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閥混戰,閻錫山和張作霖是聯盟,為何張作霖卻對晉綏軍發起攻擊?

1 個回答
度度狼gg
2018-09-21

既然是軍閥混戰,就沒有永遠的盟友,一切以利益和權力至上。袁世凱死後,北京政權分裂為“直系”和“皖系”兩派軍閥,擁兵關外覬覦最高權力的張作霖首先與直系暗中結盟,通過1920年“直皖戰爭”共同打掉了段祺瑞的皖系基本軍力,一旦京津冀地區只剩直係軍閥一家獨大時,奉系又毫不猶豫地衝曹錕和吳佩孚的直軍開火,先後爆發了兩次“直奉大戰”,這就是軍閥“混戰”的特性。

軍閥混戰,閻錫山和張作霖是聯盟,為何張作霖卻對晉綏軍發起攻擊?

(北洋時期的閻錫山)

第一次直奉大戰奉軍戰敗退回關外,兩年後1924年9月捲土重來,在直系“內鬼”馮玉祥的協助下大敗直軍,曹錕被馮玉祥軟禁,吳佩孚南逃兩湖,張作霖和馮玉祥成為京津主人,但是“一山不容二虎”,到底北京政權誰當家呢?很快張作霖和馮玉祥就開始刀兵相見,所謂的“盟友”不過如此。

“山西王”閻錫山自然也深諳其道,在第二次直奉戰爭初期曾攜手馮玉祥打擊直軍,而在張作霖和馮玉祥又打起來的時候,為搶奪綏遠地盤,也為防止馮玉祥的“國民軍”向西發展時威脅到晉軍勢力範圍,閻錫山開始與張作霖結盟,並且於1926年12月就任了奉系主導的北京“安國軍政府”副總司令,雙方東西夾擊馮玉祥所部,致國民軍大敗,所餘部隊退到陝西,馮玉祥氣的遠赴蘇聯訪問和求援。

軍閥混戰,閻錫山和張作霖是聯盟,為何張作霖卻對晉綏軍發起攻擊?

(馮玉祥)

山西在華北有居高臨下之地勢,張作霖如想保持平津地區的穩定,圖謀山西也是必須,所以在共同的敵人馮玉祥被打跑後,張作霖與閻錫山的矛盾日漸突出,閻錫山自然要尋找出路。

此時廣州革命政府的北伐軍已勢如破竹,兵鋒直指長江中下游地區,吳佩孚和孫傳芳一路敗退。北伐軍曾與張作霖接洽,要求其“易幟”歸順國民政府,張作霖在談判初期亦確有此意,甚至提出了“四民主義”的政治主張,以保證奉軍的政治權力,但最終在內部反對聲音和日本人的壓力下,關閉了與北伐軍的談判大門。

軍閥混戰,閻錫山和張作霖是聯盟,為何張作霖卻對晉綏軍發起攻擊?

(張作霖的“安國軍政府”)

既然張大帥不識抬舉,國民黨轉而聯絡閻錫山和馮玉祥為政治盟友,這倆貨都想問鼎京津統治權,於是見風使舵又重歸於好,共同上了“國民革命軍”這條大船,馮玉祥在五原誓師加入國民黨,閻錫山1927年6月在太原率部集體加入國民黨,就任“國民革命軍北方軍總司令”,這就是與張作霖公開翻臉分屬兩個陣營了,盟友不再,於是開打。

1927年10月閻錫山晉綏軍主力分兩路出動,攻擊河北奉軍,史稱“晉奉戰爭”,結果不到三個月就被張學良擔任前敵總指揮的奉軍擊敗,傅作義死守涿州就是此間;同時馮玉祥主力兵出河南對奉作戰,雙方打個半斤八兩,一時難分勝負。

軍閥混戰,閻錫山和張作霖是聯盟,為何張作霖卻對晉綏軍發起攻擊?

1928年初,國民黨結束內鬥完成“寧漢合流”後,蔣介石復任總司令,開始率領第一集團軍何應欽部、第四集團軍李宗仁部北渡長江,開始歷史上的“二次北伐”。奉軍主力不得不放棄對閻錫山的軍事壓迫,盡數南下河南和蘇魯對抗北伐軍。

閻錫山旋即改任國民革命軍第三集團軍總司令開始轉守為攻,第二集團軍馮玉祥所部也恢復進攻,在四路大軍的半月形圍攻下,奉軍終於不支,張作霖萌生退意,決定將奉軍主力撤回東北,6月3日乘火車離開北京回奉天,第二天早上“光榮”了。

軍閥混戰,閻錫山和張作霖是聯盟,為何張作霖卻對晉綏軍發起攻擊?

(北伐時期的閻錫山)

在奉軍收縮和撤退過程中,距離平津最近的閻錫山立即督師加速前進,晉綏軍終於在1928年6月初率先全面佔領北京和天津,蔣介石為分化馮閻,也故意任命閻錫山為“京津衛戍總司令”,閻錫山終於如願以償。

兩年後中原大戰,張學良通電擁蔣率兵入關,又捅了閻錫山狠狠一刀,算是為奉系和乃父報了一箭之仇。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