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清朝的末代皇帝溥儀換成康熙大帝,能不能挽救清朝?

把清朝的末代皇帝溥儀換成康熙大帝,能不能挽救清朝?
10 個回答
脱离高级趣味的王闪烁
2017-08-25

顯然不能。

這個問題真的很有意思,假設清朝罪牛逼的皇帝穿越到末代能不能挽救他心愛大清王朝?為什麼說不能,我覺得無論是客觀的時代背景,還是國力情況以及民眾思想都不可能挽救,所謂內憂外患,亡國為歷史必然一點不假。接下來我詳細闡述一下我的觀點。

把清朝的末代皇帝溥儀換成康熙大帝,能不能挽救清朝?

1、客觀的時代背景:康熙所處時代是努爾哈赤,皇太極,多爾袞打下江山,一個令人失望的明王朝覆滅,結束戰亂,一個新王朝猶如新星冉冉升起的時代。而國外這時侯幹啥呢?英國忙著革命,史稱“光榮革命”頒佈“權利法案”人家忙著換皇帝-革命-換皇帝呢!威廉三世忙著鼓搗自己國家,哪有精力侵略清朝?法國路易十四忙啥呢?忙活自己國家呢!波旁王朝,建立強大的法蘭西帝國,也沒時間干涉其他國家。俄國就更不用說了,還簽訂尼布楚條約,更不會搞侵略了。再看溥儀這時候就慘了,歐洲國家兩次工業革命結束,資本搶奪搶紅了眼啊,而且當時清朝也慫啊,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不是隨便搶嗎?不搶百不搶,你說誰不搶?後來日本也上,反正清朝不敢打,就會割地賠款,誰不搶?客觀時代背景在這放著,康熙有當時最牛逼的八旗鐵騎,所向披靡戰無不勝啊!到了溥儀還是八旗鐵騎,還是抽大煙的八旗鐵騎,幾百年了都沒變,大刀長劍就想和人家槍炮比,那還有的贏?早尋思啥呢?縱然輕功高手,還不是一炮轟下來?莫說康熙,就是13副遺甲起兵的努爾哈赤也沒辦法吧!

把清朝的末代皇帝溥儀換成康熙大帝,能不能挽救清朝?

2、國力情況:清初國力強盛,剛收繳了明朝,不差錢!而溥儀呢?割地賠款,賠空了,沒錢不說,還有個敗家的慈禧,本來就窮還老錢裝逼,一會建園子一會兒過生日。相比而言康熙的奶奶孝莊就很節儉,人家有錢都不炫富不敗家,這能比嗎?沒錢買堅船利炮,大刀長矛,只能捱打的份吧。

把清朝的末代皇帝溥儀換成康熙大帝,能不能挽救清朝?

3、民眾思想:康熙時期,人民剛從水深火熱的戰亂中解救出來,就盼著太平盛世呢!出這麼個好皇帝,大家能不開心能不支持嗎?溥儀時期呢?內憂外患,民眾本來日子就苦不僅受皇帝百官的壓榨,還要受洋人的氣,這是什麼心情?能開心嗎?早盼著你溥儀下臺別擱這禍害人了!更為重要的是清初民眾思想還停留在三綱五常,聽皇帝的話是應該的,皇帝就代表天命的封建迷信思想中。可清末民初,國外思想湧入,民主共和思想傳播,誰還信你君主權利至上?國家讓你整的稀巴爛,你哪涼快哪待著吧!

把清朝的末代皇帝溥儀換成康熙大帝,能不能挽救清朝?

其實清朝末年不是沒試過變法,不是沒禁過煙,也不是沒開過海軍總署,奕訢,曾國藩也治過國,光緒也變過法,丁汝昌也抗擊過侵略,可是又能怎樣呢?各種原因加上歷史趨勢之必然,因此推動了清王朝的覆滅。

把清朝的末代皇帝溥儀換成康熙大帝,能不能挽救清朝?

皇帝不称朕
2017-07-18

當然不能。我記得在悟空問答上還看見過這樣一個問題:如果將崇禎帝朱由檢改成明太祖朱元璋,大明能夠被挽救嗎?(此題擇日也會回答)這兩道題差不多是一個意思。還有人問,假如慈禧太后再活若干年,大清會不會滅亡?

這三個問題的共通之處,在於強調個人對於王朝命運的決定性影響。

把清朝的末代皇帝溥儀換成康熙大帝,能不能挽救清朝?
誠然,個人對於朝代的走向及命運,是很重要的影響因素,比如慈禧太后如果還多活十年,可能清朝也能多苟延殘喘十幾年,而不是在她死後三年就驟然而崩。當然這只是假設,基於慈禧太后對國家和大臣的掌控力遠比宣統的父親攝政王要強大得多。或許在辛亥革命爆發後,清軍對革命軍的鎮壓也會更加堅決有力,則全國範圍的大面積獨立不會像多米諾骨牌那樣明顯。

可是慈禧太后能夠挽救大清滅亡的命運嗎?我們說清朝可能會多存在幾年,已是較大膽的推測,這個命題則幾乎等於痴人說夢了!

一個人,不管能力有多強,都不可能徒手讓一條隨大河奔流的航船停止,甚或逆流而行。這條“河流”就是時代的大潮。正如孫中山先生所說,“天下大勢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

把清朝的末代皇帝溥儀換成康熙大帝,能不能挽救清朝?
慈禧太后算是很有能力的呢,她的統治歷經“同治中興”和光緒兩個時期,歷史不是沒有給清朝機會,但她沒有抓住,聲勢浩大的洋務運動所帶來的“中興”假象,很快被甲午海戰的大炮給震塌了。接著是義和團、八國聯軍,以及此起彼伏的革命……是慈禧眼光不夠嗎?不盡然,滿清統治的慣性和既有的政治結構是無法輕易撼動的,時代就像坐在一輛火車上,它有自己無法改變的“軌道”,亂踩剎車,可能會讓火車出軌顛覆。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清朝後期搞的“立憲”,立憲能以削弱皇權、解除滿人的政治優勢為前提嗎?立憲能夠解決“五族”關係嗎?事實上是做不到的,那麼立憲就只是給綠皮火車刷上動車的乳白塗裝,可慢車還是那列慢車。

慈禧做不到的,比慈禧還早一百多年的康熙就能做到?

把清朝的末代皇帝溥儀換成康熙大帝,能不能挽救清朝?
康熙之所以得到“大帝”的稱號,主要不是他個人的努力,而是他生在了“最好的時代”,大清蒸蒸日上的國勢給了他建功立業的基礎。

如果將光緒換成康熙,或許“光緒”不至於那麼孱弱、不爭氣,甚至可能因為他的高明手段慈禧真的會“還政於上”(被迫或心甘情願)。在康熙的帶領下,清朝的氣象或許會有很大不同。但滿族統治的結構性困境,是難以克服的,龐大的官僚體制的固有弊病,也不可能治癒。康熙面臨的,仍將是一個地方權力越來越大、漢人官僚的力量越來越強、國際形勢和周邊環境(中日競爭以及俄清矛盾等)越來越困難的局面……不管怎樣,對於開創了康熙盛世的這種皇帝,如果他能取代同治或光緒,都會給人以新的期待。

然而,到慈禧太后去世後,康熙——而不是三歲童子溥儀——繼位,他除了聰明才智和一番拯救朝廷的大志,什麼都沒有,他沒有在朝的班底,沒有巨大的聲望,沒有強大的支持力量,他也拿不出“救世”(救他愛新覺羅家的世界)的良方,而風雲變幻的歷史也不會給他充分的時間……很可能,這次穿越嘗試的最終結果是,康熙也不過三年而亡國!(胡丹/皇帝不稱朕)

文史宴
2017-07-26

不能。

之所以會問出這個問題,是因為提問的人認為溥儀是一個無能之輩所以丟了大清江山,如果換上一個有能之輩就不會了。

但是很可惜,溥儀這孫子很不簡單,並不是大家印象中無能之輩。可能很多人會因為溥儀陽痿、性無能,就認為他其他方面也無能,這是不對的,性無能其他方面不一定無能,溥儀就是這樣。

把清朝的末代皇帝溥儀換成康熙大帝,能不能挽救清朝?

溥儀在未成年之前,確實是一個任人擺佈的傀儡。滿清滅亡時他才6歲,張勳復辟時才12歲,這兩次事情跟溥儀本身是沒什麼關係的,不是他主動運作的結果。但等到馮玉祥把溥儀趕出紫禁城,孫殿英又倒了乾隆和慈禧的鬥以後,已經成人的溥儀就咬牙切齒,開始準備復國事宜了。

溥儀在天津靜園和張園期間,積極謀劃復國事業,勉勵滿清宗室以及遺老大臣以復國為念,與張作霖等也積極打交道。為了融入外國人的交際圈,溥儀還快速西化,習得多種才藝,在西方人中間因其身份和氣質頗受尊敬。

把清朝的末代皇帝溥儀換成康熙大帝,能不能挽救清朝?

與日本人搭上線以後,溥儀為了重新當皇帝,接受日本人一切條件,逃到東北,成立偽滿洲國。溥儀認為自己復國成功了,所以每天在勤民樓裡勤政,還用自己的錢擴大私人衛隊,儼然要重振八旗雄風的樣子。

可惜現實很骨感,日本人只想要他充當完全的傀儡,不願意他如此打雞血。溥儀看清楚這一點後也心灰意冷,安心做傀儡吃喝玩樂,日本戰敗前夕,溥儀又將自己的日記以及一些對自己不利的資料全部燒燬,戰後審判時減少了不少罪行。

把清朝的末代皇帝溥儀換成康熙大帝,能不能挽救清朝?

可見溥儀雖然陽痿,卻絕不是無能之輩,反而多才多藝,善處時勢,頗有一些康雍乾們的聰明勁兒。既然如此能耐的溥儀都無法保住滿清或者復國,換了康熙當然也照樣不行。

树珏
2017-07-21

首先,如果是替換溥儀,誰也拯救不了清朝了。溥儀登基三年清朝就亡國了,所以三年的時間改變整個大局,誰也做不到。

所以如果有一線生機的話,只有成年的玄燁去替換載湉,朝內的權臣沒有人能比得上鰲拜吧,西太后也不是人們心中的那個西太后,皇帝也不是那個軟弱無能的光緒皇帝,維新變法如果能成,必將延續其統治,然後再受侵略之後,以玄燁的為人,自然不會割地賠款,會帶著國民寧死不降,兩種結果,打著打著明白大清國的不足和落後,臥薪嚐膽,發展科技,慢慢走向資本主義,立憲一事還需要時間。另一種結果就是不願承認自己的不足,直接亡國,從玄燁愛學習的這條來看,第一種結果還是有可能的。

假設,如果。歷史上沒有假設和如果。

好人吉姆
2017-07-19

換天皇老子也沒有用了!清末於明末不一樣!清末的世界已經進入現代化政治上也早已國際化,與今天的國際社會大同小異!就算老康頭高瞻遠矚審時度勢英明神武全具備!先讓他廢祖制改立憲這首先就是一大挑戰!別看慈禧後來有這個想法,慈禧是慈禧。康熙是康熙!因為康熙比較聰明他指不定想出什麼辦法來代替立憲制,然而要想改革圖強不實行立憲那基本是沒法做的……洋務運動就是例子!其次還有歐洲列強的政治理念價值觀和敏銳的政治嗅覺遠比我們要強N倍,中國不同於日本,他們絕不會任由中國做大做強!即使是與他們修好結盟他們會把中國的能力控制在他們理想的範圍內。原因不言自明。最後讓我們再來看看清朝晚期糟糕的狀況…政治昏暗腐敗,百姓對國家早已失去信心。再加上太平天國等等 這個時候的滿清早已經是積重難返 江河日下!覆滅是必然的!如果1840年時就看到差距及時像歐洲國家取經學習進行從內到外的徹底大改革或許還有一線生機!後來的洋務運動雖說對中國的近現代化起到了一定推波助瀾的作用但搞的畏首畏尾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後來都到20世紀初才想起來搞清末新政!從1840年—1901年70年間德國統一併崛起 意大也完成了利統一! 日本也在這期間崛起!……所謂機不可失!失不再來!怎奈幾千年的思想束縛加上意識形態的侷限性葬送了這大好前程!最後說一句,我到不是為滿清洗白~滿族統治者的閉塞保守不可否認,但大家試想一下如果當時滿清馬上實行改革新政就算滿族這邊通過了,接受千年傳統孔孟禮教的漢族能一下就接受嗎?誰敢說朝中的漢族重臣沒人反對?更何況很可能面對的是滿漢兩班大臣的集體反對!放眼望去整個清朝有幾個李鴻章 左宗棠 鬼子六這樣的戰略人物!?所以說滿清當時想圖強阻力也是蠻大的。

晨风设计
2017-07-19

挽救難說,但是延續個百年不成問題!前提是得換成壯年的康熙,你要非得抬槓換成五歲的康熙... 那別說康熙了,哪吒也沒戲!

康熙之所以被稱為大帝,人格魅力、判斷分析能力、知人善任、殺伐決斷缺一不可。

中國不管什麼時候也不缺治世能臣,只是沒有明君的時候,能臣要麼不用,要麼成為亂臣。所以有康熙在,政治、經濟改革都會大不同,袁世凱也不會有自立亂國的機會。

至於什麼時勢造英雄…… 就是屁話!首先得有英雄,太平時期混於眾人之中,遇到事了,大眾跪拜於行勢之下,那些站著的英雄自然就顯現出來了。

所以說不是時勢造康熙,而是康熙本身就有潛質,鰲拜,蒙古,新疆,三番,臺灣... 一東北小民族首領把這麼多事辦下來還能在中原立住腳,就不是一般人可比的。換個人可能早被趕回東北了,所以說人家康熙面對的事並不比溥儀簡單。

舉個簡單的例子:一戰後的德國,失地,賠款,連海外殖民地都被人分了。戰後國內政治動盪,本身重建所需的大筆資金就沒著落,然而還有每年要還的大筆賠款,整個國家都死氣沉沉。然而這還不是最壞的結果,最壞的結果是趕上全球性的經濟危機... ! 然而,德國人前後只用了二十年時間就走出了泥潭又成了強國,並打了二戰,幹翻了整個歐洲... !為什麼?因為他們有希特勒!可以化腐朽為神奇!

停住那一秒
2017-08-25

應該是可以挽回的 首先我們來說說清末的情形吧 對外列強割據咄咄逼人 滿清的口號是夷長技以制夷的戰略 但發展是需要時間的 按正常國家軍事發展十年才能出一批比較上道的將領和士兵 武器更新就更慢了 是需要大批財力物力的支持 清末雖然已經入不敷出 但畢竟我們是第一人口大國 這樣也就有了稅收的先天優勢 再來說說對內 清末農民起義遍地開花 太平天國 義和團 紅蓮教等等 其中太平天國更是佔有半壁江山 而且是最富庶的江南 對北新疆也在鬧分離 而滿清真正能控制的地方並不大 這有人會說當年吳三桂不也是這種情況麼 沒錯 清廷也分析出了利弊 最後做出的決定是安內 因為內亂不除清廷必亡 外敵他們只是要錢 就算攻下京城也只是撈點好處就走 不會傷國家根本 所以就有了收新疆 滅太平軍的幾個大戰役 而且清廷也全勝了 這個戰略可以說是成功了 最後剩下的事情本來就簡單了 只需要內撫各省 對外低頭忍讓強練新軍十年後必可在世界佔有一席之地 而就在這關鍵的時刻清廷出現了一個最不應該的危機 那就是年輕的光緒駕崩 慈禧病死 而繼任的溥儀只是一個毛頭小子 反觀康熙長壽定不會出現這種斷層 當年康熙忍讓和親葛爾丹就是練軍 所以以他的才智清末肯定會出現一批新軍 而且是受他親自領導的新軍 這意義就大了 反觀清末新軍 雖然強悍 但領導卻是袁世凱 溥儀繼位沒多久就慘遭逼宮退位 清廷實則不是亡於外敵 也不是內亂 而是朝廷 如果在任的皇帝是一個壯年而且稍有手段腕力的人都能做到 練好新軍清廷只要守好北方俄羅斯 朝鮮半島就能保證清廷延續 假以時日發展海軍 只需一戰便可平定海患 可惜這些都是假如……

逛窑子的人渣
2017-07-26

可以這麼說,慈禧不死,連辛亥革命都成不了。慈禧後兩年政體改革已經開始,軍隊也在更新。對外中國,已然動作頻頻,似有中興之意。對內,倘若慈禧不死,各地總督也不會紛紛自立,效忠民國。當然,西太后的權利,已經不復當年,但政治影響,依然存在。對於國家領袖的號召力,中山先生,此時在海外還可以,在國內是為國賊,當然輿論使然。至於袁世凱大將軍,也只能是個部級,還在張之洞等總督之下。效忠與誰,顯而易見。

至於之後如何,很不準。但可以肯定,光靠革命起義來打擊慈禧和那幫總督,很難成功。革命不成,清朝不滅,等到清朝中央輿論媒體一經建立,國內和平,復興便指日可待了。

chanton
2017-07-26

曾國藩如果舉事,那麼清朝統治估計會提前崩盤,八旗軍搞不定太平天國,更搞不定鎮壓太平天國的漢人武裝。即使曾國藩失敗,也會直接出現軍閥割據的場景,不會有之後清朝的統一。袁世凱面對慈禧的話,斷不會逼小皇帝退位,只會奉命打擊武昌革命軍。北洋軍有能力剿滅革命軍,只是袁世凱不願意服務清廷了。袁世凱願意,清廷肯定會多活幾年。歷史必然性體現在雙方領導人意志,權術,策略等等高低。小事會改變歷史走向。袁世凱不稱帝肯定可以多活幾年,孫中山早點病故,不會有後面的與蘇聯合作,更不會有黃埔軍校。歷史的必然是隨機性構成的。

小姚68311231
2017-08-23

這個問題可以這樣說,別人都至少4件神裝,拆完門牙,三路超級兵了,你們全隊還都拿著出門裝,鞋還沒出,任憑你操作再犀利,能翻盤嗎?很明顯即使現在有一人逆天操作六神裝,只要對面不放水也是沒機會的。

大清朝覆滅時溥儀才6歲,此時6歲的康熙還沒有登基,所以此時的康熙顯然沒有六神裝,也沒有神操作,只有一群掛機的隊友。

但清朝覆滅的原因並不在於儀,清朝閉關鎖國的時間只佔清朝統治時間的25%,康熙統治時有兩個階段是為了收復臺灣。第二個階段是康熙二十三年(1684)開海禁到乾隆二十二年(1757)。此期間只是不允許與呂宋,等幾個地區進行商貿,實際上此時的大清朝開放度還是很高的。從乾隆二十二年之後,一直到鴉片戰爭期間,只允許廣東與外進行商貿。這是全面閉關鎖國的標誌。這期間錯過了第一次工業革命逐漸落伍世界的,所以,閉關鎖國是從乾隆年間開始的,問題在第一次鴉片戰爭時集中爆發了出來。到了溥儀的統治時期,已經是千瘡百孔。

所以如果想挽救清朝覆滅,關鍵點在嘉慶和道光年間,如果在此時換做康熙皇帝,再加上多爾袞,張廷玉,和珅,李鴻章,張之洞,等一干能臣,那大清或許就是開掛一般的存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