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眼中的16位帝王:秦始皇榜上無名,元朝皇帝入席
明太祖眼中的16位帝王:秦始皇榜上無名,元朝皇帝入席
明太祖眼中的16位帝王:秦始皇榜上無名,元朝皇帝入席
明太祖眼中的16位帝王:秦始皇榜上無名,元朝皇帝入席
明太祖眼中的16位帝王:秦始皇榜上無名,元朝皇帝入席
明太祖眼中的16位帝王:秦始皇榜上無名,元朝皇帝入席
明太祖眼中的16位帝王:秦始皇榜上無名,元朝皇帝入席
明太祖眼中的16位帝王:秦始皇榜上無名,元朝皇帝入席
明太祖眼中的16位帝王:秦始皇榜上無名,元朝皇帝入席
明太祖眼中的16位帝王:秦始皇榜上無名,元朝皇帝入席
明太祖眼中的16位帝王:秦始皇榜上無名,元朝皇帝入席
巖巖說史
1/10 朱元璋為紀念華夏先祖以及歷朝開國皇帝,在南京建立廟宇,稱為“帝王廟”,三皇五帝、夏禹、商湯、周武王、劉邦、劉秀、李世民、趙匡胤、忽必烈等16位大帝入列,“千古一帝”秦始皇則榜上無名。當然,秦始皇一直都未能入駐帝王廟,按照清朝康熙皇帝的說法是他德行不夠,是暴君,不應供奉。
2/10 三皇五帝:伏羲、神農、女媧是“三皇”,這三人貢獻很大,是華夏文明的創造者。伏羲創造了文字、八卦,是人類從原始社會進入文明社會之標誌之一;神農,農業之神,為中華農耕文明之發展做出重大貢獻;女媧“補天”、“造人”,創造了“中華之人”。 黃帝、顓頊、帝嚳、堯、舜等則是“五帝”,貢獻也很大,如黃帝統一了黃河流域,讓華夏文明得以在安定之環境下發展成長。
3/10 夏禹:華夏第一代帝王,完成了原始會社過度到奴隸社會之重任,夏禹主持的“塗山會盟”,讓全國各地落首領前來朝拜,實際上已經宣告新的社會關係即將產生——國家。夏禹心中有國家、人民,為了治理水患,他“三過家門而不入”,是奠定的人民之主,為民服務。史家司太公評價:“堯遭鴻水,黎人阻飢。禹勤溝洫,手足胼胝。言乘四載,動履四時。娶妻有日,過門不私。九土既理,玄圭錫茲”,溢美之辭露於顏表。
4/10 商湯:600年商朝建立者,其發動“鳴條之戰”,推翻了殘暴的夏桀統治,這為後世剷除暴君提供了珍貴先例,也符合儒家道德規範。宋襄公評價:“昔有成湯,自彼氐羌,莫敢不來享,莫敢不來王,曰商是常。”唐太宗李世民評價:“商湯不以鼎俎為羞,姬文不以屠釣為恥,終能獻規景毫,光啟殷朝”,是英雄般存在。
5/10 周武王:此人是剷除暴君之典範,他聯合各路諸侯發動“牧野之戰”,一舉推翻早就天怒人怨的商紂王,後世將此舉與商湯功績並稱為“湯武革命”。當然了,周武王最值得肯定的就是他建立的享國800年的大周,統治時間為歷代之最。
6/10 劉邦:西漢王朝實際建立者,軍事能力一般,與高手過招逢戰必敗,連老爸、老婆、孩子都落在霸王手裡,最後還是靠韓信等諸侯才打贏楚霸王項羽,但這不影響他歷史地位。劉邦登基後,奉行黃老之術,實行“無為而治”,與民休息,發展生產,是仁君之典範。史家評價:“秦政不改,反酷刑法,豈不繆乎?故漢興,承敝易變,使人不倦,得天統矣”,此種做法非常符合朱元璋口味。
7/10 劉秀:漢朝中興之主,再造大漢王朝,為其續命近200年。歷史上,帝國滅亡後還能再次復興,併成為強國的,除了漢朝,別無二家。劉秀也是仁君一枚,在位期間釋放奴婢、輕徭薄賦,想辦法恢復生產,與民同樂。《後漢書》評價:“帝雖身濟大業,競競如不及,故能明慎政體,總欖權綱,量時度力,舉無過事,退功臣而進文吏,戢弓矢而散馬牛,雖道未方古,斯亦止戈之武焉。”簡直就是君王之典範,值得讚頌。
8/10 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昔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唐太宗李世民之歷史地位沒得說,雖然他品行不咋地,有殺害兄弟、侄子,霸佔弟媳等汙點。看看朱元璋對他評價:“惟唐太宗皇帝英姿蓋世,武定四方,貞觀之治,式昭文德。有君天下之德而安萬世之功者也”,簡直就是老朱的偶像,肯定入列帝王廟。
9/10 趙匡胤:主席有詩“昔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將趙匡胤與秦皇、漢武、唐宗並列,可知此人也不簡單。趙匡胤功績是,基本解決了唐末五代以來藩鎮割據混戰之亂像,給中原大地帶來和平、安定。司馬光評價:“太祖皇帝受命於上帝,起而拯之,躬擐甲冑,櫛風沐雨,東征西伐,掃除海內。當是之時,食不暇飽,寢不遑安,以為子孫建太平之基”。不過,此人重文輕武,導致宋朝成了弱雞一枚,屢屢受欺負。
10/10 忽必烈:元朝開國皇帝,蒙古族,歷史功績很大,主要表現為再次統一全國,並繼承儒家傳統思想。忽必烈崇拜華夏文明,力保儒家傳統,重用漢族士大夫,對民族融合做出不可磨滅之貢獻。史家評價:“至世祖踐阼之後,混壹南北,紀綱法度燦然明備,致治之隆,庶幾貞觀。”將其與李世民並列,也是大帝一枚。當然了,老朱從元朝手裡奪取江山,自然也要給忽必烈名分,以示大明為正統。
2019-08-14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