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說:崖山之後無中國。如果當時陸秀夫帶著十萬百姓再南渡又如何?

如題
8 個回答

日本人胡說八道,中國的主體漢族和中國文化並沒有因涯山之戰而消失。特別是長江流域漢文化源遠流傳,元代出現了許多漢文化的名人,在元代產生元雜劇是漢文化繼唐詩宋詞後的又一個發展高峰。之後的明朝做為漢文化的標誌儒教受到高度的尊崇,應運而生的文化名人更是層出不窮。如徐渭和明四家唐伯虎、文徵明、祝枝山、仇英等成為時代風流。清代的統治者雖然來自關外,但是卻被中華文化所同化,特別是乾隆皇帝對中國書法繪畫有頗高的造詣,他的詩詞雖然造詣不高,但數量逾萬,這說明中華文化的魅力是空前的。

百無一用是書生!陸秀夫作為一個文人,能做到大節不虧也就行了,指望他力挽狂瀾是不可能的。第一、缺乏進取心。他是一個典型的悲觀主義者,明知勢不可為,也為無可為,最後坐以待斃,我們歷史上不乏這樣的不死不降不走,不戰不和不守的名人士大夫。第二、能力平平。南宋水軍本來頗有實力,但是陸秀夫打仗水平實在是菜到不能再菜,前後幾戰竟然都是自縛手腳,害怕將士逃亡,將戰艦以鐵索相連,一敗再敗,毫不悔悟,這就是我們的文人,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實則玩著禍國的手段。所以說南宋之滅,可以說敗的壯烈,但更多恐怕是窩囊。第三、說說再南渡,到臺灣,甚至到南洋行不行,答案是不行!首先航海技術做不到,我們的歷史教科書一說古代航海有多發達,遠超同時代什麼國家,實際上呢,看看我們古代有海戰嗎?基本上河流入海口,陸地峽灣就是我們水軍的最高水平了,基本沒有擺脫水戰的範圍。那麼南宋時期掌握最高航海技術的是誰呢,不好意思,不是中國人,而是阿拉伯人,勉強能到臺灣,下南洋真是天方夜譚了。其次社會經濟條件不支持。臺灣到清末都是蠻荒之地,數十萬軍民南渡,誰養的起?

南宋的餘下力量有完整的政治制度和體制,如果繼續南遷更有可能是會造就一個海外華夏的延伸,因為華夏在那個時候是文化認同雖然元朝入住中原以武力融合也僅是造成多箇中國的局面,南宋有組織繼續南遷與零散飄零海外還是有很大區別,那個時候還在還有大批量未開化之地,大有可為,所以如果能繼續南遷保留力量還是有機會的

所謂崖山之後無中國只不過是倭國對天朝的覬覦從此有了個可以爭得中原正統的地位! 那是侵略之前的輿論造勢,就是說你宋以後都不算是華夏了,我也可以入主中原爭得天下共主的地位! 不少不明內裡的狂躁年輕人毫無心機的認同這一點,本身是知識儲備不足判斷能力缺失的結果!

歷史不會有那麼多也許,時間是單行道!首先,南宋是已經千瘡百孔爛透的朽木了,不可能復活,不是蒙古入侵,也會其他政權替代。其次,陸秀夫組織移民去南洋,頂多就是增加一個海外的華人小國,和大陸關係不大。最後,文化在宋末已經混亂不堪,朱熹理學封鎖思想,蒙古野蠻統治是雪上加霜。因此要審視傳統文化得失,繼承發揚優秀的,不要固守儒家死板的一套,百家爭鳴,方得復興,一味崇洋或一味守舊,都不是合理態度。

話說回來,陸秀夫入海倉促,遇颱風倒黴,提前謀劃準備,會改寫南洋進程,鄭和還會下西洋嗎?

日本對中國的歷史這麼瞭解,但我曾聽說,秦始皇時代,中國有3000童男童女,去了日本,隱姓埋名,在日本繁衍生息,才有了日本國。日本的日文有一些是中國的字體,日本是自創的文字,為什麼要有中國漢字的偏旁呢?

問題是南渡不了,被圍困了,再說也沒作計劃準備如何南渡?十萬百姓漂洋過海的飲用水,糧草傖促之間如何籌備?而陸秀夫也不可能這麼做,已經退無可退,再退就是大海了,惟有抱著寧為玉碎 不為瓦全的決心來守護南宋最後一寸國土,也不流亡海外作下等公民,那時候的宋人是非常有骨氣的,寧死不屈的精神也一直震撼著世人。

有那航海技術,早就統治東南亞了。就算天助全程無風浪,這種倉促岀海,按那時的速度,大概一大半人俄死,病死,甚至沒食物時人吃人等等,最後到了別國時疲憊不堪,最後也是被殺的命運,還落個客死他鄉……總之技術不成熟。後來的鄭和下西洋時要多大的前期準備,花掉國家多大的財政才成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