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年級,常磨蹭不寫作業,媽媽說“不想寫就收起來”,孩子立刻收了,你怎麼辦?

10 個回答
陪宝宝写日记
2019-08-16

如果網絡投票給育兒問題排名的話,我相信孩子寫作業這個問題,一定可以排到所有育兒問題的前三名了,之前網上一度火爆一時的“陪寫作業陪到心梗”,還有一個段子不是這樣說的嗎?“半夜聽到隔壁女人一聲怒吼:說,什麼關係?啊?什麼關係?正當我豎起八卦的耳朵趴到窗臺上認真聽的時候,只聽女人又吼:互為相反數啊!我默默地關上了窗戶。”

段子固然博人一笑,可是內裡的心酸卻只有經歷過的人才知道。前幾天有個沒結婚的朋友還跟我說:“我發誓我將來有了孩子,一定不逼孩子寫作業,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生長,做一個好媽媽。”這不就是在說我不是個好媽媽嗎?我用同情的眼神看著她演講,默默地記下這一幕,想等她將來有了孩子之後再來打她臉。

如果網絡投票給育兒問題排名的話,我相信孩子寫作業這個問題,一定可以排到所有育兒問題的前三名了,之前網上一度火爆一時的“陪寫作業陪到心梗”,還有一個段子不是這樣說的嗎?“半夜聽到隔壁女人一聲怒吼:說,什麼關係?啊?什麼關係?正當我豎起八卦的耳朵趴到窗臺上認真聽的時候,只聽女人又吼:互為相反數啊!我默默地關上了窗戶。”

段子固然博人一笑,可是內裡的心酸卻只有經歷過的人才知道。前幾天有個沒結婚的朋友還跟我說:“我發誓我將來有了孩子,一定不逼孩子寫作業,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生長,做一個好媽媽。”這不就是在說我不是個好媽媽嗎?我用同情的眼神看著她演講,默默地記下這一幕,想等她將來有了孩子之後再來打她臉。

寫作業這個問題可以說是千古難題了,孩子剛上一年級,作業太磨蹭,我也曾經有過這樣的體會,只是我家孩子沒有像這位媽媽說的一樣直接這麼“聽”媽媽的話,把作業本收起來了,照媽媽的描述,我覺得孩子應該是存在以下幾種情況:

1、孩子未從學前身份轉變過來,意識不到自己的責任和義務

孩子剛上一年級,還沒有從學前的輕鬆階段轉換過來思想,以為一年級無非是換了個地方上幼兒園,跟之前的生活沒有太大差異,不明白作業寫不完意味著什麼,也不知道自己該承擔什麼樣的責任和義務。

此時的媽媽可以試著放手,讓孩子承受一次不寫作業的後果。

我家孩子剛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每天晚上也是寫作業慢,於是每次都是寫完就讓她去睡覺了,我幫她善後(收拾書包之類的)。後來有一次收拾書包,語文書忘記給她帶了,有趣的是上課前她發現語文書沒帶,跟老師說讓老師給我打電話,想讓我幫她送學校去。

結果老師告訴她,不會幫助給我打電話的,原因有兩個:一、自己不收書包,造成的後果自己承擔;二、課間只有十分鐘時間,根本來不及送。後來老師又給了她一個方案,如果想不耽誤上課,自己出去借書吧。

結果我家孩子真的跑到隔壁班級借了一本語文書。放學回來進門第一件事就是告訴我:“媽媽,你今天怎麼回事,都沒幫我帶語文書,我以後再也不讓你幫我收書包了。”從那以後每天再晚都堅持自己收書包。

所以媽媽也可以試著做一個“不靠譜”的媽媽,不要事事包辦,讓孩子承擔一次因自己不寫作業而造成的後果(比如被老師批評),孩子下次自然就會督促自己完成作業了。

如果網絡投票給育兒問題排名的話,我相信孩子寫作業這個問題,一定可以排到所有育兒問題的前三名了,之前網上一度火爆一時的“陪寫作業陪到心梗”,還有一個段子不是這樣說的嗎?“半夜聽到隔壁女人一聲怒吼:說,什麼關係?啊?什麼關係?正當我豎起八卦的耳朵趴到窗臺上認真聽的時候,只聽女人又吼:互為相反數啊!我默默地關上了窗戶。”

段子固然博人一笑,可是內裡的心酸卻只有經歷過的人才知道。前幾天有個沒結婚的朋友還跟我說:“我發誓我將來有了孩子,一定不逼孩子寫作業,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生長,做一個好媽媽。”這不就是在說我不是個好媽媽嗎?我用同情的眼神看著她演講,默默地記下這一幕,想等她將來有了孩子之後再來打她臉。

寫作業這個問題可以說是千古難題了,孩子剛上一年級,作業太磨蹭,我也曾經有過這樣的體會,只是我家孩子沒有像這位媽媽說的一樣直接這麼“聽”媽媽的話,把作業本收起來了,照媽媽的描述,我覺得孩子應該是存在以下幾種情況:

1、孩子未從學前身份轉變過來,意識不到自己的責任和義務

孩子剛上一年級,還沒有從學前的輕鬆階段轉換過來思想,以為一年級無非是換了個地方上幼兒園,跟之前的生活沒有太大差異,不明白作業寫不完意味著什麼,也不知道自己該承擔什麼樣的責任和義務。

此時的媽媽可以試著放手,讓孩子承受一次不寫作業的後果。

我家孩子剛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每天晚上也是寫作業慢,於是每次都是寫完就讓她去睡覺了,我幫她善後(收拾書包之類的)。後來有一次收拾書包,語文書忘記給她帶了,有趣的是上課前她發現語文書沒帶,跟老師說讓老師給我打電話,想讓我幫她送學校去。

結果老師告訴她,不會幫助給我打電話的,原因有兩個:一、自己不收書包,造成的後果自己承擔;二、課間只有十分鐘時間,根本來不及送。後來老師又給了她一個方案,如果想不耽誤上課,自己出去借書吧。

結果我家孩子真的跑到隔壁班級借了一本語文書。放學回來進門第一件事就是告訴我:“媽媽,你今天怎麼回事,都沒幫我帶語文書,我以後再也不讓你幫我收書包了。”從那以後每天再晚都堅持自己收書包。

所以媽媽也可以試著做一個“不靠譜”的媽媽,不要事事包辦,讓孩子承擔一次因自己不寫作業而造成的後果(比如被老師批評),孩子下次自然就會督促自己完成作業了。

2、孩子是在“隱性攻擊”

心理學上有個名詞叫“隱性攻擊”,美國心理學家蒂姆·墨菲在他著作的《隱形攻擊》一書中,對“隱形攻擊”行為做出這樣的定義:

關係中弱勢的一方通過拖延、躲避、故意激怒、暗中報復等非直接方式,向強勢一方表達因地位不平等而累積的憤怒。

你可以試想一下是不是總是在不停催孩子,如果你看到孩子慢就不停催,甚至還有可能惡言相向,那麼孩子表面上看著是不抵抗,實際上是在用“隱形攻擊”的方式來向你抗議,孩子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在告訴你:你不是說讓我收起來嗎?我就收起來,看你怎麼辦!

如果網絡投票給育兒問題排名的話,我相信孩子寫作業這個問題,一定可以排到所有育兒問題的前三名了,之前網上一度火爆一時的“陪寫作業陪到心梗”,還有一個段子不是這樣說的嗎?“半夜聽到隔壁女人一聲怒吼:說,什麼關係?啊?什麼關係?正當我豎起八卦的耳朵趴到窗臺上認真聽的時候,只聽女人又吼:互為相反數啊!我默默地關上了窗戶。”

段子固然博人一笑,可是內裡的心酸卻只有經歷過的人才知道。前幾天有個沒結婚的朋友還跟我說:“我發誓我將來有了孩子,一定不逼孩子寫作業,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生長,做一個好媽媽。”這不就是在說我不是個好媽媽嗎?我用同情的眼神看著她演講,默默地記下這一幕,想等她將來有了孩子之後再來打她臉。

寫作業這個問題可以說是千古難題了,孩子剛上一年級,作業太磨蹭,我也曾經有過這樣的體會,只是我家孩子沒有像這位媽媽說的一樣直接這麼“聽”媽媽的話,把作業本收起來了,照媽媽的描述,我覺得孩子應該是存在以下幾種情況:

1、孩子未從學前身份轉變過來,意識不到自己的責任和義務

孩子剛上一年級,還沒有從學前的輕鬆階段轉換過來思想,以為一年級無非是換了個地方上幼兒園,跟之前的生活沒有太大差異,不明白作業寫不完意味著什麼,也不知道自己該承擔什麼樣的責任和義務。

此時的媽媽可以試著放手,讓孩子承受一次不寫作業的後果。

我家孩子剛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每天晚上也是寫作業慢,於是每次都是寫完就讓她去睡覺了,我幫她善後(收拾書包之類的)。後來有一次收拾書包,語文書忘記給她帶了,有趣的是上課前她發現語文書沒帶,跟老師說讓老師給我打電話,想讓我幫她送學校去。

結果老師告訴她,不會幫助給我打電話的,原因有兩個:一、自己不收書包,造成的後果自己承擔;二、課間只有十分鐘時間,根本來不及送。後來老師又給了她一個方案,如果想不耽誤上課,自己出去借書吧。

結果我家孩子真的跑到隔壁班級借了一本語文書。放學回來進門第一件事就是告訴我:“媽媽,你今天怎麼回事,都沒幫我帶語文書,我以後再也不讓你幫我收書包了。”從那以後每天再晚都堅持自己收書包。

所以媽媽也可以試著做一個“不靠譜”的媽媽,不要事事包辦,讓孩子承擔一次因自己不寫作業而造成的後果(比如被老師批評),孩子下次自然就會督促自己完成作業了。

2、孩子是在“隱性攻擊”

心理學上有個名詞叫“隱性攻擊”,美國心理學家蒂姆·墨菲在他著作的《隱形攻擊》一書中,對“隱形攻擊”行為做出這樣的定義:

關係中弱勢的一方通過拖延、躲避、故意激怒、暗中報復等非直接方式,向強勢一方表達因地位不平等而累積的憤怒。

你可以試想一下是不是總是在不停催孩子,如果你看到孩子慢就不停催,甚至還有可能惡言相向,那麼孩子表面上看著是不抵抗,實際上是在用“隱形攻擊”的方式來向你抗議,孩子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在告訴你:你不是說讓我收起來嗎?我就收起來,看你怎麼辦!

那麼此時媽媽可以轉變一下態度,把“觀光式教育”轉變成“沉浸式教育”:

  • 什麼叫“觀光式教育”?

這是指父母在教育孩子時更像一個觀眾、看客,更在意結果,喜歡在一旁指點評判,而不是切實地幫助孩子找出存在的問題,進而解決問題。這種教育方式下,很容易讓孩子產生“隱性攻擊”。

  • 什麼叫”沉浸式教育”?

是指家長能更多的參與孩子的成長過程,更有同理心,在情感上更能與孩子同步,讓孩子真正感受到父母的關心和愛,孩子自然就會敢於正面表達情緒,而不是通過“隱形攻擊”祕密發洩。

媽媽可以把“觀光式教育”轉變成“沉浸式教育”,設身處地地抱著幫孩子解決問題的態度,弄明白孩子真正磨蹭原因是什麼,問問孩子怎麼做才能幫助孩子更快地適應一年級生活。

如果網絡投票給育兒問題排名的話,我相信孩子寫作業這個問題,一定可以排到所有育兒問題的前三名了,之前網上一度火爆一時的“陪寫作業陪到心梗”,還有一個段子不是這樣說的嗎?“半夜聽到隔壁女人一聲怒吼:說,什麼關係?啊?什麼關係?正當我豎起八卦的耳朵趴到窗臺上認真聽的時候,只聽女人又吼:互為相反數啊!我默默地關上了窗戶。”

段子固然博人一笑,可是內裡的心酸卻只有經歷過的人才知道。前幾天有個沒結婚的朋友還跟我說:“我發誓我將來有了孩子,一定不逼孩子寫作業,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生長,做一個好媽媽。”這不就是在說我不是個好媽媽嗎?我用同情的眼神看著她演講,默默地記下這一幕,想等她將來有了孩子之後再來打她臉。

寫作業這個問題可以說是千古難題了,孩子剛上一年級,作業太磨蹭,我也曾經有過這樣的體會,只是我家孩子沒有像這位媽媽說的一樣直接這麼“聽”媽媽的話,把作業本收起來了,照媽媽的描述,我覺得孩子應該是存在以下幾種情況:

1、孩子未從學前身份轉變過來,意識不到自己的責任和義務

孩子剛上一年級,還沒有從學前的輕鬆階段轉換過來思想,以為一年級無非是換了個地方上幼兒園,跟之前的生活沒有太大差異,不明白作業寫不完意味著什麼,也不知道自己該承擔什麼樣的責任和義務。

此時的媽媽可以試著放手,讓孩子承受一次不寫作業的後果。

我家孩子剛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每天晚上也是寫作業慢,於是每次都是寫完就讓她去睡覺了,我幫她善後(收拾書包之類的)。後來有一次收拾書包,語文書忘記給她帶了,有趣的是上課前她發現語文書沒帶,跟老師說讓老師給我打電話,想讓我幫她送學校去。

結果老師告訴她,不會幫助給我打電話的,原因有兩個:一、自己不收書包,造成的後果自己承擔;二、課間只有十分鐘時間,根本來不及送。後來老師又給了她一個方案,如果想不耽誤上課,自己出去借書吧。

結果我家孩子真的跑到隔壁班級借了一本語文書。放學回來進門第一件事就是告訴我:“媽媽,你今天怎麼回事,都沒幫我帶語文書,我以後再也不讓你幫我收書包了。”從那以後每天再晚都堅持自己收書包。

所以媽媽也可以試著做一個“不靠譜”的媽媽,不要事事包辦,讓孩子承擔一次因自己不寫作業而造成的後果(比如被老師批評),孩子下次自然就會督促自己完成作業了。

2、孩子是在“隱性攻擊”

心理學上有個名詞叫“隱性攻擊”,美國心理學家蒂姆·墨菲在他著作的《隱形攻擊》一書中,對“隱形攻擊”行為做出這樣的定義:

關係中弱勢的一方通過拖延、躲避、故意激怒、暗中報復等非直接方式,向強勢一方表達因地位不平等而累積的憤怒。

你可以試想一下是不是總是在不停催孩子,如果你看到孩子慢就不停催,甚至還有可能惡言相向,那麼孩子表面上看著是不抵抗,實際上是在用“隱形攻擊”的方式來向你抗議,孩子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在告訴你:你不是說讓我收起來嗎?我就收起來,看你怎麼辦!

那麼此時媽媽可以轉變一下態度,把“觀光式教育”轉變成“沉浸式教育”:

  • 什麼叫“觀光式教育”?

這是指父母在教育孩子時更像一個觀眾、看客,更在意結果,喜歡在一旁指點評判,而不是切實地幫助孩子找出存在的問題,進而解決問題。這種教育方式下,很容易讓孩子產生“隱性攻擊”。

  • 什麼叫”沉浸式教育”?

是指家長能更多的參與孩子的成長過程,更有同理心,在情感上更能與孩子同步,讓孩子真正感受到父母的關心和愛,孩子自然就會敢於正面表達情緒,而不是通過“隱形攻擊”祕密發洩。

媽媽可以把“觀光式教育”轉變成“沉浸式教育”,設身處地地抱著幫孩子解決問題的態度,弄明白孩子真正磨蹭原因是什麼,問問孩子怎麼做才能幫助孩子更快地適應一年級生活。

3、媽媽平時對孩子過於“民主”

一般孩子在媽媽說讓他把作業收起來的時候,都知道媽媽是在說“反話”,不可能真把作業收起來的,可是這個孩子真的把作業收起來了,顯然是無視媽媽的“權威”,那麼媽媽可以反思一下,是不是在平時教育孩子的時候,沒有把握好跟孩子之間的界限,或者是平時跟孩子開玩笑比較多,沒有豎立起正確的權威形象,導致孩子沒有規則感。

現代社會雖然一貫提倡要尊重孩子,但是尊重是要建立在相互基礎上的,而且在尊重孩子的同時,也要給孩子劃定最基本的行為界限,讓孩子知道,在行為界限之內可以自由、可以民主,但是不能觸碰行為界限的紅線,如果觸碰紅線,那麼就要行使家長對孩子的管教權利,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為。

如果網絡投票給育兒問題排名的話,我相信孩子寫作業這個問題,一定可以排到所有育兒問題的前三名了,之前網上一度火爆一時的“陪寫作業陪到心梗”,還有一個段子不是這樣說的嗎?“半夜聽到隔壁女人一聲怒吼:說,什麼關係?啊?什麼關係?正當我豎起八卦的耳朵趴到窗臺上認真聽的時候,只聽女人又吼:互為相反數啊!我默默地關上了窗戶。”

段子固然博人一笑,可是內裡的心酸卻只有經歷過的人才知道。前幾天有個沒結婚的朋友還跟我說:“我發誓我將來有了孩子,一定不逼孩子寫作業,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生長,做一個好媽媽。”這不就是在說我不是個好媽媽嗎?我用同情的眼神看著她演講,默默地記下這一幕,想等她將來有了孩子之後再來打她臉。

寫作業這個問題可以說是千古難題了,孩子剛上一年級,作業太磨蹭,我也曾經有過這樣的體會,只是我家孩子沒有像這位媽媽說的一樣直接這麼“聽”媽媽的話,把作業本收起來了,照媽媽的描述,我覺得孩子應該是存在以下幾種情況:

1、孩子未從學前身份轉變過來,意識不到自己的責任和義務

孩子剛上一年級,還沒有從學前的輕鬆階段轉換過來思想,以為一年級無非是換了個地方上幼兒園,跟之前的生活沒有太大差異,不明白作業寫不完意味著什麼,也不知道自己該承擔什麼樣的責任和義務。

此時的媽媽可以試著放手,讓孩子承受一次不寫作業的後果。

我家孩子剛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每天晚上也是寫作業慢,於是每次都是寫完就讓她去睡覺了,我幫她善後(收拾書包之類的)。後來有一次收拾書包,語文書忘記給她帶了,有趣的是上課前她發現語文書沒帶,跟老師說讓老師給我打電話,想讓我幫她送學校去。

結果老師告訴她,不會幫助給我打電話的,原因有兩個:一、自己不收書包,造成的後果自己承擔;二、課間只有十分鐘時間,根本來不及送。後來老師又給了她一個方案,如果想不耽誤上課,自己出去借書吧。

結果我家孩子真的跑到隔壁班級借了一本語文書。放學回來進門第一件事就是告訴我:“媽媽,你今天怎麼回事,都沒幫我帶語文書,我以後再也不讓你幫我收書包了。”從那以後每天再晚都堅持自己收書包。

所以媽媽也可以試著做一個“不靠譜”的媽媽,不要事事包辦,讓孩子承擔一次因自己不寫作業而造成的後果(比如被老師批評),孩子下次自然就會督促自己完成作業了。

2、孩子是在“隱性攻擊”

心理學上有個名詞叫“隱性攻擊”,美國心理學家蒂姆·墨菲在他著作的《隱形攻擊》一書中,對“隱形攻擊”行為做出這樣的定義:

關係中弱勢的一方通過拖延、躲避、故意激怒、暗中報復等非直接方式,向強勢一方表達因地位不平等而累積的憤怒。

你可以試想一下是不是總是在不停催孩子,如果你看到孩子慢就不停催,甚至還有可能惡言相向,那麼孩子表面上看著是不抵抗,實際上是在用“隱形攻擊”的方式來向你抗議,孩子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在告訴你:你不是說讓我收起來嗎?我就收起來,看你怎麼辦!

那麼此時媽媽可以轉變一下態度,把“觀光式教育”轉變成“沉浸式教育”:

  • 什麼叫“觀光式教育”?

這是指父母在教育孩子時更像一個觀眾、看客,更在意結果,喜歡在一旁指點評判,而不是切實地幫助孩子找出存在的問題,進而解決問題。這種教育方式下,很容易讓孩子產生“隱性攻擊”。

  • 什麼叫”沉浸式教育”?

是指家長能更多的參與孩子的成長過程,更有同理心,在情感上更能與孩子同步,讓孩子真正感受到父母的關心和愛,孩子自然就會敢於正面表達情緒,而不是通過“隱形攻擊”祕密發洩。

媽媽可以把“觀光式教育”轉變成“沉浸式教育”,設身處地地抱著幫孩子解決問題的態度,弄明白孩子真正磨蹭原因是什麼,問問孩子怎麼做才能幫助孩子更快地適應一年級生活。

3、媽媽平時對孩子過於“民主”

一般孩子在媽媽說讓他把作業收起來的時候,都知道媽媽是在說“反話”,不可能真把作業收起來的,可是這個孩子真的把作業收起來了,顯然是無視媽媽的“權威”,那麼媽媽可以反思一下,是不是在平時教育孩子的時候,沒有把握好跟孩子之間的界限,或者是平時跟孩子開玩笑比較多,沒有豎立起正確的權威形象,導致孩子沒有規則感。

現代社會雖然一貫提倡要尊重孩子,但是尊重是要建立在相互基礎上的,而且在尊重孩子的同時,也要給孩子劃定最基本的行為界限,讓孩子知道,在行為界限之內可以自由、可以民主,但是不能觸碰行為界限的紅線,如果觸碰紅線,那麼就要行使家長對孩子的管教權利,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為。

4、怎麼做才能在寫作業這件事上達到母子和諧?

有句話在網絡上曾經一度廣泛流傳,那就是“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但其實在對待孩子寫作業這件事上,我們還是要遵循四個“不”字,慢慢糾正孩子的不良習慣。

  • 不陪:

為什麼我說家長不要總陪著孩子,原因有兩點:

一是陪伴讓孩子有依賴心理

家長陪在孩子旁邊,孩子很容易依賴家長,但凡是有一點難度的題,孩子就會指望家長來教,自己不願意動腦筋。

二是讓孩子有害怕心理

害怕心理是有的孩子作業中出現一點錯誤,家長就立馬去指出,導致孩子害怕出錯而不敢自主做題。

如果網絡投票給育兒問題排名的話,我相信孩子寫作業這個問題,一定可以排到所有育兒問題的前三名了,之前網上一度火爆一時的“陪寫作業陪到心梗”,還有一個段子不是這樣說的嗎?“半夜聽到隔壁女人一聲怒吼:說,什麼關係?啊?什麼關係?正當我豎起八卦的耳朵趴到窗臺上認真聽的時候,只聽女人又吼:互為相反數啊!我默默地關上了窗戶。”

段子固然博人一笑,可是內裡的心酸卻只有經歷過的人才知道。前幾天有個沒結婚的朋友還跟我說:“我發誓我將來有了孩子,一定不逼孩子寫作業,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生長,做一個好媽媽。”這不就是在說我不是個好媽媽嗎?我用同情的眼神看著她演講,默默地記下這一幕,想等她將來有了孩子之後再來打她臉。

寫作業這個問題可以說是千古難題了,孩子剛上一年級,作業太磨蹭,我也曾經有過這樣的體會,只是我家孩子沒有像這位媽媽說的一樣直接這麼“聽”媽媽的話,把作業本收起來了,照媽媽的描述,我覺得孩子應該是存在以下幾種情況:

1、孩子未從學前身份轉變過來,意識不到自己的責任和義務

孩子剛上一年級,還沒有從學前的輕鬆階段轉換過來思想,以為一年級無非是換了個地方上幼兒園,跟之前的生活沒有太大差異,不明白作業寫不完意味著什麼,也不知道自己該承擔什麼樣的責任和義務。

此時的媽媽可以試著放手,讓孩子承受一次不寫作業的後果。

我家孩子剛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每天晚上也是寫作業慢,於是每次都是寫完就讓她去睡覺了,我幫她善後(收拾書包之類的)。後來有一次收拾書包,語文書忘記給她帶了,有趣的是上課前她發現語文書沒帶,跟老師說讓老師給我打電話,想讓我幫她送學校去。

結果老師告訴她,不會幫助給我打電話的,原因有兩個:一、自己不收書包,造成的後果自己承擔;二、課間只有十分鐘時間,根本來不及送。後來老師又給了她一個方案,如果想不耽誤上課,自己出去借書吧。

結果我家孩子真的跑到隔壁班級借了一本語文書。放學回來進門第一件事就是告訴我:“媽媽,你今天怎麼回事,都沒幫我帶語文書,我以後再也不讓你幫我收書包了。”從那以後每天再晚都堅持自己收書包。

所以媽媽也可以試著做一個“不靠譜”的媽媽,不要事事包辦,讓孩子承擔一次因自己不寫作業而造成的後果(比如被老師批評),孩子下次自然就會督促自己完成作業了。

2、孩子是在“隱性攻擊”

心理學上有個名詞叫“隱性攻擊”,美國心理學家蒂姆·墨菲在他著作的《隱形攻擊》一書中,對“隱形攻擊”行為做出這樣的定義:

關係中弱勢的一方通過拖延、躲避、故意激怒、暗中報復等非直接方式,向強勢一方表達因地位不平等而累積的憤怒。

你可以試想一下是不是總是在不停催孩子,如果你看到孩子慢就不停催,甚至還有可能惡言相向,那麼孩子表面上看著是不抵抗,實際上是在用“隱形攻擊”的方式來向你抗議,孩子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在告訴你:你不是說讓我收起來嗎?我就收起來,看你怎麼辦!

那麼此時媽媽可以轉變一下態度,把“觀光式教育”轉變成“沉浸式教育”:

  • 什麼叫“觀光式教育”?

這是指父母在教育孩子時更像一個觀眾、看客,更在意結果,喜歡在一旁指點評判,而不是切實地幫助孩子找出存在的問題,進而解決問題。這種教育方式下,很容易讓孩子產生“隱性攻擊”。

  • 什麼叫”沉浸式教育”?

是指家長能更多的參與孩子的成長過程,更有同理心,在情感上更能與孩子同步,讓孩子真正感受到父母的關心和愛,孩子自然就會敢於正面表達情緒,而不是通過“隱形攻擊”祕密發洩。

媽媽可以把“觀光式教育”轉變成“沉浸式教育”,設身處地地抱著幫孩子解決問題的態度,弄明白孩子真正磨蹭原因是什麼,問問孩子怎麼做才能幫助孩子更快地適應一年級生活。

3、媽媽平時對孩子過於“民主”

一般孩子在媽媽說讓他把作業收起來的時候,都知道媽媽是在說“反話”,不可能真把作業收起來的,可是這個孩子真的把作業收起來了,顯然是無視媽媽的“權威”,那麼媽媽可以反思一下,是不是在平時教育孩子的時候,沒有把握好跟孩子之間的界限,或者是平時跟孩子開玩笑比較多,沒有豎立起正確的權威形象,導致孩子沒有規則感。

現代社會雖然一貫提倡要尊重孩子,但是尊重是要建立在相互基礎上的,而且在尊重孩子的同時,也要給孩子劃定最基本的行為界限,讓孩子知道,在行為界限之內可以自由、可以民主,但是不能觸碰行為界限的紅線,如果觸碰紅線,那麼就要行使家長對孩子的管教權利,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為。

4、怎麼做才能在寫作業這件事上達到母子和諧?

有句話在網絡上曾經一度廣泛流傳,那就是“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但其實在對待孩子寫作業這件事上,我們還是要遵循四個“不”字,慢慢糾正孩子的不良習慣。

  • 不陪:

為什麼我說家長不要總陪著孩子,原因有兩點:

一是陪伴讓孩子有依賴心理

家長陪在孩子旁邊,孩子很容易依賴家長,但凡是有一點難度的題,孩子就會指望家長來教,自己不願意動腦筋。

二是讓孩子有害怕心理

害怕心理是有的孩子作業中出現一點錯誤,家長就立馬去指出,導致孩子害怕出錯而不敢自主做題。

  • 不說:

孩子做錯題了,先不要給孩子指出來,也不要讓孩子養成中途不會中途問的習慣,告訴孩子不會的題多讀幾遍,如果實在不會先空下來,先把會的做了,等到作業全部完成再來問。這樣孩子就會專注於寫作業這件事,不會遇到一道題不會就來問,耽誤時間不說,又養成了不專注的習慣。

  • 不發火:

有的家長看孩子苦思冥想一道題,就覺得孩子肯定是上課沒認真聽講,氣就不打一處來,噼裡啪啦把孩子罵一頓,殊不知孩子的知識是要不停複習、不斷加固的,如果孩子不能延伸思維,即便是課堂上講過的題型也還是照樣不會,所以父母先不要急著發火,給孩子一個時間讓孩子去理解、去思考。

  • 不對比:

很多家長看到別人家孩子一個小時就能完成的作業,到了自己家孩子這兒兩個小時才完成,內心就開始焦慮,覺得自己孩子比別人家的笨,做事比別人家的慢,繼而就開始催促孩子,希望孩子儘快趕上別人的腳步。

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花期,父母不必跟別人對比也不必著急,只需要用正確的態度面對孩子成長中的各種問題就好,跟孩子的昨天比,不要跟別人比。

如果網絡投票給育兒問題排名的話,我相信孩子寫作業這個問題,一定可以排到所有育兒問題的前三名了,之前網上一度火爆一時的“陪寫作業陪到心梗”,還有一個段子不是這樣說的嗎?“半夜聽到隔壁女人一聲怒吼:說,什麼關係?啊?什麼關係?正當我豎起八卦的耳朵趴到窗臺上認真聽的時候,只聽女人又吼:互為相反數啊!我默默地關上了窗戶。”

段子固然博人一笑,可是內裡的心酸卻只有經歷過的人才知道。前幾天有個沒結婚的朋友還跟我說:“我發誓我將來有了孩子,一定不逼孩子寫作業,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生長,做一個好媽媽。”這不就是在說我不是個好媽媽嗎?我用同情的眼神看著她演講,默默地記下這一幕,想等她將來有了孩子之後再來打她臉。

寫作業這個問題可以說是千古難題了,孩子剛上一年級,作業太磨蹭,我也曾經有過這樣的體會,只是我家孩子沒有像這位媽媽說的一樣直接這麼“聽”媽媽的話,把作業本收起來了,照媽媽的描述,我覺得孩子應該是存在以下幾種情況:

1、孩子未從學前身份轉變過來,意識不到自己的責任和義務

孩子剛上一年級,還沒有從學前的輕鬆階段轉換過來思想,以為一年級無非是換了個地方上幼兒園,跟之前的生活沒有太大差異,不明白作業寫不完意味著什麼,也不知道自己該承擔什麼樣的責任和義務。

此時的媽媽可以試著放手,讓孩子承受一次不寫作業的後果。

我家孩子剛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每天晚上也是寫作業慢,於是每次都是寫完就讓她去睡覺了,我幫她善後(收拾書包之類的)。後來有一次收拾書包,語文書忘記給她帶了,有趣的是上課前她發現語文書沒帶,跟老師說讓老師給我打電話,想讓我幫她送學校去。

結果老師告訴她,不會幫助給我打電話的,原因有兩個:一、自己不收書包,造成的後果自己承擔;二、課間只有十分鐘時間,根本來不及送。後來老師又給了她一個方案,如果想不耽誤上課,自己出去借書吧。

結果我家孩子真的跑到隔壁班級借了一本語文書。放學回來進門第一件事就是告訴我:“媽媽,你今天怎麼回事,都沒幫我帶語文書,我以後再也不讓你幫我收書包了。”從那以後每天再晚都堅持自己收書包。

所以媽媽也可以試著做一個“不靠譜”的媽媽,不要事事包辦,讓孩子承擔一次因自己不寫作業而造成的後果(比如被老師批評),孩子下次自然就會督促自己完成作業了。

2、孩子是在“隱性攻擊”

心理學上有個名詞叫“隱性攻擊”,美國心理學家蒂姆·墨菲在他著作的《隱形攻擊》一書中,對“隱形攻擊”行為做出這樣的定義:

關係中弱勢的一方通過拖延、躲避、故意激怒、暗中報復等非直接方式,向強勢一方表達因地位不平等而累積的憤怒。

你可以試想一下是不是總是在不停催孩子,如果你看到孩子慢就不停催,甚至還有可能惡言相向,那麼孩子表面上看著是不抵抗,實際上是在用“隱形攻擊”的方式來向你抗議,孩子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在告訴你:你不是說讓我收起來嗎?我就收起來,看你怎麼辦!

那麼此時媽媽可以轉變一下態度,把“觀光式教育”轉變成“沉浸式教育”:

  • 什麼叫“觀光式教育”?

這是指父母在教育孩子時更像一個觀眾、看客,更在意結果,喜歡在一旁指點評判,而不是切實地幫助孩子找出存在的問題,進而解決問題。這種教育方式下,很容易讓孩子產生“隱性攻擊”。

  • 什麼叫”沉浸式教育”?

是指家長能更多的參與孩子的成長過程,更有同理心,在情感上更能與孩子同步,讓孩子真正感受到父母的關心和愛,孩子自然就會敢於正面表達情緒,而不是通過“隱形攻擊”祕密發洩。

媽媽可以把“觀光式教育”轉變成“沉浸式教育”,設身處地地抱著幫孩子解決問題的態度,弄明白孩子真正磨蹭原因是什麼,問問孩子怎麼做才能幫助孩子更快地適應一年級生活。

3、媽媽平時對孩子過於“民主”

一般孩子在媽媽說讓他把作業收起來的時候,都知道媽媽是在說“反話”,不可能真把作業收起來的,可是這個孩子真的把作業收起來了,顯然是無視媽媽的“權威”,那麼媽媽可以反思一下,是不是在平時教育孩子的時候,沒有把握好跟孩子之間的界限,或者是平時跟孩子開玩笑比較多,沒有豎立起正確的權威形象,導致孩子沒有規則感。

現代社會雖然一貫提倡要尊重孩子,但是尊重是要建立在相互基礎上的,而且在尊重孩子的同時,也要給孩子劃定最基本的行為界限,讓孩子知道,在行為界限之內可以自由、可以民主,但是不能觸碰行為界限的紅線,如果觸碰紅線,那麼就要行使家長對孩子的管教權利,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為。

4、怎麼做才能在寫作業這件事上達到母子和諧?

有句話在網絡上曾經一度廣泛流傳,那就是“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但其實在對待孩子寫作業這件事上,我們還是要遵循四個“不”字,慢慢糾正孩子的不良習慣。

  • 不陪:

為什麼我說家長不要總陪著孩子,原因有兩點:

一是陪伴讓孩子有依賴心理

家長陪在孩子旁邊,孩子很容易依賴家長,但凡是有一點難度的題,孩子就會指望家長來教,自己不願意動腦筋。

二是讓孩子有害怕心理

害怕心理是有的孩子作業中出現一點錯誤,家長就立馬去指出,導致孩子害怕出錯而不敢自主做題。

  • 不說:

孩子做錯題了,先不要給孩子指出來,也不要讓孩子養成中途不會中途問的習慣,告訴孩子不會的題多讀幾遍,如果實在不會先空下來,先把會的做了,等到作業全部完成再來問。這樣孩子就會專注於寫作業這件事,不會遇到一道題不會就來問,耽誤時間不說,又養成了不專注的習慣。

  • 不發火:

有的家長看孩子苦思冥想一道題,就覺得孩子肯定是上課沒認真聽講,氣就不打一處來,噼裡啪啦把孩子罵一頓,殊不知孩子的知識是要不停複習、不斷加固的,如果孩子不能延伸思維,即便是課堂上講過的題型也還是照樣不會,所以父母先不要急著發火,給孩子一個時間讓孩子去理解、去思考。

  • 不對比:

很多家長看到別人家孩子一個小時就能完成的作業,到了自己家孩子這兒兩個小時才完成,內心就開始焦慮,覺得自己孩子比別人家的笨,做事比別人家的慢,繼而就開始催促孩子,希望孩子儘快趕上別人的腳步。

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花期,父母不必跟別人對比也不必著急,只需要用正確的態度面對孩子成長中的各種問題就好,跟孩子的昨天比,不要跟別人比。

結語: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爸爸媽媽一定有具備一定的包容性,相信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也都有自己的花期,只要我們用心陪伴孩子,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孩子一定會越來好的。

我是兩個孩子的職場媽媽,關注我的頭條號,獲取更多有價值的育兒信息!

努丽
2019-02-23


孩子沒寫作業,我很平靜。

我什麼也沒說,走出孩子書房,輕輕地關上了門。

我走出家門,直奔超市。

在路上打了個電話。

走進超市,我買了排骨,雞翅等等好多東西,回到家開始哼著歌在廚房裡忙活。

我做了一大桌子菜,然後溫和地叫孩子來吃飯。


孩子沒寫作業,我很平靜。

我什麼也沒說,走出孩子書房,輕輕地關上了門。

我走出家門,直奔超市。

在路上打了個電話。

走進超市,我買了排骨,雞翅等等好多東西,回到家開始哼著歌在廚房裡忙活。

我做了一大桌子菜,然後溫和地叫孩子來吃飯。


孩子看見滿桌的菜,愣了愣,我和顏悅色:“吃吧,孩子,多吃點才壯實。”

他坐下來狼吞虎嚥地吃起來……

第二天中午回來,他的臉上還掛著淚痕。

我說:“孩子,去寫作業吧。”他走進書房認真地寫起來。

熊孩子,不收拾哪成?

我很不容易,老公長年在外出差,我一個人帶著兒子,我盡心盡力地想讓他好好學習,但女人總少陽剛之氣,所以我只能求助外力。

還記得我打過電話吧,您知道我打給誰了嗎?當然是孩子的班主任了。我說:“xx,沒寫作業,你一定檢查他,狠狠地揍他一頓。”


孩子沒寫作業,我很平靜。

我什麼也沒說,走出孩子書房,輕輕地關上了門。

我走出家門,直奔超市。

在路上打了個電話。

走進超市,我買了排骨,雞翅等等好多東西,回到家開始哼著歌在廚房裡忙活。

我做了一大桌子菜,然後溫和地叫孩子來吃飯。


孩子看見滿桌的菜,愣了愣,我和顏悅色:“吃吧,孩子,多吃點才壯實。”

他坐下來狼吞虎嚥地吃起來……

第二天中午回來,他的臉上還掛著淚痕。

我說:“孩子,去寫作業吧。”他走進書房認真地寫起來。

熊孩子,不收拾哪成?

我很不容易,老公長年在外出差,我一個人帶著兒子,我盡心盡力地想讓他好好學習,但女人總少陽剛之氣,所以我只能求助外力。

還記得我打過電話吧,您知道我打給誰了嗎?當然是孩子的班主任了。我說:“xx,沒寫作業,你一定檢查他,狠狠地揍他一頓。”


這一頓打太管用了,他乖乖地去寫作業,並且很快做完了。

過了幾天,班主任打來電話,高興地說:“這幫熊孩子都變得乖巧可愛了,謝謝你呀,姐。”

遇到此類事,生氣發火就輸了,逼他回來寫就驗證了“大人從來不說真話”。這時,只有和老師溝通好,讓他體驗“不做作業會被懲戒”,他就知道“寫作業是他自已不可推卸的責任。”

教育微言123
2019-08-09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我家。

當他收起作業時,我沒有理睬他。

第二天早早起床,洗漱完畢,做好早點,打發老公叫他起床。

那幾天恰好是十一國慶假期。

我家在農村。吃過早點,開動三輪車上地幹活了。

正是農忙季節,我們這兒一大半人家地上都種棉花。盛開的棉田像泊下來的雲朵,這兒一大片白,那兒白一大片。

我給小寶一個塑料編織袋,規定他必須摘夠十斤棉花才可以休息喝水吃東西。

搶收季節,所有的農家孩子都參與到了勞動中,無一例外。

小寶很認真地勞作,趕在中午前就完成了任務。

這樣連續了四天。小寶的臉晒黑了,嘴角起了燎泡,手被棉朵上的刺扎破了好幾處,手腕上到處是劃傷。

終於在第五天時,小寶自己說:“媽媽,今天能不能讓我在家休息一下,我要做作業。”

我說不行,必須再堅持一天。就像正式上課一樣,五天後才可以休息兩天。

從那以後,他小學、初中、高中的作業從來沒有被我們督促過。

通過勞動教育,讓孩子明白:

①誰有誰的事情,誰有誰的責任。

②上好學、做作業是他自己的事情。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我家。

當他收起作業時,我沒有理睬他。

第二天早早起床,洗漱完畢,做好早點,打發老公叫他起床。

那幾天恰好是十一國慶假期。

我家在農村。吃過早點,開動三輪車上地幹活了。

正是農忙季節,我們這兒一大半人家地上都種棉花。盛開的棉田像泊下來的雲朵,這兒一大片白,那兒白一大片。

我給小寶一個塑料編織袋,規定他必須摘夠十斤棉花才可以休息喝水吃東西。

搶收季節,所有的農家孩子都參與到了勞動中,無一例外。

小寶很認真地勞作,趕在中午前就完成了任務。

這樣連續了四天。小寶的臉晒黑了,嘴角起了燎泡,手被棉朵上的刺扎破了好幾處,手腕上到處是劃傷。

終於在第五天時,小寶自己說:“媽媽,今天能不能讓我在家休息一下,我要做作業。”

我說不行,必須再堅持一天。就像正式上課一樣,五天後才可以休息兩天。

從那以後,他小學、初中、高中的作業從來沒有被我們督促過。

通過勞動教育,讓孩子明白:

①誰有誰的事情,誰有誰的責任。

②上好學、做作業是他自己的事情。

橹翁
2019-08-19

如果我遇到這種情況,也會像媽媽一樣做。


我曾經接手一個二年級,有這樣一個學生:上課總是焉不拉嘰的,毫無精神。一翻一年級成績,語文數學都只有八九分。聽同事說,他在很小的時候被村裡的牛頂過,算是受了刺激,影響到了智力。所以,開始我基本沒怎麼管。智障嘛,誰來教估計都差不多。我講課,要麼玩東西,要麼睡覺,基本不聽,學習似乎不管他的事。

如果我遇到這種情況,也會像媽媽一樣做。


我曾經接手一個二年級,有這樣一個學生:上課總是焉不拉嘰的,毫無精神。一翻一年級成績,語文數學都只有八九分。聽同事說,他在很小的時候被村裡的牛頂過,算是受了刺激,影響到了智力。所以,開始我基本沒怎麼管。智障嘛,誰來教估計都差不多。我講課,要麼玩東西,要麼睡覺,基本不聽,學習似乎不管他的事。



但我後來一觀察,只要一到了下課,他就特別有精神,似乎有使不完的勁兒。這哪裡像個智障的孩子啊?我再留心觀察,這傢伙特別喜歡踢球,不是足球,而是學校幾近報廢的籃球。每次下課或者體育課,他都踢得滿頭大汗,意猶未盡。


可是一到了上課,人就沒了精神,奄奄一息,或者埋頭大睡。對學習始終提不起興趣。而到了下課或體育課則滿血復活,玩得汗流浹背,紅光滿面。

看到這個樣子,我憑直覺判斷:這不是個智障的孩子,而是一個對學習還沒培養起興趣的人。你不是喜歡踢球嗎?你不是總感覺球沒踢夠嗎?那我就讓你踢。

如果我遇到這種情況,也會像媽媽一樣做。


我曾經接手一個二年級,有這樣一個學生:上課總是焉不拉嘰的,毫無精神。一翻一年級成績,語文數學都只有八九分。聽同事說,他在很小的時候被村裡的牛頂過,算是受了刺激,影響到了智力。所以,開始我基本沒怎麼管。智障嘛,誰來教估計都差不多。我講課,要麼玩東西,要麼睡覺,基本不聽,學習似乎不管他的事。



但我後來一觀察,只要一到了下課,他就特別有精神,似乎有使不完的勁兒。這哪裡像個智障的孩子啊?我再留心觀察,這傢伙特別喜歡踢球,不是足球,而是學校幾近報廢的籃球。每次下課或者體育課,他都踢得滿頭大汗,意猶未盡。


可是一到了上課,人就沒了精神,奄奄一息,或者埋頭大睡。對學習始終提不起興趣。而到了下課或體育課則滿血復活,玩得汗流浹背,紅光滿面。

看到這個樣子,我憑直覺判斷:這不是個智障的孩子,而是一個對學習還沒培養起興趣的人。你不是喜歡踢球嗎?你不是總感覺球沒踢夠嗎?那我就讓你踢。



一次下課,我就給他說:“你覺得球沒踢夠,以後你就天天踢吧!”小孩子也沒其他心眼,點頭同意了。或許有的人會覺得我很過分,我讓他上課踢,下課踢,有時我還陪他踢。他也從沒拒絕過。整整踢了三天。三天後他給我說:“老師,我不踢球了。”我說:“那你幹啥?”“上課。”他回答道。

於是,我就讓他進教室上課。說來奇了,這下他上課有精神了,聽課認真了,課堂上也不睡覺了。再加之我經常給他抽問,這下子,他幾乎成了課堂上最活躍的學生之一。

期末學校統考,數學我沒印象了,只記得語文考了五十幾。或許有的人會說,這也不算高啊!確實不高,但我只想尊重事實,無意誇大。

但你想想,一個被定性為智障的孩子,一個對學習毫無興趣的學生,現在能考到五十多分,而且,對學習更是興致勃勃。這難道不是一個勝利?

可惜,我在那裡只任教了一年就調離了,至今不知道這孩子以後的學習如何,發展怎樣。

如果我遇到這種情況,也會像媽媽一樣做。


我曾經接手一個二年級,有這樣一個學生:上課總是焉不拉嘰的,毫無精神。一翻一年級成績,語文數學都只有八九分。聽同事說,他在很小的時候被村裡的牛頂過,算是受了刺激,影響到了智力。所以,開始我基本沒怎麼管。智障嘛,誰來教估計都差不多。我講課,要麼玩東西,要麼睡覺,基本不聽,學習似乎不管他的事。



但我後來一觀察,只要一到了下課,他就特別有精神,似乎有使不完的勁兒。這哪裡像個智障的孩子啊?我再留心觀察,這傢伙特別喜歡踢球,不是足球,而是學校幾近報廢的籃球。每次下課或者體育課,他都踢得滿頭大汗,意猶未盡。


可是一到了上課,人就沒了精神,奄奄一息,或者埋頭大睡。對學習始終提不起興趣。而到了下課或體育課則滿血復活,玩得汗流浹背,紅光滿面。

看到這個樣子,我憑直覺判斷:這不是個智障的孩子,而是一個對學習還沒培養起興趣的人。你不是喜歡踢球嗎?你不是總感覺球沒踢夠嗎?那我就讓你踢。



一次下課,我就給他說:“你覺得球沒踢夠,以後你就天天踢吧!”小孩子也沒其他心眼,點頭同意了。或許有的人會覺得我很過分,我讓他上課踢,下課踢,有時我還陪他踢。他也從沒拒絕過。整整踢了三天。三天後他給我說:“老師,我不踢球了。”我說:“那你幹啥?”“上課。”他回答道。

於是,我就讓他進教室上課。說來奇了,這下他上課有精神了,聽課認真了,課堂上也不睡覺了。再加之我經常給他抽問,這下子,他幾乎成了課堂上最活躍的學生之一。

期末學校統考,數學我沒印象了,只記得語文考了五十幾。或許有的人會說,這也不算高啊!確實不高,但我只想尊重事實,無意誇大。

但你想想,一個被定性為智障的孩子,一個對學習毫無興趣的學生,現在能考到五十多分,而且,對學習更是興致勃勃。這難道不是一個勝利?

可惜,我在那裡只任教了一年就調離了,至今不知道這孩子以後的學習如何,發展怎樣。



所以我在思考:一個高明的教育者首先就應該培養起孩子的學習興趣。有了興趣,那他絕對是一位“不用揚鞭自奮蹄”的勤奮學習者。對一個自己懂得勤奮學習的人,試問,有幾個家長還需要操心?

我的孩子也經常遇到不想看書,不想做作業的情況。但我從來不強求,我給他的建議就是:“不想看書就睡覺,休息,玩耍。”

記得是李大釗的一句話:“要學就學個踏實,要玩就玩個痛快!”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強迫孩子學習必是最失敗的教育方式。

這就是我像媽媽做的原因。

懒懒推文
2019-08-29

我外甥開學就上六年級了。暑假期間,我姐說,8月中旬鋼琴就考級了,你抓緊練練。可是我外甥只想玩,我姐說,不練琴可以,那你就去太陽底下跳繩,2小時候再回來,今天這琴就不用練了。結果,我外甥拿著跳繩就下樓,真的在樓下2個小時才上來,當然不是一直跳繩,但是一直在太陽地是真的。所以說, 有些孩子,只要不寫作業之類的,讓幹啥都行...

你想讓他聽話的時候,他不聽話,你不想他聽話的時候,他乖的又不得了。

我兒子快4歲了, 我們家離幼兒園很近,幾分鐘就到了,他每天都在家磨蹭,很多次到學校後,晨檢都結束了。班裡的其他孩子早餐都吃完了,我就想,早餐不吃,就餓著,反正磨蹭的人不是我,結果,小孩覺得,不吃早飯挺好的...要是學校有活動之類的,他倒是早上挺麻利的。所以現在我早上就早點叫他起床。他要是不想起我就說,原本不該起那麼早的,就是因為你磨蹭所以才需要早起...慢慢的他動作也能快點了。

所以,家長對於這些情況,慢慢的來,好好的跟孩子說。而且一年級的孩子,不想寫作業可能是不會寫,或者是耐心不夠,家長可以陪著孩子慢慢來。不能操之過急的。

小杨养娃
2019-09-03

強烈建議:家長或者老師,不要對著三年級以下的孩子,說反話。

我的鄰居,經常對著自家,三四歲的小孩說反話,有一次孩子說不餓,不想吃飯。

結果鄰居說,不想吃就不吃,把飯倒了吧。

孩子拿起碗,就把飯倒垃圾桶裡了,鄰居氣的,抬手就給了孩子一巴掌。

把孩子打的哇哇大哭😭,孩子也不知道自己哪兒錯了。

長此以往,這麼教孩子,結果就是:把孩子給教傻了。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三年級以下的孩子,年齡越小越聽不懂反話。

讓孩子吃飯、寫作業,最好用簡單、明瞭、易懂的語言。

這樣孩子聽的懂,家長教育才會更省心,更見效。


我是小楊,歡迎大家點擊關注。

仟颜
2019-06-27

看到題主的問題,真的是第一時間就樂了。這樣的問題我也遇到過。現在回望,才發現其實這幾年踩了很多坑。前面答主說了很多的理論,那我說一下我對如何讓孩子高效完成作業的看法.

一、寫作業的正確開啟方式:

我發現很多人都在抱怨孩子作業拖拉,磨蹭,不認真。我家孩子也有過這個的一個階段,做好數學出來玩一下(做數學用時15分鐘)做好英語要求休息一下(做英語用時10分鐘),其實他休息的時間比做作業的時間還要長。原本1小時內可以將所有作業完成,最後拖到2小時。

拖拉磨蹭的原因是什麼呢?是習慣。

沒有好的作業習慣,便會有很多其他的問題拖累作業。

看到題主的問題,真的是第一時間就樂了。這樣的問題我也遇到過。現在回望,才發現其實這幾年踩了很多坑。前面答主說了很多的理論,那我說一下我對如何讓孩子高效完成作業的看法.

一、寫作業的正確開啟方式:

我發現很多人都在抱怨孩子作業拖拉,磨蹭,不認真。我家孩子也有過這個的一個階段,做好數學出來玩一下(做數學用時15分鐘)做好英語要求休息一下(做英語用時10分鐘),其實他休息的時間比做作業的時間還要長。原本1小時內可以將所有作業完成,最後拖到2小時。

拖拉磨蹭的原因是什麼呢?是習慣。

沒有好的作業習慣,便會有很多其他的問題拖累作業。

如何高效完成作業?

1、在小朋友第一次做作業的時候,就要明確地告訴他,寫作業之前要吃水果、要上廁所,統統完成。桌面上除了書本、文具,其他雜物一律收走。

然後給孩子示範如何合理地安排作業順序,以預估作業所需時間。


如:首先在精神最佳的狀態做數學,然後英語,最後語文。因為語文大多是抄寫跟背誦,所以放在最後。我們就曾經因為孩子要先做語文,背書背不過,連帶著後面的作業都做得不好。

看到題主的問題,真的是第一時間就樂了。這樣的問題我也遇到過。現在回望,才發現其實這幾年踩了很多坑。前面答主說了很多的理論,那我說一下我對如何讓孩子高效完成作業的看法.

一、寫作業的正確開啟方式:

我發現很多人都在抱怨孩子作業拖拉,磨蹭,不認真。我家孩子也有過這個的一個階段,做好數學出來玩一下(做數學用時15分鐘)做好英語要求休息一下(做英語用時10分鐘),其實他休息的時間比做作業的時間還要長。原本1小時內可以將所有作業完成,最後拖到2小時。

拖拉磨蹭的原因是什麼呢?是習慣。

沒有好的作業習慣,便會有很多其他的問題拖累作業。

如何高效完成作業?

1、在小朋友第一次做作業的時候,就要明確地告訴他,寫作業之前要吃水果、要上廁所,統統完成。桌面上除了書本、文具,其他雜物一律收走。

然後給孩子示範如何合理地安排作業順序,以預估作業所需時間。


如:首先在精神最佳的狀態做數學,然後英語,最後語文。因為語文大多是抄寫跟背誦,所以放在最後。我們就曾經因為孩子要先做語文,背書背不過,連帶著後面的作業都做得不好。

2、估計作業時間:數學+英語 半小時內做完,休息20分鐘,語文40分鐘。

這樣將作業時間具休息化,避免了孩子無視時間,養成拖拉的習慣。


3、專注完成作業

如果孩子還沒有養成自己認真做作業的習慣,開始的時候家長陪一下,幫助孩子孩子集中注意力做作業。家長陪一段,再慢慢放手。

面對一件孩子不擅長的事,我們告訴他怎麼做,跟和他一起做是不一樣的。

讓孩子能夠體會到,在這個規定時間內我認真做好,然後就可以有時間玩。他才會從內心生出主動性。

看到題主的問題,真的是第一時間就樂了。這樣的問題我也遇到過。現在回望,才發現其實這幾年踩了很多坑。前面答主說了很多的理論,那我說一下我對如何讓孩子高效完成作業的看法.

一、寫作業的正確開啟方式:

我發現很多人都在抱怨孩子作業拖拉,磨蹭,不認真。我家孩子也有過這個的一個階段,做好數學出來玩一下(做數學用時15分鐘)做好英語要求休息一下(做英語用時10分鐘),其實他休息的時間比做作業的時間還要長。原本1小時內可以將所有作業完成,最後拖到2小時。

拖拉磨蹭的原因是什麼呢?是習慣。

沒有好的作業習慣,便會有很多其他的問題拖累作業。

如何高效完成作業?

1、在小朋友第一次做作業的時候,就要明確地告訴他,寫作業之前要吃水果、要上廁所,統統完成。桌面上除了書本、文具,其他雜物一律收走。

然後給孩子示範如何合理地安排作業順序,以預估作業所需時間。


如:首先在精神最佳的狀態做數學,然後英語,最後語文。因為語文大多是抄寫跟背誦,所以放在最後。我們就曾經因為孩子要先做語文,背書背不過,連帶著後面的作業都做得不好。

2、估計作業時間:數學+英語 半小時內做完,休息20分鐘,語文40分鐘。

這樣將作業時間具休息化,避免了孩子無視時間,養成拖拉的習慣。


3、專注完成作業

如果孩子還沒有養成自己認真做作業的習慣,開始的時候家長陪一下,幫助孩子孩子集中注意力做作業。家長陪一段,再慢慢放手。

面對一件孩子不擅長的事,我們告訴他怎麼做,跟和他一起做是不一樣的。

讓孩子能夠體會到,在這個規定時間內我認真做好,然後就可以有時間玩。他才會從內心生出主動性。

二、作業檢查

這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步驟,很多孩子不喜歡檢查作業,作業做完,筆一扔,萬事大吉!

但是這個步驟也是低年級作業習慣中重要的一項,它包括:獨立檢查作業,要留下檢查的痕跡,劃關鍵詞、驗算。

看到題主的問題,真的是第一時間就樂了。這樣的問題我也遇到過。現在回望,才發現其實這幾年踩了很多坑。前面答主說了很多的理論,那我說一下我對如何讓孩子高效完成作業的看法.

一、寫作業的正確開啟方式:

我發現很多人都在抱怨孩子作業拖拉,磨蹭,不認真。我家孩子也有過這個的一個階段,做好數學出來玩一下(做數學用時15分鐘)做好英語要求休息一下(做英語用時10分鐘),其實他休息的時間比做作業的時間還要長。原本1小時內可以將所有作業完成,最後拖到2小時。

拖拉磨蹭的原因是什麼呢?是習慣。

沒有好的作業習慣,便會有很多其他的問題拖累作業。

如何高效完成作業?

1、在小朋友第一次做作業的時候,就要明確地告訴他,寫作業之前要吃水果、要上廁所,統統完成。桌面上除了書本、文具,其他雜物一律收走。

然後給孩子示範如何合理地安排作業順序,以預估作業所需時間。


如:首先在精神最佳的狀態做數學,然後英語,最後語文。因為語文大多是抄寫跟背誦,所以放在最後。我們就曾經因為孩子要先做語文,背書背不過,連帶著後面的作業都做得不好。

2、估計作業時間:數學+英語 半小時內做完,休息20分鐘,語文40分鐘。

這樣將作業時間具休息化,避免了孩子無視時間,養成拖拉的習慣。


3、專注完成作業

如果孩子還沒有養成自己認真做作業的習慣,開始的時候家長陪一下,幫助孩子孩子集中注意力做作業。家長陪一段,再慢慢放手。

面對一件孩子不擅長的事,我們告訴他怎麼做,跟和他一起做是不一樣的。

讓孩子能夠體會到,在這個規定時間內我認真做好,然後就可以有時間玩。他才會從內心生出主動性。

二、作業檢查

這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步驟,很多孩子不喜歡檢查作業,作業做完,筆一扔,萬事大吉!

但是這個步驟也是低年級作業習慣中重要的一項,它包括:獨立檢查作業,要留下檢查的痕跡,劃關鍵詞、驗算。

三、低齡孩子思維方式直觀,家長跟他們說話時,不能帶情緒,更不要嚇唬威脅,威脅一兩次或許有用,隨著孩子漸漸長大,威脅其實無用。


家長有什麼要求,可以直接表達,不要讓孩子猜不透媽媽到底要我做什麼。

其次,像題主說的“不要想寫,就收起來”,這傳遞給孩子的是一種遇事很快就放棄的潛意識,而不是我們現在遇到什麼問題,如何去找方法解決的積極態度。

看到題主的問題,真的是第一時間就樂了。這樣的問題我也遇到過。現在回望,才發現其實這幾年踩了很多坑。前面答主說了很多的理論,那我說一下我對如何讓孩子高效完成作業的看法.

一、寫作業的正確開啟方式:

我發現很多人都在抱怨孩子作業拖拉,磨蹭,不認真。我家孩子也有過這個的一個階段,做好數學出來玩一下(做數學用時15分鐘)做好英語要求休息一下(做英語用時10分鐘),其實他休息的時間比做作業的時間還要長。原本1小時內可以將所有作業完成,最後拖到2小時。

拖拉磨蹭的原因是什麼呢?是習慣。

沒有好的作業習慣,便會有很多其他的問題拖累作業。

如何高效完成作業?

1、在小朋友第一次做作業的時候,就要明確地告訴他,寫作業之前要吃水果、要上廁所,統統完成。桌面上除了書本、文具,其他雜物一律收走。

然後給孩子示範如何合理地安排作業順序,以預估作業所需時間。


如:首先在精神最佳的狀態做數學,然後英語,最後語文。因為語文大多是抄寫跟背誦,所以放在最後。我們就曾經因為孩子要先做語文,背書背不過,連帶著後面的作業都做得不好。

2、估計作業時間:數學+英語 半小時內做完,休息20分鐘,語文40分鐘。

這樣將作業時間具休息化,避免了孩子無視時間,養成拖拉的習慣。


3、專注完成作業

如果孩子還沒有養成自己認真做作業的習慣,開始的時候家長陪一下,幫助孩子孩子集中注意力做作業。家長陪一段,再慢慢放手。

面對一件孩子不擅長的事,我們告訴他怎麼做,跟和他一起做是不一樣的。

讓孩子能夠體會到,在這個規定時間內我認真做好,然後就可以有時間玩。他才會從內心生出主動性。

二、作業檢查

這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步驟,很多孩子不喜歡檢查作業,作業做完,筆一扔,萬事大吉!

但是這個步驟也是低年級作業習慣中重要的一項,它包括:獨立檢查作業,要留下檢查的痕跡,劃關鍵詞、驗算。

三、低齡孩子思維方式直觀,家長跟他們說話時,不能帶情緒,更不要嚇唬威脅,威脅一兩次或許有用,隨著孩子漸漸長大,威脅其實無用。


家長有什麼要求,可以直接表達,不要讓孩子猜不透媽媽到底要我做什麼。

其次,像題主說的“不要想寫,就收起來”,這傳遞給孩子的是一種遇事很快就放棄的潛意識,而不是我們現在遇到什麼問題,如何去找方法解決的積極態度。

就作業拖拉,媽媽可以問他:這個事,你覺得怎麼辦比較好?你有什麼方法可以快一點完成作業嗎?

如果孩子自己能拿得出解決方法,如孩子說:“媽媽,你再給我20分鐘,我肯定能寫好。”

那,不妨給他時間去完成。

這也是對孩子自己我管理能力的一種提升。


所以,作業是一場修行,需要家長與孩子共同努力。

百合果果成长记
2019-09-04

我們的孩子是今年小學一年級。我家的小外甥今年是小學六年級。

剛開始我小外甥上學的時候,我一直以為就我小外甥是這麼慢的磨蹭,不願意寫作業了,後來發現了,這是現在所有小孩的通病。他為什麼就不願意寫作業,只要不寫作業做什麼都行。

小外甥,讓他寫作業,不是一會兒要上廁所,就是一會兒要喝水,要麼就,餓了要吃點東西。如果你檢查作業的時候,要求他必須完成作業的時候,他可能跑到衛生間去洗澡了,平時洗澡,三五分鐘就完事兒,一說到學習,洗澡可能就得三四十分鐘。

真是,只要不讓學習,幹什麼都願意,平時讓做別的,非常不聽話,但是跟學習比較起來,其他呢就是比較聽話了。

這次的暑假作業,要求背誦的又沒有完成,所以就不給簽字,但是呢,不簽字就不簽字。不知道他們老師是怎麼檢查暑假作業的,竟然沒有訓學生,竟然沒有找家長,竟然沒有反饋。作業的檢查應該是老師的責任跟義務。

我們家孩子,課外美術留的家庭作業,總要拖延到上美術課那天才完成,平時畫5個小時都未必能畫出來,但是馬上要上課了,可能一個小時都畫出來的,畫出來的又快又好,你不服都不行。

給不同孩子要有不同的對策,現在的孩子太聰明瞭,他們的小腦瓜小聰明一使出來,有時候把家長耍得一愣一愣的。家長在孩子面前關於孩子的學習,玩上面儘量少說話,少許諾,否則就會容易被孩子鑽空子。

針對這麼不願意寫作業,想玩聽話的孩子,下次就不要這樣說了,告訴他必須寫完作業,寫完作業才能去玩,寫完作業才能做最喜歡的事情,想看電視還是想玩什麼玩具啊,或者是想吃什麼好吃的。

要慢慢的你就會發現另一個問題產生了。就是作業雖然說完成了,但是看著慘不忍睹啊。字寫的。都沒法認,結果就更不要說了,所以這時候一定要有對策,要改變方式。作業完成是結果,但是我們作業完成要求的是做好會寫,會背會記住。

這個方法今年我準備也要用在我的小外甥身上,這幾天我每天敦促兩個孩子,一天要讀一句名言,同時對我小外甥格外要求出現名言的出處和作者的時候,一定要自己百度去找這個名言的出處的介紹,包括作者的介紹,同時反饋給我複述出來。

好多家長是非常勤奮的,勤奮的有點過了頭。把孩子應該做的事情或者孩子主動,或者孩子略微費點事都能做的事情,家長都幫著孩子完成了,慢慢的孩子就變得越來越懶惰了,現在手機這麼方便,孩子看手機不僅僅是玩和看遊戲,看圖片,看視頻看抖音的,要讓孩子用手機學會學習,要讓孩子看手機去查找內容,同時有人說孩子看手機他不學習就是偷著看遊戲,很簡單,你佈置孩子學的內容之後要讓孩子複述,比如我讓我的小外甥去查作者查那個名著的,我讓他查完之後他告訴我查完了,不行我要讓他給我複述出來,同時要歸類總結出來,不會慢慢的學,誰會還要學呀,都是不會才學嘛。

芝麻辰小七
2019-09-03

孩子本身就是教育的主體,不想寫作業可以呀,第二天上學,老師一喊收作業,孩子自然就慌了。

都說孩子怕老師不怕家長。遇到孩子不想寫作業了就和老師溝通,只要老師找孩子談心了,孩子自然就會有敬畏感了。

我的一個朋友,自己就是老師。她的孩子在上學時也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寫作業磨磨嘰嘰,家長的催促也不管用。

後來朋友就不管她兒子了,只說了一句:我們家的規矩是九點必須關燈睡覺。到了九點,孩子作業還沒寫完,朋友二話不說,關燈睡覺了。

孩子急了,關燈沒法寫作業呀,不寫作業就交不了作業,不交作業就會有麻煩了。

朋友說我家就這規矩,你想寫也行,自己想辦法解決。於是這小孩兒搬個小桌子板凳坐到了樓道里就著樓道的聲控燈寫作業。

就這一次,小孩子再也沒有寫作業磨磨嘰嘰,更沒有不想寫作業,或者說是不敢不寫。

森鱼派
2019-04-26

朋友的兒子最近創了學校一個記錄,上學4年來沒交過一次完整的作業。他們夫妻倆想盡一切辦法,軟硬兼施,但兒子對作業的厭煩程度遠超他們的想象。如果說有什麼能讓他們稍感安心的,就是兒子對他們的責罰從不記恨,通常過了一會兒就忘得一乾二淨。

朋友跟我們說起週末一件讓她哭笑不得的事。週五晚上兒子吃完飯看了會電視,7點多就想爬上床睡覺,馬上被他老爸呵斥,要求他去好好複習語文,9點鐘才能睡覺。兒子乖乖坐在書桌前拿著語文試卷看,他爸很滿意,回書房繼續做自己的事。快到9點他爸想去瞧瞧兒子“複習”得怎麼樣,這一瞧差點沒把他氣暈,一個多小時過去,兒子拿的還是原來那張卷子,而且看的還是同一版,小傢伙這是在等9點的鐘聲敲響啊!聽著朋友繪聲繪色的描述,我們都捧腹大笑,小傢伙是天真可愛,但作為家長看到孩子每天這樣,恐怕就笑不出來了。

“做作業”對於鄰居家同樣是一件災難性的事。每天晚上爸媽輪番上陣,大人的嘶吼聲、孩子的哭鬧聲震天動地。當你偶爾聽到小傢伙興奮地在陽臺大聲喊“我做完作業啦!”你就知道那天對於他的父母來說有多幸運。

到底孩子有多討厭做作業?看看我孩子的小學畢業留言冊就知道了,在“最討厭的事”那一欄居然有一半的同學都寫了“做作業”。

孩子討厭做作業,家長更討厭輔導作業,“作業”已經成了“作孽”。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