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煥為何一定要除掉毛文龍?

袁崇煥為何一定要除掉毛文龍?
10 個回答
张生全精彩历史
2019-05-10

袁崇煥矯詔殺毛文龍這件事,在後世引起了很大爭議。也讓後世的人百思不得其解,不明白袁崇煥這樣做,真正的目的是什麼。

袁崇煥為何一定要除掉毛文龍?

(袁崇煥劇照)

為什麼說後世很不理解袁崇煥的這個行為呢?

其一,袁崇煥殺毛文龍是“矯詔”。所謂“矯詔”,就是假借皇帝的名義。皇帝本來就沒有發過那樣的命令,你卻說皇帝發過那樣的命令,你這不是大逆不道嗎?袁崇煥之所以敢那麼幹,無非是因為他手中有皇帝賜給他的“尚方寶劍”。但是,“尚方寶劍”並不是無所不能的,它的意義只在於這把劍代表皇上,有皇上的威儀。別人看到這把“尚方寶劍”,會對它充滿敬畏。但這並不表明,它可以拿出來隨便殺人。如果擁有“尚方寶劍”的人,可以拿它隨便殺人,那不亂套了嗎?

其二,袁崇煥是大臣殺大臣。袁崇煥雖然是督師,但其實也是個大臣。他和毛文龍的關係,屬於大臣和大臣之間的關係。古代,一個大臣顯然是不能隨便殺另一個大臣的。尤其是到了明朝那樣高度集權的時代,這樣的情況是更不允許的。大臣最多有彈劾其他大臣的權力,你在彈劾奏章中,可以說這個大臣“該斬”。但是,究竟該不該斬,最終還是得皇帝說了算。哪有沒經過皇帝同意,就隨便斬首別的大臣的?

其三,崇禎皇帝已有殺魏忠賢的先例。崇禎皇帝上臺後,第一個殺的,就是魏忠賢。他為什麼要殺魏忠賢,就是因為魏忠賢是權臣,把持了朝政,他要從魏忠賢的手中,把權力奪過來。由此可見,崇禎皇帝是非常忌憚大臣擅權的。而袁崇煥殺毛文龍,顯然是擅權的表現。崇禎皇帝曾經乾淨利落地殺了魏忠賢,難道袁崇煥不怕崇禎皇帝殺自己嗎?

袁崇煥為何一定要除掉毛文龍?

(毛文龍劇照)

有人說,袁崇煥之所以這樣做,是他想做權臣,想奪崇禎皇帝的權。

我覺得這個說法是不正確的。袁崇煥當時不過是一個薊遼督師,差不多相當於皇帝的一個特派員。他在朝中並不具備很大的權力,他有什麼能力奪權?再說了,如果想奪權的話,他正該拉攏像毛文龍這樣的人,擴大自己的勢力。殺毛文龍,那不是給自己添麻煩嗎?

有人又說,袁崇煥之所以殺毛文龍,是他想像毛文龍一樣,和滿清眉來眼去,搞騎牆戰術,以便自己將來做大。

這個說法,明顯屬於有罪推論。因為袁崇煥實際上並沒有做過與滿清眉來眼去的事情。最後還是皇太極對崇禎皇帝實施反間計,讓多疑的崇禎相信了。

那麼,袁崇煥究竟是什麼原因,一定要殺了毛文龍呢?

我認為,袁崇煥之所以一定要殺毛文龍,不但不是他想擅權,不但不是他騎牆,恰好是他非常忠於崇禎皇帝的表現。

袁崇煥為何一定要除掉毛文龍?

(崇禎劇照)

明朝末年,朝廷在對抗農民軍和滿清中,之所以陷入很大的麻煩,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於朝廷中大臣們的派系爭鬥太激烈。大家各自為政,互相拆臺,誰也不服誰。這樣也就造成嚴重內耗,根本沒有辦法對起義軍和農民軍進行有效打擊。

就拿農民軍來說,其實,明末的農民起義雖然很多,但是,他們的力量其實並不強。從最後滿清入關後,在沒有其它阻礙的情況下,能夠秋風掃落葉地打敗李自成和張獻忠就可以看出,如果明軍能夠集中力量做事情,當初要消滅農民軍,也是容易的。

袁崇煥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所以,他想要幫助皇帝樹立權威,增強執行力。讓所有的部隊都能聽從朝廷的命令,為朝廷考慮。毛文龍的那種騎牆作風,那種為了個人私利,不顧朝廷的做法,顯然是袁崇煥不能容忍的。

袁崇煥明顯就是一個書生,不是政治家。他覺得皇帝給了他一把“尚方寶劍”,讓他當督師,就是很信任他的表現。所以,他全部心思都在為皇帝著想,從皇帝的角度,來考慮軍隊的正確方向。也正是在這種考慮下,他貿然地斬殺了毛文龍。

然而,袁崇煥實在是書生意氣,完全猜不透帝王的心理。他不知道,當崇禎聽說他殺了毛文龍後,不是感到欣慰,而是一下就懷疑上他了。不過,帝王的心思又是很深沉的,雖然懷疑上他了,卻還假裝表揚他幹得好。最後想辦法把他調回來,奪了他的兵權,並用殘忍的凌遲手段,把他處死。

袁崇煥最終死在了他一生最忠誠的人手上。

(參考資料:《明史》)

明德山人6998
2019-05-09

袁崇煥為何一定要除掉毛文龍?袁崇煥是一代儒將,儒將治軍講究權謀、手段。

袁崇煥去督師薊遼前,信心滿滿的跟崇禎拍胸脯保證五年平遼。而平遼無外兩種選擇:一是戰,二是和。崇禎畢竟年輕,沒有政治經驗,遇到這麼有信心的部屬,自然是激動的不行,滿懷期望。

其實平遼哪裡有那麼容易?努爾哈赤是一個能夠蕩平關外,組建八旗軍,連勇猛善戰的蒙古人都被他征服了的厲害角色,無論政治水平還是軍事才能,都不是那麼好對付的。

所以要通過戰爭平遼,在明朝內憂外患的困境裡,是不現實的。那麼就只剩和的這一個途徑了,和也不是那麼容易和的,遊牧民族自古以來都是把中原當作肥羊,餓了就跑來吃幾口,要通過和談一勞永逸解決問題也不是那麼容易。袁崇煥為何一定要除掉毛文龍?

所以對於袁崇煥來說,崇禎是一個個性比較激進的主,承諾了的東西,崇禎官也給了,權也給了,蟒袍也賞了,要做不出成績是什麼後果,他心裡還是有數的。可以想到,袁崇煥內心的焦慮是必然的。

因為有了這份焦慮,他做起事來就必須雷厲風行。無論是一戰平遼還是以和平遼,以他薊遼督師的權限和責任,他要做的第一件事都是要先整合下轄各部隊,統一將令、樹立威信,統一部署。但是在皮島他碰了釘子,毛文龍長期孤懸海外,虛報編制、自由散漫、驕橫慣了的,根本無法接受突然來了一個上司,而且這個上司一來,不但指手畫腳還插手皮島內部事務,審查皮島真實編制和錢糧去處。袁崇煥為何一定要除掉毛文龍?

毛文龍自然不樂意,不樂意就不給袁崇煥好臉色,袁崇煥的命令他也就愛理不理的。袁崇煥去找他深談了兩次,無果而終。袁崇煥肩負朝廷重任,不可能接受出師不利遇到絆腳石,於是就果斷出手,先斬後奏把他殺了。

在殺毛文龍的時候,袁崇煥還帶著書生意氣,只是考慮自己的統一部署,但是沒有考慮到一系列的遺留問題和皮島的具體情況,還有善後措施,致使大明失去了牽制後金南下入侵中原的力量,皇太極也就趁機繞道襲擊北京,雖然是虛晃一槍,但是把崇禎也嚇得夠嗆。袁崇煥為何一定要除掉毛文龍?

於是在那些文臣的煽風點火,言之灼灼之下,想一想前因後果,就對袁崇煥產生了切齒痛恨。認為是袁崇煥辦事不力,故意毀了他的長城。甚至懷疑袁崇煥有裡應外合之意,便出手冤殺了一代國之柱石。

豫有得
2019-08-12

毛文龍駐防皮島期間,最支持他的是登萊巡撫袁可立。袁可立認為毛文龍牽制後金有功,給了毛文龍很多功勞和榮譽,官職也一路飆升。

不斷加官進爵,毛文龍開始居功自傲,朝廷中對毛文龍的質疑聲也越來越高。一個是懷疑他虛報軍餉,再一個懷疑他虛報戰功。朝廷派袁可立查毛文龍,毛文龍很不高興,朝臣認為袁可立袒護毛文龍,袁可立兩頭受氣。時值袁可立受閹黨排斥,他也就“功成身退”了。袁可立離開後,朝廷再沒有人能控制毛文龍。

袁崇煥為何一定要除掉毛文龍?

毛文龍不服天朝管治,這種現象對朝廷有極大危害,對吏治是巨大傷害。任其發展,毛文龍早晚會擁兵自重,搞獨立的。如果皇帝有能力,它允許一個不受控制的軍事將領存在嗎?

袁崇煥作為薊遼督師,他要在五年內收復遼東,任務艱鉅,他需要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力量完成大任,毛文龍的皮島力量當然也在其中。

試想一下,如果毛文龍能服從調動指揮,袁崇煥能殺他嗎?一方面袁崇煥正是用人的時候,另一方面皮島畢竟起到牽制後金的作用。

袁崇煥為何一定要除掉毛文龍?

毛文龍的部隊實際只有兩萬來人,他虛報十萬。明朝財政困難,袁崇煥第二次上任時,寧遠城的守軍,因幾個月沒有發餉而兵變。袁崇煥非常清楚朝廷的財政狀況,他必須把錢用在刀刃上。花大價錢養毛文龍這個不聽指揮的將領,無論是對大明朝,還是對遼東戰場,都是不划算的。

袁崇煥為何一定要除掉毛文龍?

袁崇煥說,以後朝廷供給毛文龍的錢糧物資都先送到寧遠,再由寧遠送給皮島的毛文龍。毛文龍不幹。袁崇煥又說,要不你回家養老去吧。毛文龍還不幹,他說,皮島的部隊離不了他,他還準備趁朝鮮柔弱,吃掉朝鮮。到這時,袁崇煥徹底失望了,他看透了毛文龍,知道毛文龍是在等時機,時機成熟他目標是獨霸一方。不殺掉毛文龍,他可能成為大明朝的後患。

袁崇煥殺毛文龍沒有任何私心,他一心承救大明朝,奈何大明朝已經無藥可救了。

感謝您閱讀點贊留言評論關注!

晃天下
2019-08-18

咱們滿清入關第一功臣袁崇煥的戰略是什麼?堅城利炮啊!別人是塔防,咱們巴圖魯督師是塔攻!!!滅後金就靠一路築城過去就行。問題是關寧軍這幫廢材老爺兵遇上強拆,只有稀里嘩啦。寧錦之戰時袁督師先是“錦必為破”“關外精兵分為兩截”,後是向皇帝叫喚“著著皆狠而著著不後”——智商不如人(後金阿黃)!!!

築城需要時間啊,所以最好有個去吸引火力的——東江軍,誰讓東江軍就是一幫窮鬼——後媽養的。崇禎年東江軍月錢才七錢,關寧軍卻是一兩五錢!東江軍一幫賤命哪能跟關寧軍比,關寧軍多金貴!!!

天啟六年寧遠之戰後,這滿清臥底英雄袁崇煥就念叨著如何塔攻推進,於是仗著所謂寧遠守城之功被升為巡撫,膽子壯了腰桿也硬了以為天啟皇帝可以為自己撐腰,上奏要求毛文龍移鎮,群臣也攻擊毛文龍說其寧遠之戰無牽制之舉,都支持移鎮。恰好不知道是什麼緣故,在天啟皇帝發言毛文龍無牽制之功後的幾天,毛文龍的塘報就到了(在寧遠之戰時毛文龍兵分幾路偷襲了海州和威寧營,還抓了馬承林)。猿糞們最愛用的是斷章取義,喜歡用天啟的話給毛文龍定義——寧遠之戰無牽制之功,對同一卷實錄中的下文毛文龍塘報無視(平遼總兵官毛文龍報稱參將易承惠等至咸寧營殺賊林茂春等至海州城下攻城各有斬獲共活擒真夷一十五名夷級一十八顆挐獲奸細馬承林等系李永芳兒女親家又查在陣炮死官馬四十五匹陣亡官兵李樸等三百一十四名著傷官兵五十六名並接回鄉難民汪仲舉等五千三十餘名)!!!最後在毛文龍的解釋下,天啟皇帝發言——否定了袁巴圖魯要毛文龍移鎮的請求!

當時袁等要求毛文龍的東江軍移鎮到哪裡?遼南的蓋州,距離後金三岔河大約百里。要知道錦州距離後金三岔河大約二三百里,咱們的袁英雄能大淩河都過不去築城成功(寧錦之戰就是遇上強拆),憑什麼保證毛文龍移鎮沒問題不會被後金奔襲?!。移鎮哪是容易的事?!軍士們拖家帶口還有幾十萬投奔的剃髮遼東逃民!這可是幾十萬的動遷工作!

移鎮失敗後,袁又藉口要和毛文龍協同作戰,派徐敷奏去聯絡東江,結果幾十膄船同行停靠東江各岸,用“大糧大餉”(東江軍毛文龍還要救濟來投奔的逃民)又“不見敵”(關寧軍反正靠蹲牆頭立功,又不用出動搞遊擊主動去殺敵)招搖東江軍士叛逃關寧,極大的動搖了東江軍心和朝鮮與毛文龍的關係,讓朝鮮也以為毛文龍失勢。半年後阿黃派貝勒阿敏進攻朝鮮和毛文龍,毛文龍部逃跑不少!!!這徐敷奏被天啟皇帝下令軍法處置,卻被袁巴圖魯以寧遠守城為名抗旨保了,因此徐敷奏恨毛文龍入骨,為其斬帥時的爪牙之一!後兵部尚書樑廷棟上奏請求和袁同斬(兵部尚書樑廷棟請斬袁崇煥疏)。

袁第二次上臺時,又舊事重提移鎮,畢竟動遷工作太大,上層持保留意見(庚戌兵部覆東江移鎮疏言東江一旅未可輕撤但一應兵馬錢糧將領俱應聽登撫統轄其屯田移駐還著督師撫鎮會議確當登撫仍擇風力司道渡海查兵數以定糧額詔如議行——崇禎元年四月,該月袁復出為督師)。到其後,原登萊巡撫孫國楨被定為閹黨,袁崇煥趁機上奏取消登萊巡撫的編制(遼東巡撫也早取消了),如此袁就可以直接管轄東江毛文龍。此時袁就種種設計逼迫毛文龍——斷餉,改設東江餉司於關門(原在登萊發餉)無督師手令不得發糧;又搞海禁,不準片板下海,讓毛文龍無法與明朝商人通過交易參貂獲取錢糧(凡此皆愚之也,而文龍果入彀中矣)。

而在雙島,移鎮之事也再提(又議<移鎮>定營制,分旅順東西節制,並設道廳稽兵馬錢糧,俱不見允。豈國家費許多錢糧終置無用?),而毛文龍根本不答應反而出言對袁來說很誑,所以袁就斬殺之。

在戶部尚書畢自嚴的四百八十萬年度結算報告(崇禎二年八月《覆督師題各鎮兵馬錢糧經制疏》)中,“又謂督師制正東江疏內原欲用島兵於陸,故為之設馬設料但買馬既艱,航海不易,島兵移陸尚未有期,而料豆先自勞擾”,在斬帥後的督師東江規劃中就有移鎮!

有知社
2019-08-09

文|小河對岸

袁崇煥是一位飽受爭議的歷史人物,有人將之比作岳飛,認為袁崇煥之死乃是千古奇冤,是崇禎帝昏聵而釀成的慘劇。但也有很多人認為袁崇煥之死,乃是咎由自取,並無冤屈可言。而還有一些人認為袁崇煥通敵賣國,乃是十足的大漢奸。

袁崇煥為何一定要除掉毛文龍?

那麼,袁崇煥之死究竟冤不冤呢?滿清乾隆為袁崇煥翻案時,乃說是崇禎帝中了皇太極的反間計,錯殺了袁崇煥,想來乾隆一定是聽了不少評書演義。歷史畢竟不是小說,“蔣幹盜書”而使曹操中了周瑜的離間計,錯殺了蔡瑁、張允(該情節系虛構)。而蔡、張二人到死都不知道是因何原因的情節,也只能出現在評書演義中。在《三國演義》中,曹操殺蔡、張,沒有經歷任何司法審判,也沒有給他們任何辨白的機會,僅憑一張未經辨明真偽的通敵信就給錯殺了。

袁崇煥為何一定要除掉毛文龍?

而袁崇煥自下獄至處死,卻歷經了八個月之久,多番審判。而從罪名上來看,主要是兩大罪,按《明史·袁崇煥傳》記載:魏忠賢遺黨王永光、等等謀興大獄.....見崇煥下吏,遂以擅主和議、專戮大帥(殺害毛文龍)二事為兩人(袁崇煥、錢龍錫,錢龍錫後被免死)罪。

袁崇煥為何一定要除掉毛文龍?

且不論是否閹黨挾私報復,而單從“罪名”上來看,此袁崇煥之兩大“罪名”都絕對成立,也絕非是閹黨能栽贓陷害的。岳飛被加以“莫須有”之罪,岳飛撕裂衣服,露出後背 “盡忠報國”的刺字,並手書“天理昭昭”,而時人皆罵秦檜弄權誤國。而袁崇煥自下獄至被凌遲,卻並沒一句辯駁之詞,而北京市民爭食其肉、罵其漢奸。而在眾多明朝遺民士大夫的文獻筆記中,袁崇煥的形象也並不怎麼好。

袁崇煥之案,所有指控都確確鑿鑿,而非憑空捏造。其它的“市米資敵”的等罪狀,都是公開違反朝廷法度,絕非“欲加之罪”。所以,袁崇煥之案不但在當時不是冤案。即便放在今天,也是無法推翻此案的。

袁崇煥為何一定要除掉毛文龍?

那至於袁崇煥是否通敵賣國,這倒不大可能。儘管袁崇煥也面臨著此方面的指控與質疑,如據《崇禎實錄》記載:....桂(滿桂,明末著名將領,於北京保衛戰中殉國)前被流矢,視之,皆袁軍矢也。(袁)崇煥按兵不動,物論籍籍。

袁崇煥在大明已位極人臣,被任命為兵部尚書兼任右副都御史,督師薊遼、兼督登萊、天津軍務。加“太子太保”,賜蟒衣、銀幣。雖然其時的大明舉步維艱,但誰也預料不到大明會在十幾年後崩局。而後金(滿清)雖擁有軍事上的主動,但至吳三桂引清軍入關前,也沒有完全佔有遼東。而後金的人口較少,社會結構又簡單,經濟較為單一,抵制自然風險的能力甚為薄弱。不但漢人不看好後金政權,就連滿清入關之後,也沒有坐定天下的自信。而將遼東的漢人盡驅至關內,以防在中原待不住,還可以退回關外。

袁崇煥為何一定要除掉毛文龍?

所以,皇太極對明清“議和”比崇禎帝還著急,迫切希望大明承認滿清政權及其對遼東地區的侵佔。故而,袁崇煥不可能置前程、名譽及家族安危於不顧,而在主觀上“通敵叛國”,這應該也是乾隆為袁崇煥平反的原因所在。

崇禎帝之所以殺袁崇煥,還是因為對袁崇煥將遼東局勢搞得越來越糟而失望透頂。其實無論是“私自議和”還是“擅殺毛文龍”抑或“市米資敵”等罪。只要袁崇煥能遏制住遼東的局勢,崇禎帝都可以忍受。就像現今公司考核員工一樣,只要業績突出,什麼遲到早退、差旅費、招待費不實之類的,在一定程度上都能容忍。而一旦業績不好,就另當別論了。

袁崇煥為何一定要除掉毛文龍?

其實,袁崇煥在明末的作用有些被高估。袁崇煥的確打了幾場勝仗,但主要是守城戰。而守城戰是被動作戰,而非野戰圍殲,不可能給後金(滿清)過大的重創。後金軍隊擅長野戰而不利攻城,一旦覺得“城池”難啃也就放棄了,不可能牙齒都崩掉了還死抱不放的道理。而從袁崇煥累計的戰報上看,顯然有謊報戰功之嫌(其實,“謊報戰功”已成明軍慣例)。而滿清入關是在袁崇煥死後的第十四年,而以堅城固守,祖大壽、吳三桂等都足當其任,並非除袁崇煥不可。事實上,直到李自成進入北京,山海關還在明軍的手裡。

袁崇煥為何一定要除掉毛文龍?

而崇禎帝應是受了袁崇煥“輝煌”戰績的影響,而對袁崇煥寄予厚望,便將遼東之事全盤委託給了袁崇煥。可袁崇煥上來就一頓忽悠,並對崇禎帝許諾“五年可復全遼”。事實上,從當時遼東的實際狀況上來講,明軍並無野戰進攻的能力,能守住已有城池已屬不易。而以袁崇煥原先的“以遼土養遼人、以遼人守遼土”的策略方針上來看,長遠看還是很有希望的。短期內收復全部遼東失地,顯然不切實際。

可這“五年復全遼”的許諾,就像緊箍咒一樣束縛著袁崇煥。既不能武力復遼,袁崇煥就想到了與後金議和。一旦大明與後金議和成功,“五年復遼”的緊箍咒也就自動鬆解了。而議和的最大障礙,便是東江鎮毛文龍勢力的存在。當時就有不少人認為袁崇煥殺毛文龍就是為了與後金議和,而將袁崇煥殺毛文龍比作秦檜殺岳飛。

袁崇煥為何一定要除掉毛文龍?

至於袁崇煥所列毛文龍的十二大罪狀,很多都是當時明軍的通病,甚至袁崇煥身上也有。而朝廷也更早知曉,並未追究,皆因仰賴毛文龍從後方牽制住後金軍隊。而袁崇煥“擅殺毛文龍”,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後果,史載:..(袁)崇煥雖誅(毛)文龍,慮其部下為變,增餉銀至十八萬。然島弁失主帥,心漸攜,益不可用,其後致有叛去者。

而再從後來,清初分封四位漢人藩王(滿清共分五位漢人為王,孫可望系勢窮降清,並無軍隊與地盤)來看,除了吳三桂外,耿仲明、尚可喜、孔有德都是毛文龍的部將,可見毛文龍部極具戰鬥力的。耿、尚、孔等攜紅夷大炮等攻城重器渡海降金,也為後金軍隊攻城能力的不足打開了局面。而毛文龍雖為人驕恣,但東江鎮軍民(多系從遼東逃避後金屠殺的漢人,毛文龍在遼東的親屬百餘人亦盡遭後金的屠殺)皆與後金仇深似海,屢屢從後金的後方乘虛襲擊後金。毛文龍也因此被比作“海上長城”。

袁崇煥為何一定要除掉毛文龍?

毛文龍被殺的三月後,後金再無後顧之憂,後金軍隊繞道喜峰口攻陷遵化,直逼北京城下,是為“己巳之變”(甚至此後,後金(滿清)軍隊能幾次大規模入關寇掠,亦是失去了毛文龍部從背後牽制的影響)。而這對於崇禎帝來說,是極為震驚與失望的,不但袁崇煥“五年復全遼”的許諾早已成了泡影,反而將遼東的局勢搞得更加惡化。崇禎帝也許會想到,倘若毛文龍尚在,何至於有今日之局面?

袁崇煥為何一定要除掉毛文龍?

明末兵部尚書、學者王在晉就曾說道:“毛文龍徑襲遼陽,旋兵相應,寧錦之圍解,文龍與有力焉。此出於崇煥之自陳,劇稱其牽制之功,則文龍何可殺耶?文龍殺而虜直犯京城,明知而故悖之,崇煥之禍,其真自取耳!

袁崇煥雖不大存在主觀上“通敵賣國”的可能,但的確“壞了事”。其逾越皇權,擅殺大臣,又公然違反朝廷的諸多法度,而使遼東局勢越來越加惡化。以致崇禎帝對其失望透頂,而痛下殺心,其事雖很慘烈,但也正如王在晉所說,乃是“自取之禍”,也怨不得他人。

參考史籍:《明實錄》等等

另类文史
2019-02-13

另類君試講一下^_^

袁崇煥為何一定要除掉毛文龍?

袁崇煥殺掉毛文龍,原因只有一個字:錢。

袁崇煥督師薊遼的時候,明朝政府已經財政疲敝。由於崇禎做事用力過猛,倉促間做掉了魏忠賢,之後又裁撤東廠和錦衣衛,導致東林黨那幫混蛋失去制約,這幫人上臺後,大刀闊斧的消減江浙等地的賦稅,國家收入銳減,為了彌補虧空,他們又把賦稅轉移到農民身上,加之當時自然災害頻發,農民紛紛起義,而鎮壓起義又要用很多錢糧,於是再加重稅,再起義……惡性循環

袁崇煥口頭承諾崇禎帝“五年平遼”是個嘴炮,口惠實不至說言重了是欺君之罪,若是遼東局勢穩定的話(就按最壞打算,也是最好的結果),崇禎帝蠻可以“呵呵”一笑置之而已。

但袁崇煥非要殺毛文龍,自毀長城。袁崇煥不是愣頭青,作為手握尚方寶劍的督師,當不會幼稚腦殘如古惑仔那樣“揚名立萬,做了再說”(先斬後奏)。

袁崇煥為何一定要除掉毛文龍?

他殺毛文龍是迫不得已。

在他上任之前,明軍已經拖欠了半年多的軍餉,而毛文龍那邊還在不停發“告急文書”索要糧餉,事實上,大家都知道毛文龍一邊擁兵自重,一邊大搞海外貿易,說自給自足都是小看毛文龍,其實毛文龍擁有的錢糧不只是自己用不完,支援袁崇煥麾下所有將士都綽綽有餘,可是這廝忒不仗義,一個勁兒的哭窮,他不斷派兵騷擾後金,劫掠東北土特產再轉手賣給海外或內地不說,又謊報軍情需求朝廷給他加撥糧餉;

袁崇煥為何一定要除掉毛文龍?

最要命都是,毛文龍擁兵自重,除去他對後金的軍事威脅,明朝體制內對他也缺乏有效的制衡,所以我估計,袁崇煥在告別崇禎遠赴遼東之前,崇禎帝對他會有面授機宜的默契,也即是,毛文龍此人,能用則用,若尾大不掉,儘可以誅之,畢竟,崇禎帝此時孤注一擲,將籌碼全押在了袁崇煥身上。

崇禎和袁崇煥是為了省錢,毛文龍是為了要錢,如此爭端,將大明本可以再行修繕的江山搞得屋漏偏逢連夜雨,就這樣,一步步玩兒完了……

袁崇煥為何一定要除掉毛文龍?

历史哨声
2019-08-17

大致看了各位的答案,都有觀點,但都沒有從袁崇煥五年平遼的承諾角度去考慮。我就從這個去探索。

袁崇煥是一個自在率直的人,毛文龍的個性和袁崇煥差不多。對於他們而言,都是吃軟不吃硬的人,誰也不服誰的主。

也就是說在個性上,他們不能容忍對方。如果毛文龍是袁崇煥的上司,同樣會出手幹掉袁崇煥。

袁崇煥在上任前,對崇禎帝承諾五年平遼。雖然他在出宮後面對別人質疑時宣稱只是臨時應付崇禎帝,但在袁崇煥的遼人守遼土,錦寧防線情況下,袁崇煥五年平遼未必就不能成功。

成功的可能性就在於:只要袁崇煥能把後金防禦得死死的,後金無法進攻,只能和明朝議和。

一般人都認為袁崇煥的五年平遼就是五年內滅了後金,但五年平遼也可以解釋稱為和後金和議,遼東戰事結束。

所謂的平,不是隻有消滅一種解釋,臣服也是一種解釋。


以上說明了袁崇煥五年平遼成功的可能性和條件,現在來說明途徑。途徑只有一條:袁崇煥對後金的戰事和接觸大權獨攬。

這一條件,崇禎帝給力袁崇煥,即上方寶劍。唯一的隱患就是毛文龍這個表面效忠明朝,但拒絕明朝調度的人。

也就是說,毛文龍是袁崇煥無法對後金大權獨攬的隱患因素。設想一下,某日袁崇煥正在和後金議和,毛文龍突襲後金,這和還能議嗎~後金還能相信明朝真誠議和?

本來毛文龍的糧餉是從山東渡海運過去的,袁崇煥上任後就改變了這一做法,由自己控制毛文龍的軍餉,一次來控制毛文龍,希望毛文龍能服從自己。但結果很明顯,毛文龍不買袁崇煥的賬。

於是袁崇煥只有兩個選擇:一,放任毛文龍,即放棄五年平遼成功的可能;二,殺毛文龍,一來消除隱患,二來立威立信,消除日後部下反對自己議和的可能性。如果你是袁崇煥,你的選擇是什麼?很明顯,大家都知道大部分人的選擇是什麼!在你接近成功時被別人攪黃了的感覺,是誰都不好受。

綜述,袁崇煥殺毛文龍,更多的是出於國家戰略,出於對自己五年平遼成功可能的可控性。袁崇煥是防禦戰略,而毛文龍出於利益最大化,是最不希望看到明朝和後j金和好的。沒有後金,毛文龍如何還能得到明朝源源不斷的糧餉呢!

當然這裡沒有排除毛文龍是忠臣的論斷,只是既能為國盡忠,又能瀟灑如意的實現自己的利益,這不是一個人最大的追求呢?

步武堂
2019-08-14

袁崇煥殺毛文龍肯定有袁崇煥的理由,任何人都不會毫無理由的殺人。

袁崇煥認為毛文龍該殺。

從大的方面來講,袁崇煥在誇下“五年平遼”的海口的那一刻,對他來講已經沒有了退路,因此,從理論上講袁崇煥有殺任何妨礙他“五年平遼方略”的人——他自認為有尚方寶劍,又有崇禎“便宜行事”的口頭承諾,所以,他是有“人擋殺人,神擋殺神”的底氣。

袁崇煥殺毛文龍最根本的原因,是毛文龍不聽話,並且也不打算聽話。

在袁崇煥的眼裡,整個遼東就是他袁崇煥的天下,薊遼督師不是說著玩的。但是盤踞在東江鎮(皮島)的毛文龍卻沒怎麼把這個書生出身的“督師”放在眼裡。

本來,袁崇煥是想玩一出“殺雞給猴看”的好戲,殺了毛文龍,其他的人,包括毛文龍的部下,就不敢再不聽他的。他要樹威——誰說我是書生,我也會殺人不眨眼!

但是這齣戲唱成了“殺猴給雞看了”,這樣,效果就大打折扣。甚至引火燒身。

在東江鎮,勸說毛文龍聽從節制無效,暗示毛文龍“歸隱”無效,油鹽不進的毛文龍讓袁崇煥非常憤怒,他逮捕了毛文龍。

袁崇煥當眾宣告他犯下“專制一方,軍馬錢糧不受核”“殺降人難民冒功”“奏有牧馬登州取南京如反掌語,大逆不道”“侵盜軍糧”“私通外番”“部將數千人悉冒己姓”“剽掠商船,自為盜賊”“強取民間子女,不知紀極”“驅難民遠竊人蔘,不從則餓死,島上白骨如莽”“拜魏忠賢為父”“喪軍無算,掩敗為功”“觀望養敵”12條死罪。

這些罪過,其實是幾乎所有的領兵將領多多少少都會有的罪過其中“拜魏忠賢為父”這樣的罪過,滿朝文武幾乎一半都有,而“觀望養敵”也就是“誅心之論”。

但是認真起來,這十二條罪狀,條條都夠得上“死罪”。

所以,理論上,袁崇煥殺了有十二條死罪的毛文龍似乎也沒什麼問題。

但這一切,只是袁崇煥自己安慰自己罷了。

毛文龍和他的皮島(東江鎮)的地位和作用有多大,看看朝廷給他封的官銜“一品”和皇上親賜尚方寶劍就知道了,如果僅僅是一個不起眼的可有可無的地方武裝,朝廷最多就是睜隻眼閉隻眼讓其自生自滅。

毛文龍也很清楚他的存在以及皮島的位置究竟有多重要,於是“漫天要價”幾乎就是必然現象,在袁崇煥到遼東之前,這已經是“公開的祕密”,早有大臣向皇帝彈劾過毛文龍,不過彈劾無效。

袁崇煥經營薊遼,敢於殺了毛文龍,是他不認為毛文龍的作用有多大——一個藉機敲詐,漫天要價還不服節制的地方軍閥,聽我的就留著你,不聽就殺了完事!

這是袁崇煥還在京城的時候就有的想法。

袁崇煥的“志大才疏”在毛文龍問題上表現的淋漓盡致。

毛文龍該不該殺,是一回事。由誰來殺又是一回事清,什麼時候殺——這裡面的學問很大,可惜的是滿懷理想主義信念的、士大夫道德精神充斥頭腦的袁崇煥真的不具備這個能力。

至少,他太把自己當回事了!不請旨殺一品大員也是死罪,哪怕這個一品大員就真的該殺。

替朝廷辦差,先要認真讀一下“授權書”的內容才對啊!

果然,當袁崇煥收拾的時候“擅殺大臣”也是死罪之一。

如果說“德不配位”是一個人的品質問題,“能不配德”,就是一個人的悲劇。

袁崇煥,就是“能不配德”的典型。

杨朱学派
2019-06-05

袁崇煥打了勝仗後。崇禎接見他。問何時能平定遼東之患?袁崇煥吹牛道:五年可平定。

袁崇煥臨行時,皇帝的近侍問他:五年真的能平定遼東?

袁崇煥表示,自己只是隨口說說。

近侍表示,現在的天子可是聖主。君無戲言。

把袁崇煥下了一跳。袁崇煥也深知,五年不可能平定遼東,除非與後金合談。最理想的結果是後金向大明稱兄長。

於是,袁崇煥與皇太極暗中往來。皇太極老奸巨猾,稱如果你殺了毛文龍,我就與你簽訂和平協議。

因為毛文龍給後金帶來極大麻煩。每當後金主力與明軍主力決戰時,毛文龍總是帶領偏師直搗後金老巢。如果袁崇煥幫皇太極殺了毛文龍,皇太極就無後顧之憂了。

袁崇煥急於簽訂和平協議,不知是計,羅織了幾個罪名,真的殺了毛文龍。

袁崇煥殺了毛文龍後,準備於與皇太極簽署和平協議。皇太極又不認賬了。

總之,袁崇煥殺毛文龍之事,堪比秦檜殺岳飛。袁崇煥先做民族英雄,之後又成了大漢奸。

袁崇煥最後可不是死於崇禎的詔獄,而是經過刑部審判,三司會審,鐵證如山。


袁崇煥為何一定要除掉毛文龍?
中国历史探索者
2019-08-09

為了議和鋪路,一方面排除反對議和的強硬派,另一方面討好後金以示誠意。

東江鎮是由遼東難民組成,與後金有血海深仇,毛文龍自己都整個家族被屠,他也挖了努爾哈赤祖墳,曾經的三順王也是個個與後金有血仇,他們是最頑固的反議和集團。後金也下了法令,逃難的難民都要殺。他們對後金的作戰慾望遠高於關寧軍。

能把這樣的集團拆散,逼反投降後金,真是。。。。。。

還有說毛不肯受袁節制的。其實東江鎮並不屬於遼鎮,袁崇煥的薊遼督師是薊鎮,遼鎮這兩個軍鎮,不包括東江鎮。

明初至中葉,明朝先後設置了九個重統領前 線軍士,這九個重統稱九邊,即:遼東(治廣寧,今遼寧北)、薊州(治三屯營 ,今河北遷西縣西北)、宣府(治宣府,今河北宣化)、大同(治所在今山西大同)、山 西(治所在今山西寧武)、延綏(治所在今陝西榆林)、寧夏(治所在今銀川)、固原 (治所在今寧夏固原)、甘肅(治所在今甘肅張掖)。

東江鎮是後金造反後新建的軍鎮,但也是獨立的軍鎮。袁崇煥只有兩個鎮的指揮權,薊鎮和遼鎮。袁崇煥承諾五年平遼,崇禎給了他全國大部分的糧餉資源,但不會給全國的兵權。

東江鎮與遼鎮是兩個不同的軍區,互不統屬,遼鎮賬面編制是東江鎮的四倍,明朝一貫做法是大小相制,兩人品級相近,都有尚方寶劍,憑什麼讓你指揮。直到毛死前,袁崇煥也只不過從朝庭得到毛的後勤轉運權,還不是分配權,人事任命提拔的權力從沒得到過。明朝文官集團控制武將的兩大手段,就是後勤分配與人事官職任命提拔。

第一軍區司令殺第二軍區司令,儘管第二軍區是小軍區,也是犯法行為。袁崇煥是明顯的違法行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