾乎無人所重,不僅唐詩選本無載,而且在由唐至明的二十餘種詩話中也無一字提及。宋人郭茂倩的《樂府詩集》卷四十七,共收《春江花月夜》同題詩五家七首,這首也在其中。明嘉靖年間,李攀龍選編《古今詩刪》收錄張若虛的《春江》詩,成書於萬曆年間的胡應麟《詩藪》最早提及張若虛及其詩的詩話。

而《春江》一旦進入後人的視野,就以瑰麗的語言、細膩的感情、深邃的哲思,迅速被推到唐詩的巔峰。

這首詩在唐朝不出名,很多人認為因為張若虛社會地位不高,作品不多。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為何被稱為唐詩的巔峰之作?

張若虛早有才名不可能只有兩首作品,作品不多很有可能是後世佚失,很多唐宋名作可以看到這首詩的蹤跡:崔顥的“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很可能是“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的化用;張九齡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可能是根據“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化用而來;李白的“青天明月來幾時?我欲停杯一問之”,蘇軾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都有化用“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痕跡。

寫成就是高山仰止,讓人無法應和和超越,沒有形成自己的詩歌流派,才使他成為唐詩的獨孤一劍!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為何被稱為唐詩的巔峰之作?

各種記載張若虛活了八十幾歲,在唐代也算是高齡,卻沒能活著看到自己詩歌被世人膜拜。還好他的傑作沒有像他的名字一樣化為虛無,千百年後世人的推崇,足以告慰他高蹈的才情。

梧桐树边羽
2019-01-24

照例先引用全詩: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為何被稱為唐詩的巔峰之作?

是不是看得有點累?其實唐詩以格律體為主,主興七絕,五絕,七律,五律。也就是說唐朝的詩歌雖然風雲激盪,但是言簡意賅,雖然也有排律,樂府詩,但是唐詩在文學上的印象就是近體詩(格律詩)。

那麼張若虛的這首齊梁體風格的宮體詩是如何“孤篇蓋全唐”的?

其實他根本蓋不住,唐朝人自己也不認的。元稹強勢推出杜甫之後,杜甫的憂天下之心,格律體之精撼動了浪漫綺麗,飛仙遺詩的李白地位。所以元白之前,唐人說詩,是以李白為尊,李杜互爭長短之後,韓愈來了句“李杜文章在,光芒萬古長”直接焊死了唐詩的雙雄地位。格律體以杜甫為詩聖;歌行體以李白為詩仙。

《春江花月夜》和《將進酒》放在一起看看?不用比的。

但是一首詩歌得到如此推崇,肯定有原因。

張若虛的時代,正是初唐,是詩歌理論大爆發的時代。以陳子昂為代表的初唐詩人反對“齊梁體”,主張“建安風骨”。提倡復古,後來直接走偏,進入了仿古;以宮廷詩人為主的流派進入了格律體的創造時期;南朝齊梁體;魏晉玄學,佛學,道家思想對詩歌的入侵;陶淵明的隱士田園風,百花爭豔,一片混亂。看李白的詩就知道,連他也摸不大清楚方向。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為何被稱為唐詩的巔峰之作?

但是,大家都是反對齊梁體的。高層文人甚至對此深惡痛絕。

齊梁體,又稱宮體詩。是南朝齊、樑時代出現的一種詩風。詩歌內容多以吟詠風雲、月露,題材狹窄;形式上,多追求音律精細,對偶工整,辭藻巧豔。其實齊梁體也並非一無是處,它的豐富的表現力造就了盛唐的詩歌高度。

齊梁體的真正問題在哪?而在於“興寄都絕”,只寫風月,不說正事。

《春江花月夜》在這個關鍵的時候做出了嘗試,這首詩其實就是齊梁體。所描述的景色、閨怨、徵人,也是齊梁體常用題材。但是他有所發展,他用“彩麗競繁”的詩風表達了一個大主題:對時間的關注。這種厚重的主題,是齊梁體從未有過的。

方向是正確的,這種發展代表了唐詩未來的走向:對宏大主旨的關注。

聞一多先生說過這首詩是“宮體詩的救贖”,在當時的背景下,挽救了齊梁體被唾棄的命運。

在這之前有齊樑閨閣詩,感嘆時光飛逝,但是把繁複豔麗的寫法和宏大主旨相結合的就是從這首詩開始,並開創了唐詩古風,格律詩齊頭並進的局面。

關鍵時候的關鍵創新,從這個角度來說它“孤篇蓋全唐”也未嘗不可。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為何被稱為唐詩的巔峰之作?

一家之言,歡迎指正評論。

喜歡請點贊並關注,謝謝。

唐诗宋词元曲之韵
2019-04-21

謝謝憑海臨風等兩位網友邀請,遲復見諒!

要回答此詩為什麼被稱為唐詩的巔峰之作,先來欣賞一下全詩:

春江花月夜 唐代: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昨夜閒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至於原詩的內容及其特點我會在下面的介紹中涉及到,在這裡就不多說了。我認為此詩能稱為唐詩的巔峰之作,主要有如下幾點原因:

一、屬於名人名作

本詩的作者為唐代著名詩人揚州張若虛,此人事蹟雖然在歷史書籍中記述不詳,留存於世的作品也不多,僅兩首,但他在唐代還是非常有名望的。他當時的名氣就非常大,常與賀知章等當世頂尖文壇巨匠交遊吟唱,交誼甚深,並與他們齊名;又與賀知章、包融、張旭等三人共稱為“吳中四士”;可見在當時就名氣不凡。這首春江花月夜》被選入《全唐詩》,是張若虛的代表作,歷來評價甚高。

二、時代意義非凡

在該詩出現以前,唐代詩壇還是在繼承和沿襲齊樑時期綺麗浮靡的文風,追求華麗的詞藻,內容以描繪宮庭生活和男女感情為主,內容空洞,格式單調,對詩文的繁榮和發展帶來了很大的桎梏。該詩在總結前人先進經驗的基礎上,採用清麗自然的語言,靈活的創作形式,寓景、情、事、理於一篇中,並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它開創了盛唐詩歌清新自然的一個暫新局面,是詩歌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也是中國古代詩歌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因而在唐詩和整個詩歌史中佔有一席重要的地位。

三、寫作特點新穎

該詩雖然沿用了樂府詩的創作手法,但進行了發展和創新,形式靈活,內容靈動,語言自然,韻律協和,富於生活氣息。它抓取了人生中最美好的五件事物:春、江、花、月、夜,集中描繪了一幅迷離恍惚、幽美邈遠的春江月夜圖。春江花月夜是一樂府名,在張若虛的詩裡,這既是樂府名也是詩題名,他對這五個字所代表的景物都進行了美妙的描述,為讀者展現出一幅優美的畫卷。全詩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寫景、第二部分寫哲思、第三部分寫遊子思家,三部分巧妙地結合於一篇中,引人共鳴。全詩始終以月亮在夜晚中的升沉過程為主線,以江的場景,夾雜地描寫了春、花和夜,緊扣主題,創造了一個深沉、寥廓、寧靜的境界。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為何被稱為唐詩的巔峰之作?

四、藝術成就極高

該詩情景交融,思辯結合,藝術成就非常高,它將寫景、哲理和遊子思婦有機地結合起來,藝術成就和藝術價值遠超單一題材(景物詩、哲理詩、愛情詩)的詩,想像力豐富奇特,意境深遠悠長,語言質樸流暢,讓人過目不忘,流連忘返。全詩的結構也很有特點,每四句一轉韻,共三十六句,所選韻部都非常切合當前描寫的景物特點和思想感情,韻律宛轉悠揚,急緩有度,給人帶來強大的衝擊和震撼,帶來無限的美感和享受,審美價值極高,一直有“孤篇蓋全唐”的稱譽。

五、對後世的影響大

此詩自問世以來,就一直受到當代或後世文人的稱讚和借鑑,不論是在行文佈局、主題提煉、表現手法、藝術形式還是題材加工上都給人以啟發和借鑑。此詩意境高遠,構思奇巧,後代詩人經常借用或化用其名言警句,比如唐代的張九齡、崔顥、李白等,宋代的蘇軾等都化用過此詩中的佳句,並或多或少地借鑑過其形式或內容。此詩將景物、抒情、哲理、愛情等多種詩情融為一體,既寫出了許多人的心聲,又給人以優美的享受,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膾炙人口,一直為後人所傳誦。

六、歷史評價高

這是一首享譽中外的千古名篇,自問世以來越來越受到後世的推崇,名氣越來越大,歷代著名文人都曾給過極高的評價。可以說歷代文人從此詩的各個方面都有過各種中肯的分析和極高的讚譽,這也是歷代名人給予好評最多的一首詩。近代著名學者聞一多先生曾說過此詩:它是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一直有著“孤篇蓋全唐”的美譽。至於其它名人的評價我就不一一枚舉了。

綜上所述,這就是我認為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為何被稱為唐詩的巔峰之作的主要原因。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為何被稱為唐詩的巔峰之作?

謝謝大家,不當之處,請批評指正,歡迎交流討論!

如果喜歡就請點贊,請關注頭條號:唐詩宋詞元曲之韻,謝謝!

圖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雨后新晴原创
2019-04-20

謝舟自橫先生邀請,遲復為歉!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為何被稱為唐詩的巔峰之作?

江月有恨,流水無情!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把一夕江月渲染得淋漓盡致,詩章歷經千年滄桑變幻而不朽,本身就如同光耀千古的一輪高天朗月,創造了一個幽美恬靜的神話般境界,不僅照亮了唐詩的路,催生了唐詩的燦爛,也使後世詠歎不已,生懷古之幽情!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為何被稱為唐詩的巔峰之作?

江月依舊在夢,詩章千古不朽!丹青妙手,想象力豐富,羈旅愁餘,融情於景,文思泉湧,超越了模山範水的寫景詩,妙筆生花。春夜江邊,詩人感慨萬千,揮毫潑墨,筆下的人生哲理,夾著哀傷惆悵的歡愉與激勵,清雅怡人心神。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為何被稱為唐詩的巔峰之作?

初唐的大手筆,吸納南方民歌斑斕繽紛的色彩與風調,又成功地運用了齊樑到隋代的詩歌發展成果,寫出了以小組轉韻的七言長詩,成唐詩典範之作。三十六行九組,每四句為一小組,一組三韻,每組轉韻,錯落穿插,繁而有序。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為何被稱為唐詩的巔峰之作?

春江、江月、江樹、江樓、遊子、思婦,大開大合地過渡,神來之筆,令人陶醉!音節美,韻律美,斷而復續,飛思妙接,字字珠璣,繪成清峻、雄奇、瑰麗之象!春、江、花、月、夜、人,人、月相望,離愁別緒縈懷。起承轉合,章法結構齊整,畫面感豐厚,將讀者引入一個渾然天成的高雅境界!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為何被稱為唐詩的巔峰之作?

春江、明月、海潮,埋下鴻運的秀墨。初月的朦朧,高月的皎潔,催生詩情畫意,引發思古幽情,催發思考社會人生的遠懷。結筆處,風情搖曳,餘音繞樑,引人入勝。一千多年後,《春江花月夜》若同昊天古月,依舊映照今人……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為何被稱為唐詩的巔峰之作?

白这个颜色
2019-01-29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為何被稱為唐詩的巔峰之作?

張若虛出生初唐時期,【唐朝祕史】記載,李世民微服私訪,遇張若虛,愛其才,認為義子。後經李世民作媒,娶丞相魏徵之女魏清月為妻。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為何被稱為唐詩的巔峰之作?

李世民崇信佛道,為求長生,派人西天取經。本來取經人選中,張若虛作為特使帶三藏同去西天,西天萬里,歸來無期,魏清月讓自己的閨蜜武媚娘向皇上說情,另覓取經使者。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為何被稱為唐詩的巔峰之作?

武媚娘一見張若虛,媚頭心上,從此刻骨銘心。張若虛以一首【春江花月夜】,寫出即將西去,相見無期的無奈。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為何被稱為唐詩的巔峰之作?

武媚娘讀了張若虛的詩,淚流滿面,望月輕嘆【君生我也生,不甘負此生】遂和詩一首【深宮愁媚娘,月夜思張郎,江風吹人暖,漁火對妾寒。君成西行客,一路怎空色?緣來與之遇,今生不再尋。徒言萬般語,想睡張若虛……】。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為何被稱為唐詩的巔峰之作?

李世民在武媚孃的勸說下,取消了特使,命三藏孤身西行。是年,張若虛與魏清月生下一子,起名張繼。就是後來寫【楓橋夜泊】的詩人。老張家寫【夜】是祖傳,父子的【春江花月夜】與【楓橋夜泊】,一舉成名。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為何被稱為唐詩的巔峰之作?

武則天自從與張若虛相識,愛意纏綿,魂牽夢繞。武則天在日記中寫道【若虛你在哪?想死媚娘啦,夜夜夢君來,醒了淚滿懷。寄去相思意,願做你滴妻……】。張若虛終於和武則天私約,在華清池洗浴中心洗了鴛鴦浴。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為何被稱為唐詩的巔峰之作?

李世民駕崩後,武則天曾出家為尼,張若虛百般呵護,此時的武則天把張若虛看成唯一可靠的人,與張若虛生下一女,就是後來的太平公主。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為何被稱為唐詩的巔峰之作?

武則天吉人天相,又重新回宮受寵。她忘不了與張若虛的患難之情。張若虛49歲時,武則天獨攬大權,把【春江花月夜】定為唐朝第一詩,武則天與張若虛生一子一女。張若虛一度被稱詩帝。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為何被稱為唐詩的巔峰之作?

晚年的武則天,把張若虛招到身邊,兩個人相濡以沫,武則天早把張若虛當作自己的夫君。武則天一直與魏清月保持著親切的閨蜜關係,她曾問魏清月【你介意我們姐妹共守一夫嘛?】魏清月說【大愛無私,媚娘願共夫,清月求之不得……】。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為何被稱為唐詩的巔峰之作?

三人随笔
2019-04-20

謝邀。從古到今,已經不知有多少知名人士評論過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了,從各個角度、各個方面的分析點評著實不少。我的專業不是文學,來說說我的感受,也許像讀野史一樣,說不定也能讓人感些興趣。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為何被稱為唐詩的巔峰之作?

我被《春江花月夜》所吸引,除了她的語言美和景緻的精美描寫之外,主要是作者的聯想讓我印象極為深刻。

江邊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這兩句讓我驚歎不已。作者聯想實在是太深遠太豐富了,我們經常看見月亮,只想著月亮有多美有多純潔,感嘆著“好美啊!”但張若虛的這一問,讓我們浮想聯翩,是啊,這月亮有誰見過?它最先照的人又是誰?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為何被稱為唐詩的巔峰之作?

古往今來,抬頭看過月亮的人便湧現在了我們的心頭。那輪明月,彷彿是一面鏡子,照到了我們,還有我們前面的人。明月一直在那兒靜靜地看著我們,一代又一代,一輪又一輪。看見這輪明月,似乎我們就是在與古人交流,他們都見過,現在是該輪到我們了。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世事變遷,人來人往,唯有那一輪明月始終不變。這是什麼情懷?這是什麼感慨?

從尋常的事物中發現不尋常的意境,體會出不尋常的人生意義,這就是高明至極的地方。就像武俠小說裡的高手(最近迷戀上了回答金庸先生武俠小說的問題了,又繞來了啊),看似無招,卻高深至極,毫無破綻,根本讓人躲無可躲,防不勝防。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為何被稱為唐詩的巔峰之作?

舉手投足便是招式,信手拈來便是文章,這就是“大家”的風範。沒有刻意的修飾,沒有詞藻的堆砌,沒有豪言壯語,但真情緩緩流出,流進了每個讀者的心田。

對於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我毫無招架之功,沒有一點抵抗力。

遺憾的是張若虛流傳下來的詩太少了,僅兩首。但這又有什麼關係呢?我們誰都忘記不了他。再說,他如果流傳下來的作品太多,都像《春江花月夜》一樣的精美,那唐詩估計就沒有那樣百花齊放的盛況了。他都寫完了,後人還怎麼寫?沒法動筆啊。

詩不在多,一首足矣,這就是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

(圖片來源於網絡,這些書法也漂亮,配上《春江花月夜》,相得益彰。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梦酣三天
2019-04-19

謝謝邀請!

我是夢酣三天,和大家交流詩詞學習心得。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被聞一多稱為是“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又被人評為:“孤篇橫絕,竟為大家。李賀、商隱,挹其鮮潤;宋詞、元詩,盡其支流,宮體之巨瀾也。”後來才有了“盛唐第一詩”、“孤篇蓋全唐”、“以孤篇壓倒全唐”等評價。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為何被稱為唐詩的巔峰之作?

看歷代的評論,意象玲瓏,朦朧空明,幾乎所有的美譽全送給了這首詩,讓我繼續評論,在詞語上表達出新花樣,辦不到!前人才力高絕,拾人牙慧難以推陳出新,不如放棄另闢蹊徑。本人學理工出身,找個參照物倒也可以。

有唐一代,在世就被稱讚才力高絕的,李白首屈一指,杜甫詩是被韓愈發掘,到宋代才被推到頂峰,但提及詩作,言必李杜。李白,是詩壇受微詞最少的詩人,用來做標尺,儘管大材小用,卻信力十足。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為何被稱為唐詩的巔峰之作?

被稱為孤篇蓋全唐的,一個是崔灝的《黃鶴樓》,另一個就是《春江花月夜》。前者因李白的“眼前有景道不得,崔灝題詩在上頭”的推崇而名聲大噪,後來李白有首詩模仿黃鶴樓,《登金陵鳳凰臺》

“ 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詩仙此詩,把天荒地老的歷史變遷與悠遠飄忽的傳說故事結合起來,表達深沉的歷史感喟與清醒的現實思索。此詩氣韻高古,格調悠遠,個人認為,比崔詩藝術性更高。但沒用的,崔灝的詩,名聲在外,就是深入人心。

而春江花月夜,李白也有仿詩,《把酒問月》: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

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

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雲間沒?

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願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裡.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為何被稱為唐詩的巔峰之作?

詩仙直接截取張若虛詩中的高潮片段,發揮想象力,提出更深遠更廖闊的問題,不得不承認,問題和思索都比張若虛要高一些,但是,還是沒有閱讀春江花月夜那般激動。

“春江花月夜,以月為主體,“月”是情景兼融之物,它跳動著詩人的脈搏,在全詩中猶如一條生命紐帶,通貫上下,觸處生神,詩情隨著月輪的生落而起伏曲折。月在一夜之間經歷了升起——高懸——西斜——落下的過程。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灘、天空、原野、楓樹、花林、飛霜、白沙、扁舟、高樓、鏡臺、砧石、長飛的鴻雁、潛躍的魚龍,不眠的思婦以及漂泊的遊子,組成了完整的詩歌形象,展現出一幅充滿人生哲理與生活情趣的畫卷。”一一摘自《古詩文網》(作者落月)

對比張詩和李白詩,感覺春江花月夜如整齣劇目,譬如《四郎探母》,李白詩如高潮片段,像“叫小番”,高,絕,但不如春江花月夜更“詩情畫意”,孤篇蓋全唐,言之有理。

謝謝閱讀,我是夢酣三天,歡迎關注,我會盡力給出更優質的回答。

亦有所思
2019-04-19

感謝邀請!

小可就不復制粘貼歷代評論和讚美了,僅僅說一下我個人的觀點。

這是一首宮體詩!

寫過古詩詞的人都會有感觸,宮體詩要想寫得漂亮很容易,但要寫得有深度太難了!何況還是這種類似古風篇幅的。

這首詩的氣度就和別的詩作不一樣,大氣和唯美里面是一種淡淡的憂愁,這種憂愁是哀而不傷,充滿著哲學意味,更有人生的思考,彷彿有人生的際遇,曾經的情感,傷痛的回憶,無奈的消逝,還有無法言表的孤獨,都清清淺淺地流了出來。

在這首詩之前,那些宮體詩,無非都是宮柳城花,春愁秋怨,要麼就是羅帶輕解,玉枕鳳搖,哪有如此空曠清幽的作品。

在這首詩之後,那些古風,都變得具體起來,哪怕是杜公,哪怕是樂天,要麼貧恨憂思,要麼感懷人事,豈有這種磊落風流的胸襟?

從把李杜相逢當做中國文化史上的偉大事件就可以看出,聞一多先生是把感性發揮到極致的一流人物。他對詩詞之美沒有任何免疫力,他對這首詩的愛不沾凡塵,有一種為之癲狂的痴氣。每個人心裡都有一首最愛的唐詩,真正讀了進去,或者真正陷了進去,堪稱作者的隔世知音。或許壓全唐可能有些過譽。但不得不說,這首詩已經超越所有宮體詩了,當一座高山明晃晃地閃在你面前的時候,任何人在寫宮體詩的時候都可能提不起筆來。

沒辦法,如果僅僅是高出一線,尚可爭上一爭,可如果已經是雲泥之別,又如何逆天改命呢?感我的感覺,這就是詩神附體,大唐的氣質和人文瞬間湧進張若虛的體內,順著筆尖,噴湧而出。

無可爭議的神作,開頭,中間,結尾,無微不至,無可挑剔,無與倫比!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為何被稱為唐詩的巔峰之作?

傲世万年雪
2019-04-22

謝謝邀請。

《春江花月夜》這首詩在明、清以前幾乎默默無聞,只是在明朝之後,開始被慢慢提及,直到清朝開始聲名鵲起,王闓運評此詩“孤篇橫絕,竟為大家”,近代聞一多稱讚“詩中的詩,頂峰的頂峰”,後被理解為“孤篇壓全唐”,這才奠定了其歷史地位。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為何被稱為唐詩的巔峰之作?

《春江花月夜》是不是唐詩的巔峰之作,以現在的評判標準肯定是的,但是在明代以前此詩並不被人們所重視,一首詩的被接受與否,有著很明顯的時代性,在某個時間某個朝代對於詩歌的評判標準是不一樣的。

在這裡我推薦大家看《唐詩排行榜》(王兆鵬編著)一書,該書對於唐詩的排名手法新穎,相對客觀。它主要利用大數據的算法,綜合古書記載、現代記載、網絡點擊率等等,計量出唐詩的排名。結果《春江花月夜》名列唐詩第38位,而第一名是崔顥的《黃鶴樓》。如果論巔峰之作的話,《春江花月夜》38位的排次也稱的上巔峰之作了,但是“孤篇壓全唐”就有些言過其實了(以排行榜的評判標準)。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為何被稱為唐詩的巔峰之作?

《春江花月夜》的主要特點就是環環相扣,情景理互相交融,徐增《而庵說唐詩》中評判“此詩如連環鎖子骨,節節相生,綿綿不斷,使讀者眼光正射不得,斜射不得,無處尋其端緒”,而且文中用到了大量的排比、對偶,成詩的難度很大,作為張若虛僅存兩首之一的詩歌確實名不虛傳。但是此詩還有一個重要的點,就是詩中體現的人類智慧,“江邊何人初見月,江月何時初照人”這句有人對探求宇宙萬物的深刻道理,如果單論這一句,此詩絕對名列唐詩第一。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為何被稱為唐詩的巔峰之作?

這首詩華麗,但是並不豔麗,每讀一遍都會發現其獨到之處,景----情----理,逐次遞進,值得反覆感悟,在本人心目中,此詩為唐詩第一。

山中月2
2019-04-21

免費的午餐,怕醉

人們對於免費的餐飲也許沒有人會拒絕。”悟空回答“就好比一桌桌盛宴,邀請人們不僅免費就餐,而且當你飯飽酒酣之後還可能蕕得可心的獎賞或意義非凡的打點。天下竟然有這般美事,不由你不信,實事有力證。這幾天有三撥網友邀請回答“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面對這一盛宴,我不免惶恐。雖說是免費,就怕席間醉。

對於詩文欣賞可深可淺,但總得沾邊。別人已經講得很透徹了,我再來重複哆嗦一遍,無新意即無味可品。但盛情難拒只好涉水一試。《春江花月夜》被稱為唐詩的巔峰之作,第一次聽到這麼高的譽贊是在央視的”閱讀和欣賞”節目中。此前對這首詩也讀過多次,對詩的美味卻說不出一絲理由。聽央視一播才稍有頭緒。《春江花月夜》是樂府《清商曲-吳聲歌》的一箇舊題,曲調為南北朝時的陳朝後主陳叔寶所創制。著名的《玉樹後庭花》也是出於陳之手。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被譽為“頂峰”是出自近代作家聞一多的《唐詩雜論》。說它是“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張若虛應屬於盛唐詩人,與唐中宗時期的賀知章、包融、張旭被稱為“吳中四士”。《春……》詩能脫穎而出,“孤篇橫絕”“壓倒全唐”,其中原因是洗脫了六朝宮體詩的脂粉氣息,娘娘腔調。《春……》詩將寫景、抒情、擬問、理論、相思等巧妙地佈局其中,自然而柔美不露刀切斧劈之痕,這是征服後世詩家及讀者的根本原因。

全詩以春、江、花、月、夜為背景,以月升、月落為線索貫穿全篇。

一、寫景。(前10句)動態之景,實中有虛。從月出開始,以月落而止。江水明月花草,汀上流霜塵霧。

二、哲理。(11——16句)擬問說理,充滿情趣。“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面對這一不經意地提問又有幾人能解答。“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空中明月不因江邊無人而不朗,往往是明月長在而人生不在。人有生有死,代代相傳,沒有止境。江月不會擇人而照或不照。

三、觸景生情,思歸思親。(17——30句)借明月寄相思。有飄泊的江湖客,有扁舟上的遊子思親思歸;有明月樓上,妝鏡臺前,玉戶簾邊,搗衣砧旁的思婦見月而思夫思郎心尤切。

四、再寫景。(31——36句)開篇寫月,收尾寫月。明月始終貫穿全詩。

五、抒情。全詩處處寫景,處處抒情。一切景語皆情浯,

《全唐詩》載詩五萬餘首,就題材而言分七大類基本包攬殆盡。詠物詩、敘事詩、田園山水詩、閨怨詩、邊塞詩、詠史詩、哲理詩。再看張若虛的《春……》詩,說它是詠物詩一點不假。歌詠的就是江上明月。說它是哲理詩也在理。詩中的確有飽含哲理的詩句。說它是長篇寫景抒情詩更貼切。三十六句有幾句不寫景?有幾句不抒情?處處寫景處處情。說它是閨怨詩也行。因為詩中至少有10句之多寫了相思情,只不過不是單純的閨怨,還有遊子的思念。

一首《春江花月夜》就兼顧了詩的多個類別,不得不承認詩人的精心佈局,多方考慮才寫出了這巔峰之作。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