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瞭解孩子各階段的心理所需?

4 個回答
pp虾00
2019-06-04

孩子各個階段的需要是不同的。不同孩子有不同的需要,但也並不是無規律可尋。關鍵是對孩子要有足夠的關注和愛。

出生後的嬰兒期,孩子已經有一定的感知能力,但她需要父母的陪伴,三歲之前,父母只需要陪伴在孩子身邊,保護他安全成長。一定要給孩子足夠的關注和愛。然後嬰兒會用驚人的學習能力去探索世界。漸漸他學會各項技能,說話,行走。這段時間會出現人的第一個叛逆期:嬰兒想獨立探索世界,但很快他會發現自己能力不足重新依賴父母。父母只需要在他探索過程中提供必要幫助,不用直接給他們想要的。千萬不要溺愛或者不關注,不然會影響其認知等發展,長大產生心理問題。

如果孩子健康的與父母分離進入兒童期,孩子會依賴父母漸漸長大。兒童期的孩子認知,運動,智力都在發展,逐漸有了自己的個性。父母要尊重孩子的個性,讓孩子做真正的自己。幫孩子找到興趣愛好,發展他喜歡的事情。千萬不要強迫孩子做他不喜歡的事情!他需要為他的選擇負責。如果孩子對家務什麼的好奇,試著交給他。

接下來孩子會進入叛逆期。孩子漸漸有了獨立人格。十二三歲開始到青春期結束,孩子需要脫離對父母等親人的心理依賴,走向獨立的自己,這是辭舊迎新的過程,必然產生複雜的情緒。父母習慣把自己的想法感受投射到孩子身上,把焦慮轉嫁給孩子。這是以愛的名義剝奪孩子自我探索的機會,催毀孩子的感受。給孩子獨立空間,有自己的選擇,陪伴他們認識並承擔探索中的錯誤才是正確的。孩子不會害怕失敗,害怕的是否定。

叛逆期結束後孩子就會找到自己,去獨立實現人生價值。以積極心態面對困難。


父母如何瞭解孩子各階段的心理所需?
父母如何瞭解孩子各階段的心理所需?
父母如何瞭解孩子各階段的心理所需?
四川思起源青少年教育
2019-06-04

研究:各年齡段孩子的心理需求!(一)

人格==天生氣質+後天培養(尤其是人生前18年的家庭教養)。

我們可以把孩子比喻成是一粒種子,這粒種子已經具有其本身的生命力以及與其生長的所有的資源,但是它只有具備生理營養才能生根發芽,具有心理營養才能有更好的長勢長得粗壯茂盛。生理營養,我相信各位家長應該沒有問題,但你們瞭解孩子需要什麼心理營養嗎?是如何需要的?什麼時間需要?所有的孩子的營養一樣的?我們如何給?我們自己具有這種營養嗎?如果沒有怎麼辦?。。。。。。。

現在給你一張清單,這張清單上記載著如何更好地瞭解你的孩子的使用說明,這是特別回饋給重視孩子成長的家長,同時也是一個有價值的參考,對於讀不懂自己孩子的家長是絕對有必要的,加快你對孩子的正確理解,讓家庭更加平衡的生活。

在這之前,請承認自己教育的確存在一定漏洞。首先進入自己過去的所有遺留問題,從孩子0歲到現在,毫無障礙、毫不保留的回憶你教育孩子各個時期的問題,以及後期可能會碰到的問題,和如何去挽救過去因教育不當而對現在造成的影響。作為父母,應當站在一個新的角度、一個新的高度上去準確把握孩子的心理信息,加之得當的引導的方式才能真正實現對孩子的正確引導和教育。

孩子的情感傾向你關注了嗎?孩子的主張、意見你聽進了嗎?你是否帶給孩子的全是有益的影響?孩子心理的營養到底夠不夠用?

如果心理營養不充分,孩子表現出來的現象是什麼?

主要有以下三種:

1、情緒不穩定。

2、人際關係不良。

3、行為偏差。

在中國13—15歲孩子的自殺和自殘率偏高。

如果一個孩子有足夠的心理營養去滋養他的生命,他的生命力就會自然而然的綻放,有良好的人際關係,也能夠有力量去追隨自己的夢想!生物本性就是向上向善,努力展現自我的過程,更何況人!

一、不同年齡階段孩子所需要的心理營養

1、0—3個月

此階段的孩子,更多是用感官感覺來生活的。我餓了,就需要吃到奶水;我渴了,就需要喝到水;我拉了尿了,不舒服了,其他人就需要幫我整理;我冷了熱了,就需要幫我加減衣服和被子。呵呵,我才不管其他人怎麼樣,他們要以我的需要為己任,全面呵護我的需要。

這個年齡階段的心理營養需求是:(1)無條件接納。(2)NO.1 in life(生命中至重)。以上兩個需求,誰能夠完全做到呢?答案一定是媽媽。(爸爸如果在過程中參與的多,也可以做到)。也即是,此階段的心理營養更多是媽媽給予的。在生養孩子後,媽媽體內就分泌兩種物質,一種是荷爾蒙,在奶水中滿足孩子的生理需要;另一種是本體荌,會讓媽媽有滿足感:怎麼看自己的孩子都是最美最偉大的,這種物質三個月後就會消失,這樣來滿足孩子的心理需要。母乳是孩子最好的食物,會根據孩子的營養需求自動調節成分,能充分滿足孩子的心理營養需要。

因為不是所有的媽媽都分泌這兩種物質,比如發生產後抑鬱症,或是有重大突發事件干擾(如婚變),或其他情緒問題,這些情況的出現就會阻礙媽媽分泌出這種荷爾蒙。男人在談戀愛的時候也會分泌這種荷爾蒙,就是為什麼“情人眼裡出西施”了。

孩子在這個時期為了滿足需求,會挑選一個人作為自己的“重要他人”,通常這個人,可以是媽媽或爸爸,但也可以不是,這視孩子自身情況所定。有的孩子非常地敏感,非媽媽不可,一定要媽媽,其他人都無法成為“重要他人”,有的孩子沒那麼敏感,可能從小交由爺爺奶奶帶,就選了爺爺或奶奶作為“重要他人”。

兒童在這個時期的這兩個心理需求如果沒有得到滿足,他就會用一生的時間,去尋覓自己生命中的重要他人來滿足自己的這個需求,也許一生未果,也許很幸運能找到。他必須要完成這個過程的彌補,其行為可能表現為早戀,持續時間可能需要三個月。孩子為什麼會早戀?現在的孩子早戀越來越早,越來越多,一方面說明孩子在嬰兒期的需求未滿足,一方面也說明現在的父母越來越忙碌了。孩子早戀時也會分泌苯體荌,會有無條件的接納和我是最重要的感受。如果你的女兒剛剛戀愛,你最好是不要問她“你是要媽媽還是要他(男朋友)”的問題,因為她一定會在心裡說“我要他”。就是要問也要三個月之後再問。

有更多的人會利用良好的婚姻來滿足自己的這個需要:碰見一個愛自己接納自己寬容自己的人,婚姻除了滿足性和生命延續的過程,更多也在尋找自己一直缺失的感覺。您可以想想我們當初戀愛時的感覺就可以,那一定是這個人就是無條件的滿足我的人。如果滿足不了,可能會出現離婚或婚外情,我們都在尋覓一種感覺。

2、4個月—10個月

在生理上,這個階段的孩子開始慢慢要學會爬行。爬出去爬回來---主動選擇離開,需要安全時自己就會爬回來。此時心理營養是媽媽要允許他爬出去爬回來,很自然的離開,很自然的回來。如果媽媽自己沒有安全感,她在此時期最恐懼。如果這個階段的心理營養沒有被滿足,就會導致孩子有分離焦慮,例如進入幼兒園或者新環境,有異常表現;談戀愛失戀,情緒反應大甚至自殺。

心理營養需求:安全感。這個安全感最大程度地來源於父母之間的良好關係。

給孩子安全感最好的方式是夫妻關係良好,當然還有重要他人是穩定可靠的。因為父母就象大地一樣。這個時期的兒童,如果父母整天有衝突,吵架等,對孩子而言就如同是經歷地裂一般的巨大恐懼。如果得到了足夠的安全感滿足,就會自然健康的和母親分離,就象孩子剛剛出生時,要剪斷臍帶一樣(生理分離),想象一下如果臍帶沒有剪斷會怎樣?孩子就無法生存。

心理的臍帶也需要剪斷,這就是心理的成長。成長,就是成為獨立自主的個體。這個過程是會自然而然發生的。如果孩子沒有足夠的安全感,就會產生所謂的“分離焦慮”。孩子的行為表現出粘人,通常可能是因為安全感的需要沒有滿足。

3、10個月—16個月

孩子在生理上開始會走,父母要支持他去冒險,如果此時得到媽媽支持和照顧,孩子就會獲得實際安全感和心理安全感。孩子將來不會怕陌生人,並且願意去探險、膽子大,但不是不要命的那種!因為他知道哪裡安全哪裡危險。

4、16個月—2歲

“可怕的兩歲”,這個年齡階段最難教養:一面是非常的依賴,一面又非常的獨立,經常說不要。這是鍛鍊孩子對自己負責任的時候,不要的時候要為自己的決定去承擔後果。例如不吃飯,好,就餓你一頓,呵呵,孩子可能不會為自己的行為後果負責,我們該怎麼做?心疼孩子就放棄自己當時的決定,這就是溺愛,我們的做法是:溫柔的堅持!這個需要力量和決心,所以這個階段的媽媽會覺得自己特別的累,這就需要爸爸的支持!

5、2歲—3歲

穩定自我的建立。這個階段的孩子要形成這種認識:我有時看不到媽媽在,但我知道媽媽的愛在。玩的遊戲是:捉迷藏。這個時期需要一個過渡性的重要他人出現,要求是溫暖的,安全的,有毛的,柔軟的,比如毛絨玩具、抱枕、小被子、衣服都可以。這是健康心理的表現。如果一直依賴媽媽,不分床才可怕,孩子永遠在心理上長不大!

3歲前,孩子通常沒有記憶。你可以回憶一下,儘量往最小時候回憶,看一看你記得的最早的事情發生在幾歲?通常都是在3歲以後,如果你有記得3歲前的事情,請你要注意觀看一下,那是什麼事情了,通常來說,那一定是對你產生了巨大影響的事情,所以你才會記得。為什麼孩子3歲前基本沒有記憶,是因為這個階段,孩子與媽媽是“共生”關係。孩子沒有“我”的概念,把“我”和“媽媽”視為一體。沒有“我”,也就沒有關於“我”的記憶。如果媽媽(也可以是其他人,只要這個人是孩子認定的“重要他人”)不見了或發生事件,孩子就會不安。

在這個階段裡,孩子需要慢慢、慢慢地一個過程,來慢慢、慢慢地把“我”和“媽媽”逐漸分離,通常情況下,孩子在3歲過後,能夠順利、自然地完成這個分離過程。你會發現,3歲前,孩子比較粘你,但是到了4歲,他就能離開你跑的遠遠的也不會回頭。

在孩子的成長中,必須要經歷這樣一個逐漸分離的過程。

0歲—3歲這個階段,如果孩子獲得了被充分接納,學會安全,懂得該分開就分開、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有穩定自我形象的心理營養,他們就很快適應新環境,社會化速度快!這個階段的孩子更需要媽媽的照顧支持和幫助。如果缺乏心理營養,一遇到給他心理營養(也許有意也許無意)的人,他會立即被吸引,比如早戀。這和如果三天沒喝水,見到水不管髒不髒就喝;如果七天沒喝水,見到水不管有毒沒毒就喝一樣的道理。

安全感的來源:

(1)爸爸媽媽夫妻關係穩定。即便有爭吵,有衝突,要讓孩子意識到父母自己有能力去解決的。

(2)媽媽的情緒穩定,越穩定越安全。媽媽會處理自己的情緒。有的媽媽會認為孩子是惹你有情緒的人,其實這不是真相,也許是其他原因(夫妻等問題),孩子沒有能力和責任幫助媽媽解決情緒問題!

其實人有情緒時一定是找安全的人發的,孩子在承受著社會最底層的情緒垃圾,爸爸在單位,媽媽在單位,甚至夫妻關係問題產生的情緒,如不及時疏導處理,孩子是最終的出氣筒!尤其是媽媽的情緒,孩子吸收更多,不忍心不吸收啊。也許媽媽的焦慮成為孩子的焦慮。

6、4歲—5歲

有了“我”的記憶,人一般有四歲以後的記憶,真正的人類出現,新我:我是誰?我有價值嗎?我可愛嗎?

此時的孩子需要從爸爸身上獲取這些心理營養,所以變得跟爸爸親近,喜歡爸爸。現在的媽媽就很落寞,感覺自己的孩子很陌生,曾經粘成一個人似的,現在陌生了,有的媽媽就罵自己的孩子沒良心,可能在心裡上不適應很寂寞。

這個時期孩子需要肯定、讚美、鼓勵、認同,就象魚兒需要水一樣,魚離開水,就無法生存。如果孩子得不到滿足,就會不斷的去要,就象你兩天不喝水的話,你滿腦子都是想水!水!水!去哪裡有水!孩子也是一樣,在這個時候你去告訴孩子要專心!要認真!他根本不會聽你的。值得注意的是,爸爸對孩子的肯定和認同,比媽媽的影響更大。通常4歲後,孩子需要爸爸更多(3歲前需要媽媽多)。有肯定、讚美、鼓勵、認同的孩子長大後會變得有底氣,遇到挫折時有力量去面對,是孩子心理上是守護神!

如果這一時期需求未得到滿足,孩子一生都在尋求別人的肯定和認同,要找到一個“重要他人”來彌補這一需求。如果孩子不能夠通過正面行為獲得父母的肯定、認同,可能會轉而用負面行為來引起父母關注,故意做出一些不被接受的叛逆行為,哪怕被父母打罵,也好過被父母忽略,被忽略的感覺是最痛苦的。

父親對孩子的影響是:(1)人生價值觀,(2)自我概念,(3)性別認同。前兩項媽媽也可以代替爸爸做,但需要更多的時間,同時需要一致性表達。性別認同只有爸爸可以做。要對女兒表達:我很高興你是我的女兒(女性認同)女兒16歲之前稱呼女兒為女兒;要對兒子表達:你是我的好兒子,你真像我啊(男性認同)。同性戀的出現固然有社會因素,但我們的家庭似乎有更大的責任啊。

爸爸對孩子的承諾是:(1)孩子,需要我時,我就在你的身邊,不要怕。(2)孩子,我允許你犯錯!

最傷害人的兩個場所:一個是戰爭,一個是家庭。讓孩子成為一個人,安全感的來源,媽媽很重要!讓孩子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價值感自信心的來源,爸爸很重要!

孩子如果容易發火、行為偏差,原因大部分來源於夫妻關係惡劣,親子關係問題包括母子、父子關係!情緒在孩子內心深處難於消化,積累了很多情緒,也可能導致晚上睡眠不好,失眠夢多。

中國的爸爸是愛孩子的,但不一定和孩子親近。沒有時間交流溝通,但一見面就教導!此時關係比教導更加的重要!

孩子如果和爸爸的關係差的話,導致孩子的自我感不強!

如果處理了孩子的情緒問題,孩子的學習力、記憶力、注意力會提升20%。

孩子出了問題,也是家庭關係出了問題:也許是夫妻關係疏遠,也許是父子關係和母子關係出了問題,也許都有!

如果孩子出了問題,什麼是最好的藥?-----個人時間,父母要有時間去給孩子心理營養。

目前國內基本是三歲上幼兒園,建議可以四歲上,因為一般情況下,孩子這個時候已經完成了和媽媽的分離。

如果在這個過程中的安全感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比如父母離異、頻繁更換撫養人、頻繁更換生活地點等,都會對孩子的安全感造成損害,同前面一樣,孩子會一生尋尋覓覓,需要彌補這個需求空缺,需要的時間和童年一樣,可能是三年。行為表現上比如戀愛中總要向對方求證是否愛我,是否會離開我等等,比如失戀,有的人失戀就會自殺,那並不是因為他痴情,而是他的第二次心理創傷,源於小時候安全感的缺失,如果有人對你說“沒有你我就活不了”,那不說明他有多愛你,只說明這個人的心理不夠健康。

孩子在安全感上沒得到滿足,長大後會產生許多關係上的問題,如人際關係,他不能夠學會如何與人建立關係,如何處理人際關係,他有很多的不確定與恐懼,不能夠獨立。

夫妻之間婚姻的頭三年磨合期,也有在尋求安全感。主要有三方面的差異:A 夫妻價值觀差異;B 雙方原生家庭的碰撞;C 夫妻性格差異。

7、5歲---6歲

這個階段父母要多和孩子在一起相處,起到家庭模範作用,具體包括:①如何處理生活上的難題,方法及態度。②如何處理人際關係。③如何處理情緒。這個模範可以幫助他解決:當我碰到問題時,我怎麼辦?如果我心情不好,我怎麼辦?我與別人的意見不同,我怎麼辦?告訴他如何管理他的情緒,如何處理他的生活中的問題,他需要學習,而這份學習來源於一個模範。

8、7歲以後

7歲以後孩子需要的心理營養是尊重、信任、自由選擇。

這個時期是孩子學習的最好時期。偶像是這個時候需要的,這個年齡的孩子去學校會把老師或學長當成榜樣。他需要學習如何更好地面對這個實際,包括掌握一些技巧、方法,包括人際交往的知識等等。如果沒有得到滿足,就像一些年輕人盲目地崇拜偶像,崇拜到一種病態。也是因為童年這部分需求沒有得到滿足。

對於年齡更大的孩子,關鍵字是:給他們選擇的自由。

9、13—15歲

這個階段是父母給孩子最後一次補充心理營養的黃金年。因為孩子在12歲之前缺失的心理營養在13—15歲時爆發年,渴求最強烈。父母的做法是:(1) 接納他;(2)重視他:花時間和他在一起;(3)模範:讓他有時間去模仿父母。這樣幾個月,孩子就會有變化。

10、16歲以上

孩子如果超了16歲,調整需要用年來計算。因為現在孩子不信任你,即便你想試圖改變,他也會去試探你,有懷疑。如果可以有肢體接觸:擁抱是接納最好的肢體動作,遭到拒絕也要堅持!

11、25歲以後

這時需要自己給自己補充心理營養,為自己的生命去負責。做自己的優秀父母,滋養自己!無條件接納自己,自己更重要,照顧好自己,肯定讚美自己!

心理營養的發展路程:首先一個孩子需要人無條件地接納自己,讓他認為他是最重要的。接下來他需要安全感,使到他能夠獨立,然後需要肯定讚美認同,到了七歲前是學習認知模範。當然他再長大,他能夠選擇,需要更加多的生活上的一些能力。如果有足夠的心理營養,他自然就會有生命力去學習,學習新的東西。如果沒有,有缺失,他就不能夠有成人目標。他就會一直處於尋找的狀態。讓人家去肯定他,讓人家去稱讚他。他不能在他那個年齡發揮一個人的很好的生命力。

這個心理營養,能早開始最好.如果沒有,也不存在晚不晚的問題,什麼時候你意識到你發現了,什麼時候開始都可以。發現苗頭,就從現在開始做.如果存在缺失的話,先要處理的,一定是爸爸媽媽之間的關係,或者是媽媽爸爸與孩子的關係。然後給他稱讚,肯定,告訴他,他很重要。願意聽他說話,出現需求的時候,要滿足他。

孩子一開始的心理營養必須由那個重要他人給的。這個重要他人,第一是父母,或者,是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或者阿姨。但是,後面兩種,可不可以做到,也要看孩子的性格來決定。至於為什麼一個孩子會選爸爸媽媽為第一位的重要他人,沒有理由,就象人們找對象談戀愛一樣。而如果父母不當這個重要他人。而孩子又不選其他的話,這個孩子就一定會有心理缺失。

家庭教育是指南針,關係著孩子在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中所吸收的能量。對於孩子的教育,不是無奈地應對,而是積極的參與,適應發生的問題,多角度思考這個問題,全方位地尋求解決的方法,不要想著速戰速決,分配一定的時間、精力、耐心、金錢等投資你在孩子教育上的缺失


父母如何瞭解孩子各階段的心理所需?
父母如何瞭解孩子各階段的心理所需?
父母如何瞭解孩子各階段的心理所需?
旁观者不清
2019-06-04

家庭教育對兒童的成長非常重要,作為父母要不斷探索好的教育方法,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在生活中鍛鍊和培養孩子,因材施教,讓孩子茁壯成長。瞭解孩子是作為家長必須具備的能力,因為它是家長教育孩子的前提。假如家長不瞭解孩子,就無從關心孩子,自然也無從教育孩子。家長只有全面深入地瞭解自己的孩子,在教育過程中才能運用恰當的教育方法,對孩子有的放矢,進行鍼對性的教育。現在很多家長對孩子的瞭解還停留在孩子的物質需求和身體一般狀況這個層次,就是隻瞭解孩子的生理髮展需要,對孩子的飽暖、疾病、衛生等很關注,但很多家長卻忽視了孩子的精神需要。對如何瞭解孩子,同時也存在著主觀、隨意、缺乏溝通、專制、輕信等的毛病。家長只有瞭解孩子的需求,才能提高自己瞭解孩子需求的能力,通過教學實踐,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進行。

一、在日常生活中瞭解孩子

父母和孩子無可取代的血緣關係和密切接觸的日常生活提供給家長不少有利的條件。日常生活是父母瞭解孩子的最基本的途徑,父母要主動接近孩子,關心孩子,和孩子一起閱讀,聽聽孩子的心聲,瞭解孩子的所思所想。因為孩子的內心常常會無意識地流露出來,比如孩子對今天老師給他的小五角星會喜形於色,到家後恭恭敬敬地貼在家裡最顯眼的位置,說明孩子有成功的需求。對此,家長應充分給予肯定,讓孩子有成功的體驗。

孩子雖小,但也有自己的活動圈子,隨之產生自己的喜怒哀樂,他需要有傾訴對象。父母即使工作再忙,天天也要拿出一定的時間與孩子待在一起。不要看電視,不要讀紙,也不要聽音樂,而是專心致志地與孩子互相交流,傾聽孩子的心聲,解除他們的疑慮,適時地加以引導。家長要善於傾聽孩子訴說,不要孩子說什麼都要評價幾句,而是傾聽,專心地聽。聽孩子訴說幼兒園的、班裡的或孩子感興趣的事。高興的事,不高興的事都聽,這樣對孩子就比較瞭解。當然,主要在聽,少些評價或教育。這樣,孩子得到了宣洩,以後也願意與家長進一步溝通,家長也可更進一步、更深入地瞭解孩子。

二、在遊戲活動中瞭解孩子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分成幾個階段,那麼每個階段孩子的需要也是不一樣的,孩子游戲的內容有很好的靈活性,而孩子們可以得到的遊戲啟發式是一般教育所不能給予的。從遊戲活動的出現與發展歷史來看,遊樂活動是孩子學習和生活的交流平臺,遊戲中所需要的道具(玩具)其實很簡單,可以是一個手帕、一個小板凳、一個小粘貼,孩子們玩的方法和發明是孩子天生的具備的,只要給他們時間和遊戲的平臺,他們可以玩出各種新花樣。因此,愛遊戲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在遊戲中無拘無束,其個性特點在遊戲中暴露無遺,因此,遊戲是父母瞭解孩子的最重要的途徑。在孩子游戲的過程中,父母可以觀察到孩子是喜歡獨自一人遊戲,還是喜歡和鄰居小朋友一起遊戲,或是和爸爸媽媽一起遊戲,從而反映其交往的需要。孩子喜歡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是主角,還是配角,是“娃娃家的爸爸”,還是“娃娃家的兒子”,這些角色遊戲的內容可反映孩子對安全需要的情況。孩子在遊戲中經常使用哪些材料,是用買來的現成玩具做材料,還是利用廢舊物品做材料,從而反映孩子創造的需要……通過了解到的情況,家長就可進行及時的教育,使教育更具有針對性,從而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

三、在勞動活動中瞭解孩子

蒙臺梭利認為:動作訓練可以培養幼兒自我管理能力,培養其責任感和良好的生活習慣,代替、限制動作技能的發展不利於獨立性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實踐證明,在幼兒期適時開展一些自我服務的勞動鍛鍊,不但能促進幼兒肌肉、骨骼等發育和肢體動作的靈活性,而且還能將在動手、動腦的反覆實踐中所獲得知識、成功體驗等“遷移”到其他教育領域,從而使幼兒變得更加聰明、能幹、懂事。

在家庭勞動活動中,父母可要求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讓孩子自己洗臉刷牙、穿脫衣服,從而根據孩子的反應來了解孩子成功的需要。讓孩子自己整理玩具,在孩子整理玩具的過程中,父母可以瞭解到孩子是如何整理玩具的,是從大到小、從高到低、從寬到窄排列,還是雜亂無章隨機排列,從中可反映孩子探索的需要。此外,父母也可以給孩子分配一點力所能及的勞動任務,比如,要求孩子每天傍晚給陽臺上的盆花澆水,看看孩子是否能按時去完成,有無責任心,從而反映孩子被信任的需要。

四、在學習活動中瞭解孩子

現在的孩子在家裡往往都是獨生子女,缺少夥伴,這就要求家長在孩子回家以後,儘量營造有利於其學習的環境,同孩子一起學習,能夠使她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感到孤單,通常會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孩子學唐詩,就和她一起背誦,然後再給她說說詩歌的意思;孩子體育課要學跳繩,就經常和她比賽,看誰跳得快,這些都對她順利地學習知識起到幫助作用。再比如,在數數、識字、繪畫、彈琴、講故事、朗誦兒歌等多種家庭學習活動中,父母可瞭解到孩子創造的需要、成功的需要等。如孩子畫畫,是臨摹還是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創造力等。

此外,家長還可以藉助孩子幼兒園老師的評價和孩子同伴的反映來了解孩子。父母不能只相信自己的眼睛,不相信別人的反映,也不能偏聽偏信,而要注意從多方面來了解孩子,“兼聽則明,偏聽則暗”。孩子在漸漸長大,我們作為父母,得和孩子一起成長才行,對孩子的教育方法也要不斷調整變化,要不斷地通過細心的觀察,傾心的交談去多瞭解他們成長的煩惱和心靈的需求,通過悉心的照顧,耐心的幫助,去當好孩子的暖心人。希望在我們家庭和學校的共同努力下,能使孩子更健康,更快樂地成長。

因此,家長通過這幾種途徑瞭解孩子,就可根據孩子的特點、需求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從而提高自己教育孩子的能力,進一步提高家庭教育的有效性。


父母如何瞭解孩子各階段的心理所需?
父母如何瞭解孩子各階段的心理所需?
潘思涵
2019-06-04

埃裡克森認為,人的自我意識發展持續一生,他把自我意識的形成和發展過程劃分為八個階段,這八個階段的順序是由遺傳決定的,但是每一階段能否順利度過卻是由環境決定的,所以這個理論可稱為"心理社會"階段理論。每一個階段都是不可忽視的。他的人格終生髮展論,為不同年齡段的教育提供了理論依據和教育內容,任何年齡段的教育失誤,都會給一個人的終生髮展造成障礙。它也告訴每個人你為什麼會成為現在這個樣子,你的心理品質哪些是積極的,哪些是消極的,多在哪個年齡段形成的,給你以反思的依據。

八階段理論

嬰兒期(0~2歲)

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衝突

此時不要認為嬰兒是一個不懂事的小動物,只要吃飽不哭就行,這就大錯特錯了。此時是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衝突期,因為這期間孩子開始認識人了,當孩子哭或餓時,父母是否出現則是建立信任感的重要問題。信任在人格中形成了"希望"這一品質,它起著增強自我的力量。具有信任感的兒童敢於希望,富於理想,具有強烈的未來定向。反之則不敢希望,時時擔憂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滿足。埃裡克森把希望定義為:"對自己願望的可實現性的持久信念,反抗黑暗勢力、標誌生命誕生的怒吼。"

兒童期(2~4歲)

自主與害羞和懷疑的衝突

這一時期,兒童掌握了大量的技能,如,爬、走、說話等。更重要的是他們學會了怎樣堅持或放棄,也就是說兒童開始"有意志"地決定做什麼或不做什麼。這時候父母與子女的衝突很激烈,也就是第一個反抗期的出現,一方面父母必須承擔起控制兒童行為使之符合社會規範的任務,即養成良好的習慣,如訓練兒童大小便,使他們對骯髒的隨地大小便感到羞恥,訓練他們按時吃飯,節約糧食等;另一方面兒童開始了自主感,他們堅持自己的進食、排洩方式,所以訓練良好的習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時孩子會反覆應用"我"、"我們"、"不"來反抗外界控制,而父母決不能聽之任之、放任自流,這將不利於兒童的社會化。反之,若過分嚴厲,又會傷害兒童自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如果父母對兒童的保護或懲罰不當,兒童就會產生懷疑,並感到害羞。因此,把握住"度"的問題,才有利於在兒童人格內部形成意志品質。埃裡克森把意志定義為:"不顧不可避免的害羞和懷疑心理而堅定地自由選擇或自我抑制的決心"。

學齡初期(4~7歲)

主動對內疚的衝突

在這一時期如果幼兒表現出的主動探究行為受到鼓勵,幼兒就會形成主動性,這為他將來成為一個有責任感、有創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礎。如果成人譏笑幼兒的獨創行為和想象力,那麼幼兒就會逐漸失去自信心,這使他們更傾向於生活在別人為他們安排好的狹窄圈子裡,缺乏自己開創幸福生活的主動性。

當兒童的主動感超過內疚感時,他們就有了"目的"的品質。埃裡克森把目的定義為:"一種正視和追求有價值目標的勇氣,這種勇氣不為幼兒想象的失利、罪疚感和懲罰的恐懼所限制"。

學齡期(7~12歲)

勤奮對自卑的衝突

這一階段的兒童都應在學校接受教育。學校是訓練兒童適應社會、掌握今後生活所必需的知識和技能的地方。如果他們能順利地完成學習課程,他們就會獲得勤奮感,這使他們在今後的獨立生活和承擔工作任務中充滿信心。反之,就會產生自卑。另外,如果兒童養成了過分看重自己的工作的態度,而對其他方面木然處之,這種人的生活是可悲的。埃裡克森說:"如果他把工作當成他惟一的任務,把做什麼工作看成是惟一的價值標準,那他就可能成為自己工作技能和老闆們最馴服和最無思想的奴隸。"

當兒童的勤奮感大於自卑感時,他們就會獲得有"能力"的品質。埃裡克森說:"能力是不受兒童自卑感削弱的,完成任務所需要的是自由操作的熟練技能和智慧。"

青春期(12~18歲)

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亂的衝突

一方面青少年本能衝動的高漲會帶來問題,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青少年面臨新的社會要求和社會的衝突而感到困擾和混亂。所以,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務是建立一個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別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在社會集體中所佔的情感位置。這一階段的危機是角色混亂。

"這種統一性的感覺也是一種不斷增強的自信心,一種在過去的經歷中形成的內在持續性和同一感(一個人心理上的自我)。如果這種自我感覺與一個人在他人心目中的感覺相稱,很明顯這將為一個人的生涯增添絢麗的色彩"。(埃裡克森,1963年)

埃裡克森把同一性危機理論用於解釋青少年對社會不滿和犯罪等社會問題上,他說:如果一個兒童感到他所處於的環境剝奪了他在未來發展中獲得自我同一性的種種可能性,他就將以令人吃驚的力量抵抗社會環境。在人類社會的叢林中,沒有同一性的感覺,就沒有自身的存在,所以,他寧做一個壞人,或乾脆死人般的活著,也不願做不倫不類的人,他自由地選擇這一切。

隨著自我同一性形成了"忠誠"的品質。埃裡克森把忠誠定義為:"不顧價值系統的必然矛盾,而堅持自己確認的同一性的能力。"

成年早期(18~25歲)

親密對孤獨的衝突

只有具有牢固的自我同一性的青年人,才敢於冒與他人發生親密關係的風險。因為與他人發生愛的關係,就是把自己的同一性與他人的同一性融合一體。這裡有自我犧牲或損失,只有這樣才能在戀愛中建立真正親密無間的關係,從而獲得親密感,否則將產生孤獨感。埃裡克森把愛定義為"壓制異性間遺傳 的對立性而永遠相互奉獻"。

成年期(25~50歲)

生育對自我專注的衝突

當一個人順利地度過了自我同一性時期,以後的歲月中將過上幸福充實的生活,他將生兒育女,關心後代的繁殖和養育。他認為,生育感有生和育兩層含義,一個人即使沒生孩子,只要能關心孩子、教育指導孩子也可以具有生育感。反之沒有生育感的人,其人格貧乏和停滯,是一個自我關注的人,他們只考慮自己的需要和利益,不關心他人(包括兒童)的需要和利益。

在這一時期,人們不僅要生育孩子,同時要承擔社會工作,這是一個人對下一代的關心和創造力最旺盛的時期,人們將獲得關心和創造力的品質。

成熟期(50歲以上)

自我調整與絕望期的衝突

由於衰老過程,老人的體力、心車和健康每況愈下,對此他們必須做出相應的調整和適應,所以被稱為自我調整對絕望感的心理衝突。

當老人們回顧過去時,可能懷著充實的感情與世告別,也可能懷著絕望走向死亡。自我調整是一種接受自我、承認現實的感受;一種超脫的智慧之感。如果一個人的自我調整大於絕望,他將獲得智慧的品質,埃裡克森把它定義為:"以超然的態度對待生活和死亡。"

老年人對死亡的態度直接影響下一代兒童時期信任感的形成。因此,第8階段和第1階段首尾相聯,構成一個循環或生命的週期。

埃裡克森認為,在每一個心理社會發展階段中,解決了核心問題之後所產生的人格特質,都包括了積極與消極兩方面的品質,如果各個階段都保持向積極品質發展,就算完成了這階段的任務,逐漸實現了健全的人格,否則就會產生心理社會危機,出現情緒障礙,形成不健全的人格。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