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的景仁宮和永壽宮內有兩座石屏風,有專家認為可能是元代遺存
故宮的景仁宮和永壽宮內有兩座石屏風,有專家認為可能是元代遺存
故宮的景仁宮和永壽宮內有兩座石屏風,有專家認為可能是元代遺存
故宮的景仁宮和永壽宮內有兩座石屏風,有專家認為可能是元代遺存
故宮的景仁宮和永壽宮內有兩座石屏風,有專家認為可能是元代遺存
故宮的景仁宮和永壽宮內有兩座石屏風,有專家認為可能是元代遺存
故宮的景仁宮和永壽宮內有兩座石屏風,有專家認為可能是元代遺存
故宮的景仁宮和永壽宮內有兩座石屏風,有專家認為可能是元代遺存
故宮的景仁宮和永壽宮內有兩座石屏風,有專家認為可能是元代遺存
故宮的景仁宮和永壽宮內有兩座石屏風,有專家認為可能是元代遺存
故宮的景仁宮和永壽宮內有兩座石屏風,有專家認為可能是元代遺存
故宮的景仁宮和永壽宮內有兩座石屏風,有專家認為可能是元代遺存
故宮的景仁宮和永壽宮內有兩座石屏風,有專家認為可能是元代遺存
故宮的景仁宮和永壽宮內有兩座石屏風,有專家認為可能是元代遺存
故宮的景仁宮和永壽宮內有兩座石屏風,有專家認為可能是元代遺存
犄角旮旯逛北京
1/14 故宮是明清兩代的皇宮,其建築形式既多種多樣又遵循一定之規,例如在故宮的很多院落內都設有影壁。影壁又稱照壁或者屏,是中國傳統建築中一種重要的形式,既能起到裝飾作用也有遮擋隱私的實際用途,甚至還和趨吉避凶的風水有關。今天旮旯兒就和大家聊聊東西六宮中的影壁。\n有圖有真相,遊覽更有意思的北京城,敬請關注旮旯兒的頭條號【犄角旮旯逛北京】。九百多篇原創照片文字,歡迎閱讀原文轉發。
2/14 現存故宮建築中大多數都經過改造或重建,東六宮的景仁宮卻基本保留了明代特徵。在景仁宮內擺放的影壁是一座石屏,石屏的底座雕的是四隻凶猛的靠山獸。關於此物說法不一,早期多認為是明代之物,近來有些觀點認為可能是元代遺物,依據是石屏的靠山獸和斷虹橋上的很相似。這張照片是旮旯兒2001年拍的,當時石屏周圍還是鐵欄杆。
3/14 近年景仁宮石屏周圍的護欄已經換成了石欄杆,但是遊客一定要清楚,石欄並非原物而是後添加的保護設施。
4/14 和景仁宮對應的西六宮永壽宮大門口也有一座一模一樣的石屏,只是石屏上所嵌的大理石圖案有所不同。
5/14 同樣,現在永壽宮的這座石屏周圍也換成了石欄杆。
6/14 東六宮的永和宮最早叫永安宮,雍正皇帝就出生在這裡。不同於景仁宮和永壽宮,永安宮內的影壁是一座木影壁。
7/14 永安宮的木影壁中間安有屏門,這有點兒像垂花門的屏風門,平日屏門是不打開的。另外,在東六宮的景陽宮內也有一座類似的木影壁。
8/14 這是東六宮的承乾宮,順治的董鄂妃曾居住於此。
9/14 承乾宮的木影壁算是比較標準的一種,中間並沒有開門。目前東六宮的鐘粹宮和延禧宮內的影壁已經無存。
10/14 故宮西六宮在清代改動比較大,啟祥宮和長春宮被咸豐皇帝合併在一起,並把啟祥宮改成了太極殿。
11/14 啟祥門內的影壁獨樹一幟與眾不同,其影壁芯繪有五福捧壽等吉祥圖案。
12/14 慈禧太后把翊坤宮和儲秀宮也打通了,使得這兩座院子連成了一個整體。在翊坤宮前有一座明顯大於其他幾座後宮的木影壁,而且在屏門上有四個斗方,上面寫的是光明盛昌。
13/14 西六宮的鹹福宮規模雖然不大,但是主殿卻是規格最高的廡殿頂。鹹福宮門前的影壁也是一座帶屏門的木影壁。
14/14 如今故宮東西六宮到處都是施工,上禮拜旮旯兒去故宮的時候正好看到工人在進行木影壁的重新油漆,故宮文物的維修應該是最靠譜的,正是靠著歷代工匠的手藝才使得我們今天還能看到這些寶貴的文化遺產。\n有圖有真相,遊覽更有意思的北京城,敬請關注旮旯兒的頭條號【犄角旮旯逛北京】。九百多篇原創照片文字,歡迎閱讀原文轉發。
2019-05-28

更多精彩

推薦中...