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光速不可超越,那量子糾纏或引力波為什麼就超光速了呢?

10 個回答
星宇飘零2099
2019-07-01

在愛因斯坦建立狹義相對論以後,就從狹義相對論裡得到了有質量物體無法通過有限加速達到光速的推論,另外也得出無質量物體必定以光速運動,基於這兩點就能推論出能量和信息傳遞速度也不能超過光速,可以說能量和信息傳遞不能超光速就包含了前面兩個推論,因此通常我們提到狹義相對論不能超光速時,只要理解成能量和信息傳遞不能超光速就可以了。

那麼量子糾纏和引力波超光速了嗎?這其實是兩個問題,我們必須分開討論,因為兩者的性質完全不同。

量子糾纏

量子糾纏最早是由愛因斯坦提出的,用以質疑玻爾為首的哥本哈根學派對波函數坍縮的概率解釋。他從哥本哈根學派認為在被測量到之前,微觀粒子不存在確定的狀態出發,提出了這麼一種情況:

通過特殊的方式,我們可以得到一對狀態(量子態)互相糾纏的光子,為了方便理解,我們可以假設這對光子的自旋方向一個是上旋,一個是下旋。我們可以把這對光子通過光路分開到一定的距離,比如1光年。然後對兩者分別進行測量。根據哥本哈根解釋,在其中一個光子被測量到的那一刻,狀態才會確定,也就是當我們在A點測量光子a時,它才隨機坍縮到一個自旋態,比如為上旋,那麼基於糾纏的特性,在1光年外的B點處的光子b就應該會是下旋。所以當我們通過以糾纏光子的發射點作為標準進行時間校準後,在相隔1光年的A、B兩點同時進行測量,那麼將會分別測量到一個上旋和一個下旋的光子,而肯定不會同時測量到兩個上旋或兩個下旋的光子。

都說光速不可超越,那量子糾纏或引力波為什麼就超光速了呢?

(量子糾纏)


那麼問題來了,此時a、b兩個光子相距已經有1光年遠了,它們是怎麼做的瞬間隨機坍縮到一個狀態而又能保證互為相反的呢?如果a、b光子確實是被測量那一刻自旋態才被確定並且完全隨機的話,那a、b之間就必須存在某種關聯讓雙方知道對方的狀態,而這種關聯是瞬時的,也就是超光速的,這就違背了狹義相對論裡的信息傳遞不能超光速了。

於是愛因斯坦以此向玻爾為首的哥本哈根學派發起挑戰:是放棄狹義相對論還是放棄哥本哈根詮釋?

在愛因斯坦看來,如果要承認狹義相對論的正確性,那麼互相糾纏的光子應該在分開的那一刻狀態就已經確定,這樣無論它們之後分開多遠,都能在測量時得到相反的自旋態。所以他認為哥本哈根學派認為光子的狀態在被測量時才確定的說法是錯誤的。

都說光速不可超越,那量子糾纏或引力波為什麼就超光速了呢?

(愛因斯坦和玻爾)


然而玻爾並不這麼認為,他堅持哥本哈根詮釋的正確性,他指出,在測量前不存在兩個光子的波函數,而是隻有一個波函數,只有當其中一個光子被測量到時,這個唯一的波函數才隨機坍縮為確定的兩個光子。既然只有一個波函數,隨機坍縮的兩個光子的狀態自然是同時確定的,但這不需要在兩個光子間傳遞信息,因為坍縮前只有一個波函數。這其實跟單個光子的波函數坍縮是完全一樣的,單個光子在被測量前波函數瀰漫在整個空間任何可能的地方,但一旦測量,它就從全空間坍縮到一個確定的位置,並且是唯一的位置,它無需告知別處所有可能出現的地方的“自己”不要出現。

在這種解釋裡,兩個光子之間是不傳遞信息的,而由於其坍縮前無法確定狀態,因此光子本身也不攜帶信息,而由於測量即坍縮,因此也不能提前錄入信息。既沒有傳遞信息,也沒有攜帶信息,也不能錄入信息,量子糾纏自然就根本不存在超光速傳遞信息了。


引力波

量子糾纏沒有超光速那引力波呢?這個問題分兩種情況。

首先引力波傳播速度等於光速這是廣義相對論得出的結論,雖然它其實是利用光速常數c強行規定的,但是在多次引力波事件的測量中已經證明,引力波傳播速度就是光速!特別是雙中子星合併引力波事件,由於引力波和多波段電磁波接收到同一信號,因此已經非常確定引力波傳播速度與電磁波波速,即光速一致!

都說光速不可超越,那量子糾纏或引力波為什麼就超光速了呢?

(雙中子星合併)


但是在引力波問題上還存在另一種情況,就是宇宙膨脹。

我們知道根據天文觀測,宇宙正以大約70km/s/Mpc的速度膨脹,這就導致宇觀尺度下兩點間的距離在漸漸拉大,因此在引力波源處發出引力波後,引力波沿空間傳播過程中,空間距離被拉大了。距離變了那引力波速度怎麼算?這問題其實跟宇宙膨脹下的光速是同一個問題。很顯然,如果忽略掉宇宙膨脹本身的距離增加問題,宇觀尺度下的引力波和光速都將下降,也就是都將低於真空光速常數c。這是很容易理解的,比如說一個距離地球1億光年的雙中子星發生碰撞,那麼伽馬射線爆和引力波將以光速向地球傳播,這將需要1億年時間,然而在這1億年的傳播過程中,雙中子星與地球之間的空間在不斷膨脹,距離在不斷增加,那麼它還能在1億年時到達地球嗎?顯然不可能,不然就超光速了。實際情況是引力波和伽馬射線暴都將超過1億年後才能到達地球,如果此時我們依然按照靜態宇宙的距離1億光年來計算,那引力波和伽馬射線暴都將低於光速了……

但實際上當我們引入考慮了宇宙膨脹的距離定義,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引力波和伽馬射線暴依然剛好就是光速c。

都說光速不可超越,那量子糾纏或引力波為什麼就超光速了呢?

(宇宙膨脹導致空間距離增加)


結論

綜上分析,量子糾纏和引力波都沒有超光速,量子糾纏壓根不存在速度問題,它既沒有能量傳遞,也沒有信息傳遞。而引力波速度則嚴格等於光速,這已經在天文觀測中得到嚴格證實了。

木子13898153
2019-07-01

關於量子糾纏的問題,最先的爭論方分別是愛因斯坦和波爾。

1935 年 5 月,愛因斯坦同美國兩位年輕的物理學家波多爾斯基和羅森在美國第 47 期《物理評論》雜誌上,發表了題為《能認為量子力學對物理實在的描述是完備的嗎?》的論文,在物理學界、哲學界引起了巨大反響。

這篇論文提出了一個名垂千古的思維實驗,以論文的三位聯合作者的首字母命名,稱為“ EPR 實驗”。正如這篇論文的標題所表達的意思那樣,愛因斯坦想用這個思維實驗告訴物理界,哥本哈根的量子力學解釋是有問題的。

玻爾在聽到這個 EPR 實驗之後確實大吃一驚,據說茶飯不思好多天。隔了幾個月後他終於出聲了,居然以同樣的標題寫了一篇論文,來回應愛因斯坦們的挑戰。簡單說來(抱歉我只能“簡單說來”,複雜了我也說不來),玻爾說狹義相對論我是不反對的,但是這裡面的關鍵問題在於,粒子 A 和粒子 B 在你愛因斯坦看來是不同的兩個粒子,但是在我玻爾眼裡,它們從未分開,它們仍然是一個完整的整體,不論它們相隔得有多遠,它們都是一個整體,兩個量子是難分難解地糾纏在一起,組成了一種量子糾纏態,這種糾纏與空間距離無關,哪怕它們分別位於宇宙的兩端,它們也是糾纏在一起的。

愛因斯坦對於波爾提出的量子糾纏堅決否定,但是苦於他們只有一個理論基礎,並沒有做實驗來證明這個理論的正確與否。在物理學上如果沒有實驗來證明你的理論,這個理論則是等於沒用的。很遺憾,知道愛因斯坦和波爾都逝世了,這個實驗還沒有做出來。

直到出現了一個英國數學奇才,他的名字叫貝爾(注意不是發明電話的那個貝爾),他發現了一個數學“不等式”,這個不等式被科學界稱為“貝爾不等式”,被譽為“科學中最深刻的發現”。這個驚天地泣鬼神的貝爾不等式有一個巨大的魔力,可以對我們這個宇宙的本質做出終極裁決,它可以使得 EPR 實驗從思維走向實驗室。

1982 年,法國奧賽研究所。

人類歷史上,這是對 EPR 實驗進行的首次嚴格的實驗檢測,這次實驗被稱為“阿斯派克特實驗”,以這次實驗的領導者阿斯派克特命名。這次實驗總共進行了三個多小時,兩個分裂的量子分離的距離達到了 12 米,積累了海量的數據。最後的結果與量子論的預言完全相符,愛因斯坦輸得徹徹底底,從此 EPR 實驗也被稱之為“ EPR 佯謬”。

EPR 實驗的結果無可辯駁地呈現給當時的整個物理學界這樣一個事實:要麼放棄定域,要麼放棄客觀實在。定域性是經受了幾十年嚴苛考驗的偉大的相對論的推論,而客觀實在則是大多數物理學家心目中的公理,不證自明的。如果是你,你會怎麼選擇呢?我看你可能最好奇的是那個發現貝爾不等式的可憐的貝爾,到底會做出怎樣的選擇。那個可憐的貝爾在被逼急了以後,只好表示如果非要放棄一個的話,他只能放棄定域了,但他仍然試圖想說或許不用兩個都放棄。

其實EPR 佯謬只是證明了定域和實在不可能同時正確,並沒有證明有超光速的信號存在,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如果願意放棄實在性,則相對論依然是牢靠的。

量子這種糾纏態也被稱之為量子的超隱形傳輸,可以用來做通信的加密,但是不能用來做超光速的通信。更加需要強調的一點是,量子的超隱形傳輸,傳遞的是量子態,而不是能量和物質。所以應與相對論的力學、運動學都沒關聯,也稱不上超光速了!

關於引力波……這個也是愛因斯坦閒的蛋疼提出來的東東。愛因斯坦在 1916 年和 1918 年分別發表了兩篇論文預言了引力波的存在。

先說明一下引力波是什麼鬼,它是宇宙空間中的漣漪,靠著時空的捲曲在宇宙中震盪。首先我們得知道廣義相對論裡面的時空彎曲特點,也是引力的本質(引力的實質並不是一種力,只不過就是空間彎曲的外在表現)。在質量超大的物體所處的空間,會發生時空的彎曲。比如說我們的宇宙空間就好像一張張開的大網,太陽就壓在這張時空的網上,網被壓得凹陷了下去。如果太陽的質量突然變大或者突然爆炸沒了,地球是不是會突然沒受到太陽的萬有引力,馬上飛走了呢?答案是否定的。這個網就會以太陽凹下去的時空凹網會發生震盪,並以愛因斯坦命名的引力波傳遞作用給地球,根據狹義相對論所證明的,沒有什麼信號或者能量的傳遞速度能超過光速,所以這個過程也是有一段時間的,可能就那光速傳過來最快也要8分鐘……

總結……量子糾纏只是量子態的同步,並沒有和相對論運動學有衝突。引力波屬於能量波,不會比光速塊……

物原爱牛毛1
2019-03-30

首先澄清一點,目前所知,引力波並沒有超光速,這從理論上和實踐上都已經得到證明:引力波是100多年前愛因斯坦在廣義相對論中預測的,並從其引力場方程中推算出引力波的速度為光速;2017年8月17日美國LIGO探測器探測到距我們1.3億光年遠的雙中子星併合產生的引力波,
都說光速不可超越,那量子糾纏或引力波為什麼就超光速了呢?
引力波和電磁對應體幾乎同時到達地面,這有力地證明了引力波的速度為光速。

就目前的實踐和認識水平,光速是不可超越的。實際上這個論斷來自於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的光速不變原理。這個原理說的是對於任何慣性系來講,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是不變的,與觀察者和光源的運動狀態無關。這個速度的大小為299792458米/秒。光速對於無論以多快速度運動的物體來說仍然是不變。這意味著任何物體的運動速度不能超過光速,甚至達到光速都不行。光速就是最高速,這就是光速限制原理。你可以無限接近299792458米/秒,但在接近的過程中肯定會產生一些效應來阻止你接近,最終是沒法達到光速的。比如質量趨向於無限大。
都說光速不可超越,那量子糾纏或引力波為什麼就超光速了呢?

(其中m為物體質量,m0為物體靜質量,Ⅴ為物體運動速度,C為光速。)

當速度V→C時,分母→0,則物體質量m→+∞從上式可以看出,只有物質的靜止質量m0為0,物質的質量才有可能為0,物質的速度才有可能達到或超過光速。中微子靜止質量幾乎為0,所以它接近光速;而電磁場(光子)的靜止質量為0,所以它達到光速。空間沒有質量,所以它的膨脹速度可以超光速(應該說相對論結論可以進一步延伸)。有的讀者看到這裡會覺得奇怪,不是說光速不可超越嗎?怎麼有的能超光速?對此傳統的解釋是:光速限制原理說的是有效信息和能量的傳遞速度不能超光速,對於沒有信息傳遞的速度沒有限制。比如說量子糾纏就沒有信息的傳遞,所以它可以超光速。

量子糾纏的超光速問題

都說光速不可超越,那量子糾纏或引力波為什麼就超光速了呢?
所謂的量子糾纏,指的是幾個粒子在相互作用後,各個粒子的特性已綜合成為一個整體性質,無法單獨描述單個粒子的特性,只能描述整體系統的性質。糾纏就是分不開,即使分開了,也是一個整體。根據不確定性原理,在未觀測之前兩個量子還是一個整體,是沒辦法確定它們單獨的狀態的。觀測時其中一個量子的自旋被確定了,另一個相距再遠,即使在宇宙的另一邊,也會瞬間被確定,即在觀測前並沒有兩個實在量子,是觀測影響了結果。其傳輸速度遠遠超過光速,至少是10000倍光速。由於並沒有傳遞任何信息和能量,所以並沒有違反相對論。另一種解釋是:兩個量子的超光速作用並沒有把任何一個粒子加速至超光速,這裡根本就不涉及物質的運動。沒有運動何來的超光速?量子力學是非定域化的,波函數瀰漫全宇宙,宇宙是一個全息整體,所以量子才能超光速糾纏。

空間超光速膨脹問題

都說光速不可超越,那量子糾纏或引力波為什麼就超光速了呢?
上面提到了空間膨脹速度,根據哈勃定律,以地球為中心,宇宙空間膨脹速度每326萬光年增加7公里/秒,大約距地140億光年,空間膨脹速度就達到了光速,現在的可觀測宇宙是140億光年以內的天體在它們隨著空間超光速膨脹前發出的光經過若干億年陸續到達地球后人們所看到的。據推算它們現在距我們有460億光年了。那空間為什麼可以超光速?因為光速限制原理說的是所有在空間中運動的東西的最高速度,包括光子本身,這些運動都屬於空間中的運動。物體的運動速度是以空間為背景衡量的(沒有空間就沒有速度可言),也是在空間的運動(再快的物體也跑不出空間“之外”去)。而空間的膨脹則是空間自身的運動,是空間成份之間的相互遠離運動,光速限制原理怎麼能管了它這就是空間超光速的真正原因,而非什麼沒有信息傳遞可以超光速的說法。相對論是局域化的,即超光速的或探測不到的影響不到我們,對於我們就是不存在的。但量子力學卻是認為全宇宙都有影響的,所以相互運動怎麼會不傳遞信息?

引力波的速度問題

都說光速不可超越,那量子糾纏或引力波為什麼就超光速了呢?
從上面敘述想到一個問題:引力波是時空的漣漪,如果空間超光速膨脹,那麼引力波的傳播速度是否也會超光速?目前發現的引力波距離我們較近、次數較少,它的速度問題還有待進一步確定。


好了,我的回答到此結束。純屬原創,未經許可,嚴禁轉載。歡迎關注評論物原愛牛毛1。

罗先生很有范
2019-07-01

關於量子糾纏,你可以這樣理解:把一雙鞋的左右兩隻分別放進兩個盒子裡,然後把這兩個盒子分別放在宇宙兩端,你打開其中一個盒子發現鞋子是左腳的,立馬就知道了宇宙另一端的那隻鞋是右腳。這個感知速度幾乎就是無限的,但是並不違反相對論,因為這裡的信息傳遞應該是從把鞋子分開那一刻算起的,而不是打開盒子的瞬間。其實量子糾纏的信息傳遞模式跟這個差不多,傳遞是從創造出一對糾纏粒子開始算起,而不是檢測粒子自旋狀態的時候,所以並不存在超光速信息傳遞,這個信息傳遞速度遠低於光速。以上只是我為了便於理解打個比方而已,其實頗有不妥之處,但我相信這是最易懂的科普語言。量子通信的意義在於信息傳遞的絕對安全性,因為量子信息被接收一次後量子態就坍縮了。

關於引力波速度:在廣義相對論理論裡面,引力波的確是光速,這是愛因斯坦最早得到引力波的方程的時候就發現的。目前公開的幾個探測到的引力波事件,同時測量到了對應的電磁波也就是光的信號,所以有力地證明了引力波速度和光速一致。

mcz107436431
2019-07-01

光速不可超越應該是這樣的,假如一個人某一時刻乘坐光速飛船離開地球,他觀察到地球上的人永遠靜止在他離開時的那一瞬間畫面。同時,地球上的人也觀察到他也靜止在離開地球時的那一刻畫面。

對於地球上的人來說,他的時間好像停止了,他坐著光速飛船不需要時間,在宇宙中無限遠的地方任意穿梭。

如果他坐上亞光速飛船離開地球,他觀察到地球上的人動作很慢,例如吃一頓飯用了一年時間。同時地球上的人觀察到他的動作也很緩慢。

對於地球上的人觀察到的結果來說,他在亞光速飛船上時間變慢了,如果他再次回到地球,和他同年齡的人已經是白髮蒼蒼的老人了,他還是原來那麼年輕。

如果他坐在超光速飛船上離開地球,他可以觀察到他和地球上的人過去的情境(時光倒流),因為他的超光速飛船追上了他和地球上的其他人以前發到宇宙空間中的光。

但他以超光速離開地球時,地球人再也永遠看不到他了,就好像不存在這個超光速飛船了。這也可能就是相對論不能超光速的根本原因吧。

以上都是地球上的人和飛船上的人觀察到的現象。但是無論如何,地球上和飛船上的人實際流逝的時間並未絲毫的減慢、停止和倒流。

理由是飛船不論以光速、亞光速還是超光速離開地球后勻速飛行時,不論把地球作為參照系還是把飛船作為參照系都是同等的,地球上的實際流逝時間不變慢、停止和倒流,飛船上的實際流逝時間絕不會減慢、停止和倒流。

由此可見,超光速在宇宙中不是沒有的,而是普遍存在的。物體間萬有引力的相互作用就是遠超光速的,根據萬有引力定律幾乎是同時進行的。引力波的傳播速度也是遠超光速的。

眾所周知,我們所在宇宙的直經為920億光年。在量子糾纏中,一對手套在未觀察前,它的狀態是不確定的。如果把一隻手套放在宇宙的這端,另一隻手套放在宇宙的那端,當某一時刻觀察到宇宙的這端為左手套,就立刻知道宇宙那端是右手套。

由此可見,量子糾纏的速度也遠超光速,是瞬時進行的。

讲科学堂
2019-03-16

引力波是一個有趣的話題,前幾年,諾貝爾哥讓大家知道了引力波這個物理學名詞。但真正瞭解它具體含義的卻很少。至今還有人認為引力波是諾貝爾哥發現的。事實上,諾貝爾哥說的引力波根本就是他胡亂引用的一個物理學名詞。

都說光速不可超越,那量子糾纏或引力波為什麼就超光速了呢?

引力波是100年前,由愛因斯坦通過廣義相對論預言的現象。在當時,愛因斯坦認為引力波可能永遠無法被探測出來,因為它實在是太微弱了。直到100年後,才由高靈敏度的LIGO裝置探測到。該研究成果也獲得了諾貝爾獎。引力波的傳播速度是光速。

自從潘建偉團隊搞出量子加密通訊衛星後,量子糾纏這一名詞也被大眾知曉。在量子糾纏系統中,對其中一個粒子進行測量,就會立即影響到另一個粒子的狀態,無論它們間隔多遠。據測量,糾纏中的量子相互影響的速度遠遠超過了光速。

都說光速不可超越,那量子糾纏或引力波為什麼就超光速了呢?

不是常說“光速是宇宙的極限速度嗎”?這句話其實並不完整。完整的是:光速是這個宇宙信息傳遞的極限速度。關鍵詞是“信息”、“光速”。

量子糾纏是不會傳遞信息的,它在量子加密通訊裡的作用是產生密碼,而不是傳遞信息。信息依然走的傳統信道,例如:光纖、電纜等。

我們能夠通過引力波探測器瞭解在宇宙遙遠地方的事情。例如,LIGO系統發現的第一個引力波信號就來自於距離地球約13億光年處的,質量分別為36個與29個太陽質量黑洞的併合。引力波攜帶了黑洞合併的信息,所以,它不能超越光速。

宇宙膨脹也可以超過光速,它不傳遞任何信息,所以是相對論所允許的。

都說光速不可超越,那量子糾纏或引力波為什麼就超光速了呢?圖:宇宙膨脹示意圖。氣球的膨脹並不會在氣球表面上的兩點之間傳遞信息

綜上所述,只要不傳遞信息,超光速都是可以的。

科学黑洞
2019-03-26

首先說答案:量子糾纏超光速,但不傳遞信息;引力波的速度等於光速而非是超光速。

相對論關於光速最準確的描述為以下兩種:

  1. 有靜止質量的物體達不到光速,理論上可無限接近於光速,光子沒有靜止質量速度為光速;
  2. 信息的傳遞速度不能超過光速,現在信息都是電磁波傳遞,速度為光速;

知道了上述的兩種描述方法就可以知道為什麼量子糾纏超光速和宇宙膨脹可以超光速了,一個不傳遞信息一個膨脹的是空間。

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提出後就預言了引力波的存在,從本質上解釋了引力,認為引力是時空彎曲的外在表現。簡單的理解就是:質量告訴時空如何彎曲,彎曲的時空告訴物體如何運動。而彎曲的時空像波紋一樣傳遞就是引力波,也被稱為時空漣漪。
都說光速不可超越,那量子糾纏或引力波為什麼就超光速了呢?
一般黑洞或者中子星的融合產生的引力波,按照現在人類的技術才可以觀測的到。這裡天體可以使時空彎曲的曲率變得非常大,同時也是快速運動一直在“擾亂”平坦的時空。引力波的速度為光速意味著引力的速度同樣為光速,也解釋了牛頓萬有引力定律中的“超距作用”。

而量子糾纏被愛因斯坦稱為“鬼魅般的超距作用”,而實際上波爾對量子糾纏的解釋是:處於糾纏態的兩個量子已經不能分為兩個獨立的個體,而是一個統一的系統。即使是相隔天涯海角它們也是統一的整體,這裡的超光速就沒有實際意義了。潘教授團隊研究的量子通信技術有的人誤解為通過量子糾纏超光速傳遞信息,其實這是理解上的錯誤。
都說光速不可超越,那量子糾纏或引力波為什麼就超光速了呢?
量子通信技術只是在加密信息,依託的依然是傳統的電磁波通信,也超不了光速。


簡單回答,歡迎關注我們:科學黑洞!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syy2016
2019-03-16

都說了N遍了,力場如磁場和電場都是瞬間場,不需要傳播時間,瞬間抵達遠處,這個你能想象嗎?

估計絕大多數人都無法想象,因為它超出了我們思維的慣性,我可以舉出一百個理由來說明力場是瞬間場,就拿靜電場來說,假設在空中有一個靜電荷,那麼在這個靜電荷周圍空間就存在著輻射狀的電場力線,如果這個力場的傳播是需要時間的,那麼當這個電荷勻速運動時,那麼在這個電荷運動方向後部的電場線就會收縮,而前部的電場線就會膨脹,也就是說電場線就不再是輻射狀直線了,而是曲線形狀。

這就直接違反了相對性原理,因為愛因斯坦的相對性原理告訴我們:在所有的慣性系統中,物理規律相同,而在這裡我們卻會在不同的座標系中看到的同一個東西是不一樣的,這顯然是錯誤的,解釋只有一個:靜電場只能是瞬間場,只有這樣、在所有的慣性系統中,你看到的都是輻射狀的場線。

閃光貝殼
2019-03-16

為什麼超光速或者說光速是一個坎,是一個瓶頸。首先相對論中對我們宇宙的描述沒有問題,同時也是非常準確的。在我們的三維時空中光速就是極限,是一個常數,同時它限制了質量,為什麼會造成這種現象,因為光速限制了我們的三維空間的時間軸。所有參數都被其限制。其實相對論不完善的地方就是沒有把時間或者說時空加進去,其實光速就是我們時空的密度常數。有了這個常數再來看質量,似乎質量越大達到光速所需的能量越大。有質量的物體看似永遠達不到光速,成為瓶頸。實際上應該還有一種物質形態,其場作用越強質量越低,甚至會成為負數。物理學上講時間是不存在的,但是我們的時空卻有著時空密度,這個密度導致了引力的產生,也影響著時間的速度。我很期待在受控核聚變試驗和研究中人類能發現新的物質狀態,在磁場中可以隔絕超高溫,也許再大點可以隔絕時空也說不定,並且還可能改變物質形態。關於黑洞是什麼,最新研究表明黑洞內部密度極低,奇點很有可能就是一個場。但是黑洞貌似質量又非常大,那麼問題來了,這麼大質量怎麼來的?首先黑洞光子不可逃逸,在場的作用下,把光子加速到超光速,自然就不可見。根據相對論講如果物體被加速到接近光速,那麼在三維宇宙中質量無限大,那麼黑洞所表現出來的質量是否就是事件視界物質的質量呢?這個問題留給天文學家解決吧!

喻然恭请黄财神
2019-03-16

用狹義相對論來解釋“光速的不可超越”是有缺陷的,光的速度是我們科學能夠探知的已知結果,然後通過教科書灌輸到了我們的認知範圍內,在知道光速以前我們人類也是想象不出來光的速度。

現代科學的認知一直採用科學的慣性思維在向外擴展,已經可以深入宇宙深處了,但是向內的探索方式少得可憐。眾生皆具如來德藏的內心才是唯我獨尊的,思維與靈魂的概念極少觸及,目前僅僅從量子的角度去摸索量子糾纏的概念已經讓人類頓時摧毀了以前的認知。

我們看不見的,和不理解的信息,太多太多了,不是所有的現象都需要時間去傳播的,可以不用時間,沒有時間的概念,就那麼兩個相隔幾億光年的事物就可以同步有關聯。

想象力都被科學的認知障礙給限制了。


都說光速不可超越,那量子糾纏或引力波為什麼就超光速了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