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流行唱法中沒有歌唱家,只有歌手?

10 個回答
菊姐娱乐聊
2019-04-01

在我印象中只有唱美聲類的,德高望重的老藝術家們才能稱其為歌唱家。當然這非可厚非理所當然,他們的資歷他們的藝術造詣絕對當之無愧。但年輕一代的歌唱者不管他的歌唱得多麼好,不管他的歌多麼受大眾的喜愛,不管他為歌唱事業作出了多少貢獻,我們只能稱其為歌手,而不能叫歌唱家!這是我們社會的習慣嗎,如果反之大家都覺得不能接受。我個人認為那些曲高和寡自鳴清高的所為歌唱家的歌也就是那麼幾首知名歌而巳。沒有看到他們的繼續和發揚光大。在吃著老本教學生嗎?那些唱著美聲類沒有多少人喜歡的歌唱者我們慷慨的冠以歌唱家的大名。而那些兢兢業業嘔心瀝血為廣大民眾創造了數不勝數老少皆喜的大量藝術產品,又深為廣大普通民眾所喜愛的民族唱法、通俗唱法的歌唱者只能叫歌手而不能稱歌唱家,這是什麼邏輯?我們應該請專家們好好的研究一下吧。

星空56431
2019-05-02

什麼叫流行唱法?

中國目前的歌唱方法有:美聲唱法、民族唱法、民族加西洋唱法(民族西洋化)、通俗唱法。小編說的流行唱法應該是指通俗唱法。

美聲唱法發聲位置高、聲音較豎。因為聲音寬(給人感覺聲音發傻、笨拙、不靈活),所以好多人不喜歡。但美聲唱法在演唱歌劇高難度曲目時,無人可比、無與倫比、無可替代。掌握美聲唱法真諦的人,可以唱一輩子。

民族唱法聲音靠前明亮,音色較窄,特別是高音規格不夠。典型的,像現代京劇追求尖高脆亮,但國人喜歡。民族唱法缺點是到了一定年齡,喉頭(歌唱時用力太大)老化,聲音失去光彩,嗓音不能永葆青春。

民族加西洋唱法,鑑乎二者之間,使洋為中用,且相得益彰。現在音樂學院聲樂系,都是採取西洋聲音訓練體系,豐富發展了我國的民族唱法。

通俗唱法,嚴格的說不是歌唱方法。因為,它想怎麼唱就怎麼唱,是真正的老百姓消遣的、自娛自樂的玩意。顯而易見,不出歌唱家就在情理之中了。所以,在此不做評論。

經過這麼多年的民族西洋化聲樂專業訓練和教學探索。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輝煌的、燦爛的歌唱家:戴玉強、殷秀梅、王宏偉、董文華等等。

著名聲樂教授沈湘先生(已故)、金鐵霖等,就是民族西洋化聲樂教學的開拓者。

我個人認為,通俗唱法接受一點西洋訓練體系是有益的。同樣,民族唱法借鑑一下通俗唱法也是有好處的。

古為今用、洋為中用、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凡是有益的東西都應該互相交流、彼此提高。

相信未來,中國的聲樂事業一定會欣欣向榮、蓬勃發展!

东明104652356
2019-04-08

所謂歌唱家,大都有政府背景,專業團隊背景。就象豬圈裡的“千里馬”,花盆中的“萬年鬆”,是計劃經濟年代的特色產物!一旦離開豬圈花盆,立刻枯萎,啥也不是!

而在大市場環境下成長.起來的歌手,是真正在大海里博奕的高手,沒有任何背景,沒有任何靠山,廣大觀眾就是他們的背景,歌唱實力就是他們的靠山!他們才是名符其實的歌唱家!他們紮根於廣大人民群眾之中,根深葉茂,風吹不倒,雷打不動!是山野之中的參天大樹,是千里草原中真正的千里馬!

齐景财
2019-04-01

大家好:

所謂流行歌手就是一種現象,就是通過某一首或幾首歌唱響了所謂時代的最強音。

但是有一些歌曲本來就沒有內涵,甚至有一些歌曲是靠旋律贏得了一時的流行。這樣,在時間的長河裡就經不起風吹雨打。

同時可以說流行歌曲就是為流行而創作的歌曲。

中華民族文化的輝煌不可能靠流行歌曲。燦爛的民族文化一定會更加輝煌。

把話說回來,只有那些有底蘊的歌唱家才能充分發揮民族文化的魅力。他們的文化修養是歌手們不可比擬的。

不過歌手們之所以能名噪一時也是有存在的能力的。這就是存在與合理的關係。

還有新與推新也是一個問題。其實每首歌曲都有很美的旋律,但是不能夠被人發現是自己石沉大海的根本原因。平臺不同,產品的推廣效果就有特別大的差別。

祝願歌手們都成為歌唱家。

花非花雾非雾明月
2019-04-02

可能有多種因素,這是一個具有爭議很大的話題,流行歌曲指通俗歌曲,在一定時期內普遍受歡迎,傳唱性強的歌曲,不講實力,而民族、美聲唱法屬於藝術範疇,要有非常紮實的功底,並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難度非常高,能夠稱之為歌唱家,就好似過去門派的掌門,已經具有開宗立派的能力,歌唱家曲指可數而歌手卻很多,。有些歌手假唱就是基礎差,唱歌走調對自己信心不足,有些歌手很有名,但他(她)未必懂得曲譜,曲譜是唱好歌曲的基石,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歌唱家好似熊貓一樣,數量少才珍貴,鳳凰涅磐重生,破繭成蝶而出,鬆弛的琴絃,永遠奏不出美妙的樂典,希望只有和勤奮作伴,才能如虎添翼,路燈經過一夜的努力,才無愧地領受第一縷晨光的撫慰,蚌下苦軾的時候是不作聲的,獻出來的終於是明珠,你既然認準一條道路,何必去打聽要走多久,歌唱家和歌手沒有可比性,不在一個層面,激流勇進者方能領略江河源頭的奇觀勝景。說的對與錯敬請諒解,多謝您的邀請!

塞外长天
2019-04-02

這個問題見仁見智,流行音樂(popular music或pop music)起源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美國,準確的概念應該為商品音樂,是以贏利為主要目的而創作的音樂,是在叮砰巷音樂、藍調、爵士樂、搖滾樂、靈魂樂等美國大眾音樂架構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音樂,其風格多樣,形態豐富。簡而言之,流行音樂是以商業性消遣娛樂為目的以及與此相關的工業現象,市場性為主,藝術性次之,也可以理解為以票房為主,或者說是俗的一面,更接地氣(下里巴人),與此對應的就是宮廷、教堂、歌劇院音樂(如美聲唱法)、以及我們所說的民族音樂(民族唱法),或者說所謂雅的一面(陽春白雪)具體代表人物國外如邁克爾傑克遜和帕瓦羅蒂,國內如宋祖英和那英等等,前幾年有一個音樂頒獎典禮,獲獎者之一的那英就在發表獲獎感言時調侃另一位獲獎者宋祖英說像我這樣的只能算是歌手,而像宋祖英那樣的才是歌唱家(藝術家),之所以如此有一個原因很重要,這就是所謂主流或者說官方的態度,因為評判標準或者說話語權是掌握在他們手裡,其實我想說的是每一個音樂愛好者都有一個只屬於自己的評判標準,或許在面對一個完全陌生的歌手時,名字前面的那個詞會或多或少影響到你的選擇,而面對一個自己真正喜歡的歌手時,名字前面的那個詞其實是無所謂的,就像袁隆平先生是不是中科院院士並不會影響我們對袁隆平先生的尊敬心情反倒是對掌握著評判權的中科院自己造成了很大的尷尬,因為後來袁隆平先生被評選為更加具有影響力的美國科學院院士,最後我想說舉世公認的流行音樂之王邁克爾傑克遜一點也不比舉世公認的男高音歌唱家(高音c之王)帕瓦羅蒂差,至於宋祖英的歌和那英的歌我都喜歡,我們為什麼不能包容點?我們為什麼不能民主點?

城南柳畔
2019-04-01

歌唱家這個名號是對民族唱法和美聲唱法演唱者的約定俗成的稱呼。究其原因,小編認為還是對演唱技巧的一種認可吧。

但是演唱技巧的高低並不是能演唱好一首歌的全部,獨有的聲音特質和恰當的情感表達同樣非常重要。

有感於此,小編覺得藝術家的稱謂要比歌唱家更親民和接地氣。很多流行唱法歌手從來沒有沒有人稱呼他(她)們為歌唱家,但這絲毫不影響他(她)們在聽眾心中藝術家的地位。

tinhao
2019-05-02

千萬被把歌手和歌唱家混為一談。唱好一首歌必須要運好氣、運用好口腔共鳴和腹腔共鳴、聲帶顫音、無聲換氣、吐字清晰等演唱技巧。沒有經過以上一系列專業培訓指導或者達不到演唱技術要求,哪怕唱得再好聽也不能稱之為歌唱家。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大多數歌迷是衝著熱鬧去的,就圖著一個“樂”字。總之,歌迷開心就好,歌手賺錢就好。

悠悠独愛
2019-04-02

謝邀,鄧麗君不是歌唱家嗎?提問者狗屁不是,大陸的所謂歌唱家是誰給封的?政府給封的,難道政府給封的就是歌唱家嗎?非也,歌唱家是百姓喜歡的歌者,他應該是深入人心的,是百姓喜歡的。舉個例子,鄧麗君是流行音樂的鼻祖,有了她中國才有流行音樂,難道鄧麗君不是歌唱家嗎?中央音樂學院通俗十級必考曲目《襟裳鉀》又是誰唱的呢?

用户3416587124459
2019-04-18

我們的民族歌(民族唱法的民歌),只能在本民族流通。上不了國際殿堂(國外是純意大利發音,歌舞劇,及搖滾,流行音樂)。有些在國外的演出,是作為文化交流,增強人文外交所用,不會被他人所崇尚,認可。我印象中,只有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現為上音院長)國外權威認可(其他男,女也有得過歌唱獎。但不是聲樂大獎,唯廖一年三拿聲樂頭冠)。所以,在我國,無論是什麼家,什麼手,都無所謂。只要能給大家帶來歡樂,帶來高興就足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