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大批日本企業撤離中國,轉移到東南亞投資建廠,為何感覺現在後悔了?

10 個回答
纸上的宣仔
2019-06-26

去窮國投資,一定要注意一點,就是當地要有個強大的政府幫你背書。

窮國分兩種,一種是窮,但是國家建構完整,組織度高;一種是窮,國家建構很差,組織度也低。中國顯然屬於前者,所以當年外資進入中國,有強有力的中央給他們背書,保證他們在地方正常的生產秩序。東南亞的話,恐怕就沒那麼容易。

日本當年撤出中國主要就是製造成本的上漲,因為隨著中國內需擴大,日本對中國的市場反而依賴度是加深的。不過他們的撤離對中國影響也不大,因為日企撤出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中國已經變成了追趕著和競爭者,他們的日子不好過了,這也恰恰是中國實體制造經濟進步的一個證明,不會因為日企撤出導致工人無法就業,中國的經濟歇菜,所以這一點不用太過擔心。

去窮國投資,一定要注意一點,就是當地要有個強大的政府幫你背書。

窮國分兩種,一種是窮,但是國家建構完整,組織度高;一種是窮,國家建構很差,組織度也低。中國顯然屬於前者,所以當年外資進入中國,有強有力的中央給他們背書,保證他們在地方正常的生產秩序。東南亞的話,恐怕就沒那麼容易。

日本當年撤出中國主要就是製造成本的上漲,因為隨著中國內需擴大,日本對中國的市場反而依賴度是加深的。不過他們的撤離對中國影響也不大,因為日企撤出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中國已經變成了追趕著和競爭者,他們的日子不好過了,這也恰恰是中國實體制造經濟進步的一個證明,不會因為日企撤出導致工人無法就業,中國的經濟歇菜,所以這一點不用太過擔心。

東南亞國家裡也就是越南和泰國這兩個國家稍好一點,泰國的承接發達國的工業其實起步蠻早的,政治風波波及不到實體制造業上。當年筆者的諾基亞手機適配器就是泰國生產的,那時候國產機幾乎全是山寨機。另一個是越南,雖然越南存在貪腐問題,但是他們也跟中國一樣,中央政府力量比較強,說走改革開放道路就會走到底,總體而言信用是比較好的。其他國家想柬埔寨,緬甸,老撾這些就要差的多了,這些國家連現代國家的建制都沒完成,更別說強有力的行政了。像果敢,克欽地區幾乎是獨立王國,去這些地方投資,沒有什麼保障。馬來西亞印尼稍好一些,國家建制是完整的,不過由於x教問題極度排外,也存在朝令夕改的問題。

長遠來看的話,越南毫無疑問是中國低端製造業上強有力的競爭者,只要他不幹70-80年代那一系列傻事的話。

去窮國投資,一定要注意一點,就是當地要有個強大的政府幫你背書。

窮國分兩種,一種是窮,但是國家建構完整,組織度高;一種是窮,國家建構很差,組織度也低。中國顯然屬於前者,所以當年外資進入中國,有強有力的中央給他們背書,保證他們在地方正常的生產秩序。東南亞的話,恐怕就沒那麼容易。

日本當年撤出中國主要就是製造成本的上漲,因為隨著中國內需擴大,日本對中國的市場反而依賴度是加深的。不過他們的撤離對中國影響也不大,因為日企撤出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中國已經變成了追趕著和競爭者,他們的日子不好過了,這也恰恰是中國實體制造經濟進步的一個證明,不會因為日企撤出導致工人無法就業,中國的經濟歇菜,所以這一點不用太過擔心。

東南亞國家裡也就是越南和泰國這兩個國家稍好一點,泰國的承接發達國的工業其實起步蠻早的,政治風波波及不到實體制造業上。當年筆者的諾基亞手機適配器就是泰國生產的,那時候國產機幾乎全是山寨機。另一個是越南,雖然越南存在貪腐問題,但是他們也跟中國一樣,中央政府力量比較強,說走改革開放道路就會走到底,總體而言信用是比較好的。其他國家想柬埔寨,緬甸,老撾這些就要差的多了,這些國家連現代國家的建制都沒完成,更別說強有力的行政了。像果敢,克欽地區幾乎是獨立王國,去這些地方投資,沒有什麼保障。馬來西亞印尼稍好一些,國家建制是完整的,不過由於x教問題極度排外,也存在朝令夕改的問題。

長遠來看的話,越南毫無疑問是中國低端製造業上強有力的競爭者,只要他不幹70-80年代那一系列傻事的話。

远航39185811
2019-06-26

我去泰國旅遊,導遊祖籍是福建,自己出生在泰國已是第三代。聽他解說,大陸去泰國開廠,好景不長,多要搬走,主要泰國工人很懶散,他們家裡從來不做飯吃,下了班,他們帶上全家在外面快餐店吃了晚飯,那裡快餐生意特別好,家裡從來不做飯。他們那裡的人,上了半年班,手裡有了的錢,就要出去逍遙自在,也不請假,老闆與他們沒有一點商量餘地,說走就走,把錢用光了,再回家另外找工作,老闆更本無法留住他們,這樣的地方,廠能開的下去嗎?

叶饼桔
2019-06-28

我在中企泰國分公司任財務負責人,作為極少數既有國內財務負責人經驗,又有泰國財務負責人經驗的我,是最有發言權的。在泰國,絕對工資比中國人低不少,但相對工資明顯高於中國人。他們的效率不到中國人的70%,而且中國人還有無私奉獻的一些時間。如在泰,10點鐘,休息10分鐘,好,全部停止工作,他們習慣“火車在半路到點也下班"的工作生活方式,可在中國是不會讓流水線停轉的。供應鏈更沒得說,似乎更象是賣方市場,質量當然就更沒有保障,非日常用品價格也偏高,如我在國內做同一種簡單的鐵架子只須150元,在泰國定製則不少於2500銖,相差巨大!還有,你很難找到一個能主動管事的泰國人,中間的管理容易斷層,不順暢,管理成本極高。這還是在泰國,東南亞其他國家更糟糕!泰國開放很早,但由於特殊的社會結構,百姓的開化程度遠低於中國,甚至不如九十年代的中國人。幾百年沒有大的戰爭,社會福利又不錯,生活安逸,所謂的“目標”,“衝勁”,“前程”這些概念在他們腦袋裡幾乎不存在。如果你是為了開闢市場,拓展國際份額,你可以不用顧慮太多。如果你是勞動密集型企業,僅僅是為了降低成本,而選擇將工廠搬出中國,我可以負責任地跟你說:斷了這個念頭吧!

大国纵横
2019-06-26

伴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大量外資企業因為中國廉價的勞動力和優惠的稅收政策,開始紛紛入駐中國,其中就有很多的日本企業,因為大量外企的進入,使中國成為了世界工廠。但近年來隨著中國人口紅利的消失,中國勞動力成本急劇上升,一些外企為了獲得更多的利益,紛紛將工廠遷往東南亞,日本很多企業也隨大流將工廠遷往了東南亞國家,比如松下集團和鈴木集團就將自己的工廠轉移到了東南亞等地。

伴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大量外資企業因為中國廉價的勞動力和優惠的稅收政策,開始紛紛入駐中國,其中就有很多的日本企業,因為大量外企的進入,使中國成為了世界工廠。但近年來隨著中國人口紅利的消失,中國勞動力成本急劇上升,一些外企為了獲得更多的利益,紛紛將工廠遷往東南亞,日本很多企業也隨大流將工廠遷往了東南亞國家,比如松下集團和鈴木集團就將自己的工廠轉移到了東南亞等地。

當出走中國成為一種現象的時候,那些已經遷往東南亞的日本企業卻又開始懷念起在中國的日子,他們發現東南亞國家遠不如他們想象的好。

首先在營商環境上,東南亞國家雖然也為他們提供了優惠政策,但這些服務遠不如中國政府服務的要好,在中國,地方政府為了吸引外資,不僅在稅收方面提供了優惠,而且還秉持著服務企業的理念,為外企設計了從拿地、招工、物流到銷售一攬子優惠政策,這些優惠政策讓外企感到了我們的誠意。但在東南亞國家,很多國家缺少服務理念,尤其是一些政治發展落後的國家,吃拿卡要等現象依然存在,為日本企業設置了很多門檻,營商環境的巨大差異,讓他們苦不堪言。

其次,在工人質量方面。雖然中國工人的成本已經是東南亞國家的幾倍,但中國工人文化素質更高,技術更加嫻熟,也更能吃苦耐勞。相比之下,東南亞國家的工人由於缺少積累,技術很不成熟,需要從頭培養,這就相當於變相增加了勞動力成本。

伴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大量外資企業因為中國廉價的勞動力和優惠的稅收政策,開始紛紛入駐中國,其中就有很多的日本企業,因為大量外企的進入,使中國成為了世界工廠。但近年來隨著中國人口紅利的消失,中國勞動力成本急劇上升,一些外企為了獲得更多的利益,紛紛將工廠遷往東南亞,日本很多企業也隨大流將工廠遷往了東南亞國家,比如松下集團和鈴木集團就將自己的工廠轉移到了東南亞等地。

當出走中國成為一種現象的時候,那些已經遷往東南亞的日本企業卻又開始懷念起在中國的日子,他們發現東南亞國家遠不如他們想象的好。

首先在營商環境上,東南亞國家雖然也為他們提供了優惠政策,但這些服務遠不如中國政府服務的要好,在中國,地方政府為了吸引外資,不僅在稅收方面提供了優惠,而且還秉持著服務企業的理念,為外企設計了從拿地、招工、物流到銷售一攬子優惠政策,這些優惠政策讓外企感到了我們的誠意。但在東南亞國家,很多國家缺少服務理念,尤其是一些政治發展落後的國家,吃拿卡要等現象依然存在,為日本企業設置了很多門檻,營商環境的巨大差異,讓他們苦不堪言。

其次,在工人質量方面。雖然中國工人的成本已經是東南亞國家的幾倍,但中國工人文化素質更高,技術更加嫻熟,也更能吃苦耐勞。相比之下,東南亞國家的工人由於缺少積累,技術很不成熟,需要從頭培養,這就相當於變相增加了勞動力成本。

再次,從物流運輸看。雖然東南亞國家大部分都是沿海國家,從港口向海外運輸產品都很方便,但是東南亞國家的基礎設施相比中國差了不止一個檔次,在很多國家無法通過鐵路將產品從工廠運到港口,只能通過汽車一點一點將貨物運送到港口,不僅增加了物流成本,還增加了時間成本。

伴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大量外資企業因為中國廉價的勞動力和優惠的稅收政策,開始紛紛入駐中國,其中就有很多的日本企業,因為大量外企的進入,使中國成為了世界工廠。但近年來隨著中國人口紅利的消失,中國勞動力成本急劇上升,一些外企為了獲得更多的利益,紛紛將工廠遷往東南亞,日本很多企業也隨大流將工廠遷往了東南亞國家,比如松下集團和鈴木集團就將自己的工廠轉移到了東南亞等地。

當出走中國成為一種現象的時候,那些已經遷往東南亞的日本企業卻又開始懷念起在中國的日子,他們發現東南亞國家遠不如他們想象的好。

首先在營商環境上,東南亞國家雖然也為他們提供了優惠政策,但這些服務遠不如中國政府服務的要好,在中國,地方政府為了吸引外資,不僅在稅收方面提供了優惠,而且還秉持著服務企業的理念,為外企設計了從拿地、招工、物流到銷售一攬子優惠政策,這些優惠政策讓外企感到了我們的誠意。但在東南亞國家,很多國家缺少服務理念,尤其是一些政治發展落後的國家,吃拿卡要等現象依然存在,為日本企業設置了很多門檻,營商環境的巨大差異,讓他們苦不堪言。

其次,在工人質量方面。雖然中國工人的成本已經是東南亞國家的幾倍,但中國工人文化素質更高,技術更加嫻熟,也更能吃苦耐勞。相比之下,東南亞國家的工人由於缺少積累,技術很不成熟,需要從頭培養,這就相當於變相增加了勞動力成本。

再次,從物流運輸看。雖然東南亞國家大部分都是沿海國家,從港口向海外運輸產品都很方便,但是東南亞國家的基礎設施相比中國差了不止一個檔次,在很多國家無法通過鐵路將產品從工廠運到港口,只能通過汽車一點一點將貨物運送到港口,不僅增加了物流成本,還增加了時間成本。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東南亞國家的供應鏈極不完善,由於日企在中國投資已有很多年,在投資地圍繞大型外企建立起來的供應鏈非常完善,一個完整的產業集群應運而生。因此,對很多外資企業來說,他們在駐地附近就能獲得自己所需要的全部零配件,這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供應成本。

鑑於此,很多日本企業想要重新迴歸中國,在去年的在上海舉行的中國進出口博覽會上,有數百家日本企業參展,與中國企業達成的合作項目多達 3000多項。

對於這些外企流出的現象,其實我們不用過分擔憂,現在隨著新舊動能轉換,中國經濟開始轉型升級,已經有原來粗糙的加工行業逐漸向高新尖產業過度,因此依靠廉價勞動力過日子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未來的中國將在眾多高新領域與美國和歐洲展開競爭,而在這些方面我們獲取的收益將是原來的幾倍甚至是數十倍之多。

桥本看日本
2019-06-28

感謝邀請,日本問題還是由日本問題專家橋本回答。


首先這個題目還是有些問題,撤離與設廠並不是前後,而是很多先在東南亞設廠,之後才有撤離。筆者知道最先從中國大陸撤離,轉戰東南亞的日本公司,很多都是勞動密集型企業,因為這些公司非常注重土地成本,以及勞動力成本。所以每到一個地方,當這兩個因素的變化超過預期,就會搬離。但是,目前很多日本公司發現,僅僅關注土地成本與人力成本,最終並不能為自己帶來更多的利益。


筆者知道有幾個原因使得日本公司的撤離大陸,或者1加1計劃並不成功。首先東南亞的很多國家用人成本並不低,如柬埔寨等,對於用工有嚴格的限制,工人不願意加班,如果加班就會發生勞資糾紛,使得日本經營者非常頭痛。同時當地的工人的素質不如大陸,如某個從中國沿海搬往泰國設立工廠的公司,相同的設備在泰國生產效率只有中國的四分之一,就算派中國幹部前往,也不能提高效率,這是日本企業普遍遭遇的問題。

感謝邀請,日本問題還是由日本問題專家橋本回答。


首先這個題目還是有些問題,撤離與設廠並不是前後,而是很多先在東南亞設廠,之後才有撤離。筆者知道最先從中國大陸撤離,轉戰東南亞的日本公司,很多都是勞動密集型企業,因為這些公司非常注重土地成本,以及勞動力成本。所以每到一個地方,當這兩個因素的變化超過預期,就會搬離。但是,目前很多日本公司發現,僅僅關注土地成本與人力成本,最終並不能為自己帶來更多的利益。


筆者知道有幾個原因使得日本公司的撤離大陸,或者1加1計劃並不成功。首先東南亞的很多國家用人成本並不低,如柬埔寨等,對於用工有嚴格的限制,工人不願意加班,如果加班就會發生勞資糾紛,使得日本經營者非常頭痛。同時當地的工人的素質不如大陸,如某個從中國沿海搬往泰國設立工廠的公司,相同的設備在泰國生產效率只有中國的四分之一,就算派中國幹部前往,也不能提高效率,這是日本企業普遍遭遇的問題。

中國大陸的市場形成,東南亞市場的還在進行中。如日本本田公司,在日本的銷售量已經遠遠落後於在中國的銷售量,中國已經成為其主要的戰場,但是也有些汽車製造商,自身原因離開中國大陸,如鈴木汽車,認為可以在東南亞找到小型車的市場,但是實際結果看,除了印度還有一定份額以外,其餘的市場都是失敗的。

感謝邀請,日本問題還是由日本問題專家橋本回答。


首先這個題目還是有些問題,撤離與設廠並不是前後,而是很多先在東南亞設廠,之後才有撤離。筆者知道最先從中國大陸撤離,轉戰東南亞的日本公司,很多都是勞動密集型企業,因為這些公司非常注重土地成本,以及勞動力成本。所以每到一個地方,當這兩個因素的變化超過預期,就會搬離。但是,目前很多日本公司發現,僅僅關注土地成本與人力成本,最終並不能為自己帶來更多的利益。


筆者知道有幾個原因使得日本公司的撤離大陸,或者1加1計劃並不成功。首先東南亞的很多國家用人成本並不低,如柬埔寨等,對於用工有嚴格的限制,工人不願意加班,如果加班就會發生勞資糾紛,使得日本經營者非常頭痛。同時當地的工人的素質不如大陸,如某個從中國沿海搬往泰國設立工廠的公司,相同的設備在泰國生產效率只有中國的四分之一,就算派中國幹部前往,也不能提高效率,這是日本企業普遍遭遇的問題。

中國大陸的市場形成,東南亞市場的還在進行中。如日本本田公司,在日本的銷售量已經遠遠落後於在中國的銷售量,中國已經成為其主要的戰場,但是也有些汽車製造商,自身原因離開中國大陸,如鈴木汽車,認為可以在東南亞找到小型車的市場,但是實際結果看,除了印度還有一定份額以外,其餘的市場都是失敗的。

基礎設施的問題,中國大陸的20年迅速發展,已經建立了完整的基礎設施,包括用電,通信,物流等都非常完備,大大降低了成本,但是東南亞國家在這方面還是很落後,就拿優等生的越南來說,用電矛盾,交通問題非常突出,雖然很多日本企業來到這裡,但並不是宣傳的那樣,這裡是製造的天堂,一切要從白手起家,這樣花費的精力,時間遠遠要比在大陸經營成本高很多。

感謝邀請,日本問題還是由日本問題專家橋本回答。


首先這個題目還是有些問題,撤離與設廠並不是前後,而是很多先在東南亞設廠,之後才有撤離。筆者知道最先從中國大陸撤離,轉戰東南亞的日本公司,很多都是勞動密集型企業,因為這些公司非常注重土地成本,以及勞動力成本。所以每到一個地方,當這兩個因素的變化超過預期,就會搬離。但是,目前很多日本公司發現,僅僅關注土地成本與人力成本,最終並不能為自己帶來更多的利益。


筆者知道有幾個原因使得日本公司的撤離大陸,或者1加1計劃並不成功。首先東南亞的很多國家用人成本並不低,如柬埔寨等,對於用工有嚴格的限制,工人不願意加班,如果加班就會發生勞資糾紛,使得日本經營者非常頭痛。同時當地的工人的素質不如大陸,如某個從中國沿海搬往泰國設立工廠的公司,相同的設備在泰國生產效率只有中國的四分之一,就算派中國幹部前往,也不能提高效率,這是日本企業普遍遭遇的問題。

中國大陸的市場形成,東南亞市場的還在進行中。如日本本田公司,在日本的銷售量已經遠遠落後於在中國的銷售量,中國已經成為其主要的戰場,但是也有些汽車製造商,自身原因離開中國大陸,如鈴木汽車,認為可以在東南亞找到小型車的市場,但是實際結果看,除了印度還有一定份額以外,其餘的市場都是失敗的。

基礎設施的問題,中國大陸的20年迅速發展,已經建立了完整的基礎設施,包括用電,通信,物流等都非常完備,大大降低了成本,但是東南亞國家在這方面還是很落後,就拿優等生的越南來說,用電矛盾,交通問題非常突出,雖然很多日本企業來到這裡,但並不是宣傳的那樣,這裡是製造的天堂,一切要從白手起家,這樣花費的精力,時間遠遠要比在大陸經營成本高很多。

感謝邀請,日本問題還是由日本問題專家橋本回答。


首先這個題目還是有些問題,撤離與設廠並不是前後,而是很多先在東南亞設廠,之後才有撤離。筆者知道最先從中國大陸撤離,轉戰東南亞的日本公司,很多都是勞動密集型企業,因為這些公司非常注重土地成本,以及勞動力成本。所以每到一個地方,當這兩個因素的變化超過預期,就會搬離。但是,目前很多日本公司發現,僅僅關注土地成本與人力成本,最終並不能為自己帶來更多的利益。


筆者知道有幾個原因使得日本公司的撤離大陸,或者1加1計劃並不成功。首先東南亞的很多國家用人成本並不低,如柬埔寨等,對於用工有嚴格的限制,工人不願意加班,如果加班就會發生勞資糾紛,使得日本經營者非常頭痛。同時當地的工人的素質不如大陸,如某個從中國沿海搬往泰國設立工廠的公司,相同的設備在泰國生產效率只有中國的四分之一,就算派中國幹部前往,也不能提高效率,這是日本企業普遍遭遇的問題。

中國大陸的市場形成,東南亞市場的還在進行中。如日本本田公司,在日本的銷售量已經遠遠落後於在中國的銷售量,中國已經成為其主要的戰場,但是也有些汽車製造商,自身原因離開中國大陸,如鈴木汽車,認為可以在東南亞找到小型車的市場,但是實際結果看,除了印度還有一定份額以外,其餘的市場都是失敗的。

基礎設施的問題,中國大陸的20年迅速發展,已經建立了完整的基礎設施,包括用電,通信,物流等都非常完備,大大降低了成本,但是東南亞國家在這方面還是很落後,就拿優等生的越南來說,用電矛盾,交通問題非常突出,雖然很多日本企業來到這裡,但並不是宣傳的那樣,這裡是製造的天堂,一切要從白手起家,這樣花費的精力,時間遠遠要比在大陸經營成本高很多。

最終很多企業都講究零部件的供應網絡,有了這樣的供應網絡,才會降低成本,但東南亞國家這樣的網絡並沒有形成,這樣無形中增加了成本,也影響到交貨,所以很多企業在當地經歷了各種問題,才會感到大陸的世界工廠的真正含義。

万事皆空70
2019-06-27

日企如果後悔了,還可以遷回中國,事實是日企遷往東南亞方興未艾,這充分說明了日企遷往東南亞是最佳選擇,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土地和勞動力不再便宜,再加上勞動法規和環保要求日益嚴格,日企需要尋找新的價值窪地,這個時候,近在咫尺的東南亞正好土地和勞動力比中國便宜,

同時,日企當初在中國建廠還有開發中國市場的目的,但是隨著中國本土製造業的崛起,日本製造業的競爭優勢大幅下降,這也讓日企離開中國,

日企遷往東南亞之後,雖然勞動力和土地便宜,但是也有麻煩,東南亞的產業鏈和勞動生產率不如中國,這其實就是一個權衡的問題,如果綜合成本還是東南亞更低,那麼落戶東南亞就是值得的,況且產業鏈和勞動生產率是可以提高的,當初中國接納產業轉移的時候,產業鏈和勞動生產率也不如製造業轉出國,

而且東南亞整體上也是一個成長中的大市場,早佈局可以佔據市場先機,對於日本來說,早在東南亞深耕幾十年,有深厚的基礎和影響力,

特朗普上臺後,大國貿易爭端又給日企外遷意外增加了合理性,而且爭端不一定會短期解決,這讓東南亞吸引力加強,


日企如果後悔了,還可以遷回中國,事實是日企遷往東南亞方興未艾,這充分說明了日企遷往東南亞是最佳選擇,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土地和勞動力不再便宜,再加上勞動法規和環保要求日益嚴格,日企需要尋找新的價值窪地,這個時候,近在咫尺的東南亞正好土地和勞動力比中國便宜,

同時,日企當初在中國建廠還有開發中國市場的目的,但是隨著中國本土製造業的崛起,日本製造業的競爭優勢大幅下降,這也讓日企離開中國,

日企遷往東南亞之後,雖然勞動力和土地便宜,但是也有麻煩,東南亞的產業鏈和勞動生產率不如中國,這其實就是一個權衡的問題,如果綜合成本還是東南亞更低,那麼落戶東南亞就是值得的,況且產業鏈和勞動生產率是可以提高的,當初中國接納產業轉移的時候,產業鏈和勞動生產率也不如製造業轉出國,

而且東南亞整體上也是一個成長中的大市場,早佈局可以佔據市場先機,對於日本來說,早在東南亞深耕幾十年,有深厚的基礎和影響力,

特朗普上臺後,大國貿易爭端又給日企外遷意外增加了合理性,而且爭端不一定會短期解決,這讓東南亞吸引力加強,


变色龙欧洲灯具制造商
2019-06-25

日本人後悔不後悔不清楚,但很多想轉型卻轉移到東南亞的中國企業確實後悔了,有不少又搬回了中國。我最近去柬埔寨和越南走了走,發現其優勢是人工比較便宜,但是工人效率不高,技術工人太少,優勢並不明顯,甚至是劣勢。當地稅收比較優惠,但是各種配套服務欠缺,基礎設施也比較差。總體來看,生產簡單的產品東南亞有點優勢,但是供應鏈比較長的產品就不適合了,只有從中國進口配件過去組裝,甚至還需要在中國做表面處理,弄得不好,豆腐都搬成肉價了。另外,中國既是一個大市場,也是一個行業集散地,稍微有點抱負的企業都不敢遊離中國這個寶地。中國企業千萬不要輕易聽信專家們忽悠,“要想成功必先自宮(從中國轉移出去)”,專家們都是半桶水一知半解,其實武功祕籍後半段是這樣寫的,“若不自宮,也能成功”。當然,也許日本企業不需要大市場,不需要供應鏈,不需要行業的信息和服務。

老鳄鱼观天下
2019-06-27

談不上後悔,將工廠轉移到東南亞總有一個適應的過程,40年前的中國也是這樣,有一個緩衝期!中國的工業已經完成轉型,不再是世界工廠,過去的勞動密集型企業已經升級成為高科技創造型企業,這是很大的進步!

談不上後悔,將工廠轉移到東南亞總有一個適應的過程,40年前的中國也是這樣,有一個緩衝期!中國的工業已經完成轉型,不再是世界工廠,過去的勞動密集型企業已經升級成為高科技創造型企業,這是很大的進步!

從2008年開始,日本的很多企業就開始轉移到東南亞國家投資建廠,去越南、緬甸、泰國,日本的辦公設備行業的巨頭理光公司就一直計劃著搬到泰國去,目前消息已經證實,2019年7月就開始執行。日本還有很多公司都已經進行了搬遷工作,如優衣庫、三菱電機、東芝機械等企業都把一部分工廠搬遷到東南亞國家去。

之前世界各國一直都把中國當作世界工廠,是因為中國有幾大特色。第一,廉價的勞動力,中國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第二,海岸線長,港口優良,有利於國際航運和進出口。第三,房價低,租金便宜。眾所周知,從2008年之後,中國房價一直在不斷上漲,房價上漲帶動土地價格的上漲和工人工資的上漲,成本太高,很多國家的企業才會把工廠轉移到東南亞,就連富士康這樣的企業都在印度去投資建廠,韓國三星這樣的企業都去越南投資建廠,原因就是越南的成本很低。

談不上後悔,將工廠轉移到東南亞總有一個適應的過程,40年前的中國也是這樣,有一個緩衝期!中國的工業已經完成轉型,不再是世界工廠,過去的勞動密集型企業已經升級成為高科技創造型企業,這是很大的進步!

從2008年開始,日本的很多企業就開始轉移到東南亞國家投資建廠,去越南、緬甸、泰國,日本的辦公設備行業的巨頭理光公司就一直計劃著搬到泰國去,目前消息已經證實,2019年7月就開始執行。日本還有很多公司都已經進行了搬遷工作,如優衣庫、三菱電機、東芝機械等企業都把一部分工廠搬遷到東南亞國家去。

之前世界各國一直都把中國當作世界工廠,是因為中國有幾大特色。第一,廉價的勞動力,中國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第二,海岸線長,港口優良,有利於國際航運和進出口。第三,房價低,租金便宜。眾所周知,從2008年之後,中國房價一直在不斷上漲,房價上漲帶動土地價格的上漲和工人工資的上漲,成本太高,很多國家的企業才會把工廠轉移到東南亞,就連富士康這樣的企業都在印度去投資建廠,韓國三星這樣的企業都去越南投資建廠,原因就是越南的成本很低。

由於世界各國都在把工廠向東南亞轉移,根據2018年年底的統計,越南目前建設的工業園區已經超過320個,有100多個都已經投入使用,吸引投資1800億美元,引進項目15000個。得到世界各國的投資,越南2018年的貿易出口高達4820億美元,增長率13%,投資還帶動越南的基礎建設,增加越南的就業崗位,讓越南開始有崛起的趨勢,並被認為越南將會成為新的世界工廠。

正因為東南亞國家土地廉價、工資水平低,廉價勞動力充足,世界各國才會將工廠轉移到東南亞國家,有得必有失,世界各國雖然享受到東南亞國家的土地廉價和廉價勞動力,但也看清了東南亞國家的不足,能源供應不足,電力供應跟不上,交通不完善。由於這些原因,導致工廠經常斷電,貨物不能及時運達港口,機械不能正常運轉,增加了很大的成本,世界各國就有些懷念中國,不過,並不影響他們在東南亞國家的投資熱情,他們相信這是一個過程!

談不上後悔,將工廠轉移到東南亞總有一個適應的過程,40年前的中國也是這樣,有一個緩衝期!中國的工業已經完成轉型,不再是世界工廠,過去的勞動密集型企業已經升級成為高科技創造型企業,這是很大的進步!

從2008年開始,日本的很多企業就開始轉移到東南亞國家投資建廠,去越南、緬甸、泰國,日本的辦公設備行業的巨頭理光公司就一直計劃著搬到泰國去,目前消息已經證實,2019年7月就開始執行。日本還有很多公司都已經進行了搬遷工作,如優衣庫、三菱電機、東芝機械等企業都把一部分工廠搬遷到東南亞國家去。

之前世界各國一直都把中國當作世界工廠,是因為中國有幾大特色。第一,廉價的勞動力,中國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第二,海岸線長,港口優良,有利於國際航運和進出口。第三,房價低,租金便宜。眾所周知,從2008年之後,中國房價一直在不斷上漲,房價上漲帶動土地價格的上漲和工人工資的上漲,成本太高,很多國家的企業才會把工廠轉移到東南亞,就連富士康這樣的企業都在印度去投資建廠,韓國三星這樣的企業都去越南投資建廠,原因就是越南的成本很低。

由於世界各國都在把工廠向東南亞轉移,根據2018年年底的統計,越南目前建設的工業園區已經超過320個,有100多個都已經投入使用,吸引投資1800億美元,引進項目15000個。得到世界各國的投資,越南2018年的貿易出口高達4820億美元,增長率13%,投資還帶動越南的基礎建設,增加越南的就業崗位,讓越南開始有崛起的趨勢,並被認為越南將會成為新的世界工廠。

正因為東南亞國家土地廉價、工資水平低,廉價勞動力充足,世界各國才會將工廠轉移到東南亞國家,有得必有失,世界各國雖然享受到東南亞國家的土地廉價和廉價勞動力,但也看清了東南亞國家的不足,能源供應不足,電力供應跟不上,交通不完善。由於這些原因,導致工廠經常斷電,貨物不能及時運達港口,機械不能正常運轉,增加了很大的成本,世界各國就有些懷念中國,不過,並不影響他們在東南亞國家的投資熱情,他們相信這是一個過程!

世界工廠看中的是廉價的勞動力,就算東南亞國家的工人技術不熟練,幾個人才趕得上中國一個人,但這是一個過程,熟能生巧,能夠接受,如果他們真的感到後悔,就不會陸續去東南亞國家投資建廠!

木春山谈天下
2019-06-26

題目其實還是有點不確切的。

木叔上週剛參加了日本商會的活動,他們10年來每年都會發布有關日本企業在華投資和貿易的情況。

目前並沒有出現大批日本企業撤離的現象。

題目其實還是有點不確切的。

木叔上週剛參加了日本商會的活動,他們10年來每年都會發布有關日本企業在華投資和貿易的情況。

目前並沒有出現大批日本企業撤離的現象。

木叔給大家看一些權威的數據,算是對這個題目的一個小小的闢謠吧!

2018年日本對華投資增長了16.5%,實力金額同比增長3%,再創歷史新高。

這說明什麼?

如果有大規模日本企業撤離的話,投資不會這麼高的。

另外日本貿易振興機構2018年10-11月針對在華日企的調查問卷顯示,對今後1-2年的事業發展方向,回答擴大的比例佔到了48.7%,維持目前的佔44.8%。這兩項加起來高達93.5%!

也就是說過超過90%的日本企業還是會在我們這裡投資甚至擴大經營。

題目其實還是有點不確切的。

木叔上週剛參加了日本商會的活動,他們10年來每年都會發布有關日本企業在華投資和貿易的情況。

目前並沒有出現大批日本企業撤離的現象。

木叔給大家看一些權威的數據,算是對這個題目的一個小小的闢謠吧!

2018年日本對華投資增長了16.5%,實力金額同比增長3%,再創歷史新高。

這說明什麼?

如果有大規模日本企業撤離的話,投資不會這麼高的。

另外日本貿易振興機構2018年10-11月針對在華日企的調查問卷顯示,對今後1-2年的事業發展方向,回答擴大的比例佔到了48.7%,維持目前的佔44.8%。這兩項加起來高達93.5%!

也就是說過超過90%的日本企業還是會在我們這裡投資甚至擴大經營。

這顯然與題目所問的大量日企撤離不太符合吧!

當然過去一段時間,有一些日本企業撤離了,這也是事實。

不過這只是幾年的短期效應,近些年逐步回升了,甚至創下了一個新高。

就算回答不準備在華擴大經營的比例,在2015年有個比較低的數值,低於40%,這是和一些當年的政經關係波動有關。

題目其實還是有點不確切的。

木叔上週剛參加了日本商會的活動,他們10年來每年都會發布有關日本企業在華投資和貿易的情況。

目前並沒有出現大批日本企業撤離的現象。

木叔給大家看一些權威的數據,算是對這個題目的一個小小的闢謠吧!

2018年日本對華投資增長了16.5%,實力金額同比增長3%,再創歷史新高。

這說明什麼?

如果有大規模日本企業撤離的話,投資不會這麼高的。

另外日本貿易振興機構2018年10-11月針對在華日企的調查問卷顯示,對今後1-2年的事業發展方向,回答擴大的比例佔到了48.7%,維持目前的佔44.8%。這兩項加起來高達93.5%!

也就是說過超過90%的日本企業還是會在我們這裡投資甚至擴大經營。

這顯然與題目所問的大量日企撤離不太符合吧!

當然過去一段時間,有一些日本企業撤離了,這也是事實。

不過這只是幾年的短期效應,近些年逐步回升了,甚至創下了一個新高。

就算回答不準備在華擴大經營的比例,在2015年有個比較低的數值,低於40%,這是和一些當年的政經關係波動有關。

另外,東南亞地區雖然人力成本相對便宜,但是勞動效率比較低。

木叔有朋友在東南亞開設服裝廠,說當地每天工作時間嚴格控制在8小時,沒有加班,因為加班費非常貴,會增加成本。而在工作時間的效率也不如在華的一半。

這樣裡外裡其實並不特別划算,只是能從人力成本挽回一些罷了。

日企如果去東南亞,顯然也是這種勞動密集型企業居多,他們肯定也面臨類似的問題。

另外東南亞地區的一些社會組織比較發達,各種組織會制約工廠的各種運作,這也是管理成本增加的一個原因,當然也會讓日企撤離有更多的考慮。

凤凰山观世界
2019-06-27

20世紀90年代,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的大力提升,市場的擴大,日本、歐盟等國家的企業紛紛入駐中國興業,一時間,中國成為全球著名工廠,讓世界刮目相看。不過,由於中國的科技進步和經濟的飛速發展,環保力度的加大,人力資源成本也相對提高,於是日本的一批企業先後撤離中國,到東南亞國家建廠發展。但沒有幾年,他們就後悔了。今年年初,日本媒體對1000多家日本企業做了市場調查,問到投資意向在哪裡最好時,結果排名第一的是中國大陸,眾多當年把工廠遷到東南亞的廠商紛紛表示要把工廠重新遷回中國,這是為什麼呢?

20世紀90年代,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的大力提升,市場的擴大,日本、歐盟等國家的企業紛紛入駐中國興業,一時間,中國成為全球著名工廠,讓世界刮目相看。不過,由於中國的科技進步和經濟的飛速發展,環保力度的加大,人力資源成本也相對提高,於是日本的一批企業先後撤離中國,到東南亞國家建廠發展。但沒有幾年,他們就後悔了。今年年初,日本媒體對1000多家日本企業做了市場調查,問到投資意向在哪裡最好時,結果排名第一的是中國大陸,眾多當年把工廠遷到東南亞的廠商紛紛表示要把工廠重新遷回中國,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從政治上說,中國是大一統的國家,有著統一的市場,消費能力強,政令暢通,物流便捷,成本也不高。特別是各級政府對投資商的關心支持,令所有外資企業深受感動,他們服務到位,稅收優惠,而且還主動幫助排憂解難,這是世界上任何國家都做不到的。

其次,中國人口多,既是生產基地,也是巨大的消費市場,這就節省了很大的物流成本。另外中國的貿易通關即報即通,全身心地為客戶服務,替客戶節省了許多時間。而且中國的基本設施齊全,如港口、交通運輸、企業管理、企業服務等等都比較先進。還有中國工人有著良好的基礎教育,又經過嚴格的工業化專業訓練,工人素質比較高,這些優勢是東南亞國家無法比擬的。

20世紀90年代,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的大力提升,市場的擴大,日本、歐盟等國家的企業紛紛入駐中國興業,一時間,中國成為全球著名工廠,讓世界刮目相看。不過,由於中國的科技進步和經濟的飛速發展,環保力度的加大,人力資源成本也相對提高,於是日本的一批企業先後撤離中國,到東南亞國家建廠發展。但沒有幾年,他們就後悔了。今年年初,日本媒體對1000多家日本企業做了市場調查,問到投資意向在哪裡最好時,結果排名第一的是中國大陸,眾多當年把工廠遷到東南亞的廠商紛紛表示要把工廠重新遷回中國,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從政治上說,中國是大一統的國家,有著統一的市場,消費能力強,政令暢通,物流便捷,成本也不高。特別是各級政府對投資商的關心支持,令所有外資企業深受感動,他們服務到位,稅收優惠,而且還主動幫助排憂解難,這是世界上任何國家都做不到的。

其次,中國人口多,既是生產基地,也是巨大的消費市場,這就節省了很大的物流成本。另外中國的貿易通關即報即通,全身心地為客戶服務,替客戶節省了許多時間。而且中國的基本設施齊全,如港口、交通運輸、企業管理、企業服務等等都比較先進。還有中國工人有著良好的基礎教育,又經過嚴格的工業化專業訓練,工人素質比較高,這些優勢是東南亞國家無法比擬的。

第三,在東南亞國家辦廠壓力巨大。一是東南亞國家勞動力不再具有優勢,人工成本上升幅度大。以柬埔寨為例,2007年工人工資大約每人每月40美元,而2019年漲到了200多美元。人工成本一提高,開工廠根本就賺不到什麼錢,當初人工費低是主要優勢,現在基本上變成障礙了。

二是基礎建設及配套設施薄弱,比如水電設施,經常出現斷水斷電現象。另外交通設施落後,運一趟貨路上要走好幾天。報關好幾天也批不下來,物流薄弱無形中增加了企業的生產成本。

三是工作效率低。東南亞的工人之所以工資低,主要是因為他們的文化水平低,能力差,直接影響了生產效率。據企業介紹,東南亞國家工人的生產率,只相當於中國工人效率的60%,如果加上供應鏈成本,實際上這些國家的單位生產成本並不比中國低,比較起來在東南亞辦廠就不合算了。

20世紀90年代,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的大力提升,市場的擴大,日本、歐盟等國家的企業紛紛入駐中國興業,一時間,中國成為全球著名工廠,讓世界刮目相看。不過,由於中國的科技進步和經濟的飛速發展,環保力度的加大,人力資源成本也相對提高,於是日本的一批企業先後撤離中國,到東南亞國家建廠發展。但沒有幾年,他們就後悔了。今年年初,日本媒體對1000多家日本企業做了市場調查,問到投資意向在哪裡最好時,結果排名第一的是中國大陸,眾多當年把工廠遷到東南亞的廠商紛紛表示要把工廠重新遷回中國,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從政治上說,中國是大一統的國家,有著統一的市場,消費能力強,政令暢通,物流便捷,成本也不高。特別是各級政府對投資商的關心支持,令所有外資企業深受感動,他們服務到位,稅收優惠,而且還主動幫助排憂解難,這是世界上任何國家都做不到的。

其次,中國人口多,既是生產基地,也是巨大的消費市場,這就節省了很大的物流成本。另外中國的貿易通關即報即通,全身心地為客戶服務,替客戶節省了許多時間。而且中國的基本設施齊全,如港口、交通運輸、企業管理、企業服務等等都比較先進。還有中國工人有著良好的基礎教育,又經過嚴格的工業化專業訓練,工人素質比較高,這些優勢是東南亞國家無法比擬的。

第三,在東南亞國家辦廠壓力巨大。一是東南亞國家勞動力不再具有優勢,人工成本上升幅度大。以柬埔寨為例,2007年工人工資大約每人每月40美元,而2019年漲到了200多美元。人工成本一提高,開工廠根本就賺不到什麼錢,當初人工費低是主要優勢,現在基本上變成障礙了。

二是基礎建設及配套設施薄弱,比如水電設施,經常出現斷水斷電現象。另外交通設施落後,運一趟貨路上要走好幾天。報關好幾天也批不下來,物流薄弱無形中增加了企業的生產成本。

三是工作效率低。東南亞的工人之所以工資低,主要是因為他們的文化水平低,能力差,直接影響了生產效率。據企業介紹,東南亞國家工人的生產率,只相當於中國工人效率的60%,如果加上供應鏈成本,實際上這些國家的單位生產成本並不比中國低,比較起來在東南亞辦廠就不合算了。

四是企業經營難度大。第一,工廠的工人經常罷工,一不順心就不工作了,但是工廠還得照常支付工資。第二,工人怕苦怕累,工作量稍微大一點就暈倒了,要不就病了,

你還不能開除他。第三,東南亞工人沒有紀律性,上班說來就來,說不來就不來,還不請假。第四,不努力學習,一味地想消費,想玩,想放假。這一切在中國是根本看不到的。

資本永遠是追逐利潤的,如何追逐靠市場選擇。中國有這麼多優勢擺在這裡,日本企業也不是傻子,當然會做出有利的判斷,而日本工廠迴歸中國正是這種判斷的最佳結果。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