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出了很多奸臣,誰是第一大奸臣?

2 個回答
苏秦小哥
2017-04-05

宋朝出了很多奸臣,誰是第一大奸臣?


高俅這個名字因為水滸傳的原因而廣為認知,在很多人的印象裡,他和秦檜、龐太師等人一直是宋朝的奸臣。而且水滸傳的名氣越大,高俅奸臣的形象就越深入人心。那麼歷史上的高俅真的是和水滸傳中的一樣,是一個大奸臣嗎?他最後是怎麼死的?


一、宋朝高俅最後是怎麼死的?

高俅(?—1126年),北宋末年人,生於汴京(今河南開封)。政治家。宋徽宗時期的官員,初為蘇軾小史(書僮),善蹴鞠(踢球)。哲宗(趙煦)時,改從樞密都丞旨,王銑因奉命送禮物至端王趙佶處,被留用。趙佶即位為徽宗,更為所寵,擢為殿前都指揮使。加至太尉,與蔡京等“六賊”專權用事,為時人所恨。1126年(靖康元年)金兵南下,他隨徽宗南逃,金軍退,返京後,即病死。因是《水滸傳》的主要反派人物而廣為人知,也是北宋新黨領袖之一。


靖康元年徽宗得知金軍渡過黃河後,便連夜倉皇逃往東南避難。《靖康要錄》記載徽宗南逃到了泗州,童貫、高俅各帶領若干勝捷兵和禁軍也趕到與之匯合,一時間又組成了一個徽宗的親信小班子。但是徽宗的寵臣們卻為了邀寵而爭風吃醋,勾心鬥角,相互傾軋。在到達泗州後不久,童貫便與高俅發生衝突。“童貫以勝捷兵三千扈從渡淮如淮陽。高俅以禁衛三千留泗上,控扼淮津。”童貫扈從徽宗等人繼續南下,而把高俅留在了泗州,名為“控扼淮津”,高俅於是以生病為由,回到了開封。史書上說,當時隨從皇帝的童貫、樑師成一夥人都被連坐殺死,童貫被處死並梟首於開封,蔡攸也被欽宗下旨處死。恰恰是因為高俅提前離開了江南,沒有參與當時徽宗集團與欽宗集團的鬥爭,反而使他得到了一個比童貫、蔡攸等人幸運得多的下場。惡人未必全有惡報,這也能算是歷史留下的遺憾吧。


《宋史.李若水傳》中提到高俅死於靖康元年(1126):“李若水……靖康元年,為太學博士。開府儀同三司高俅死,故事,天子當掛服舉哀。若水言:‘俅以倖臣躐躋顯位,敗壞軍政,金人長驅,其罪當與童貫等,得全首領以沒,尚當追削官秩,示與眾棄;而有司循常習故,欲加縟禮,非所以靖公議也。’章再上,乃止。”其實在正史中,高俅的記載並不算多,這很奇怪,因為一個太尉這麼大的官職卻沒有本紀。並且對他的歷史評價含糊不清,也就是說他不算是個大奸臣。因為這種人物有自由發揮的空間,所以《水滸傳》就將他與童貫、蔡京和楊戩四人並稱為四大奸臣。


歷史上的高俅並非大奸大惡之人,只是巧於左右逢源罷了。記載亦是甚少,最終是善終。他並非同於水滸中所說。不過是施耐庵把他寫得太慘了而已。


二、歷史上的高俅真的是大奸臣嗎?


在施耐庵的小說《水滸傳》中,高俅作為頭號反面人物、十惡不赦的大奸臣而廣為人知,他以一市井小流氓的身份出場,因為具有很高的蹴鞠技術,被喜愛蹴鞠的端王所賞識,在端王登基成為皇帝后,高俅便飛黃騰達,很快官至太尉。


二、宋代大奸臣,高俅真的那麼壞嗎?


他陷害林沖,手段之毒辣,心計之精巧,讓開卷不久的讀者瞠目結舌!並且在第120回《水滸傳》的結束,108條梁山好漢被高俅陰謀陷害幾近死絕。


高俅(?—1126年),歷史上確有其人,但據史料記載:真正的高俅與《水滸傳》中的描述相差甚遠,據南宋王明清所著的《揮麈後錄》記載,高俅,原本是蘇軾的“小史”(也就是小祕書一類的角色,《水滸傳》中說是書童,他為人乖巧,擅長抄抄寫寫,不僅寫得一手漂亮的毛筆字,有一定的詩詞歌賦的功底;且會使槍弄棒,有一定的武功基礎,而高超的蹴鞠技術只不過是他多項旁騖的雜學之一。


元祐八年(1093 年),蘇軾將高俅推薦給了他的朋友小王都太尉王詵(即王晉卿),王詵是神宗皇帝的妹夫(《水滸傳》中說是哲宗皇帝的妹夫),端王趙佶(後來的徽宗皇帝)的姑夫,這個王詵是一個“書畫高手”,與在一旁坐冷板凳的端王關係密切,兩人經常在一起切磋書畫。


一天,王詵和趙佶一起等待上朝,趙佶忘了帶篦子刀,就問王詵借篦子刀修理鬢角,王詵的篦子刀很漂亮,趙佶很喜歡,剛好王詵有兩把一樣的,第二天就讓高俅到端王府去送篦子刀。


高俅到時,喜好踢足球的端王正在踢球,端王雖然愛踢球,但只是業餘水平,而高俅是踢球的高手,自然不屑一顧,端王注意到了高俅的神情,就邀高俅一起踢,這一踢,讓端王大為欣賞,於是派人給王詵傳話:“謝謝你送的篦刀,連同派來的人,我一起收下了。”就這樣,高俅成了端王趙佶的親信。


不久,哲宗皇帝去世,端王成了大宋的徽宗皇帝,徽宗原本是一個坐冷板凳的人,一上朝看到的全是新臉孔,下朝後看到高俅這個長期在一起玩的朋友,自然特別親切,徽宗有心提拔高俅,但大宋朝提拔幹部有一套制度,並不完全由著皇帝的性子來,七品縣官要有進士出身,而高俅沒有功名,文官這條路走不通。


徽宗就讓高俅走武官之路,因為武官對出身要求不嚴,只要有功名就行,一句話,伸縮性較大。


徽宗的意思是讓高俅到下面去“鍍金”,並沒想他真的能建功,邊帥劉仲武等知道高俅是皇帝派下來“鍍金”的,便格外幫襯。


恰好,高俅在邊關的時候,大宋朝在邊境打了幾個少有的勝仗,高俅升遷的資本,毫無疑問當是出於在劉仲武軍中的經歷,並最後做到了殿帥,掌管禁軍達20餘年。可見高俅不是尋常之輩,在為官弄權上很有些手段。


首先他乖巧善佞,對上司尤其是皇帝徽宗百般討好,迎合徽宗好名貪功的心理,高俅管理禁軍,在軍隊訓練上玩了不少花架子。《東京夢華錄》記載,高俅曾主持軍隊爭標競賽,開始是吹吹打打,後面花樣百出,頗為熱鬧,讓徽宗看了十分滿意。


其次,高俅這個人有一個好處,就是對有恩於他的故人不忘報答,之前有劉仲武在邊關對他的提攜,之後他與劉仲武家一直保持密切關係,劉仲武在政和五年(1115 年)打了敗仗,但他的仕途卻沒有受到影響,因為有高俅在朝中替他說了好話,劉仲武死後,高俅又極力向徽宗推薦其子劉錡擔任大將。


大家怎麼認為呢!?

帝国的脸谱
2017-04-06

宋朝第一大奸臣非秦檜莫屬!

宋朝出了很多奸臣,誰是第一大奸臣?

為什麼說秦檜是宋朝第一大奸臣呢?因為他任相期間,至少有四宗罪:

一、秦檜提出“南人歸南,北人歸北”,以土地和甘當金國附庸的方式換取和平,賣國賣得振振有詞。他由金歸國後,就開始向趙構兜售“南人歸南,北人歸北”的主張。當時,金人經過幾次輪番南侵,佔領了長江以北廣大地區,為了更好地控制中原,他們在張邦昌的“大楚”政權後,扶持了劉豫的“偽齊”政權。秦檜所謂“南人歸南,北人歸北”,便是承認金人佔領區和“偽齊”政權的合法,以長江為界,劃江而治。他的潛意識是,反正長江以北為金所控制已成事實,不如索性承認事實以換取和平。然而,這一思路無疑是把“兩個中國”合法化,甘心作金國的附庸和奴隸而不以為恥。

為什麼說秦檜是宋朝第一大奸臣呢?因為他任相期間,至少有四宗罪:

一、秦檜提出“南人歸南,北人歸北”,以土地和甘當金國附庸的方式換取和平,賣國賣得振振有詞。他由金歸國後,就開始向趙構兜售“南人歸南,北人歸北”的主張。當時,金人經過幾次輪番南侵,佔領了長江以北廣大地區,為了更好地控制中原,他們在張邦昌的“大楚”政權後,扶持了劉豫的“偽齊”政權。秦檜所謂“南人歸南,北人歸北”,便是承認金人佔領區和“偽齊”政權的合法,以長江為界,劃江而治。他的潛意識是,反正長江以北為金所控制已成事實,不如索性承認事實以換取和平。然而,這一思路無疑是把“兩個中國”合法化,甘心作金國的附庸和奴隸而不以為恥。

二、秦檜收拾與求和方針不同的文臣武將,打擊異己。他對政見不同的同僚的排擠打擊頗為殘忍。海南海口市有一座五公祠,是為紀念唐、宋兩朝貶謫到海南的五位著名歷史人物而建,故名五公祠。五公中,除唐朝名相李德裕外,宋朝是李綱、李光、趙鼎和胡詮,而這四人,都是由於力主抗金遭到秦檜排擠,貶謫至茫茫海外的。四人中,李綱最幸運,不久遇赦北歸。最慘的是趙鼎,他曾經兩度任相,是秦檜的老上級,卻在貶至海南三年後,身心交瘁,絕食而死。秦檜死後,李光和胡銓遇赫歸朝,李光死於歸途,胡銓得歸。這只是秦檜打擊異己的一個縮影。

宋朝出了很多奸臣,誰是第一大奸臣?

三、秦檜篡改歷史,對宋高宗一朝的歷史作了一些有利於皇帝和自己家族的技術性處理。秦檜是宰相,擁有“監修國史”身份,他利用這一有利身份對歷史進行了主觀篡改。《宋史•秦檜傳》記載說:“(秦檜)命子熺以祕書少監、領國史,進建炎元年至紹興十二年《日曆》五百九十卷。熺因太后北還,自頌檜功德凡二千餘言,使著作郎王揚英、周執羔上之,皆遷秩。自檜再相,凡前罷相以來詔書章疏稍及檜者,率更易焚棄,日曆、時政亡失已多,是後記錄皆熺筆,無復有公是非矣。”同時,秦檜還不斷為趙構個人以及降金乞和政策上貼金,對岳飛頗有詆譭,抹殺岳家軍的功績。

宋朝出了很多奸臣,誰是第一大奸臣?

四、秦檜推動了宋朝以來文字獄的高潮。秦檜當政期間,曾禁止私家野史的寫作和出版。《宋史•秦檜傳》載,1144年,秦檜“乞禁野史”;1145年,秦檜“又對帝言私史害正道”;1149年12月,朝廷正式頒佈詔令:“禁私作野史,許人告。”這種態勢下,許多人不僅不敢再寫私史或野史,現有的也趕快燒,李光的家人,就把李光的萬餘捲圖書全部燒掉。司馬光的後人也辯解說,《涑水記聞》非其先祖所撰。一個叫曹泳的小官,因狀告他人私作野史而官升數級,一時間,“士大夫爭以誣陷善類為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