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歲兒子救人犧牲,遺體無法運出就地安葬,母親5上雪山為兒掃墓
19歲兒子救人犧牲,遺體無法運出就地安葬,母親5上雪山為兒掃墓
19歲兒子救人犧牲,遺體無法運出就地安葬,母親5上雪山為兒掃墓
19歲兒子救人犧牲,遺體無法運出就地安葬,母親5上雪山為兒掃墓
19歲兒子救人犧牲,遺體無法運出就地安葬,母親5上雪山為兒掃墓
19歲兒子救人犧牲,遺體無法運出就地安葬,母親5上雪山為兒掃墓
19歲兒子救人犧牲,遺體無法運出就地安葬,母親5上雪山為兒掃墓
19歲兒子救人犧牲,遺體無法運出就地安葬,母親5上雪山為兒掃墓
19歲兒子救人犧牲,遺體無法運出就地安葬,母親5上雪山為兒掃墓
城鄉掃描
1/8 這位母親名叫張興會,今年65歲,家在重慶大足區。她的兒子名叫古怒,生前是西藏山南軍分區邊防某團二連三班副班長。2005年7月16日,古怒參加邊境巡邏時突遇塌方,為營救戰友被山石擊中,壯烈犧牲,年僅19歲。由於交通阻隔,烈士遺體無法運出,遂就地安葬於連隊駐地。如今,古怒烈士的墓地已成為二連不可分割的部分,成為西藏邊防的精神界碑。圖為古媽媽看著她一針一線縫製的鞋墊。(圖片來自東方IC)
2/8 13年前,得知兒子古怒犧牲的消息,古媽媽悲痛欲絕,幾乎一夜白頭。無數個夜裡,她夢見兒子呼喚媽媽,如同幼時一般撲進她的懷抱。醒來時,淚水打溼了枕巾。強烈的思念,催使她不斷踏上赴藏探子之路。從2005年開始,她連續5年進藏祭奠兒子。圖為烈士古怒下葬時,他的戰友們為他默哀送行時,拍下的一張老照片。(圖片來自東方IC)
3/8 雪山巍巍路迢迢,從重慶大足到二連,至少要轉4次車,翻越2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雪山,奔波130多公里簡易邊防公路,沿途遍佈塌方、斷崖。每一次,古媽媽都被高原反應和長途顛簸折騰得幾乎虛脫,還多次遇險。雪山峽谷的寒風,拂起古媽媽額前的銀絲,但艱險阻擋不了她的腳步。圖為古怒烈士的父母親。(圖片來自東方IC)
4/8 來到兒子的墓前,古媽媽撫摸著兒子的墓碑失聲痛哭:“兒啊!媽來看你了,媽媽想你!媽媽給你帶了你愛吃的香腸臘肉,你在那邊千萬別凍著餓著。媽媽老了,快走不動高原的路了,看你一次就少一次,你在那邊要多保重!”離開墓地,官兵陪著古媽媽來到古怒生前戰鬥和生活的邊防二連。摸一摸兒子曾經睡過的床鋪,看一看兒子曾經站過的哨位,兒子的音容笑貌浮現在腦海。(圖片來自東方IC)
5/8 古媽媽走進兒子生前所在部隊的榮譽室,當她看到兒子的遺像和用過的衣物時,眼中淚光閃閃,臉上充滿自豪。一路陪護她到二連的西藏邊防某團副政委張為文對她說:“古怒犧牲雖然10多年了,但他一直活在我們心中,一直和我們戰鬥在一起,他是矗立在雪域邊關的精神界碑。”圖為每次去邊防團,古怒的戰友們都會在古媽媽身邊喊她“古媽媽”。(圖片來自東方IC)
6/8 古媽媽每次去,都要帶上她親手縫製鞋墊和毛拖鞋,送給兒子的軍營的戰士們,沒去的時候就郵寄給她的“兒子們”。古怒犧牲後,原本開火鍋店的古媽媽和老伴古躍海無心再做生意。她在家做得最多的事,就是製作鞋墊和毛拖鞋,送給兵兒子們。一雙鞋墊,往往要花費她兩三天甚至更長的時間,但她從不覺得累:“我老了,給娃兒們分不了什麼憂,只能做這些事啦!”圖為古媽媽將對兒子的濃濃思念,一針一線縫進鞋墊,寄給古怒的戰友們。(圖片來自東方IC)
7/8 大家都知道古媽很忙,繡著永遠繡不完的鞋墊,做著永遠做不完的毛拖鞋,左手帶著頂針、鞋墊,右手一針一線上下穿梭,棉線在鞋墊布料上形成紅色、褐色、黑色多樣圖案,一雙鞋墊往往需要花費三四天功夫,甚至更長時間。一雙毛拖鞋從鞋底、鞋幫再到鞋面製作,至少需要花費十來天。圖為每一雙鞋墊都是65歲的古媽媽一針一線縫製的。(圖片來自東方IC)
8/8 2013年,大足區民政局給古家發了“光榮烈屬”門牌,古爸爸領了門牌,卻悄悄鎖進了抽屜。古爸爸說:“如果掛在門上,她進進出出看到就會想兒子的,哪敢掛?”兒子成為了烈士,母親心裡的難過只有她自己和親人知道,但烈士母親呈現給我們的是她堅強的一面。願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善待烈士的親人!想看更多有溫度有人情味的人文故事,敬請關注頭條號:城鄉掃描!)(圖片來自東方IC)
2018-10-26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