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上夏朝也才四千年,為什麼說中國有五千年曆史?

可夏朝至今才四千年呀?夏朝以前是什麼朝?算上夏朝也才四千年,為什麼說中國有五千年曆史?
10 個回答
谋士说
2018-12-15

中國歷史是從黃帝時期開始算起的,而非夏朝。夏朝只是我國可以考證的第一個朝代,一個王朝的形成,肯定經歷了數百年或者數千年的演變。國家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也不是一兩天就能形成的,說明夏朝之前也有“朝代”。只是,夏朝之前沒有形成系統的國家制度,我們可以把夏朝之前出現的朝代稱作半信史朝代,史學家稱作“黃帝王朝”又稱“虞朝”“虞朝”(大約形成於公元前3500年),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可能存在過數千年的王朝,這個朝代在夏朝之前。算上夏朝也才四千年,為什麼說中國有五千年曆史?

因為黃帝在各種史書裡面都出現過,歷朝歷代的帝王核普通老百姓都如此崇拜他們,不可能是杜撰的。由於那個時候沒有文字記載,且處於原始部落向王朝的過度,很多歷史事件,只能靠口耳相傳。不像現在拿個手機,打開頭條,就知道天下大事。既然史書裡面有記載,說明黃帝王朝是存在的,只是沒有發現古蹟遺址來證明罷了。說中國沒有五千年曆史的都是西方人,黃帝時期已經有了國家的雛形。直到“世襲制”取代“禪讓制”以後,國家(王朝)的概念才正式形成。算上夏朝也才四千年,為什麼說中國有五千年曆史?

黃帝時期人民都住在小土屋,黃帝(部落首領)估計還在茅草屋裡面處理政務,而不是呆在富麗堂皇的宮殿。即便是夏朝,君主的住所估計也好不到哪裡去。從黃帝到夏朝,應該有文字。但是都沒有普及,文字應該在貴族之間流傳。此外,那個時候的人口又少,估計就幾萬人左右。所以,懂文字的人就更少了,傳播也就緩慢。直到甲骨文出現,文字才慢慢的普及開來。所以,國家的發展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非一兩天就能形成的。在夏朝之前,什麼都不完善,黃帝很可能過著半遊牧的生活,也就是居無定所。就像商朝,國家經常遭受洪水的侵擾,所以商朝共遷了13次都城。最有名的遷都就是盤庚遷殷,所以商朝又稱“殷商”。商朝都頻繁的遷都,可見黃帝時期,首領也經常在外治理水患。比如大禹常年在外,三過家門而不入,可見那時的首領,也是居無定所的。可能今天開完會,明天又搬到另外一個地方去了。所以,很難挖掘到什麼古蹟遺址。算上夏朝也才四千年,為什麼說中國有五千年曆史?

在中國古代擁有各種史書記載古代的歷史事件,尤其是春秋戰國時期,可以說是百家爭鳴,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歷史記載。由於秦始皇統一六國,大量焚書,很多古籍文獻都遭到了破壞。不排除,黃帝夏商時期的史書被秦始皇破壞,造成歷史文化的斷層。現在除了考古,記錄黃帝時期最完善的官方歷史文獻,就只有司馬遷的《史記》了。那麼,《史記》裡面有記載,先秦文化應該也有記載的,只是那些文獻在今天已經看不到了。所以,我們不能否認夏朝之前就沒有朝代,不能否認,中國沒有五千年,只是黃帝到夏朝的國家制度還不完善。且人民居住的住所不固定,常年遭受水患,有可能經常家,所以很難找到遺址。

Ko蜀北一
2018-08-05

確實,跟問題中所說一樣,現在不少人都在質疑,說夏朝作為中國史書中記載的第一個世襲制朝代,其年代也僅僅是從約公元前2070年-前1600 年,到今天也就四千年左右,但為何還會有中國上下五千年一說呢?
算上夏朝也才四千年,為什麼說中國有五千年曆史?
其實,中國上下五千年這一說法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從有大量文字記載的商朝開始,中國歷史進入信史時代,但是在信史時代之前,還有一個漫長的傳疑時代或是傳說時代。

中國有眾多且豐富的神話傳說,這其中就包涵了伏羲,女媧,皇帝,炎帝,以及後來的堯,舜,禹。雖然只是傳說,但是經過今天的考古發掘來看,這些傳說也不都是空穴來風,而是有很大一部分的可信度。
算上夏朝也才四千年,為什麼說中國有五千年曆史?
不論是陝北的石峁,晉南的陶寺,還是江浙的良渚,這些史前遺址的發掘,都表明,在中國歷史進入夏朝之前,其實在中國的土地上,早就存在燦爛且輝煌的文明。

歷史是需要一個發現脈絡的,它不可能直接從茹毛飲血的原始人一下子就進入夏朝這樣的奴隸社會,而是在夏朝建立之前,還存在一段漫長的發展時間。

隨著陶寺遺址的發掘,人們越來越相信這就是傳說中堯舜的都城平陽,這也從側面證實,其實部分的神話傳說是有現實根據的,是有可信度的。
算上夏朝也才四千年,為什麼說中國有五千年曆史?
而在伏羲女媧的出生地,甘肅隴東地區的天水一帶,考古學者們也發掘出一座規模巨大的史前遺址,大地灣遺址。大地灣遺址距今約七千多年,在大地灣遺址中,有規模龐大的宮殿區,表明當時的大地灣文明,已經出現了權力的劃分。

因此,不少觀點認為,大地灣遺址其實就是當年伏羲氏部族留下的文明遺蹟。當考古發掘與神話傳說達成一種默契,這也從一方面說明,神話傳說存在著可信度。
算上夏朝也才四千年,為什麼說中國有五千年曆史?
因此,中國遠古時期漫長的傳疑時代或是傳說時代,其實並不是空穴來風,那是有現實依據的。文明是不斷髮展進步的,而從原始社會進入夏朝這樣的奴隸社會,在這中間的那一段漫長髮展時期,就是傳說中的三皇五帝時期。

從大地灣等遺址的發掘來看,可見,中國歷史,可能還並不只是上下五千年而已。

大家覺得呢?

三观粉碎机
2018-12-16

許多人覺得我們明明沒有五千年的歷史,卻說擁有上下五千年肯定是為了增強“民族自豪感”,是“戰狼史”。實際上更令人大跌眼鏡的是,正如“四大發明”是外國人率先提出來的一樣,“中國上下五千年”這個概念,最早也是由外國人提出來的,那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當時又是怎麼判定“五千年”這個時間設定的呢?

算上夏朝也才四千年,為什麼說中國有五千年曆史?

“中國上下五千年”這個概念最早出現在1658年著名漢學家,意大利人“衛匡國”於慕尼黑出版的《中國上古史》中,次年再版後全名為《中國歷史初編十卷,從人類誕生到基督降世的遠方亞洲,或中華大帝國周鄰記事》。

所以我們從書名就可以看出來,衛匡國在理解中國歷史概念的時候,是直接把最早的歷史拉到人類誕生開始的。而在中國歷史中,包括盤古開天闢地,女媧造人等傳說大約發生在公元前3000千年左右,於是便有了“中國上下五千年”這個概念。

算上夏朝也才四千年,為什麼說中國有五千年曆史?在這件事中,我們最不能忽略的就是產生“時間”。

對的,在17世紀的時候,我國的史官並沒有人類學,社會學這種概念,他們無法理解自己國家歷史對世界文明史的影響,屬於那種我自己玩泥巴玩的開心就好,關你妹的事。所以那時候關於中國的所有各個學科都是外國傳教士在研究,沒我們什麼事了。而且那時候的考古學也沒產生現在必須要“地上的文獻和地下的文物合一”才能驗證的嚴謹程度,所以衛匡國在提出這個概念的時候,換句說—他就是標準。他說啥就是啥,哪怕他說只有2500年,我們也得認,畢竟那時候全中國都沒有比他更權威的研究者了。

算上夏朝也才四千年,為什麼說中國有五千年曆史?

雖然以我們現在的標準來說,“中國上下五千年”這顯然是常識性錯誤。只是後來我們的史學家繼承人衛匡國的說法,也沒再改變過他的說法,於是便有了普及。

君山话史
2018-08-05

這個問題有意思。

我們常說中國是“上下五千年”,五千年是個大略的數字。這個說法,一般是從炎帝/黃帝時代說起。為什麼會從炎黃開始,何以說是五千年呢?且聽我道來。

算上夏朝也才四千年,為什麼說中國有五千年曆史?

1、黃帝時代,是“開闢鴻茫、告別蠻荒”的偉大時代

黃帝時代,文字出現了,這是確定文明的重要標誌。

創造漢字的人是黃帝時代的倉頡,實際上在此之前,一些簡單的語言符號就產生了。在很早之前,就有“結繩紀事”的說法,就是結草繩作成各種符號,用來表示不同的事物。我們可以想象,隨著文明程度的提高,人類運用的符號越來越多,漸漸形成了文字的基礎。到了黃帝時,由於他統治的範圍已經相當廣闊,有必要把各類形形色色的語言符號統一為文字。在這個時候,倉頡應運而生了。

倉頡是怎麼造字的呢?據說他是受到鳥兒的影響,看到鳥用爪子在地上亂扒而得到啟示,所以創造出“鳥跡書”。今天的漢字是方塊字,方方正正,以前則不是,歪歪扭扭的,一眼掃過去,還頗有鳥跡的模樣。

黃帝時代的第二大貢獻,是曆法的產生。

中國的歷法,採用“干支”紀年體系所謂的“干支”,就是“天干地支”。“十天干”就是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就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中國人又以陰陽的觀念,把十天干分為五陽五陰,把十二地支分為六陽六陰,陽幹對陽支,陰乾對陰支,依次相配,得到六十個組合,稱為六十甲子。古代便是用六十甲子循環來紀年、紀月、紀日、紀時,實際上是一種六十進制。

一直到二十世紀採取西曆公元紀年之前,這種干支體系一直是中國紀年主流,即便現在被邊緣化了,在日曆上仍然會標註出來。發明干支體系的人,據說名喚“大撓”黃帝時代在天文學等領域也有很大進展,包括羲和佔日常儀佔月、臾區占星氣、伶倫造律歷等等。古代中國天文學與曆法的發展,為後世推算曆史時間提供了依據。

算上夏朝也才四千年,為什麼說中國有五千年曆史?

2、黃帝以降的君王譜系

黃帝之後的帝王分別是少昊——顓頊——帝嚳——摯——堯——舜——禹,之後是夏——商——周。

我個人感覺,在堯之後的譜系是比較準確的,但黃帝到堯帝之間,很可能有缺失。因為堯距黃帝是4代,而舜距黃帝是7代,禹距黃帝是8代。舜是堯的女婿,也是接班人,但從輩份上卻差了三代,這個顯然是有點多。合理的解釋,應該是黃帝到堯之間,應該有缺失的記錄。

上古的史料,從堯帝時代開始豐富。那麼堯帝距離現在是多久呢?

夏朝大約是470年,商朝大約是650年,周朝大約800年,周以後的歷史紀年就明確了。這樣推算下來,堯帝的時間大約就是公元前23世紀。這個時間準不準呢?現在有了另一個證據來證明。

算上夏朝也才四千年,為什麼說中國有五千年曆史?

3、通過《堯典》的天文記錄反推堯帝的時代

帝堯時代的天文曆法觀測記錄,為後世提供了推斷歷史年代的科學佐證。天文學研究表明,中國的歷史記錄是可靠的。

堯帝派羲、和二氏觀測並確定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時間,同時觀測兩分兩至時對應的星象。當時人們把天上星辰劃分為二十八星宿,東方為青龍七宿,北方為玄武七宿,西方為白虎七宿,南方為朱雀七宿。據《堯典》所記,春分日,朱雀七宿在黃昏出現在正南方;夏至日,青龍七宿中的火星出現在正南方;秋分日,玄武七宿中的虛星出現在正南方;冬至時,白虎七宿中的昴星出現在正南方。用觀察星體位置的方法,來輔助確認二至、二分點。

正是這個記載,給我們科學推斷帝堯時代的年限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

由於知識的侷限性,上古時的人認為二至、二分點對應的星宿是固定不變的,這種看法是錯誤的。後世的天文學家在觀測時,發現二至、二分日的星象實際上是不斷變化的。起初天文學家們對此問題十分困惑,存而不論。直到公元四世紀時,晉朝天文學家虞喜,根據自己的觀測結果,參照《堯典》中 “冬至日短星昴”的記錄,大膽地提出存在“歲差”的理論,以天體為對照,冬至點每年都在西退(夏至,春分、秋分也如此),對應的天空中的星體就顯得是東進了。虞喜的觀測,當時冬至點已經偏離昴星宿五十多度,時間距帝堯時代已經過了二千七百年。據此,虞喜得到了歲差值是五十年退一度。

以現在的精密測算,歲差大概是七十一年退一度。虞喜為什麼出現計算的偏差呢?這裡的原因,很可能因為他採用冬至點觀測計算的原因。後來西方天文學家H.YEE通過現代歲差公式,以《堯典》的記錄,夏至/春分/秋分三個記錄都可以反推到公元前2200年左右,但是冬日至有所偏差。即便如此,YEE博士得出的結論是“《堯典》記敘的時代確實是公元前2200年左右的時代。

今天還有很多人懷疑中國史書的可靠性,事實上,不論是天文學還是考古學,都不斷地證明中國古代史料是靠得住的。

堯帝時代是公元前23世紀,同時代的舜距黃帝是7代,禹是8代,時隔數百年之久。現在是21世紀,距堯帝時代大約4400年,加上堯帝距黃帝的數百年,加起來即使沒有5000年,也相差不多了。

神经叉
2018-09-26

我記得三四年前在北京機場見過一個廣告牌。

上面是宣傳中國旅遊的,全部是英文應該是給外國人看的。

內容大概就是:

來中國感受3500年的歷史。

具體的文字表述不記得了,但是“3500年”這個數字我記得很清楚!!因為很震驚!

我們歷史課本都是上下5000年啊!對外宣傳卻是3500年!

自在了然1
2018-12-16

回答這個問題,我想到另外一個問題,不管我們是五千年,四千年,三幹多年,新中國快滿七十年。

我想有人為了證明有七千年,挖了多少個墳墓。我們的國家需要挖墓來證明嗎?有人把西方人寫的搬來證明中國有多少年的歷史,為什麼要西方人來承認我們才過得下去?西方人什麼時侯發了善心?當中國積弱的時候,他們給我們送來的是侵略。是戰爭。我們不需要誰來證明,我們生在這塊古老的土地就是最好的證明。她何止五千年?我們華夏祖先前面肯定還有人。不然怎會有夏朝,商朝。盤古開天,女媧補天,伏羲畫八卦,神農償百草等等,雖是傳說,但現代社會人的語言仍然作為證詞。在古代不發達時期,沒有文字記載並不可能否定那個歷史不存在。

遠古,上古,中古,古代那時是靠人一代一代口口相傳下來。不象現在網絡時代。如果在十八世紀說今天的事,誰會相信?我們今天的年青人,把老的過去捱餓的經歷講給他們聽,他們一直持懷疑態度。承上啟下一直就是我們祖先流傳下來的基本方法。代代繼承。

自己的事自己辦。

盛唐豪歌李艺泓
2018-07-29

我們都說中國歷史上下五千年,而易中天在他的《易中天中華史》裡卻說中華文明只有3700年曆史,易中天為何會這樣說?這樣說有沒有道理?今天我不妨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算上夏朝也才四千年,為什麼說中國有五千年曆史?

中國歷史源遠流長,但到底有多少年曆來有爭議,我們現在所說的五千年是一個粗略說法,這種說法最早起源於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的佈告,當時的湖北軍政府通電各省採用黃帝紀年法,就是以黃帝即位之年(公元前2698年)為元年,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為黃帝4609年。


據說當時是由史學家推算出來的。這種不足五千年而接近五千年就就是“上下五千年”說的來源。傳統古史書認為中國史應從從大禹治水算起,根據目前的考證應在公元前2200多年.也就是距今4200多時。中國史書記載的第一個世襲朝代夏朝約出現在公元前2070。但是目前出土的文物有限,學界還存在爭議,所以西方普遍不承認夏朝的存在。


中國歷史上中國第一個有直接的同時期的文字記載的王朝是商朝,出現在公元前1600年—約公元前1046年,到現在是3700年了。從商朝開始,中國的歷史有清晰的記載,所以國際上說中國歷史是從商朝開始的。關於文明出現,西方的判定標準主要是道德禮儀的出現,嚴格來說要有文字的出現,國內一般認為人類進入國家時代就進入了文明社會。

算上夏朝也才四千年,為什麼說中國有五千年曆史?

顯然易中天寫的這部書是受國外學界的影響。研究歷史有文獻學和考古學兩大門類,而易中天在這裡使用的是文獻學,這也就是他為什麼說“3700年中華文明從商朝開始,中國的歷史有清晰的記載,所以國際上說中國歷史是從商朝開始的。


關於文明出現,西方的判定標準主要是道德禮儀的出現,嚴格來說要有文字的出現,國內一般認為人類進入國家時代就進入了文明社會。顯然易中天寫的這部書是受國外學界的影響。研究歷史有文獻學和考古學兩大門類,而易中天在這裡使用的是文獻學,這也就是他為什麼說“3700年中華文明史的原因。


我觀點是易中天說中華文明自3700年前始是有一定道理的,但要強調的是沒有文字記載,充足的證據證明,並不能說明文明就不存在。刨去民族情感不說,我認為世界文明那麼多,不是每種文化都是有文字記載留存的,東西方文化與文明發展與西方發展存在巨大的差異,用西方標準來判定中華文明有失偏失,所以中華文明只有3700年文明史”的結論也存在著的某些侷限和不足。

用户70663631670
2018-09-26

西方國家把神話都作為歷史了,而對中國卻要實證,文字記載都不行。對中國真是嚴苛呀!商的歷史原先也不承認,殷墟發掘出青銅器後,這才承認了商代。而商代以前的歷史,夏朝歷史他們還不承認,更遑論三皇五帝了。

儘管我國近些年考古,先後發掘了幾個七千年左右的遠古遺址,但由於沒有文字,西方也不承認。遠古時,人們還處於結繩記事的年代,文字哪兒那麼容易找。那時的大事件,都靠言傳心授。不要小看言傳,也就是傳說,那都是經過千年萬年的選洗,到今天都是如金如銀。

當年,法門寺倒塌已經幾百年了,地宮挖出寶貝以前,當地民間一直傳說法門寺底下有寶貝,但誰也沒把它當回事。等到挖出寶貝,人們才想起這個傳說。三皇五帝的傳說,經歷千年萬年,更應該是真金白銀,假不得。

其實,咱們也不要把西方的認不認可看得太過認真。認了更好,不認,我們還是要記住我們的老祖宗,記住中華民族的根。

有书共读
2018-08-18

這個問題其實是個偽命題,中國五千年文明史的起源不是夏朝,而是更早的黃帝時代。那麼,中國文明史為什麼從黃帝時代算起呢?且聽有書君詳細分解。

1、黃帝時代的最大貢獻就是誕生了代表文明的文字

算上夏朝也才四千年,為什麼說中國有五千年曆史?


到黃帝時,他統治的範圍已經相當大了,需要把各類的語言符號統一為文字。這時,倉頡受到鳥兒用爪子在地上亂扒的啟發,創造出“鳥跡書”。當初的字歪歪扭扭,還真有鳥跡的模樣。文字的雛形就這麼誕生了。

2、黃帝時代的第二大貢獻是產生了曆法

當時的曆法水平,從河南濮陽西水坡45號墓穴的設計上便可知曉。西水坡45號墓穴選取了蓋圖中的春秋分日道,冬至日道和陽光照射界限。它說明了天圓地方的宇宙模式,寒暑季節的變化,晝夜長短的更替,秋分日的標準天象以及太陽週日和週年運動軌跡等一整套宇宙理論。在幾千年前沒有精確測量儀器的時代,能有如此精細的研究成果,確實讓人震撼。

3、黃帝時代在天文學領域已經有了很大發展

黃帝時代設置了分管天文曆法方面的官職,如羲和是佔日的官,負責觀測太陽的運行;常儀是佔月的官,負責對月亮運行的觀測等。黃帝時已形成較原始的宇宙觀,蓋天說中認為天是圓的,地是方的。


算上夏朝也才四千年,為什麼說中國有五千年曆史?


河南西水坡45號墓葬中,墓穴平面的南部是圓形,北部是方形,墓主人則是頭南足北,這象徵天圓地方,是“天圓地方”蓋天說觀念的形象反映。

4、黃帝時代數學、物理、醫學等領域也有了很大進步

黃帝時代農業、手工業、天文學的發展,推動了數學的不斷進步,當時中原先人已掌握一定數量的運算知識,幾何知識也有所發展。出現了度、量、衡等數量概念,已具有初步的測量知識和簡單的測量工具。物理學領域在聲學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就,有了曲譜和鼓、瑟、簫等樂器。醫學也有了很大進步,出現了原始的外科工具同時也是針刺術萌芽的砭石,還出現了初步的接骨技術。

綜上可見,無論從文字的出現、曆法的產生、天文學的發展,還是從數學、物理學、醫學等領域的進步,都充分表明了黃帝時代已經具備了中國文明的條件,所以中國的文明史從黃帝時代起算比較合理。

新問題來了,黃帝時代距今有五千年了嗎?繼續往下看就清楚了。

1、通過推算,從黃帝時代至今有近五千年的文明史

黃帝時代處於原始社會向奴隸社會的夏朝的進度時期。《帝王世紀》以伏羲、神農、黃帝為三皇,五帝說法不一,一般認為是黃帝、顓(zhuan一聲)頊(xu一聲)、帝嚳(ku四聲)、堯、舜。

算上夏朝也才四千年,為什麼說中國有五千年曆史?


堯帝時代是公元前23世紀,同時代的舜距黃帝7代,則從黃帝時代經數百年後,才到堯帝時代。現在是21世紀,跟堯帝時代約差4400年,加上堯帝距黃帝的數百年,足有五千年了。

2、通過考古發現,黃帝時代的標誌性物品有五千年曆史

1986年,考古工作者在陝西發現了黃帝時代的骨刻文字。1993年5月,考古工作者在山東的一座古城遺址中發現了一種與甲骨文差別較大的“陶文”。陶文距今也接近五千年了。

專家們還發現了河圖和洛書,河圖刻有一到十個自然數排列圖形。這些圖形刻在距今約五六千年的龜甲上,稱“河洛文化”,有人稱這是中華文化的源泉。

3、史書及新科研成就顯示,黃帝即位至今約五千年

中國有五千年的文明史,通常是據《史記》等史書的記載,黃帝元年,黃帝公孫軒轅即位,至今大約五千年。

最近,夏商周斷代工程已取得突破性成就。專家已公佈了《夏商周年表》,確定夏代始年約為公元前2070年,黃帝至夏一千年左右。這樣算來,從黃帝至今已有五千年的歷史。

中國是世界文明的發源地之一,與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並稱為四大文明之國。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使得中國在曆法、天文學、數學、物理學及醫學等領域的發展,做出了積極而深遠的貢獻。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执一书苑
2018-10-04

跨越文明門檻是一件莊嚴肅穆的事情,必須要有一定的標準,世界公認的標準有三個。

一是青銅器的出現與使用。青銅器的出現代表著生產技術的發展,生產力的進步,同時改變了人的生活習慣,勞動方式和統治結構,從而形成了一種文化,這種文化就是青銅文化。

二是文字的創造。文字的創造使文明得以傳承,民族得以交流融合。中國在夏朝之前就已經有文字,到了夏朝,漢字逐漸走向了完整的甲骨文體系。

三是制度的建立。制度是一種體系,是社會文明運轉必不可少體制框架,正是這個框架,中國文明才能傳承幾千年而不衰。

如果嚴格按照這三條標準來算的話,中國正式跨入文明門檻的時間是4200年前。但是為什麼說中華文明5000年,是因為中華文明在5000年前已經開始走向過渡時期。

並不是所有的戰爭都發生在正方與反方之間,也可能是偉大與偉大之間。5000年前的炎帝和黃帝,帶領著他們的族人,一邊戰鬥,一邊融合,但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向前走,這一走就是800年,幾千年後,這片土地上的代代民眾,都把自己稱為炎黃子孫。黃帝和炎帝是帶領中華文明起跑的人,他們不斷調整中華文化奔跑的起點,方向,方式,他們而這一過程就經歷了800年。最終在堯舜禹的接力下,中華民族終於跨進了文明的歷史門檻,這個時間應該是4200年前。

中華文明真正跨越文明的時間是4200年前,而為了這個跨越,足足準備了800年,這800年是不可忽略的,所以,中華文明就有了上下五千年。


算上夏朝也才四千年,為什麼說中國有五千年曆史?
算上夏朝也才四千年,為什麼說中國有五千年曆史?
算上夏朝也才四千年,為什麼說中國有五千年曆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