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星生命有沒有可能是碳基生命?

6 個回答
科学探秘频道
2019-08-13

外星人一直是人們探索太空離不開的話題,從羅斯維爾事件,到各種UFO報道事件,似乎都在透露著外星人的存在。但奈何人類科技似乎還不足以發現確切的外星人證據,一直到現在,人們也沒有見到過任何外星人。以至於很多人都懷疑,外星人只是人們一廂情願的假想人而已,宇宙中很可能就只有人類一種智慧生命。然而,浩瀚宇宙如果真的只有人類,那這麼大的空間,豈不是太過於浪費了?所以說,有些人認為,我們之所以找不到外星人,是因為他們距離我們太過於遙遠,以至於我們根本發現不了他們。比如現在人類可觀測的宇宙僅僅只有930億光年左右,而這之外,還有不知道多廣袤的宇宙空間假如這外面存在外星人,人類是無法發現的。

外星人一直是人們探索太空離不開的話題,從羅斯維爾事件,到各種UFO報道事件,似乎都在透露著外星人的存在。但奈何人類科技似乎還不足以發現確切的外星人證據,一直到現在,人們也沒有見到過任何外星人。以至於很多人都懷疑,外星人只是人們一廂情願的假想人而已,宇宙中很可能就只有人類一種智慧生命。然而,浩瀚宇宙如果真的只有人類,那這麼大的空間,豈不是太過於浪費了?所以說,有些人認為,我們之所以找不到外星人,是因為他們距離我們太過於遙遠,以至於我們根本發現不了他們。比如現在人類可觀測的宇宙僅僅只有930億光年左右,而這之外,還有不知道多廣袤的宇宙空間假如這外面存在外星人,人類是無法發現的。



外星人一直是人們探索太空離不開的話題,從羅斯維爾事件,到各種UFO報道事件,似乎都在透露著外星人的存在。但奈何人類科技似乎還不足以發現確切的外星人證據,一直到現在,人們也沒有見到過任何外星人。以至於很多人都懷疑,外星人只是人們一廂情願的假想人而已,宇宙中很可能就只有人類一種智慧生命。然而,浩瀚宇宙如果真的只有人類,那這麼大的空間,豈不是太過於浪費了?所以說,有些人認為,我們之所以找不到外星人,是因為他們距離我們太過於遙遠,以至於我們根本發現不了他們。比如現在人類可觀測的宇宙僅僅只有930億光年左右,而這之外,還有不知道多廣袤的宇宙空間假如這外面存在外星人,人類是無法發現的。





當然了,其實依照現在人類的科技,即便是外星人距離我們不那麼遠,我們也很難發現他們。因為人類觀測能力有限,即便是相隔幾十光年,人類都不一定能夠通過光譜鎖定一顆存在智慧生命的行星。不過,儘管尋找外星人困難重重,但人類依然在堅持不懈的尋找外星人。而目前人類尋找外星人的依據就是判斷行星和地球的形似性。說到底,人們設定的外星人,是和人類一樣的,都是碳基生命,都需要水。

外星人一直是人們探索太空離不開的話題,從羅斯維爾事件,到各種UFO報道事件,似乎都在透露著外星人的存在。但奈何人類科技似乎還不足以發現確切的外星人證據,一直到現在,人們也沒有見到過任何外星人。以至於很多人都懷疑,外星人只是人們一廂情願的假想人而已,宇宙中很可能就只有人類一種智慧生命。然而,浩瀚宇宙如果真的只有人類,那這麼大的空間,豈不是太過於浪費了?所以說,有些人認為,我們之所以找不到外星人,是因為他們距離我們太過於遙遠,以至於我們根本發現不了他們。比如現在人類可觀測的宇宙僅僅只有930億光年左右,而這之外,還有不知道多廣袤的宇宙空間假如這外面存在外星人,人類是無法發現的。





當然了,其實依照現在人類的科技,即便是外星人距離我們不那麼遠,我們也很難發現他們。因為人類觀測能力有限,即便是相隔幾十光年,人類都不一定能夠通過光譜鎖定一顆存在智慧生命的行星。不過,儘管尋找外星人困難重重,但人類依然在堅持不懈的尋找外星人。而目前人類尋找外星人的依據就是判斷行星和地球的形似性。說到底,人們設定的外星人,是和人類一樣的,都是碳基生命,都需要水。



為何要以人類為模板探索外星人呢?答案很簡單:既然宇宙中已經誕生了人類這種碳基生命,那麼就說明,相對於其它類型的生命,碳基生命至少是有例子了,按照概率來說,碳基生命存在的概率,要比其它基生命概率大得多。比如說硅基生命、鐵基生命,這種類型的生命只是人們設想的生命存在形式,宇宙中他們是否存在,就像外星人是否存在一樣虛無縹緲,不可信。

外星人一直是人們探索太空離不開的話題,從羅斯維爾事件,到各種UFO報道事件,似乎都在透露著外星人的存在。但奈何人類科技似乎還不足以發現確切的外星人證據,一直到現在,人們也沒有見到過任何外星人。以至於很多人都懷疑,外星人只是人們一廂情願的假想人而已,宇宙中很可能就只有人類一種智慧生命。然而,浩瀚宇宙如果真的只有人類,那這麼大的空間,豈不是太過於浪費了?所以說,有些人認為,我們之所以找不到外星人,是因為他們距離我們太過於遙遠,以至於我們根本發現不了他們。比如現在人類可觀測的宇宙僅僅只有930億光年左右,而這之外,還有不知道多廣袤的宇宙空間假如這外面存在外星人,人類是無法發現的。





當然了,其實依照現在人類的科技,即便是外星人距離我們不那麼遠,我們也很難發現他們。因為人類觀測能力有限,即便是相隔幾十光年,人類都不一定能夠通過光譜鎖定一顆存在智慧生命的行星。不過,儘管尋找外星人困難重重,但人類依然在堅持不懈的尋找外星人。而目前人類尋找外星人的依據就是判斷行星和地球的形似性。說到底,人們設定的外星人,是和人類一樣的,都是碳基生命,都需要水。



為何要以人類為模板探索外星人呢?答案很簡單:既然宇宙中已經誕生了人類這種碳基生命,那麼就說明,相對於其它類型的生命,碳基生命至少是有例子了,按照概率來說,碳基生命存在的概率,要比其它基生命概率大得多。比如說硅基生命、鐵基生命,這種類型的生命只是人們設想的生命存在形式,宇宙中他們是否存在,就像外星人是否存在一樣虛無縹緲,不可信。



所以說,宇宙中即便存在生命,大概率也可能是碳基生命。

科幻船坞
2019-08-13

簡單的可以把生命分為:碳基生命、並非我們所已知的生命形式這兩種,地球上的生命皆是碳基生命體,而人們對於“並非我們已知的生命形式”有很多的暢想與猜測,會不會是硅基生命、硼基生命、氨基生命等等,但確實這些都停留在腦海中,並對此設想了什麼樣的環境下才會誕生這樣的生命,不過從設想的情形來看,想要滿足條件確實不容易,至少比碳基生命要難得多。

比方說以液氨為介質的生物體,他們所生存的環境必定是一顆高壓的星球,大氣壓力要高的出奇才行,因為這樣才可以使液氨維持液態,使氨氣的液態溫區更寬一些,考慮到這一點,高壓的環境就不是那麼容易出現。有人說金星的環境氣壓高啊,不過,你需要知道的是在金星那種環境下並不適宜孕育出氨基生命。

簡單的可以把生命分為:碳基生命、並非我們所已知的生命形式這兩種,地球上的生命皆是碳基生命體,而人們對於“並非我們已知的生命形式”有很多的暢想與猜測,會不會是硅基生命、硼基生命、氨基生命等等,但確實這些都停留在腦海中,並對此設想了什麼樣的環境下才會誕生這樣的生命,不過從設想的情形來看,想要滿足條件確實不容易,至少比碳基生命要難得多。

比方說以液氨為介質的生物體,他們所生存的環境必定是一顆高壓的星球,大氣壓力要高的出奇才行,因為這樣才可以使液氨維持液態,使氨氣的液態溫區更寬一些,考慮到這一點,高壓的環境就不是那麼容易出現。有人說金星的環境氣壓高啊,不過,你需要知道的是在金星那種環境下並不適宜孕育出氨基生命。

藝術家幻想的海洋星球

之所以青睞於碳基生命,是因為類似地球這樣的星球在宇宙中可能很常見,水是一種良好的生命溶劑,在宇宙中廣泛存在,只需要合適的溫度以及適宜的大氣環境,類地星球表面就會覆蓋液態水的海洋,成為生命誕生的溫床。所以,個人認為外星生命極有可能是碳基生命體。

對此你們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下方留言探討。我是科幻船塢,感謝大家的閱讀與關注

本文圖片來自於網絡,侵刪

自然物语科幻接力
2019-08-13

碳基生命只是宇宙生命的一種生命形式。

宇宙中的生命意識體可能是多重多樣的。

無限宇宙就是多層宇宙~多重宇宙~多元宇宙!

每層宇宙的生命意識體不一樣!

每一重宇宙的生命意識體不一樣!

每一元宇宙的生命意識體是不一樣的!

碳基生命是目前地球上發現的生命體的唯一形式,地球上所有的生命物種都是碳基的。

知識界還提出了硅基生命的猜想(詳細的情況,我在下一篇文章介紹)。但是,還沒有被證實存在。如果硅基生命真的存在的話,它們生存的自然環境比地球表面溫度更高,而且各個長得像大石頭。

除了碳基生命、硅基生命,宇宙中還有沒有其他生命形式的可能呢?

有的。

比如,氨基生命。

不過,在討論氨基生命可能性之前,讓我們學習一下“為什麼生命都需要水”的問題。弄懂了這個問題,就知道氨基生命存在的可能性有多大。

水,被科學家認為是地球上一切生命所需要的最合適的媒介,用來搬運營養物質,排出廢料。

而水有幾個優勢。

第一個,它容易形成,組成它的材料方便。因為,水的分子式是H2O。H就是氫氣,宇宙之中最不缺的就是氫分子。O就是氧氣,氧原子在宇宙之中的含量排行前列。水在宇宙之中很容易生成,有氫和氧的原子,加上一定的溫度即可。

第二個,水的凝固點和沸點之間的溫度差距比較寬闊,是100攝氏度。水的凝固點是0攝氏度,水的沸點是100攝氏度,所以這個溫度差距的寬度是100攝氏度。

而在地球的表面環境裡面,絕大多數生命存在的溫度範圍是0~100攝氏度,在這100度的範疇以內,允許任何重要的化學反應發生。而生命要維繫存在,必須包括了一系列重要的化學反應,這樣能量和營養物質才能循環和交換。

第三個,水具有凝固前的密度逆轉。

水在液態下,密度高,而在凝固的時候,即為固態冰的時候,密度降低。密度降低之後,冰就可以浮在水面上。如果水沒有凝固前密度逆轉的特點,冰就會沉在水下,江河湖海會整體凍結起來。一個被凍結的世界,顯然不適宜生命存在。

有人提出,氨也可以像水一樣,作為生命體內交換營養物質的液體媒介。那麼,就有可能存在氨基生命體。

在一些科幻作品的奇妙藝術想象之中,在某一個星球上,由於運行軌道遠離了恆星,導致了零下幾十度到一百度的極度嚴寒。在這樣的惡劣的寒冷環境裡面,存在著一種被稱之為氨基生命的奇怪生命體。

據推測,它們的新陳代謝的速率很慢,其皮膚很厚。與硅基生命相反,氨基生命的智慧普遍不高,和蠕蟲差不多。它們的壽命很長,但是又脆弱。也許,它們需要依賴地下的放射性射線存活。

存在氨基生命體的可能性大嗎?

讓我們看看,氨和水不同,它缺乏優勢,也就是它不能像水一樣,在凝固點附近發生密度逆轉。

液態水遇冷,密度反而降低。氨遇冷,密度沒有降低,而是變為固態。所以,氨基生命存在的星球,往往是被整體凍結的,缺乏可以交換營養物質的液體。

所以,氨基生命想存在下去,必須想方設法待在合適的溫度環境裡面,讓氨保持液態。有液態,生命才有可能。但是,液態氨必須比水的溫度低幾十度。如果環境的溫度太低,則新陳代謝的速度也很慢。新陳代謝很慢,則可以提供生物化學反應的能量也相應的減少。

硅基生命存在需要什麼條件?

早在1891年的時候就有人開始提出硅基生命的說法,硅本身和碳是就是同族元素只不過硅比碳多了一個電子層,兩者之間還是有許多相似的化學性質的。

科學家們認為硅基生命很有可能就比我們人類更能承受高溫。也就是說,那些溫度極高的星球上也是可能存在生命的,只不過它們是以硅基的形式生存。

同樣的,一些溫度較低的星球,也是同樣能夠存在生命的。如果存在氨基生命的話,它的耐低溫程度就比碳基生命要強得多。而且即便是在沒有水的環境中,氨基生命也是能夠繼續生存的。

滿足這樣條件的星球多了去了,那裡會不會存在著氨基生命呢?

除此之外還有氮基生命,它們憑藉甲烷就能夠生存,假設真的存在這種生命的話。土衛六上就有一片甲烷海洋,也許那裡面就存在著豐富的氮基生命。

這只不過是科學家們換了一個角度來思考,瞬間就能感覺到宇宙之間的豐富多樣,任何的科學研究都不能被侷限,只有不斷的開闊眼界才能獲得更多的收穫。

宇宙間有數不清的與地球類似的行星,有類似的混合大氣,有類似的引力,有類似的植物,甚至有類似的動物。

早在公元前4世紀,古希臘哲學家米特羅德格斯就曾說過:“認為在無邊的宇宙中只有地球才有人居住的想法,就像播種穀子的土地上只長出獨苗一樣可笑。”

1997年,美國生物學家在地球上發現一種太古生物,這種生物能在極冷或極熱的極端環境下生存,並且它具有細菌和包括動植物及人在內的所有真核生物兩種特點,是地地道道的第三種生命形式。

此種生物的發現證明,人類對生命所具備的特點了解得相當不夠,請不要忘記,這僅僅是在地球的環境之內,在廣大的宇宙中間,生命的形式更為複雜,用地球生物觀點來品評宇宙生物的存在是最不可取的做法。

1969年,在隕落於澳大利亞的碳質球粒隕石中,發現了地球上不能天然形成的不對稱氨基酸,顯示了地球以外孕育生命的可能性。

1996年,美國航天局從一塊落在亞利桑納州來自火星的隕石中發現,這塊隕石中存在古代微生物,火星存在生命的古老傳說再一次被人們所重視。

20世紀30年代的時候,天文研究人員就從宇宙光譜中發現,宇宙中存在甲基和氰基等分子。這些分子的電磁輻射不在光學波段,而在釐米、毫米、亞毫米等波段,所以它們可以不受星際物質的吸收與阻擋的影響,而自由穿行於宇宙之中。

1944年,荷蘭科學家範德胡斯特從理論上算出中性氫原子會輻射出21毫米譜線。

1957年美國天文學家湯斯開列出了17種可能被觀測到的星際分子譜線的清單,此人由於在天文學上的貢獻,獲得了1964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星際有機分子的發現,被列為上個世紀四大天文學發現之一。

在以後的年代裡,天文學家從宇宙中觀測到的分子有:1963年10月,首次在仙女座觀測到羥基分子光譜;1968年,觀測到了氨分子、水分子的光譜;1969年,又觀測到了星際甲醛的有機分子光譜;1973年,又發現一種宇宙中廣泛存在的有機分子光譜。。。

到1994年止,人類一共從宇宙中找到108種天文有機分子,此外還找到了50種由碳、氧、氫等元素組成的同位素,還有一些地球上沒有自然樣本的有機分子。星際有機分子的發現,對研究星際生命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線索。

比如說,目前發現的星際分子幾乎都是由六種基本元素構成的:氫、氧、碳、氮、硅,這個排列表中的前五種如果加上磷,它們就成了構成地球各種生命的基礎資料。

再比如說,甲醛分子在適當的條件下可以轉變成氨基酸,而氨基酸則是生命物質的基本組成形式。由於我們還發現了許多尚未辨識的有機分子,它們很可能會組合成多種生命形式。

其次,這一天文發現還說明,宇宙中到處都充斥著有機分子,它們是構成生命、維持生命的最基本元素。

天文學研究表明,這些星際有機分子不能存在於高溫的星球中,它們只能存在於溫度較低的行星、暗物質或者宇宙塵埃當中,甚至當恆星爆炸死亡之後,也可生成大量的有機分子。

所以在星系與星際之間、恆星與恆星之間,它們的數量非常龐大。這些有機分子,它們隨塵埃或氣體飄泊,極不穩定,漫遊在宇宙當中。宇宙有機分子的發現,再一次證明,地球生命絕不是宇宙中獨一無二的現象,人類也不應該是宇宙的獨生子。

越來越多的發現為我們指示出了一個確定不移的方向:宇宙中確實存在生命,既使是我們最熟悉的生命形式,也有可能在宇宙的某個角落中產生。

現在的問題已經不是證明這些生命的存在,而是要想辦法尋找他們。

1994年,當蘇梅克--列維慧星撞擊木星時,科學家發現,當撞擊發生時,有大量水蒸汽出現,這說明,這顆慧星上帶有大量的固體水。有水就有生命。

蘇梅克--列維慧星在宇宙中是顆很平常的慧星,它們在宇宙中穿行,產生生命的可能性是極大的。實際上,問題還不單單在這裡,生命的存在究竟需要怎樣的自然環境?

難道必須擁有與地球相似的自然條件嗎?

地球的生物觀普遍適合宇宙中所有的星球嗎?

事實證明,生命只能在類似地球的行星上存在和發展的觀點是站不住腳的。

地球上一共有200多萬種生物,在我們已知的120萬種中,有9000多種並不需要一般的自然環境。因此,對生命的頑強性、多樣性我們知道的還很少。

地球生物觀認為,陽光、水分、氧氣是生命的三要素。然而,人們卻在幾千米深的海底及北極冰層下發現了不需要陽光的生物;也發現了不需要氧氣的細菌,它們叫厭氧細菌。

生命真是不可思議,它頑強到遠遠超出人的想象之外,隨著認識的不斷深入,我們已經發現了許多在完全意想不到環境下存在的生命,比如,在放射性極強的核物質周圍也同樣有生命存在。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相信“地外文明”是存在的,他們很可能比我們的進化早幾十倍,甚至上百倍。

今天,我們不但能夠登上月球,而且還能探測整個太陽系,那麼,一個比我們發達不知多少倍的文明,他們也完全有可能跨越星系來考察,在與我們的先民接觸當中,留下一些遺蹟,傳授一些知識,是完全有可能的。在這一思想下,產生了“遠古接觸論”。

外星生命意識體,不僅僅是碳基生命意識流體,還有可能是其他物質組成的意識流體的生命體!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


碳基生命只是宇宙生命的一種生命形式。

宇宙中的生命意識體可能是多重多樣的。

無限宇宙就是多層宇宙~多重宇宙~多元宇宙!

每層宇宙的生命意識體不一樣!

每一重宇宙的生命意識體不一樣!

每一元宇宙的生命意識體是不一樣的!

碳基生命是目前地球上發現的生命體的唯一形式,地球上所有的生命物種都是碳基的。

知識界還提出了硅基生命的猜想(詳細的情況,我在下一篇文章介紹)。但是,還沒有被證實存在。如果硅基生命真的存在的話,它們生存的自然環境比地球表面溫度更高,而且各個長得像大石頭。

除了碳基生命、硅基生命,宇宙中還有沒有其他生命形式的可能呢?

有的。

比如,氨基生命。

不過,在討論氨基生命可能性之前,讓我們學習一下“為什麼生命都需要水”的問題。弄懂了這個問題,就知道氨基生命存在的可能性有多大。

水,被科學家認為是地球上一切生命所需要的最合適的媒介,用來搬運營養物質,排出廢料。

而水有幾個優勢。

第一個,它容易形成,組成它的材料方便。因為,水的分子式是H2O。H就是氫氣,宇宙之中最不缺的就是氫分子。O就是氧氣,氧原子在宇宙之中的含量排行前列。水在宇宙之中很容易生成,有氫和氧的原子,加上一定的溫度即可。

第二個,水的凝固點和沸點之間的溫度差距比較寬闊,是100攝氏度。水的凝固點是0攝氏度,水的沸點是100攝氏度,所以這個溫度差距的寬度是100攝氏度。

而在地球的表面環境裡面,絕大多數生命存在的溫度範圍是0~100攝氏度,在這100度的範疇以內,允許任何重要的化學反應發生。而生命要維繫存在,必須包括了一系列重要的化學反應,這樣能量和營養物質才能循環和交換。

第三個,水具有凝固前的密度逆轉。

水在液態下,密度高,而在凝固的時候,即為固態冰的時候,密度降低。密度降低之後,冰就可以浮在水面上。如果水沒有凝固前密度逆轉的特點,冰就會沉在水下,江河湖海會整體凍結起來。一個被凍結的世界,顯然不適宜生命存在。

有人提出,氨也可以像水一樣,作為生命體內交換營養物質的液體媒介。那麼,就有可能存在氨基生命體。

在一些科幻作品的奇妙藝術想象之中,在某一個星球上,由於運行軌道遠離了恆星,導致了零下幾十度到一百度的極度嚴寒。在這樣的惡劣的寒冷環境裡面,存在著一種被稱之為氨基生命的奇怪生命體。

據推測,它們的新陳代謝的速率很慢,其皮膚很厚。與硅基生命相反,氨基生命的智慧普遍不高,和蠕蟲差不多。它們的壽命很長,但是又脆弱。也許,它們需要依賴地下的放射性射線存活。

存在氨基生命體的可能性大嗎?

讓我們看看,氨和水不同,它缺乏優勢,也就是它不能像水一樣,在凝固點附近發生密度逆轉。

液態水遇冷,密度反而降低。氨遇冷,密度沒有降低,而是變為固態。所以,氨基生命存在的星球,往往是被整體凍結的,缺乏可以交換營養物質的液體。

所以,氨基生命想存在下去,必須想方設法待在合適的溫度環境裡面,讓氨保持液態。有液態,生命才有可能。但是,液態氨必須比水的溫度低幾十度。如果環境的溫度太低,則新陳代謝的速度也很慢。新陳代謝很慢,則可以提供生物化學反應的能量也相應的減少。

硅基生命存在需要什麼條件?

早在1891年的時候就有人開始提出硅基生命的說法,硅本身和碳是就是同族元素只不過硅比碳多了一個電子層,兩者之間還是有許多相似的化學性質的。

科學家們認為硅基生命很有可能就比我們人類更能承受高溫。也就是說,那些溫度極高的星球上也是可能存在生命的,只不過它們是以硅基的形式生存。

同樣的,一些溫度較低的星球,也是同樣能夠存在生命的。如果存在氨基生命的話,它的耐低溫程度就比碳基生命要強得多。而且即便是在沒有水的環境中,氨基生命也是能夠繼續生存的。

滿足這樣條件的星球多了去了,那裡會不會存在著氨基生命呢?

除此之外還有氮基生命,它們憑藉甲烷就能夠生存,假設真的存在這種生命的話。土衛六上就有一片甲烷海洋,也許那裡面就存在著豐富的氮基生命。

這只不過是科學家們換了一個角度來思考,瞬間就能感覺到宇宙之間的豐富多樣,任何的科學研究都不能被侷限,只有不斷的開闊眼界才能獲得更多的收穫。

宇宙間有數不清的與地球類似的行星,有類似的混合大氣,有類似的引力,有類似的植物,甚至有類似的動物。

早在公元前4世紀,古希臘哲學家米特羅德格斯就曾說過:“認為在無邊的宇宙中只有地球才有人居住的想法,就像播種穀子的土地上只長出獨苗一樣可笑。”

1997年,美國生物學家在地球上發現一種太古生物,這種生物能在極冷或極熱的極端環境下生存,並且它具有細菌和包括動植物及人在內的所有真核生物兩種特點,是地地道道的第三種生命形式。

此種生物的發現證明,人類對生命所具備的特點了解得相當不夠,請不要忘記,這僅僅是在地球的環境之內,在廣大的宇宙中間,生命的形式更為複雜,用地球生物觀點來品評宇宙生物的存在是最不可取的做法。

1969年,在隕落於澳大利亞的碳質球粒隕石中,發現了地球上不能天然形成的不對稱氨基酸,顯示了地球以外孕育生命的可能性。

1996年,美國航天局從一塊落在亞利桑納州來自火星的隕石中發現,這塊隕石中存在古代微生物,火星存在生命的古老傳說再一次被人們所重視。

20世紀30年代的時候,天文研究人員就從宇宙光譜中發現,宇宙中存在甲基和氰基等分子。這些分子的電磁輻射不在光學波段,而在釐米、毫米、亞毫米等波段,所以它們可以不受星際物質的吸收與阻擋的影響,而自由穿行於宇宙之中。

1944年,荷蘭科學家範德胡斯特從理論上算出中性氫原子會輻射出21毫米譜線。

1957年美國天文學家湯斯開列出了17種可能被觀測到的星際分子譜線的清單,此人由於在天文學上的貢獻,獲得了1964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星際有機分子的發現,被列為上個世紀四大天文學發現之一。

在以後的年代裡,天文學家從宇宙中觀測到的分子有:1963年10月,首次在仙女座觀測到羥基分子光譜;1968年,觀測到了氨分子、水分子的光譜;1969年,又觀測到了星際甲醛的有機分子光譜;1973年,又發現一種宇宙中廣泛存在的有機分子光譜。。。

到1994年止,人類一共從宇宙中找到108種天文有機分子,此外還找到了50種由碳、氧、氫等元素組成的同位素,還有一些地球上沒有自然樣本的有機分子。星際有機分子的發現,對研究星際生命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線索。

比如說,目前發現的星際分子幾乎都是由六種基本元素構成的:氫、氧、碳、氮、硅,這個排列表中的前五種如果加上磷,它們就成了構成地球各種生命的基礎資料。

再比如說,甲醛分子在適當的條件下可以轉變成氨基酸,而氨基酸則是生命物質的基本組成形式。由於我們還發現了許多尚未辨識的有機分子,它們很可能會組合成多種生命形式。

其次,這一天文發現還說明,宇宙中到處都充斥著有機分子,它們是構成生命、維持生命的最基本元素。

天文學研究表明,這些星際有機分子不能存在於高溫的星球中,它們只能存在於溫度較低的行星、暗物質或者宇宙塵埃當中,甚至當恆星爆炸死亡之後,也可生成大量的有機分子。

所以在星系與星際之間、恆星與恆星之間,它們的數量非常龐大。這些有機分子,它們隨塵埃或氣體飄泊,極不穩定,漫遊在宇宙當中。宇宙有機分子的發現,再一次證明,地球生命絕不是宇宙中獨一無二的現象,人類也不應該是宇宙的獨生子。

越來越多的發現為我們指示出了一個確定不移的方向:宇宙中確實存在生命,既使是我們最熟悉的生命形式,也有可能在宇宙的某個角落中產生。

現在的問題已經不是證明這些生命的存在,而是要想辦法尋找他們。

1994年,當蘇梅克--列維慧星撞擊木星時,科學家發現,當撞擊發生時,有大量水蒸汽出現,這說明,這顆慧星上帶有大量的固體水。有水就有生命。

蘇梅克--列維慧星在宇宙中是顆很平常的慧星,它們在宇宙中穿行,產生生命的可能性是極大的。實際上,問題還不單單在這裡,生命的存在究竟需要怎樣的自然環境?

難道必須擁有與地球相似的自然條件嗎?

地球的生物觀普遍適合宇宙中所有的星球嗎?

事實證明,生命只能在類似地球的行星上存在和發展的觀點是站不住腳的。

地球上一共有200多萬種生物,在我們已知的120萬種中,有9000多種並不需要一般的自然環境。因此,對生命的頑強性、多樣性我們知道的還很少。

地球生物觀認為,陽光、水分、氧氣是生命的三要素。然而,人們卻在幾千米深的海底及北極冰層下發現了不需要陽光的生物;也發現了不需要氧氣的細菌,它們叫厭氧細菌。

生命真是不可思議,它頑強到遠遠超出人的想象之外,隨著認識的不斷深入,我們已經發現了許多在完全意想不到環境下存在的生命,比如,在放射性極強的核物質周圍也同樣有生命存在。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相信“地外文明”是存在的,他們很可能比我們的進化早幾十倍,甚至上百倍。

今天,我們不但能夠登上月球,而且還能探測整個太陽系,那麼,一個比我們發達不知多少倍的文明,他們也完全有可能跨越星系來考察,在與我們的先民接觸當中,留下一些遺蹟,傳授一些知識,是完全有可能的。在這一思想下,產生了“遠古接觸論”。

外星生命意識體,不僅僅是碳基生命意識流體,還有可能是其他物質組成的意識流體的生命體!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



碳基生命只是宇宙生命的一種生命形式。

宇宙中的生命意識體可能是多重多樣的。

無限宇宙就是多層宇宙~多重宇宙~多元宇宙!

每層宇宙的生命意識體不一樣!

每一重宇宙的生命意識體不一樣!

每一元宇宙的生命意識體是不一樣的!

碳基生命是目前地球上發現的生命體的唯一形式,地球上所有的生命物種都是碳基的。

知識界還提出了硅基生命的猜想(詳細的情況,我在下一篇文章介紹)。但是,還沒有被證實存在。如果硅基生命真的存在的話,它們生存的自然環境比地球表面溫度更高,而且各個長得像大石頭。

除了碳基生命、硅基生命,宇宙中還有沒有其他生命形式的可能呢?

有的。

比如,氨基生命。

不過,在討論氨基生命可能性之前,讓我們學習一下“為什麼生命都需要水”的問題。弄懂了這個問題,就知道氨基生命存在的可能性有多大。

水,被科學家認為是地球上一切生命所需要的最合適的媒介,用來搬運營養物質,排出廢料。

而水有幾個優勢。

第一個,它容易形成,組成它的材料方便。因為,水的分子式是H2O。H就是氫氣,宇宙之中最不缺的就是氫分子。O就是氧氣,氧原子在宇宙之中的含量排行前列。水在宇宙之中很容易生成,有氫和氧的原子,加上一定的溫度即可。

第二個,水的凝固點和沸點之間的溫度差距比較寬闊,是100攝氏度。水的凝固點是0攝氏度,水的沸點是100攝氏度,所以這個溫度差距的寬度是100攝氏度。

而在地球的表面環境裡面,絕大多數生命存在的溫度範圍是0~100攝氏度,在這100度的範疇以內,允許任何重要的化學反應發生。而生命要維繫存在,必須包括了一系列重要的化學反應,這樣能量和營養物質才能循環和交換。

第三個,水具有凝固前的密度逆轉。

水在液態下,密度高,而在凝固的時候,即為固態冰的時候,密度降低。密度降低之後,冰就可以浮在水面上。如果水沒有凝固前密度逆轉的特點,冰就會沉在水下,江河湖海會整體凍結起來。一個被凍結的世界,顯然不適宜生命存在。

有人提出,氨也可以像水一樣,作為生命體內交換營養物質的液體媒介。那麼,就有可能存在氨基生命體。

在一些科幻作品的奇妙藝術想象之中,在某一個星球上,由於運行軌道遠離了恆星,導致了零下幾十度到一百度的極度嚴寒。在這樣的惡劣的寒冷環境裡面,存在著一種被稱之為氨基生命的奇怪生命體。

據推測,它們的新陳代謝的速率很慢,其皮膚很厚。與硅基生命相反,氨基生命的智慧普遍不高,和蠕蟲差不多。它們的壽命很長,但是又脆弱。也許,它們需要依賴地下的放射性射線存活。

存在氨基生命體的可能性大嗎?

讓我們看看,氨和水不同,它缺乏優勢,也就是它不能像水一樣,在凝固點附近發生密度逆轉。

液態水遇冷,密度反而降低。氨遇冷,密度沒有降低,而是變為固態。所以,氨基生命存在的星球,往往是被整體凍結的,缺乏可以交換營養物質的液體。

所以,氨基生命想存在下去,必須想方設法待在合適的溫度環境裡面,讓氨保持液態。有液態,生命才有可能。但是,液態氨必須比水的溫度低幾十度。如果環境的溫度太低,則新陳代謝的速度也很慢。新陳代謝很慢,則可以提供生物化學反應的能量也相應的減少。

硅基生命存在需要什麼條件?

早在1891年的時候就有人開始提出硅基生命的說法,硅本身和碳是就是同族元素只不過硅比碳多了一個電子層,兩者之間還是有許多相似的化學性質的。

科學家們認為硅基生命很有可能就比我們人類更能承受高溫。也就是說,那些溫度極高的星球上也是可能存在生命的,只不過它們是以硅基的形式生存。

同樣的,一些溫度較低的星球,也是同樣能夠存在生命的。如果存在氨基生命的話,它的耐低溫程度就比碳基生命要強得多。而且即便是在沒有水的環境中,氨基生命也是能夠繼續生存的。

滿足這樣條件的星球多了去了,那裡會不會存在著氨基生命呢?

除此之外還有氮基生命,它們憑藉甲烷就能夠生存,假設真的存在這種生命的話。土衛六上就有一片甲烷海洋,也許那裡面就存在著豐富的氮基生命。

這只不過是科學家們換了一個角度來思考,瞬間就能感覺到宇宙之間的豐富多樣,任何的科學研究都不能被侷限,只有不斷的開闊眼界才能獲得更多的收穫。

宇宙間有數不清的與地球類似的行星,有類似的混合大氣,有類似的引力,有類似的植物,甚至有類似的動物。

早在公元前4世紀,古希臘哲學家米特羅德格斯就曾說過:“認為在無邊的宇宙中只有地球才有人居住的想法,就像播種穀子的土地上只長出獨苗一樣可笑。”

1997年,美國生物學家在地球上發現一種太古生物,這種生物能在極冷或極熱的極端環境下生存,並且它具有細菌和包括動植物及人在內的所有真核生物兩種特點,是地地道道的第三種生命形式。

此種生物的發現證明,人類對生命所具備的特點了解得相當不夠,請不要忘記,這僅僅是在地球的環境之內,在廣大的宇宙中間,生命的形式更為複雜,用地球生物觀點來品評宇宙生物的存在是最不可取的做法。

1969年,在隕落於澳大利亞的碳質球粒隕石中,發現了地球上不能天然形成的不對稱氨基酸,顯示了地球以外孕育生命的可能性。

1996年,美國航天局從一塊落在亞利桑納州來自火星的隕石中發現,這塊隕石中存在古代微生物,火星存在生命的古老傳說再一次被人們所重視。

20世紀30年代的時候,天文研究人員就從宇宙光譜中發現,宇宙中存在甲基和氰基等分子。這些分子的電磁輻射不在光學波段,而在釐米、毫米、亞毫米等波段,所以它們可以不受星際物質的吸收與阻擋的影響,而自由穿行於宇宙之中。

1944年,荷蘭科學家範德胡斯特從理論上算出中性氫原子會輻射出21毫米譜線。

1957年美國天文學家湯斯開列出了17種可能被觀測到的星際分子譜線的清單,此人由於在天文學上的貢獻,獲得了1964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星際有機分子的發現,被列為上個世紀四大天文學發現之一。

在以後的年代裡,天文學家從宇宙中觀測到的分子有:1963年10月,首次在仙女座觀測到羥基分子光譜;1968年,觀測到了氨分子、水分子的光譜;1969年,又觀測到了星際甲醛的有機分子光譜;1973年,又發現一種宇宙中廣泛存在的有機分子光譜。。。

到1994年止,人類一共從宇宙中找到108種天文有機分子,此外還找到了50種由碳、氧、氫等元素組成的同位素,還有一些地球上沒有自然樣本的有機分子。星際有機分子的發現,對研究星際生命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線索。

比如說,目前發現的星際分子幾乎都是由六種基本元素構成的:氫、氧、碳、氮、硅,這個排列表中的前五種如果加上磷,它們就成了構成地球各種生命的基礎資料。

再比如說,甲醛分子在適當的條件下可以轉變成氨基酸,而氨基酸則是生命物質的基本組成形式。由於我們還發現了許多尚未辨識的有機分子,它們很可能會組合成多種生命形式。

其次,這一天文發現還說明,宇宙中到處都充斥著有機分子,它們是構成生命、維持生命的最基本元素。

天文學研究表明,這些星際有機分子不能存在於高溫的星球中,它們只能存在於溫度較低的行星、暗物質或者宇宙塵埃當中,甚至當恆星爆炸死亡之後,也可生成大量的有機分子。

所以在星系與星際之間、恆星與恆星之間,它們的數量非常龐大。這些有機分子,它們隨塵埃或氣體飄泊,極不穩定,漫遊在宇宙當中。宇宙有機分子的發現,再一次證明,地球生命絕不是宇宙中獨一無二的現象,人類也不應該是宇宙的獨生子。

越來越多的發現為我們指示出了一個確定不移的方向:宇宙中確實存在生命,既使是我們最熟悉的生命形式,也有可能在宇宙的某個角落中產生。

現在的問題已經不是證明這些生命的存在,而是要想辦法尋找他們。

1994年,當蘇梅克--列維慧星撞擊木星時,科學家發現,當撞擊發生時,有大量水蒸汽出現,這說明,這顆慧星上帶有大量的固體水。有水就有生命。

蘇梅克--列維慧星在宇宙中是顆很平常的慧星,它們在宇宙中穿行,產生生命的可能性是極大的。實際上,問題還不單單在這裡,生命的存在究竟需要怎樣的自然環境?

難道必須擁有與地球相似的自然條件嗎?

地球的生物觀普遍適合宇宙中所有的星球嗎?

事實證明,生命只能在類似地球的行星上存在和發展的觀點是站不住腳的。

地球上一共有200多萬種生物,在我們已知的120萬種中,有9000多種並不需要一般的自然環境。因此,對生命的頑強性、多樣性我們知道的還很少。

地球生物觀認為,陽光、水分、氧氣是生命的三要素。然而,人們卻在幾千米深的海底及北極冰層下發現了不需要陽光的生物;也發現了不需要氧氣的細菌,它們叫厭氧細菌。

生命真是不可思議,它頑強到遠遠超出人的想象之外,隨著認識的不斷深入,我們已經發現了許多在完全意想不到環境下存在的生命,比如,在放射性極強的核物質周圍也同樣有生命存在。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相信“地外文明”是存在的,他們很可能比我們的進化早幾十倍,甚至上百倍。

今天,我們不但能夠登上月球,而且還能探測整個太陽系,那麼,一個比我們發達不知多少倍的文明,他們也完全有可能跨越星系來考察,在與我們的先民接觸當中,留下一些遺蹟,傳授一些知識,是完全有可能的。在這一思想下,產生了“遠古接觸論”。

外星生命意識體,不僅僅是碳基生命意識流體,還有可能是其他物質組成的意識流體的生命體!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




碳基生命只是宇宙生命的一種生命形式。

宇宙中的生命意識體可能是多重多樣的。

無限宇宙就是多層宇宙~多重宇宙~多元宇宙!

每層宇宙的生命意識體不一樣!

每一重宇宙的生命意識體不一樣!

每一元宇宙的生命意識體是不一樣的!

碳基生命是目前地球上發現的生命體的唯一形式,地球上所有的生命物種都是碳基的。

知識界還提出了硅基生命的猜想(詳細的情況,我在下一篇文章介紹)。但是,還沒有被證實存在。如果硅基生命真的存在的話,它們生存的自然環境比地球表面溫度更高,而且各個長得像大石頭。

除了碳基生命、硅基生命,宇宙中還有沒有其他生命形式的可能呢?

有的。

比如,氨基生命。

不過,在討論氨基生命可能性之前,讓我們學習一下“為什麼生命都需要水”的問題。弄懂了這個問題,就知道氨基生命存在的可能性有多大。

水,被科學家認為是地球上一切生命所需要的最合適的媒介,用來搬運營養物質,排出廢料。

而水有幾個優勢。

第一個,它容易形成,組成它的材料方便。因為,水的分子式是H2O。H就是氫氣,宇宙之中最不缺的就是氫分子。O就是氧氣,氧原子在宇宙之中的含量排行前列。水在宇宙之中很容易生成,有氫和氧的原子,加上一定的溫度即可。

第二個,水的凝固點和沸點之間的溫度差距比較寬闊,是100攝氏度。水的凝固點是0攝氏度,水的沸點是100攝氏度,所以這個溫度差距的寬度是100攝氏度。

而在地球的表面環境裡面,絕大多數生命存在的溫度範圍是0~100攝氏度,在這100度的範疇以內,允許任何重要的化學反應發生。而生命要維繫存在,必須包括了一系列重要的化學反應,這樣能量和營養物質才能循環和交換。

第三個,水具有凝固前的密度逆轉。

水在液態下,密度高,而在凝固的時候,即為固態冰的時候,密度降低。密度降低之後,冰就可以浮在水面上。如果水沒有凝固前密度逆轉的特點,冰就會沉在水下,江河湖海會整體凍結起來。一個被凍結的世界,顯然不適宜生命存在。

有人提出,氨也可以像水一樣,作為生命體內交換營養物質的液體媒介。那麼,就有可能存在氨基生命體。

在一些科幻作品的奇妙藝術想象之中,在某一個星球上,由於運行軌道遠離了恆星,導致了零下幾十度到一百度的極度嚴寒。在這樣的惡劣的寒冷環境裡面,存在著一種被稱之為氨基生命的奇怪生命體。

據推測,它們的新陳代謝的速率很慢,其皮膚很厚。與硅基生命相反,氨基生命的智慧普遍不高,和蠕蟲差不多。它們的壽命很長,但是又脆弱。也許,它們需要依賴地下的放射性射線存活。

存在氨基生命體的可能性大嗎?

讓我們看看,氨和水不同,它缺乏優勢,也就是它不能像水一樣,在凝固點附近發生密度逆轉。

液態水遇冷,密度反而降低。氨遇冷,密度沒有降低,而是變為固態。所以,氨基生命存在的星球,往往是被整體凍結的,缺乏可以交換營養物質的液體。

所以,氨基生命想存在下去,必須想方設法待在合適的溫度環境裡面,讓氨保持液態。有液態,生命才有可能。但是,液態氨必須比水的溫度低幾十度。如果環境的溫度太低,則新陳代謝的速度也很慢。新陳代謝很慢,則可以提供生物化學反應的能量也相應的減少。

硅基生命存在需要什麼條件?

早在1891年的時候就有人開始提出硅基生命的說法,硅本身和碳是就是同族元素只不過硅比碳多了一個電子層,兩者之間還是有許多相似的化學性質的。

科學家們認為硅基生命很有可能就比我們人類更能承受高溫。也就是說,那些溫度極高的星球上也是可能存在生命的,只不過它們是以硅基的形式生存。

同樣的,一些溫度較低的星球,也是同樣能夠存在生命的。如果存在氨基生命的話,它的耐低溫程度就比碳基生命要強得多。而且即便是在沒有水的環境中,氨基生命也是能夠繼續生存的。

滿足這樣條件的星球多了去了,那裡會不會存在著氨基生命呢?

除此之外還有氮基生命,它們憑藉甲烷就能夠生存,假設真的存在這種生命的話。土衛六上就有一片甲烷海洋,也許那裡面就存在著豐富的氮基生命。

這只不過是科學家們換了一個角度來思考,瞬間就能感覺到宇宙之間的豐富多樣,任何的科學研究都不能被侷限,只有不斷的開闊眼界才能獲得更多的收穫。

宇宙間有數不清的與地球類似的行星,有類似的混合大氣,有類似的引力,有類似的植物,甚至有類似的動物。

早在公元前4世紀,古希臘哲學家米特羅德格斯就曾說過:“認為在無邊的宇宙中只有地球才有人居住的想法,就像播種穀子的土地上只長出獨苗一樣可笑。”

1997年,美國生物學家在地球上發現一種太古生物,這種生物能在極冷或極熱的極端環境下生存,並且它具有細菌和包括動植物及人在內的所有真核生物兩種特點,是地地道道的第三種生命形式。

此種生物的發現證明,人類對生命所具備的特點了解得相當不夠,請不要忘記,這僅僅是在地球的環境之內,在廣大的宇宙中間,生命的形式更為複雜,用地球生物觀點來品評宇宙生物的存在是最不可取的做法。

1969年,在隕落於澳大利亞的碳質球粒隕石中,發現了地球上不能天然形成的不對稱氨基酸,顯示了地球以外孕育生命的可能性。

1996年,美國航天局從一塊落在亞利桑納州來自火星的隕石中發現,這塊隕石中存在古代微生物,火星存在生命的古老傳說再一次被人們所重視。

20世紀30年代的時候,天文研究人員就從宇宙光譜中發現,宇宙中存在甲基和氰基等分子。這些分子的電磁輻射不在光學波段,而在釐米、毫米、亞毫米等波段,所以它們可以不受星際物質的吸收與阻擋的影響,而自由穿行於宇宙之中。

1944年,荷蘭科學家範德胡斯特從理論上算出中性氫原子會輻射出21毫米譜線。

1957年美國天文學家湯斯開列出了17種可能被觀測到的星際分子譜線的清單,此人由於在天文學上的貢獻,獲得了1964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星際有機分子的發現,被列為上個世紀四大天文學發現之一。

在以後的年代裡,天文學家從宇宙中觀測到的分子有:1963年10月,首次在仙女座觀測到羥基分子光譜;1968年,觀測到了氨分子、水分子的光譜;1969年,又觀測到了星際甲醛的有機分子光譜;1973年,又發現一種宇宙中廣泛存在的有機分子光譜。。。

到1994年止,人類一共從宇宙中找到108種天文有機分子,此外還找到了50種由碳、氧、氫等元素組成的同位素,還有一些地球上沒有自然樣本的有機分子。星際有機分子的發現,對研究星際生命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線索。

比如說,目前發現的星際分子幾乎都是由六種基本元素構成的:氫、氧、碳、氮、硅,這個排列表中的前五種如果加上磷,它們就成了構成地球各種生命的基礎資料。

再比如說,甲醛分子在適當的條件下可以轉變成氨基酸,而氨基酸則是生命物質的基本組成形式。由於我們還發現了許多尚未辨識的有機分子,它們很可能會組合成多種生命形式。

其次,這一天文發現還說明,宇宙中到處都充斥著有機分子,它們是構成生命、維持生命的最基本元素。

天文學研究表明,這些星際有機分子不能存在於高溫的星球中,它們只能存在於溫度較低的行星、暗物質或者宇宙塵埃當中,甚至當恆星爆炸死亡之後,也可生成大量的有機分子。

所以在星系與星際之間、恆星與恆星之間,它們的數量非常龐大。這些有機分子,它們隨塵埃或氣體飄泊,極不穩定,漫遊在宇宙當中。宇宙有機分子的發現,再一次證明,地球生命絕不是宇宙中獨一無二的現象,人類也不應該是宇宙的獨生子。

越來越多的發現為我們指示出了一個確定不移的方向:宇宙中確實存在生命,既使是我們最熟悉的生命形式,也有可能在宇宙的某個角落中產生。

現在的問題已經不是證明這些生命的存在,而是要想辦法尋找他們。

1994年,當蘇梅克--列維慧星撞擊木星時,科學家發現,當撞擊發生時,有大量水蒸汽出現,這說明,這顆慧星上帶有大量的固體水。有水就有生命。

蘇梅克--列維慧星在宇宙中是顆很平常的慧星,它們在宇宙中穿行,產生生命的可能性是極大的。實際上,問題還不單單在這裡,生命的存在究竟需要怎樣的自然環境?

難道必須擁有與地球相似的自然條件嗎?

地球的生物觀普遍適合宇宙中所有的星球嗎?

事實證明,生命只能在類似地球的行星上存在和發展的觀點是站不住腳的。

地球上一共有200多萬種生物,在我們已知的120萬種中,有9000多種並不需要一般的自然環境。因此,對生命的頑強性、多樣性我們知道的還很少。

地球生物觀認為,陽光、水分、氧氣是生命的三要素。然而,人們卻在幾千米深的海底及北極冰層下發現了不需要陽光的生物;也發現了不需要氧氣的細菌,它們叫厭氧細菌。

生命真是不可思議,它頑強到遠遠超出人的想象之外,隨著認識的不斷深入,我們已經發現了許多在完全意想不到環境下存在的生命,比如,在放射性極強的核物質周圍也同樣有生命存在。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相信“地外文明”是存在的,他們很可能比我們的進化早幾十倍,甚至上百倍。

今天,我們不但能夠登上月球,而且還能探測整個太陽系,那麼,一個比我們發達不知多少倍的文明,他們也完全有可能跨越星系來考察,在與我們的先民接觸當中,留下一些遺蹟,傳授一些知識,是完全有可能的。在這一思想下,產生了“遠古接觸論”。

外星生命意識體,不僅僅是碳基生命意識流體,還有可能是其他物質組成的意識流體的生命體!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





碳基生命只是宇宙生命的一種生命形式。

宇宙中的生命意識體可能是多重多樣的。

無限宇宙就是多層宇宙~多重宇宙~多元宇宙!

每層宇宙的生命意識體不一樣!

每一重宇宙的生命意識體不一樣!

每一元宇宙的生命意識體是不一樣的!

碳基生命是目前地球上發現的生命體的唯一形式,地球上所有的生命物種都是碳基的。

知識界還提出了硅基生命的猜想(詳細的情況,我在下一篇文章介紹)。但是,還沒有被證實存在。如果硅基生命真的存在的話,它們生存的自然環境比地球表面溫度更高,而且各個長得像大石頭。

除了碳基生命、硅基生命,宇宙中還有沒有其他生命形式的可能呢?

有的。

比如,氨基生命。

不過,在討論氨基生命可能性之前,讓我們學習一下“為什麼生命都需要水”的問題。弄懂了這個問題,就知道氨基生命存在的可能性有多大。

水,被科學家認為是地球上一切生命所需要的最合適的媒介,用來搬運營養物質,排出廢料。

而水有幾個優勢。

第一個,它容易形成,組成它的材料方便。因為,水的分子式是H2O。H就是氫氣,宇宙之中最不缺的就是氫分子。O就是氧氣,氧原子在宇宙之中的含量排行前列。水在宇宙之中很容易生成,有氫和氧的原子,加上一定的溫度即可。

第二個,水的凝固點和沸點之間的溫度差距比較寬闊,是100攝氏度。水的凝固點是0攝氏度,水的沸點是100攝氏度,所以這個溫度差距的寬度是100攝氏度。

而在地球的表面環境裡面,絕大多數生命存在的溫度範圍是0~100攝氏度,在這100度的範疇以內,允許任何重要的化學反應發生。而生命要維繫存在,必須包括了一系列重要的化學反應,這樣能量和營養物質才能循環和交換。

第三個,水具有凝固前的密度逆轉。

水在液態下,密度高,而在凝固的時候,即為固態冰的時候,密度降低。密度降低之後,冰就可以浮在水面上。如果水沒有凝固前密度逆轉的特點,冰就會沉在水下,江河湖海會整體凍結起來。一個被凍結的世界,顯然不適宜生命存在。

有人提出,氨也可以像水一樣,作為生命體內交換營養物質的液體媒介。那麼,就有可能存在氨基生命體。

在一些科幻作品的奇妙藝術想象之中,在某一個星球上,由於運行軌道遠離了恆星,導致了零下幾十度到一百度的極度嚴寒。在這樣的惡劣的寒冷環境裡面,存在著一種被稱之為氨基生命的奇怪生命體。

據推測,它們的新陳代謝的速率很慢,其皮膚很厚。與硅基生命相反,氨基生命的智慧普遍不高,和蠕蟲差不多。它們的壽命很長,但是又脆弱。也許,它們需要依賴地下的放射性射線存活。

存在氨基生命體的可能性大嗎?

讓我們看看,氨和水不同,它缺乏優勢,也就是它不能像水一樣,在凝固點附近發生密度逆轉。

液態水遇冷,密度反而降低。氨遇冷,密度沒有降低,而是變為固態。所以,氨基生命存在的星球,往往是被整體凍結的,缺乏可以交換營養物質的液體。

所以,氨基生命想存在下去,必須想方設法待在合適的溫度環境裡面,讓氨保持液態。有液態,生命才有可能。但是,液態氨必須比水的溫度低幾十度。如果環境的溫度太低,則新陳代謝的速度也很慢。新陳代謝很慢,則可以提供生物化學反應的能量也相應的減少。

硅基生命存在需要什麼條件?

早在1891年的時候就有人開始提出硅基生命的說法,硅本身和碳是就是同族元素只不過硅比碳多了一個電子層,兩者之間還是有許多相似的化學性質的。

科學家們認為硅基生命很有可能就比我們人類更能承受高溫。也就是說,那些溫度極高的星球上也是可能存在生命的,只不過它們是以硅基的形式生存。

同樣的,一些溫度較低的星球,也是同樣能夠存在生命的。如果存在氨基生命的話,它的耐低溫程度就比碳基生命要強得多。而且即便是在沒有水的環境中,氨基生命也是能夠繼續生存的。

滿足這樣條件的星球多了去了,那裡會不會存在著氨基生命呢?

除此之外還有氮基生命,它們憑藉甲烷就能夠生存,假設真的存在這種生命的話。土衛六上就有一片甲烷海洋,也許那裡面就存在著豐富的氮基生命。

這只不過是科學家們換了一個角度來思考,瞬間就能感覺到宇宙之間的豐富多樣,任何的科學研究都不能被侷限,只有不斷的開闊眼界才能獲得更多的收穫。

宇宙間有數不清的與地球類似的行星,有類似的混合大氣,有類似的引力,有類似的植物,甚至有類似的動物。

早在公元前4世紀,古希臘哲學家米特羅德格斯就曾說過:“認為在無邊的宇宙中只有地球才有人居住的想法,就像播種穀子的土地上只長出獨苗一樣可笑。”

1997年,美國生物學家在地球上發現一種太古生物,這種生物能在極冷或極熱的極端環境下生存,並且它具有細菌和包括動植物及人在內的所有真核生物兩種特點,是地地道道的第三種生命形式。

此種生物的發現證明,人類對生命所具備的特點了解得相當不夠,請不要忘記,這僅僅是在地球的環境之內,在廣大的宇宙中間,生命的形式更為複雜,用地球生物觀點來品評宇宙生物的存在是最不可取的做法。

1969年,在隕落於澳大利亞的碳質球粒隕石中,發現了地球上不能天然形成的不對稱氨基酸,顯示了地球以外孕育生命的可能性。

1996年,美國航天局從一塊落在亞利桑納州來自火星的隕石中發現,這塊隕石中存在古代微生物,火星存在生命的古老傳說再一次被人們所重視。

20世紀30年代的時候,天文研究人員就從宇宙光譜中發現,宇宙中存在甲基和氰基等分子。這些分子的電磁輻射不在光學波段,而在釐米、毫米、亞毫米等波段,所以它們可以不受星際物質的吸收與阻擋的影響,而自由穿行於宇宙之中。

1944年,荷蘭科學家範德胡斯特從理論上算出中性氫原子會輻射出21毫米譜線。

1957年美國天文學家湯斯開列出了17種可能被觀測到的星際分子譜線的清單,此人由於在天文學上的貢獻,獲得了1964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星際有機分子的發現,被列為上個世紀四大天文學發現之一。

在以後的年代裡,天文學家從宇宙中觀測到的分子有:1963年10月,首次在仙女座觀測到羥基分子光譜;1968年,觀測到了氨分子、水分子的光譜;1969年,又觀測到了星際甲醛的有機分子光譜;1973年,又發現一種宇宙中廣泛存在的有機分子光譜。。。

到1994年止,人類一共從宇宙中找到108種天文有機分子,此外還找到了50種由碳、氧、氫等元素組成的同位素,還有一些地球上沒有自然樣本的有機分子。星際有機分子的發現,對研究星際生命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線索。

比如說,目前發現的星際分子幾乎都是由六種基本元素構成的:氫、氧、碳、氮、硅,這個排列表中的前五種如果加上磷,它們就成了構成地球各種生命的基礎資料。

再比如說,甲醛分子在適當的條件下可以轉變成氨基酸,而氨基酸則是生命物質的基本組成形式。由於我們還發現了許多尚未辨識的有機分子,它們很可能會組合成多種生命形式。

其次,這一天文發現還說明,宇宙中到處都充斥著有機分子,它們是構成生命、維持生命的最基本元素。

天文學研究表明,這些星際有機分子不能存在於高溫的星球中,它們只能存在於溫度較低的行星、暗物質或者宇宙塵埃當中,甚至當恆星爆炸死亡之後,也可生成大量的有機分子。

所以在星系與星際之間、恆星與恆星之間,它們的數量非常龐大。這些有機分子,它們隨塵埃或氣體飄泊,極不穩定,漫遊在宇宙當中。宇宙有機分子的發現,再一次證明,地球生命絕不是宇宙中獨一無二的現象,人類也不應該是宇宙的獨生子。

越來越多的發現為我們指示出了一個確定不移的方向:宇宙中確實存在生命,既使是我們最熟悉的生命形式,也有可能在宇宙的某個角落中產生。

現在的問題已經不是證明這些生命的存在,而是要想辦法尋找他們。

1994年,當蘇梅克--列維慧星撞擊木星時,科學家發現,當撞擊發生時,有大量水蒸汽出現,這說明,這顆慧星上帶有大量的固體水。有水就有生命。

蘇梅克--列維慧星在宇宙中是顆很平常的慧星,它們在宇宙中穿行,產生生命的可能性是極大的。實際上,問題還不單單在這裡,生命的存在究竟需要怎樣的自然環境?

難道必須擁有與地球相似的自然條件嗎?

地球的生物觀普遍適合宇宙中所有的星球嗎?

事實證明,生命只能在類似地球的行星上存在和發展的觀點是站不住腳的。

地球上一共有200多萬種生物,在我們已知的120萬種中,有9000多種並不需要一般的自然環境。因此,對生命的頑強性、多樣性我們知道的還很少。

地球生物觀認為,陽光、水分、氧氣是生命的三要素。然而,人們卻在幾千米深的海底及北極冰層下發現了不需要陽光的生物;也發現了不需要氧氣的細菌,它們叫厭氧細菌。

生命真是不可思議,它頑強到遠遠超出人的想象之外,隨著認識的不斷深入,我們已經發現了許多在完全意想不到環境下存在的生命,比如,在放射性極強的核物質周圍也同樣有生命存在。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相信“地外文明”是存在的,他們很可能比我們的進化早幾十倍,甚至上百倍。

今天,我們不但能夠登上月球,而且還能探測整個太陽系,那麼,一個比我們發達不知多少倍的文明,他們也完全有可能跨越星系來考察,在與我們的先民接觸當中,留下一些遺蹟,傳授一些知識,是完全有可能的。在這一思想下,產生了“遠古接觸論”。

外星生命意識體,不僅僅是碳基生命意識流體,還有可能是其他物質組成的意識流體的生命體!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






碳基生命只是宇宙生命的一種生命形式。

宇宙中的生命意識體可能是多重多樣的。

無限宇宙就是多層宇宙~多重宇宙~多元宇宙!

每層宇宙的生命意識體不一樣!

每一重宇宙的生命意識體不一樣!

每一元宇宙的生命意識體是不一樣的!

碳基生命是目前地球上發現的生命體的唯一形式,地球上所有的生命物種都是碳基的。

知識界還提出了硅基生命的猜想(詳細的情況,我在下一篇文章介紹)。但是,還沒有被證實存在。如果硅基生命真的存在的話,它們生存的自然環境比地球表面溫度更高,而且各個長得像大石頭。

除了碳基生命、硅基生命,宇宙中還有沒有其他生命形式的可能呢?

有的。

比如,氨基生命。

不過,在討論氨基生命可能性之前,讓我們學習一下“為什麼生命都需要水”的問題。弄懂了這個問題,就知道氨基生命存在的可能性有多大。

水,被科學家認為是地球上一切生命所需要的最合適的媒介,用來搬運營養物質,排出廢料。

而水有幾個優勢。

第一個,它容易形成,組成它的材料方便。因為,水的分子式是H2O。H就是氫氣,宇宙之中最不缺的就是氫分子。O就是氧氣,氧原子在宇宙之中的含量排行前列。水在宇宙之中很容易生成,有氫和氧的原子,加上一定的溫度即可。

第二個,水的凝固點和沸點之間的溫度差距比較寬闊,是100攝氏度。水的凝固點是0攝氏度,水的沸點是100攝氏度,所以這個溫度差距的寬度是100攝氏度。

而在地球的表面環境裡面,絕大多數生命存在的溫度範圍是0~100攝氏度,在這100度的範疇以內,允許任何重要的化學反應發生。而生命要維繫存在,必須包括了一系列重要的化學反應,這樣能量和營養物質才能循環和交換。

第三個,水具有凝固前的密度逆轉。

水在液態下,密度高,而在凝固的時候,即為固態冰的時候,密度降低。密度降低之後,冰就可以浮在水面上。如果水沒有凝固前密度逆轉的特點,冰就會沉在水下,江河湖海會整體凍結起來。一個被凍結的世界,顯然不適宜生命存在。

有人提出,氨也可以像水一樣,作為生命體內交換營養物質的液體媒介。那麼,就有可能存在氨基生命體。

在一些科幻作品的奇妙藝術想象之中,在某一個星球上,由於運行軌道遠離了恆星,導致了零下幾十度到一百度的極度嚴寒。在這樣的惡劣的寒冷環境裡面,存在著一種被稱之為氨基生命的奇怪生命體。

據推測,它們的新陳代謝的速率很慢,其皮膚很厚。與硅基生命相反,氨基生命的智慧普遍不高,和蠕蟲差不多。它們的壽命很長,但是又脆弱。也許,它們需要依賴地下的放射性射線存活。

存在氨基生命體的可能性大嗎?

讓我們看看,氨和水不同,它缺乏優勢,也就是它不能像水一樣,在凝固點附近發生密度逆轉。

液態水遇冷,密度反而降低。氨遇冷,密度沒有降低,而是變為固態。所以,氨基生命存在的星球,往往是被整體凍結的,缺乏可以交換營養物質的液體。

所以,氨基生命想存在下去,必須想方設法待在合適的溫度環境裡面,讓氨保持液態。有液態,生命才有可能。但是,液態氨必須比水的溫度低幾十度。如果環境的溫度太低,則新陳代謝的速度也很慢。新陳代謝很慢,則可以提供生物化學反應的能量也相應的減少。

硅基生命存在需要什麼條件?

早在1891年的時候就有人開始提出硅基生命的說法,硅本身和碳是就是同族元素只不過硅比碳多了一個電子層,兩者之間還是有許多相似的化學性質的。

科學家們認為硅基生命很有可能就比我們人類更能承受高溫。也就是說,那些溫度極高的星球上也是可能存在生命的,只不過它們是以硅基的形式生存。

同樣的,一些溫度較低的星球,也是同樣能夠存在生命的。如果存在氨基生命的話,它的耐低溫程度就比碳基生命要強得多。而且即便是在沒有水的環境中,氨基生命也是能夠繼續生存的。

滿足這樣條件的星球多了去了,那裡會不會存在著氨基生命呢?

除此之外還有氮基生命,它們憑藉甲烷就能夠生存,假設真的存在這種生命的話。土衛六上就有一片甲烷海洋,也許那裡面就存在著豐富的氮基生命。

這只不過是科學家們換了一個角度來思考,瞬間就能感覺到宇宙之間的豐富多樣,任何的科學研究都不能被侷限,只有不斷的開闊眼界才能獲得更多的收穫。

宇宙間有數不清的與地球類似的行星,有類似的混合大氣,有類似的引力,有類似的植物,甚至有類似的動物。

早在公元前4世紀,古希臘哲學家米特羅德格斯就曾說過:“認為在無邊的宇宙中只有地球才有人居住的想法,就像播種穀子的土地上只長出獨苗一樣可笑。”

1997年,美國生物學家在地球上發現一種太古生物,這種生物能在極冷或極熱的極端環境下生存,並且它具有細菌和包括動植物及人在內的所有真核生物兩種特點,是地地道道的第三種生命形式。

此種生物的發現證明,人類對生命所具備的特點了解得相當不夠,請不要忘記,這僅僅是在地球的環境之內,在廣大的宇宙中間,生命的形式更為複雜,用地球生物觀點來品評宇宙生物的存在是最不可取的做法。

1969年,在隕落於澳大利亞的碳質球粒隕石中,發現了地球上不能天然形成的不對稱氨基酸,顯示了地球以外孕育生命的可能性。

1996年,美國航天局從一塊落在亞利桑納州來自火星的隕石中發現,這塊隕石中存在古代微生物,火星存在生命的古老傳說再一次被人們所重視。

20世紀30年代的時候,天文研究人員就從宇宙光譜中發現,宇宙中存在甲基和氰基等分子。這些分子的電磁輻射不在光學波段,而在釐米、毫米、亞毫米等波段,所以它們可以不受星際物質的吸收與阻擋的影響,而自由穿行於宇宙之中。

1944年,荷蘭科學家範德胡斯特從理論上算出中性氫原子會輻射出21毫米譜線。

1957年美國天文學家湯斯開列出了17種可能被觀測到的星際分子譜線的清單,此人由於在天文學上的貢獻,獲得了1964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星際有機分子的發現,被列為上個世紀四大天文學發現之一。

在以後的年代裡,天文學家從宇宙中觀測到的分子有:1963年10月,首次在仙女座觀測到羥基分子光譜;1968年,觀測到了氨分子、水分子的光譜;1969年,又觀測到了星際甲醛的有機分子光譜;1973年,又發現一種宇宙中廣泛存在的有機分子光譜。。。

到1994年止,人類一共從宇宙中找到108種天文有機分子,此外還找到了50種由碳、氧、氫等元素組成的同位素,還有一些地球上沒有自然樣本的有機分子。星際有機分子的發現,對研究星際生命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線索。

比如說,目前發現的星際分子幾乎都是由六種基本元素構成的:氫、氧、碳、氮、硅,這個排列表中的前五種如果加上磷,它們就成了構成地球各種生命的基礎資料。

再比如說,甲醛分子在適當的條件下可以轉變成氨基酸,而氨基酸則是生命物質的基本組成形式。由於我們還發現了許多尚未辨識的有機分子,它們很可能會組合成多種生命形式。

其次,這一天文發現還說明,宇宙中到處都充斥著有機分子,它們是構成生命、維持生命的最基本元素。

天文學研究表明,這些星際有機分子不能存在於高溫的星球中,它們只能存在於溫度較低的行星、暗物質或者宇宙塵埃當中,甚至當恆星爆炸死亡之後,也可生成大量的有機分子。

所以在星系與星際之間、恆星與恆星之間,它們的數量非常龐大。這些有機分子,它們隨塵埃或氣體飄泊,極不穩定,漫遊在宇宙當中。宇宙有機分子的發現,再一次證明,地球生命絕不是宇宙中獨一無二的現象,人類也不應該是宇宙的獨生子。

越來越多的發現為我們指示出了一個確定不移的方向:宇宙中確實存在生命,既使是我們最熟悉的生命形式,也有可能在宇宙的某個角落中產生。

現在的問題已經不是證明這些生命的存在,而是要想辦法尋找他們。

1994年,當蘇梅克--列維慧星撞擊木星時,科學家發現,當撞擊發生時,有大量水蒸汽出現,這說明,這顆慧星上帶有大量的固體水。有水就有生命。

蘇梅克--列維慧星在宇宙中是顆很平常的慧星,它們在宇宙中穿行,產生生命的可能性是極大的。實際上,問題還不單單在這裡,生命的存在究竟需要怎樣的自然環境?

難道必須擁有與地球相似的自然條件嗎?

地球的生物觀普遍適合宇宙中所有的星球嗎?

事實證明,生命只能在類似地球的行星上存在和發展的觀點是站不住腳的。

地球上一共有200多萬種生物,在我們已知的120萬種中,有9000多種並不需要一般的自然環境。因此,對生命的頑強性、多樣性我們知道的還很少。

地球生物觀認為,陽光、水分、氧氣是生命的三要素。然而,人們卻在幾千米深的海底及北極冰層下發現了不需要陽光的生物;也發現了不需要氧氣的細菌,它們叫厭氧細菌。

生命真是不可思議,它頑強到遠遠超出人的想象之外,隨著認識的不斷深入,我們已經發現了許多在完全意想不到環境下存在的生命,比如,在放射性極強的核物質周圍也同樣有生命存在。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相信“地外文明”是存在的,他們很可能比我們的進化早幾十倍,甚至上百倍。

今天,我們不但能夠登上月球,而且還能探測整個太陽系,那麼,一個比我們發達不知多少倍的文明,他們也完全有可能跨越星系來考察,在與我們的先民接觸當中,留下一些遺蹟,傳授一些知識,是完全有可能的。在這一思想下,產生了“遠古接觸論”。

外星生命意識體,不僅僅是碳基生命意識流體,還有可能是其他物質組成的意識流體的生命體!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







碳基生命只是宇宙生命的一種生命形式。

宇宙中的生命意識體可能是多重多樣的。

無限宇宙就是多層宇宙~多重宇宙~多元宇宙!

每層宇宙的生命意識體不一樣!

每一重宇宙的生命意識體不一樣!

每一元宇宙的生命意識體是不一樣的!

碳基生命是目前地球上發現的生命體的唯一形式,地球上所有的生命物種都是碳基的。

知識界還提出了硅基生命的猜想(詳細的情況,我在下一篇文章介紹)。但是,還沒有被證實存在。如果硅基生命真的存在的話,它們生存的自然環境比地球表面溫度更高,而且各個長得像大石頭。

除了碳基生命、硅基生命,宇宙中還有沒有其他生命形式的可能呢?

有的。

比如,氨基生命。

不過,在討論氨基生命可能性之前,讓我們學習一下“為什麼生命都需要水”的問題。弄懂了這個問題,就知道氨基生命存在的可能性有多大。

水,被科學家認為是地球上一切生命所需要的最合適的媒介,用來搬運營養物質,排出廢料。

而水有幾個優勢。

第一個,它容易形成,組成它的材料方便。因為,水的分子式是H2O。H就是氫氣,宇宙之中最不缺的就是氫分子。O就是氧氣,氧原子在宇宙之中的含量排行前列。水在宇宙之中很容易生成,有氫和氧的原子,加上一定的溫度即可。

第二個,水的凝固點和沸點之間的溫度差距比較寬闊,是100攝氏度。水的凝固點是0攝氏度,水的沸點是100攝氏度,所以這個溫度差距的寬度是100攝氏度。

而在地球的表面環境裡面,絕大多數生命存在的溫度範圍是0~100攝氏度,在這100度的範疇以內,允許任何重要的化學反應發生。而生命要維繫存在,必須包括了一系列重要的化學反應,這樣能量和營養物質才能循環和交換。

第三個,水具有凝固前的密度逆轉。

水在液態下,密度高,而在凝固的時候,即為固態冰的時候,密度降低。密度降低之後,冰就可以浮在水面上。如果水沒有凝固前密度逆轉的特點,冰就會沉在水下,江河湖海會整體凍結起來。一個被凍結的世界,顯然不適宜生命存在。

有人提出,氨也可以像水一樣,作為生命體內交換營養物質的液體媒介。那麼,就有可能存在氨基生命體。

在一些科幻作品的奇妙藝術想象之中,在某一個星球上,由於運行軌道遠離了恆星,導致了零下幾十度到一百度的極度嚴寒。在這樣的惡劣的寒冷環境裡面,存在著一種被稱之為氨基生命的奇怪生命體。

據推測,它們的新陳代謝的速率很慢,其皮膚很厚。與硅基生命相反,氨基生命的智慧普遍不高,和蠕蟲差不多。它們的壽命很長,但是又脆弱。也許,它們需要依賴地下的放射性射線存活。

存在氨基生命體的可能性大嗎?

讓我們看看,氨和水不同,它缺乏優勢,也就是它不能像水一樣,在凝固點附近發生密度逆轉。

液態水遇冷,密度反而降低。氨遇冷,密度沒有降低,而是變為固態。所以,氨基生命存在的星球,往往是被整體凍結的,缺乏可以交換營養物質的液體。

所以,氨基生命想存在下去,必須想方設法待在合適的溫度環境裡面,讓氨保持液態。有液態,生命才有可能。但是,液態氨必須比水的溫度低幾十度。如果環境的溫度太低,則新陳代謝的速度也很慢。新陳代謝很慢,則可以提供生物化學反應的能量也相應的減少。

硅基生命存在需要什麼條件?

早在1891年的時候就有人開始提出硅基生命的說法,硅本身和碳是就是同族元素只不過硅比碳多了一個電子層,兩者之間還是有許多相似的化學性質的。

科學家們認為硅基生命很有可能就比我們人類更能承受高溫。也就是說,那些溫度極高的星球上也是可能存在生命的,只不過它們是以硅基的形式生存。

同樣的,一些溫度較低的星球,也是同樣能夠存在生命的。如果存在氨基生命的話,它的耐低溫程度就比碳基生命要強得多。而且即便是在沒有水的環境中,氨基生命也是能夠繼續生存的。

滿足這樣條件的星球多了去了,那裡會不會存在著氨基生命呢?

除此之外還有氮基生命,它們憑藉甲烷就能夠生存,假設真的存在這種生命的話。土衛六上就有一片甲烷海洋,也許那裡面就存在著豐富的氮基生命。

這只不過是科學家們換了一個角度來思考,瞬間就能感覺到宇宙之間的豐富多樣,任何的科學研究都不能被侷限,只有不斷的開闊眼界才能獲得更多的收穫。

宇宙間有數不清的與地球類似的行星,有類似的混合大氣,有類似的引力,有類似的植物,甚至有類似的動物。

早在公元前4世紀,古希臘哲學家米特羅德格斯就曾說過:“認為在無邊的宇宙中只有地球才有人居住的想法,就像播種穀子的土地上只長出獨苗一樣可笑。”

1997年,美國生物學家在地球上發現一種太古生物,這種生物能在極冷或極熱的極端環境下生存,並且它具有細菌和包括動植物及人在內的所有真核生物兩種特點,是地地道道的第三種生命形式。

此種生物的發現證明,人類對生命所具備的特點了解得相當不夠,請不要忘記,這僅僅是在地球的環境之內,在廣大的宇宙中間,生命的形式更為複雜,用地球生物觀點來品評宇宙生物的存在是最不可取的做法。

1969年,在隕落於澳大利亞的碳質球粒隕石中,發現了地球上不能天然形成的不對稱氨基酸,顯示了地球以外孕育生命的可能性。

1996年,美國航天局從一塊落在亞利桑納州來自火星的隕石中發現,這塊隕石中存在古代微生物,火星存在生命的古老傳說再一次被人們所重視。

20世紀30年代的時候,天文研究人員就從宇宙光譜中發現,宇宙中存在甲基和氰基等分子。這些分子的電磁輻射不在光學波段,而在釐米、毫米、亞毫米等波段,所以它們可以不受星際物質的吸收與阻擋的影響,而自由穿行於宇宙之中。

1944年,荷蘭科學家範德胡斯特從理論上算出中性氫原子會輻射出21毫米譜線。

1957年美國天文學家湯斯開列出了17種可能被觀測到的星際分子譜線的清單,此人由於在天文學上的貢獻,獲得了1964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星際有機分子的發現,被列為上個世紀四大天文學發現之一。

在以後的年代裡,天文學家從宇宙中觀測到的分子有:1963年10月,首次在仙女座觀測到羥基分子光譜;1968年,觀測到了氨分子、水分子的光譜;1969年,又觀測到了星際甲醛的有機分子光譜;1973年,又發現一種宇宙中廣泛存在的有機分子光譜。。。

到1994年止,人類一共從宇宙中找到108種天文有機分子,此外還找到了50種由碳、氧、氫等元素組成的同位素,還有一些地球上沒有自然樣本的有機分子。星際有機分子的發現,對研究星際生命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線索。

比如說,目前發現的星際分子幾乎都是由六種基本元素構成的:氫、氧、碳、氮、硅,這個排列表中的前五種如果加上磷,它們就成了構成地球各種生命的基礎資料。

再比如說,甲醛分子在適當的條件下可以轉變成氨基酸,而氨基酸則是生命物質的基本組成形式。由於我們還發現了許多尚未辨識的有機分子,它們很可能會組合成多種生命形式。

其次,這一天文發現還說明,宇宙中到處都充斥著有機分子,它們是構成生命、維持生命的最基本元素。

天文學研究表明,這些星際有機分子不能存在於高溫的星球中,它們只能存在於溫度較低的行星、暗物質或者宇宙塵埃當中,甚至當恆星爆炸死亡之後,也可生成大量的有機分子。

所以在星系與星際之間、恆星與恆星之間,它們的數量非常龐大。這些有機分子,它們隨塵埃或氣體飄泊,極不穩定,漫遊在宇宙當中。宇宙有機分子的發現,再一次證明,地球生命絕不是宇宙中獨一無二的現象,人類也不應該是宇宙的獨生子。

越來越多的發現為我們指示出了一個確定不移的方向:宇宙中確實存在生命,既使是我們最熟悉的生命形式,也有可能在宇宙的某個角落中產生。

現在的問題已經不是證明這些生命的存在,而是要想辦法尋找他們。

1994年,當蘇梅克--列維慧星撞擊木星時,科學家發現,當撞擊發生時,有大量水蒸汽出現,這說明,這顆慧星上帶有大量的固體水。有水就有生命。

蘇梅克--列維慧星在宇宙中是顆很平常的慧星,它們在宇宙中穿行,產生生命的可能性是極大的。實際上,問題還不單單在這裡,生命的存在究竟需要怎樣的自然環境?

難道必須擁有與地球相似的自然條件嗎?

地球的生物觀普遍適合宇宙中所有的星球嗎?

事實證明,生命只能在類似地球的行星上存在和發展的觀點是站不住腳的。

地球上一共有200多萬種生物,在我們已知的120萬種中,有9000多種並不需要一般的自然環境。因此,對生命的頑強性、多樣性我們知道的還很少。

地球生物觀認為,陽光、水分、氧氣是生命的三要素。然而,人們卻在幾千米深的海底及北極冰層下發現了不需要陽光的生物;也發現了不需要氧氣的細菌,它們叫厭氧細菌。

生命真是不可思議,它頑強到遠遠超出人的想象之外,隨著認識的不斷深入,我們已經發現了許多在完全意想不到環境下存在的生命,比如,在放射性極強的核物質周圍也同樣有生命存在。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相信“地外文明”是存在的,他們很可能比我們的進化早幾十倍,甚至上百倍。

今天,我們不但能夠登上月球,而且還能探測整個太陽系,那麼,一個比我們發達不知多少倍的文明,他們也完全有可能跨越星系來考察,在與我們的先民接觸當中,留下一些遺蹟,傳授一些知識,是完全有可能的。在這一思想下,產生了“遠古接觸論”。

外星生命意識體,不僅僅是碳基生命意識流體,還有可能是其他物質組成的意識流體的生命體!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








碳基生命只是宇宙生命的一種生命形式。

宇宙中的生命意識體可能是多重多樣的。

無限宇宙就是多層宇宙~多重宇宙~多元宇宙!

每層宇宙的生命意識體不一樣!

每一重宇宙的生命意識體不一樣!

每一元宇宙的生命意識體是不一樣的!

碳基生命是目前地球上發現的生命體的唯一形式,地球上所有的生命物種都是碳基的。

知識界還提出了硅基生命的猜想(詳細的情況,我在下一篇文章介紹)。但是,還沒有被證實存在。如果硅基生命真的存在的話,它們生存的自然環境比地球表面溫度更高,而且各個長得像大石頭。

除了碳基生命、硅基生命,宇宙中還有沒有其他生命形式的可能呢?

有的。

比如,氨基生命。

不過,在討論氨基生命可能性之前,讓我們學習一下“為什麼生命都需要水”的問題。弄懂了這個問題,就知道氨基生命存在的可能性有多大。

水,被科學家認為是地球上一切生命所需要的最合適的媒介,用來搬運營養物質,排出廢料。

而水有幾個優勢。

第一個,它容易形成,組成它的材料方便。因為,水的分子式是H2O。H就是氫氣,宇宙之中最不缺的就是氫分子。O就是氧氣,氧原子在宇宙之中的含量排行前列。水在宇宙之中很容易生成,有氫和氧的原子,加上一定的溫度即可。

第二個,水的凝固點和沸點之間的溫度差距比較寬闊,是100攝氏度。水的凝固點是0攝氏度,水的沸點是100攝氏度,所以這個溫度差距的寬度是100攝氏度。

而在地球的表面環境裡面,絕大多數生命存在的溫度範圍是0~100攝氏度,在這100度的範疇以內,允許任何重要的化學反應發生。而生命要維繫存在,必須包括了一系列重要的化學反應,這樣能量和營養物質才能循環和交換。

第三個,水具有凝固前的密度逆轉。

水在液態下,密度高,而在凝固的時候,即為固態冰的時候,密度降低。密度降低之後,冰就可以浮在水面上。如果水沒有凝固前密度逆轉的特點,冰就會沉在水下,江河湖海會整體凍結起來。一個被凍結的世界,顯然不適宜生命存在。

有人提出,氨也可以像水一樣,作為生命體內交換營養物質的液體媒介。那麼,就有可能存在氨基生命體。

在一些科幻作品的奇妙藝術想象之中,在某一個星球上,由於運行軌道遠離了恆星,導致了零下幾十度到一百度的極度嚴寒。在這樣的惡劣的寒冷環境裡面,存在著一種被稱之為氨基生命的奇怪生命體。

據推測,它們的新陳代謝的速率很慢,其皮膚很厚。與硅基生命相反,氨基生命的智慧普遍不高,和蠕蟲差不多。它們的壽命很長,但是又脆弱。也許,它們需要依賴地下的放射性射線存活。

存在氨基生命體的可能性大嗎?

讓我們看看,氨和水不同,它缺乏優勢,也就是它不能像水一樣,在凝固點附近發生密度逆轉。

液態水遇冷,密度反而降低。氨遇冷,密度沒有降低,而是變為固態。所以,氨基生命存在的星球,往往是被整體凍結的,缺乏可以交換營養物質的液體。

所以,氨基生命想存在下去,必須想方設法待在合適的溫度環境裡面,讓氨保持液態。有液態,生命才有可能。但是,液態氨必須比水的溫度低幾十度。如果環境的溫度太低,則新陳代謝的速度也很慢。新陳代謝很慢,則可以提供生物化學反應的能量也相應的減少。

硅基生命存在需要什麼條件?

早在1891年的時候就有人開始提出硅基生命的說法,硅本身和碳是就是同族元素只不過硅比碳多了一個電子層,兩者之間還是有許多相似的化學性質的。

科學家們認為硅基生命很有可能就比我們人類更能承受高溫。也就是說,那些溫度極高的星球上也是可能存在生命的,只不過它們是以硅基的形式生存。

同樣的,一些溫度較低的星球,也是同樣能夠存在生命的。如果存在氨基生命的話,它的耐低溫程度就比碳基生命要強得多。而且即便是在沒有水的環境中,氨基生命也是能夠繼續生存的。

滿足這樣條件的星球多了去了,那裡會不會存在著氨基生命呢?

除此之外還有氮基生命,它們憑藉甲烷就能夠生存,假設真的存在這種生命的話。土衛六上就有一片甲烷海洋,也許那裡面就存在著豐富的氮基生命。

這只不過是科學家們換了一個角度來思考,瞬間就能感覺到宇宙之間的豐富多樣,任何的科學研究都不能被侷限,只有不斷的開闊眼界才能獲得更多的收穫。

宇宙間有數不清的與地球類似的行星,有類似的混合大氣,有類似的引力,有類似的植物,甚至有類似的動物。

早在公元前4世紀,古希臘哲學家米特羅德格斯就曾說過:“認為在無邊的宇宙中只有地球才有人居住的想法,就像播種穀子的土地上只長出獨苗一樣可笑。”

1997年,美國生物學家在地球上發現一種太古生物,這種生物能在極冷或極熱的極端環境下生存,並且它具有細菌和包括動植物及人在內的所有真核生物兩種特點,是地地道道的第三種生命形式。

此種生物的發現證明,人類對生命所具備的特點了解得相當不夠,請不要忘記,這僅僅是在地球的環境之內,在廣大的宇宙中間,生命的形式更為複雜,用地球生物觀點來品評宇宙生物的存在是最不可取的做法。

1969年,在隕落於澳大利亞的碳質球粒隕石中,發現了地球上不能天然形成的不對稱氨基酸,顯示了地球以外孕育生命的可能性。

1996年,美國航天局從一塊落在亞利桑納州來自火星的隕石中發現,這塊隕石中存在古代微生物,火星存在生命的古老傳說再一次被人們所重視。

20世紀30年代的時候,天文研究人員就從宇宙光譜中發現,宇宙中存在甲基和氰基等分子。這些分子的電磁輻射不在光學波段,而在釐米、毫米、亞毫米等波段,所以它們可以不受星際物質的吸收與阻擋的影響,而自由穿行於宇宙之中。

1944年,荷蘭科學家範德胡斯特從理論上算出中性氫原子會輻射出21毫米譜線。

1957年美國天文學家湯斯開列出了17種可能被觀測到的星際分子譜線的清單,此人由於在天文學上的貢獻,獲得了1964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星際有機分子的發現,被列為上個世紀四大天文學發現之一。

在以後的年代裡,天文學家從宇宙中觀測到的分子有:1963年10月,首次在仙女座觀測到羥基分子光譜;1968年,觀測到了氨分子、水分子的光譜;1969年,又觀測到了星際甲醛的有機分子光譜;1973年,又發現一種宇宙中廣泛存在的有機分子光譜。。。

到1994年止,人類一共從宇宙中找到108種天文有機分子,此外還找到了50種由碳、氧、氫等元素組成的同位素,還有一些地球上沒有自然樣本的有機分子。星際有機分子的發現,對研究星際生命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線索。

比如說,目前發現的星際分子幾乎都是由六種基本元素構成的:氫、氧、碳、氮、硅,這個排列表中的前五種如果加上磷,它們就成了構成地球各種生命的基礎資料。

再比如說,甲醛分子在適當的條件下可以轉變成氨基酸,而氨基酸則是生命物質的基本組成形式。由於我們還發現了許多尚未辨識的有機分子,它們很可能會組合成多種生命形式。

其次,這一天文發現還說明,宇宙中到處都充斥著有機分子,它們是構成生命、維持生命的最基本元素。

天文學研究表明,這些星際有機分子不能存在於高溫的星球中,它們只能存在於溫度較低的行星、暗物質或者宇宙塵埃當中,甚至當恆星爆炸死亡之後,也可生成大量的有機分子。

所以在星系與星際之間、恆星與恆星之間,它們的數量非常龐大。這些有機分子,它們隨塵埃或氣體飄泊,極不穩定,漫遊在宇宙當中。宇宙有機分子的發現,再一次證明,地球生命絕不是宇宙中獨一無二的現象,人類也不應該是宇宙的獨生子。

越來越多的發現為我們指示出了一個確定不移的方向:宇宙中確實存在生命,既使是我們最熟悉的生命形式,也有可能在宇宙的某個角落中產生。

現在的問題已經不是證明這些生命的存在,而是要想辦法尋找他們。

1994年,當蘇梅克--列維慧星撞擊木星時,科學家發現,當撞擊發生時,有大量水蒸汽出現,這說明,這顆慧星上帶有大量的固體水。有水就有生命。

蘇梅克--列維慧星在宇宙中是顆很平常的慧星,它們在宇宙中穿行,產生生命的可能性是極大的。實際上,問題還不單單在這裡,生命的存在究竟需要怎樣的自然環境?

難道必須擁有與地球相似的自然條件嗎?

地球的生物觀普遍適合宇宙中所有的星球嗎?

事實證明,生命只能在類似地球的行星上存在和發展的觀點是站不住腳的。

地球上一共有200多萬種生物,在我們已知的120萬種中,有9000多種並不需要一般的自然環境。因此,對生命的頑強性、多樣性我們知道的還很少。

地球生物觀認為,陽光、水分、氧氣是生命的三要素。然而,人們卻在幾千米深的海底及北極冰層下發現了不需要陽光的生物;也發現了不需要氧氣的細菌,它們叫厭氧細菌。

生命真是不可思議,它頑強到遠遠超出人的想象之外,隨著認識的不斷深入,我們已經發現了許多在完全意想不到環境下存在的生命,比如,在放射性極強的核物質周圍也同樣有生命存在。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相信“地外文明”是存在的,他們很可能比我們的進化早幾十倍,甚至上百倍。

今天,我們不但能夠登上月球,而且還能探測整個太陽系,那麼,一個比我們發達不知多少倍的文明,他們也完全有可能跨越星系來考察,在與我們的先民接觸當中,留下一些遺蹟,傳授一些知識,是完全有可能的。在這一思想下,產生了“遠古接觸論”。

外星生命意識體,不僅僅是碳基生命意識流體,還有可能是其他物質組成的意識流體的生命體!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









碳基生命只是宇宙生命的一種生命形式。

宇宙中的生命意識體可能是多重多樣的。

無限宇宙就是多層宇宙~多重宇宙~多元宇宙!

每層宇宙的生命意識體不一樣!

每一重宇宙的生命意識體不一樣!

每一元宇宙的生命意識體是不一樣的!

碳基生命是目前地球上發現的生命體的唯一形式,地球上所有的生命物種都是碳基的。

知識界還提出了硅基生命的猜想(詳細的情況,我在下一篇文章介紹)。但是,還沒有被證實存在。如果硅基生命真的存在的話,它們生存的自然環境比地球表面溫度更高,而且各個長得像大石頭。

除了碳基生命、硅基生命,宇宙中還有沒有其他生命形式的可能呢?

有的。

比如,氨基生命。

不過,在討論氨基生命可能性之前,讓我們學習一下“為什麼生命都需要水”的問題。弄懂了這個問題,就知道氨基生命存在的可能性有多大。

水,被科學家認為是地球上一切生命所需要的最合適的媒介,用來搬運營養物質,排出廢料。

而水有幾個優勢。

第一個,它容易形成,組成它的材料方便。因為,水的分子式是H2O。H就是氫氣,宇宙之中最不缺的就是氫分子。O就是氧氣,氧原子在宇宙之中的含量排行前列。水在宇宙之中很容易生成,有氫和氧的原子,加上一定的溫度即可。

第二個,水的凝固點和沸點之間的溫度差距比較寬闊,是100攝氏度。水的凝固點是0攝氏度,水的沸點是100攝氏度,所以這個溫度差距的寬度是100攝氏度。

而在地球的表面環境裡面,絕大多數生命存在的溫度範圍是0~100攝氏度,在這100度的範疇以內,允許任何重要的化學反應發生。而生命要維繫存在,必須包括了一系列重要的化學反應,這樣能量和營養物質才能循環和交換。

第三個,水具有凝固前的密度逆轉。

水在液態下,密度高,而在凝固的時候,即為固態冰的時候,密度降低。密度降低之後,冰就可以浮在水面上。如果水沒有凝固前密度逆轉的特點,冰就會沉在水下,江河湖海會整體凍結起來。一個被凍結的世界,顯然不適宜生命存在。

有人提出,氨也可以像水一樣,作為生命體內交換營養物質的液體媒介。那麼,就有可能存在氨基生命體。

在一些科幻作品的奇妙藝術想象之中,在某一個星球上,由於運行軌道遠離了恆星,導致了零下幾十度到一百度的極度嚴寒。在這樣的惡劣的寒冷環境裡面,存在著一種被稱之為氨基生命的奇怪生命體。

據推測,它們的新陳代謝的速率很慢,其皮膚很厚。與硅基生命相反,氨基生命的智慧普遍不高,和蠕蟲差不多。它們的壽命很長,但是又脆弱。也許,它們需要依賴地下的放射性射線存活。

存在氨基生命體的可能性大嗎?

讓我們看看,氨和水不同,它缺乏優勢,也就是它不能像水一樣,在凝固點附近發生密度逆轉。

液態水遇冷,密度反而降低。氨遇冷,密度沒有降低,而是變為固態。所以,氨基生命存在的星球,往往是被整體凍結的,缺乏可以交換營養物質的液體。

所以,氨基生命想存在下去,必須想方設法待在合適的溫度環境裡面,讓氨保持液態。有液態,生命才有可能。但是,液態氨必須比水的溫度低幾十度。如果環境的溫度太低,則新陳代謝的速度也很慢。新陳代謝很慢,則可以提供生物化學反應的能量也相應的減少。

硅基生命存在需要什麼條件?

早在1891年的時候就有人開始提出硅基生命的說法,硅本身和碳是就是同族元素只不過硅比碳多了一個電子層,兩者之間還是有許多相似的化學性質的。

科學家們認為硅基生命很有可能就比我們人類更能承受高溫。也就是說,那些溫度極高的星球上也是可能存在生命的,只不過它們是以硅基的形式生存。

同樣的,一些溫度較低的星球,也是同樣能夠存在生命的。如果存在氨基生命的話,它的耐低溫程度就比碳基生命要強得多。而且即便是在沒有水的環境中,氨基生命也是能夠繼續生存的。

滿足這樣條件的星球多了去了,那裡會不會存在著氨基生命呢?

除此之外還有氮基生命,它們憑藉甲烷就能夠生存,假設真的存在這種生命的話。土衛六上就有一片甲烷海洋,也許那裡面就存在著豐富的氮基生命。

這只不過是科學家們換了一個角度來思考,瞬間就能感覺到宇宙之間的豐富多樣,任何的科學研究都不能被侷限,只有不斷的開闊眼界才能獲得更多的收穫。

宇宙間有數不清的與地球類似的行星,有類似的混合大氣,有類似的引力,有類似的植物,甚至有類似的動物。

早在公元前4世紀,古希臘哲學家米特羅德格斯就曾說過:“認為在無邊的宇宙中只有地球才有人居住的想法,就像播種穀子的土地上只長出獨苗一樣可笑。”

1997年,美國生物學家在地球上發現一種太古生物,這種生物能在極冷或極熱的極端環境下生存,並且它具有細菌和包括動植物及人在內的所有真核生物兩種特點,是地地道道的第三種生命形式。

此種生物的發現證明,人類對生命所具備的特點了解得相當不夠,請不要忘記,這僅僅是在地球的環境之內,在廣大的宇宙中間,生命的形式更為複雜,用地球生物觀點來品評宇宙生物的存在是最不可取的做法。

1969年,在隕落於澳大利亞的碳質球粒隕石中,發現了地球上不能天然形成的不對稱氨基酸,顯示了地球以外孕育生命的可能性。

1996年,美國航天局從一塊落在亞利桑納州來自火星的隕石中發現,這塊隕石中存在古代微生物,火星存在生命的古老傳說再一次被人們所重視。

20世紀30年代的時候,天文研究人員就從宇宙光譜中發現,宇宙中存在甲基和氰基等分子。這些分子的電磁輻射不在光學波段,而在釐米、毫米、亞毫米等波段,所以它們可以不受星際物質的吸收與阻擋的影響,而自由穿行於宇宙之中。

1944年,荷蘭科學家範德胡斯特從理論上算出中性氫原子會輻射出21毫米譜線。

1957年美國天文學家湯斯開列出了17種可能被觀測到的星際分子譜線的清單,此人由於在天文學上的貢獻,獲得了1964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星際有機分子的發現,被列為上個世紀四大天文學發現之一。

在以後的年代裡,天文學家從宇宙中觀測到的分子有:1963年10月,首次在仙女座觀測到羥基分子光譜;1968年,觀測到了氨分子、水分子的光譜;1969年,又觀測到了星際甲醛的有機分子光譜;1973年,又發現一種宇宙中廣泛存在的有機分子光譜。。。

到1994年止,人類一共從宇宙中找到108種天文有機分子,此外還找到了50種由碳、氧、氫等元素組成的同位素,還有一些地球上沒有自然樣本的有機分子。星際有機分子的發現,對研究星際生命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線索。

比如說,目前發現的星際分子幾乎都是由六種基本元素構成的:氫、氧、碳、氮、硅,這個排列表中的前五種如果加上磷,它們就成了構成地球各種生命的基礎資料。

再比如說,甲醛分子在適當的條件下可以轉變成氨基酸,而氨基酸則是生命物質的基本組成形式。由於我們還發現了許多尚未辨識的有機分子,它們很可能會組合成多種生命形式。

其次,這一天文發現還說明,宇宙中到處都充斥著有機分子,它們是構成生命、維持生命的最基本元素。

天文學研究表明,這些星際有機分子不能存在於高溫的星球中,它們只能存在於溫度較低的行星、暗物質或者宇宙塵埃當中,甚至當恆星爆炸死亡之後,也可生成大量的有機分子。

所以在星系與星際之間、恆星與恆星之間,它們的數量非常龐大。這些有機分子,它們隨塵埃或氣體飄泊,極不穩定,漫遊在宇宙當中。宇宙有機分子的發現,再一次證明,地球生命絕不是宇宙中獨一無二的現象,人類也不應該是宇宙的獨生子。

越來越多的發現為我們指示出了一個確定不移的方向:宇宙中確實存在生命,既使是我們最熟悉的生命形式,也有可能在宇宙的某個角落中產生。

現在的問題已經不是證明這些生命的存在,而是要想辦法尋找他們。

1994年,當蘇梅克--列維慧星撞擊木星時,科學家發現,當撞擊發生時,有大量水蒸汽出現,這說明,這顆慧星上帶有大量的固體水。有水就有生命。

蘇梅克--列維慧星在宇宙中是顆很平常的慧星,它們在宇宙中穿行,產生生命的可能性是極大的。實際上,問題還不單單在這裡,生命的存在究竟需要怎樣的自然環境?

難道必須擁有與地球相似的自然條件嗎?

地球的生物觀普遍適合宇宙中所有的星球嗎?

事實證明,生命只能在類似地球的行星上存在和發展的觀點是站不住腳的。

地球上一共有200多萬種生物,在我們已知的120萬種中,有9000多種並不需要一般的自然環境。因此,對生命的頑強性、多樣性我們知道的還很少。

地球生物觀認為,陽光、水分、氧氣是生命的三要素。然而,人們卻在幾千米深的海底及北極冰層下發現了不需要陽光的生物;也發現了不需要氧氣的細菌,它們叫厭氧細菌。

生命真是不可思議,它頑強到遠遠超出人的想象之外,隨著認識的不斷深入,我們已經發現了許多在完全意想不到環境下存在的生命,比如,在放射性極強的核物質周圍也同樣有生命存在。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相信“地外文明”是存在的,他們很可能比我們的進化早幾十倍,甚至上百倍。

今天,我們不但能夠登上月球,而且還能探測整個太陽系,那麼,一個比我們發達不知多少倍的文明,他們也完全有可能跨越星系來考察,在與我們的先民接觸當中,留下一些遺蹟,傳授一些知識,是完全有可能的。在這一思想下,產生了“遠古接觸論”。

外星生命意識體,不僅僅是碳基生命意識流體,還有可能是其他物質組成的意識流體的生命體!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










碳基生命只是宇宙生命的一種生命形式。

宇宙中的生命意識體可能是多重多樣的。

無限宇宙就是多層宇宙~多重宇宙~多元宇宙!

每層宇宙的生命意識體不一樣!

每一重宇宙的生命意識體不一樣!

每一元宇宙的生命意識體是不一樣的!

碳基生命是目前地球上發現的生命體的唯一形式,地球上所有的生命物種都是碳基的。

知識界還提出了硅基生命的猜想(詳細的情況,我在下一篇文章介紹)。但是,還沒有被證實存在。如果硅基生命真的存在的話,它們生存的自然環境比地球表面溫度更高,而且各個長得像大石頭。

除了碳基生命、硅基生命,宇宙中還有沒有其他生命形式的可能呢?

有的。

比如,氨基生命。

不過,在討論氨基生命可能性之前,讓我們學習一下“為什麼生命都需要水”的問題。弄懂了這個問題,就知道氨基生命存在的可能性有多大。

水,被科學家認為是地球上一切生命所需要的最合適的媒介,用來搬運營養物質,排出廢料。

而水有幾個優勢。

第一個,它容易形成,組成它的材料方便。因為,水的分子式是H2O。H就是氫氣,宇宙之中最不缺的就是氫分子。O就是氧氣,氧原子在宇宙之中的含量排行前列。水在宇宙之中很容易生成,有氫和氧的原子,加上一定的溫度即可。

第二個,水的凝固點和沸點之間的溫度差距比較寬闊,是100攝氏度。水的凝固點是0攝氏度,水的沸點是100攝氏度,所以這個溫度差距的寬度是100攝氏度。

而在地球的表面環境裡面,絕大多數生命存在的溫度範圍是0~100攝氏度,在這100度的範疇以內,允許任何重要的化學反應發生。而生命要維繫存在,必須包括了一系列重要的化學反應,這樣能量和營養物質才能循環和交換。

第三個,水具有凝固前的密度逆轉。

水在液態下,密度高,而在凝固的時候,即為固態冰的時候,密度降低。密度降低之後,冰就可以浮在水面上。如果水沒有凝固前密度逆轉的特點,冰就會沉在水下,江河湖海會整體凍結起來。一個被凍結的世界,顯然不適宜生命存在。

有人提出,氨也可以像水一樣,作為生命體內交換營養物質的液體媒介。那麼,就有可能存在氨基生命體。

在一些科幻作品的奇妙藝術想象之中,在某一個星球上,由於運行軌道遠離了恆星,導致了零下幾十度到一百度的極度嚴寒。在這樣的惡劣的寒冷環境裡面,存在著一種被稱之為氨基生命的奇怪生命體。

據推測,它們的新陳代謝的速率很慢,其皮膚很厚。與硅基生命相反,氨基生命的智慧普遍不高,和蠕蟲差不多。它們的壽命很長,但是又脆弱。也許,它們需要依賴地下的放射性射線存活。

存在氨基生命體的可能性大嗎?

讓我們看看,氨和水不同,它缺乏優勢,也就是它不能像水一樣,在凝固點附近發生密度逆轉。

液態水遇冷,密度反而降低。氨遇冷,密度沒有降低,而是變為固態。所以,氨基生命存在的星球,往往是被整體凍結的,缺乏可以交換營養物質的液體。

所以,氨基生命想存在下去,必須想方設法待在合適的溫度環境裡面,讓氨保持液態。有液態,生命才有可能。但是,液態氨必須比水的溫度低幾十度。如果環境的溫度太低,則新陳代謝的速度也很慢。新陳代謝很慢,則可以提供生物化學反應的能量也相應的減少。

硅基生命存在需要什麼條件?

早在1891年的時候就有人開始提出硅基生命的說法,硅本身和碳是就是同族元素只不過硅比碳多了一個電子層,兩者之間還是有許多相似的化學性質的。

科學家們認為硅基生命很有可能就比我們人類更能承受高溫。也就是說,那些溫度極高的星球上也是可能存在生命的,只不過它們是以硅基的形式生存。

同樣的,一些溫度較低的星球,也是同樣能夠存在生命的。如果存在氨基生命的話,它的耐低溫程度就比碳基生命要強得多。而且即便是在沒有水的環境中,氨基生命也是能夠繼續生存的。

滿足這樣條件的星球多了去了,那裡會不會存在著氨基生命呢?

除此之外還有氮基生命,它們憑藉甲烷就能夠生存,假設真的存在這種生命的話。土衛六上就有一片甲烷海洋,也許那裡面就存在著豐富的氮基生命。

這只不過是科學家們換了一個角度來思考,瞬間就能感覺到宇宙之間的豐富多樣,任何的科學研究都不能被侷限,只有不斷的開闊眼界才能獲得更多的收穫。

宇宙間有數不清的與地球類似的行星,有類似的混合大氣,有類似的引力,有類似的植物,甚至有類似的動物。

早在公元前4世紀,古希臘哲學家米特羅德格斯就曾說過:“認為在無邊的宇宙中只有地球才有人居住的想法,就像播種穀子的土地上只長出獨苗一樣可笑。”

1997年,美國生物學家在地球上發現一種太古生物,這種生物能在極冷或極熱的極端環境下生存,並且它具有細菌和包括動植物及人在內的所有真核生物兩種特點,是地地道道的第三種生命形式。

此種生物的發現證明,人類對生命所具備的特點了解得相當不夠,請不要忘記,這僅僅是在地球的環境之內,在廣大的宇宙中間,生命的形式更為複雜,用地球生物觀點來品評宇宙生物的存在是最不可取的做法。

1969年,在隕落於澳大利亞的碳質球粒隕石中,發現了地球上不能天然形成的不對稱氨基酸,顯示了地球以外孕育生命的可能性。

1996年,美國航天局從一塊落在亞利桑納州來自火星的隕石中發現,這塊隕石中存在古代微生物,火星存在生命的古老傳說再一次被人們所重視。

20世紀30年代的時候,天文研究人員就從宇宙光譜中發現,宇宙中存在甲基和氰基等分子。這些分子的電磁輻射不在光學波段,而在釐米、毫米、亞毫米等波段,所以它們可以不受星際物質的吸收與阻擋的影響,而自由穿行於宇宙之中。

1944年,荷蘭科學家範德胡斯特從理論上算出中性氫原子會輻射出21毫米譜線。

1957年美國天文學家湯斯開列出了17種可能被觀測到的星際分子譜線的清單,此人由於在天文學上的貢獻,獲得了1964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星際有機分子的發現,被列為上個世紀四大天文學發現之一。

在以後的年代裡,天文學家從宇宙中觀測到的分子有:1963年10月,首次在仙女座觀測到羥基分子光譜;1968年,觀測到了氨分子、水分子的光譜;1969年,又觀測到了星際甲醛的有機分子光譜;1973年,又發現一種宇宙中廣泛存在的有機分子光譜。。。

到1994年止,人類一共從宇宙中找到108種天文有機分子,此外還找到了50種由碳、氧、氫等元素組成的同位素,還有一些地球上沒有自然樣本的有機分子。星際有機分子的發現,對研究星際生命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線索。

比如說,目前發現的星際分子幾乎都是由六種基本元素構成的:氫、氧、碳、氮、硅,這個排列表中的前五種如果加上磷,它們就成了構成地球各種生命的基礎資料。

再比如說,甲醛分子在適當的條件下可以轉變成氨基酸,而氨基酸則是生命物質的基本組成形式。由於我們還發現了許多尚未辨識的有機分子,它們很可能會組合成多種生命形式。

其次,這一天文發現還說明,宇宙中到處都充斥著有機分子,它們是構成生命、維持生命的最基本元素。

天文學研究表明,這些星際有機分子不能存在於高溫的星球中,它們只能存在於溫度較低的行星、暗物質或者宇宙塵埃當中,甚至當恆星爆炸死亡之後,也可生成大量的有機分子。

所以在星系與星際之間、恆星與恆星之間,它們的數量非常龐大。這些有機分子,它們隨塵埃或氣體飄泊,極不穩定,漫遊在宇宙當中。宇宙有機分子的發現,再一次證明,地球生命絕不是宇宙中獨一無二的現象,人類也不應該是宇宙的獨生子。

越來越多的發現為我們指示出了一個確定不移的方向:宇宙中確實存在生命,既使是我們最熟悉的生命形式,也有可能在宇宙的某個角落中產生。

現在的問題已經不是證明這些生命的存在,而是要想辦法尋找他們。

1994年,當蘇梅克--列維慧星撞擊木星時,科學家發現,當撞擊發生時,有大量水蒸汽出現,這說明,這顆慧星上帶有大量的固體水。有水就有生命。

蘇梅克--列維慧星在宇宙中是顆很平常的慧星,它們在宇宙中穿行,產生生命的可能性是極大的。實際上,問題還不單單在這裡,生命的存在究竟需要怎樣的自然環境?

難道必須擁有與地球相似的自然條件嗎?

地球的生物觀普遍適合宇宙中所有的星球嗎?

事實證明,生命只能在類似地球的行星上存在和發展的觀點是站不住腳的。

地球上一共有200多萬種生物,在我們已知的120萬種中,有9000多種並不需要一般的自然環境。因此,對生命的頑強性、多樣性我們知道的還很少。

地球生物觀認為,陽光、水分、氧氣是生命的三要素。然而,人們卻在幾千米深的海底及北極冰層下發現了不需要陽光的生物;也發現了不需要氧氣的細菌,它們叫厭氧細菌。

生命真是不可思議,它頑強到遠遠超出人的想象之外,隨著認識的不斷深入,我們已經發現了許多在完全意想不到環境下存在的生命,比如,在放射性極強的核物質周圍也同樣有生命存在。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相信“地外文明”是存在的,他們很可能比我們的進化早幾十倍,甚至上百倍。

今天,我們不但能夠登上月球,而且還能探測整個太陽系,那麼,一個比我們發達不知多少倍的文明,他們也完全有可能跨越星系來考察,在與我們的先民接觸當中,留下一些遺蹟,傳授一些知識,是完全有可能的。在這一思想下,產生了“遠古接觸論”。

外星生命意識體,不僅僅是碳基生命意識流體,還有可能是其他物質組成的意識流體的生命體!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










秦大官人
2019-08-13

謝謝邀請。

如果說有,或者沒有都是一種武斷的回答。沒有科學依據的答案,都是瞎扯。

所以,現在只能跟題主大膽的設想一下。

謝謝邀請。

如果說有,或者沒有都是一種武斷的回答。沒有科學依據的答案,都是瞎扯。

所以,現在只能跟題主大膽的設想一下。

我們的地球的生命從無到有,經歷了很多年,有很多的巧合,也有很多的機遇,最終有了現在的我們。

宇宙很大,至今不知道宇宙的邊際在哪,那宇宙中是否有類似地球的星球,是否有可以供生命產生的條件,我們現在不知道,所以不能說沒有。

謝謝邀請。

如果說有,或者沒有都是一種武斷的回答。沒有科學依據的答案,都是瞎扯。

所以,現在只能跟題主大膽的設想一下。

我們的地球的生命從無到有,經歷了很多年,有很多的巧合,也有很多的機遇,最終有了現在的我們。

宇宙很大,至今不知道宇宙的邊際在哪,那宇宙中是否有類似地球的星球,是否有可以供生命產生的條件,我們現在不知道,所以不能說沒有。

從這個角度講,可能有。

還有一種說法,有硅基生命。那就是另一番理論了。

黄河208409052
2019-08-13

從元素的性質看,除了碳基,其他元素不可能在自然界構成生命形式。

太极寄畅
2019-08-13

完全可能,人類就是最好的例子。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