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你的家鄉都有哪些與眾不同的中秋節風俗?

6 個回答
人文潞泽
2019-09-06

家鄉山西的中秋節往往正值秋收。

一般都忙著收秋,地瓜、紅薯、高粱、玉米、穀子都是這個時節收穫。

房前屋後種植的蘋果、梨、棗、葡萄都能嚐鮮。

在記憶中,中秋節總是伴隨著喜悅和祥和在一片忙碌的的溫馨中悄然度過,沒有刻意,一切都那麼自然。

如果說的與往日有區別的話就是家家戶戶都少不了用月餅和水果在院裡望月,點香三柱,供上一盤月餅和水果,有的還有水煮好新鮮的毛毛豆。

於是在月輝映照下的院子裡,瓜果飄香,飄渺如煙,在千百年的信仰傳承的儀式中分享豐收的喜悅和美好。

這就是中秋,與豐收、與時節、與家人一塊分享的日子。

中秋難忘、難忘中秋。那些年、那些事、那些人、那些節日。

稻穀香裡說豐年,中秋月夜話桑梓。


家鄉山西的中秋節往往正值秋收。

一般都忙著收秋,地瓜、紅薯、高粱、玉米、穀子都是這個時節收穫。

房前屋後種植的蘋果、梨、棗、葡萄都能嚐鮮。

在記憶中,中秋節總是伴隨著喜悅和祥和在一片忙碌的的溫馨中悄然度過,沒有刻意,一切都那麼自然。

如果說的與往日有區別的話就是家家戶戶都少不了用月餅和水果在院裡望月,點香三柱,供上一盤月餅和水果,有的還有水煮好新鮮的毛毛豆。

於是在月輝映照下的院子裡,瓜果飄香,飄渺如煙,在千百年的信仰傳承的儀式中分享豐收的喜悅和美好。

這就是中秋,與豐收、與時節、與家人一塊分享的日子。

中秋難忘、難忘中秋。那些年、那些事、那些人、那些節日。

稻穀香裡說豐年,中秋月夜話桑梓。


不羁的風28
2019-09-05

小時候家在山東農村,那時候家裡條件不好,由於中秋節恰逢秋季放假期間,我們那時候都是要去山上割草晒乾做為冬季燒火用的。那時年齡不大,七八歲的樣子,每天跟著哥哥姐姐們去山上割草,然而大多數時間都是摘酸棗、捉螞蚱的在玩樂中過去。在某一天傍晚回去的時候,看到母親炒的帶肉的菜,自己院裡摘得西紅柿放在桌上,還有一個必不可少的菜,土豆絲炒豆腐條,總之要三兩個菜以上,而母親那時候忙著包水餃。看到這些心裡那時候不知道多高興哪,在等著母親包水餃的間隙裡,父親倒上白酒,大點的哥哥們跟著喝酒,而我們小一點的領到了月餅,那時候一包月餅就是八個,比象棋子大不了多少,包裝紙上有個紅色的方紙,我們快樂的慢慢的享用著月餅的香甜。這時候最有意義的是看看誰吃的月餅裡冰糖塊大,偶遇一個裡面的冰糖會有玉米粒大,誰吃到都會讓別人羨慕的不得了,這個深刻的記憶導致我上班後,經常給母親成七八斤的買大塊冰糖回去,這對於晚年喜歡吃糖的媽媽來說是非常高興的!當領到月餅後,我們知道八月十五中秋節到了!最初的時候我們每人會確保分到一個月餅就不錯,偶有一年,過節的月餅在親友互相走動的時候讓其他長輩們留下了,而我家就不會有月餅分了,那一年就沒有月餅吃了 ,這種情況等著姐姐找了婆家以後就改善了,因為每個中秋節都能保證來自於姐夫家都一包月餅,也就是說從這之後每個中秋節至少有一個月餅來吃。我們那裡習俗是中秋節前至親故舊要互相走動一下的,衡量親疏遠近的就是禮物中有無月餅,後來隨著年齡慢慢長大,經濟條件好點以後月餅越來越多,以至於不再喜歡吃了,每年過節剩下的月餅都成了父母的負擔了,而現在人到中年了,中秋節的月餅只有自己買來應應景,無論包裝如何高端大氣卻再也嘗不到童年的味道了!

苍松无言ys
2019-09-07

記得小時候在農村,每到中秋節晚上家裡的老人都會拜月。一般都是奶奶或者母親去祭拜,因為我們這裡有句老話說是“女不祭灶,男不拜月”。等祭拜結束才會發給孩子們月餅吃。


記得小時候在農村,每到中秋節晚上家裡的老人都會拜月。一般都是奶奶或者母親去祭拜,因為我們這裡有句老話說是“女不祭灶,男不拜月”。等祭拜結束才會發給孩子們月餅吃。



記得小時候在農村,每到中秋節晚上家裡的老人都會拜月。一般都是奶奶或者母親去祭拜,因為我們這裡有句老話說是“女不祭灶,男不拜月”。等祭拜結束才會發給孩子們月餅吃。



2022城市的流浪者
2019-09-05

也沒啥不同,也就是家裡人在一起聚一聚,吃吃飯,聊聊天。當然月餅肯定要品嚐的,在所有的月餅中,最傾向於鮮肉月餅,尤其是烤箱裡剛出爐的月餅,趁熱吃是最好吃的了,香脆口感好,鮮肉月餅不油膩,不粘嘴,不像甜的月餅又甜又油,不太喜歡吃。中秋節除了月餅,還有一樣美食,也是少不了的,老鴨。老鴨燉芋頭,或是八寶鴨,都是不錯的選擇。

民俗点疏
2019-09-06

八月十五,中秋節,閤家團圓,大家都在期盼。中秋節,歷史悠久,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等神話故事至今廣為流傳。宋代蘇軾在我們家鄉任縣令時所做的那首詩詞,更是把中秋帶入了仙境。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把我們帶入了深深的思念之中。最後那句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又緩衝了悲愴情緒,感謝東坡高抬貴手,讓後人每每讀其大作時,走進去又很快走出來。

我們家鄉在膠東,儒家思想影響著這裡,中秋節也稱十五,團圓節,在這個節日裡,家中老人都盼望著子女回家相聚,出嫁的女兒會提前買好禮品回到孃家看望老人,雞,魚,肉,月餅,酒,煙等等,現在買的少了,拿個紅包代替更方便。兒孫都是拿酒煙,肉,月餅,雞等禮品到父母家做菜喝酒賞月,吃月餅,過去,每當吃完飯後,就在家中院子裡安上桌子,擺上月餅,軟糖,梨,石榴等,然後老人出來,一家人圍坐在一起,賞月,小孩都瞪大了眼睛,望著月亮上的影子,聽著老人講述過去的傳說,心中太多的疑惑,為什麼月末那天沒月亮,月初月芽口朝東,十五月亮為什麼這麼大,離我們近些,是讓我們上去看看嗎,,,再就是品嚐月餅了,什麼五仁的,雞蛋的,果脯的,豆砂的,吃的滿滿的,情誼濃濃的,不知已是深夜,還是不願離開。多少年了,這些記憶已經融入了自己的生命裡。讓我們再念叨祭月時的訟詞吧;八月十五月兒圓,西瓜月餅敬神仙,有吃有喝還有穿,一家大小都平安。

一叶尘鸣
2019-09-05

中秋佳節,團結一心,和和睦睦,家庭和睦,國家安定,我們的家鄉無一例外,購買自己喜歡的月餅,還有柚子。叫上小孩,插上香燭,在明月下許願。許願的人心想事成,願望成真,當香燭燒盡,方可吃月餅和柚子。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